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3G技术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基于3G技术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医疗 监 护 , 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 将 病 患 情 况 反 映 给 医生及 其 家属 , 以应 对病 患者 可能 的 突发 情 况 , 大 大提 高 了护 理 效 率 。 关键词 : 医疗 传 感 器 ; 3 G通信 ; WI — F I 无 线 通 信
中图 分 类 号 : T P 3 1 1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2 4 7 5 . 2 0 1 3 . 0 1 . 0 2 5
0 引 言
医疗 监护仪 器 目前可 分为两 类 , 一类是 指在 医 院 由职业 医生或 专业技 术人 员使用 的专 门仪器 , 对 病人 进 行生理 指标监 护 的专用 监护仪 ; 另 一类是 在普 通 的 家庭或者 户外 , 在 医 生 的指 导 下 , 由患者 本 人 或其 家
( Y u e y a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Y u e y a n g 4 1 4 0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l o n g w i t h t h e c o mp u t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W I — F 1 w i r e l e s s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3 G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y g d e —
彭 兰地 , 米 明
( 岳 阳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湖南 岳 阳 4 1 4 0 0 0 )

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医疗资源匮乏的区域,使用远程医疗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远程医疗系统设计概述远程医疗系统是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将医疗信息进行远程传输和远程控制,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健康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基于5G技术设计的远程医疗系统,具有低延时、高带宽、大容量、高可靠性等特点,可以实现远程诊断、远程手术、远程监护等功能。

二、远程医疗系统实现方案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云端服务器和数据管道组成,实现了远程医疗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前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远程操作器等,通过5G网络连接到云端服务器,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

云端服务器:部署在医院或数据中心,实现指令的处理、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支持多种远程医疗应用程序接口(API),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数据管道:主要是5G网络,提供低延迟、高可靠的网络服务,保证远程医疗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稳定性。

三、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功能1、远程诊疗:通过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图像传输等方式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远程诊断和治疗。

2、远程手术:利用远程手术机器人和5G技术,实现医生可以远程进行手术操作,避免航空医生飞行等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3、远程监护:通过远程监护设备进行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传输,可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4、移动医疗:5G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网络传输,患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在线看病、医嘱咨询等移动医疗服务。

四、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优势1、高可靠性:5G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网络传输和低延迟的服务,这可以提高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实时交流和协作,最终实现快速的医疗决策和诊断结果。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在医疗领域的融合与创新为远程医疗监护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们将首先概述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后,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原则、总体架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并阐述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硬件平台的搭建、软件编程、数据传输与处理等方面。

我们将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评估,以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远程医疗监护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概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患者信息的实时获取,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监护服务。

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主要由医疗设备层、数据传输层和应用服务层三部分构成。

医疗设备层负责采集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血糖等,并通过传感器网络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层。

数据传输层利用物联网通信技术,如ZigBee、LoRa、NB-IoT等,实现数据的可靠、高效传输。

应用服务层则负责接收并处理这些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遵循了医疗信息化标准,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能够适应不同医疗机构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医疗体验。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该系统将在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系统设计我们设计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物联网设备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与分析层以及用户应用层。

基于VR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VR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VR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远程医疗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通过远程传输数据和图像,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医疗服务的远程提供。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应用开始应用于远程医疗系统中,以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基于VR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设计基于VR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在硬件方面,系统需要具备以下设备:1. VR头盔:用于提供虚拟现实体验的设备,将患者或医生带入虚拟医疗环境中。

2. 智能监测设备:用于采集患者的生理数据,如心率、血压等,并将数据传输给远程医生。

3. 视频设备:用于实时传输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指导。

4. 远程操作设备:用于远程医生对患者进行远程操作,如遥控手术机器人。

在软件方面,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 虚拟医疗环境的建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逼真且真实感很强的医疗环境,使远程医生能够感受到与患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2. 数据传输和处理:实时传输患者的生理数据和视频图像,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给远程医生参考。

3. 远程操作和指导:远程医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远程手术操作或者提供指导,与患者进行实时沟通,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4. 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远程医疗系统的安全性,保护患者的隐私。

二、系统实现基于VR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的实现过程需要分为以下步骤:1. 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明确系统的核心目标和服务对象。

2. 软硬件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和虚拟现实软件,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3. 系统组建:将硬件设备与软件进行整合,搭建系统的基础架构。

4. 网络建设:搭建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

5. 功能开发:根据系统的需求和设计,进行软件功能的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验证与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的验证和测试,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功能的完整性。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医疗行业。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可以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实现远距离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医疗资源分布、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的核心是将医疗设备、监测设备和患者联系起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医疗服务提供。

