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人物介绍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bf741136a21614791711286b.png)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 温庭筠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 叉”之称。
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 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 唐代 温庭筠的人物简介: 温庭筠(约 812 年-约 866 年),是唐代温庭筠,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 之一。
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 齐名,有“温李”之称。
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 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
可是,到了温庭 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
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
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 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北朝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 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
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
他著有《握兰》、词集 《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 66 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
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 310 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 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温庭筠的性格特征: 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 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 为隋县尉。
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
唐 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诗词 兼工。
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
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 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词多写女子闺 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 大都收入 《花间集》 。
原有集, 已散佚, 后人辑有 《温 庭筠诗集》《金荃词》。
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巽子》,原本不传,《太平广记》引录甚多。
温庭筠
![温庭筠](https://img.taocdn.com/s3/m/7e62455769eae009581bec7a.png)
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 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
可谓极两者之能事。”
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
人。”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 者,可惜几乎全部亡佚,仅《乾巽子》 部分文句在《太平广记》里尚有所引 录, 现如今无从探知其详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 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目录
一,人物综述 二,生平事迹 三,主要作品 四,文学成就
一,人物综述
温庭筠(约812 —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
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 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 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工诗,与
八卦趣事
花间词鼻祖温庭筠因嫖娼曾三次被群殴
温庭筠与鱼玄机
温庭筠上了历届考官的黑名单
谢谢大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生平事迹
1、考场救人
2、人际关系
三,主要作品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 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 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 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 原意。
温庭筠词惟题材偏窄,被人讥为“男子而作闺音”。 代表词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萨蛮》十四首、 《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杨柳枝》、 《南歌子》、《河渎神》、《诉衷情》等。
作品欣赏
南歌子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婉约派诗人温庭筠
![婉约派诗人温庭筠](https://img.taocdn.com/s3/m/a24e36567fd5360cbb1adb12.png)
婉约派诗人温庭筠 温庭筠(约 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 西祁县东南)人。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 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 叉”之称。
又是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 隐 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 都不如李商隐。
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然恃才 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 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 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 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同白居易 、柳宗元 等著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
据考,温庭筠幼时已 随家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 杜陵游客。
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
早年苦心学文,年轻时即以词赋兼工, 才思敏捷知名。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 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 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 为隋县尉。
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
唐 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诗词 兼工。
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
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 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词多写女子闺 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 大都收入 《花间集》 。
温庭筠的简介
![温庭筠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65c472a7cd184254b35356a.png)
