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教材分析及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包含《观潮》、《走月亮》、《繁星》三篇课文。
本单元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热爱。
同时,本单元的课文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提高语文基础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诗歌和散文有一定的鉴赏力。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把握作者情感方面仍有困难。
此外,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以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词语、句子的积累和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课文朗读录音:邀请学生或教师朗读课文,制作成录音文件。
3.学习资料: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便进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色、家庭亲情和友情。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019新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2019新部编本⼈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新⼈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教材是从 2019 年秋正式试⾏,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依次是:⾃然奇观、思考置疑、观察与发现、神话故事、多彩⽣活、童年往事、爱国⽴志、历史故事篇。
本册共编有 27 课。
其中精读 20 课,略读 7 课。
全册保留了原教材 15 篇课⽂,新选和从其他册调整了 12 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适合教学的课⽂,其中《⾛⽉亮》《⼀个⾖荚⾥的五粒⾖》《蝴蝶的家》《⽜和鹅》《⼀只窝囊的⼤⽼虎》《陀螺》《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等课⽂及古诗词等是新选⼊的课⽂。
⼆、教学总⽬标:1 、能借助汉语拼⾳识字、学习普通话。
2 、学会常⽤汉字 2 5 0 个,认识 25 0 个。
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环境中的意思,⼤部分词语能在⼝头或书⾯语⾔中运⽤;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离开语⾔环境也能认读就可以了。
复习⽤部⾸查字法和⾳序查字法来查字典。
学习积累词语。
3 、能熟练地运⽤钢笔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款整齐。
4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注意长句⼦中段落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
继续学习默读课⽂后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了解课⽂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预习课⽂,能借助字典⾃学⽣字词,初读课⽂并提出问题。
学习⽤多读多想的⽅法,读通课⽂;学习联系上下⽂理解重点词句的⽅法;初步把握课⽂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能背诵 30 篇左右的优秀诗⽂。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5 、认真倾听别⼈讲话,边听边想,了解主要内容并能转述。
能⽤普通话清楚明⽩的讲述⼀件事。
6 、学习有顺序地⽐较细致的观察图画,留⼼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较具体的内容,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话写清楚。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编排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9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大自然的美。
第5~8课为“思考置疑”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出问题中获取新知识。
第9~11课为“观察与发现”,意在激发观察与发现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
第12~15课为“神话故事”篇,意在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奇妙,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懂得为人类造福,要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理解等。
第16~17课为“多彩生活”篇,意在通过童年生活小事,学习将多彩的生活小事的经过讲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条理写下来。
18~20课为“童年往事”篇,意在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往事,体会童年的快乐生活,更能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第21~24课为“爱国立志”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名人爱国立志的故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25~27课为“历史故事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人教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选入19篇课文,其中新选原课标本2篇选学课文:《麻雀》和《延安,我把你追寻》。
所选课文多是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下册课文直接选入上册课文。
所选入课文有:《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盘古开天地》《粗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风筝》《麻雀》《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等。
口语交际增加了《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图》《安慰》《讲历史故事》等内容。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3课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3课文教案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3课文的教案。
这节课的主题是《风的记忆》。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风力对世界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气现象和地理景观。
一、课前活动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一些课前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准备好他们的心理状态。
1.朗读课文请几位学生朗读《风的记忆》这篇课文,以便其他学生在听到之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的主题,并收集一些他们对这个话题的想法、疑虑以及感受。
2.引入话题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例如沙漠风暴、龙卷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引导学生思考自然风力对人类和世界的影响。
3.词语解释老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解释一些生物和地理学词汇,例如:季风、台风、暴雪、瀑布等。
二、教学重点1. 天气现象的形成及其与世界各地风的联系。
2. 国家地理奇观的特点并探讨其与自然风力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话题(约10分钟)老师会向学生简单介绍自然风力的概念,并骂学生集体讨论风力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通过展示图片和短视频,让他们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以及自然风力对这些灾害的影响。
第二步:阅读课文(约30分钟)让学生阅读《风的记忆》,并自主收集关键词、重要句子,以及其他学生讲解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
第三步:分组评估(约20分钟)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自然风力对他们所在地区的影响,并总结出影响身边环境的自然灾害。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总结成果。
第四步:扩展知识(约20分钟)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世界上其他地区有哪些著名的自然灾害,并展示相应的图片和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也可以多讲些关于风力光电工程的内容,如太阳能等。
第五步:总结评估(约10分钟)在本节课结束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次总结评估。
可以通过发问、小作文等形式,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灾害和各种风力形式的掌握程度。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全部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反思+作业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全部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反思+作业设计)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 )能引导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通过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1. 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
2.分组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意思。
11 蟋蟀的住宅课题:蟋蟀的住宅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 课时教学目标1 . 认识“蟋、蟀、宅” 等 12 个生字,会写“宅、临、选” 等14 个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 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4.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体验用拟人、生动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学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描述。
