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读教育专著读后感
语文专著读后感
语文专著读后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关于语文教育的专著,它为我揭示了语文教育的现状,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语文教育的使命与挑战,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当前的语文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阅读兴趣缺失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在这本专著中,作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将现代科技融入语文教学等。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认为多样化教学至关重要。
以我自身的教学经验为例,通过组织诗歌朗诵、名著导读、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
此外,注重课外拓展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可以参观历史遗址,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然,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关键。
在这本专著中,作者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我认为,要让学生爱上阅读,首先要做的是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二是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三是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四是鼓励家长参与阅读活动。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角色至关重要。
我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育素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此外,家庭与学校在语文教育中的合作也尤为重要。
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积极参与教育
活动,与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总之,这本语文专著为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教育专著读后感【优秀11篇】
教育专著读后感【优秀11篇】教育专著读后感篇一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
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
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它犹如一丝曙光,引领着我走出教育的误区,走向光明。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让我深感教育原来是如此的美丽。
以下是我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体会:“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陶行知讲生活就是教育,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改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意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人的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教育是对学生经验的改造。
”而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范围以内,这是极有力量的。
”同时陶行知又认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地生活,选择生活就是选择教育,不是把教育简单地生活化。
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们理想的教育。
只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健康的教育。
“生活教育”另一层意义是人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
学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
学生需要恋爱,那么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恋爱教育,学生进入青春期,就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
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
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先生的第一面大旗。
教育专著读后感【优秀9篇】
教育专著读后感【优秀9篇】教育专著读后感篇一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一我们要学会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
《爱的教育》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发生在安利柯各种感人小故事以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月故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争吵》,让我的脑海里涌现了一大堆生活里的画面。
故事主要讲了安利柯和最好的朋友发生了争执,安利柯用尺子指着朋友,父亲把尺子折断了扔到墙角去了,这位父亲虽然严厉,但举止中却饱含着对孩子的爱。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而我的父母也是这样。
学习进步时,爸爸妈妈会奖励我,让我有了成就感;退步时,爸爸妈妈会教育、批评和引导我该怎么改正错误。
那是几年前,一个美丽的日子,晴朗的天空。
而我却觉得非常糟糕,那是因为我的数学复习题只得了良。
回家的路上,我忐忑不安的想:“爸爸不会骂我吧?应该不会吧?爸爸是爱我的……大不了骂我一顿……真希望能这样吧!”突然觉得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的就回到了家,爸爸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对我,反而迎来了一阵劈头盖脸的斥骂。
随后,爸爸恢复了情绪。
开始耐心的教导我该怎么做这些题。
而一旁的妈妈在爸爸教完我题目后鼓励我:“一次没考好没事,下次努努力就好了。
”而妈妈慈祥的话语让我心头暖暖的。
我从心底里知道,我们从呱呱坠地时就一直被父母各种爱包围着,有时是严厉的爱,有时是慈祥的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教育专著读后感篇二毕业十年了,十年来一直在从事教育工作。
一项工作从事久了会觉得有些自身已经得心应手,在不断的实践中忽略了理论学习。
20XX年的XX月,参加了国培计划后,和省内各地的同行们相互交流,逐渐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一些缺失,回来后将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利用到教学中取的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不久前阅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理念方面的著作:《国际教育新理念》,这是由顾明远先生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孟繁华博士主编的一本关于教育理念的图书。
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宏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教与学的理念。
研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研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研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精选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研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1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应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灵魂工程师,自己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重在师德的提高。
重视师德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
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作为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诚教育事业是师德的灵魂。
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优秀教师,除了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应有“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己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自己与学生关系的准则。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
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学生很善于观察与思考,对你的一言一行,他们都在观察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应。
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受到老师是在心诚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
反之,如果他们感觉到你没有爱生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甚至反感、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
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
阅读教育专著心得(精品8篇)
