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
深圳民治六一学校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
深圳民治六一学校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B .b 点对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Ag +C .c 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D .d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答案】C【解析】【分析】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加入锌粉后,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332=Zn(NO Zn+2AgN )O +2Ag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银小,置换出来银后,溶液质量减小;再跟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3232=Zn+Cu(NO )Zn(NO )+Cu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置换出来铜后,溶液质量增大。
【详解】A 、由以上分析可知,a 点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但锌还未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B 、由以上分析可知,b 点时加入的锌恰好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已经没有硝酸银了,也就没有Ag +了,b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故选项错误;C 、由以上分析可知,bc 段是锌在置换铜,c 点时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固体为银和铜,故选项正确;D 、由以上分析可知,d 点时锌粉已经过量,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不可能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先看清楚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再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出金属与溶液之间置换的先后顺序,最后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求解。
2.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则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A .44:25B .22:5C .4:1D .44:32【答案】A【解析】【详解】 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 ,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铜的质量为y 。
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综合复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复习练习题(一)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B .金刚石作钻头C.用铜丝作导线D.天然气作燃料2、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分子3、甲醛(CH2O)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它来源于室内装潢所用的油漆、胶合板、化纤地毯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的B.甲醛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C.甲醛属于氧化物D.甲醛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小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小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D50克水与50克酒精混合质量为100克5、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分子.假设用此技术欲制取乙醇,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A.氢原子B.氧原子C.氮原子D.碳原子6、中华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炭雕摆设要远离火种B.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C.炭雕是轻质透明的固体D.炭雕能吸附室内有害气体7、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A.B.C.D.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A.二氧化锰B.过氧化氢C.氯酸钾D.空气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N2与CO2C.用石蕊试液区别CO与CO2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O2和CO213、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A.氧气可用于焊接金属﹣﹣氧气具有可燃性B.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空气中CO2体积分数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头痛、眩晕﹣﹣CO2有毒14、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2H2O推测X的化学式( )A.C H4B.C2H4C.C3H6D.C2H615、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16、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产生氧气B、生产氧气的速度慢C、产生氧气的总量少D、没有影响17、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A、分离液态空气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氯酸钾受热分解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18、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B.通过灼热的木炭C.通过肥皂水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19、硫在密封的容器(内有空气)里燃烧,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m)与时间(t)A.B.C.D.11:A.16:11 B.16:9 C.9:16 D.4:921、亚硝酸钠(NaNO2)外形酷似食盐,误食会使人中毒。
鲁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及解答参考
鲁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氯化钠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随温度升高而加快C、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食盐水C、蒸馏水D、石灰水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2H₂ + O₂ = 2H₂OB、CaO + H₂O = Ca(OH)₂C、2KCl + 2AgNO₃ = 2AgCl↓ + 2KNO₃D、CH₄ + 2O₂ = CO₂ + 2H₂O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甲烷(CH4)B. 氯化钠(NaCl)C. 乙醇(C2H5OH)D. 苯(C6H6)6、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KClO3 → 2KCl + 3O2C. Fe + CuSO4 → FeSO4 + CuD. CaCO3 → CaO + CO2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CH4)B、乙醇(C2H5OH)C、氧化铁(Fe2O3)D、葡萄糖(C6H12O6)8、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C、原子核的体积远大于核外电子的体积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9、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H2SO4)B. 氢氧化钠(NaOH)C. 氯化钠(NaCl)D. 乙醇(C2H5OH) 10、在下列反应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C. 2KClO3 = 2KCl + 3O2D. CuSO4 + Fe = FeSO4 + Cu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D. 碳酸钙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时间越短B.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C. 