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高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高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项目名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高策略研究二、研究背景语文教学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重点,然而,当前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着惧怕、厌恶语文的现象。
一方面,语文教学走形式化、模式化、功利化的路子,相应的教育资源滞后,与现代生活贴近程度不够,理所当然的引起学生的逆反和抗拒;另一方面,学生转向网上资料和游戏,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逐渐退化,尤其是初中和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任务更多,学生已渐渐失去对语文文学的兴趣。
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提出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1.探究现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总结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课堂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3.实证研究不同语文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水平的影响。
4.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四、研究内容1.现阶段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分析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资源滞后、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材过于难懂和与现代生活脱节等,并探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2.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探究有效、注重实效的语文教育策略,分析不同情境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整理新颖的语文教学材料和资源,以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策略。
3.不同语文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水平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比较不同语文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水平的影响,并探究作用机理。
4.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建议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提出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建议,以期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目标。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合分析、实地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文献综合分析搜集相关文献,包括语文教育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育学指导文件、教学理论论文等资料,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学士学位论文—-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我国目前的小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大面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必然遇到的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们也不难看到,大部分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陈旧的教学观对教师的影响根深蒂固。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的认识。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受到传统陈旧的教学观的禁锢。
1、教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2、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教师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当然也就不可避免,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往往导致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出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
而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凿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因此如何使我们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关于“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相关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有很多。
而我们提出的“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旨在使学校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在认真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揭示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经验。
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探索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探索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效果的提升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和提出一系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 丰富教育教学理论,为教育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研究。
2.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3.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探索。
4.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和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实证研究法:通过设计问卷、访谈等工具,收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3. 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课堂教学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启示。
5.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取得以下成果:1.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2. 提出针对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和建议。
3. 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6. 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文献调研,确定研究框架和方法。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开展实证研究,收集和分析数据。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撰写研究报告,提出策略和建议。
7. 参考文献[此处列出参考文献,以示规范]8. 研究团队1. 负责人:XXX,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2. 成员:XXX,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评估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希勤中学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学生在校的学习,古往今来大都离不开由学生、老师、环境组成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大量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老师都是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来进行。
可以说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育目标是否实现,人才培养是否成功,大部分都要看我们在课堂上是怎样实践教育教学的。
我们希勤中学始终坚持进行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学校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近几年来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日隆。
但是,在我们制定新的发展规划中,在总结研讨以前的教学工作时,发现应试教育的痕迹仍很明显,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还没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
在教师方面,兴“加时之风”,靠“补课之功”,用“题海战术”,行“死记之道”,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累,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控制,学习材料靠学校来提供,学习目标靠大纲来确定,学习任务靠老师来安排,学习结果靠考试来评价。
针对这样的课堂教学现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在新课程关于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的指引下,围绕我校制定的“一切为了师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办学目标,学校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认真而深入地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构建一批优质高效的学科教学形式。
3、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二)主要思路“ 1、课题的教学思想:突出“精讲多练”,哪些精讲,怎样练习效果好;突出“学生活动”,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 议、算、答;突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之 有效地获取知识。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善 待”学生,“信任”学生。
3、注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 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体现“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创造”,教师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体现“成 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深入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开题报告
深入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开题报告背景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成果至关重要。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师们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
目标本文的目标是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并提供简单的策略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目前已有的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并总结其特点和适用情况。
2. 实地调研:参观并观察不同学校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了解他们所采用的行动策略,以及其对学生研究成果的影响。
3.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不同教学行动策略的看法和效果评估。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应具有简单性和易操作性,方便教师在实践中应用。
2. 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策略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3. 教师和学生对于不同教学行动策略的接受度和效果评估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考虑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计划安排1. 完成文献综述,对已有的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进行总结和分析(预计耗时2周)。
