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百年蔗糖产业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百年蔗糖产业概况

一、民国时期云南糖业

云南种蔗历史悠久,虽然道光、咸丰年间大量种植鸦片挤占甘蔗种植,以及滇越铁路开通后外国糖业冲击云南市场,云南蔗糖生产一度萎靡,但辛亥革命后,云南蔗糖产量又逐渐增加,到抗战时期云南产糖量已位居全国第二。

民国时期云南全省有32个县是甘蔗种植的主要地区,种植面积约14.7万亩,蔗区主要有:迤东的金沙江下游沿岸一带,迤南的泸江、巴盘江、河底江一带,迤西的金沙江上游沿岸及潞江、澜沧江一带。

民国时期云南榨糖主要由蔗农在甘蔗地边设立糖房进行土法加工,糖房主要是半农性质,纯粹由商人经营的糖房极少,半农性质的糖房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半斤左右的红糖(又称合子糖、碗儿糖)和白糖。冰糖由商家收购白糖制造。电力机器制糖厂只有昆明市志友和孔信记两家,使用红糖为原料,出品砂糖和白方糖,含糖量在97%左右。到建国前,全省有9家初具规模制糖厂,年产红糖16000吨,白糖880吨,冰糖200吨,还有3000余个糖房小规模制糖。

民国时期云南糖以省内销售为主,约占全年产糖的四分之三,内销糖主要集散于迤南的婆兮(今华宁盘溪)、开远、蒙自及呈贡、宜良等分销地;迤西有下关、祥云、鹤庆、云县、腾冲;迤东有昭通、会泽。外销糖在迤南蔗区以弥勒竹园白糖为主,主要销往贵州,远至湖南长沙,每年约200万斤,广南、富宁有少数糖运往贵州、桂林、河口、越南;迤西蔗区主要经腾冲输入缅甸,每年约300万斤。

二、建国后云南蔗糖发展的几个转折点

1.从“吃不饱”到“吃不了”

建国后的30余年间,云南每年需要从外省调入食糖。1952年,在政府的引导下,一部分有经验的蔗农成为专职制糖师傅或制糖工人。1956年,甘蔗种植面积19万亩,人均消费食糖1.66公斤。糖坊工人实行工分制,国家还给增产的糖坊主给予奖金,并统一红糖的制作规格,由国家实行等级定价收购。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蔗农成为社员,集体劳作,集体压榨蔗糖。1960年云南实行“粮食上山、甘蔗下坝”,粮食生产供应紧张,许多蔗农改蔗田为粮田,国家收购粮、油、盐、糖,奖售棉布、针织品。1961年,我省规定城市、工矿区每人每月凭票供应红白糖2市斤,节日、产妇、小孩、病人和少数民族地区酌量供应红白糖,昆明每人每月供应普通糕点1市斤,县城节日酌量供应,农村不供应。到1978年,云南有白糖厂31个,但一半以上均为闲置,全省蔗糖产量多年一直徘徊在10万吨左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制定“粮糖挂钩、吨糖吨粮、差价补贴、超交加价”的蔗糖发展政策。1980年,云南在农村中贯彻“稻谷包产到组,甘蔗包产到劳,联产计酬,超产奖励”的劳动生产责任制的经济政策,同时实行奖售粮食政策,超产部分奖励50%,甘蔗生产大幅度增长。八十年代初,我省加大投入,新建糖厂19个,改建糖厂20个。1983年全省有42个糖厂,其中日处理500吨的糖厂有12个,甘蔗种植面积达到87万亩,甘蔗产量278万吨,食糖28万吨,

编者按:糖是日常生活的消费品,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蔗糖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我省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甘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当前,全省糖业经历多年连续性盈利后,再次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困局。本文根据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对百年来云南糖业发展历史简要概述,以供参考。

选编者——

—云南省档案馆社会利用服务处

蔗糖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5亿元,打破食糖产量10万吨徘徊的局面,糖厂由“吃不饱”转为“吃不了”,结束食糖不能自给的历史,并外调8万吨糖支援其他省份。