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患者端:患者通过携带设备或手机APP将生理参数、病历资料等传输给系统,同时可以接收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 数据传输模块:负责患者端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实时性。

- 医生工作站:医生通过工作站可以查看患者的病历、生理参数等重要信息,并实时与患者进行交流。

- 数据分析模块:对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和治疗意见。

- 数据存储模块:负责患者数据的长期存储和管理,以备后续分析和回顾使用。

2. 设备选择与集成为了实现远程医疗的目的,需要选择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的医疗设备和监测设备。

例如,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仪等常用的医疗设备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与患者端进行连接,将数据传输至系统。

而监测设备如呼吸监测仪、睡眠监测仪等可以通过传感器将数据传输至系统。

集成不同的设备需要开发相应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与系统进行交互。

3. 安全性与隐私保护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中,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医疗数据属于敏感信息,必须保证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数据加密:对于传输的敏感数据,使用安全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恶意截获和篡改。

- 访问控制:通过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患者数据。

- 数据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避免数据丢失和破坏。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与社会效益评估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与社会效益评估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与社会效益评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医疗系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应用于实际医疗场景中。

远程医疗系统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将医生与患者相连,并实现医生远程诊断、指导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便利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探讨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和社会效益评估。

1.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医疗设备、网络通信、数据管理等。

首先,医疗设备是远程医疗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医生和患者需要使用专业的远程医疗设备,如远程医疗终端、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等,以实现准确的医疗诊断和治疗。

其次,网络通信是远程医疗系统的关键技术。

医生和患者之间需要建立稳定、高效的网络连接,以便进行远程医疗咨询、影像传输等。

因此,在设计远程医疗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通信技术和设备,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数据管理是远程医疗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远程医疗系统需要收集、存储和管理大量的医疗数据,包括患者的健康档案、诊断结果等。

因此,设计远程医疗系统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采用适当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案,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

2. 远程医疗系统的社会效益评估远程医疗系统的应用可以带来诸多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远程医疗系统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

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医生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在不同地区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这样可以将医疗资源更好地分配到需要的地方,缓解地区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

其次,远程医疗系统降低了就医的时间和成本。

患者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在家中进行咨询和诊疗,不需要长时间的候诊和交通费用。

同时,对于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或行动不便的人来说,远程医疗系统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就医途径。

此外,远程医疗系统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医生可以及时获取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和诊断结果,提高了医疗决策的准确性。

同时,远程医疗系统还能够促进医生间的学术交流和协作,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和治疗效果。

病人生理参数监测与远程医疗系统设计

病人生理参数监测与远程医疗系统设计

病人生理参数监测与远程医疗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健康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病人生理参数监测与远程医疗系统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创新,通过将生理参数监测与远程医疗相结合,为病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确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介绍病人生理参数监测与远程医疗系统设计的原理、应用和前景。

一、病人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原理病人生理参数监测系统是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病人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体温、呼吸等,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到医疗中心或医生的电脑或移动设备上,以便及时评估和诊断病情。

该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生理参数传感器:通过心率带、血压计、体温计、呼吸传感器等将病人的生理参数转化为数字信号。

2. 数据传输系统: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传输至医疗中心或医生的电脑或移动设备上。

3. 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利用计算机算法和模型对收集到的生理参数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评估,快速识别出异常情况。

4. 医生工作站:医生通过连接到系统的电脑或移动设备,实时查看病人的生理参数曲线、警报信息和其他诊断工具,进行远程诊断和指导。

二、病人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应用1. 院内监护:病房内部安装监测设备,医护人员通过系统监测病人的生理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 远程监护: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病人可以在家中或其他地方进行常规生理参数监测,将数据传输给医疗中心,医生可以随时远程查看和评估病情。

3. 慢性病管理: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系统可以帮助医生远程监测他们的生理参数,提醒服药和定期检查,有效降低治疗成本和患者负担。

4. 医疗教育和研究:病人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数据可以被用于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帮助培养医学生和改进临床实践。

三、病人生理参数监测系统设计的挑战与前景病人生理参数监测系统设计面临一些挑战,如设备的准确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

同时,系统的普及和推广还受到法律法规、医疗体系改革和医疗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制约。

完整版2024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方案

完整版2024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方案

完整版2024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泡了杯咖啡,打开了电脑。

思绪如同这缕阳光,渐渐明亮起来,关于2024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的方案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成形。

一、系统架构1.基础设施:依托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远程医疗网络,确保医疗信息的实时传输。