2. 进行实地调研,观察不同学校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预计耗时1个月)。
3. 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意见和反馈(预计耗时2周)。
4.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预计耗时1周)。
5. 撰写研究报告(预计耗时1周)。
风险和挑战1. 时间限制:完成上述计划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可能会受到时间限制的影响。
2. 数据收集困难:由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主观性,可能会面临数据收集的困难。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综述. 《教育研究》,2018(2): 10-20.[2] 王五, 赵六. 不同学科教学行动策略的比较研究. 《教育实践》,2019(3): 30-40.[3] 陈七, 刘八. 学生对教学行动策略的认知与评估研究. 《教育评估》,2020(1): 50-60.。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1.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1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通过对国内外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3.2 教学策略研究针对现状分析中指出的问题,结合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一系列创新性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
3.3 教学策略实施与评价对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分享,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4 教学策略的推广与应用基于研究结果,为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提供具体的实施建议,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4.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探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5.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形成一份系统全面的教学策略研究报告,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希望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关注,共同为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做出努力。
6. 研究进度安排- 第1-3个月:现状分析及文献研究- 第4-6个月:教学策略研究及案例分析- 第7-9个月:教学策略实施与评价- 第10-12个月:研究报告撰写与成果整理7. 参考文献[此处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文章、教育政策文件等]8. 结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素养的重要阵地。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成绩。
近年来,学科新课程的推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普及等因素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教师和教育研究者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研究拟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学实验等方法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2)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3)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学实验等方法,探讨不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4)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学实验等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对不同教学策略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并对认知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2)实地观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教学策略下的教学和学习情况。
(3)教学实验: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设置教学实验,比较不同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分析教学实验结果。
三、论文大纲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 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特点分析2.1 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2.2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2.3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的重要性第三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3.1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3.2 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3.3 不同教学策略的优缺点分析第四章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4.1 实证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4.2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样本特点4.3 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方法第五章研究结果及分析5.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5.2 实地观察结果与分析5.3 教学实验结果与分析第六章结论与建议6.1 研究结论6.2 研究局限及展望6.3 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参考文献四、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课堂教学提升的实践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提升的实践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教育教学质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氛围不活跃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拟探讨课堂教学提升的实践策略,为提高我国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2. 梳理国内外课堂教学提升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3. 探讨适用于我国国情的课堂教学提升策略,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4. 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氛围等方面。
2.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结合现状分析,筛选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教师素质、教学资源、教育政策等。
3. 课堂教学提升策略探讨:在分析国内外课堂教学提升实践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一套系统的课堂教学提升策略。
4. 策略实施与效果评估:针对提出的课堂教学提升策略,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
通过对比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评估策略实施效果。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课堂教学提升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2. 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课堂教学现状数据,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
3. 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课堂教学提升典型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启示。
4. 对比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提出的课堂教学提升策略,通过对比实验评估策略效果。
5.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研究假设。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而化学课程是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具有高度抽象和概念性的科目之一。
然而,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效果不佳、缺乏趣味性、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有效的策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2. 探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让其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改革要求。
3. 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其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因素、问题和策略展开,涉及以下内容:(1)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和现状;(2)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3)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4)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5) 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激发。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包括:(1) 收集和整理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国家教育政策和教材等资料,分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梳理相关研究的进展和不足。
(2)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深入分析学生和教师在化学课堂中的行为和表现,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对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为改进和提高课堂教育提供思考和借鉴。
(2) 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3)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提高小学语文常态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小学语文常态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第一篇:《提高小学语文常态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提高小学语文常态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大丰市白驹镇第二中心小学吉庆娟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全社会都对应试教育的存在问题、弊端看得一清二楚,有识之士也奋力疾呼、痛斥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危害,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不能主动去探求、去发现、去获取知识,同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语文素养。
