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GBT1.1 -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6.1.1 封面封面为必备要素,它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标准的名称、英文译名、层次(国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字样)、标志、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部门等。
如果标准代替了某个或几个标准,封面应给出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如果标准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还应按照GB/T 20000.2的规定在封面上给出一致性程度标识。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应按附录C中C.1的规定,给出征集标准是否设计专利的信息。
6.1.2 目次目次为可选要素。
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方便查阅,设置目次是必要的。
目次所列的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a) 前言;b) 引言;c) 章;d)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e) 附录;f) 附录中的章(需要时列出);g) 附录中的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h) 参考文献;i) 索引;j) 图(需要时列出);k) 表(需要时列出);目次不应列出“术语和定义”一章中的术语。
电子文本的目次应自动生成。
6.1.3 前言前言为必备要素,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也不应包含公示、图和表。
前言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a)标准结构的说明。
对于系列标准或分部分标准,在第一项标准或第1部分中说明标准的预计结构;在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或分部分标准的每一部分中列出所有已经发布或计划发布的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名称。
b)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及GB/T 1.1。
c)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
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d)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
以国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标准,可在前言中陈述或相应文件的关系。
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的标准,应按照GB/T 20000.2的有关规定陈述与对应国际文件的关系。
i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ICS号)是在中国国家管理信息系统(CNIS)下标准编码,1995年开始使用。
ICS号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查询信息,使统计分析更容易。
ICS号是按照中国分类法编制的,可以准确阐释、记录和搜索信息,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搜索和分析及管理功能。
ICS号由四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书目的类别,比如01-09表示文学;中间两位表示主题、类别,比如01-80表示汉语文学;最后两位标识具体的书目,比如现代汉语文学的01-90表示诗歌,02-70表示小说,03-50表示散文,04-30表示戏剧,05-10表示词曲,06-90表示报刊等。
在使用ICS号时,需要对中文文献进行分类编号,因为它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献的类别和主题,如此才能够更有效地管理信息,实现信息搜索和分析及管理功能。
首先,为了使用ICS号,需要将待编码的文献按类别分类。
这需要从文献中抽取文章的主题、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类别信息,然后将类别信息归入中国国家编码标准,最后根据类别和主题,指派正确的ICS号。
此外,为了查找文献,还需要熟练掌握ICS号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查找到所需的信息。
ICS号有两种方式查询:精确查询和全文查询。
精确查询根据已知的ICS号,查询与之对应的文献,而全文查询不仅要用ICS号,还要根据文章的关键词进行查询。
最后,ICS号的数据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ICS号可以让大家在不同的文献间可以建立联系,而此也有助于更好地支持数据的收集、研究和分析,以及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
综上所述,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ICS号)由于其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已经成为管理和查询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中文文献资源的分类整理和检索。
使用ICS号时,必须熟练掌握ICS号的使用方法,以及正确标记文献的类别信息,加上有效的数据管理,才能更好地支持数据的收集、研究和分析,以及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
c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我国标准文献分类号(Chinese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CCS)是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管理的一套标准文献分类体系。
它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文献分类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分类体系,用于对标准文献进行分类、编目、检索和存储。
CCS号由11位数字组成,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标准进行分类编码。
CCS 号是标准文献的重要标识,它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标准的大致主题内容,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标准文献,提高了信息的检索效率和利用率。
CCS号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所编订标准的内容、性质、用途及标准的技术领域划分而确定的。
CCS号分类十分细致,从大方向上可以分为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
一级分类分为A、B、C、D、E、F等大类,每个大类又分为若干二级分类,以数字1、2、3……表示。
CCS号在标准文献发布时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该标准的大致主题内容,有助于标准的检索、存储和应用。
CCS号在标准的编目、检索和存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相关行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提供了便利。
CCS号的编制与管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的。
在编制过程中,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包括《我国标准文献分类与编号规则》、《我国标准文献分类与编号技术导则》等,对CCS号的编制和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
CCS号的编制是按照标准的技术领域划分和标准的内容、性质、用途等特点进行分类的。
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标准的所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以确保CCS号对标准的主题内容有准确的反映,对用户的检索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CCS号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对标准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对CCS号进行正确的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CCS号的作用,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标准文献。
CCS号是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套标准文献分类体系,具有清晰明了、分类细致、便于编目检索的特点。
企业标准格式模板
XX(五号黑体)(具体请查询“中国标准CCS分类号” pdf 文件)Q X 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321181 XXX 0XX-20XX代替Q/321181 XXX-20XX, “ XXX”是标准代号由标准科给出,(“ 代替 Q/321181 XXX-20XX ”新企标无需填写“ OXX”是企标序号,“ 20XX”是年代号)XX(标准名称 )(一号黑体)(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XXXX-XX-XX 发布XXXX-XX-XX 实施XX 有限公司(二号宋体)发布前言( 三号黑体,不加粗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 2 字符)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果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以依据,只是相关指标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就删除“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为产品出厂检验与交付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要求,结合用户需求,特制定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参照GB/T 1.1-2009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三号黑体,不加粗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 2 字符)1范围 ( 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本标准规定了,, 。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本标准适用于 ,, ,本标准不适用于 ,,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
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 ISO 标准、 IEC 标准、 ISO 或 IEC 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