阅读教育专著心得(精品8篇)阅读教育专著心得篇1刚开始看《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所提的要求都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
真正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时是在寒假里,我又再次拜读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学生要靠老师的激励、引导、督促教育才能成功。
作者克拉克先生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55个教育细节的处理,创造出教育奇迹。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
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
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
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让绝大多数的老师感到比较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比较听话的还好,虽然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业还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对于作业经常拖拉不做的,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联系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后进生谈话,刚开始还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长听惯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也会对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则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差生,就更不想学习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他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长联系,但都没能联系到。
教育专著读后感20篇
教育专著读后感20篇教育专著读后感20篇教育专著读后感(一):读一本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想法,甚至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而如今与书为友,享受这种温馨的感受是难得的,读书,收获安静的富足《爱的教育》,我感到爱是心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得越深,奉献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爱的世界生命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人间。
教师献给学生的是自我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我们所期盼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正的。
读完《爱的教育》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小说主人公是三年级学生安利柯,但我认为与其说是安利柯,不如讲是在他周围的用全身心的爱倾注于他以及他一样的孩子们身上的师长们。
他们的言行中洋溢着爱的氛围。
所以,孩子们也变得可爱,纯洁起来。
如:安利柯的母亲是个富于同情心的妇女。
她会带着孩子们送布给报上记载的穷妇人。
并且她十分体贴他人,善解人意。
当安利柯发现这户穷人正是同学克洛西的家事,她又不时的强调:不要做声!以免伤害到男孩的自尊。
当克洛西看到他们,她又暗示儿子去与同学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动。
她还很会借机教育孩子。
在告诉安利柯万圣节的意义时,她也会告诉他,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纪念许多英雄。
安利柯的父亲似乎是从来都不对孩子火的,他总是会用很温和的语气来训人。
当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态度不好时,他给儿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并非有意,并且告诉他,要谅解别人的一时无礼,还应敬爱辛苦的先生。
学期结束,他会提醒儿子去向朋友们告别,以及去向曾对不起的人谢罪请求饶恕。
他也很关心其他所认识的人的情景,生活里充满欢笑。
安利柯的先生当然也不能不提。
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关心,一点点的小病都逃可是他的眼睛。
他对犯错之后又认错的孩子从不多家指责,只是说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这种事了。
教育教学专著读后感
教育教学专著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教育教学的专著,书里那些关于教育的观点和方法让我感触颇深。
这可不是那种随便翻翻就能放下的书,而是让我一边读一边忍不住点头,还时不时拍一下大腿说“太对了”的好书。
书里提到了很多我们在教育中常常忽略的细节,就拿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说吧。
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嘛,只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按部就班地学习就行了。
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探索。
就像我前段时间观察到的一件小事。
我邻居家有个小男孩,叫明明,上小学三年级。
明明平时特别调皮,总是坐不住,学习成绩也不太好。
他妈妈为了他的学习,那可是操碎了心,每天都陪着他写作业,给他讲题,可明明就是不上心,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有一天,我去他家串门,正好赶上明明妈妈又在辅导他做作业。
只听见明明妈妈大声说:“这道题我都给你讲了三遍了,你怎么还不会?”明明低着头,一声不吭,手里的铅笔在本子上胡乱划着。
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发现问题出在哪儿了。
明明妈妈一直在告诉明明答案是什么,怎么做,却没有让明明自己去思考。
于是,我跟明明妈妈说:“要不咱们试试让明明自己想想?”明明妈妈有点怀疑地看了我一眼,但还是同意了。
我对明明说:“明明,这道题呢,你先别着急,咱们一起来看看题目说的是什么。
”我引导着他读题,然后问他:“你觉得这道题是在考你什么知识点呀?”明明一开始还是懵懵懂懂的,但在我的耐心引导下,他慢慢地开始思考,眼睛也亮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明明突然说:“我好像知道怎么做了!”然后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了答案。
虽然答案不完全对,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
我和明明妈妈都为他鼓掌,明明也高兴得手舞足蹈。
从那以后,明明妈妈改变了辅导作业的方式,不再直接告诉明明答案,而是更多地引导他自己去思考。
渐渐地,明明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成绩也慢慢上去了。
这件小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真的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读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范文
读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范文近年来,教育教学专著的出版数量逐年增多,涵盖了各个学科和教育层次。
这些专著不仅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数据。
在阅读了多本教育教学专著后,我有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进行分享。
首先,教育教学专著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教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
因此,一本好的教育教学专著应该既具备较高的理论含量,又能贴近教学实践,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
例如,在阅读教育心理学专著时,我发现其中介绍了许多实际案例,并对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对于教师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其次,教育教学专著应该注重科学性和前瞻性。
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不断涌现。
因此,一本好的教育教学专著应该具备科学性和前瞻性,能够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育技术学专著时,我发现其中介绍了最新的教育技术和在线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为教师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再次,教育教学专著应该注重跨学科和综合性。
教育教学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学科,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因此,一本好的教育教学专著应该能够跨学科地介绍相关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
例如,在阅读学科教学方法专著时,我发现其中不仅介绍了多个学科的教学方法,还对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联系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这为教师进行学科整合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最后,教育教学专著应该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来验证和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因此,一本好的教育教学专著应该能够提供实证研究的数据和案例分析的具体情况,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支持。
例如,在阅读教育研究方法专著时,我发现其中介绍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并提供了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进行教育研究。