2.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医疗数据的大集中,为远程医疗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3.应用系统:开发涵盖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等多个模块的应用系统,满足不同场景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功能模块1.远程诊断:通过高清摄像头、麦克风等硬件设备,实现医生与患者的实时沟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

2.远程会诊:邀请多位专家共同参与会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3.远程教育:开展线上培训,提升基层医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医疗知识的传播。

4.电子病历:建立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患者病历的实时更新、查询和共享。

5.药品配送:与药品供应链企业合作,实现远程开方、药品配送,方便患者就医。

三、技术保障1.安全保障:采用加密技术,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2.网络保障:采用多线路备份,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系统维护:设立专门的运维团队,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四、实施策略1.政策支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2.合作伙伴: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3.人才培养:加强远程医疗人才的培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4.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远程医疗系统,提高社会认知度。

五、预期效果1.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远程医疗系统可以缩短患者就医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2.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远程会诊和诊断可以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3.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配:远程医疗系统可以缓解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4.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远程教育可以提升基层医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一、远程医疗系统的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系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远程医疗系统是指利用医疗信息化技术,将医疗服务从医疗机构延伸到远程地区,实现远程医疗诊疗活动。

在特殊的医疗环境下,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在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易用性、便携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医疗需求,分别设计专业的功能模块。

二、远程医疗系统的架构设计1. 系统框架设计远程医疗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包括医疗设备、网络等,软件包括系统平台、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等。

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将系统服务分散在不同的节点上,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

同时可以采用虚拟化技术,将不同的软件和服务运行在不同的虚拟服务器中,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和冲突。

2. 系统功能设计远程医疗系统需要根据医疗需求,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

包括患者信息管理、医生信息管理、远程诊疗、远程手术、远程监护、远程咨询等功能。

在患者信息管理中,可以使用云存储技术,对患者的健康档案进行管理,包括个人信息、病历资料、影像资料等。

医生信息管理包括更好的医生资源管理和医生的教育培训。

对于远程诊疗,可以利用传感器网络技术,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传输,医生可以远程对患者进行诊疗,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远程手术需要在传输视频和音频等方面确保高品质的传输效果,同时还需要考虑远程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远程监护需要在网络中实时传输医疗数据,确保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状况,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远程医疗系统的实现1. 系统平台的选择远程医疗系统主要有两种平台选择:Web平台和移动平台。

Web平台优势在于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进行访问和使用,移动平台更适合移动端的用户,其互动性更强、跨平台能力更强、交互性更好,并且易于更新和维护。

2. 数据传输技术实现数据传输技术的选择主要包括HTTP协议、信令媒体传输协议(SIP)、实时传输协议(RTP)等。

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c mmu iaina decy t ntcn lg ocmbn t edv lp n fGeea P c e a i evc( R )I c nieso e e ie o nct n n rpi h ooy t o iewi t eeo me t n rl aktR doS ri GP S. t o s r v r r c o o e hh o e d sv
送到患者手机 上并对出现危 险的患者进行紧急呼救 。患者 的 生理数据存放 在系统监 护平 台的数据库 中,供医生查询和诊
断时使用。
3 数据采 集端 设计
31 硬 件 设 计 .
数据采集 端的功能 是检测患者脉搏压力数据,并发送给
系统监护平台。数据采集端包括 3个部分,即信号采集模块、
中图分类号: N2. T 99 5
移 动 远程 医疗监护 系统 的设 计 与 实现
周 笑 ,李 明 , b 俊 ,杨 佳 智
(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浙江省服务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 3 0 2 ) 1 0 7


要 : 出一种基于移 动设备 的远程 医疗监护 系统 方案 ,利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通信和加密技术 ,配合单片机进行系统开发 。综合考虑 提
第 3 卷 第 l 期 6 0
V L3 o 6






21 0 0年 5月
M a 01 y2 0
No 1 .o
Com put r En i e i e g ne rng
开 发研 究 与设计 技 术 ・
文章编号: 0 - 2( 1 1' 21_ 文献标识码: 1o. 48 0o _ s—0 3 2 ) 0 3 A
[ ywod | mo i moeme i l u el ness m; n rl ak t a i S ri ( P S; ig hpMiy c(CM)ecy t n Ke r s bl r t ee dc r ia c yt Ge eaP c e do e c G R ) Sn eC i c ooS a sv l e R v e ;n rpi o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远程医疗系统成为医疗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远程医疗系统可以解决患者面临的许多问题,如交通不便、专家不在本地、费用高昂等等。

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远程医疗系统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探讨其中的关键问题。