温庭筠的简介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 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 812 — 约 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 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出生于没落 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 尉, 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 文思敏捷, 每入试, 押官韵, 八叉手而成八韵, 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 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监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 与李商隐 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 对时政有所反应。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 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有 《花间集》遗存。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 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
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 俱佳,以词著称。
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 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 李白 、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 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 重之别。
飞卿下语镇纸, 端己揭响入云, 可谓极两者之能事。
”又载张惠言语云: “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
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 气。
”“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
如飞卿则神理超越, 不复可以迹象求矣。
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
”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 卿词,精妙绝人。
”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 收温词最多达 66 首, 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 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 被称为“花间派”鼻祖, 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https://img.taocdn.com/s3/m/7b2e601a0912a2161479296b.png)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呢?温庭筠的诗歌 是不是很美很让人陶醉呢?那么, 关于温庭筠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 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温庭筠人物简介 温庭筠(约 812 — 约 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 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出生于没落 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 尉, 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 文思敏捷, 每入试, 押官韵, 八叉手而成八韵, 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 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监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 与李商隐 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 对时政有所反应。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 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有 《花间集》遗存。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 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
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古语说:“文如其人,风格即人”,一个人的生活境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 的文学 创作。
唐代的温庭筠可称为“才子词人”,它因出身没落贵族,为人放荡不羁,为 当时的士大夫所不齿,不擅卑躬屈膝地逢迎权贵,且看不惯权贵的所作所为,因 而终究不得重用, 以致终生怀才不遇, 官止国子助教, 终生困顿。
尽管仕途不顺, 却与歌伎打得火热, 过着“偎红倚翠”、 “浅斟低唱”的生活, 从而造就了他“花 间鼻祖”之美称。
一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唐并州祁县(今山西省太原巿)人。
生于宪宗元 和七年(公元 812 年),约卒于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 873 年)。
其六世祖温 彦博,为玄宗贞观四年中书令,祖父温续、父亲温曦都尚公主,可称官宦世家。
因其品行不端、又为狭邪游,故屡应进士试皆不第;却试场中多代人作文,竟应 制录取。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7062df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5.png)
温庭筠简介温庭筠简介在封建时代,一个读书人即便有最好的文才,也得不到重用是一件让人惋惜的事。
下面是诗人温庭筠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一、【诗人简介】温庭筠(约812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监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有《花间集》遗存。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
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二、【诗人故事】唐时,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
当时和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称为“温李”。
他擅长小赋,才思敏捷,用词绮艳美丽。
每次考试,按规定韵作赋,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韵作成,速度很快。
他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
由于他不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有身分的人的轻视。
李义山对他说:“我近来作了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军宰辅‘,没有得到偶句。
”温庭筠说:“你怎么不对’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唐宣宗曾写有“金步摇”的句子,未能对出下句。
收进士们对,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上了,宣宗很赞赏。
又有一药名“白头翁”,温庭筠以“苍耳子”为对,这样类似情况很多。
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叫温庭筠代他撰词,并告诉温不要泄露此事。
温庭均却把这事说了,因此令狐绹便疏远了他。
温庭筠也说过“中书省内坐将军”,是讥讽宰相没学问。
唐代著名作家温庭筠
![唐代著名作家温庭筠](https://img.taocdn.com/s3/m/348985e28762caaedd33d460.png)
唐温庭筠晚唐时期的著名作家温庭筠性格直爽,刚正不阿,因此得罪权贵,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下面是诗人温庭筠的简介,欢迎阅读。
【诗人简介】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诗人】才高累身咸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
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