这种情况下,新课改应运而生,如今,新课改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老师们开始去思考,开始去学习,开始去探索运用新的更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并取得明显的成效,最明显的是外出学习,看到很多名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让我们看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看到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希望,不少教师也在积极学习,积极投身新课改,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也确有很大改进,课堂上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既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回首多年的新课改,我们在发现大多数教师确实转变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下,也发现有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改革积极性不高,或虽投身课改,但学习不深刻,总是学“形”而不得其“神”,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新瓶装旧酒”,本来“五严规定”是为了更好的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但有部分教师觉得上课时间不可以任意延长,又要取得“考试好成绩”,便反复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教的简单、机械、乏味,学的枯燥、无趣、压抑,侧重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却忽略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有些教师就是学习新模式,也只是在公开课中“展示展示”,而在平时进行课堂教学的“常态课”时却还是应试教育的“旧酒”。
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制定一套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 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3. 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分析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
3. 设计一套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实证研究方案,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教学策略。
2. 实证研究法:通过设计实验或调查,对所提出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进行验证。
3. 案例研究法:选取一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
4. 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第一阶段(第1-2个月):确定研究主题,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当前课堂教学的问题和不足。
2. 第二阶段(第3-4个月):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
3. 第三阶段(第5-6个月):设计实证研究方案,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的策略。
4. 第四阶段(第7-8个月):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提出建议和启示。
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推荐5篇)
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推荐5篇)第一篇: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获得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然而,在当前学校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教学,努力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革学习方式,促进教学的民主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倾向”和“新问题”。
在各种规格的评优、公开示范课中,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活跃的气氛,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小学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
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从而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小学。
表现出来的效果是一生的长期效益而非一节小学课的快乐。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和分析,寻找造成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根源,探求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办法;对教师课堂行为进行合理分解,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的高成效教师行为有哪些特征,在实践层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教学的策略。
2)通过重视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并根据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进行教师培训,推动教师回到“研究”状态,促进教师形成反思意识,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课题的界定“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 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课堂教学形式上比以前活泼了,学生参与教学比以前积极了。
但当前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课堂教学仍然以“师授”—“生受”为主,学生参与度不够;课堂导入形式不够多样;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强,致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教学效率不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高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需要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
为克服“教师很辛苦, 学生很痛苦”的被动局面,为切实提高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课题旨在选取课堂作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行为入手,探索提高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一词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支撑和归结。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三维目标,根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在课堂授课时间一定的情况之下,我们又该如何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呢?本课题从课堂教学行为入手,探索提高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通过文献研究,目前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外的研究多数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动机、成绩等方面的探讨,而对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成绩的重要因素,既体育课堂参与的探究则很少。
2、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它要求我们在探索素质教育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而参与性教学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非常高兴代表课题组来做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请各位专家、各位校长和各位代表提出修改意见。
我的报告分以下四个部分: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和实施四、课题研究成果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中国社会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现代化,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努力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和学生群体在教育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研究要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实现学生真实、真正的发展作为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课堂教学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以及为有效教学提供一种操作模式,从而在更深层面上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本课题研究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开展的,因此本课题研究是与教育的大背景、大形势和要求相吻合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提出,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而立项的。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实施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上。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师生主导和主体地位的主战场。
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
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关注课程改革,特别是他的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改革。
深入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开题报告
深入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开题报告1.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本研究将深入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问题:1.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 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内涵及其构成。
3. 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
4. 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2.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进行验证和修正。
4. 研究内容1.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并探讨其原因。
2. 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理论构建:梳理国内外关于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理论和模型,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框架。
3. 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实践应用:结合案例分析,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4.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的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5.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通过对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深入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为提高我国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6. 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文献调研,收集国内外关于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相关资料。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分析课堂教学现状,构建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理论框架。
课堂有效性 开题报告
课堂有效性开题报告课堂有效性开题报告一、引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技能的重要场所。
然而,许多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课堂效果不佳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背景1. 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课堂效果不佳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适、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课程内容与学生兴趣不符等。
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 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性课堂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有效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动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因此,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三、方法和策略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如引入生动有趣的案例、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组织实地考察等。
