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患者监护系统设计分析过程
icu探视系统设计方案
ICU探视系统设计方案引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在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的家属无法亲自前往探望,这给他们带来了困扰和不安。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ICU探视系统,通过使用远程视频通信和实时数据共享,使患者家属能够远程探视ICU病房中的患者,并实时了解患者的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探视系统的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ICU探视系统的设计目标如下: 1. 提供远程视频通信功能,使患者家属能够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与患者进行实时对话。
2. 提供实时数据共享功能,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医疗记录共享给患者家属,使其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的状况。
3. 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架构ICU探视系统的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患者病房 || (传感器设备) |+--------+----------+|+--------v----------+| 数据收集与处理子系统 |+--------+----------+|+--------v----------+| 实时数据共享子系统 |+--------+----------+|+--------v----------+| 视频通信子系统 |+--------+----------+|+--------v----------+| 家属终端 || (手机、电脑等) |+-------------------+数据收集与处理子系统数据收集与处理子系统负责从患者病房的传感器设备中收集生命体征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该子系统由以下组件组成: - 生命体征传感器:包括心电图、体温、血压传感器等,用于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
- 数据处理器: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实时数据共享子系统实时数据共享子系统负责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医疗记录共享给患者家属。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在医疗领域的融合与创新为远程医疗监护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们将首先概述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后,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原则、总体架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并阐述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硬件平台的搭建、软件编程、数据传输与处理等方面。
我们将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评估,以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远程医疗监护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概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患者信息的实时获取,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监护服务。
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主要由医疗设备层、数据传输层和应用服务层三部分构成。
医疗设备层负责采集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血糖等,并通过传感器网络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层。
数据传输层利用物联网通信技术,如ZigBee、LoRa、NB-IoT等,实现数据的可靠、高效传输。
应用服务层则负责接收并处理这些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遵循了医疗信息化标准,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能够适应不同医疗机构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医疗体验。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该系统将在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系统设计我们设计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物联网设备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与分析层以及用户应用层。
医院患者监护软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项目编号:患者监护系统1.0 详细设计说明书1.引言 (4)1。
1编写目的 (4)1.2项目背景 (4)1.3定义 (4)1.4参考资料 (5)2.总体设计 (5)2.1需求概述 (5)2.2软件结构 (6)3.程序设计说明 (6)3。
1主窗体模块 (6)3。
1.1模块描述 (6)3.1.2功能 (7)3。
1.3性能 (7)3.1。
4输入项目 (7)3。
1.5输出项目 (8)3。
1。
6算法 (8)3.1。
7流程逻辑 (9)3.1。
8接口 (9)3.1.9存储分配 (9)3.1.10限制条件 (10)3.1.11测试计划 (10)3。
1。
12 尚未解决的问题 (10)3.2病人信息管理模块 (10)3.2。
1模块描述 (10)3.2.2功能 (10)3。
2.3性能 (11)3.2.4输入项目 (11)3.2.5输出项目 (11)3.2。
6算法 (11)3。
2。
7流程逻辑 (12)3。
2.8接口 (12)3.2。
9存储分配 (12)3。
2。
10限制条件 (12)3。
2.11测试计划 (12)3.2。
12 尚未解决的问题 (12)3.3数据趋势回顾模块 (13)3。
3.1模块描述 (13)3.3。
2功能 (13)3.3。
3性能 (13)3.3.4输入项目 (13)3。
3。
5输出项目 (13)3。
3。
6算法 (14)3.3。
7流程逻辑 (14)3.3.8接口 (14)3。
3。
9存储分配 (14)3。
3.10限制条件 (14)3。
3.11测试计划 (14)3.3。