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
并仰榜出,以明无私。
”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
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
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恨。
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
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醁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
”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咸通七年(866 年)冬抑郁而死。
《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
未知到方城后不久而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
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
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
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又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
温庭筠
![温庭筠](https://img.taocdn.com/s3/m/aada90cc8bd63186bcebbc2c.png)
2 自行添加标题 到唐懿宗大中九年(855年),温庭筠55岁时,他又去应
试,却由于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 。
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贬隋州隋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 再小的官。僖宗咸通二年(861年),,去了江东,此时 已经61岁了,次年冬又回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 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咸通四年(863年), 自行添加标题 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 打耳光,连牙齿也打折了。 63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 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
2
2
自行添加标题
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著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 在外地度过的。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县 (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早年苦心学文,年轻时即以词 赋兼工,才思敏捷知名。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 自行添加标题 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 叉”、“温八吟”。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 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2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 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 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 自行添加标题 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 鼻祖,
2
商山早行
2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自行添加标题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 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 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 自行添加标题 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 在明净的池塘。
温庭筠简介_温庭筠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温庭筠简介_温庭筠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acd2f136529647d26285265.png)
温庭筠简介_温庭筠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温庭筠 (约812—870),唐朝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
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据说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温庭筠的诗代表作品:《商山早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古诗全文如下: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燕满回塘。
【翻译】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望江南·梳洗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古诗全文如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翻译】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古诗全文如下: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翻译】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更漏子·玉炉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古诗全文如下: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翻译】玉炉散发着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的是画堂中人的秋思。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081100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a.png)
温庭筠简介温庭筠(1036年-1121年),字幼石,号三邻,江西上饶人,宋玄宗开元年间时人。
温庭筠当时最优秀的文学家,被称为“宋文豪”。
温庭筠自学能诗,文章绝伦,其《西江月》、《西夏望》一文,其情令宋玄宗惊艳不已,于是把他称为“天子之诗”,宋玄宗还为他题写《朱勋诗赠温庭筠》。
温庭筠的文章还有《晏公王六年望寒墅书》、《蓝山诗》等,他的诗完美地运用了韵脚、句式和押韵等,被公认为词体新贵、别具一格。
温庭筠是太宗朝宋朝诗文的代表,他的文章清新优雅,别具一格,深受宋玄宗的赏识,诗文穿越时空,一直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
温庭筠的文章既有高雅脱俗的清新之风,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抒发自己的思想。
其诗歌更是表现出深邃的宗教文化,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文描写了宋代山水之美和后世的悲剧,充分反映了他作为草根民众的关怀与担忧,将宋代和后世历史人物也深深地烙印在他作品之中,弥足珍贵。
温庭筠的作品反映出宋人对世界和自然的真实而敏感的写照,他的文学价值迄今仍旧在流传,他的文学成就照亮了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
其叙事诗《西江月》、《西夏望》,被誉为“天子之诗”,充分体现了温庭筠完美的语言文化,也是当时宋代文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学成就。
温庭筠具有极高的理论水准,他考察深刻,文章英灵深邃,其著作包括《温公随笔》、《西江月》、《西夏望》等,极为知名。
在宋代诗文发展史上,温庭筠的文章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也极大的促进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温庭筠在艺术和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他在宋代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诗文领域的杰出者,也代表着宋代文学健康发展的新标杆,并且他在宋代文学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宋玄宗的赞许。
