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力学性能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材料的力学性能优质课件
结论与讨 论
卸载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再加载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将卸载再加载曲线与原来旳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比较(图 中曲线OAKDE上旳虚线所示),能够看出:K点旳应力数值远 远高于A点旳应力数值,即百分比极限有所提升;而断裂时旳 塑性变形却有所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硬化。工程上常利 用应变硬化来提升某些构件在弹性范围内旳承载能力。
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旳数值越大,表白材料旳韧性越 好。工程上一般以为δ>5%者为韧性材料; δ<5%者为脆 性材料。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返回总目录
返回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材料压缩试验,一般采用短试样。低碳钢压 缩时旳应力-应变曲线。与拉伸时旳应力-应变曲 线相比较,拉伸和压缩屈服前旳曲线基本重叠, 即拉伸、压缩时旳弹性模量及屈服应力相同,但 屈服后,因为试样愈压愈扁,应力-应变曲线不断 上升,试样不会发生破坏。
试样旳变形将随之消失。
这表白这一阶段内旳变形都是
弹性变形,因而涉及线性弹性阶段
在内,统称为弹性阶段。弹性阶段 旳应力最高限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弹性力学性能
百分比极限与弹性极 限
大部分韧性材料百分比极限与弹性 极限极为接近,只有经过精密测量才干 加以区别。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论
返回总目录
返回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卸载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再加载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将卸载再加载曲线与原来旳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比较(图 中曲线OAKDE上旳虚线所示),能够看出:K点旳应力数值远 远高于A点旳应力数值,即百分比极限有所提升;而断裂时旳 塑性变形却有所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硬化。工程上常利 用应变硬化来提升某些构件在弹性范围内旳承载能力。
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旳数值越大,表白材料旳韧性越 好。工程上一般以为δ>5%者为韧性材料; δ<5%者为脆 性材料。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返回总目录
返回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材料压缩试验,一般采用短试样。低碳钢压 缩时旳应力-应变曲线。与拉伸时旳应力-应变曲 线相比较,拉伸和压缩屈服前旳曲线基本重叠, 即拉伸、压缩时旳弹性模量及屈服应力相同,但 屈服后,因为试样愈压愈扁,应力-应变曲线不断 上升,试样不会发生破坏。
试样旳变形将随之消失。
这表白这一阶段内旳变形都是
弹性变形,因而涉及线性弹性阶段
在内,统称为弹性阶段。弹性阶段 旳应力最高限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弹性力学性能
百分比极限与弹性极 限
大部分韧性材料百分比极限与弹性 极限极为接近,只有经过精密测量才干 加以区别。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论
返回总目录
返回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工程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27页PPT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工程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Hale Waihona Puke ,于我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7
《材料力学性能》PPT课件
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注:所有退火状态和高温回火的金属与合金都有包辛格效应。 可用来研究材料加工硬化的机制。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
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
(1) 预先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 (2) 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回复或再结晶
温度下退火,如钢在400-500℃,铜合金在250-270℃退 火。
如果施加交变载荷,且最大应力低于宏观弹性极限,加载速率比较大, 则也得到弹性滞后环(图b) 。
如果交变载荷中最大应力超过宏观弹性极限,就会得到塑性滞后环(图 c) 。
精选ppt
16
金属的循环韧性
定义:
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或振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 的能力,也称为金属的内耗或消振性。
意义: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具体数值的高低表示材料 抵抗变形和断裂能力的大小,是评定材料质 量的主要依据。