教学重点1 .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验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具体的事物。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 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 . 多媒体课件2. 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资料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第三组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第三组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口语交际》内容是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习作内容写观察日记和园地三组成。
《古诗三首》由三首古诗组成,《暮江吟》重在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美景;《题西林壁》重在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从不同的角度,多元化思考问题;《雪梅》借助雪梅之争,暗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之意。
教学本课,重在创设情境,引领学生透过诗句走进古诗描绘的意境,启发联想和想象,进行古诗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并通过辨析讨论,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爬山虎的脚》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这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
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
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
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
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教学难点是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夜宿山寺》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内容丰富,意境优美,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也能体会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一些简单的古诗可以独立理解,并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进行学习。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深刻的意境,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掌握一些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古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
2.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媒体,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意境。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包括古诗的文本、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相关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参考资料:教师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洞庭湖、峨眉山、夜宿山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什么地方吗?你们能想到一些相关的诗句吗?”2.呈现(10分钟)呈现《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夜宿山寺》三首古诗,让学生自读,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解释一些生字词和意境。
四上第三课讲解教案
四上第三课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的主旨;(3)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的主旨;(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
2. 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长句;(2)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
(1)预习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听音频,猜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整体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逐段解读,分段解释课文内容,讲解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讲解语法,通过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语法知识。
3.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合作练习,设计合作练习,让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4. 拓展延伸。
(1)课外阅读,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
(2)语言游戏,设计语言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对四上第三课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四班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简述本组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
教材还支配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
《巨人的花园》描写了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筑起围墙,从今花园里没有了欢声笑语,同时花园里也不再鸟语花香,最终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最终知道自己的花园为什么没有春天,于是拆除了围墙,从今花园里又生气勃勃,通过这个童话让孩子们知道欢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共享。
《幸福是什么》通过讲三个牧童挖井,才智的女儿赞扬他们,祝他们幸福,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什么是幸福。
让同学懂得幸福是要靠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去年的树》通过写鸟和树是好伴侣,鸟儿飞回南方,答应了树的要求,其次年春天小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让同学去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小木偶的故事》课文讲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小木偶”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让同学体会到生活的简单。
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把同学带入美而好的情境,使同学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让同学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
二、同学分析:现在的同学对于枯燥无味的课文不感到饶有兴趣,而对于童话并不生疏,并且宠爱阅读童话,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很多童话。
为什么编者在第三单元特地支配一个童话单元呢?老师们可以在单元导读中找到明确的回答,就是让孩子们走进奇异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尝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等。
因此学习本单元的专题,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供应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地利用同学自己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同学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熟悉的基础上,通过争论、相互沟通、引导同学体会童话的特点,关心同学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初步熟悉。
三、教学设想:1、以“走进奇异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尝童话语言,体会童话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同学贴近童话,调动同学参预学习的热忱;2、师生共同查找一些闻名的童话故事及资料;3、培育同学的自读力量,加强同学朗读课文的训练;4、推举一些世界闻名的童话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供同学阅读及观赏。
2019-2020部编新人教版4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班级分析本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但主动性较差,不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
大部分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听懂别人讲述的事,能复述主要内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
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了写日记、作文,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
学生虽然思维活跃,爱读书、爱思考,发言积极,敢于表达。
但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差,一是书写不是很规范,二是习作水平,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习作当中去。
因此本学期应该着力于学生书写和习作水平的提高。
