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生观解析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内涵(主)+新课改教学观(备用)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师要做到教育公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且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应该建立在学生的特长、爱好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之上。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教师要看到学生的特点、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新颖想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学习过人)

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以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在中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考试中,职业理念一章涉及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一章的的题型有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是需要大家着重识记的一章。现就“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进行备考指导。

一、知识链接

“以人为本”学生观内涵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安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成不依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精析:1.2学生观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精析:1.2学生观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理念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备考现已开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为考生整理了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精析:1.2学生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精析:第二章学生观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真题:第二章学生观

1.常言道“数子十过,莫如奖子~长”,这句话启示我们教育应该坚持( )。【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

A.以实战锻炼为主

B.以情感体验为主

C.以表扬奖励为主

D.以说服教育为主

【答案】C

【解析】ABCD都是从知情行等不同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题干中“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明显体现的是一种肯定的方法,选C。

2.崔老师真是一个“懒”老师!

就说作文课吧,很多老师都有不成文的程序。首先,来个开场白,接着念几篇范文,发一通评论,再布置一篇作文,附带一堆提示……崔老师却不这样,他经常找一些文章,说阅读对于写作很重要,要大家自主阅读,然后让大家交流阅读感想。同学们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忙得不亦乐乎,他却显得逍遥自在。在此基础上,学生顺利地完成了作文,崔老师真懒!

崔老师建议同学们自主评选“班级之星”,并走“星光大道”。班上42个学生,大家都能自己评“星”,纷纷上台展现自己的风采。最后居然评出了各种各样的50颗“星”,他也没有反对。

崔老师负责学校宣传栏。起初,他叫几个能写会画的学生帮忙,后来竟然把组稿、绘画、编排等工作全交给学生们。最要命的是,他自己不做,居然要求大家每次必须有新意、有亮点,大家绞尽脑汁,他最多只在关键时点拔一下。有时大家忙活了半天,他却只说一句:“哎,还是没有新意”。同学们又得想办法。时间长了,同学们发现自己很有进步。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在全国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的考试中,学生观的考查是一个重点,不仅会考查单选题,也会考查材料分析题。对学生观的理解和有针对性的应用是不少同学所欠缺的,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两全)

1.学生是发展的人(理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解释)

材料应用:教师遵守或违背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中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任何一个,都可以写这一条。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解释)

材料应用:教师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看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对后进生能够包容,进行容错教育,相信学生能够变好。反之亦然。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解释)

材料应用:一般和上一条结合出现,教师能够看到学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过引导可以变好,不管学生的话可能会变坏。

2.学生是独特的人(理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解释)

材料应用:教师能够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不单独或孤立培养学生身上某一个或某几个优秀品质,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让学生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解释)

材料应用:世界上没有哪两片叶子是完全一样的,学生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个性。教师能够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发现学生的独特性并加以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尤其是材料中的后进生,只被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自身的其他优点。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解释)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观学生观_主观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观学生观_主观题

中学 - 综合素质 - 考点训练 - 第一章 - 考点3 主观题

材料题:第1题

高二下学期,班上陆续有学生年满18周岁。有些"小寿星"想隆重庆祝自己的"成人礼",邀请我参加生日聚会。面对学生的邀请,我思考了很久,“学生邀请我,说明他们把我当朋友,是对我的信任,去参加,他们肯定很高兴,可是,这样会不会引发学生们的攀比、浪费?拒绝学生,会不会让他们伤心?"反复思考之后,我觉得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庆祝生日。我发动班干部,组织了"18岁,我们成人啦"主题班会课。在班会上,全体同学给"小寿星"们进行了简朴的庆祝,而后我引导学生们构想十年之后自己的生活。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要做科学家,有的说要做企业家,有的说要和家人一起过幸福的生活,我跟学生们分享了自己读大学、工作以来的经历,启发学生认识到要想实现梦想,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次活动之后,学生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小寿星"们把原本计划请客的钱凑起来,买了一台饮水机放到教室里,给大家带来了方便。本来有些同事觉得我组织这个主题班会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看到效果后,也纷纷效仿开展了类似的活动。