温庭筠的文学成就通过其文章,永远地照亮了宋朝的文学历史,他的德才兼备,文质彬彬,精粹纯洁,高雅脱俗,对宋代文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他作品也被视为宋朝文学发展史中最重要的文学成就之一。
综上所述,温庭筠是宋朝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文章极具特色,被誉为“天子之诗”,他的诗歌更是表现出深邃的宗教文化,影响深远。
人物小传-温庭筠
![人物小传-温庭筠](https://img.taocdn.com/s3/m/e22b37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5.png)
人物小传-温庭筠
温庭筠(公元812年-约公元约约870年),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温文尔雅之风神”,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出生在今天的湖南省长沙市,是温庭琪的兄弟。
温庭筠自小聪明好学,才情出众。
他深受家庭的文化熏陶,同时具备悟性敏捷和极高的创作才华。
温庭筠擅长诗歌创作,他的作品以豪放浪漫、音韵优美而著称。
他的诗情雅致,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特别擅长写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和人生真义的追求。
温庭筠的作品在唐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庭筠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大放异彩,在政治领域也有卓越的表现。
他曾在唐朝宰相裴度的府中任职,为政务出谋划策。
他在政治上秉持正直和公平的原则,并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政治建议。
他以聪明智慧和知识广博获得了朝廷的赏识。
温庭筠个性温和,待人真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他崇尚礼教,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政治活动,他都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温庭筠尊崇传统文化,并积极推崇文人的品格和文化修养。
他提倡文人应当以自身的才华和品德来影响社会,以文
化力量推动国家的发展。
温庭筠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为中国文化史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他以其优雅的文风和坚持儒家道德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同时他的为人和才华也使他成为后人学习和推崇的对象。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生平简介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bac26d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2.png)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生平简介温庭筠,本名为岐,字飞卿,太原祁人,唐初的宰相温彦博的后裔,是唐代花间词派的首要词人,与韦庄并称“温韦”,在诗上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温庭筠简介温庭筠原名为岐,字飞卿,庭筠是他的艺名,另外也有别名温庭云、温八叉,出生年不确定,经人推断大概为公元801年或公元812年在太原祁县出生的。
温庭筠的先祖是唐初曾经当过宰相的温彦博,也算是名门之后了,不过传到他这里时,温家已经没落了。
从小就才思敏捷的他,学习也很勤奋,通晓音律,会吹笛子和弹琴,特别擅长写诗词。
温庭筠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律诗,相传他每一次的考试,把交叉的双手分开后就写成律诗了,而且押的都是官韵,所以也有人称他为温八叉。
温庭筠虽是个有才之人,但几次科考都落榜。
公元839年,年近四十的温庭筠第一次参加科举,由于被牵连进了与太子李永有关的政斗,落榜了,只好以副榜贡生的身份在国子监学习。
此后,温庭筠因病在鄠郊休息了两年,没有参加乡试,可能也是为了避祸。
期间,他去见了从小就认识的朋友李绅。
公元855年,温庭筠再次参加科考,因为帮其他考生答题,还大闹考场,结果可想而知,上榜肯定没指望。
此后,温庭筠在唐宣宗面前展现了他的才学,得到赏识,但是得罪了宰相令狐绹,勉强当了一个小小的隋县尉,后来做了巡官。
公元865年,温庭筠国子助教,一年后升为国子监试,因为独特的考评方式招来权贵的不满,降职为方城尉,不久就去世了。
温庭筠的诗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温庭筠有很多的著名诗篇,例如《商山早行》、《望江南》、《更漏子》、《南歌子词二首/添声杨柳枝辞》以及《题卢处士山居/ 处士卢岵山居》等等,都是受到后人追捧的著名诗词。
下面来赏析下经典几首温庭筠的诗。
《商山早行》这是温庭筠的诗的其中一首,这首诗描绘的是温庭筠在远赴商山任职的途中,欣赏到了早晨山林间的风景。
全诗译文是:“在早晨起床,马车上的铃铎已经开始震动;经过了一路远行,我这个游子开始思念故乡。
温庭筠个人简历
![温庭筠个人简历](https://img.taocdn.com/s3/m/29b9dfc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7.png)
温庭筠个人简历“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一起来看看有花间词派鼻祖之称的温庭筠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温庭筠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
温庭筠个人简历温庭筠(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
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有《花间集》遗存。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
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生平事迹才华横溢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
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
近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
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
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
《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
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象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
考场救人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土不中第。
今可考见者,温庭给开成四年(839年)年将40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
究其原因,大约是受宫中政治斗争之害。
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庄恪太子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https://img.taocdn.com/s3/m/173ddeb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b.png)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呢?温庭筠的诗歌是不是很美很让人陶醉呢?那么,关于温庭筠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温庭筠人物简介温庭筠(约812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监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有《花间集》遗存。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
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古语说:“文如其人,风格即人”,一个人的生活境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
唐代的温庭筠可称为“才子词人”,它因出身没落贵族,为人放荡不羁,为当时的士大夫所不齿,不擅卑躬屈膝地逢迎权贵,且看不惯权贵的所作所为,因而终究不得重用,以致终生怀才不遇,官止国子助教,终生困顿。
尽管仕途不顺,却与歌伎打得火热,过着“偎红倚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从而造就了他“花间鼻祖”之美称。
一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唐并州祁县(今山西省太原巿)人。