精选ppt
3
第1章 静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试验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基本力学性能试 验方法之一。本章将详细讨论金属材料在单向拉 伸静载荷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如:屈服强 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伸长率等。
循环韧性越高,机件依靠自身的消振能力越好,所以 高循环韧性对于降低机器的噪声,抑制高速机械的振 动,防止共振导致疲劳断裂意义重大。
精选ppt
17
1.2.4、包申格效应(Bauschinger)
精选ppt
18
包申格效应的定义:
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 余应变约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 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
精选ppt
24
注:所有退火状态和高温回火的金属与合金都有包辛格效应。 可用来研究材料加工硬化的机制。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
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
(1) 预先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 (2) 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回复或再结晶
温度下退火,如钢在400-500℃,铜合金在250-270℃退 火。
如果施加交变载荷,且最大应力低于宏观弹性极限,加载速率比较大, 则也得到弹性滞后环(图b) 。
如果交变载荷中最大应力超过宏观弹性极限,就会得到塑性滞后环(图 c) 。
精选ppt
16
金属的循环韧性
定义:
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或振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 的能力,也称为金属的内耗或消振性。
意义: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具体数值的高低表示材料 抵抗变形和断裂能力的大小,是评定材料质 量的主要依据。
精选ppt
3
第1章 静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试验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基本力学性能试 验方法之一。本章将详细讨论金属材料在单向拉 伸静载荷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如:屈服强 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伸长率等。
循环韧性越高,机件依靠自身的消振能力越好,所以 高循环韧性对于降低机器的噪声,抑制高速机械的振 动,防止共振导致疲劳断裂意义重大。
精选ppt
17
1.2.4、包申格效应(Bauschinger)
精选ppt
18
包申格效应的定义:
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 余应变约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 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
精选ppt
24
《材料力学性能01》PPT课件
Tij 2阶张量
2
32=9
Tijk 3阶张量
3
33=27
物理量示例 T 1
r
T2
Ei , Pi
T3
T11 T12 T13
sij T21 T22 T23
T31 T32 T33
dijk
Tijkl 4阶张量 4
34=81
Cijkl
应力张量(Tensor)
sxx xy xz sij = yx syy yx
三、先修课程
(1)材料力学: 应力应变状态、弹性变形与本构关系、 强度理论等。 (2)材料科学基础: 晶体学、晶体缺陷、位错理论、变形与 再结晶等。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材料 力学 性能
力学行 为与物 理本质
基本力学行为(简单加载):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 与环境相关的力学行为:疲劳、蠕变、磨损、应力腐蚀等
σp、σe的工程意义是:
因此弹簧称有称量范围的限制
对于要求服役时其应力应变关系严格遵守线 性关系的机件,如测力计弹簧,是依靠弹性变 形的应力正比于应变的关系显示载荷大小的, 则应以比例极限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 对于服役条件不允许产生微量塑性变形的机 件,设计时应按弹性极限来选择材料。
(4)屈服强度
zx zy szz
法向应力s导致材料的伸长或缩短 切向应力引起材料的切向畸变
根据剪切应力互等的原理可知:xy=yx,
某点的应力状态由6个应力分量来决定
应变张量
xx ij = yx
zx
xy xz yy yx zy zz
其中xy=yx,应变也由6个独立分量决定
1773 12.2 43.0
1546 17.4 42.8
1268
材料力学性能优秀课件
号称“不沉之城”。
载有2224名乘客和船 员,首航沉没于冰海, 除了登上救生艇的711 人幸存外,共有1513 人葬身冰海。
绪论
2. 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对象;
力学性能研究主要包括:
1)建立适当的模型和给出定量的处 理方法;
2)借助微观分析,探讨材料力学性 能的实质,以便能动地改造和提高材料 的力学性能。
2021/3/1
材料力学性能
4
2021/3/1
材料力学性能
1)力学性能是工程结构 或部件设计中最重要的 数据来源。
5
Service Conditions of Turbine Blades and Vanes in a Jet Engine
Turbofan GP7000 for Airbus 380
