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耻感教育与社会风气

合集下载

浅析当代中学生的耻感教育

浅析当代中学生的耻感教育

浅析当代中学生的耻感教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部分人的思想意识里过分强调个性发展和金钱至上的消极思想也迅速渗入人们的头脑中,盲目地追求自身利益,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泛滥,出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对美德善举报以冷嘲热讽等各种不正的现象,缺德耻辱言行更是亦步亦趋。

古人云:“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也矣”。

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使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做出一些不耻行为。

一、耻感的内涵及其儒家文化对耻感的阐述1. 耻感的内涵。

耻感作为一种心理情感,是个体的欲望、行为与社会道德背离时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安、焦虑和痛苦,从而使其主动放弃欲望和行为,是个体在违背道德或遇到失败时,在所认识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对自我行为约束、克制的痛苦体验。

耻感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知耻、有耻的意识,要以行道德之事为荣,以不行道德之事为耻。

耻的本质就是要对自己的做人做事负责,约束自己的一些行为,使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

2. 儒家文化对耻感的阐述。

耻感意识历来受到儒家重视。

孔子曾对耻有明确具体的论述:“巧言、吝啬、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意思是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都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如果言行表情与内心不一致,那就违背了道德的要求,那是可耻的行为。

一个人立身处世一定要做到“恭”,“恭近于礼,远耻也。

”但“足恭”必会导致反面,十足的恭顺、卑躬屈膝其心必是奸诈,所以是可耻的。

对人心怀怨恨,表面非常友好,表里不一,内心相悖也是可耻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一思想,他认为“仰俯不耻于天地”,提倡有名的“四端说”,其中讲到: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还把耻感与仁义联系起来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宋代大儒周敦颐也曾曰:“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问过则可贤。

”廉耻并非小节,是人的道德底线,同时对社会有太大影响。

顾炎武也提出振聋发聩的耻感思想:“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对青少年开展耻感教育的一些思考

对青少年开展耻感教育的一些思考

平 状 况 仍 然 不 容 乐 观 ,特 别 是 部 分 社 会 成 员 耻 感 意 识 仍
有 下 降 , 对 青 少 年 身 心 发 展 造 成 极 为 不 利 的 影 响 。 苏 这 前 联 伟 大 的 教 育 家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曾 说 : 羞 耻 心 是 对 于 卑 劣 “
的 、 恶 的 东 西 的 强 有 力 的 抗 毒 剂 ; 象 地 说 , 是 能 浮 丑 形 它


家庭 教 育是 基础
关 键 词 : 感 教 育 家庭 教 育 学 校 教 育 耻
社 会 教 育
在 家 庭 教 育 中 . 母 的 表 率 作 用 是 关 键 , 力 创 造 耳 父 全 濡 目染 、 移 默 化 的 环 境 是 前 提 。 俗 话 说 得 好 , 母 是 怎 潜 父 样 的 , 子 就 会 是 怎 样 的 。 长 以 自 己 的 一 言 一 行 时 时 刻 孩 家 刻 在 影 响 着 孩 子 的 方 方 面 面 。 家 长 面 对 老 人 , 教 孩 子 在
另 外 , 认 为 。 在 家 庭 教 育 内容 的 重 点应 该 以 “ 我 现 孝 悌 ” 中 心 , 展 “ 爱 ”“ 良”“ 劳 ” “ 朴 ” 的教 为 开 仁 、善 、勤 、俭 等
育 。 前 不 久 有 人 在 《 民 日报 》 撰 文 指 出 :现 在 的 学 校 人 上 “ 唯 分数 论 , 高 考论 . 师 平 常 给 孩 子 只 讲 考 高 分 . 少 唯 老 很
“ 色 ” 自然 转 换 以 实 现 心 理 休 憩 而 发 生 “ 色 过 度 ” 角 的 角
或 “ 色 孤 独 ”从 而 为 孩 子 产 生 厌 学 、 学 乃 至 终 生 仇 角 , 逃