生于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 年),约卒于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 年)。
其六世祖温彦博,为玄宗贞观四年中书令,祖父温续、父亲温曦都尚公主,可称官宦世家。
因其品行不端、又为狭邪游,故屡应进士试皆不第;却试场中多代人作文,竟应制录取。
据《全唐诗话》、《唐诗记事》所载,屡次讥刺权贵,多犯忌讳,故终身在宦途上不顺遂。
温庭筠及其代表作分析
![温庭筠及其代表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eeac6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0.png)
温庭筠及其代表作分析温庭筠及其代表作分析温庭筠开创的词派叫花间派。
看他的那些词作,那是何等温软旖旎。
以下是温庭筠及其代表作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人物介绍温庭筠是公认的花间词鼻祖,要赏析花间词首先就要先了解温庭筠及其代表作品。
温庭筠 (约801—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
年轻时才思敏捷。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五代后蜀赵崇祚辑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薜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斑、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和李洵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十卷。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集。
这十八家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孙光宪以外,都是西蜀的文人。
他们的词风大体上一致,后世因称为花间词人。
其中最早的词人,就是被称为“花间鼻祖”的温庭筠。
在中原战乱频仍之际,西蜀相对安定,所以集中了一批文人。
而西蜀的统治阶级在相对安定的局面中又弦歌宴饮,过着奢侈的苟安生活,于是,那种镂玉雕琼,裁花剪叶,描写女人恣色风情的词,便适应歌台舞榭的需要而大量地产生出来了。
欧阳炯《花间集》序说:“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
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兢富樽前,数十珊瑚之树。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自南朝之宫体,南北里之娟风。
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
”花间词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尚里产生的。
陆游《花间集跋》说:“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
可叹也哉!或者,出于无聊故耶!”这是对花间词的中肯批评。
唐诗从南朝宫体中解放出来,取得空前未有的成就,到这时仿佛又回到了南朝宫体的老路上去。
温庭筠知识点
![温庭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2e5f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4.png)
温庭筠知识点温庭筠(公元812年-公元859年),字葆真,唐朝官员、文学家。
温庭筠的诗文作品流传至今,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含蓄深情为特点,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下面将逐步介绍温庭筠的背景、生平和主要作品。
1.背景介绍:温庭筠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家庭环境对他的文学才华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祖父温纯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被誉为“文学宗教”。
温庭筠的父亲温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温庭筠从小就接触到了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了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2.生平经历:温庭筠少年时曾在家乡担任地方官员,在这期间他对民风民俗有了深入的了解。
后来他考入了进士,进入了朝廷做官。
在朝廷任职期间,温庭筠以清廉的作风和才华横溢的才能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重用。
然而,由于当时朝政腐败,温庭筠对官场生活感到失望,最终选择辞官返回故乡。
3.主要作品:温庭筠的作品以诗歌为主,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望海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边的一番感叹,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索。
这首诗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意境,深深打动了后世的读者。
此外,温庭筠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描写爱情的诗歌,如《青玉案·元夕》。
这首诗以细腻动人的笔触描绘了一对情侣在元宵佳节相对分离的情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之情。
这些描写爱情的诗歌体现了温庭筠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使他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总结:温庭筠作为唐代文学家和官员,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含蓄深情为特点,流传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通过分析他的背景、生平和主要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他的文学造诣。
温庭筠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之一。
花间鼻祖温庭筠,唐朝填词第一人
![花间鼻祖温庭筠,唐朝填词第一人](https://img.taocdn.com/s3/m/3033ab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2.png)
花间鼻祖温庭筠,唐朝填词第一人
花间鼻祖温庭筠,唐朝填词第一人
温庭筠,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他本是初唐宰相温彦博的后裔,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已是没落贵族,尽管如此,温庭筠的贵族范儿依然存在。
温庭筠性格放荡不羁,又喜欢讽刺权贵,身处晚唐乱世,自是很难混出名堂,终其一生也就是个国子监的助教。
但他是个艺术天才,精通音律,诗词俱佳,尤其是在词史上,堪称第一个词坛大师,被誉为花间派鼻祖,也是唐朝作品最多的词人。
除了诗词之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家、学者,可惜的是,他的作品很多没有流传下来,是文学史上、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
荡子天涯归棹远。
春已晚。
莺语空肠断。
若耶溪,溪水西。
柳堤。
不闻郎马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庭筠的人物介绍 温庭筠是晚唐的大才子,作诗与李商隐 齐名,又是“花间词派”的首要词人。
看他那些温婉香软的诗词 , 很容易让人以为他是一位倜傥潇洒、 玉树临风的大帅哥, 其实他形象不佳, 素有“温钟馗”的绰号。
钟馗是鬼见了都要被吓跑的, 温某人的形象就可见一斑。
读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这位大才子干的荒唐事可是不少。
温庭筠少年时就名声在外, 他到江淮一带 游历,当地的一位官员看重他的才华,给了他不少钱,本来是想鼓励后辈发奋上 进。
哪想到温庭筠年轻轻的就不学好,钱到手后都用到歌楼妓馆等风月场中了。
那位官员知道后气得不得了,拿板子把温庭筠打了一顿后把他赶走了事。
不过温庭筠的才气真不是闹着玩的。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据说他叉手 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都称他为“温八叉”、“温八吟”。
每 次进士考试, 温庭筠能三下五除二就把题目做完, 然后顺便把周围考生的卷子全 都给答了。
而且通常帮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由此“救数人”的外号不胫 而走。
因为温庭筠考试作弊的名头实在太响,沈询做主考的时候便将他特别对待, 特意把他召到帘前考试。
没想到温庭筠反而因此大闹起来,扰乱了科场。
据说这 次虽有沈询如此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
当然,这次考试他温 某人又没能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