第1题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

材料题:第2题

今天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一篇文言课文。上课伊始,老师说:“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将用两节课学完。”说完,便转过身去板书。他刚写完课文题目,便听到有同学喊:“报告!""什么事?"老师问。“老师,我不同意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这篇课文。”喊报告的那位同学站起来说。"为什么不同意呢?"老师和蔼地问。“我认为这篇课文虽然长,但语言比较好懂,即使有些难懂的句子,课文下面都加了详细的注解,而且我们已经按照您的要求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大部分同学应该基本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似乎没有必要再花两节课了。”老师听了该同学的解释后,便向大家问道:“你们还有谁赞成他的意见?"结果同学们都赞成。于是,老师说:“很好!我也赞成大家的意见。那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篇课文吧!"同学们立刻发出满意的欢呼声。

全国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学生观解析

全国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学生观解析
【答案】D 【解析】曾老师通过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录学习过程,并指导学生不断优化 学习记录,这一教学行为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故本题答案选D。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4: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 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平均发展 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用长远或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因材施教)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记忆口诀:两独一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主要有以下五个特性: 顺序性: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应符合“最近发展区” 阶段性:注意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禁止“一刀切”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 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在儿童的关键期或者最佳期进行教育; 互补性;盲人听力好---扬长避短进行教育 个体差异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因材施教。顺阶不平衡 ,互补和差异
【答案】B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精析:第二章 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精析:第二章 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真题:第二章学生观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中,教师的做法违背了( )。【2014年下半年小学】

A.教育公平

B.因势利导

C.因材施教

D.循循善诱

【答案】A

【解析】教育公平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图中教师因为公开课而不让学生上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没有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违背教育公平。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关注( )。【2013年上半年小学】

A.学生的独特性

B.学生的自主性

C.学生的发展性

D.学生的主体性

【答案】A

【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不同的,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3.常言道“数子十过,莫如奖子~长”,这句话启示我们教育应该坚持( )。【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

A.以实战锻炼为主

B.以情感体验为主

C.以表扬奖励为主

D.以说服教育为主

【答案】C

【解析】ABCD都是从知情行等不同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题干中“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明显体现的是一种肯定的方法,选C。

二、材料分析题

4.今天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上课伊始,老师说:“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将用两节课学完。”说完,便转过身去板书,他刚写完课文题目,便听到有学生喊“报告”。

“什么事?”老师问。

“老师,我不同意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这篇课文。”喊报告的那位同学站起来说。

“为什么不同意呢?”老师和蔼地问。

“我认为这篇课文虽然长,但语言比较好懂,即使有些难懂的句子,课文下面都加了详细的注解,而且我们按照您的要求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大部分同学应该基本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所以没有必要花两节课了。”

最新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

最新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丽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源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理想境界。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1)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正是在劳动中人类的存在才得以体现,人的本质才得以反映,人才成其为人。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本身,在劳动的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知,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劳动形式的丰富和多样其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多维展现或生命活动外化范围和程度的扩大、提高。它反映和揭示了人的

本质的全面的提升,以及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的占有。

(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全面地拓展、张扬、提升人的一切能力,如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道德力、现实能力和内在潜力等。因此.能力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热门考点:1.2学生观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热门考点:1.2学生观

第二节学生观

高频考点提要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有差异学生的共同发展;

3.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展开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核心就是学生观,换句话讲,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教育者会依据已有的学生观来展开教育工作,并产生相应的教育结果。科学合理的学生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良性师生关系,有助于高效地开展教学实践,自然也就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表现:教师能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施教。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表现:教师能用发展眼光看待、相信学生。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表现:教师能实施容错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关注学生发展过程。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表现:教师能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表现:教师能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表现:教师能换位思考、耐心倾听。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表现:教师能教师指挥学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尊重意见。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表现:教师能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表现:教师能认识责任、不侵犯学生权利。