社会风气·荣辱观·羞耻感

社会风气·荣辱观·羞耻感

严 重 , 造假 风 ” 例 , 以“ 为 曾几 何 时 , 假 已遍 及各 行 造 各 业各 个 领域 , 禁 不止 , 屡 愈演 愈烈 , 范 围之 广 、 其 品 类 之 多 , 及 于商 业 广告 、 遍 工程 承包 、 息 披 露 、 信 灾难
义和 作 用 。他 告诫 人 们 , 会 风 气 好 比人 体 的 “ 社 元
[ 摘
要] 改善社会风 气是树立社会 主义荣 辱观 的 目标 愈 益泛滥 的不 良社会 风 气表 明 , 荣耻 不辨 ,
耻 感 消 解 已成 群 体 性 的现 象 , 出现 了 一 种 “ 羞 耻 化 ”( 去 实质 是 “ 道 德 化 ” 倾 向 。 “ 不 从 枉 ” 知 耻 而 后 去 ) 耻 ,
中央精 神 文 明建 设 指 导 委 员会 《 于深 入 学 习 关
实践社 会 主 义 荣 辱 观 大 力 加 强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的意
见》 明确指 出 : 开 展 社会 主义 荣 辱 观 学 习实 践 活 动 “ 以践行 社会 主义 荣辱 观 、 加强 思想 道德 建设 为 主
…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7月
伦 理 学研 究
S u is i h c t d e n Et is
J1 20 u .,0 6
No 4 .
第 4期 ( 第 2 总 4期 )
社 会风 气 ・ 荣辱 观 ・ 羞耻 感
朱 贻庭 赵 修 义
2 06 ) 0 0 4 ( 东 师 范 大 学 哲学 系 , 海 华 上
题, 以促进 社会 风气 不 断改 善 为 目标 , 成 ‘ 荣 辱 、 形 知 讲 正气 、 新风 、 和谐 ’ 明 风 尚。 就 是说 , 习 和 树 促 文 ” 学 践行 社会 主义 荣辱观 , 目标 就是 要促 进社会 风气 不 其

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

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

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东方国家,传统的礼仪道德教育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强调“耻感文化”,即道德感和个人行为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耻感文化,我们应该认识到它对当代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从我们先祖的思想、文化、生活习惯中可以看出,耻感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人们平时多注重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耻”则更多的是指人们内心的羞愧感和道德上的规范性。

传统的耻感文化首先体现在人们互相之间的道德约束。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人们平时相处都有着明显的等级区别,按照不同身份的人们所要遵守的的礼仪与规范也不同。

这样的规范对于传统社会人的行为有着很强的制约,王侯将相虽然也不是芊芊美女,但其在公众面前的形象、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等等都需要严格遵守,如不按照规定的标准来行事,就将面临着名誉上的玷污或者社会评价的批判。

其次,传统耻感文化也体现在个人日常行为举止的正规与规范上。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有礼貌、有道德的人,无论是在自身身份或职业地位方面都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而这种尊重源于他人对该人性格、修养、能力、行为的一般评价。

在当今社会中,这种评价以一定程度上依旧发挥了其作用,只不过其形式更为隐蔽。

这也提醒我们,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在成长的路上需要不断强调自我修养,增强自我规范。

最后,传统耻感文化也体现在对待自己的态度——良心。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虽然无法完全分辨对与错,但是在心灵深处对于是否违背了自己良心的准则,却是明晰无疑,获得对自己心灵上的安宁和对周遭环境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二、耻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1.强化个体的责任心愧疚感和内疚感是人们面临道德难题时存在的情感,它们形成了人们对自己行为所需承担的道德责任的思想基础,也是个体行动的防控机制。

当人们产生了道德的愧疚、压力感时,那么就会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进入耻感文化时的效应。

在当代社会中,有的人可能无法明确道德规范或感受到个人责任,这也是当前一些显著的道德难题和问题的缘由之一。

论“养民知耻”与社会风俗之美

论“养民知耻”与社会风俗之美

CANGSANG5·5沧桑“耻”是指羞耻心、羞耻感,是对人的道德行为的一种社会评价,是人们对那些不履行自己义务、损害他人与集体利益、违背社会公德乃至违反国家法律,有损国格等行为的批评与谴责,是社会对自我道德行为的贬斥和否定。

所谓羞耻心,是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情感意识。

耻感作为道德情感的一种,不仅见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书典,它还广泛地深入到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人士的内心之中,更深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观念,我们仅从大家常用的“寡廉鲜耻”、“恬不知耻”、“知耻而后勇”等俗语中就可以看出耻感对中国民众及社会风气影响之深远。

知耻才能养成一个人的浩然正气,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羞耻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一种表现,它是指因自己的不良行为,遭到人们的厌恶或责难而产生的一种羞愧、耻辱的心理情感。