二、远程医疗系统的定义远程医疗系统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医疗资源进行虚拟化,使医生和患者在远程环境中进行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系统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医疗服务的远程化、病情的远程监护、医学教育的异地教学等多项功能。

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关键在于如何保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如何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远程医疗系统的架构远程医疗系统的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架构主要包括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设备。

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网络设备需要支持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服务器设备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特性。

软件架构主要包括医疗数据管理系统、远程协作系统、远程会诊系统、远程监护系统等。

四、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1. 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医疗数据通常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检查结果等敏感数据。

保证医疗数据的安全性是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远程医疗系统需要采用安全技术,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安全传输等来提高医疗数据的安全性。

2. 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技术。

3.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协作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协作是远程医疗服务的核心。

如何保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畅通、互动有效是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4. 远程医疗服务的规范性远程医疗服务的规范性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远程医疗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规范,并监督执行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

五、远程医疗系统的应用远程医疗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等多个领域。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

10合适的元器件、优化程序等,有助于系统设计向精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1] 李菁旻,上海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现代建筑中消防自动控制装置的设计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69-72.[2] 程杰,陆英浩,陆树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消防自动控制装置的技术规程(GBJGJ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9-82.[3] 杨进波,张正兴.浅谈消防自动控制装置中的相关问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9-132.[4] 王冬,朱乃苏,陈志兴.消防自动控制装置电网调度运行及管理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62-174. 作者简介:王伯牙(1982-),男,福建南安人,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消防验收和防火监督;叶志冬(1977-),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防火审核和防火监督工作。

(责任编辑:周加转)1 概述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信息硬件技术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远程医疗的概念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并演变成为一个完善的学科科目。

广义上理解,远程医疗是指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和新型通信工具来实现对医患远程分离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综合治疗的医疗方式,这其中包括多种专业技术,例如远程问诊、异地疾病诊疗、远程医疗会议、超距离可视电话医疗信息服务等医疗活动。

狭义上看,远程医疗是指一系列具体的远程医疗治疗行为,例如远程诊断、远程手术、远程专家坐诊等。

2 系统相关技术简介2.1 生理参数采集原理对于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来说,采集各项与疾病相关的生理数据是一项必要的疾病监控工作。

其中可以大体分为如下四种数据测量工作:机械测量:测量患者心肺、脉搏等振动频率;测量患者血压、胸气压以及血管内部压力数据;测量患者肌肉松弛度、心脏张力等。

热学方法:一般用来采集患者体温数据。

光学技术:针对患者的心血管静电量、血氧含量等进行数据采集。

无线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

无线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

信 模 块 相 结合 , 以无 线 的 方 式 连 接 到 I n t e r n e t , 由 监 护 中心 接 收 数 据 并 保 存 到 数 据 库 中 。运 用 L a b V l E W 工具 进 行 监 控
中心 服 务 器 端 主 面板 的 设 计 与 处 理 , 实现 对 患 者 生理 参 数 的 远 程 监 测 、 分析及 异常情况的判断和报警。 阐述 了 系统 的
( 1 . c o
o fP h y s i c s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C h i n a We s t N o r m a l U n &e r s / t y, N a n c h o n g 6 3 7 0 0 7 , hi C a; n
t h e a b n o r ma l s i t u a t i o n s .I t i s e l a b o r a t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s y s t e m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t h e s y s t e m d e s i g n a n d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me t h o d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h a r d wa r e a n d s o f t wa r e .T h e s y s t e m t a k e s o n t h e c h ra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i mp l i c i t y, r e a l — t i me a n d l a r g e t r a n s mi s s i o n,t h e r e f o r e i s v e r y p r o mi s i n g i n t h e o n— s i t e r e s c u i n g i n n a t u r a l d i s a s t e r s nd a wa r i n c i d e n t s a n d

3G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及探讨

3G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及探讨

监护病房 中使用的床边监护仪。患者的各种生理信
号通过各 自的传感器测量后经过导联线传导到监护
仪上 , 监护仪实时地显示和分析这些生理信号 , 并能 够在异常的时候报警 。但这些仪器都需要在专业人 士指导下使用 , 并不太适合于广大 的亚健康人群及
慢 性疾 病患 者进 行 日常生 活的保 健监 护 , 而且 , 这些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信息科 , 重庆 4 0 0 0 4 2
【 摘要】 : 随着 3 G网络及 3 G手机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普及率不断提 高, 远程 医疗的研 究热 点 已逐步转向家庭和个人的远程 医疗健康监护 系统的开发和建立。文章介绍 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
医院野战 外科研 究所 以 3 G 网络 为载 体 的移动监 护 系统 结构 、 功 能模 块 、 实时 通讯 平 台等 方 面的 设 计, 并分析了整 个方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 , 以期对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有所参考。
络的广泛覆盖 , 移动健康监护系统能实现对用户远 程贴身 、 即时的健康监护 , 用户不但能及时了解 自身 的健康状况 , 还能及时应对诸如心血管疾病 、 高血压 等各类突发疾病 。因此 , 将移动健康监护系统带人 社 区和家庭 , 对患 者 或 亚健 康 人 群 实 施 移动 远 程 健 康监护, 不论是从提高早期的预防能力 , 减少患者或 者亚健康人群的经济负担 , 还是从增强医院的医疗
第2 7卷第 1 期 2 0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 2月