2.进入市场化,发展与困境并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省蔗糖高速发展时期。1988年,国家将云南正式列为全国蔗糖生产基地之一。九十年代末期,云南开展良种甘蔗示范基地建设,由村委会组织蔗农出土地进行试验种植,制糖企业负责良种甘蔗种植计划的安排和良种的引进,各级农业办公室、农技推广站负责技术指导和示范操作,各片区甘蔗工作站负责良种种植任务落实和技术实施,甘蔗辅导员负责本片区良种甘蔗种植生产的各项工作,同时政府投资兴修水利,保障甘蔗用水。示范基地的建立,使广大蔗农获得更多的种蔗收入。1999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20万亩,甘蔗产量1600万吨,89间糖厂(95条生产线),食糖年产量149万吨,农业产值25亿元,工业产值40亿元,财政税收3.5亿元,仅次于广西,位居全国第二。蔗糖的发展,不仅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带动商贸、交通、运输、机械、水利、科教、金融等相关事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维系着糖企4万多名职工的生活,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中仅次于卷烟,位居第二。

虽然蔗糖产业规模得到迅速扩大,自1992年全国放开食糖市场和价格后,云南的制糖企业却极不适应。由于食糖市场供大于求,致使糖价连续几个榨季下滑,云南制糖企业规模偏小,日处理能力在4000吨以上的仅有4个,没有一个日处理能力在10000吨的糖厂,89个糖厂中有三分之一的糖厂负债率达到100%以上,全省糖厂平均负债率达到94.7%,欠农民蔗款达5亿多元。片面追求甘蔗种植面积,单产低,甘蔗与其他农作物争地的现象很普遍。到1998年,云南蔗糖全行业亏损8亿元,95%的糖厂处于亏损状态,1999年亏损达到12亿元,许多企业资不抵债,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八十年代后,我省蔗糖产量大幅增长,由于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商业部门按政策规定收购计划内粮食,不能及时给企业兑现白糖价款,造成企业无现金向蔗农支付甘蔗款,只能打“白条”,严重影响蔗农种蔗积极性。1987年陇川景坎糖厂,应付甘蔗款324万,实际只支付25万,欠蔗农299万,使蔗农极为不满,在运蔗车上写“糖厂最坏”。为此,普朝柱省长批示商业收购白糖必须当日提货,次日付款。1998、1999年榨季为确保不向蔗农打白条,云南省政府下发《关于做好当前甘蔗收购资金兑付加强食糖销售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企业加强销售,落实甘蔗收购资金,银行贷款70%,企业自筹30%,对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3.蔗糖产业深化改革三部曲

为扭转蔗糖行业的被动局面,2000年省政府下发《关于蔗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提出在“控制面积、稳定总量、提高质量、调整结构”的原则下,努力实现蔗糖产业三年扭亏脱困的目标。采取严控面积,稳定产量,试行蔗、糖联动,蔗糖按质论价;加快技术进步,抓好“第一车间”;提高蔗糖深、精加工,强化综合利用;加快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减轻企业负担,暂停收费;推行“企业﹢蔗农﹢基地”的生产经营方式;确立以市场导向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强化企业营销和市场开拓工作;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加强市场管理,制止竞相降价,落实蔗糖自律价等改革措施。2002年,我省有蔗糖企业85家,日加工蔗糖14万吨,工业总产值40亿,资产总额达76亿,产糖127.8万吨,占全国食糖产量的20.7%,实现利税总额10.01亿元,实现利润4.88亿元。

2002年,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巩固提高我省蔗糖业的意见》,提出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科、工、贸、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运营机制;采取健全的蔗糖产业管理体制,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糖业结构调整,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强化市场营销,蔗糖收购实行按质论价,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蔗糖工业的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赋税等系列措施;实现蔗糖产业化经营,保持全国第二产糖省地位,年产180万吨的目标。2003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400万亩,甘蔗日加工能力14.25万吨,甘蔗产量1600万吨,产糖190万吨,产量占全国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