苏教版小学文言文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解释下列字词。

(1)恭____________ (2)囊__________(3)博学____________ (4)练__________[2]解释下列多义词。

(1)囊萤夜读____________则练囊盛数十萤火_____________(2)以照书_______________以夜继日你_______________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应该向车胤学习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还知道哪些苦读的故事?举2~3个例子,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中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智子疑邻宋①有富人②,天雨墙坏③。

其子曰:“不筑④,必将有盗⑤。

”其邻人之父亦云⑥。

暮⑦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宋:宋国。

②富人:富裕的人。

③坏:毁坏,损坏。

④筑:修补。

⑤盗:偷盗。

⑥亦云:也这样说。

⑦暮:晚上。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天雨墙坏雨:下雨。

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

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

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家/甚智其/子。

B.其家/甚智/其子。

C.其家甚/智/其子。

D.其/家甚/智其子。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如果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C.这个富人家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园中有金有父子二人,居小村,营①果园。

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

一日,父病危,謂②子日:“园中有金。

”言讫③而逝。

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帐然。

而是年秋,园中葡萄、苹果之属④皆大丰收。

子始悟父言之理。

(注)①营:经营,管理。

②谓:告诉,说。

③讫:完结,终了。

④属:类,类别。

[1]翻译句子。

①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子始悟父言之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2]园中真有儿子想找的金子吗?父亲为什么对儿子说“园中有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画竹题记郑燮(xiè)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

夏日新篁①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②其中,甚凉适③也。

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④,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⑤,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风和日暖,冻蝇⑥触窗纸上,咚咚作小鼓声。

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⑦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①新篁(huánɡ):刚长出的竹子。

②榻:狭长而低的床。

③凉适:凉爽舒适。

④围屏骨子:屏风架子。

⑤窗棂(línɡ):窗户上用木条或铁条等交错制成的格子。

⑥冻蝇:过冬受冻的苍蝇。

⑦岂非:难道不是。

[1]解释下列词语。

(1)余家:___________________ (2)师承: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岂非天然图画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墨鱼①自蔽②海有虫,拳然③而生者,谓之墨鱼。

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捕者往往迹④墨而渔之。

噫!彼所自蔽者,乃所以⑤自祸⑥也欤?人有恃⑦智,亦足以鉴。

注释:①墨鱼:乌贼。

②蔽:隐蔽。

③拳然:屈曲成一团的样子。

④迹:循着踪迹,即跟踪。

⑤所以:……的原因。

⑥自祸:给自己带来祸患。

⑦恃:凭借,依仗。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故捕者往往迹墨而渔之。

(_________)(_________)(2)亦足以鉴。

(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则以墨蔽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说“彼所自蔽者,乃所以自祸也欤”?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B.只有掌握本领,才能保护自己C.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2.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父不在,乃。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曰:“此是。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补充原文。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____)(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____)[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其特点,起到_____的作用。

[4]《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A.孔君平的话刚说完,杨氏之子马上就做出了回答,说明小孩子的反应速度快。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最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最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最新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外阅读。

执竿入城①鲁②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③。

俄④有老父⑤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⑦依而截之,乃入城。

注释:①《执竿入城》选自《笑林》,②鲁: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

③计无所出:指想不出办法。

计:办法。

④俄:不久,一会儿。

⑤老父:老人。

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⑦遂:于是,就。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_________________亦不可入_________________遂依而截之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2) 兽见之皆走(____)(3)子以我为不信(____)[2]翻译下列句子。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___,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是____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的一类人。

[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乐园。

《论语》四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①,不亦君子②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小古文阅读。

夸父逐日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仗,化为邓林⑥。

注释: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

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

②逐走:追赶赛跑。

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④河、渭:指黄河与渭水。

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

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

[1]选文选自_____________,从文体上看属于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词语。

逐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渭: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至,道渴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5]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

”的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洵(xún)①欲往京城,道②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憩③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以为六国用兵之道④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

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⑤也。

人道(谈论)此事:孰闻⑥道多也?注释:①苏淘:苏轼的父亲。

②道:选取道路。

③憩:休息。

④道:策略。

⑤休:停止。

⑥闻:听到,懂得。

[1]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隐士举/兵家/之道B.隐士/举/兵家之道[2]解释加点词。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及古文汇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及古文汇总