12 尚未解决的问题 (15)3.4系统设置模块 (15)3。
4。
1模块描述 (15)3。
4.2功能 (15)3.4。
3性能 (15)3。
4。
4输入项目 (15)3.4.5输出项目 (16)3。
4.6算法 (16)3。
4.7流程逻辑 (16)3。
4.8接口 (16)3.4。
9存储分配 (16)3。
4.10限制条件 (16)3.4。
11测试计划 (17)3。
医院监护系统分析设计报告
医院监护系统分析设计报告1. 背景介绍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需要接受医疗服务,而这其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就是监护患者的健康状况。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护患者,许多医院引入了医院监护系统。
2. 系统需求分析医院监护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全面监护,以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2.1 实时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体征信息,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
通过传感器设备,将这些信息实时上传至监护系统,为医生提供及时的患者状况。
2.2 报警功能当患者的体征指标达到危险水平时,系统应能够及时预警并向医护人员发送报警信息。
这样医生可以立即采取措施来保护患者的健康。
2.3 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应能够对患者的体征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这样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2.4 远程监护系统应支持医生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护,这对于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或病区繁忙时起到了积极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患者的体征信息并进行必要的操作。
3. 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以上需求,我们设计了一款医院监护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实现。
3.1 硬件设备为了监测患者的体征信息,我们采用了一套成熟的医疗传感器设备。
这些设备具备高精度和可靠的性能,可以准确地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并能够自动上传数据到监护系统。
3.2 软件系统我们开发了一套医院监护系统软件,该软件运行在医院的服务器上,实现了对患者的监护和管理功能。
3.2.1 实时监测与报警功能通过与传感器设备的数据交互,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的体征信息,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报警。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接收报警信息,并迅速采取措施来保护患者。
3.2.2 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将患者的体征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提供相应的查询和分析功能。
医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患者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监护仪中央站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监护仪中央站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吴韦韦【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8(039)012【总页数】2页(P30-31)【作者】吴韦韦【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设备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大量监护数据如心率、血压等也需要进行收集和存储。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监护仪中央站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定时数据采集、上传服务器功能。
该系统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数据的准确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 引言病人在住院期间,需要定时测量心率、血压等,当前医院普遍采用了监护仪+中央站系统,由护士定时将病人的监护数据手工录入医院的管理系统,该工作耗费较多人力,且容易由于疲劳和疏忽而产生错误数据。
为了实现该项工作的自动化,部分公司开发的设备支持HL7接口协议[1],通过该协议可以远程读取监护仪中央站系统中的实时数据,但该项服务往往需要收取较高的接口费用,且很多医院所部署的系统,特别是早期部署的系统,并不支持该协议。
同时,在一些大型医院中,往往同时部署了多个公司的监护仪中央站系统,因此极大提高了这一工作的复杂性。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自动屏幕采集与解析的监护仪中央站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高通用性、低成本、高稳定性、高精度的自动监护仪中央站系统数据读取,为医院信息化系统获取监护数据的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2 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依照分析流程,共分为屏幕采集模块、版面解析模块、字符识别模块、数据库写入模块四个部分。
图1 监护仪中央站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屏幕采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从当前监护仪中央站系统中获取原本输出至显示器的视频流。
这一过程要求对当前系统的正常使用不造成任何干扰,且能够实现定时从视频流中截取画面并转化为后端分析所需位图格式数据的功能。
版面解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屏幕采集模块所截取的位图格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当前图像中所需要提取信息的具体位置,并对其进行裁剪、预处理,得到可用于字符识别的二值化子图。