分类号分类名称01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01.020 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01.040 词汇 01.040.01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词汇) 01.040.03 社会学、服务、企业和公司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词汇) 01.040.07 数学、自然科学(词汇) 01.040.11 医疗卫生技术(词汇) 01.040.13 环境保护安全(词汇) 01.040.17 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词汇) 01.040.19 试验(词汇) 01.040.21 机械系统和通用部件(词汇) 01.040.23 流体系统和通用部件(词汇) 01.040.25 制造工程(词汇) 01.040.27 能源和传热工程(词汇) 01.040.29 电工技术(词汇) 01.040.31 电子学(词汇) 01.040.33 电信(词汇) 01.040.35 信息技术、办公设备(词汇) 01.040.37 成像技术(词汇) 01.040.39 精密机械、珠宝(词汇) 01.040.43 道路车辆工程(词汇) 01.040.45 铁路工程(词汇) 01.040.47 造船和船用设备(词汇) 01.040.49 航空器和航天器技术(词汇) 01.040.53 材料储运设备(词汇) 01.040.55 货物的包装和分发(词汇) 01.040.59 纺织和皮革技术(词汇) 01.040.61 服装工业(词汇) 01.040.65 农业(词汇) 01.040.67 食品技术(词汇) 01.040.71 化工技术(词汇) 01.040.73 采矿和矿产品(词汇) 01.040.75 石油及有关技术(词汇) 01.040.77 冶金(词汇) 01.040.79 木材加工(词汇) 01.040.81 玻璃和陶瓷工业(词汇) 01.040.83 橡胶和塑料工业(词汇) 01.040.85 造纸技术(词汇) 01.040.87 涂料和颜料工业(词汇) 01.040.91 建筑材料和建筑业(词汇) 01.040.93 民用工程(词汇) 01.040.95 军事工程(词汇) 01.040.97 服务业、文娱、体育(词汇) 01.060 量和单位 01.060.10 基本量和单位 01.060.20 为特殊技术领域制定的量和单位 01.070 颜色编码 01.075 字符符号 01.080 图形符号 01.080.01 图形符号综合 01.080.10 公共信息综合 01.080.20 专用设备用图形符号01.100.10 一般制图规则 01.100.20 机械工程制图 01.100.30 工程建设制图 01.100.40 制图设备 01.100.99 其他制图标准 01.110 技术产品文件 01.120 标准化、总则 01.140 信息学、出版 01.140.10 文字字体与文字转写 01.140.20 信息学 01.140.30 行政管理、商业和工业文件 01.140.40 出版 03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 03.020 社会学、人口统计学 03.040 劳动、就业 03.060 金融、银行、货币体系、保险 03.080 服务 03.080.01 服务综合 03.080.10 工业服务 03.080.20 公司(企业)服务 03.080.30 消费者服务 03.080.99 其他服务 03.100 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 03.100.01 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综合 03.100.10 订购、收购、仓库管理 03.100.20 贸易、商业活动、市场营销 03.100.30 劳动资源管理 03.100.40 研究与开发 03.100.50 生产、生产管理 03.100.60 会计 03.100.99 有关公司(企业)组织管理的其他标准 03.120 质量 03.120.01 质量综合 03.120.1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03.120.20 产品认证和机械认证、合格评定 03.120.30 统计方法的应用 03.120.99 有关质量的其他标准 03.140 专利、知识产权 03.160 法律、行政管理 03.180 教育 03.200 娱乐、旅游 03.220 运输 03.220.01 运输综合 03.220.10 一般运输 03.220.20 道路运输 03.220.30 铁路运输 03.220.40 水路运输 03.220.50 航空运输 03.220.60 邮政服务 03.220.99 其他运输形式07.040 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 07.060 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07.080 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 07.100 微生物学 07.100.01 微生物学综合 07.100.10 医药微生物学 07.100.20 水微生物学 07.100.30 食品微生物学 07.100.99 有关微生物学的其他标准 11 医药卫生技术 11.020 普通医学科学综合 11.040 医疗设备 11.040.01 医疗设备综合 11.040.10 麻醉、呼吸和复苏设备 11.040.20 输血、输液和注射设备 11.040.30 外科器械和材料 11.040.40 外科植入物、假体和矫形 11.040.50 射线照相和其他诊断设备 11.040.60 治疗设备 11.040.70 眼科设备 11.040.99 其他医疗设备 11.060 牙科 11.060.01 牙科综合 11.060.10 牙科材料 11.060.20 牙科设备 11.080 消毒 11.100 实验室医学 11.120 制药学 11.120.01 制药学综合 11.120.10 药物 11.120.20 医用材料 11.120.30 制药设备 11.120.99 有关制药学的其他标准 11.140 医院设备 11.160 急救 11.180 残疾人用设备 11.200 人口控制、避孕器具 11.220 兽医学 13 环境和保健、安全 13.020 环境和保健综合 13.030 废物 13.030.01 废物综合 13.030.10 固态废物 13.030.20 液态废物、污水 13.030.30 特殊废物 13.030.40 废物处置和处理设备与装置 13.030.50 回收 13.030.99 有关废物的其他标准 13.040 空气质量 13.040.01 空气质量综合13.040.20 环境空气 13.040.30 工作场所空气 13.040.40 固定源排放辐射 13.040.50 移动源排放辐射 13.040.99 有关空气质量的其他标准 13.060 水质 13.060.01 水质综合 13.060.10 天然水资源 13.060.20 饮用水 13.060.25 工业用水 13.060.30 污水 13.060.40 水,废水和污泥的检验 13.060.99 有关水质的其他标准 13.080 土质、土壤学 13.100 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13.110 机械安全 13.120 家用品安全 13.140 噪声(与人有关的) 13.160 振动和冲击(与人有关的) 13.180 人类工效学 13.200 事故和灾害控制 13.220 消防 13.220.01 消防基础标准 13.220.10 灭火 13.220.20 防火 13.220.30 灭火设备 13.220.40 材料和制品的阻燃性和燃烧性能 13.220.50 建筑材料和构件的阻火性 13.220.60 防爆 13.220.99 有关消防的其他标准 13.230 防爆 13.240 超压防护 13.260 电击防护 13.280 辐射防护 13.300 危险品防护 13.310 犯罪行为防范 13.320 预警和报警系统 13.340 防护设备 13.340.01 防护设备综合 13.340.10 防护服装 13.340.20 头部防护设备 13.340.30 呼吸保护装置 13.340.99 其他防护设备 17 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 17.020 计量和测量综合 17.040 长度和角度测量 17.040.01 长度和角度测量综合 17.040.10 公差与配合 17.040.20 表面特征 17.040.30 测量仪器仪表 17.040.99 有关长度和角度测量的其他标准 17.060 体积、质量、密度和粘度的测量 17.080 时间、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的测量17.100 力、重力和压力的测量 17.120 流体流量的测量 17.120.01 流体流量测量综合 17.120.10 封闭管道中流量的测量 17.120.20 明渠中流量的测量 17.140 声学和声学测量 17.140.01 声学测量和噪声抑制综合 17.140.10 一般声学测量和噪声抑制 17.140.20 机器和设备的噪声 17.140.30 运输工具的噪声 17.140.40 建筑声学 17.140.50 电声学 17.140.99 有关声学的其他标准 17.160 振动、冲击和振动测量 17.180 光学和光学测量 17.180.01 光学和光学测量综合 17.180.10 一般光学 17.180.20 颜色和光的测量 17.180.30 光学测量仪器 17.200 热力学和温度测量 17.200.00 一般热力学和温度测量 17.200.01 热力学综合 17.200.10 热、量热学 17.200.20 温度测量仪器仪表 17.200.99 有关热力学的其他标准 17.220 电学、磁学、电和磁的测量 17.220.01 电学、磁学一般特性 17.220.10 电、磁、电磁 17.220.20 电和磁量值的测量 17.220.99 有关电学和磁学的其他标准 17.240 辐射的测量 19 试验 19.020 试验条件和通用规程 19.040 环境试验 19.060 力学试验 19.080 电工和电子试验 19.100 无损检测 19.120 粒度分析、筛分 21 机械系统和通用部件 21.010 机械系统和通用部件综合 21.020 机器、装置、设备的特性和设计 21.040 螺纹 21.040.01 螺纹综合 21.040.10 米制螺纹 21.040.20 英制螺纹 21.040.30 特殊螺纹 21.060 紧固件 21.060.01 紧固件综合 21.060.10 螺栓、螺钉、螺柱 21.060.20 螺母 21.060.30 垫圈、锁紧件 21.060.40 铆钉 21.060.50 销、钉21.060.70 卡箍、U形环和其它紧固件 21.060.99 其他紧固件 21.080 铰链、孔眼和其他关节连接件 21.100 轴承 21.100.10 滑动轴承 21.100.20 滚动轴承 21.120 轴和联轴器 21.120.01 轴和联轴器综合 21.120.10 轴 21.120.20 联轴器、离合器、磨擦器 21.120.30 键和键槽、花键 21.120.40 平衡和平衡机 21.120.99 有关轴和联轴器的其他标准 21.140 密封件、密封装置 21.160 弹簧 21.180 机箱、外壳、其它机器部件 21.200 齿轮及齿轮传动 21.220 挠性传动和传送综合 21.220.01 挠性传动和传送综合 21.220.10 带传动及其零件 21.220.20 缆索或绳索传动及其零件 21.220.30 链传动及其零件 21.220.99 其他挠性传动和传送 21.240 旋转--往复式机构及其部件21.260 润滑系统22.240.01 配电网综合23 流体系统和通用部件 23.010 流体系统和通用部件综合 23.020 流体存储装置 23.020.01 流体存储装置综合 23.020.10 固定容器和罐 23.020.20 车载槽罐和容器 23.020.30 压力容器、气瓶 23.020.99 其他流体存储装置 23.040 管道部件和管道 23.040.01 管道部件和管道综合 23.040.10 铁管和钢管 23.040.15 有色金属管 23.040.20 塑料管 23.040.30 其它材料(玻璃,水泥等)的管 23.040.40 金属配件 23.040.45 塑料配件 23.040.50 其它材料的管和配件 23.040.60 法兰、管接头和连接件 23.040.70 软管和软管组件 23.040.80 管和软管组件的密封 23.040.90 一般管道 23.040.99 其他管道部件 23.060 阀门 23.060.01 阀门综合 23.060.10 球阀 23.060.20 球闸阀和旋塞阀 23.060.30 闸阀23.060.50 晶片止回阀 23.060.99 其他阀门 23.080 泵 23.100 流体动力系统 23.100.01 流体动力系统部件 23.100.10 泵和马达 