二、本册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教材是从2019年秋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分单元编排。
全册共分8个单元。
各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排。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思考置疑、观察与发现、神话故事、多彩生活、童年往事、爱国立志、历史故事篇。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部分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提示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在每组例文的后面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习作及语文园地。
全册8个单元共安排了4个口语交际,分别安排在第一、第六、第八单元,主题分别是我们与环境、保护眼睛,保护视力、安慰、讲历史故事。
全册共安排了8次习作,每个单元一个专题的习作。
每个语文园地由3——5个栏目组成。
第五单元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所以第五单元没安排语文园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课文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的神话传说。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生僻字词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对课文中的神话元素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神话故事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盘古为什么开天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和意义。
然后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说话或写话练习。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其他神话故事,如《女娲造人》、《夸父追日》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024秋人教版4年级语文上教材分析教案及全册每课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2024秋人教版4年级语文上教材分析教案及全册每课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教材分析:《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共有28篇课文,分为八个主题单元,分别为:自然之美、传统节日、动物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感悟、科学探索、人物传记、诗歌。
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自然之美第1课《观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
2.学习课文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
2.学习课文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
2.学习课文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形式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4.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风光。
2.学习课文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描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风光。
2.学习课文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描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风光。
2.学习课文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形式展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4.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传统节日第3课《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学习古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内容,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学习古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学习古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形式展示古诗描绘的传统节日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古诗让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教材分析及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教材分析及教案达县赵固乡中心学校郝XX组主题本组是“中外童话”专题。
由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组成,这些课文都是优美的童话,以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景,使我们得到真、善、美的熏陶。
学习本组课文,不仅要让我们了解童话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知识,更要感受童话的魅力,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学习目标1、认识本组21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
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跟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巨人的花园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明白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则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时,要先独立阅读,运用已获得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受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幸福是什么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是本课的重难点。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交流读后的体会。
交流是,要联系课文内容和显示生活谈谈的幸福含义的理解。
最后将本篇课文和巨人的花园联系起来,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或发现。
如童话主人公的特点,童话的表现方法的特点等。
学生还可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去年的树分角色朗读好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因此学习课文可采用以下步骤:1、初读全文,交流阅读收获。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次对话,体会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鸟寻访大树时的焦急、伤心之情。
3、想象鸟两次对这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
4、对小鸟、大树、伐木人说说心里话,然后写下来。
小木偶的故事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小木偶的内心活动,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重难点,本课还要求学生能合理地编写故事。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草原》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散文。
本文通过描绘草原的辽阔、壮丽,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材以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感悟,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此外,本文还涵盖了生字词的学习、语句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散文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生字词的认读、理解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散文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散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理解。
3.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散文描绘的美景。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散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草原的认识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
4.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名师教案
第三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概说
本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
这几篇课文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三首》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语文要素布列(要素在课文中并列分布)
核心素养要点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素养要点) 古诗三首
2 1.认识2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9个字,会写3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三首古诗。
默写《题西林
壁》。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
出想象到的景象。
4.能通过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
观察。
5.能留心周围事物,养成连续细致观察的习惯。
学习
做好观察记录。
6.能抄写表达准确形象的句子。
爬山虎的脚 2 蟋蟀的住宅 2。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