反应速率与温度成正比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元素都是固体,室温下只有汞是液体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D、非电解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2、下列实验操作中,属于基本操作的是()A、用蒸馏法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B、用漏斗过滤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C、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D、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某物质的浓度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氢氧化钠(NaOH)B. 氯化钠(NaCl)C. 乙醇(C2H5OH)D. 氧化钙(CaO)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在化学反应2KClO3 → 2KCl + 3O2↑中,反应物KClO3的化学式表示了它的分子由__________ 个钾原子、__________ 个氯原子和__________ 个氧原子构成。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C.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D.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答案:C解析:A.第IA族元素含氢元素与碱金属,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为8,如He最外层含有2个电子,故B 错误;C.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其中包括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第VIII族和零族共16个族,但是元素周期表的列数被称为族序数,共有18列,包含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VIII族、1个零族,故C正确;D.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不是最高价无此规律,如次氯酸为弱酸,硫酸为强酸,故D错误;2、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从煤焦油通过分馏得到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B.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与烯烃相似C.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答案:C解析:A.煤焦油分馏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但苯不是煤焦油分馏的主要产品,煤焦油分馏的主要产品是芳香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B.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不存在碳碳双键,故B错误;C.苯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故C正确;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能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 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C.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D. 金属钠的熔点很高答案:C解析:A. 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但其硬度并不大,可以用刀切割,故A错误;B. 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但生成的固体是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而不是白色的氧化钠,故B错误;C.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确实会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这是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一个显著特征,故C正确;D. 金属钠的熔点并不高,它在常温下就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这说明它的熔点低于常温,故D错误。
兰州市树人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
兰州市树人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 B.60% C.76% D.84%【答案】C【解析】表面被氧化的镁条其成分有氧化镁和镁,其中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镁元素都以氯化镁的形式存在;由氯化镁的化学式MgCl2-可得镁元素与氯元素的关系式如下:Mg---2Cl- MgCl2-2HCl,Mg--- -2HCl,设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x,Mg---2HCl24 73x 73g×19%x=4.56g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6g÷6g×100%=76%点睛: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计算使计算题变得简单。
2.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C.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 D.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答案】C【解析】(1)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因此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气体质量;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2.2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设生成2.2g气体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y,生成沉淀5.0g所需Na2CO3的质量为z.则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44 106100y 2.2g z 5g106/44=y/2.2g y=5.3g 106/100=z/5g z=5.3g图1中b点的值为5.3g ÷10%=53;x点的值为(5.3g +5.3g )÷10%=106C.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a点表示碳酸钠先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钙;所以溶液的pH逐渐增大到7;因此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D. 当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b~c段反应过程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呈中性,图1中c点时,原溶液中的溶质盐酸和氯化钙都被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中考化学复习考试试题: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专题练习(无答案)
初三化学专题练习(一)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主要是物质的大小、粗细、形状、状态的变化。
2、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发光、放(吸)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物理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原来的分子、原子或离子。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等。
2、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等。
3、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
4、描述物质性质的字词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难、不易)等。