23.100.20 缸 23.100.30 管、接头、阀和过滤器 23.100.99 其他流体系统部件 23.120 通风机、风扇、空调器 23.140 压缩机和气动机械 23.160 真空技术 25 机械制造 25.010 机械制造综合 25.020 生产加工工艺 25.035.30 玻璃和陶磁绝缘材料 25.035.40 绝缘油 25.040 工业自动化系统 25.040.01 工业自动化系统综合 25.040.10 机械加工中心 25.040.20 数控机床 25.040.30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25.040.40 生产过程的测量与控制 25.040.99 其他工业自动化系统 25.060 机床装置 25.060.01 机床装置综合 25.060.10 组合单元和其他装置 25.060.20 分度和工具/工件夹持装置 25.060.30 机床的冷却和润滑系统 25.080 机床 25.080.01 机床综合 25.080.10 车床 25.080.20 镗床和铣床 25.080.25 刨床 25.080.30 拉床 25.080.40 钻床 25.080.50 磨床和抛光机 25.080.60 锯床 25.080.99 其他机床 25.100 切削刀具 25.100.01 切削刀具综合 25.100.10 车刀 25.100.20 铣刀 25.100.25 刨床、拉床和插床用刀具 25.100.30 钻头、锪钻、铰刀 25.100.40 锯 25.100.50 丝锥和板牙 25.100.60 锉刀 25.100.70 磨具磨料 25.100.99 其他切削刀具 25.120 无屑加工设备 25.120.01 无屑加工设备综合 25.120.10 锻压设备、冲压机、剪切机25.120.30 制模设备和铸造设备 25.120.40 电化学加工机床 25.120.99 其他无屑加工设备 25.140 手持工具 25.140.01 手持工具综合 25.140.10 气动工具 25.140.20 电动工具 25.140.30 手动工具 25.140.99 其他手持工具 25.160 焊接、钎焊和低温焊 25.160.01 焊接、钎焊和低温焊综合 25.160.10 焊接工艺 25.160.20 焊接消耗品 25.160.30 焊接设备 25.160.40 焊接接头 25.160.50 钎焊和低温焊 25.180 工业炉 25.180.01 工业炉综合 25.180.10 电炉 25.180.20 燃油炉 25.200 热处理 25.220 表面处理和涂覆 25.220.01 表面处理和涂覆综合 25.220.10 表面预处理 25.220.20 表面处理 25.220.30 无机涂层 25.220.40 金属镀层 25.220.50 搪瓷 25.220.60 有机涂层 25.220.70 表面处理和涂覆设备 25.220.99 其他处理和涂覆 27 能源和热传导工程 27.010 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 27.020 内燃机 27.040 燃气和蒸汽轮机、蒸汽机 27.060 燃烧器、锅炉 27.060.01 燃烧器、锅炉综合 27.060.10 液体和固体燃料燃烧器 27.060.20 气体燃料燃烧器 27.060.30 锅炉和热交换器 27.080 热泵 27.100 电站综合 27.120 核能工程 27.120.01 核能工程 27.120.10 反应堆工程 27.120.20 核电站、安全 27.120.30 裂变物质 27.120.99 有关核能的其他标准 27.140 水力工程 27.160 太阳能工程 27.180 风力涡轮机和其他能源 27.200 制冷技术 27.220 热回收、绝热29.020 电气工程综合 29.030 磁性材料 29.035 绝缘材料 29.035.01 绝缘材料综合 29.035.10 纸和纸板绝缘材料 29.035.20 塑料和橡胶绝缘材料 29.035.30 玻璃和陶瓷绝缘材料 29.035.40 绝缘油 29.035.99 其他绝缘材料 29.040 电工材料 29.040.10 磁性材料 29.040.20 绝缘材料 29.040.30 半导体材料 29.045 半导体材料 29.050 导体材料 29.060 电线和电缆 29.060.01 电线和电缆综合 29.060.10 电线 29.060.20 电缆 29.080 绝缘 29.080.01 电绝缘综合 29.080.10 绝缘子 29.080.20 套管 29.080.99 有关绝缘的其他标准 29.100 电工设备元件 29.100.01 电工设备元件综合 29.100.10 磁性元件 29.100.20 电工和机电元件 29.100.99 其他电工元件 29.120 电工器件 29.120.01 电工器件综合 29.120.10 导线管 29.120.20 连接装置 29.120.30 插头、插座、联接器 29.120.40 开关 29.120.50 熔断器和其他过载保护装置 29.120.60 开关装置和控制器 29.120.70 继电器 29.120.99 其他电工器件 29.140 电灯及有关装置 29.140.01 电灯综合 29.140.10 灯头和灯座 29.140.20 白炽灯 29.140.30 荧光灯、放电灯 29.140.40 照明设备 29.140.99 有关灯的其他标准 29.160 旋转电机 29.160.01 旋转电机用零部件 29.160.10 旋转电机用零部件 29.160.20 发电机 29.160.30 电动机 29.160.40 发电机组 29.160.99 有关旋转电机的其他标准29.200 整流器、转换器、稳定电源 29.220 电池和蓄电池 29.220.01 电池和蓄电池综合 29.220.10 原电池和蓄电池 29.220.20 酸性副电池及蓄电池 29.220.30 碱性副电池及蓄电池 29.220.99 其他电池和蓄电池 29.240 配电网 29.240.10 变电站、电涌放电器 29.240.20 配电线路 29.240.30 电力系统用控制设备 29.240.99 有关配电网的其他设备 29.260 特殊工作条件用电气设备 29.260.01 特殊工作条件用电气设备综合 29.260.10 户外用电气设备 29.260.20 易爆环境用电气设备 29.260.99 特殊工作条件用其他电气设备 29.280 电力牵引设备 29.300 电振荡 31 电子学 31.020 电子元件综合 31.030 电子技术用专用材料 31.040 电阻器 31.040.01 电阻器综合 31.040.10 固定电阻器 31.040.20 电位器、可变电阻器 31.040.30 热敏电阻器 31.040.99 其他电阻器 31.060 电容器 31.060.01 电容器综合 31.060.10 固定电容器 31.060.20 陶瓷电容器和云母电容器 31.060.30 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 31.060.40 钽电解电容器 31.060.50 铝电解电容器 31.060.60 可变电容器 31.060.70 电力电容器 31.060.99 其他电容器 31.080 半导体器件 31.080.01 半导体器件综合 31.080.10 二极管 31.080.20 晶体闸流管 31.080.30 三极管 31.080.99 其他半导体器件 31.100 电子管 31.120 电子显示器件 31.140 压电器件 31.160 滤波器 31.180 印制电路和印制电路板 31.200 集成电路、微电子学 31.220 电子电信设备用机电零部件 31.220.01 机电零部件综合 31.220.10 插头和插座装置、连接器31.240 电子设备用机械构件 31.260 光电子学、激光设备 33 电信 33.020 电信综合 33.040 电话和电报通信 33.040.01 电话和电报通信综合 33.040.10 总则、电信服务 33.040.20 传输系统 33.040.30 开关和信号系统 33.040.40 数据通信网络 33.040.50 线路、连接和电路 33.040.60 电话设备 33.040.70 电传、电话传真、传真设备 33.040.99 其他电话和电报通信 33.060 无线电通信 33.060.01 无线电通信综合 33.060.10 总则 33.060.20 接收和发射设备 33.060.30 无线电中继和固定卫星通信系统 33.060.40 电缆传输系统 33.060.50 移动通信服务 33.060.99 其他无线电通信设备 33.080 综合数字服务网络(ISDN) 33.100 无线电干扰和电磁兼容性(EMC) 33.120 电信设备用部件和附件 33.120.01 部件和附件综合 33.120.10 同轴电缆、波导 33.120.20 导线和对称电缆 33.120.30 射频连接器 33.120.40 天线 33.120.99 其他部件和附件 33.140 电信专用测量设备 33.160 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 33.160.01 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综合 33.160.10 放大器 33.160.20 无线电接收机和电视接收机 33.160.30 录音系统 33.160.40 录像系统 33.160.50 附件 33.160.60 多媒体系统和电话会议设备 33.160.99 其他音频、视频和和视听设备 33.180 光纤通信 33.180.01 光纤系统综合 33.180.10 光纤和光缆 33.180.20 光纤连接器 33.180.30 光纤系统 33.180.99 其他光纤设备 33.200 遥控、遥测 35 信息技术、办公设备 35.020 信息技术(IT)综合 35.040 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35.060 信息技术用语言35.080 软件开发和系统文件 35.100 开放系统互连(OSI) 35.100.01 开放系统互连(OSI)综合 35.100.05 多层应用 35.100.10 物理层 35.100.20 数据链层 35.100.30 网络层 35.100.40 传输层 35.100.50 会话层 35.100.60 表示层 35.100.70 应用层 35.100.80 区域网络 35.110 网络 35.120 个人综合服务网络 35.140 计算机图形技术 35.160 微处理机系统 35.180 终端和其他外围设备 35.200 接口和连接设备 35.220 数据存储装置 35.220.01 数据存储设备综合 35.220.10 纸卡和纸带 35.220.20 磁存储装置 35.220.30 光学存储设备 35.240 信息技术的应用 35.240.01 信息技术应用综合 35.240.10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35.240.15 识别卡和有关装置 35.240.20 信息技术在办公中的应用 35.240.30 信息技术在信息、文献和出版中的应用 35.240.40 信息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 35.240.50 信息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 35.240.60 信息技术在运输和贸易中的应用 35.240.70 信息技术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35.240.99 信息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35.260 办公设备 35.260.01 办公设备综合 35.260.10 办公机械 35.260.20 文具 35.260.99 其他办公设备 37 成像技术 37.020 光学设备 37.040 摄影技术 37.040.01 摄影技术综合 37.040.10 摄影设备、投影仪 37.040.20 相纸、胶卷和暗盒 37.040.30 摄影用药品 37.040.99 有关摄影技术的其他标准 37.060 电影 37.060.01 电影综合 37.060.10 电影设备 37.060.20 电影胶片、暗盒37.100.01 印刷技术综合 37.100.10 印刷、复制设备 37.100.20 印制材料 37.100.99 有关印刷技术的其他标准 39 精密机械、珠宝 39.020 精密机械 39.040 钟表学 39.040.01 钟表学综合 39.040.10 手表 39.040.20 钟 39.040.99 其他计时仪器 39.060 珠宝 43 道路车辆工程 43.020 道路车辆综合 43.040 道路车辆装置 43.040.01 道路车辆装置综合 43.040.10 电气和电子设备 43.040.20 照明、信号和报警设备 43.040.30 指示和控制装置 43.040.40 制动系统 43.040.50 传动装置、悬挂装置 43.040.60 车身及车身附件 43.040.70 联轴器 43.040.99 其他道路车辆装置 43.060 道路车辆内燃机 43.060.01 道路车辆内燃机综合 43.060.10 气缸体和内部组件 43.060.20 增压冲力、进气/排气管路系统 43.060.30 