材料力学性能
课程简介
• 专业基础核心课之一 • 与《材料力学》的区别 • 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 • 参考书:郑修麟,《材料的力学性能》
束德林,《金属力学性能》 《金属力学性能》,黄明志,石德珂,金
志浩
2021/3/1
材料力学性能
2
绪论
1. 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 地位;
2. 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对象; 3. 材料力学性能的分类; 4. 力学性能与材料科学的发展。
2021/3/1
材料力学性能
33
பைடு நூலகம் 弹性-均匀塑性
金属及合金、 部分陶瓷及非晶 态高聚物。
2021/3/1
材料力学性能
34
2021/3/1
弹性-不均匀塑性
低温和高应变速 率下的面心立方金 属(孪生)。某些 含碳原子的体心立 方铁合金以及铝合 金低溶质固溶体。
2021/3/1
载有2224名乘客和船 员,首航沉没于冰海, 除了登上救生艇的711 人幸存外,共有1513 人葬身冰海。
绪论
2. 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对象;
力学性能研究主要包括:
1)建立适当的模型和给出定量的处 理方法;
2)借助微观分析,探讨材料力学性 能的实质,以便能动地改造和提高材料 的力学性能。
2021/3/1
材料力学性能
4
2021/3/1
材料力学性能
1)力学性能是工程结构 或部件设计中最重要的 数据来源。
5
Service Conditions of Turbine Blades and Vanes in a Jet Engine
Turbofan GP7000 for Airbus 380
材料力学性能
课程简介
• 专业基础核心课之一 • 与《材料力学》的区别 • 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 • 参考书:郑修麟,《材料的力学性能》
束德林,《金属力学性能》 《金属力学性能》,黄明志,石德珂,金
志浩
2021/3/1
材料力学性能
2
绪论
1. 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 地位;
2. 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对象; 3. 材料力学性能的分类; 4. 力学性能与材料科学的发展。
2021/3/1
材料力学性能
33
பைடு நூலகம் 弹性-均匀塑性
金属及合金、 部分陶瓷及非晶 态高聚物。
2021/3/1
材料力学性能
34
2021/3/1
弹性-不均匀塑性
低温和高应变速 率下的面心立方金 属(孪生)。某些 含碳原子的体心立 方铁合金以及铝合 金低溶质固溶体。
2021/3/1
工程材料学-材料的力学性能培训课件
1. 布氏硬度( Brinell-hardness )
布氏硬度计
用于测定硬度不高的 金属材料。主要有铸 铁、有色金属、低合 金结构钢、结构调质 钢等。
1. 布氏硬度( Brinell-hardness )
测定原理:
用一定大小的载荷P,把直 径为D的淬火钢球压入被测金 属的表面,保持一定的时间后 卸除载荷,用金属压痕的表面 积,除载荷所得的商值即为布 氏硬度值。
比强度 30~37 23~36 90~111
3. 塑性指标:
塑性变形: 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塑性是表征材料断
裂前具有塑性变形的能力。
断后伸长率δ(δ5、δ10):
断后试样标距伸长量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即: LK L0 100%
L0
δ < 2 ~ 5% 属脆性材科
δ≈ 5 ~ 10% 属韧性材料
1.2.1 拉伸试验
3.均匀塑形变形阶段(曲线de段)
在此阶段中,试样的一部分产生塑性变形,虽 然这一部分截面减小,使此处承受负荷能力下 降。但由于变形强化的作用而阻止塑性变形在 此处继续发展,使变形推移到试样的其它部位。 这样、变形和强化交替进行,就使试样各部位 产生了宏观上均匀的塑性变形。曲线上的d点是 屈服阶段结束点也是加工硬化开始点。
1.2.1 拉伸试验
1.弹性变形阶段(曲线ob段)
在弹性变形阶段内的oa段,试样的伸长与外力 成正比例直线关系,即每增加一定外力,就对 应一定的伸长量,因此,oa段也称为线弹性变 形阶段。一旦外力超过曲线上的a点时,正比例 关系就破坏了。而该点对应的外力Fp称为比例 变形的极限外力。ab段为弹性变形的非线性阶 段,此阶段很短,一般不容易观察到。
1. 弹性指标: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1PPT课件
k:体积弹性模量,在三向压缩下,压强p与体 积变化率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30
E=2G(1+υ) E=3k(1-2 υ) 因此,各向同性材料只有两个独立分量。 弹性模量的意义是以零件的刚度体现出来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6
18.07.2020
1)力学性能是工程结构 或部件设计中最重要的 数据来源。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7
18.07.2020
2)力学性能通常是新 材料能否由研制状态 进入工程应用的基本 考核指标。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8
3)失效分析中应用。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27
f
f
a0
吸引力--金属正离子与公有电子间库仑引力 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长程力,在比原子间距 大得多的距离处它仍然起作用并占优势。
排斥力--由同性电荷(离子,电子)间的库 仑斥力以及相邻原子电子层互相重叠的泡里斥 力所造成的,这是一种短程长,只有当原子距 离接近时才起主导作用。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6
圆形试样
板状试样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7
试样为什么要确定比例?