Vo 1 . 27 No . 1
CHI NA MEDI CAL EDUCA nON TECHNOLOGY

智慧医疗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慧医疗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慧医疗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智慧医疗监护系统是一种应用先进技术和智能算法的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医疗监护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

本文将讨论智慧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介绍其应用领域、基本原理以及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法。

一、智慧医疗监护系统的应用领域智慧医疗监护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类医疗场景,包括医院、诊所、疗养院等。

在这些场所,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等手段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和病情变化,并将数据传输给医护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响应和采取必要的医疗行动。

此外,智慧医疗监护系统还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使用,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检测和远程医疗服务。

二、智慧医疗监护系统的基本原理智慧医疗监护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检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单元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来识别异常情况和预测可能的健康问题。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发送警报给医护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三、智慧医疗监护系统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法1. 数据安全性:智慧医疗监护系统需要处理大量敏感的个人健康数据,因此数据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挑战。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可以使用加密技术和安全的数据传输协议,以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智慧医疗监护系统需要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生理参数数据。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数据存储在云端,并利用云端的高性能计算资源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3. 设备互通性:智慧医疗监护系统可能需要与多种不同的生理参数监测设备进行集成,而这些设备通常来自不同的供应商。

因此,设备互通性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以便不同的设备能够无缝地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四、智慧医疗监护系统的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远程医疗是一种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医疗模式,它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将医疗服务延伸到远距离地区,帮助医生与患者之间实现隔空诊疗、远程手术等医疗活动。

本文将探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介绍系统构架、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前景。

一、系统构架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远程医疗设备、通信网络和远程医疗平台。

1.远程医疗设备:远程医疗设备是实现医生与患者沟通和诊疗的工具。

它包括远程医疗终端设备、生物医学传感器等。

远程医疗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语音通话等方式实现医生和患者的远程交流。

生物医学传感器用于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体温、血压等,将数据传输到远程医疗平台。

2.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连接医生和患者的桥梁,确保数据的传输和通信的稳定性。

常用的通信网络包括互联网、有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

互联网具有广覆盖、高带宽的特点,为远程医疗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3.远程医疗平台:远程医疗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来自远程设备的医疗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平台通常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实现对大量医疗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二、关键技术1.图像视频传输技术:图像视频传输技术是远程医疗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保证医生在远程环境下对患者的视觉信息获取。

实时图像视频传输技术要求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实时性,以确保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

2.数据压缩与处理技术:远程医疗系统产生的医学数据量大、多样化,对数据的传输和储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数据压缩与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数据传输的带宽需求,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远程手术技术:远程手术技术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的核心应用之一。

通过远程手术技术,医生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机器人等设备,完成对患者的手术。

该技术在救治远距离地区的患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逐渐成为医疗行业的热点话题。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能够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缩短,提供实时的医疗监护和护理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本文将介绍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一、系统架构设计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架构设计是实现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

该系统的架构应分为三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

在数据层,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云端数据库来存储患者的健康数据、医生的诊断结果以及相关的医疗资料。

云端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安全保存和随时可访问。

在业务逻辑层,系统需要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解析,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医生的诊断记录、医疗设备的远程控制等功能。

同时,该层还需要加入智能化的算法来进行健康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以及远程护理的指导和建议。

在用户界面层,系统需要提供友好和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

患者和医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台等终端设备实现在线交流和数据共享。

同时,该层还需要支持语音、视频和文字等多种通信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功能设计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功能设计应能满足患者和医生的实际需求,并具备稳定可靠、易于使用的特点。

1. 患者端功能设计患者在使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时,应能进行以下功能操作:(1)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可以通过设备,如血压计、心率仪等,实时监测自己的生命体征,并将数据传输到系统中进行分析和记录。

(2) 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健康数据,提供智能化的健康管理建议,如药物提醒、饮食指导、运动计划等。