它是人们内心中的一种自我责备,是一种自尊心的表现。

正如马克思所说,“羞耻是一种内向的愤怒”[1]。

人们以这种羞耻感来鞭挞自己,克服缺点,修正错误。

日本学者白石浩一说:“羞耻心是人类情绪的精华”,“好在有羞耻心的存在,方能阻止人类免于堕落,……进而促进人类的向上心。

”[2]由此可见,羞耻感是道德主体实施道德行为的情感基础,道德主体以此来导引自己的行为,取荣舍辱,以获得社会习俗的认同。

荀子《劝学篇》中说:“荣辱之来必像其德。

”就是说荣辱很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反映。

因此它反映人的道德价值,反映人的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

从夏商周时期就已注意用耻感来制约人的行为。

《尚书·说命下》中就有“其心愧耻,若挞于市”[3]的说法。

孔子很重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教化效果,要求人们“行已有耻”,即一个人出言行事应有知耻之心。

在孟子看来,知耻就是要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语:“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小学生的耻感与耻感教育

小学生的耻感与耻感教育

小学生的耻感与耻感教育耻感就是羞耻感,是人对羞耻的主观感受,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

作为一种道德情感,耻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更是一道重要的道德堤防,使人们能够自觉地求荣免辱,在人类的道德养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耻感教育是指有目的地激发和培育受教育者的羞耻心,养成耻感,进而促进整体道德水平提高的教育活动。

然而,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使道德失范问题日益严重,耻感淡化、荣辱不分的现象逐渐凸显。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奠基阶段,自我意识逐渐萌发,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

加强耻感教育,培养正确的耻感意识,是塑造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那么当今小学生的耻感现状究竟如何?怎样践行有效的小学生耻感教育?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试图对这些问题加以解析与探究。

一、当今小学生有羞耻感吗?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耻感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活动和道德约束力量,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的伦理文化传统中,耻感都首先是在人禽之辨和人的内在规定性的意义上提出来的。

简单地说,没有耻感的人是不存在的。

既然如此,小学生怎么会没有耻感呢?让我们来看看更令人吃惊的访谈结果:在被问及这个问题时,受访的14位小学教师中,竞有12位教师表示“现在的小学生根本没有耻感可言,无论怎么批评都是一脸麻木”,剩下的两位教师中,一位表示“小学生的耻感主要体现在‘死要面子’,虚荣心太强”,一位表示“优等生的耻感比较强烈,很怕老师的批评,差生没有耻感”。

这是教师给出的答案,小学生耻感的实际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表“你在乎别人的评价吗?”是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衡量耻感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问卷结果显示:在被问及“你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吗”这一问题时,选择“很在乎”和“比较在乎”的人分别占30.0%和28.3%,两者相加竞达58.3%,这说明大多数的小学生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较强的耻感;但另一方面,表示“不太在乎”和“完全不在乎”的人分别占30.3%和11.4%,两者相加竞达41.7%,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不怎么在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耻感的倾向非常明显,但耻感程度与学业成绩高低似乎没有明显相关。

关于高校德育“羞耻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高校德育“羞耻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高校德育“羞耻感教育”的思考【摘要】以大学生“门”事件为例,探讨羞耻感教育意蕴,剖析德育中羞耻感教育缺失的原因,指出耻感教育是大学德育的最低层次要求同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知耻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羞耻感教育高校德育底线伦理近年来各类“门”事件层出不穷,而其中类似上海大学校花“援交门”事件的各种大学生“门”事件的比例也在不断的上升。

人们对大学生道德问题的负面报道也在增加,一些人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道德状况产生了怀疑。

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正被日渐削弱,正逐渐失去其作为精神和道德家园的地位,甚至有部分高校的学生已达到了价值观虚无,道德底线缺失,羞耻感消泯的地步。

一、羞耻感及羞耻感教育羞耻感,又称羞愧感。

是个体做了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所产生的内疚、自愧的心理体验,也是个体是非观念、善恶观念、美丑观念、荣辱观念的一种综合反映。

羞耻感是人性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羞耻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耻辱感。

即以行不道德之事为耻,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人格尊严负责的底线伦理教育。

二、羞耻感缺失产生的原因1.社会环境剧烈变化,核心价值模糊,带来了思想和道德上的困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嬗变,对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在这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一些负面的影响也日渐显露出来,有些人是非美丑界限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荣耻不分,甚至以耻为荣。

当以丑搏出位成为“正统”,当以脱赢曝光变得稀松平常,当社会名流无底线上位,当商业集团不择手段炒作等现象在社会大众面前频频展现的时候,有些负面因素和负面的现象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也有明显的体现。