这些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动力学生的参与度和动力对于课堂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动力,如鼓励学生提问、组织小组讨论、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等。
这些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个性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四、结论通过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度和动力、个性化教学等方法和策略,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个有效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作者:姚建和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113 更新时间:2008-9-6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姚建和所在单位:泰州市泰东实验学究。
人们开始关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等,有效教学因此诞生。
有效教学研究有影响的国外以赫斯特为代表,他认为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国内有代表性的是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崔教授的观点主要有:“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师要有全能的观点”,“教师要有时间和效益的观点”,“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近年来,国内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课题还是比较多的。
为了达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目标,课题组决定立足学校特点——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公办学校、生源参差不齐、教师结构老化,教学手段落后,设计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课堂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和环节存在的困惑的办法,可以寻求到或构筑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带有学校特色的、民主与创新型的,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方案、办法或模式。
为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可行性强、实践性强的参考和借鉴依据。
1、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通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有效学习策略指导,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目标。
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亮点所在。
2、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
学生的发展是在“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
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价值,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注意学生的意义建构,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全体”、“全面”、“全人”的发展。
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3、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从教学理论上看,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更新教育理念,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策略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建立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既具体、简明、可操作,又具有概括、完整和系统性,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此外,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可以取得另外两个收获:(1)端正教师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科研工作中的务实态度,为学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研究型教师提供经验。
(2)探索总结以“求真务实”的科研为导向,促进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重视提供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整体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验。
二、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有效是指效率、效果、效益。
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效益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
因此,有效性评价的标准,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得到发展是高效教学,学生得不到发展是低效教学或无效教学。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指定的目标,根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1、建构主义理论。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
2、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
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多元智力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
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
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4、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研究认为:教学就是科学。
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人们开始关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等,有效教学因此诞生。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2、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3、案例分析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
4、经验总结法积极做好个人、子课题、总课题的理论、实践的经验总结,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翼齐飞。
5、行动研究法强调对课题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任务分工:1、内容:(1)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研究。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际与评价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支撑,要对现行的课堂教学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面深入的微观分析。
对课堂教学环节要观察、听课、评课、个案跟踪研究;对课堂教学结构要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体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对筛选、提炼各科有效教学策略并加以验证分析;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务实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
(2)学科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在课题的研究中,将突出探索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如何有机融合,把理念落实到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将重点探究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构建传统与革新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将开展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开展后进生的多元评价研究,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以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整体提升等等。
(3)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激励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包括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实践,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评价。
本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的评价上。
从理论层面考虑,课堂教学实践复杂多样,又是随教学情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教学理念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实践,因此本课题研究范围限定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上。
评价主要是关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现程度。
从实践层面考虑,各种教学实践在操作上往往不在一个水平上,大到选择教学方法,小到对某个知识点过程的讲授,因此本课题将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范围限定在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过程上。
学科子课题:语文“期待视界”与有效作文教学策略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策略研究英语课堂教学引领式提问策略研究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2、任务分工:姚建和:指导课题研究,负责宏观规划。
王美华:课题研究策划人,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
缪德云、缪汉云、徐洪进:“期待视界”与有效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王稳琴、孙鹤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王亚云、孙霞:英语课堂教学引领式提问策略研究。
储容、周汉中: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五、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自2007年10月~2011年2月止。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7年10月- 2008年7月)①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最新的课堂教学研究资料,组织研讨,分析论证。
②组织调查部分学科的教学课堂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与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确立课题,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③组建课题组,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培训会,提高具体任务和要求。
(2)实施阶段(2008年8月-2010年9月)①分工落实。
②进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研究典型案例。
③通过同课异型、异课同型等赛课及分析完成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实验报告。
④邀请专家会诊,引领解决实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有效性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2月)①收集、整理子课题结题报告。
②撰写总课题结题报告。
③总课题结题大会。
④经验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结果:1、研究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是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为基础,通过选择、设计和实施具有前置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