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43.060.40 燃油系统 43.060.50 电气设备、控制系统 43.060.99 其他内燃机装置和组件 43.080 商用车辆 43.080.01 商用车辆综合 43.080.10 卡车和挂车 43.080.20 客车 43.080.99 其他商用车辆 43.100 旅行客车、蓬车和轻型挂车 43.120 电车 43.140 摩托车和机动自行车 43.150 自行车 43.160 专用汽车 43.180 检查、维修和试验设备 45 铁路工程 45.020 铁路工程综合 45.040 铁路工程材料和零件 45.060 铁路车辆 45.060.10 机车 45.060.20 车辆 45.080 钢轨和线路构件 45.100 架空索道设备47 造船和海上建筑物 47.020 船舶和船用设备综合 47.020.01 造船和海上建筑通用标准 47.020.05 造船用材料和零件 47.020.10 船体及其构件 47.020.20 船用发动机和推进系统 47.020.30 管路系统 47.020.40 起重设备和货物装卸设备 47.020.50 甲板设备和装置 47.020.60 船用电气设备 47.020.70 导航和控制设备 47.020.80 起居舱室 47.020.85 货舱 47.020.90 船用通风、空气调节和供热系统 47.020.99 有关造船和海上建筑的其他标准 47.040 远洋轮 47.060 内河船 47.080 小型船 49 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 49.020 航空器与航天器综合 49.025 航空航天制造用材料 49.025.01 航空航天制造用材料综合 49.025.10 钢 49.025.20 铝 49.025.30 钛 49.025.40 橡胶和塑料 49.025.50 粘合剂 49.025.60 织物 49.025.99 其他材料 49.030 航空航天制造用紧固件 49.030.01 紧固件综合 49.030.10 螺纹 49.030.20 螺栓、螺钉、螺柱 49.030.30 螺母 49.030.99 其他紧固件 49.035 航空航天用零部件 49.040 有关航空航天制造用涂覆与有关工艺 49.040.10 材料 49.040.20 紧固件 49.040.30 零部件 49.040.40 涂层和涂敷工艺 49.045 结构和结构元件 49.050 航空航天发动机和推进系统 49.060 航空航天用电气设备与系统 49.080 航空航天流体系统和零部件 49.090 机上设备和仪器 49.100 地面服务和维修设备 49.120 货运设备 49.140 航天系统和操作装置 49.250.20 铝 49.250.30 钛 53 材料储运设备 53.020 起重设备53.040 连续装卸设备 53.040.01 连续装卸设备综合 53.040.10 输送机 53.040.20 输送机零部件 53.040.30 气动运输及其零部件 53.040.99 其他连续装卸设备 53.060 工业车辆 53.080 储藏设备 53.100 土方机械 53.120 手工搬运工具 55 货物的包装和调运 55.020 货物的包装和调运综合 55.040 包装材料和辅助物 55.060 卷轴、线轴 55.080 麻袋、袋子 55.100 瓶、罐、瓮 55.120 罐、听、管 55.130 雾化罐 55.140 粗腰桶、桶、罐等 55.160 箱、盒、板条箱 55.180 货运调运 55.180.01 货运调运综合 55.180.10 通用集装箱 55.180.20 通用托盘 55.180.30 空运集装箱、托盘和网 55.180.40 满装和整装运输包 55.180.99 有关货物调运的其他标准 55.200 包装机械 55.220 堆栈、仓储 55.230 发售机和自动售货机 59 纺织和皮革技术 59.020 纺织工艺 59.040 纺织辅助材料 59.060 纺织纤维 59.060.01 纺织纤维综合 59.060.10 天然纤维 59.060.20 人造纤维 59.060.30 矿物纤维和金属纤维 59.060.99 其他纺织纤维 59.080 纺织产品 59.080.01 纺织品综合 59.080.10 普通纺织品 59.080.20 纱线 59.080.30 纺织品 59.080.40 涂覆织物 59.080.50 绳 59.080.60 铺地织物 59.080.70 土工布 59.080.99 其他纺织产品标准 59.100 复合增强材料59.100.99 其他复合增强材料 59.120 纺织机械 59.120.01 纺织机械综合 59.120.10 纺纱、加捻和卷曲变形机械 59.120.20 络纱机器和设备 59.120.30 织机、织造机器 59.120.40 针织机械 59.120.50 印染和整理机械设备 59.120.99 其他纺织机械 59.140 皮革技术 59.140.01 皮革技术综合 59.140.10 加工和辅助材料 59.140.20 原皮、生皮和毛皮 59.140.30 皮革和裘皮 59.140.35 皮革制品 59.140.99 有关皮革技术的其他标准 59.150.40 皮革和毛皮生产用机器和设备 61 服装工业 61.020 服装 61.040 帽子、服饰品、衣扣 61.060 鞋袜 61.080 服装工业用缝纫机和其他它设备 65 农业 65.020 农业和林业 65.020.01 农业和林业综合 65.020.10 农场管理和组织 65.020.20 植物栽培 65.020.30 动物饲养和繁殖 65.020.40 绿化和造林 65.040 农用建筑物、结构和装置 65.040.01 农用建筑物和装置综合 65.040.10 家畜建筑物、装置和设备 65.040.20 农产品加工和储存用建筑物和装置 65.040.30 温室和其他装置 65.040.99 有关农用建筑物和装置的其他标准 65.050 林产化工原料 65.060 农业机械、工具和设备 65.060.01 农业机械和综合 65.060.10 农业拖拉机和牵引车辆 65.060.20 耕作机械 65.060.25 肥料储存、制备和播撒设备 65.060.30 播种和种植设备 65.060.35 灌溉设备 65.060.40 植保设备 65.060.50 收获设备 65.060.60 葡萄载培和酿酒设备 65.060.70 园艺设备 65.060.80 林业设备 65.060.99 其他农业机械和设备 65.080 化肥65.140.20 打猎 65.140.30 捕鱼和养鱼 65.145 狩猎 65.150 捕捞和水产养殖 65.160 烟草、烟草制品和烟草工业设备 67 食品技术 67.020 食品工艺 67.040 农产食品综合 67.060 谷物、豆类及其制品 67.080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67.080.01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综合 67.080.10 水果及其制品 67.080.20 蔬菜及其制品 67.100 奶和奶制品 67.100.01 奶和奶制品综合 67.100.10 奶 67.100.20 奶油 67.100.30 乳酪 67.100.40 冰淇淋和果冻 67.100.99 其他奶制品 67.120 肉、肉制品和其他动物类食品 67.120.01 动物制品综合 67.120.10 肉和肉制品 67.120.20 家禽和蛋 67.120.30 鱼和水产品 67.120.99 其他动物制品 67.140 茶、咖啡、可可 67.140.10 茶 67.140.20 咖啡和咖啡代用品 67.140.30 可可 67.160 饮料 67.160.01 饮料综合 67.160.10 酒精饮料 67.160.20 无酒精饮料 67.180 糖、糖制品、淀粉 67.180.10 糖和糖制品 67.180.20 淀粉及衍生制品 67.190 巧克力 67.200 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 67.200.10 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67.200.20 含油种子 67.220 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 67.220.10 香料和调料 67.220.20 食品添加剂 67.240 感观分析 67.250 与食品接触的物品与材料 67.260 食品工业厂房和设备 71 化工技术 71.020 化工生产 71.040 分析化学71.040.10 化学实验室、实验室设备 71.040.20 实验室器皿和有关仪器 71.040.30 化学试剂 71.040.40 化学分析 71.040.50 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71.040.99 有关化学分析方法的其他标准 71.060 无机化学 71.060.01 无机化学综合 71.060.10 化学元素 71.060.20 氧化物 71.060.30 酸 71.060.40 碱 71.060.50 盐 71.060.99 其他无机化学 71.080 有机化学 71.080.01 有机化学综合 71.080.10 脂族烃 71.080.15 芳香烃 71.080.20 卤代烃 71.080.30 有机氮化物 71.080.40 有机酸 71.080.50 酐 71.080.60 醇、醚 71.080.70 脂类 71.080.80 醛和酮 71.080.90 酚 71.080.99 其他有机化学 71.100 化工产品 71.100.01 化工产品综合 71.100.10 铝生产用材料 71.100.20 工业气体 71.100.30 爆炸物、烟火 71.100.40 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71.100.45 制冷剂和防冻液 71.100.50 木材防护化学药品 71.100.55 硅树脂 71.100.60 香精油 71.100.70 美容品、化妆品 71.100.80 水净化用化学试剂 71.100.99 其他化工产品 71.120 化工设备 71.120.01 化工设备综合 71.120.10 反应容器及其组件 71.120.20 蒸馏塔 71.120.30 热交换器 71.120.99 其他化工设备 73 采矿和矿产品 73.010 采矿和矿产品综合 73.020 采矿和挖掘 73.040 煤 73.060 金属矿 73.060.01 金属矿综合 73.060.10 铁矿73.060.40 铝矿 73.060.99 其他金属矿 73.080 非金属矿 73.100 采矿设备 73.100.01 采矿设备综合 73.100.10 巷道掘进和敷设管道设备 73.100.20 通风、空调和照明设备 73.100.30 钻井和挖掘设备 73.100.40 牵引和起重设备 73.100.99 其他采矿设备 73.120 矿产加工设备 75 石油及相关技术 75.020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与加工 75.040 原油 75.060 天然气 75.080 石油产品综合 75.100 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 75.120 液压液 75.140 石蜡、沥青材料和其他石油产品 75.160 燃料 75.160.01 燃料综合 75.160.10 固体燃料 75.160.20 液体燃料 75.160.30 气体燃料 75.180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设备 75.180.01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设备综合 75.180.10 勘探和钻采设备 75.180.20 加工设备 75.180.30 容积测量和容积设备 75.180.99 其他石油和天然气设备 75.200 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处理设备 77 冶金 77.020 金属生产 77.040 金属材料试验 77.040.01 金属材料试验综合 77.040.10 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77.040.20 金属材料无损检测 77.040.30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77.040.99 金属材料的其他试验方法 77.060 金属的腐蚀 77.080 黑色金属 77.080.01 黑色金属综合 77.080.10 铁 77.080.20 钢 77.100 铁合金 77.100.01 化工产品综合 77.100.45 制冷剂和防冻液 77.120 有色金属 77.120.01 有色金属综合 77.120.10 铝和铝合金 77.120.20 镁和镁合金 77.120.30 铜和铜合金77.120.60 铅、锌、锡及其合金 77.120.70 镉、钴及其合金 77.120.99 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77.140 钢铁产品 77.140.01 钢铁产品综合 77.140.10 热处理钢 77.140.20 