便携式多功能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便携式多功能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便携式无线多参数监护仪具有体积小巧,价格便宜,稳定性高,功耗低等特点,可长时间监测患者生理参数如血压、血氧、心电呼吸和体温。
使病人可以随身携带,24小时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当病人觉得不适或者需要超出医生建议阈值时,并可通过蓝牙协议将储存的生理参数信息以2.4G频带传递至手机,再通过手机发送到医院数据库平台按照参数超出幅度联系值班医生,实现足不出户可实现安全监护。
由北京时代民芯公司开发的MXT89C551为这种多功能便携式无线多参数监护仪的实现提供了硬件平台。
通过对该高速单指令周期MCU的外围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了如图1的设计框架结构。
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血压采用电机转动对袖带进行加压来阻断动脉血。
通过匀速漏气阀漏气。
当袖带的气压逐渐减小时,动脉血流逐渐增加,脉搏波逐渐增大,当袖带内的压力等于收缩压的时候,开始产生第一声柯式音,当袖带内的压力继续减小时脉搏波的振幅会减小直到消失,产生最后一声柯式音。
将袖带连接的压力传感器MPS2107产生的差分信号通过高通放大滤波器,将脉搏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后,通过AD采样将信号采进系统。
求出脉波信号的包络线,算出峰峰值最大的点对应的气压值,按照多权值示波法原理再进一步计算舒张压和收缩压。
电路结构如图2。
根据包络线的特征,采用最大振幅法,得出血压值。
目前比较一致的医学看法是当袖带压力振荡波的振幅最大时,袖带的压力就是动脉的平均压。
动脉的收缩压对应于包络线的第一个拐点,舒张压对应于包络线的第二个拐点。
收缩压判据的确定:通常采用最大振幅法,即在放气过程中脉搏波幅度包络线的上升阶段,当某一脉冲波的幅度Ai与最大幅度Ax之比≥Ks时,就认为此时对应的袖带压力为收缩压。
舒张压判据的确定:也是用最大振幅法来判定,不过是在脉搏波幅度包络线的下降段,当某一个脉搏波的幅度Ai与Am之比≤Kd时,就认为此时对应的气袖压力为舒张压:Pd=P/Ai=Kd×Am根据上海医用仪表厂多年的研究成果,经验取值勋=0.58,Kd=0.77:血压交直流信号及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对应位置,如图3。
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效果秦艳红,王卫卫,陈新丽,周染云 [摘要] 本文报告了在内科重症医学监护(ICU)启用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实现重症监护过程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使医疗信息、重症监护信息充分共享,提高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 重症监护;信息系统;自动采集;医疗文书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19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736(2015)03-0340-03 重症医学监护(ICU)可从人力、物力和技术等3个方面给予重症患者全面的保障,使其得到良好的救治。
重症监护信息系统以其产生信息量大、采集数据及时、临床应用紧急及实时共享内容多等特点,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中占有重要地位[1]。
2013年10月以来,我们通过开发、应用适合内科ICU的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实现了重症监护过程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使医疗信息、重症监护信息充分共享,在推进优质医疗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的特点与使用模式1.1 系统设计目标 在ICU病房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由于重要生命器官(如心、肺、脑、肾、肝等)的功能衰竭,体温、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常处于异常状态。
因此,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循环、呼吸、代谢、神经、感染等临床信息成为监测重点;同时,由于诊断和治疗的需要,重症患者临床信息的监测项目数和采样频率要远高于普通患者,数据量和信息量非常大。
除部分观察项目外,对于重症患者临床信息的采集主要采用床边监护仪等医疗仪器实时进行。
实时采集的临床信息成为实施下一阶段治疗的主要依据。
重症监护信息系统覆盖了重症监护相关的各个临床工作环节,它利用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流管理,按照信息采集、整合、分析和输出的数据流程,建立重症监护临床信息数据库,可将ICU日常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1.2 系统功能与需求 根据内科ICU的临床实际需要,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需求:(1)与医院HIS系统、医学影像系统(PACS)及其他临床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患者基本信息、检查结果、检验作者单位:100071 北京,解放军第307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秦艳红,王卫卫,陈新丽),护理部(周染云)通讯作者:周染云,E-mail:qinyanhong1023@sina.com结果、医嘱、病历等数据信息共享。
医院人员定位智慧监护系统设计方案
医院人员定位智慧监护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医院人员定位监护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创新医疗辅助系统。
通过对医院人员的实时位置进行监控和管理,为医院提供更加高效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下面是一个关于医院人员定位智慧监护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简介智慧医院人员定位监护系统是一种通过利用RFID技术实现医院人员定位、信息采集和管理的系统。
通过在医院内部的各个位置部署RFID读写器,并给医院人员佩戴身份卡,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人员的位置,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和数据分析。
二、系统架构智慧医院人员定位监护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标签部分、基站部分和中央监控系统。
1. 标签部分:标签部分是由RFID芯片封装在身份卡中,通过佩戴在医院人员身上。