教育专著读后感优秀
教育专著读后感优秀在课余时间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书中“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这条建议带给我深深的触动。
文中这样说:“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
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
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
”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都会感到都非常头痛。
书中提到,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的了解。
孩子们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就拿学习外语来说,有些学生采用“听”的方式更有效果,有些通过“看”能过目不忘,甚至能成为同学中的“活字典”。
教师面对不同的孩子,首先要对他们的各个方面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一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可仔细想来,在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是按照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同一个学习要求、要求他们完成同样的作业,自然也会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他们。
一些基础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学生,他们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情况不断出现。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这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爱做小动作、无精打采等,其实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设计多种活动,以适合他们不同的学习方式。
通过不同的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自己的课堂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五篇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五篇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一)新世纪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读教育专著读后感。
教育新形势下,对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十分必要。
古诗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活动中,本人也受益多多。
一、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教育需要思想。
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有思想的教育刊物,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这些教师就应有自我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
一句话,没有了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没有了思想,教育者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他注定了会一事无成、枉度此生。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它具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用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
命运的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
二是用思想陶养学子的心灵。
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
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人生,才更搞笑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思想的创生,是一种精神的历险,需要胆识,需要勇气,也需要宽松、宽容的氛围。
让我们共同去营造,让我们用心去呵护生长思想的土壤,让阳光洒满大地,让完美永驻人间,让我们的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
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篇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我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我的命运而需要的思考、决定、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读后感《读教育专著读后感》。
”与“自由”相对的是压抑、禁锢、灌输、奴役、摧残、践踏、束缚、钳制……这是两种向度的力量。
教育保证自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教育专著读后感5篇
教育专著读后感5篇教育专著读后感1近段时间,我校开展了“读教学专著,走成长之路”的教师读书活动。
期间,我读了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一书。
书中写的都是一个个教育故事,从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我感受到他对教育的一丝丝忧愁,他就一个站在教育十字路口的人,为我们指引着方向。
“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是互动与相互成全。
以追求完整人性为目标的教育,以人性的不完整作为关注的起点,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独特性而赋予了主体的价值,并因此成为责任的'主体,主体意识的萌发恰似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点。
”书中的这两段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那么谁来进行教育呢?自然是教师。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必先修身。
因此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理论知识,记好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
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
要学会“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善待每一个学生,用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之门。
”书中最让我欣赏的,是作者提出了基础教育中的10个人文关键词:自主、互动、开放、质疑、活力、宽容、同情、爱、觉悟、生命。
人文精神是当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背景和追求目标,这些名词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被赋予了坚实、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
尊重生命,爱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活力。
教育专著读后感2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
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
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论,也是他的教学论。
其含义极其丰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优秀6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优秀6篇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篇1最近我拜读了教育专著《名师怎样观察课堂》,读后感慨很深。
这本书阐述了编者对于各学段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又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在这里名师能和我们进行推心置腹的对话,是对我们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探索的一种专业引领。
读后你不得不佩服专家那理性的思考、深入浅出的剖析、以及高瞻远瞩的目光……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本书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下,具体展示了名师授课的过程,对新课改形势下教师的教学有示范与指导作用。
这本教育专著使我深入了解在各个学段,我们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哪里,应该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精彩课堂”中展示的精彩课例,让我亲身感受名师在教学环节上的准确把握,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更是剖析深刻。
这样的内容和形式安排,意在对教师起到举一反三、名师引路的作用。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方法阐释”的形式,对本课采用什么方法,引领学生突破本课的难点,做以简练的总结,让我们教师一下子感受到他们的别出心裁,从中受到启发。
读完这本专著,我收获颇多。
文中指出现在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走入的极端,我马上感受到真是旁观者清,专家指出的很多错误做法,在我的教学中都曾出现过,不禁让我汗颜。
1、教学内容胖。
我们在有领导、老师听课的时候,经常是一节课的内容安排的非常多,把两节课的任务合并在一节课完成,为了就是课堂上的感觉比较充实、有看头,过于求全求美。
结果呢,往往是仓促结束,给听课的老师留下的印象就是一节课胳膊记录的十分劳累,真是疲于追赶呀!而学生呢,更是随着老师在一个劲的跑。
2、教学环节碎。