(3) 远程诊断和咨询:患者可以通过系统向远程医生咨询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案等问题,并及时获取医生的回复和建议。

(4)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患者管理和维护个人的电子病历,方便以后的复诊和咨询。

2. 医生端功能设计医生在使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时,应能进行以下功能操作:(1) 远程监控患者:医生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干预。

基于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平台设计

基于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平台设计


地址 。各 基层 医 院的远 程 工作 站通 过 电信 网络节 点接入 远 程 医疗 网, 中心医 院的各远 程工作站 则通 过医 院的局域 网节 点接 入远 程医 疗网 ,远程 医疗 服务器 设置于 一个 网络节 点上 , 有 固定 I 地 址 。 拥 P 本 文设 计 的 远程 医 疗 系统 是 一套 大 规 模 多媒 体 实 时基 于 I P 网络 的系 统 。该 系统 大规模 多 媒体 交互 提供 良好 的支持 ,具 有 实 时协 同控 制 可扩 展的 机制 ,支 持 多人 电子 白板 、 多用户 音视 频 交 互 以及 多人 文字 交互 等功 能 。 下 图所 示为 整个 系统 的体 系结 构 : ຫໍສະໝຸດ , 一堪 撒 嘉赫 "努



减 少技 术 开发 成本 。 三 、远程 医 疗系统 网络设 计 ( )系 统设 计 原则 一 1 实用性 与 先进 性原 则 。远程 医疗 系 统应 立足 成熟 、先 进 的 .
网络 多媒 体音 频视 频处 理 技术 ,通 过 M E 一 多媒 体通 讯协 议规 PG 4 范, TPI 在 C / P网络上 实 现实 时多 媒体 的大 容量 信 息传输 。 充分 考 虑 国内特 点及 远程 医疗 方 式 ,设计 操作 控 制性 好 的结构 和系 统功 能 ,结合 先进 性与 实用 性 ,并 能够 根据 需 要进 行扩 展 。2稳 定 性 . 与可靠 性 原则 。采 用 的设 备不 能 因突发 的故障 而影 响整 个 网络运 行 ,应 具 有运 行 的稳定 性 。为提 高 整个 系 统的 可靠 性 ,应提 供必 要 的保 障 及备 份设 施 。3 兼容 性与 开放 性 原则 。在 整个 远程 医疗 . 系 统设 计 过程 中 ,应将 建 设 目标定 位于 基 于远程 医疗 网络系 统 的 通 讯平 台, 同时奠 定下 一 步应 用扩 展 的 良好基础 。考虑 到 网络技 术 和 多媒 体技 术 的多样 性 ,所选 设 备应 能 够支 持多 种不 同 的网络 接 口。4 可 管理性 原 则 。可 以从二 个方 面 体现 系统 的可 管理 性 : . ( ) 程 医疗 系统是 基 于计 算机 网络 的应 用 系统 ,因此具 有 网络 1远 本 身 的可 管理 性 ;( )远 程 医疗系 统 同时 是一 种医 疗系 统 ,因 此 2 具有 真 实感 医疗控 制 的可 管理 性 。5 性价 比原则 。在整 个 远程 医 . 疗 网络系 统 设计 中 ,应该 充分 考虑 远程 医 疗系 统 目前信 息 网络 的 情况 ,尽量 保护 原有 投 资, 发挥 原有 设备 的作 用 。 同时确 保随 着 远程 医 疗设 备产 品 的更新 , 能够 实现 平滑 、经 济 的升 级 ,适应 信 息 技术 的飞 速 发展 , 而进 一 步满足 远 程医 疗工 作信 息化 的 需要 。 从 因 此远 程 医疗 系统 应具 备 良好 的性价 比 。 ( )系 统 网络模 型 二 考 虑 到远 程 医疗管 理 、不 同 网络节 点下 计 算机 进行 通讯 的技 术 问题 , 我们拟 将远程 医疗服 务器 设置于 网络节 点上 , 拥有 固定 I P

智能医疗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医疗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医疗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增加,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实时监测和全面管理,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有力的支持,改善病人的护理和治疗质量。

智能医疗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可以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体温、心率、血压等,实时地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监护系统中。

这些传感器可以采用多个传感器节点,部署在病房或患者身上,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收集和传输。

同时,为了提高传感器的舒适度和便捷性,可以采用柔性传感器或无线传感器等新兴技术。

除了传感器技术,智能医疗监护系统还需要人工智能算法的支持。

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解读,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或异常情况,并及时给出警报。

这项技术可以大大减轻医疗工作者的负担,同时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决策。

例如,当患者血压异常波动时,系统可以自动触发报警,并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给医护人员,以便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外,智能医疗监护系统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处理和管理患者的数据。