优质钢 77.140.30 压力容器用钢 77.140.40 特殊磁性钢 77.140.50 扁平钢和半成品 77.140.60 钢棒和钢条 77.140.65 钢丝、钢丝绳和环节链 77.140.70 型钢 77.140.75 管钢 77.140.80 钢铁铸件 77.140.85 钢铁锻件 77.140.90 有色金属产品 77.140.99 其他钢铁产品 77.150 有色金属产品 77.150.01 有色金属产品综合 77.150.10 铝产品 77.150.20 锰产品 77.150.30 铜产品 77.150.40 镍和铬产品 77.150.50 钛产品 77.150.60 铅、锌和锡产品 77.150.70 镉和钴产品 77.150.99 其他有色金属产品 77.160 粉末冶金 77.180 冶金设备 79 木材技术 79.010 木材技术综合 79.020 木材加工技术 79.040 木材、原木和锯材 79.060 木基板材 79.060.01 木基板材综合 79.060.10 胶合板 79.060.20 纤维和刨花板 79.060.99 其他木基板材 79.080 半成品材 79.100 软木和软木制品 79.120 木工设备 79.120.01 木工设备综合 79.120.10 木工机械 79.120.20 木工工具 79.120.99 其他木工设备 81 玻璃和陶瓷工业 81.020 玻璃和陶瓷生产工艺 81.040 玻璃 81.040.01 玻璃综合 81.040.10 原材料和未加工的玻璃 81.040.20 建筑玻璃81.060.10 原料 81.060.20 陶瓷制品 81.060.99 有关陶瓷的其他制品 81.080 耐火材料 81.100 玻璃和陶瓷生产设备 83 橡胶和塑料工业 83.020 橡胶和塑料的生产工艺 83.040 橡胶原料和塑料原料 83.040.01 橡胶原料和塑料原料综合 83.040.10 乳胶和生橡胶 83.040.20 橡胶合成配料 83.040.30 塑料的辅料和添加剂 83.060 橡胶 83.080 塑料 83.080.01 塑料综合 83.080.10 热固性塑料 83.080.20 热塑性塑料 83.100 泡沫材料 83.120 增强塑料 83.140 橡胶和塑料制品 83.140.01 橡胶和塑料制品综合 83.140.10 薄膜和薄板 83.140.20 层压薄板 83.140.30 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83.140.40 软管 83.140.50 密封件 83.140.99 其他橡胶和塑料制品 83.160 轮胎 83.160.01 轮胎综合 83.160.10 汽车轮胎 83.160.20 飞机轮胎 83.160.30 农业机械用轮胎 83.160.99 其他轮胎 83.180 粘合剂和胶粘产品 83.200 橡胶和塑料工业设备 85 造纸技术 85.010 造纸技术综合 85.020 纸生产工艺 85.040 纸浆 85.060 纸和纸板 85.080 纸制品 85.100 造纸工业设备 87 涂料和颜料工业 87.010 涂料和颜料工业综合 87.020 涂料涂覆工艺 87.040 涂料和清漆 87.060 涂料配料 87.060.01 涂料配料综合 87.060.10 颜料和填充剂 87.060.20 涂料粘合剂 87.060.30 溶剂91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 91.010 建筑工业 91.010.01 建筑工业综合 91.010.10 法律方面 91.010.20 合同方面 91.010.30 技术方面 91.010.99 其他方面 91.020 自然规划、城市规划 91.040 建筑物 91.040.01 建筑综合 91.040.10 公共建筑物 91.040.20 商业和工业建筑物 91.040.30 住宅建筑物 91.040.99 其他建筑物 91.060 建筑构件 91.060.10 墙、隔壁、房屋正面 91.060.20 屋顶 91.060.30 天花板、地板、楼梯 91.060.40 烟囱、竖井,通风道 91.060.50 门窗 91.060.99 其他建筑构件 91.080 建筑结构 91.080.01 建筑结构综合 91.080.10 金属结构 91.080.20 木结构 91.080.30 砖石结构 91.080.40 混凝土结构 91.080.99 其他结构 91.090 外围建筑物 91.100 建筑材料 91.100.01 建筑材料综合 91.100.10 水泥、石膏、石灰、砂浆 91.100.20 矿物和陶瓷材料及制品 91.100.30 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 91.100.40 纤维增强水泥制品 91.100.50 粘合料、密封材料 91.100.99 其他方面 91.120 建筑物的防护 91.120.01 建筑物的防护综合 91.120.10 绝热 91.120.20 建筑物声学、隔音 91.120.25 地震和护振 91.120.30 防水 91.120.40 雷电防护 91.120.99 有关建筑物防护的其他标准 91.140 建筑物中的设施 91.140.01 建筑物中的设施综合 91.140.10 中央供热系统 91.140.20 供热器具 91.140.30 通风和空调系统 91.140.40 供气系统91.140.80 下水道系统 91.140.90 电梯、自动楼梯 91.140.99 其他建筑物中的设施 91.160 照明 91.160.01 照明综合 91.160.10 室内照明 91.160.20 室外照明 91.180 内部装修 91.190 建筑附件 91.200 施工技术 91.220 施工设备 93 土木工程 93.010 土木工程综合 93.020 土木工程、挖掘、地基构造、地下工程 93.040 桥梁建筑 93.060 隧道建筑 93.080 道路工程 93.080.01 道路工程综合 93.080.10 道路建筑 93.080.20 道路铺面 93.080.30 道路设备和装置 93.080.40 街道照明和有关设备 93.080.99 有关道路工程的其他标准 93.100 铁路建筑 93.120 飞机场建筑 93.140 航道和港口建筑 93.160 水利建筑 95 军事工程 95.020 军事工程、军事物资、武器 97 服务业、文娱、体育 97.020 家政 97.030 家用电气设备综合 97.040 厨房设备 97.040.01 厨房设备综合 97.040.10 厨房家具 97.040.20 炉灶、工作台、烤箱和类似器具 97.040.30 家用冷藏设备 97.040.40 洗碗机 97.040.50 厨房小器具 97.040.60 烹调用器皿、刀具和餐具 97.040.99 其他厨房设备 97.060 洗衣设备 97.080 地板处理设备 97.100 家用电热器具 97.120 家用自动控制装置 97.130 商店设施 97.140 家具 97.145 梯子 97.150 铺地非织物 97.160 家用织物、亚麻织物。
XXXXX(文章标题小 1 号小标宋居中
说明:文章格式不作要求,但是参考文献中各项必须按照编辑部要求提供,不得缺漏,图表必须提供中英文图表名称。
XXXXX(文章标题小1号小标宋居中)XXXXXXXXXXX(作者姓名小4号楷体(居中)XXXXXXXXXXXXXXX (作者单位6号宋体(居中)摘要(小5号小标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摘要内容小五号仿宋通栏) 关键词(小5号小标宋)XXXX (关键词内容小五号仿宋);中国法分类号(小5号小标宋) XXX(内容小5号宋体); 文献标志码(小5号小标宋) XXXXX(小5号宋体)(正文5号宋体双栏一)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中文图名XXXXXXXXXXX(图题小5号书宋)英文图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 xxxxx(一级题小4号小标宋)1.1 xxxx (二级题5号黑体)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作者简介6号书宋)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中文表名XXXXXXXXX(表题小5号黑体)英文表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参考文献(小5号黑体)(内容6号宋体,中文文献请同时提供一份对应英文文献)[1]秦绪佳,王建奇,朱思达,等.基于GPU的四维医学图像动态快速体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23(11):1789-1798Qin X J, Wang J Q, Zhu S D, etal. A GPU-BASED Fast Dynamic Volume Rendering Method for 4D MedicalImages . 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 Graphics, 2011, 23(11):1789-1798[2]Levoy M. Display of surfaces from volume data[J].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IEEE, 1988, 8(3): 29-37[3]徐赛花. 基于CUDA 的光线投射体绘制方法研究. 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11Xu S H. CUDA-based rendering method of ray casting.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Aaaaaa Xaaaaaaaaa Aaaaa(英文标题4号宋体加粗居中) YUAN Tao, HAN Bao-ping (作者姓名5号宋体居中)xxxxxxxxxxXxxxxxxxxxxxx(作者单位6宋居中)[Abstract(5号宋体加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5号宋体)[Key words(5号宋体加粗)]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5号宋体)附加说明:参考文献格式(英文文献请直接提供英文文献,中文文献需要提供两份,一份是中文文献,一份是对应的英文文献,中英文文献中作者或译者有超过三个或以上的,必须至少列出三个作者或译者名称,文献中列出一个作者或两个作者就使用“等”的为不合格文献)不合格:赵振东,郑向远,等.地震人员伤亡的动态评估.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19(4):149-156合格:赵振东,郑向远,钟江荣.地震人员伤亡的动态评估.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19(4):149-156 期刊文献的格式为:作者.文章题目(首单词字母大写,其他小写). 期刊名(各单词首字母大写),年;卷(期):起-止页码会议论文的格式为:主要责任者. 题名//会议论文会议名称. 地点:会议论文出版人,年:起-止页码图书专著的格式为:主要责任者. 图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引用页码翻译图书专著的格式为:主要责任者. 图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引用页码学位论文的格式为:作者.论文题目(首单词字母大写,其他小写). 城市:学校及院系,答辩年科技报告:作者.报告题目(首单词字母大写,其他小写). 城市:机构名称,发布年网络资源的格式为:主要责任者. 题名.发布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的路径网址。
城市道路路名牌
图 B.2 A型4字字体布置图(单位:mm)
8
DB31/T 416-2008 图 B.3 A型5字字体布置图(单位:mm)
图 B.4 B型3字字体布置图(单位:mm)
9
DB31/T 416-2008
图 B.5 B型4字字体布置图(单位:mm)
图 B.6 B型5字字体布置图(单位:mm)
10
DB31/T 416-2008
GB/T 18833-2002 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
3 术语和定义
3.1 路名牌 road name plates 标示道路名称的地名标牌,由预埋件、立杆、连接件和牌面等组成。主要标示道路名称、
门牌号、方向指示等内容,门牌号为路名牌所在路段门牌起讫号。
4 路名牌式样和选用
4.1 类型和尺寸 路名牌分为A型、B型、C型三种类型(见附录A),其中: A型路名牌牌面宽度为1500mm、高度为360mm、厚度为43mm。标示本条道路与相交道路相关