一些大学生国家观念淡薄,没有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将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视为不合时宜的行为,他们好逸恶劳、寄生依赖、缺乏集体观念、自私冷漠,无视校规校纪,上课逃课、考试作弊,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大学生为了所谓的成名尽然丧失了起码的羞耻之心。

耻感文化的内涵及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培养

耻感文化的内涵及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培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25期耻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避辱心理,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

耻感意识是人履行社会道德义务和培养道德责任感的前提,耻感不在,良知和道德责任感就无从谈起;耻感缺失,则做人无以治己,做事无以治事。

因此,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耻感意识,构筑抵御各种诱惑的坚固防线,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耻感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华民族有着重视耻感的悠久文化传统,历代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和格外关注对人的耻感的培植和养护,并把知耻心的养护视作个体道德修养和大众道德文明教养的根基。

在我国的道德典籍中,存在着大量关于耻感意识以及耻感对于人之为人的重要性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知耻是人之为人的标准。

孟子认为,知耻是人性的标志,有无羞耻心是人与禽兽的重要区别,即“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又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意思是说:人不可以不知道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不知羞耻。

南宋朱熹对孟子的观点进一步解释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

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

”同时,陆九渊也强调:“夫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就是说:对人危害最严重的莫过于没有羞耻心,人如果不知羞耻,又怎么能称得上是人呢?可见,在圣贤先哲看来,有无耻感,能否知耻,是人与禽兽的重要区别,不知耻,没有羞耻心,即使具有人的形体,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

其次,知耻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前提。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化,认为德教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从而自觉地有所不为,自觉避免犯罪,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民众知耻是道德教化成功的前提。

之后,很多的思想家都表述了大致相同的见解。

周敦颐说:“必有耻,则可教。

”范群说:“夫耻,入道之端也。

教育与社会领导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引导

教育与社会领导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引导

教育与社会领导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稳定与繁荣的重要保障,而教育与社会领导则被认为是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主要力量。

教育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制度,其目标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通过价值观的引导来培养具备良好品质的公民。

社会领导则通过法律制度和道德引导来规范社会行为,引导人们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行为规范,从而建立和谐、进步的社会风气。

一、教育的角色与作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塑造良好社会风气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教育可以为人们提供正确的道德引导。

教育不仅仅是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培养自律、廉洁和正直的品质,在社会生活中遵循道德规范。

其次,教育可以培养公民的综合素质。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判断能力,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通过教育,我们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社会领导的角色与作用除了教育外,社会领导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塑造良好社会风气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

首先,社会领导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社会行为。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使人们明确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遵循法律规定进行行动,有效地规范社会行为。

其次,社会领导通过道德引导来倡导正确的行为规范。

道德观念是社会风气的重要内核,它在人们行为中的潜在作用不可忽视。

社会领导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加强道德规范宣传,引导人们遵循道德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

八荣八耻征文:知耻,社会的风向标

八荣八耻征文:知耻,社会的风向标

八荣八耻征文:知耻,社会的风向标知耻,社会的风向标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考,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道德良心伴随着人类生存的每一天。

有学者指出,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不仅仅是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还在于人类有着道德良心。

作为国家、民族更应发挥道德的规范和教化作用。

荣辱观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进行道德约束和道德评判的重要手段和标准。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人不可以无耻”、“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等知荣明耻的道德格言,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精辟概括,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应该倡导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为普通社会公民提供了一个容易识别的具体标准。

知荣明耻,既是维护道德的防线,也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民族凝聚力。

欧阳修认为,廉耻是“立人之大节”。

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陈寅恪说:“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永远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不仅如此,民族耻辱感还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基本动力之一。

历史上的无数志士仁人能够在国难当头时以身报国,就是具有强烈的民族耻辱感的表现。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等等。

这就是孔子讲的“知耻近乎勇”。

知耻之心,需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来培育和不断强化,学校必须将知荣明耻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要重视培育“耻感文化”(1)

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要重视培育“耻感文化”(1)

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要重视培育“耻感文化”(1)【摘要】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必须重视在全社会培育“耻感文化”,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全体人民都能争荣拒辱,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耻感文化”;社会风气;社会稳定“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类型所下的定义,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社会风气、国家治乱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1,“天下之治乱,系乎风俗”;2,“风俗之厚薄……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士皆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3,“风俗美则小人勉慕于仁义,风俗恶则君子亦婉转于世尚之中,而无以自异”;4,以自己的言行“转移风俗以陶铸一世之人”是士人的责任。

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告诫过我们:“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建设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可见,社会风气对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至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一个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又离不开“耻感”文化培育。