选择的课文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这三篇课文了解观察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古诗三首》选取了三首七言绝句。
《暮江吟》这首诗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轻松闲适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题西林壁》描述了庐山不同角度的形态变化,揭示了深刻的哲理: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雪梅》这首诗通过对雪、梅的评论,在比较中巧妙地写出各自的特色,借梅和雪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说明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往上爬的,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旨在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爱护眼睛的知识,培养保护视力的意识。
“习作”的主题是“写观察日记”,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让学生学会写观察日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园地”的内容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
“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积累观察事物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设置了两个小题,旨在让学生学习词语搭配,体会句子准确生动的表达。
“日积月累”提供了几则关于天气的谚语,旨在让学生积累谚语,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要留心观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古诗,理解课文内容。
2019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9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画面引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从学生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
(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5.朗读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教材分析及教案
达县赵固乡中心学校郝兴
本组主题
本组是“中外童话”专题。
由《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组成,这些课文都是优美的童话,以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景,使我们得到真、善、美的熏陶。
学习本组课文,不仅要让我们了解童话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知识,更要感受童话的魅力,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学习目标
1、认识本组21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
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跟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巨人的花园》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明白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则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时,要先独立阅读,运用已获得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受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幸福是什么》
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是本课的重难点。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交流读后的体会。
交流是,要联系课文内容和显示生活谈谈的幸福含义的理解。
最后将本篇课文和《巨人的花园》联系起来,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或发现。
如童话主人公的特点,童话的表现方法的特点等。
学生还可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去年的树》
分角色朗读好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因此学习课文可采用以下步骤:
1、初读全文,交流阅读收获。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次对话,体会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鸟寻访大树时的焦急、伤心之情。
3、想象鸟两次对这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
4、对小鸟、大树、伐木人说说心里话,然后写下来。
《小木偶的故事》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小木偶的内心活动,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重难点,本课还要求学生能合理地编写故事。
根据课文前的阅读要求自读课文。
自读时,先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练习分角色朗读。
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合同学交流阅读收获,与此同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
交流后,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延伸性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达,续编这个故事。
习作建议:
1、在写作前我们应先回顾本组的几篇童话,看看作者时怎样展开想象的,以便我们更好地写作。
2、根据所编写童话的内容自拟题目。
3、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编写一个故事,把它写下来。
9、巨人的花园
学习目标:
1、“溢、允”等8个生字。
会写“溢、允、墙”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洋溢、允许、训斥”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意思。
4、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先问学生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知道哪些童话故事的角色,然后引导学生简要介绍一下角色。
2.小结:童话故事太吸引人了,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故事。
3.播放课文朗诵至第二自然段。
激趣:这是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作品《巨人的花园》,有人称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
这花
园是不是一直洋溢着笑声呢?那里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
一起来看课文,好吗?
二、放手阅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然后同桌互读生字,注意及时纠正。
2、指名读课文,读后互相评价。
3、再读课文,想象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并交流各自的看法。
4、质疑问难
注意疏导,点出“巨人拆除围墙前后,巨人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景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
三、复述故事,研究问题
1、学生讲一下故事。
2、根据“巨人拆除围墙前后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境”这个问题,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和段落来回答。
3、有感情朗读句子与段落,边读边想象。
四、小组朗读,交流感受。
五、交流,揭示道理。
六、再读资料袋
板书设计:
砌墙前——四季如画(花园)(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巨人的花园砌墙后——只有寒冬(冷落)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拆墙后——春意盎然(乐园)
10.幸福是什么
学习目标
1、“彼、锹、权”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
3、尝试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的童话在故事的讲述中会让我们体会到一个道理,比如《巨人的花园》,我们学完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快乐应当和大家分
享)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话,故事也很动人,读完后也会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那时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板书:幸福是什么
二、表演课文
这篇课文很适合我们去表演,下面我们就在表演中来学习这篇童话。
1、按照课文前“连接语”中的要求自读课文。
2、小组合作,准备表演。
三、表演童话四、深化理解“幸福”
1、读智慧女儿说的话。
2、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3、交流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
4、齐读警句。
板书设计:
十年前三个牧童挖泉水
幸福是什么靠劳动做益事真幸福十年后三个青年治病救人耕地做很多事
11、去年的树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
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二、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教时安排:2教时
第一课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
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
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因为它。
5、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课时
一、教时目标: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形式:开一个故事介绍会。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12、小木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板书:
小木偶的故事
启示: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