标距内的绝对伸长由均匀伸长和颈缩处
的集中伸长两部分组成:
l lb lu
l lb lu
lb l0
lb l0
lu S0
lu
d0 2
l l0 S0
l
l0
d0 2
有形状和尺寸的能力。
5.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30
E=2G(1+υ) E=3k(1-2 υ) 因此,各向同性材料只有两个独立分量。 弹性模量的意义是以零件的刚度体现出来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6
18.07.2020
1)力学性能是工程结构 或部件设计中最重要的 数据来源。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7
18.07.2020
2)力学性能通常是新 材料能否由研制状态 进入工程应用的基本 考核指标。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8
3)失效分析中应用。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27
f
f
a0
吸引力--金属正离子与公有电子间库仑引力 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长程力,在比原子间距 大得多的距离处它仍然起作用并占优势。
排斥力--由同性电荷(离子,电子)间的库 仑斥力以及相邻原子电子层互相重叠的泡里斥 力所造成的,这是一种短程长,只有当原子距 离接近时才起主导作用。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6
圆形试样
板状试样
18.07.2020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7
试样为什么要确定比例?
标距内的绝对伸长由均匀伸长和颈缩处
的集中伸长两部分组成:
l lb lu
l lb lu
lb l0
lb l0
lu S0
lu
d0 2
l l0 S0
l
l0
d0 2
有形状和尺寸的能力。
5.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
第9章材料的力学性能ppt课件
.
交变应力下, 滞弹性引起加 载线和卸载线 不重合,形成 弹性滞后环— —加载时消耗 于材料的变形 功大于卸载时 材料放出的变 形 功 —— 材 料 内部消耗了部 分功。
28
内耗也常用自由振动的振幅衰减幅度来表征
ln An
An1
其 中 An 、 An+1 分 别 是第n、 n+1次振动 的振幅。
a
1
2
b
.
34
τP-N1 2 -G νex (-1 p 2 -ν π )a b 1 2 -G νex -2 p π bW
a:滑移面的晶面间距;b: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
距;G:切弹性模量;:泊桑比。
W a 1-ν
称为位错宽度,表示位错导致的点阵严 重畸变区的范围 。W大则位错周围的原
l0和 lb:试样工作部分的初始长度和断裂后长度
不同试样长度下的不同——5、 10
断面收缩率:试样断裂后的截面积收缩率,即
S0 Sb 10% 0
S0 S0和Sb:试样的初始截面积. 和断裂后的最小截面13 积
陶瓷,脆性 铸铁、铸铝,脆,断裂前有 材料,一定 微量的塑性变形,无颈缩
的弹性变形
多数金属塑性良好,
从软到硬有统一 标度,压痕清晰 使结果准确。
显微维氏硬度: 小压头,小载荷, 在显微镜下测量, 反映材料微米级 微区的硬度。
.
19
9. 2 材料的变形 (Deformation of materials)
.
20
9. 2. 1 晶体的弹性变形 (Elastic deformation of crystals)
随试验方法不同,一般硬度是金属表面抵抗局部 压入变形或刻画破裂的能力。
刻划硬度——莫氏硬度——表示硬度顺序,不表 示软硬程度——后面的材料可划破前面的材料
交变应力下, 滞弹性引起加 载线和卸载线 不重合,形成 弹性滞后环— —加载时消耗 于材料的变形 功大于卸载时 材料放出的变 形 功 —— 材 料 内部消耗了部 分功。
28
内耗也常用自由振动的振幅衰减幅度来表征
ln An
An1
其 中 An 、 An+1 分 别 是第n、 n+1次振动 的振幅。
a
1
2
b
.
34
τP-N1 2 -G νex (-1 p 2 -ν π )a b 1 2 -G νex -2 p π bW
a:滑移面的晶面间距;b: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
距;G:切弹性模量;:泊桑比。
W a 1-ν
称为位错宽度,表示位错导致的点阵严 重畸变区的范围 。W大则位错周围的原
l0和 lb:试样工作部分的初始长度和断裂后长度
不同试样长度下的不同——5、 10
断面收缩率:试样断裂后的截面积收缩率,即
S0 Sb 10% 0
S0 S0和Sb:试样的初始截面积. 和断裂后的最小截面13 积
陶瓷,脆性 铸铁、铸铝,脆,断裂前有 材料,一定 微量的塑性变形,无颈缩
的弹性变形
多数金属塑性良好,
从软到硬有统一 标度,压痕清晰 使结果准确。
显微维氏硬度: 小压头,小载荷, 在显微镜下测量, 反映材料微米级 微区的硬度。
.
19
9. 2 材料的变形 (Deformation of materials)
.