通过收集大量的患者数据,系统可以建立精确的病历档案和个人健康模型,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支持。

同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系统可以预测和预防患者可能发生的疾病风险,提前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医疗风险和成本。

此外,智能医疗监护系统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实现患者和医生之间的远程交流和互动。

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与医生进行视频会诊、咨询或报告病情。

医生可以通过系统远程查看和分析患者数据,并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这种远程医疗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便利性和满意度,还能减少人员和时间的浪费,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救助和支持。

在智能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医疗数据是敏感性的个人信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其安全性和隐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目录摘要 (I)ABSTRACT (I)0引言 (1)1绪论 (1)1.1 远程监护概述 (1)1.2远程监护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2)1.2.1研究背景 (2)1.2.2研究意义 (2)1.3国内外相关研究 (2)2医疗监测原理与系统设计思想 (3)2.1医疗监测原理 (3)2.2无线通信技术 (3)2.3系统设计思想 (3)3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设计 (5)3.1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框图 (5)3.2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设计 (5)3.2.1 MSP430系列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5)3.2.2脉搏测量电路的设计 (7)3.2.3通用模拟信号处理接口 (8)3.2.4电源处理部分 (11)3.2.5 Zigbee无线数据通信模块 (11)3.2.6预留人机界面 (13)3.3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底层代码设计 (15)3.3.1底层软件整体构架 (15)3.3.2底层代码设计 (15)3.3.3时钟系统的设置 (16)3.3.4通用软件包的设计及应用 (17)3.3.5模拟量、开关量测量的代码设计 (18)3.3.6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18)3.4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 (19)3.4.1星型网络拓扑的实现 (20)3.4.2自组织网状网络通信协议 (21)4系统设计方案 (24)4.1医院监护网络体系方案 (24)4.2家庭监护网络体系方案 (24)5总结和展望 (25)5.1主要结论 (25)5.2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附录 (28)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0 引言无线传感网络一般包括信号的采集、无线发送、无线接收和远程传送。

传感器采集人体各种健康参数,这些模拟信号经过前置电路的处理,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输入微控制器,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和计算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进入pc机,由INTERNET发送到远程监护中心,为医生提供各种重要的生理参数变化,帮助他们实时监护远端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

本系统由监护基站设备和Zigbee传感器节点构成一个微型监护网络,传感器节点上使用中央控制器对所需要监测的生命指标传感器进行控制来采集数据,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发送至监护基站设备,并由该基站装置将数据传输至所连接的PC或者其他网络设备上,通过Internet网络可以将数据传输至远程医疗监护中心,由专业医疗人员对数据进行统计观察,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实现远程医疗。

在救护车中的急救人员还可通过GPRS实现将急救病人情况的实时传送,以利于医院抢救室及时地做好准备工作。

医疗传感器节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设置,因此该系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同时,将该系统接入Internet网络,可以形成更大的社区医疗监护网络、医院网络乃至整个城市和全国的医疗监护网络。

1 绪论1.1 远程监护概述远程监护技术是近年来远程医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欧美各国一直致力于对远程监护的研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推动其发展。

远程监护可以定义为通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生理信息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因此远程监护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监护中心、远端监护设备和联系两者的通信网络。

图1.1为一个简化的远程监护系统结构图:通信网络图1.1远程监护系统结构图1.远端监护设备根据监护对象的和监护目的不同,远端监护设备有多种类型,按用途可分为三类:一类为生理参数检测和遥测监护系统,这类设备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能帮助医生掌握监护对象的病情并提供及时的医疗指导。

检测的生理信息主要包括:心电图、脑电图、心率、血压、脉搏、呼吸、血气、血氧饱和度、体温、血糖等。

第二类为日常活动监测设备,如监护对象的坐卧行走等活动状态和监护对象的日常生活设施使用情况,主要应用于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

第三类是用于病人护理的检测设备,如瘫痪病人尿监测设备,可以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监护中心监护中心可以位于急救中心、社区医院、中心医院或其它医护人员集中的场所,其功能为接收远端监护设备传送的医学信息,为远地患者提供多种医疗服务。

3.通信系统连接远端监护设备和监护中心的通信方式主要包括:程控电话(PSTN)、交互电视、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ASDL)、光纤网(ATM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无线蜂窝通信(移动电话GSM)等。

远程监护的支撑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医学遥测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学等多个方面。