中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生锈自行车轮胎爆炸B、高梁酿酒,红磷燃烧C、胆矾研碎,酒精燃烧D、食物腐烂,金属导电2、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密度比空气小C、能燃烧D、难溶于水3.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发热B、有气体产生C、有沉淀产生D、有新物质生成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利用沸点不同使汽油从石油中分离出来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成焦炭等物质D、将二氧化碳制成干冰5.下列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胆矾是蓝色固体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燃烧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变成冰B、酒精挥发C、铁生锈D、铜丝导电7、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热时吃雪糕,发现雪糕慢慢融化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第一次质量检测附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第一次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2.选择题答案请填入第Ⅰ卷末尾的选择题答案表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
(每题1分,本题共15分)1.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世界地球日邮票,号召人们关爱地球。
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地球保护的是A.大量开采煤、石油及天然气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B.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C.加强新能源研究,使用压缩天然气、氢气作汽车燃料D.研发可降解塑料或替代用品,控制白色污染2.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铁锅生锈C.开水沸腾D.蔬菜腐烂3.在实验室取用下列药品时,需要用药匙取的是A.稀硫酸B.氧化铜粉末C.铁丝D.块状大理石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干冰B.蒸馏水C.纯碱D.酒精5.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要适时适量地施用氮肥,下列肥料中属于氮肥的是A.KCl B.Ca3(PO4)2C.NH4HCO3D.K2CO36.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B.C.D.7.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 .青铜B .硬铝C .氧化铁D .不锈钢8.法国化学家库尔特从海藻灰溶液(主要成分为NaI )中发现了碘元素。
在NaI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 .+5 B .+3 C .+2 D .-l 9.某化学活动小组测定了甲、乙、丙、丁四种水样的pH (如图所示),其中呈碱性的是 A .甲 B .乙C .丙D .丁10.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 .蒸馏B .吸附沉淀C .过滤D .静置沉淀11.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 .用肥皂液洗衣D .用沐浴露洗澡12.有X 、Y 、Z 三种金属,把Y 投入X(NO 3)2溶液中,Y 表面有X 析出, 把X 投入Z(NO 3)2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
深圳坑梓光祖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
深圳坑梓光祖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现取一定量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0g 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 111.4g 溶液,将溶液蒸干得到 20.6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含量约是( )A .77.5%B .63.3%C .46.7%D .22.5%【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发生的反应是:CaCO 3+2HCl=CaCl 2+H 2O+CO 2↑,Mg (OH)2+2HCl=MgCl 2+2H 2O 111.4g 溶液,将溶液蒸干得到 20.6g ,水的质量是:111.4g - 20.6g=90.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90.8g 水来自三部分:1、盐酸中的:100g-100g×14.6%=85.4g ;2、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水:利用氢元素守恒:2HCl H 2O ,即每73份质量的盐酸得到18份质量的水,盐酸:100g×14.6%=14.6g ,水的质量:3.6g ;3、氢氧化镁中的氢元素产生的水:90.8g-85.4g-3.6g=1.8g ,利用氢元素守恒:Mg (OH)2H 2O ,即每58份质量的氢氧化镁得到18份质量的水,则氢氧化镁的质量是5.8g ;根据反应:Mg (OH)2+2HCl=MgCl 2+2H 2O ,计算氯化镁的质量,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 ()2258955.8Mg OH MgCl g x58 5.8g 95x= 解得x=9.5g ,则氯化钙的质量:20.6g-9.5g=11.1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y ,则有: 32CaCO Ca 10011111Cl 1.g y 10011111.1gy = 解得y =10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含量约是10g 100%63.3%10g+5.8g⨯≈。
故选B 。
2.已知: 32322Fe(OH)Fe O +3H ΔO ,现将CO 气体与21.4g Fe (OH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 x O y 混合物12.8g ,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 稀H 2SO 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
2024年广西化学中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广西化学中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醋酸 (CH3COOH)B. 氨水(NH3·H2O)C. 硫酸 (H2SO4)D. 二氧化碳 (CO2)【答案】C 【解析】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几乎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选项中的醋酸和氨水都是弱电解质,它们只有部分分子会电离;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其电离程度也很小;而硫酸是一种强酸,在水中几乎完全电离,因此它是强电解质。
2、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A. 22.4 LB. 2.24 LC. 224 LD. 0.224 L【答案】A 【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标准状况下(即温度为0°C 或273.15 K,压力为1个大气压),1摩尔的理想气体体积约为22.4升。
这一数值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用于计算气体的体积和量的关系。
其他选项不符合这个标准值。
3、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参加B.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C.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一定同时发生 A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与是否有氧参加无关,如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HCl ,故A 错误;B .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B 错误;C .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C 正确;D .氧化与还原反应存在于同一反应中,一定同时发生,故D 错误;故选:C 。
4、某温度下,在2L 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 (g )和2molY (g )发生反应:X (g )+mY (g )⇌3Z (g )△H <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X 、Y 、Z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mol 、1.2mol 、1.2mol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1B.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7D.增大压强,Y 的转化率增大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把握化学平衡三段法、K 及转化率的计算、平衡移动为解答的关键。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单元达标测试基础卷试题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单元达标测试基础卷试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制备氧气,现加热 24.5g 氯酸钾,最多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答案:6g【解析】【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氧气。