新课标苏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及古文汇总目录1、江南 (5)2、敕(chì)勒(lè)歌 (5)3、咏鹅 (5)4、风 (6)5、咏柳 (6)6、凉州词 (6)7、登鹳(guàn)雀楼 (6)8、春晓 (7)9、凉州词 (7)10、出塞(sài) (7)11、芙(fú)蓉楼送辛渐 (7)12、鹿柴(zhài) (8)13、送元二使安西 (8)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15、静夜思 (8)16、古朗月行(节录) (9)17、望庐山瀑布 (9)18、赠汪伦 (9)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20、早发白帝城 (10)21、望天门山 (10)23、绝句 (10)24、春夜喜雨 (11)25、绝句 (11)26、江畔(pàn)独步寻花 (11)27、枫桥夜泊 (11)28、游子吟(yín) (12)29、江雪 (12)30、渔歌子 (12)31、塞下曲 (12)32、望洞庭 (13)33、浪淘沙 (13)34、赋(fù)得古原草送别 (13)35、池上 (14)36、忆江南 (14)37、小儿垂钓 (14)38、悯(mǐn)农 (14)39、悯农 (15)40、寻隐者不遇 (15)41、山行 (15)42、清明 (15)43、江南春 (16)45、蜂 (16)46、江上渔者 (16)47、元日 (17)48、泊船瓜洲 (17)49、书湖阴先生壁 (17)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7)51、饮湖上初晴后雨 (18)52、惠(huì)崇春江晚景 (18)53、题西林壁 (18)54、夏日绝句 (18)55、示儿 (19)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9)57、四时田园杂兴 (19)58、四时田园杂兴 (19)59、小池 (20)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0)61、春日 (20)62、题临安邸(dǐ) (20)63、游园不值 (21)64、乡村四月 (21)65、墨梅 (21)67、竹石 (22)68、所见 (22)69、村居 (22)70、己(yǐ)亥(hài)杂诗 (22)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

博山①李氏者,以伐薪②为生。

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③,携家喂养。

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

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时值秋祭④,例用鹿。

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

猎者固⑤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

”是夜鹿去,遂不归。

李氏深悔之。

注:①博山:古地名。

②伐薪:砍柴。

③仔:同“崽”。

④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

⑤固:坚持。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其家户外皆山__________ (2)时值秋祭__________(3)李氏不与____________ (4)鹿稍长___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夜鹿去,遂不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鹿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说“李氏深悔之”,李氏到底“悔”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则小故事给你怎样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曝喙箝舍[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③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④大姓⑤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⑥而不求偿⑦。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⑧以书,遂⑨成大学。

(注释)①匡衡:西汉经学家。

②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③穿壁:在墙上打洞。

④邑人:同县的人。

⑤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⑥佣作:被雇佣劳作。

⑦偿:报酬。

⑧资给:资助。

⑨遂:终于。

⑩大学:有学识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邻居有烛而不逮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人怪而问衡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①第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课文采用了“事+理”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请分别用“”和“﹏﹏”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人物语言,人物动作,并完成练习。

小学六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六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六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郑人买履①郑人有欲①买履②者,先自度③其足而置之其坐④。

至之市⑤,而忘操⑥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⑧,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⑨足?”曰:“宁⑩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注释)①郑:春秋时代的郑国。

欲:将要,想要。

②履(lǔ):鞋子。

③先:首先,事先。

度(duó):测量,衡量。

④而:表顺承的连词,意为然后。

置:安放,搁。

坐:通假字,通“座”,座位。

⑤至:等到。

之:到……去,往。

⑥操:拿、带。

⑦乃:然后,才。

持:拿、带。

度(dù):量好的尺码。

⑧及:等到。

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罢:本义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

⑨以:用。

⑩宁(nìng):副词。

宁可,宁愿。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__________ (2)置之其坐__________ (3)先自度其足__________ (4)吾忘持度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文阅读。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宫中饮,饮甚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至②?”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

”左右曰:“可罢,改日而猎。

”文侯曰:“不可。

人若无信,岂③能信于他人哉?又岂能治国?”遂行。

注释:①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员②焉至:到哪里去③岂:副词,难道、怎么[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吾与虞人期猎期___________猎___________(2)人若无信信___________(3)遂行遂___________[2]文中“可罢”的“罢”的意思,同现代汉语中“罢工”、“欲罢不能”中的“罢”的意思是一样的,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3]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看了这则故事,根据获得的启示,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面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面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面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小古文阅读。

勿贪多瓶中有果。

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母曰:“汝①勿贪多,则拳可出矣②。

”(注释)①汝(rǔ):你。

②矣(yǐ):了。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瓶中/有果。

B.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C.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2]“取之满握”中的“之”指的是()A.瓶子B.瓶中的果子C.瓶口D.拳头[3]对“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

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紧拳头就可以出来了。

[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析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戒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下面的字词。