标签部分可以实时获取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发送给基站。
2. 基站部分:基站部分由RFID读写器组成,安装在医院内的各个关键位置。
基站可以检测和接收标签部分发送的位置信息,并将其传输给中央监控系统。
每个基站需要连接到医院的网络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3. 中央监控系统:中央监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处理和管理所有人员的位置信息。
中央监控系统需要安装在医院的服务器上,可以实现对人员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通过该系统,医院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到每个人员的位置,并可以对人员进行定位、追踪和管理。
三、系统原理智慧医院人员定位监护系统的原理是通过RFID技术实现人员的定位和监控。
RFID标签部分嵌入在身份卡中,可以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与基站进行通信。
基站可以读取标签部分的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给中央监控系统进行处理。
四、系统功能智慧医院人员定位监护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人员定位: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医院内的人员位置,包括医生、护士、患者等。
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中央监控系统查看人员的位置,及时了解到每个人员的行踪。
2. 医院安全:系统可以帮助医院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医院内的人员分布情况,确保医院的安全。
患者监控系统软件架构设计报告
患者监控系统软件架构设计报告一、需求分析患者监控系统是一种管理手段,可以对患者的生命指标进行长时间连续、动态检测并记录,定时或不定时地将检测数据上传到相应的服务器上,以便医护人员实时监控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监护服务。
基于上述需求分析,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全面有效的患者监控系统来满足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体指标的监控与管理。
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对患者的关键生命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例如:心率、血氧、血压、体温、呼吸频率等。
2、对患者的关键病情信息进行实时监测。
例如:疼痛程度、意识状态等。
3、能够将监测到的患者生命指标数据和病情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上,并能够进行数据存储。
4、医护人员能够通过相关界面界面实时监控患者的生命指标和病情情况。
5、能够根据医护人员的要求,按照不同的格式输出患者的生命指标和病情信息的数据报告。
6、患者管理模块,包括录入患者基本信息、病史病情、诊疗记录等。
7、可视化界面,呈现患者监控数据,医护人员可根据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诊断。
8、多角色管理,包括医生、护士、管理员等不同角色,不同权限,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系统框架架构本项目将采用C/S 结构,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部分,客户端主要负责患者监测数据采集及显示,服务器主要负责患者监测数据上传、存储等,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image.png](attachment:image.png)三、系统模块设计客户端模块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连接患者监测设备,采集患者的生命指标和病情信息,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
2、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患者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归一化、数据特征提取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3、数据可视化模块:将处理后的患者监测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患者的身体指标和病情情况。
4、用户登录模块: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根据不同的权限进入相应的管理界面。
基于UML医院病房监护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维普资讯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20 年 第 2 期 07
0
图描述 了系统的功能 , 对系 但 统 内功能的具体设计及 协作关 系的描述 , 则 需要进 一步进行静态建模和 动态建模 。
/\ , f
病症监视器采集频率病症信号格式化信号数据采集信号信号组合病情报告标题格式生成病情报告查看病情报告打印病情报告与系统交互中央监护系统输入输出分解信号比较信号报警数据格式化病历格式病人基本情况打印时间生成病历查看病历打印病历报警信号声音灯光文字报警数模转化标准病症信号脉搏血压体温生成标准信号万方数据年第期计算机系统应用的行为时序
U ( n e d lg Ln u g ) 为 面 向对 象 MLU i d Mo en a g a e 作 i f i 分析 与设计 的一种标 准表示 , 为不 同领域 的人们提供 了统一 的交流标 准。在 医院病房监 护 系统 , 用 U 运 ML
合 )格式化后实时 的传送到中央监 护系统 。 , ( )中央监护 系统将病人的病症信号与标准 的病 2 症信 号库里 的病 症信号 的正常值 进行 比较 , 症 出 当病 现异常 时系统 自动报警。
统 的 具 体 实现 。
关键词 : ML 病房监护 用例 图 时序 图 U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 的飞速 发展 , 医院的理 念和服 务
将相应改变。利用计 算机 技术和 网络技 术等现代 科技
3 需 求分析说 明
需求分析的 目的是确 定系统 的功能 , U 的 用 而 ML
例图能形象地描述客 户的需求 。它主要描述拟建 系统
人
角色 :医 角色职责 :
施庆平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上海 2 10 ) 092
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送到患者手机 上并对出现危 险的患者进行紧急呼救 。患者 的 生理数据存放 在系统监 护平 台的数据库 中,供医生查询和诊
断时使用。
3 数据采 集端 设计
31 硬 件 设 计 .