一、“耻感文化”及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耻感”,也就是知耻心。

知耻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清末思想家康有为说:“人之所有不为,皆赖有耻之心。

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

耻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也是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

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善恶观念。

划清善恶界限,支配行为趋善避恶;耻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们的一种厌恶丑恶的心理状态。

近善远恶,择善而行;耻作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基准或尺度。

以善为荣,以恶为耻。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应着眼于“耻感文化”的培育,使公民分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背离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

教育与社会领导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引导

教育与社会领导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引导

教育与社会领导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引导教育和社会领导在塑造良好社会风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才、塑造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而社会领导则具有激励和规范社会行为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育和社会领导如何相互配合,共同引导塑造良好社会风气。

一、教育对塑造社会风气的影响教育是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增强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的重要手段。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都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教会他们尊重他人、守法遵纪、关心社会问题。

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使其能够独立思考、正确判断事物,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其次,教育可以启示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学校不仅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通过讲堂、社团活动和实践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使他们具备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最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

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并通过教育方式和校风建设等措施,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明辨是非,培养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

二、社会领导对塑造社会风气的作用社会领导在塑造社会风气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领导包括政府、学者、企业家、宗教领袖等,他们在社会中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对社会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首先,政府在社会领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社会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并通过教育政策和社会福利措施等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其次,学者和思想家在社会领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研究和理论的探索,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为社会提供正确的导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外,企业家在社会领导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家除了要承担经济责任外,还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领行业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商业道德,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论“耻感”文化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论“耻感”文化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 作者简介】 罗诗钿( 96一) 男 , 17 , 江西泰和人 , 上海大学社科学 院思 想政 治教 育专业博 士研 究生 , 究方向 为新 时期 思 研
想政 治教育、 哲学价值论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研 究、 社会评价论研 究) 。
7 4
悦体验的“ 荣感 ” 以及对 恶的痛 苦体验 的“ 耻感 ” 为 成 道德意志形成 的必 不可少 的环节 。他进 一 步强调 , 道
“ 为道德 的评价标 准并在个 体 良心 和道德信 仰 的 耻”
确立中起规 范作用 的文化逻 辑就是 “ 耻感 文化 ” 中 。
国“ 耻感文化 ” 在社会 主义荣辱 观确立为 个体道 德信
仰中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方法论意义 。

德行为 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评价 , 价值 主体 ( 民众 ) 通过 对道德行 为的社会价值所作 出的客观评价和主观体 验 ( 表现为“ 荣感” “ 和 耻感 ” , ) 这种 主观体验 ( 心理 ) 的
“ 耻感文化” 罪感文化” 和“ 的提法 , 最早出现在美 国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研究 日本 的《 菊与刀》 书中。 一 “ 耻感文化 ” 用于 描述 日本 以及 中国等东方社 会 , 罪 “ 感文化 ” 于描述 西方社会 。“ 用 提倡 建立道 德 的绝 对
是指导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 同理想” 它们主 , 要体现着信仰的导向作用 。“ 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是 精神 品质方面的刻画 , 社会 主义荣辱观是道德 风 尚方
德信仰 。 黑格尔在 《 哲学 原 理》中指 出, 法 道德 意 志通 过 善、 恶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形成。因而 , 作为对善的愉
“ 要成 为信仰 ” 引领 我 们 当前 的社 会 生活 之 意谓 。 并 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中 ,马克思 主义 “

耻感教育毕业论文

耻感教育毕业论文

耻感教育毕业论文标题:耻感教育在青少年身教中的重要性探究摘要:耻感是一种情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尤其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通过对耻感教育的定义、特点以及对青少年身教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说明耻感教育在塑造青少年品德和促进个人成长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耻感教育;青少年;身教;品德塑造;个人成长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青少年教育备受关注。

许多家长和教育者意识到,仅仅注重学业成绩和知识传授是不够的,同样重要的是培养青少年的品德和个人成长。

耻感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青少年身教和品德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就耻感教育的定义、特点以及在青少年身教中的实践案例进行探究,以期为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耻感教育的定义与特点耻感是指因违反道德规范、失去面子或引起他人轻视而产生的内疚、懊悔、不安或尴尬等情感体验。

耻感教育是通过培养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敏感性和内疚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耻感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个体化:耻感是个体内心的情感体验,每个人对于耻感的感受和反应都有所差异。

教育者需要根据个体的差异性,采取灵活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2. 长效性:耻感教育是一种长期的、系统的教育过程。

仅仅培养一次耻感是不够的,教育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引导,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 社会性:耻感是一种社会情感,它的产生和表现都与社会环境和他人的评价密切相关。