(1)尝:_______ (2)竞走:_______(3)唯:_______ (4)信然: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你认为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①,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②?”徐曰:“不然,譬如③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戏:玩耍,嬉戏。

②邪:疑问词,在这里相当于“啊”。

小学六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

小学六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
[1]用自己的话说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锺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中,我们可以看出伯牙琴技_________,锺子期欣赏水平__________。
[3]后人经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
[3]下列“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遽掩其耳。 B.又誉其矛日。
C.其人弗能应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
[5]我还能写出两则学过的寓言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把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文。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子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震动了林木,声响止住了行云。)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①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日:“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苏教版小学文言文

苏教版小学文言文

苏教版小学文言文二年级(上册)名言: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伊索三年级(上册)名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古今贤文: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古今贤文·劝学篇(上)》身怕不动,及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古今贤文·劝学篇(下)》三年级(下册)古今贤文: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树木成阴,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

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皆是好庄稼。

——《古今贤文·环保篇》四年级(上册)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和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鲁迅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火心要空,人心要实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摘自《论语》四年级(下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摘自《三字经》古今贤文: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面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面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面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商鞅①立信商鞅令②既具③,未布④,恐⑤民之不信己,乃⑥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⑦民有能徙⑧置北门者予⑨十金⑩。

民怪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⑫予五十金,以明⑬不欺。

民信之,卒⑭下令。

——选自《史记》(注释)①商鞅(yāng):战国时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

②令:指变法的命令。

③既具:已经具备。

这里指制定完备。

④未布:尚未公布。

⑤恐:恐怕,担心。

⑥乃:于是。

⑦募(mù):广泛征求。

⑧徙(xǐ):搬,迁移。

⑨予:给予,授予。

⑩金;古代货币单位。

⑪怪;感到奇怪。

⑫辄(zhé):立即,就。

⑬明:表明。

⑭卒:最终。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商鞅令既具(_________)(2)乃立三丈之木(_______)(3)辄予五十金(________)(4)卒下令(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民怪之,莫敢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本文看,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还知道哪些与诚信有关的故事?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①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②步于中庭③。

庭下如积水空明④,水中藻、荇(xìnɡ)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①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

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②相与:共同,一起。

③中庭:院子里。

④空明: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四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

四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

四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③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媪(ǎo):年老的妇人。

②杵(chǔ):棒槌。

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的意思。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文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尝:____________(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________________ 唯:__________________(3)取之信然。

信然: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句子意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题目是:《_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

六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

六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楚①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③疾徐,惟④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鼓速进,亟⑤犯⑥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⑦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注)①楚:楚国(古国名)。

②折:掉头。

③旋:转弯④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⑤亟:突然。

⑥犯:碰到。

⑦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楚人有习操舟者:_______ _______②始折旋疾徐:_______ _______③遽谢舟师:_______ 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椎鼓速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

②炳烛:点燃烛火。

③安:怎么。

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短文中,晋平公已经________岁了,担心自己学习________。

[2]画横线一句话中的“少”“壮”“老”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手不释卷(材料一)成语解释: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材料二)人物: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①,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②。

所至厄塞③,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④;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⑤坊肆⑥中发⑦书而对勘⑧之。

或径行⑨平原大野,无足⑩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⑪;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⑫复之。

[注释]①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

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

指顾炎武。

②自随:跟随自己。

③厄塞:险要关口。

④曲折:详细情况。

⑤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⑥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⑦发:打开。

⑧对勘:核对校正。

⑨径行:任意而行。

⑩无足:不值得。

⑪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⑫熟:认真仔细。

(材料四)对联:手不释卷识三昧,汗牛充栋满书斋。

典故: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手不释卷,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屡建奇功。

[1]阅读材料一、二、三,思考:顾炎武成就斐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三,思考: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单写一写你读了这四则材料后的启发或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材料一、四,写一句话用上“手不释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文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
名言: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伊索
三年级(上册)
名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古今贤文: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古今贤文·劝学篇(上)》身怕不动,及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古今贤文·劝学篇(下)》
三年级(下册)
古今贤文: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树木成阴,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

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皆是好庄稼。

——《古今贤文·环保篇》
四年级(上册)
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和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鲁迅人无信不立
言必行,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摘自《论语》
四年级(下册)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摘自《三字经》古今贤文:
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五~六年级名言、古今贤文
五年级: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普洛夫
一些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六年级:
1.鲁迅名言
(1)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及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2)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4)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2.孔子名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古今贤文
古今贤文(读书篇)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古今贤文(真理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满招损,谦受益。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