20
9. 2. 1 晶体的弹性变形 (Elastic deformation of crystals)
随试验方法不同,一般硬度是金属表面抵抗局部 压入变形或刻画破裂的能力。
刻划硬度——莫氏硬度——表示硬度顺序,不表 示软硬程度——后面的材料可划破前面的材料
第一讲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提高表面质量,在材料表面造成一层残余压应力。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硬度 表明材料表面抗其它物体压入的能力。是局部塑变抗力指标。 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 HV。 1、布氏硬度HB 测定:布氏硬度计。
原理:一定载荷F作用于淬火钢球(硬质合金圆球)压入材料表面一定 时间,卸载后测出压痕直径,计算出压痕面积A,则HB=F/A,单位: kg/mm2,但一般不注出单位。 国标规定:HB在450以下用HBS表示;在450以上用HBW表示。 测量对象:软材料,不能测量薄试样。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表示:640HV、800HV。 适用范围:表面硬度(硬化层)。 优点:载荷小,压痕浅,但测定麻烦。 四、韧性 1、冲击韧性αk 表征抗冲击载荷的能力。αk=Ak/S,单位:J/cm2 通过冲击试验测定。试样有U、V型缺口试样。冲击韧性的测试按照 《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229-1994。新标准直接用冲击功表示。标 准夏比U型缺口冲击试样如图4所示。
第一讲: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主讲:曹光明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σ-ε曲线及相应的力性指标
1、弹性强度σe 4、弹性模量E
2、屈服强度σs 5、延伸率δ
二、 疲劳强度
三、硬度 1、布氏硬度HB
四、韧性 1、冲击韧性
2、洛氏硬度HR 2、断裂韧性
3、抗拉强度σb 6、断面收缩率ψ
3、维氏硬度 HV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际材料中存在缺陷:夹杂物、气孔等→裂纹→在应力作用下扩展 →达到临界尺寸发生失稳扩展→断裂
裂纹扩展有三种方式,如图6所示。
K1c——在裂纹扩展的临界状态下, 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因子值。它表
明裂纹失稳扩展的抗力大小。K1c只 与材料成分、组织结构有关。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硬度 表明材料表面抗其它物体压入的能力。是局部塑变抗力指标。 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 HV。 1、布氏硬度HB 测定:布氏硬度计。
原理:一定载荷F作用于淬火钢球(硬质合金圆球)压入材料表面一定 时间,卸载后测出压痕直径,计算出压痕面积A,则HB=F/A,单位: kg/mm2,但一般不注出单位。 国标规定:HB在450以下用HBS表示;在450以上用HBW表示。 测量对象:软材料,不能测量薄试样。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表示:640HV、800HV。 适用范围:表面硬度(硬化层)。 优点:载荷小,压痕浅,但测定麻烦。 四、韧性 1、冲击韧性αk 表征抗冲击载荷的能力。αk=Ak/S,单位:J/cm2 通过冲击试验测定。试样有U、V型缺口试样。冲击韧性的测试按照 《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229-1994。新标准直接用冲击功表示。标 准夏比U型缺口冲击试样如图4所示。
第一讲: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主讲:曹光明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σ-ε曲线及相应的力性指标
1、弹性强度σe 4、弹性模量E
2、屈服强度σs 5、延伸率δ
二、 疲劳强度
三、硬度 1、布氏硬度HB
四、韧性 1、冲击韧性
2、洛氏硬度HR 2、断裂韧性
3、抗拉强度σb 6、断面收缩率ψ
3、维氏硬度 HV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际材料中存在缺陷:夹杂物、气孔等→裂纹→在应力作用下扩展 →达到临界尺寸发生失稳扩展→断裂
裂纹扩展有三种方式,如图6所示。
K1c——在裂纹扩展的临界状态下, 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因子值。它表
明裂纹失稳扩展的抗力大小。K1c只 与材料成分、组织结构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6
复合材料分类:
按基体材料分类: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有机非金属材料、
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7
按增强材料分类: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连续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 用复合材料,可以是纤维束增强,也可以 是织物增强)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
2021/2/25
“首相一号”公务机在上 海虹桥机场亮相。 “首相一号”神奇之处在 于,该飞机机舱不用金属 框架、不用航空铝,而是 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从里到 外一层层“织”出来的, 在同等外径的条件下,这 样制作的机舱比传统航空 铝机舱轻20%,强度却 要提高3倍。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模压复合 材料(SMC)和捏塑复合材料(DMC)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8
同质物质复合的复合材料
基体和纤维采用同一物质构成的复合材料, 如碳-碳复合材料。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复合材料中包含了一种 或几种不连续相和一种连续相,不连续相镶嵌于 连续相中。通常不连续相的强度和硬度比连续相 高,称作增强组分或增强材料,而连续相称为基 体。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2