a) 当道路车行道宽度大于 40m 或路中建有高架道路时,可在部分出口道增设路名牌; b) 三岔路口的直行道路顶端应设置路名牌,但若距相邻的路名牌距离小于 75m 时不再设置 路名牌; c) 路段长度大于 400m 时,应适当增设路名牌。 5.3 路名牌的安装要求 5.3.1 路名牌应设置牢固,构件完好无缺损。 5.3.2 路名牌牌底距离地面净高应不小于 2.5m,立杆安装垂直度应不大于 4mm/m。 5.3.3 A 型路名牌进口道的牌面平行于道路中心线。主次干道相交选用 A 型路名牌,主干路的 路名牌牌面设置在上方;相同等级道路相交选用 A 型路名牌,东西向道路的路名牌牌面设置在 上方;
三种类型的路名牌版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蓝底白字,下部为白底黑字。 A 型 路 名 牌 上 部 尺 寸 为 25 5m m,用 于 标 示 汉 字 路 名 、汉 字 方 向 指 示 和 门 牌 号 ;下 部 尺 寸 为 10 5 mm , 用于标示相应的字母;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制定的,它是根据国际标准文献分类
法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国情进行编制的。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编制是按照标准文献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类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标准文献的学科领域进行分类,二是按照标准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按照标准文献的学科领域进行分类,主要包括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哲学社会科学、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等七个大类。
每个大类下面又分为若干个小类,每个小类下面又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分类号。
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将标准文献按照学科领域进行整理和归类,方便人们查找和利用标准文献。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按照标准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标准的种类、标
准的名称、标准的编号、标准的起草单位、标准的发布日期等内容。
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将标准文献按照其内容特点进行整理和归类,方便人们查找和利用标准文献。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编制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原则进行的,它是标准文献分
类的基础,是标准文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重要工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编制是根据标准文献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的,它是标准文献分类的基础,是标准文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重要工具。
总的来说,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是对中国标准文献进行分类的一种体系,它是
按照标准文献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类的,以方便人们查找和利用标准文献。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编制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原则进行的,它是标准文献分类的基础,是标准文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重要工具。
通过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查找和利用标准文献,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是根据《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进行编制的。
该分类法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是国家标准文献资源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分类法是根据中国标准文献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国际标准文献分类法的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逐步形成的一套科学、系统的分类体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包括大类号、中类号和小类号三个层次。
大类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中类号和小类号用字母和数字组合表示。
大类号是对中国标准文献进行大致的分类,中类号是对大类下的文献进行细分,小类号是对中类下的文献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通过这种层次分级的分类方法,可以使用户更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文献。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科学性是指分类号应该符合文献的实际内容,能够准确地反映文献的主题和特点。
系统性是指分类体系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分类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
实用性是指分类号应该是用户能够理解和使用的,能够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
灵活性是指分类号应该能够适应文献资源的更新和变化,能够及时调整和完善。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不仅适用于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中心等文献信息机构,还适用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个人等各种单位和个人。
通过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查找和利用文献资源,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是对中国标准文献进行分类和编号的一种方法,它是为了方便用户查找文献,提高文献利用效率,促进科研和学术交流而编制的。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编制是根据《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进行的,它包括大类号、中类号和小类号三个层次,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通过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查找和利用文献资源,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CCS
U00/09
船舶综合
U
U10/19
船舶总体
U
U20/29
舾装设备
U
U30/39
船舶专用装备
U
U40/49
船用主辅机
U
U50/59
船舶管路附件
U
U60/69
船舶电气、观通、导航设备
U
U80/89
船舶制造工艺装备
U
U90/99
造船专用工艺设备
U
V00/09
航空、航天综合
V
V10/19
航空、航天材料与工艺
品位、储量及其分析方法分别入各矿产品类。
D80/89
地质勘探设备
D
通用仪器仪表入N91, 凿岩机械入J84, 通用运输、提升机械入J81。
D90/99
矿山机械设备
D
E00/09
石油综合
E
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中保证符合文字标准要求的石油产品标样分别入本类各有关类目。
E10/19
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
E
油气田地面建设、生产设施工程入P类。
F10/19
能源
F
F20/29
电力
F
电站、输配电工程入P类。
F40/49
核材料、核燃料
F
F50/59
同位素与放射源
F
F60/69
核反应堆
F
F70/79
辐射防护与监测
F
F80/89
核仪器与核探测器
F
通用的仪器、仪表入N类。
F90/99
低能加速器
F
G00/09
化工综合
G
造纸入Y30/39, 皮革入Y45/49, 食品发酵、酿造入X60/69, 绝缘漆入K15, 食品添加剂入X40/49, 合成饲料添加剂入B46, 建筑胶粘剂入Q27, 胶鞋入Y78。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中保证符合文字标准要求的化工标样分别入本类各有关类目。
标准中的字号和字体
标准中的字号和字体一、封面01、左上第一、二行,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五号黑体;02、左上第三行,备案号,五号黑体;03、右上第一行,标准的标志,专用美术体字;04、右上第二行,标准编号,四号黑体;05、右上第三行,代替标准编号,五号宋体;06、第一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专用字;07、第一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专用字;08、第二行,标准名称,一号黑体;09、第三行,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四号黑体;10、第四行,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标识,四号宋体;11、倒数第二行,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四号黑体;12、倒数第一行,标准发布部门,专用字;13、右下,发布,四号黑体;二、目次14、第一行,目次,三号黑体;15、第一行,目次内容,五号宋体;三、前言16、第一行,前言,三号黑体;17、第一行,前言,五号宋体;四、引言18、第一行,引言,三号黑体;19、第一行,引言内容,五号宋体;五、正文首页20、第一行,标准名称,三号黑体;六、各页21、章、条的编号和标题,五号黑体;22、标准条文、列项及其编号,五号宋体;23、标明注的“注”、“注×”,小五号黑体;24、标明示例的“示例”、“示例的×”,小五号黑体;25、条文的示例,小五号宋体;26、注、图注、表注,小五号宋体;27、脚注、脚注编号、图的脚注、表的脚注,小五号宋体;28、图的编号、图题;表的编号、表题,五号黑体;29、续图、续表的“(续)”,五号宋体;30、图、表右上方关于单位的陈述,小五号宋体;31、图中的数字和文字,六号宋体;32、表中的数字和文字,小五号宋体;七、附录33、第一行,附录编号,五号黑体;34、第二行,(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五号黑体;35、第三行,附录标题,五号黑体;36、附录内容,五号宋体;八、参考文献37、第一行,参考文献,五号黑体;38、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九、索引39、第一行,索引,五号黑体;40、索引内容,五号宋体;十、封底41、右上角,标准编号,四号黑体;十一、单双数页42、书眉右、左侧,标准编号,五号黑体;43、版心右、左下角,页码,小五号宋体;a、以表的形式编写的术语标准,表中的文字使用五号宋体;b、术语标准索引内容的字体应符合GB/T 20001.1的规定。
gbt1.1 -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封面封面为必备要素,它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标准的名称、英文译名、层次(国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字样)、标志、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部门等。