耻感教育需要引导个体逐渐建立起对他人评价的敏感性,形成对社会规范的尊重和遵守。

三、耻感教育在青少年身教中的实践案例1. 培养自律意识:通过让青少年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由于自己的疏忽或不负责任而带来的尴尬和耻辱,引导他们主动遵守规则、自觉约束,培养自律意识。

2. 培养责任感:通过让青少年承担一些社会实践任务,让他们真实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意识。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思考

四 维 ; 维 不 张 , 乃 灭亡 。 明 末 清 初 的思 苦 奋 斗 视 为 “ 保 守 ” 把挥 霍浪 费 视 为 “ 四 国 ” 老 , 有 荣 辱 观 产 生 怀 疑 。 种 思 想 也 流 人 大 学 校 这 成了“ 勇敢 ” 损人 利 己 成 了 “ 耐 ” 好逸 恶 学 生 感 到 困 惑 。 , 能 , 人 民 成 了 “ 事 ” 危 害 祖 国成 了“ 士 ” 1 本 , 斗 。] 2
耻 感 是 一 种 道 德 情 感 , 一 个 人 对 认 和 学 校 的 声 誉 。 是 为 错 误 的 东 西 产 生 的 一 种 否 定 的 态 度 体 2. 2道德 标准 混乱
验 。 国 传统 文 化 历来 看 重 知 耻 精 神 。 秋 我 春
对勤 俭节 约的传统 美 德嗤之 以鼻 , 看
种 养成 教 育 。 个 明 羞 知 耻 的 人 , 一 才会 明
辨 是非 善 恶 , 脱 低 级 趣 味 , 全 自己 的人 取 所 需 , 者 觉 得 自 己有 “ 摆 健 卖 经济 头 脑 ” 买者 很 难 让这 些人 受 到 应 有 的 惩 罚 。 有甚 者 , , 更 格 。 化 耻 感 教 育 对 于 大 学 生 的 思 想 道 德 强
位。 …儒 家 文 化 也 将 “ 感 ” 的 很 重 要 。 耻 看 孔 劳 成 了 “ 洒 ” 愚 昧 无 知成 了 “ 尚”, 潇 , 时 背离 子提 出 : 行 己有 耻 。 孟子 则 认 为 : 羞 恶之 “ ” “ 心 , 之 端 也 。 无 羞 恶 之 心 , 人 也 。 就 传 统 的 道 德 伦 理 标 准 坍 塌 , 与辱 之 间 的 义 … 非 ” 荣 是 说 羞 耻 心 是 义 的发 端 , 有 羞 耻 心 , 不 界 限 模 糊 甚 至 颠 倒 , 非 不 分 , 耻 不 辨 。 没 就 是 荣 能成为人。 宋朝 的朱 熹 、 九 渊 等 思 想 家 也 这 种 错 误 的价 值 观 和 荣 辱 观 不 仅 使 他 们 自 陆 强调耻 感之于 人之 为人 的意 义 。 熹说 : 朱 圣贤, 失之 则 入 于 禽 兽 , 故所 系 为 甚 大 。 陆 ” 己迷 失 了 方 向 , 毒 害 着 身 边 的 同 学 。 也 “ 者 , 所 固有 羞 恶 之 心 也 。 之 则进 于 2. 责任感 缺乏 耻 吾 存 3 九 渊 认 为 : 夫 人 之 患 莫 大 乎 无 耻 , 而 无 博 , 不 考 虑 家 庭 的艰 辛 。 自我 为 中 心 , “ 人 从 以 我 国传 统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有 丰 富 查 , 回答 “ 的 择 业标 准 是 什 么? 这 一 问 具 在 你 ” 的道德和伦理价 值 。 价值 ” 3 . % , 9 8 选择 “ 资 、 工 待遇 ” 1 .%选择 ,2 1

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作用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作用耻感教育是指通过向个体灌输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其对所做所为产生自我谴责和自我批判意识以及承担道德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耻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作用。

一、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在社会中,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评价其是否可以担当某项职责或任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可以提升自我价值,还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大学生身为未来的社会栋梁,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

而耻感教育正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法,它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造成的影响,进而激发起他们自我约束的意识,以遵守良好的道德准则,做到真正的自我约束。

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大学作为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往往也是他们接受良好教育的时间。

因此,耻感教育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还可以促进其成长发展。

在认识自我和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漏掉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其个人发展。