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儿童是独特的人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人

4.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考题再现

1.在被问到对于班级学生的印象时,吴老师说:“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才能,上课时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小红会跳舞,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小明会弹钢琴…….”吴老师的说法表明他认识到学生是( )。

A.学生是发展的人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

D.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模拟题答案解析

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模拟题答案解析

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模拟题答案解析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教师资格证历年报考人数呈逐年上升状,而今年在双减政策下,报考人数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教师这个行业也越来越内卷化,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老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模拟题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素质学生观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2.吴老师在调整座位时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优先挑选喜欢的座位。吴老师的做法( )。

A.利于激励学生

B.便于班级管理

C.有失教育公平

D.有违因材施教

3.实现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其基本前提是( )。

A.学校的环境创设

B.教师的主导作用

C.家长的积极配合

D.学生的能动活动

4.赵老师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知识,进入学校后的第一堂课就是: 实践如何将成人化的语言转化为儿童化的语言,这主要是因为赵老师认识到( )。

A.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B.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顺序性

C.学生是个性完整的人

D.学生与成人之间有差异

5.下列做法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是( )。

A.王老师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

B.张老师教育学生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C.李老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D.因为小明误拿了别人的东西,陈老师便以“有色眼镜”看待小明

6.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中把个性的完整性理解为是道德、体力、智力、审美意识、敏感性、精神价值等品质的综合,是“完人”,并认为这种“完人”是教育的“基本目的”。这体现了( )。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精髓:学生观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精髓: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精髓: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3.素质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

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新整理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必考点三观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新整理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必考点三观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必考点三观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正: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主观能动、自己需求

反:教师强加意识,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是发展的人

正:认为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看到学生潜力、变化,尊重发展规律

反:教师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静止的观点,给学生贴标签、定性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正: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反:一刀切、一锅煮

记忆口诀:独立、发展、个性

1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1)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2)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3)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4)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创造性思维

5)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改写: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身心潜能,形成健全个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实现的途径是融入各教育环节,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启迪学生自主研究,发挥教师的正能量,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1、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人要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具体含义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创造性思维,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同时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人与社会的关系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人与人的关系应该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兼顾优质优酬和公平。人与组织的关系应该在自愿和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

模块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观

职业理念学生观

教师观

教育观——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答题套话:该教师的行为符合(违背了)教育观中的素质教育理念。

该教师的行为符合(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知识拓展:

教育观——素质教育:

是什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方向,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什么: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怎么做:德育为先、五育并举;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施新课程改革。(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学生观——以人为本:

是什么: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性别、民族、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为什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怎么做: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①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学生,评价学生,教育学生。学生的发展规律:

②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完整的个体——进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

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④学生需要尊重,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情感沟通,人格互动的过程。(陶行知的“四块糖”教育案例)

教资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资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资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3、培养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5、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2、通过课外活动实施素质教育

3、通过社会实践实施素质教育

4、通过家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

四、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

1、评价要具有科学性

2、评价要具有全面性

3、评价要具有公平性

4、评价要具有可操作性

五、教师的素质要求

1、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2、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

3、具备精深的业务素质

4、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5、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素质

6、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

7、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才能

8、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修养

9、具备良好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具体包括五大方面的内容:

本文五)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本文一)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本文二)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课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答案】B 【解析】于老师的做法表明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 生因材施教,这种做法良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真题示例
9.“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 理论依据是( )。
(3)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 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观能动性。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
因此,作为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热 爱每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 现有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真题示例
2.学习成绩一般的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 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生的品行发展 C.学生的知识习得 D.学生的身心健康
【答案】A
真题示例
3.对右图教师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注重教育公平 B.注重有教无类 C.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D.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言 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答案】D
真题示例
11.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 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 、化学肯定也学不好, 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 ” 。班主任的说法 ()。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大家畅 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 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形式继续提建议。
以后的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 学生说话不流畅,我会引导他组织语言;有的学生不站起 来回答,我就让他坐着说;有的学生内向、声音小,我就 到他身边听清楚后复述给大家……
《综合素质》
“学生观”解析
主讲人: 罗瑶老师
课程架构
教育观 职业理念 学生观
1、教育观概述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观
1、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知识点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
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 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 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用长远或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又在“折腾”分层教学。现他需 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学习状 态……有老师建议她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 费劲。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汤老师依然坚持 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 把分层教学与“小先生制”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例如 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 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之后,当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 作业中另辟蹊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材施教)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记忆口诀:两独一发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①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主要有以下五个特性: 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互补性; 个体差异性。 (顺阶不平衡 ,互补和差异)
有关“学生观”考点——万能模板
错误
答: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 生观。
(1)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个 学生。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要注重因材施教。材料中……,违背 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聪明早慧、大器晚成)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②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具有发展的潜能的,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现在的状态, 对学生下定义,而应该放眼未来,并为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而作出 努力。 ③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犯错,也会改正。对于班级中的 “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包容他们,并且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 他们改正错误的行为。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②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①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②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不要强加给 学生兴趣 ③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
【答案】D
真题示例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成绩优良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B.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从属的地位 C.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可能获得成功 D.头脑笨的学生怎么教都教不好
【答案】C
真题示例
5.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 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 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吧?” 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全面发展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 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智育:科学知识文化技能;阅读、书写、表达、计算机基础 知识;自然社会生活常识。 体育:培养意志力。 美育: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文明素养。 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习惯的 教育。
有关“学生观”考点——万能模板
正确
答: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 学生观。
(1)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 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每 一个学生。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要注重因材施教。材料中……,遵 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重点是“衡量的尺子”,这是在强 调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多元化。正是因为人类智能具有多 元性,我们在对学生评价时要进行多方面评价。故本题 选C。
真题示例
10.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 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 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学生的完整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的发展性
【答案】D
真题示例
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 应该关注( )。
A.学生的独特性 B.学生的自主性 C.学生的发展性 D.学生的主体性
【答案】A
真题示例
7.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 或成长记录表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异学生优 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
(3)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 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
因此,作为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热爱 每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 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小武想当科学家,但是班主任却在打击他,并 且用他现在的学习成绩去否定他,认为他不能成为科学家。即 该班主任只看到了小武现在的能力,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 到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性。B 项正确。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答案】D 【解析】曾老师通过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录学习过程,并 指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记录,这一教学行为充分体现了尊重 学生的自主性,故本题答案选D。
真题示例
8.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 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真题示例
1.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 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老师 用于补课。这种做法( )。
A.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B.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C.不正确,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D 【解析】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 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该班主任只重视语文、 数学、英语成绩的提高,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是错 误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共同探索出了 “辩论教学”、“说书教学”、“戏剧教学”等以前没有 尝试过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课堂再也不是一潭死水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 教育行为。
来自百度文库
答: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 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材料中老师对待 胆小的、内向的、说话不流畅的学生并没有直接放弃,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 待他们,相信他们能够变好,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 人的学生观; (2)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 有自己的特长,要注重因材施教。材料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区别化的 方式来进行教育,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3)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老师尝试 学生参与教学,共同探索出了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 主人翁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遵从了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 因此,作为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热爱每个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发 展。
真题示例
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 说:“杨萌你读。”她大大方方读起来,等她坐下,我 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 呢?
课后,我就这一问题与学生聊起来。一位学生说:“老 师,您每堂课总是先提问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 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我恍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 回答已经成了习惯。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 简洁利落。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顺序性: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凌节而施。 应符合“最近发展区”
阶段性:注意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禁止“一刀切”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应对:要在儿童的关键期或者最佳期进行教育;
互补性:盲人听力好---扬长避短进行教育 差异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因材施教。
课程小结
l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两独一发
l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l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课后作业一(材料分析题)
汤老师接手 3 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 教室,还异想天开地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 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