数据采集 端的功能 是检测患者脉搏压力数据,并发送给
系统监护平台。数据采集端包括 3个部分,即信号采集模块、
中图分类号: N2. T 99 5
移 动 远程 医疗监护 系统 的设 计 与 实现
周 笑 ,李 明 , b 俊 ,杨 佳 智
(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浙江省服务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 3 0 2 ) 1 0 7
摘
要 : 出一种基于移 动设备 的远程 医疗监护 系统 方案 ,利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通信和加密技术 ,配合单片机进行系统开发 。综合考虑 提
第 3 卷 第 l 期 6 0
V L3 o 6
・
计
算
机
工
程
21 0 0年 5月
M a 01 y2 0
No 1 .o
Com put r En i e i e g ne rng
开 发研 究 与设计 技 术 ・
文章编号: 0 - 2( 1 1' 21_ 文献标识码: 1o. 48 0o _ s—0 3 2 ) 0 3 A
[ ywod | mo i moeme i l u el ness m; n rl ak t a i S ri ( P S; ig hpMiy c(CM)ecy t n Ke r s bl r t ee dc r ia c yt Ge eaP c e do e c G R ) Sn eC i c ooS a sv l e R v e ;n rpi o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在医疗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医护人员对远程患者的监测、诊断和治疗,弥补了传统医疗的不足,同时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舒适和安全的医疗体验。
本文将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原理、功能和应用。
一、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系统的硬件平台、网络通信、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和安全保障等。
下面就各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1.硬件平台一般来说,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需要配备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监测仪器、终端设备和通信设备等。
其中,传感器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血压计、脉搏计、体温计、心电图仪等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
而终端设备则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可以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实时交流和信息传递。
通信设备则是将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支撑技术,比如说蓝牙、WiFi、3G/4G等都可以作为通信设备使用。
2.网络通信网络通信是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基础,它可以实现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网络通信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有线网络,另一种则是采用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通常包括蓝牙、WiFi、4G和5G等。
而有线网络的形式则包括ADSL、光纤等等。
网络通信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对于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来说非常重要,需要确保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可以实时检测患者的身体状态,并通过网络技术将数据传回医护中心。
传感器的种类包括血压计、脉搏计、体温计、心电图仪等。
这些检测设备可以通过连接到系统的离线设备或APP实现。
4.数据处理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采集到的患者数据需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数据的存储、分析和预测等,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加科学、准确地作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测和预警,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患者监护系统讲解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实验项目:患者监护体统实验报告实验地点: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可行性分析1.可行性研究的前提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基本要求,如:A.功能:监护系统要随时接受每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脉搏、体温、血压、心电图等),定时记录病人情况以形成患者日志,当某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超出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时向值班护士发出警告信息;此外,护士在需要时还可以要求系统打印出某个病人的病情报告。
B.性能:1、本系统要求反应时间不得低于2s.2、定期对数据库备份C.输出如报告、文件或数据:本系统要求输出的数据有:查询信息、报表、警报控制信号D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挂号科的工作人员负责病人基本信息的输入,住院部的医护人员负责病人住院日志的情况,管理员负责系统的维护2.技术可行性a.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和限制:各种硬件和工作人员工资需至少10万元b.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软件需求: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Advance Server以上;数据库服务器端软件ORACLE 9I,Delphi 7.0。
硬件需求:10M 以上的LAN接入网络带宽,P4 3.0G Xeon CPU /1G内存/360G(10K) SCSI硬盘的服务器,P3以上微机(带网卡)的客户机,P4 3.0G Xeon CPU /1G内存/36G(10K) RAID硬盘的数据库服务器本系统采用Delphi 实现,依靠其强大的控件系统,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c语音编制的传感器驱动相结合,能在2个月内开发出系统。
3.经济可行性某医院目前由于完全采用纯人工的方式来完成工作的,医务人员要一边关注某些病人的情况,一边还要忙着对其它的病人进行医疗诊断,工作量大,耗时比较多,所以工作效率低。
根据目前医院内部员工的日人工成本为:x人 * y元/人=z元。
我们还不能计算出因效率低下而给医院带来的无形经济损失,如果指导这一部分也看作是成本,那将远远超出目前的计算数额。
医院患者监护系统需求分析