通过耻感教育,大学生不仅可以知道社会的价值准则,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进而逐步变得更加成熟,更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耻感教育也可以使大学生意识到错误行为的后果,引导他们积极改进自己,促进其在道德上更加成熟稳重。

三、促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耻感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大学生更好的遵守社会道德准则,更在于让其深刻了解自己的社会价值,找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需求不断变化,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使命。

当大学生在耻感教育中形成了正确的思维模式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社会信仰时,他们就具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也有了更明确的未来规划。

针对大学生的耻感教育不仅是教育机构和社会团体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自身成长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

只有通过耻感教育,大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作用,进而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素质和品德才会得到全面升级。

论高职大学生“耻感”的培育

论高职大学生“耻感”的培育

素质教育教育园地编辑︱姜菁︱E-mail:zhiyezazhi@ORIENTED EDUCATION道德教育是我国高校的首要工作,是教育的灵魂,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连续扩招,加之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原因,一些高职大学生丧失“耻感”意识,屡屡出现冲击道德底线的行为。

对于这些现象,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当代高职大学生的“耻感”现状当代高职大学生“耻感”现状可以简单归结为:“知荣知耻”意识虽已成为主流,但现实校园中,一些学生丧失“耻感”意识,有的甚至不知羞耻。

1.积极向上成为当代高职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主流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后,各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大学生的荣辱观的教育与培养。

通过历史、传统、校纪等教育,广大同学进一步了解国情,明确使命和责任,牢固树立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崇高信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学好本领,积极投身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

通过“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等活动的开展,使当代高职大学生朝气蓬勃、疾恶如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扬荣抑耻、近荣远耻”。

大学生也深深地认识到,将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除了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优良的道德素质和品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2.部分高职大学生“耻感”相当缺乏在大学校园里,有些同学把社会公德远远地抛在脑后,不仅丧失了“耻感”,而且混淆了荣辱;不仅见利忘义,而且见利忘耻;不仅不以耻为耻,而且以不耻为耻。

比如,考试作弊;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天天进餐馆、进网吧;父母跑了几百里、几千里路从老家来看儿子或女儿,被挡在校外不让进宿舍;欠银行贷款不还,总想能拖就拖、能赖就赖等。

更有甚者,在日趋泛滥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骄奢淫逸成了“荣耀”,违法乱纪成了“勇敢”,见利忘义成了“聪明”,损人利己成了“能耐”,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愚昧无知成了“时尚”,背离人民成了“本事”,危害祖国成了“斗士”。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义等腐朽思想不断渗透之下 , 许多人在某些欠文 明 、 不道德的 几乎具有 与伦理道德的文化生命 同在 的意义I l l 。
行பைடு நூலகம்面前 内心深处的羞耻感逐 渐淡 化了 ,心里没有了评判荣辱
那什 么是耻感 呢?有学 者作 了这样 的解释 :耻感就是羞 耻 “
是非的标准 ,对 自己的错误 言行或 不检 点举 止再也不会感到脸 感和知耻感。羞耻感是指个体因 自己的言行或 品质不符合社会 红、 羞愧 。 道德耻感 的淡化使得社会 上出现 了荣耻是非颠倒 的现 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 的情绪体验 。知耻感则 象, 在很大程度上 已经影响 了我 国的社会风 尚, 从而严重地破坏 是在理解 了耻辱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耻辱 自觉的规避和抵制 。” 了我 国社会 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 。 如何加强耻感教育 , 提升社会风 也有 人认 为 :耻感是社 会或行为 主体 按照一定 的善恶标准 , “ 对 气 已经变成我们社会 主义建设 中急需解 决的重要 问题 。 主体行 为作 出否定性评价 时 , 为主体所产生 的愧疚 、 行 羞耻 、 不 安等心理体 验 , 人们为善去恶 、 是 积极 向上的 内在 驱动力 , 它驱