如果标准代替了某个或几个标准,封面应给出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如果标准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还应按照GB/T 的规定在封面上给出一致性程度标识。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应按附录C中的规定,给出征集标准是否设计专利的信息。
目次目次为可选要素。
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方便查阅,设置目次是必要的。
目次所列的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a) 前言;b) 引言;c) 章;d)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e) 附录;f) 附录中的章(需要时列出);g) 附录中的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h) 参考文献;i) 索引;j) 图(需要时列出);k) 表(需要时列出);目次不应列出“术语和定义”一章中的术语。
电子文本的目次应自动生成。
前言前言为必备要素,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也不应包含公示、图和表。
前言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a)标准结构的说明。
对于系列标准或分部分标准,在第一项标准或第1部分中说明标准的预计结构;在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或分部分标准的每一部分中列出所有已经发布或计划发布的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名称。
b)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及GB/T 。
c)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
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d)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
以国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标准,可在前言中陈述或相应文件的关系。
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的标准,应按照GB/T 的有关规定陈述与对应国际文件的关系。
e)有关专利的说明。
凡可能涉及专利的标准,如果尚未识别出涉及专利,则应按照的规定,说明相关内容。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石油 天然气
E
E30/49
石油产品
E
E60/69
石油产品添加剂
E
E90/99
石油勘探、开发、集输设备
E
石油炼制设备入G90/93。
F00/09
能源、核技术综合
F
各种能源综合性标准入本类F00/09。常规能源:煤炭入D20/24,石油、天然气入E20/27,燃料油入E31,电工基础和产品标准(含电力)入K类。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中保证符合文字标准要求的核技术标样分别入本类各有关类目。综合性、系统性的电力标准入此。
工业与民用建筑部分入P30/39。
P80/84
机电制造业工程
P
工业与民用建筑部分入P30/39。
P85/89
农林业及轻纺工业工程
P
工业与民用建筑部分入P30/39。
P90/94
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P
P95/99
施工机械设备
P
Q00/09
建材综合
Q
Q10/29
建材产品
Q
金属材料入H类,木材入B68/71,竹材入B67。
M
M60/69
广播、电视网
M
M70/79
广播、电视设备
M
M80/89
邮政
M
M90/99
通信 广播设备生产机械
M
N00/09
仪器、仪表综合
N
N10/19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
N
N20/29
电工仪器仪表
N
N30/39
光学仪器
N
N40/49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
N
N50/59
物质成份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
750kV主变压器技术规范(企标103)
GB4109《高压套管技术条件》
GB/T6451《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7328《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7449《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试验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10237《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外绝缘的空气间隙》
b)套管的局部放电测量应符合IEC270和IEC137《交流电压高于1000伏的套管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在1.5倍额定电压下,油纸套管的视在放电量不大于10pC。
6.2无线电干扰
在1.1倍最高相电压时的无线电干扰电压不大于500μV,并在晴天夜晚无可见电晕。
6.3噪声水平
100%强迫油循环(导向)冷却方式下满载运行,距变压器本体2m处,噪声不大于80dB。
GB/T15164《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 16274《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500kV级》
GB/T1643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3.1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40℃
最低温度:-25
最大日温差:32K
日照强度:0.1 W/cm2(风速0.5m/s)
6.11.1套管额定绝缘水平(见表3)
表3变压器套管额定绝缘水平(kV)
项目
绕组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有效值)
高压
1950
1550
860
中压
1175
950
510
低压
350
150
产品标准中的字号与字体
目次内容
三号黑体
五号宋体
16
17
前言
第一行
前言
前言内容
三号黑体
五号宋体
18
19
引言
五号宋体
20
正文首页
第一行
标准名称
三号黑体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各页
章、条的编号和标题
标准条文、列项及其编号
标准注的“注”、“注×”
标明示例的“示例”、“示例×”
备案号
标准的标志
标准编号
代替标准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英文名称
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标准发布部门
发布
五号黑体
五号黑体
专用美术体字
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
专用字
专用字
一号黑体
四号黑体
四号宋体
四号黑体
专用字(二号扁小标宋)四号黑体
14
15
目次
第一行
条文的示例
注、图注、表注
脚注、脚注编号、图的脚注、表的脚注
图的编号、图题;表的编号、表题
续图、续表的(续)
图、表右上方关于单位的陈述
图中的数字和文字
表中数字和的文字a
五号黑体
五号宋体
小五号黑体
小五号黑体
小五号宋体
小五号宋体
小五号宋体
五号黑体
五号宋体
小五号宋体
六号宋体
小五号宋体
33
34
35
中国标准书号知识
中国标准书号知识中国标准书号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出版物编号系统,是中国SBN中心在国际标准书号(1SBN)的基础上制定的一项标准,于1987年1月1日在全国正式实施。
中国标准书号的实施,能有效促进我国图书出版发行事业和文献情报工作的现代管理水平,使在我国出版社所出版的每一种出版物的每一个版本都有一个世界性的惟一标识代码,使利用计算机或者其他现代技术进行出版物贸易管理和信息交流获得更高的效率,并为出版物的分类统计和销售陈列创造条件,有利于推进我国出版业与国际书业的交流。
一、中国标准书号的结构中国标准书号的结构,由一个国际标准书号(1SBN)和一个图书分类、种次号两部分组成。
中国标准书号的第一部分国际标准书号(ISBN)是这个编号系统的主体,可以单独使用。
它由10位数组成,这10位数字之间用连字符号“一”隔开,分成四个部分,分别表示组号、出版者号、书序号和校验位。
除校验位固定为一位数字外,其余三段的长度可变,但这三段长度的位数之和必须是9位数,再加一个校验位,使1SBN编号长度的位数恒等于10。
当校验位为10时,用罗马数字“X’表示,当校验位为11时用“O”表示。
(一)国际标准书号的结构:1、组号。
这一段代表出版者的国家。
地理区域。
语种或其他分组特征的编号。
组号由国际1sBN中心设置和分配,国际书号中心分配给我国的位数为“7”,可以出书1亿种。
2.出版者号。
这一段代表组区内所属的一个出版者(出版社、出版公司、独家发行商等)的编号。
出版者号由其所隶属国家或地区1SBN中心设置和分配,其长度可以取1~7位数字。
我国的出版者号由中国1SBN中心分配,分为五档,其长度2~6位数字。
ISBN的前两段编号,即组号和出版者号合称为“出版者前缀”,它是一个出版者在国际上的惟一标准代号。
3.书序号。
这一段代表一个特定出版者出版的一种具体出版物的编号,每一种图书都有一个书序号,书序号由出版者自己分配,分配时一般可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制流水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XXXXXXX
国际标准分类号:XX.XXX.XX中国标准分类号:A00/09团 体 标 准T/AOPA 000X—2019职业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第4部分实训室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UAV in VocationalEducationPart 4 Training Room(征求意见稿)2019-XX-XX发布 2019-XX-XX实施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发布目录前言引言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技术要求 (4)5.质量保证 (10)6.认证 (10)7.信用管理 (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ircraft Owners and Pilots Association of China,以下简称AOPA)制定、发布、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起草人:引言无人机产业作为中国在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龙头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尤其是民用无人机产业未来将会是通用航空领域一个重要的板块。
而由于无人机产业人才缺口大,不少职业院校为满足高速增长的产业人才需求,都开设了无人机专业,引入了无人机教学用具对人才进行培养,教育部也正式批复了高职阶段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60610)。