医院患者监护系统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医院患者监护系统在医疗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医院患者监护系统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提供精确的数据记录与分析,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降低患者的风险以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因此,对医院患者监护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一、系统整体需求医院患者监护系统需要能够实现患者个人信息的管理与维护,包括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病历信息、过敏信息、病情变化记录等。
同时,还需要实现对患者生理数据的采集与监测。
1. 信息管理与维护医院患者监护系统需要提供患者个人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
只有当医护人员能够随时查看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变化,才能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2. 生理数据采集与监测医院患者监护系统需要能够实时采集患者的生理数据,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展示。
同时,系统还需能够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患者的生理指标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二、系统功能需求医院患者监护系统需要提供多种功能以满足医护人员的需求。
主要功能如下:1. 实时监护与报警系统应当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数据,并能够根据设定的阈值范围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患者的健康状态是否有异常。
2. 数据记录与展示系统需要将患者的生理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以便医护人员能够随时查询和分析。
同时,系统还应当能够提供数据的图表展示和趋势分析功能,方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3. 远程监护医院患者监护系统需要支持远程监护功能,使医护人员能够通过互联网远程查看患者的生理数据和病情变化。
这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或者需要长期监护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4. 报告生成与打印系统需要支持患者监护报告的生成和打印功能,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病情分析、研究以及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
三、系统安全与可靠性需求医院患者监护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对于医疗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医用智能输液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可编辑)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The Graduate SchoolCollege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Research and Design of Intelligent MedicalInfusion Monitoring SystemA Thesis inMeasuring & Test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byGuo WenAdvised byAssociate Prof. Wang Haitao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 EngineeringFebruary, 2013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静脉输液作为医疗护理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技术, 因其给药迅速、疗效快、刺激小, 临床应用十分普遍。
但是 ,目前输液过程主要以人工监控为主, 差错率较高 ,影响了治疗质量。
本文研制了一套新型医用智能输液监控系统,由输液监控仪和输液监护管理系统组成。
系统具有实时监控输液滴速、药液温度、输液状态等功能, 它以单一患者为治疗对象 , 同时监控多个输液通道的输液数据。
病房输液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3•目前,病人在病房输液的过程中,单纯依靠病人或家属的主动呼叫护士来换药,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性,也不能保证换药时机的准确性。
在医院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引入先进的控制技术,对病房的输液过程进行监控,也在不断的探索中。
本论文的智能输液监护系统,采用性能可靠、反应迅速的单片机作为下位机采集输液信息,以护士可以随身携带的手机作为上位机安装监护APP 进行远程监控,监护APP可以同时监控数个下位机。
既保证了输液的安全,又减小了护士的工作强度,也提高了医院的信息化水平。
1 技术概述1.1 病房输液监护系统完成的功能(1)采用蓝牙通信的分布式系统监控多点输液系统。
(2)以红外线传感器来监测输液的点滴速度,以键盘作为参数的输入。
(3)以屏幕显示、声光报警电路进行输出信号,以步进电机进行控制输液的点滴速度。
(4)采用步进电机控制药液的流量。
(5)上位机采用智能手机的监护APP对多点监控,可以远程设置控制参数,下位机采用单片机采集分布各点的信息。
1.2 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难点(1)蓝牙通信设备要稳定可靠,并适应一定的环境要求。
(2)红外线传感器的响应时间要足够短,能够检测出液滴在一定范围内的滴速。
(3)安装在储液瓶上红外线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发出缺液信号后,足够医护人员做出相应操作。
(4)安装在滴斗上的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清晰检测药液的滴落。
(5)步进电机的运行稳定,少振动,无噪声,转速平稳,转动角度准确。
(6)流量调节器安装稳定并且机械性能良好,能够精确控制软管以达到精确控制流量的目的。
(7)APP界面要友好,易于操作。
(8)APP集成医学专家经验,为参数调节提供参考。
(9)APP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图1 监护系统的原理结构图2 设计原理(如图1所示)病房监护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的两层结构,上位机采用智能手机的监护APP可以对多点监控,也可以远程设置控制参数,下位机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可以采集分布各点的信息,也可以输出步进电机的控制信息。