复合材料的增强概念并不是新的概念。复合 材料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的古老年 代。古代采用粘土和稻草砌成泥墙;中世纪用不 同材料层合做成的弓(以木材为芯,受拉面胶有 平等的纤维,受压面胶有牛角)、剑和盔甲等。 近代的胶合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际上都可以算 是复合材料。
现代复合材料从上个世纪40年代使用玻璃纤 维增强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算起 仅有几十年的历史。这种材料刚度较低,限制了 它在结构件上的应用。
复合材料力学分为微观力学和宏观力学。微 观力学主要研究纤维、基体组分性能与单向板性 能关系;宏观力学主要研究层合板的刚度与强度 分析,温湿环境影响等。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4
第九章 复合材料的一般 特性、增强机理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5
第一节 研究对象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 组分构成的材料,然而这样的材料太多了。 仅当材料各组分具有明显不同的物理性质、 组分间存在明显的界面,且复合后材料的 性质也明显不同于组分性质时,才能把这 种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本课程主要讨论结构材料使用的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9
第二节 复合材料的一般特性
纤维与基体复合后,基体提供了一个连续的 介质,既保持了纤维的铺设方向,又从结构上保 证了纤维的载荷传递,允许纤维承受压缩和剪切 载荷,同时,基体在纤维间起着分散和传递载荷 的作用,也提高了纤维沿纤维方向的承载能力。 因此,复合材料的性质强烈地受组分的性质、分 布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21
密集度通常用组分的体积分数或质 量分数来表示。密集度不仅是影响复合 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而且它是复 合材料制造过程中用来改变材料性能的 一个易于控制的参数。
密集度分布是材料体系匀相性的量 度。决定复合材料性能实际值与平均值 的差异程度。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5
战斗机中大量使用复合材料,约占结 构总重量20~40%,直升机中约占40~50%。
复合材料在汽车、交通运输、工业设 备和化工、石油管道方面广泛应用。
F-22 “猛禽”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6
民用方面A310-300全尺寸复合材料垂直安定面翼 盒、波音767地板梁和所有损伤面使用近20吨复合材 料
5%
Titanium
2021/2/25
2000年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2020年(预测)
13
目前发展和应用仍以热固性树脂基体碳纤维 复合材料为主,硼纤维成本高,加工困难,用量 很少,芳纶纤维吸湿开裂,吸湿增重,影响使用。
航空、航天技术的需求推动了金属基、陶瓷 基和C/C复合材料的发展。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特点是各向异性、 可设计性和结构特性。这些性质以及它们引起的 特殊力学行为是均质的各向同性材料不具备的。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有关复合材料的理论,掌握 其力学行为的基本特征及有效的试验方法。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7
俄罗斯巨型运输机安-124的 部件使用了5.5吨复合材料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8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9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0
2021/2/25
采用复合材料达50% 的先进大型民机“梦
幻飞机”
B-787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1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12
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动态
u应用趋势
——复合材料成为飞机结构最为重要的基本材料
Titanium 5%
飞机 机体 结构 材料
15% Composites
65% Aluminium
15% Steel
65%
Composites
15%
St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20
复合材料性质可能是组分性质的体积分数和; 或者,当不能用组分性质的简单体积分数和来估 算时,以某种叠加方法表征组分的相互作用,从 而预测复合材料的性质。因此在描述一个复合材 料体系时,除了要了解组分材料及其性质外,还 需要了解增强组分的几何条件(包括形状、尺寸 和尺寸分布),增强组分的密集度及密集度分布 和增强组分的方向。这些因素虽然很重要,但理 论研究中对上述因素都说明很困难。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3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作 的直升机旋翼系统,使直升机的机动性和 加速性都得到改善,寿命几乎达到无限。
2021/2/25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4
60年代高模量硼纤维的出现,硼/环氧 复合F-111水平安定面的研制成功,开始了 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航空、航天结构上的应 用。此后碳纤维、芳纶纤维相继问世,并 很快形成了商品化产品,与此同时,适合 各种使用环境要求的多种环氧树脂可供设 计者选用,这不仅使复合材料成为高性能 结构的理想的结构材料,而且也使复合材 料成为科学技术上的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