为了让拟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院校有所参考,同时规范无人机职业教育实训室的认证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职业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实训室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室中相关术语和定义,对教学设备的特点和设计生产要求,以及配套的认证程序和应遵守的原则、流程进行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无人机职业教育教学设备的认证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无人机教学场所指由院校或企事业单位建立的用于无人机技术及相关应用领域知识传授及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场所。
中国标准分类号范文
中国标准分类号范文
中国标准分类号的编制是根据国际标准分类体系(ISO/IEC Guide 07)进行的。
在中国标准分类号中,一级分类为字母A至Z,表示标准的技术
领域。
例如,A表示综合,B表示机械,C表示建筑,D表示轻工等。
二级
分类为两位数字,表示标准的应用领域。
例如,01表示质量管理,02表
示环境保护,03表示工程建设等。
三级分类为一位数字,表示标准的使
用对象。
例如,1表示一般标准,2表示产品标准,3表示方法标准等。
四级分类为两位数字,表示标准的主题内容。
例如,01表示术语、符号、单位和量等。
A01.01-01.100.01
其中,A表示技术领域是综合,01表示应用领域是质量管理,01表
示使用对象是一般标准,01表示主题内容是术语、符号、单位和量,且
有01至100个子类,01表示具体子类是术语和定义。
总之,中国标准分类号是对中国所有标准进行分类编码的体系,采用
层次结构的形式,方便对标准进行归类和检索。
它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工具,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质量提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及定义: 3.1
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 Steering column switches 安装在汽车转向管柱上,有两个以上用以控制汽车的灯光、信号、操纵电器等部件的开关 组成的装置。 3.2 自动回位机构Auto return framework
Q/XXX-XXXX-XXXX
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汽车转向管柱上的组合开关(以下简称“组合开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XXX(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备案号:XXXX-XXXX-XXXX
Q/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XXX XXX-XXXX
代替 Q/XXX
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teering column switch for vehicles (征求意见稿)
4 要求
Q/XXX-XXXX-XXXX
4.1 一般要求 4.1.1 图样及文件
组合开关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4.1.2 外观
组合开关应有良好的外观质量,表面漆膜应均匀,无气泡、空白、堆积和流溢现象;黑色 金属零件应具有防腐蚀层;塑料零件应无裂纹、无影响使用和外观的变形。 4.1.3 外形及安装尺寸
金属零件的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QC/T625的规定。 4.9 电压降
组合开关中的各种开关,在通以额定电流大于1A时,其输出端电压降,在耐久性试验前应 不超过15mV/A,在耐久性试验后应不超过25mV/A。
对于集成电子模块的组合开关,或输入输出为mA级的组合开关,按照产品专用规范测量输 出电阻。 4.10 绝缘电阻
带有自动回位机构的转向灯开关,当转向盘以150 r/min的转速回位时,应不出现撤消动作 的失灵和超越现象。 4.6.4 抗干扰特性
带有自动回位机构和抗干扰机构的转向灯开关,在转向盘作回位动作时,扳柄强制性地被 保留在转向位置上,不应出现转向器动作的阻滞和开关结构的破坏。 4.7 强度
组合开关中有关开关应能承受下列内容的破坏性试验: 4.7.1 对于扳柄式开关,在距扳柄端 10mm 处施加 49N 的力(见图 1),历时 1min,不得发生 扳 柄 的 弯 曲 和 内 部 结 构 的 破 坏 。它 在 中 间( N )档 位 时 ,施 加 与 扳 柄 操 作 垂 直 向 下 以 及 向 上 的 力 ; 当它在右(R)极端档位时,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力;当它在左(L)极端档位时,施加逆时针方 向的力。 4.7.2 对于旋转式开关,分别在旋钮正、反向极端档位上施加 2N*m 的力矩,作用时间 10s, 不应发生结构的破坏。 4.7.3 对于转向锁,应符合 QC/T 29029 中有关的规定。 4.8 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发 布
Q/XXX-XXXX-XXXX
前言
为了适应目前的汽车电子化的快速发展的形势,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规范汽车用转 向 管 柱 组 合 开 关 的 零 部 件 市 场 ,在 原 有 的 Q C/T 218-1996《 汽 车 用 转 向 管 柱 上 组 合 开 关 技 术 条 件 》 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从而,对新型汽车用转向管柱组合开关的开发、验证和实验提供统一的依 据。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科世达- 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杭州人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实业交通电 器有限公司、苏州汽车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宏杰、高志彪、夏永忠、金利华、钱国钧、余梓杭、赵明伦、陈仰 清。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QC/T218-1996。
组合开关中各种开关档位应转换灵活,定位准确可靠,无松动和阻滞现象。具有自动回弹 功能的开关,当外力消除后,应能自动准确回位。 4.6.2 转换力
各种开关从一个档位转换到另一个档位时所需要的转换力(或力矩),应符合该型产品标 准 的 规 定 。左 右 转 换 力 之 差 应 不 大 于 30% 。耐 久 性 试 验 后 ,转 换 力 的 变 化 值 的 绝 对 值 应 不 大 于 试 验前数值的40%。 4.6.3 速度特性
Q/XXX-XXXX-XXXX
转向灯开关的扳柄在左(L)或右(R)档位的状态下,转向盘从左转或右转位置返回到原 位时,使扳柄自动回位到中间(N)档位,且安装在开关内的机构。 3.3
速度特性 Speed character 自动回位机构承受转向盘高速返回时撤消转向信号的特性。 3.4 抗干扰特性 Anti- disturbance character 转向灯开关的扳柄处于左档或右档位的状态下,用外力强制性地将扳柄保持在原位置,并 使转向盘向自动回位方向旋转,能够承受这种强制性动作的特性。 3.5 供给电压 Supply voltage 汽车电气系统的电压,该电压为实际电压,是随着发电机的运转状态和系统的负载的变化 而变化的。 3.6 最低操作温度 Minimal operate temperature 能保证元件或者系统操作的最低的环境温度值。 3.7 最高操作温度Maximal operate temperature 能保证元件或者系统连续操作的最高的环境温度值。 3.8 功能状态A Function status A 在测试过程中和经过测试以后,零件或系统的所有功能都完全表现为符合设计。 3.9 功能状态B Function status B 在测试过程中,零件或系统的所有功能都完全表现为符合设计。然而,有一或多项超出了 误差范围。在经过测试以后,所有的功能都恢复到正常的限制误差范围以内。存储或需要保存 记忆的功能,能够保持在功能状态A 的级别。。 3.10 功能状态C Function status C 在测试过程中,零件或系统的一项或是多项功能与设计要求不符合。但是,在测试完成以 后,自动恢复到正常的操作状态。 3.11 功能状态D Function status D 在测试过程中,零件或系统的一项或是多项功能与设计要求不符合。而且,在测试完成以 后 ,不 能 自 动 恢 复 到 正 常 的 操 作 状 态 ,除 非 零 件 或 系 统 经 过 复 位 操 作 或 者 使 用 以 后 ,才 能 恢 复 。 3.12 功能状态E Function status E 在测试过程中,零件或系统的一项或是多项功能与设计要求不符合。并且,在测试完成以 后,不能恢复到完全正常的操作状态,除非对零件或者系统进行维修或替换。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实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实验Ka:盐雾试验方法 GB/T 2828.1-2003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4094 汽车操纵件 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的标志 QC/T 29029 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柱锁技术条件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23 汽车电器接线柱标记 QC/T 625 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C/T 628 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柱锁性能试验方法 ISO-10605 Road vehicles –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disturbances from
转向锁 巡航开关 菜单翻页开关 换挡开关
典型工作档位、功能 远光、近光、超车(自动回位) 断开、左转向、右转向、自动回位、变道 断开、前大灯、前位置灯、后位置灯
断开、接通、自动回位 断开、左接通、右接通
断开、接通 断开、低速、 高速、间隙( 自动)、点动 、后雨刮
断开、接通、自动回位 导线通路 QC/T 628
在功能定义以内的电压范围之间,供给直流电压。 待测模块的测试结果须符合功能状态A。 4.12.2 过电压测试
Q/XXX-XXXX-XXXX
4.12.2.1 UN=12V 或 UN=24V 系统 4.12.2.2 要求:待测件的测试结果必须至少符合功能状态 C。 如果有特殊要求,也可以将测 试结果定义为功能状态 A 等级。 4.12.3 抵抗交流干扰测试 4.12.3.1 要求:待测件应保持功能状态 A。 4.12.4 电源充放电测试 4.12.4.1 测试模拟了电源逐渐充放电的过程。将该测试电压,同时操作在待测件的各个输入 端。 4.12.4.2 要求:该功能测试结果应至少满足保持在功能状态 D。如果有特殊要求,也可以将 测试结果定义为功能状态 C 等级。 4.12.5 间断条件下的电压供给: 4.12.5.1 电压供给时的电压瞬时下降。 4.12.5.1.1 要求:待测件的测试结果应保持在功能状态 B。根据要求,可以允许复位操作。 4.12.5.2 在电压突降时的复位功能 4.12.5.2.1 该测试,应用在带有复位功能的转向柱组合开关产品上。 4.12.5.2.2 要求:测试结果,待测件应满足功能状态 C。 4.12.6 反极性电压测试 4.12.6.1 反极性测试检测的是待测件对电源反接情况下的抵御破坏的能力。 4.12.6.2 要求:在更换了所有连接的保险丝以后,待测件的功能应保持在功能状态 C。 4.12.7 开路测试 4.12.7.1 单线中断 4.12.7.1.1 测试在断路条件下的模块工作情况。 4.12.7.1.2 要求:测试结果应该满足功能状态 C。 4.12.7.2 多路中断 4.12.7.2.1 检测被评估模块在进行操控状态下,中断连接,对于电子模块本身的影响。 4.12.7.2.2 要求:电子模块必须符合功能状态 C 的标准。 4.12.8 短路保护功能 4.12.8.1 信号回路的短路保护 4.12.8.1.1 要求:检测的电子模块应保持功能状态 C。 4.12.8.2 负载回路的短路保护 4.12.8.2.1 所有的输出必须能经受相应保护下允许的电流。经检测的转向柱开关模块可能会 被测试电流损坏(功能状态 E)。 4.13 EMC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