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引言:一、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医疗监护系统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设备: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护仪器,如心电图仪、血压计、血氧仪等,以确保能够准确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数据采集与存储: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采集与存储方案,以确保能够实时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并将其保存在可靠的数据库中。
3.数据处理与分析: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图表。
4.预警机制:需要设计合理的预警机制,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护仪器,并设计相应的接口电路,以便将其与电脑或服务器进行连接。
2.软件设计:设计合适的软件界面,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方便地使用系统,并提供相应的功能,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生成等。
3.数据库设计: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以便存储采集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并保证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4.稳定性与可靠性设计: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5.安全性设计:保护患者隐私,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6.扩展性设计:考虑系统的扩展性,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新的技术。
三、系统开发1.硬件开发: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并进行相关的开发工作,如接口电路设计和调试。
2.软件开发: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根据需求进行软件开发,包括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的实现等。
3.数据库开发:根据数据库设计,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和配置。
4.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需求。
5.上线发布:在测试通过后,将系统部署到目标环境中,并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调试。
四、系统应用此外,医疗监护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医疗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全面的医疗信息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一、医疗监护系统的定义与作用医疗监护系统(Medical Care Monitoring System)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病人生理信号及器械信号进行采集、处理、显示和记录等操作的系统。
主要作用是帮助医生对病情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效率,保障病人生命安全。
二、医疗监护系统的组成医疗监护系统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1. 信号采集设备:通过采集生理信号和器械信号,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传输到处理器处理。
2. 处理器:医疗监护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信号的处理、模块的控制和调度,同时还负责设备的调度和管理。
3. 数据库:用于保存患者数据和监护记录,由医生和护士进行操作和管理。
4. 显示器:将数据处理后的结果进行显示,方便医生和护士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还可以进行警报和提醒等功能。
5. 报警装置:对参数超标、生命体征异常等情况进行报警,通知医生和护士及时处理。
三、医疗监护系统的具体应用1. 心电图监护系统:通过心电图监护系统对患者进行心电信号监测,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以及心律失常等病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 血氧监护系统:将传感器放置在患者手指上,通过传感器采集血氧波形信号,分析患者的呼吸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呼吸、心跳异常,以及低血氧等情况。
3. 呼吸机监护系统:将传感器放置在患者口腔或气管内,通过采集患者呼吸波形信号,分析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等参数,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同时还能实时地监测呼吸问题。
4. 血压监护系统:通过采集患者血压波形信号,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血压异常,以及高血压、低血压等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四、医疗监护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技术要点1. 系统的选型:针对不同的医疗监护需求,选择相应的生理参数监测仪器和设备,并根据技术指标进行技术选型。
2. 数据传输与存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如蓝牙、WIFI 等),将采集到的生理参数数据传输至处理器,并进行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患者监护系统设计分析过程第1步:复查基本系统模型
第2步:复查并精化数据流图
如下图所示:
第3步:确定数据流图具有变换特性还是事务特性
根据以上数据流图,可以看出,数据时沿着3条输入通路进入系统,然后沿着2条通路离开,
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事物中心。
因此,可以认为这个信息流具有变换流的总特征。
第4步:确定输入流和输出流,从而孤立出变换中心。
从数据流图可以看出,存在输入流:病人生理信号、护士要求报告、当前时钟
输出流:病人警告信息、病情报告
变换中心:病人生理信号的变化
第5步:完成“第一级分解”
对于病人监护系统,第一级分解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构。
图中每个模块的名称则表示了为它所控制的那些模块的功能。
第6步:完成“第二级分解”
可分为三个初始模块。
第一模块:输入流1,接收病人的生理信号
输入流2,当前时钟信号的输入
输入流3,护士要求报告的信息录
入。
结构如下:
第二模块:变换中心变换流1:病人生理信号变换
变换流2:时钟信号变换
第三模块:输出流
第7步:使用设计度量和启发式规则对第一次分割得到的软件结构进一步精化。
输出流中模块“产生病情报告”可以和“病人安全情况显示”合并
经过修改后,软件结构如下图示:
精化后的患者监护系统的软件结构此次软件结构分析至此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