【详解】设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x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为9.6g 。
解析:6g【解析】【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氧气。
【详解】设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x322MnO +Δ2KClO 2KCl 32459624.O 5g x24596=24.5g xx=9.6g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为9.6g 。
2.煅烧250吨含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分解),完全分解后质量变为151吨,求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t-151t=99t 。
设生成99t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氧化钙质量为x。
解得解析:4%【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t-151t=99t。
设生成99t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氧化钙质量为x。
32 CaCO CaO+CO5644x99t ↑高温5644=x99t解得 x=126t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126t100%83.4% 151t⨯=。
答: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3.4%。
3.实验室中有一瓶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为测定其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同学们取出25g 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5g。
请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8%【解析】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氢氧化钠不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 + Ca(OH)解析:8%【解析】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氢氧化钠不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E→F是一个放热反应,符合条件的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B→E,可以为化合反应,或者置换反应,C→E,可以是化合反应,不能通过置换反应来进行,故反应类型可能不相同,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若G为一种盐,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盐是碳酸盐,如碳酸钠满足条件,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A-C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常温下为气体。图中“一”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E→F是一个放热反应
B.B→E,C→E的反应类型可能不相同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5.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A、在温度为t1℃时,图中乙物质曲线处于甲物质曲线上方,说明此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A没指明温度,错误;B、曲线图显示,在温度为t2℃时两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若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量相等所含溶质的量也就相等,但本选项的说法中没有说明饱和溶液质量是相等的,所以也就不能得出所含溶质质量相等的结论错误;C、据图知: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减小。所以,随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会因溶质溶解能力减小而析出晶体,正确;D、曲线图显示,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冷却结晶时少量的乙物质仍溶解在溶液中没有析出,正确。故选C。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CO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灼热氧化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易溶于水,MnO2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若G为一种盐,则A不可能与G发生反应
D.若G为一种温室气体,实验室可用F溶液检验G
【答案】C
【解析】
【分析】
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A可能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得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得出F为氢氧化钙;D、E组成元素相同,猜想E为水,则D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C为氧气,水可以和氧气相互转化,B、C常温下为气体,可以猜测B为氢气,氢气可与氧气反应,也能与水相互转化,且能有A转化而得,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物质很多,常见的可以猜测为二氧化碳。故可以初步定为:A为稀盐酸或稀硫酸;B为氢气;C为氧气;D过氧化氢;E水;F氢氧化钙;G为二氧化碳;
D.1.8<m<6.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mgMg、A1、Zn、F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是由金属离子(Mg2+、A13+、Zn2+、Fe2+)和Cl-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中含有Cl-的质量为(m+7.1) g-mg=7.1g。则该反应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7.1g÷ =7.3g。
6.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C
【解析】
由 和 得, ,
生成氢氧化铝的质量为 ,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故选D。
3.某同学将mgMg、A1、Zn、F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
A.2.4≤m≤6.5
B.2.4<m<6.5
C.1.8≤m≤6.5
假设分别为四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则
由计算可知,若为四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时,m最大值为6.5g,最小值为1.8g,而该物质为混合物,故m的最大值应小于6.5g,最小值应大于1.8g,故选D。
4.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D、若G为一种温室气体,即是二氧化碳,实验室通常采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实验室可用F溶液检验G,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10g加入到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12gB.14.25gC.17.25gD.27g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两者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B.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所以镁先反应完;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比锌生成氢气多。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盐酸溶液的pH小于7,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应逐渐减小;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通常粉末状时,药品和盐酸接触更充分,反应较快;当块状石灰石反应时,速率较慢;但过氧化氢质量相同时,生成物的质量相同。选C
D、NaCl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
【详解】
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10g加入到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209g,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设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