我们在教学中尤其应该重视培养良好的数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只有整合教学环节才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的整体把握,才能较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根本在于提高设问的质量,扩大教学各环节的容量,保证每个人都有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
3、教学形式花。
读书教育专著心得体会(通用8篇)
读书教育专著心得体会(通用8篇)读书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1《教师的挑战》他用精妙的笔触把我们带到一个又一个课堂上,让我们在“教学事件”中去观察、去体会、去发现、去回味。
看到了一个教育学者对教师、对学生深沉而理智的关切。
他就是佐藤学教授,一位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位亲临一万多间教室的扎扎实实的实践者。
在书中作者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以现场速描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教师们多样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们多彩的学习生活。
谈谈令我感受颇深的三点:一、关注课堂中的“小事”作为东京大学的一位教授,佐藤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虽然是个教育学者,但他似乎并不把高深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重心,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关心发生在教室里的“小事”。
跑学校、进课堂成了他最大的爱好。
这样的大学教授似乎让人不可理解,但他对此有自己的主张。
在《教师的挑战》的后记中,他说: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漠视教室中的“小事”,但教育改革不正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吗?“小事”不正是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吗?害怕数学连书都不翻的芳树,今天在敏子和秀树的合作学习中虽然偶有失误,但毕竟开始做练习题了。
总是闭着嘴,躲开他人视线的良子,今天穿着绣着小花的裤子来上学了。
这里的每一件小事都支持和促进着每一个孩子学习,对教师来说这比“大规模”改革重要得多。
他所追求的是每个孩子的点滴成长。
这些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值一提,在他看来却弥足珍贵。
佐藤学在书中介绍的教师是在任何学校都可以遇到的寻常教师。
每一位普通教师的小小挑战与教室中的孩子们才是开拓未来的教育改革者。
二、尊重与信赖佐藤学提倡的是一种宁静、润泽的课堂氛围,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不恐惧、不紧张的心态是他们安心学习的前提。
滨野老师的课堂正是这样。
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朗读,他们在喜欢的段落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读完课文他们互相讨论着,自自然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快要下课了,他们仍然意犹未尽,想要继续讨论。
佐藤学认为,滨野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他对每一位儿童的尊重。
教师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7篇
教师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7篇教师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7篇教师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1在校长的力荐下,我看了朱永新《中国新教育》。
其实我们学校走的就是新教育的路,对书中的一些理念,格外亲切,那都是耳熟能详的名言。
如无限相信学生和教师的潜力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四大改变,六大行动,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完美教室,学校文化,教师专业成长已在我们学校实实在在开展,新教育的理念和行动,我们正努力践行。
新教育理念催人奋进。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为学生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负责,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个性张扬的人,一个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的人,正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
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
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相信教师与学生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
什么是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育学生终极目标是什么?人的完整性首先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的,让人成为他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为此,我们学校提出了长善教育的理念就非常切合教育的实质。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从教育上理解,长善救失就是发展他的善心善行,改正他的坏习惯、过失,让他的善心善行不断地发扬光大。
从教学上理解,长善救失就是发挥、发扬、优化学生的优点、长处,弥补学生的缺陷、不足。
超越自我,追求至善这是我们的校训,也是我们学校每个人的理想追求。
读教育专著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
读教育专著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读教育专著的心得体会1(805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这本《爱的教育》。
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而是将它搁置在一边任其生灰生尘。
直到有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
它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这本书,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真正吸引我的,感动我的并不是其极高的文学价值,而是其无处不在的爱——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在这些近乎完美的爱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亲子之爱,尤其是妈妈的爱。
记得有一天,妈妈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为我准备好了热乎乎的早餐。
我以为又是我最爱吃的三鲜粉,兴冲冲跑到餐桌一看,居然是我最不爱吃的鸡蛋煮面条。
看到讨厌的鸡蛋煮面条,我很是不满,大声嚷嚷起来:“怎么又是这些难吃的东西?”可妈妈却心平气和地说:“你现在长身体,只有摄入了足够的营养,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精力旺盛,认真听讲……”妈妈正在发表长篇大论,我却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话:“不吃,不吃!鸡蛋煮面条再有营养再好我也不吃!”说完,我嘟着嘴,背起书包“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中午放学回家后,我发现饭桌上全是我最爱吃的菜。
早上饿着肚子的我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正当我大快朵颐时,我忽然发现妈妈比平时吃饭慢得多,仔细一看,这才发现妈妈手指缠着纱布条,还渗着血呢!一问才知道,原来妈妈在切菜时因为担心我上午会饿着,分神了而不小心切伤了手指头。
知道这一切后,我还是大口大口地吞着饭菜,但已经不知道这些饭菜是什么味道了……妈妈的爱,虽然没有《爱的教育》那本书上的爱那样有名,但它一样感人至深,一样完美无暇。
读教育专著的心得体会2(834字)人们一提起亲情,总会想到亲人团圆的场面,家人过节的温馨等。
教育专著读后感与心得5篇
教育专著读后感与心得5篇教育专著读后感与心得1寒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三是“学做合一”;四是“实验即创造”,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
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
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
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
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
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教师阅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教师阅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教育名著》是一本思想深邃、富有启发性的著作。
通过读这本书,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本质,并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启示和体会。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过程,是通过引导和培养来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里,而且贯穿于人的一生。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教育者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方法。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展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教育者还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这本书还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人的知识和技术,更是培养人的品格和人格。