耻 与 耻 感
使人们求荣免辱 、 维护尊严 , 是一种高度的精神 自觉。 了耻感 , 有
人们 内心深处就会产 生关 于是 非 、善恶的意识 ,并外显为对丑
堕落 的憎恶和对美善 、 上进 的向往 , 就能 自觉地有所不 为 、 自 中 国历朝历代 的文人 志士都很重 视“ , 耻” 有许 多经典 的论 恶 、 律、 自制 。 [ ”1 3 或者认为 :耻感意识是指出于 自律 而对过错所产生 “ 述。 他们 有的把 “ 看作是做人的标 准 , 耻” 比如孑 子说 “ 己有耻 , L 行 使 于四方 , 不辱君命 , 可谓 土矣 ” ( 论语 ・ 子路》 。同时认为“ ) 道之 的一种耻辱感 。耻感 以一种 自觉 意识并从 内心赞同为合理的价 以政 , 齐之 以刑 , 民免而 无耻 , 道之 以德 , 之 以礼 , 耻且格 ” 值 规范存在为前提,在一般意义上 产生 于针对 自己所做 或与 自 齐 有 ( 论语 ・ 《 为政 》 ; 子也指 出 : 无恻 隐之心 , )孟 “ 非人 也 , 无羞 恶之 己相关行 为事件 的 自我否定性评价。” 我们 以上说 的耻感主要是指人 内心羞愧 、屈辱的一种情感 心, 非人也 ; 无辞让之 心 , 非人也 ; 无是 非之心 , 非人也 。恻 隐之 心, 1 _之端也 ; 羞恶之心 , 义之端也 ; 辞让 之心 , 礼之端也 ; 是非之 体验 。总的说来 ,耻感是基于道德个体对 自身行 为不 正当的反 心, 智之端也 。 之有是 四端也 , 人 犹其有 四体也 。 ( 孟子 ・ ”《 公孙丑 思 ,是个人 良好道德 品质 的保证 ,也是培养 自律 习惯 的重要基
在受 到他人或 社会 的批评 和指责时 , 就会 注》 陆九渊则把“ 和“ ” ) 耻” 心 联系起来 , 为“ 认 耻存则 心存 , 耻忘 个人一旦有羞耻心 , 感 到羞 辱 , 而改过 自新 , 从 自觉地按照社 会去履行 义务 , 不做有 则心忘” 同时还强调 了耻感之 于人之 为人 的意义 ,人之患莫大 , “ 损人格 的事情。 缺乏耻感意味着 个人将解 除所有道德约束 , 在无 乎无耻 , 人而无耻 , 果何 以为人哉” 《 ( 陆九渊集・ 与郭邦逸》 。 )
毫 二 社会风气是耻 感培 养的伦理 环境

C N SN A GA G
论 耻 感 教 育 与 社 会 风 气
包 燕 芬

要 “ 在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中备 受关注 , 耻” 耻感文化是 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社会风 气是 耻感培养 的
现 实伦理环境 , 加强耻感 教育对于提升社会风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耻 耻 感 社 会 风 气 我 国改革开放 3 0年来 ,在物质文 明建设不断发展 的同时 , 老字号 。我 国学者也认为 :耻感不仅是传统道德体 系的基本元 人们 的道德思想发生了许 多变化 。 在资产 阶级的拜金主义 、 享乐 素 , 而且是伦 理精神 的原色 , 尤其 在中国道德哲 学传统 中 , 感 耻
上》朱 熹和孟子一样强调 人应 该知耻 , ) 也将有 耻和无耻看 作是 础 。 耻感来源于外界 的评价 ,是 自觉抵制不 良诱 惑预防不 良行 人 与禽兽的 区别 , 他解释说 :耻者 , “ 吾所 固有 羞恶之心也。存之 为的内在人格力量 , 本质上也是 对 自身人 格尊严的尊重和负责 。 则进 于圣贤 , 失之 则人于禽兽 , 故所系 为甚 大。 ”《 书章 句集 (四

他既不会感受到 内在 良心 的责备 , 也不 为外界舆论 有 的把 “ ” 为道德教 育 的前 提 , 耻 作 比如 周敦颐认 为 “ 有 耻 的心态下 , 心 与谴责触 动 , 一切 丧失尊严 、 违背道德 的行 为 , 对他来说 都是可 耻, 则可教” 《 书・ ) (通 幸》 。 反之 , 耻感 的确立 , 能让人们守住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 , 使 还有的认 为“ ” 耻 是人们 品德养 成 的基本保 障 , 比如石 成金 能 的。 教导我们 :耻之一字 , 人生第一要事 。 “ 乃 如知耻 , 则洁己励行 , 思 个人在行为过程 中时时关 注 自身的尊严和责任 ,防范与拒斥一 学正人 , 为皆光明正大。 凡污贱淫恶 , 肖下流之事 , 不 决不肯为。 切 可能对内在尊严带来负 面后果 的动机和行为。 ” ( 传家宝・ 《 人事通》 ) 更有 的把“ 看成是建立道德社会 的根基 , 耻” 比如管子就说 : “ 国有 四维……何谓 四维 ? 一日礼 , 日义 , 日廉 , 二 三 四日耻 。 礼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