1.2 远程监护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2.1 研究背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医疗体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一直是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重点发展目标,欧美许多国家正积极推动医疗信息基础建设(HealthCar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HCII ),我国也推出了金卫医疗网络工程等项目,目的在于集成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应用技术于医疗卫生领域的高科技产业,优化医疗保健服务,加速实施我国医院管理及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2.2 研究意义科学研究和医疗保健的需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都推动着远程监护技术的进步,发展远程监护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①缩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为患者提供及时救助,减少患者或医务人员的路途奔波。

对患者的重要生理参数实施远程监护,不仅可以辅助治疗,还能在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时报警。

②对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实施远程监护,不仅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评估监护对象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健康状况。

③远程监护可以在患者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减少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④对健康状况进行监护,可以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从而达到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⑤先进的医学支持系统为通信和信息领域中的新技术提供了一个进行评测的平台,如虚拟环境、智能传感器和辅助医生的决策系统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远程医疗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美国和欧洲要领先其它国家很多。

他们起步早,国家投入大,远程医疗的支撑技术成熟。

国外的发展状况总体上是比较先进的,主要应用是远程会诊和治疗,其次是战时急救。

远程医疗中的一些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比如医院的信息化系统(HIS)和电子病历(EPR)以及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PACS)等技术非常成熟。

国内从事远程监护技术研究单位主要有: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五研究室,台湾的长庚大学电机工程研究所、国立中正大学电机工程研究所等。

清华大学白净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家庭护理与远程医疗,社区保健工程进行了研究,其研制的家庭贴心小护士系统为国内外首创,系统由家庭监护器和医院控制台构成,监护仪内设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遥测记录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可对心电图进行实时病类分析,发现异常心率时,自动经过电话线将心电图发送到医院监控台进行咨询。

医院监控台可同时接收、显示多个家庭用户的心电图、血压数据,并可立即将诊断意见返回家中使用者。

此外该研究组还对基于Internet的虚拟医疗数据采集器进行了研究。

2 医疗监测原理与系统设计思想2.1 医疗监测原理重要生命参数的远程监护是年老体弱者口常监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检测的生理信息主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心率、心电图、呼吸、血气(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血糖等。

这类生理参数在远程监护系统中一般要求无创或微创检测。

本文以温度、脉搏、血压信号为采集对象,选择了简单方便的传感器和无创测量的方法。

本文选用一种快速测量脉搏的方法,采用光电转换的方法,在几秒中内测量每分钟的脉搏数。

脉搏传感器可以采用透过型和反射型两种,我们选择的是透过型红外传感器。

因为反射型的光电传感器对手指与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和压力有较严格的要求,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十分方便。

透过型脉搏传感器由小灯泡,光敏二极管、圆筒组成。

在一个圆筒上挖两个小孔(两个孔与与圆筒截面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一侧放小灯泡,另一侧放光敏二极管,当手指放入圆筒时,由于心脏压送血液的不同,手指上通过的血液流量也不同,血流量不同,其透光率也不同,光敏二级管对不同的透光率会有敏感的反映,通过的电流会随血液流量而变化,把电流的变化再转化为电压的变化,然后进行测量。

2.2 无线通信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口益增长,无线通信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快速发展的无线通信已成为信息产业中最为耀眼的“亮点”,为各种潜在的工程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无线通信以其不需辐设明线、使用便捷等特点,展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无线通信技术正以较快的速度进入许多产品,它与有线相比主要具有成本低、携带方便和省去布线的烦恼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遥控、遥测、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片、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控制、信息家电、无线232、无线422/485数据通信等领域。

无线射频技术是在家庭区域内的任何地方,在电脑和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无线数字通信的开放性工业标准。

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数字信号单片射频收发器,这一类芯片的迅速发展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多种选择。

2.3 系统设计思想本文借助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医院家庭的人体健康参数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思想。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在家庭区域内的任何地方,在电脑和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无线数字通信的一种构想。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无线传感网络与远程监护示意图本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

从功能模块上该系统可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传输模块。

系统的硬件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数据采集和无线数据发射电路;另一部分是无线数据接收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电路。

系统的总硬件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系统的总硬件结构3 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设计3.1 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框图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主要功能为采集人体生理指标数据,或者对某些医疗设备的状况或者治疗过程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通过射频通信的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监护基站设备。

其节点主要包括5部分:中央处理器模块(CPU)、无线数据通信模块、传感器、A/D转换及相关调理电路、电源模块。

节点框图和处理器单元如图3.1所示。

图3.1监护传感器节点结构3.2 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设计3.2.1 MSP430系列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处理器模块硬件系统包括处理器模块(16位单片机MSP430F149、存储器及外围芯片)、A/D转换模块、串行端口、存储器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