教育需要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需要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受益匪浅。
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教育者,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以适应和引领教育的发展。
我需要关注教育的前沿研究和理论,了解最新的教育方法和技术。
我还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需要。
此外,阅读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教育的困境和挑战。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教育的浮躁和功利,教育观念的僵化等问题都给教育带来了困扰。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阅读《教育名著》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本质。
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知识,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启示和体会。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愿意为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需要。
2024年读教育教学专著心得(3篇)
2024年读教育教学专著心得教育是一项永不停歇的事业,而教学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部分。
教育教学专著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文献,一本好的教育教学专著可以给教育者以启发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在我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过程中,我读过许多优秀的教育教学专著,其中有一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其中几本专著的心得体会。
第一本专著是《教学设计的艺术》。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光耀,他是一位教育学者和教育实践专家。
在这本书中,李光耀系统地介绍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教学设计模板和案例。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因为它全面而系统地讲述了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再到评价和反思等。
其次,这本书强调了教学设计的艺术性,即教育者需要在理论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创造力来设计教学活动。
这些经验和创造力是不能被简单地规范化的,每个教育者都应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对我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有关教学设计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教学艺术的启示录。
第二本专著是《教育心理学导论》。
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庆芳,他是一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实践专家。
这本书以清晰简明的语言讲述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因为它突出了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者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指导他们的学习。
其次,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心理学概念和工具,如学习理论和评价工具等,帮助教育者准确判断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对我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更是一本教育者实践指导的宝典。
第三本专著是《课堂教学的艺术》。
这本书的作者是刘志义,他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学家和课堂教学专家。
在这本书中,刘志义以他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优质课堂的原则和方法。
教育教学专著的读后感(精选3篇)
教育教学专著的读后感(精选3篇)教育教学专著的读后感1做教师这些年,可能性格所致,一直以一种淡然对待这份工作,不为利益、荣誉所动,但心中始终有一份责任,那就是让我的学生在经历初中阶段的人生成长中没有遗憾。
翻开《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的"全兵法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最大的收获。
翻开首页,一段段文字让我对教育,对教师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中,作者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吧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高瞻远瞩看教育,如果作为教师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不能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什么是最糟糕的伤残?了无生气、不负责任、欠缺野心和渴求,这才是真正的伤残!""走进学校,你们要学习怎样成就伟大的梦想和人生的卓越,而不是学习平庸!""如果我们不停的朝前走,就会不断的满足,就会快乐幸福,"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前面永远有梦想和希望在等待我们去收获!教书育人自古以来经久不衰,她的魅力就在于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培养人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对人的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读教育专著读后感新世纪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教育新形势下,对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非常必要。
古诗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活动中,本人也受益多多。
一、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教育需要思想。
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有思想的教育刊物,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这些教师应该有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
一句话,没有了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没有了思想,教育者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他注定了会一事无成、枉度此生。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
命运的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
二是用思想陶养学子的心灵。
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
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
—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思想的创生,是一种精神的历险,需要胆识,需要勇气,也需要宽松、宽容的氛围。
让我们共同去营造,让我们用心去呵护生长思想的土壤,让阳光洒满大地,让美好永驻人间,让我们的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
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篇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考、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
与“自由”相对的是压抑、禁锢、灌输、奴役、摧残、践踏、束缚、钳制……这是两种向度的力量。
教育保证自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
任何教育无论它处于什么层次,以哪一方面为侧重点,致力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应是其安身立命之所,都是其根系所在,人的自由、解放、超越、完善都应是其根本性内
涵。
舍此,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
三、学习,学习,再学习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
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
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学习是人深层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
学习是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是一种用努力酿造的快乐。
学习是一种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
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渐归于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
学习能够拯救我们自己。
我们通过学习,让知识活化成了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
这就是教者的魅力所在。
最终,因为学习,我们胜任着我们的工作,我们将学习与工作合为一体,我们实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欧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