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要知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小学教职公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小学教职公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1. 坚守职业道德:作为一名小学教职公基,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教育使命,秉持专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2. 尊重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偏袒。
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爱岗敬业:对待教育事业,要充满热情和责任心,认真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
持续学习和进修,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 正直诚信:保持诚实、正直的品格,不以个人利益为重,维护公正和真实,坚决抵制各种不正当行为,维护教育的公信力。
5. 保护学生权益:保障学生的权益,保护学生的隐私,不侵犯学生权益,不进行体罚、骚扰或性侵等不当行为,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6. 与人为善:与同事、学生及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互相尊重和理解,共同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7. 保守秘密:对学生及其家庭的私密信息要严格保守,不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维护数据安全。
8. 不谋私利:拒绝以任何形式收受财物或谋取个人私利,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9. 约束言行:在言行举止上秉持高尚操守,不进行各类有悖道德的行为,不说粗话、恶语,不传播谣言或者不良信息。
10. 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六个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六个基本内容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是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和遵守的准则。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下面将介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六个基本内容。
1. 诚实守信中小学教师应始终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只有我们自己严守道德底线,才能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们要诚实对待学生和家长,不隐瞒信息,不虚假宣传,不随意承诺。
只有这样,学生和家长才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严守职业操守中小学教师应当牢记自己的职业身份,严守职业操守。
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歧视、不嘲笑、不侮辱学生。
同时,我们还要恪守教育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和礼物。
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教育的公正和公平性,让学生受到公平的教育。
3. 学术诚信学术诚信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当在教学活动中严守学术规范,不抄袭他人的作品,不伪造、篡改研究成果,不传播虚假的学术信息。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术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榜样。
4. 爱岗敬业中小学教师应当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尽心尽责地从事教育工作。
我们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己任。
我们要勤奋工作,不推卸职责,不违规利用工作时间,不敷衍塞责。
只有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5. 保护学生隐私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不得随意公开或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背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校的保密制度,对学生的隐私予以严密保护。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言行举止上的规范,不以任何形式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6. 不断自我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后一个基本内容是不断自我提升。
我们要珍惜教育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目录第一章职业理念15%(4+1)第一节教育观第二节学生观(每年都出题)第三节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0%(8)(只出单选)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15%(4+1)有2节职业行为(只单选)职业道德(单选+解答)第四章文化素养12%(9)(只出单选)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48%(4+1+1)三种题型:1单选:每年固定29,2分(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2材料分析:3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3作文汇总一 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概述(一)素质教育观的概念(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面向全体(1适龄儿童6周岁,2受教育机会公平)(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两全两发展记忆魔法创新和实践 【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改卷标准: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材料分析题高分秘诀: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正确:值得表扬,体现了··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错误:违反了··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材料分析注:分条罗列、逻辑清晰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材料分析第二章 学生观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点)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2、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出单选)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汇总(中小幼通用)

《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汇总(中小幼通用)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三、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观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3.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5.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职前培训职前培训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的基础阶段.是入职前的准备阶段。
在职前培训要掌握从事教师所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素养,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入职培训教师入职培训,是指经历过教师职前培训的人,在刚获得的教职岗位上,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岗位知识与能力的培训。
3.在职培训在我国,有大量的教育机构承担着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的任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在职学习课程。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三观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观(又叫: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是面向全体的教育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3.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以上几点根据材料挑选合适的写)(2)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尊重个性的全面发展世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2)学生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教师观新课改后的改变1.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中小学教师是一支非常关键的职业群体,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传承文化、塑造未来的重要使命。
作为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外,道德规范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内容:1. 爱岗敬业中小学教师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履行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他们应当尊重教育职业,不辞辛苦,尽心尽力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付出努力。
2. 师德师风中小学教师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他们应当做学生的楷模,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公德,不得有损师德形象,更不得有违师道伦理。
3. 尊重学生中小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得歧视、侮辱或伤害学生。
他们应当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扬爱心、尊重的教育风格。
4. 诚信正直中小学教师应当做到诚实守信、正直无私,不得隐瞒真相、撒谎欺骗,更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他们应当坚守庄重操守,以身作则,以诚信示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 纪律规范中小学教师应当严格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维护学校纪律秩序,严格要求自己,不得违犯校规校纪。
他们应当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工作,维护学校形象,为学校的和谐稳定努力奋斗。
6. 自我提升中小学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提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能力。
他们应当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和社会做好准备。
总结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则和底线,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希望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能铭记这些基本内容,时刻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共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以上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希望中小学教师们能够认真履行这些规范,做一位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教师是社会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作为教师,他们需要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以确保教育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其职业道德应该无可挑剔。
教师应该具备诚信、正直、守信等品质,要言行一致,言行得体,做到言传身教。
他们要始终以身作则,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为人师表,不得有贪污腐败、徇私舞弊、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等行为。
第二,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对学生进行歧视或偏见。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长,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第三,教师应确保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应该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学生的出身、家庭背景和成绩差异而有所偏袒。
他们应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关注和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教育公平的研究和实践,为改善教育公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教育的成功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而教师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协助学生的成长。
他们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学生教育的期望和要求,并积极回应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要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五,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还要求他们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前沿问题。
他们还应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工具,提高自己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
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以下是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知识:
1.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它包括思想要求、政治要求和职业内部活动的道德要求。
其核心是职业道德价值观,其中的“义务”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重要范畴,道德范畴的义务是由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支持的。
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2.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在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时的情感体验。
当教师将职业道德认识付诸职业实践时,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付出的要求,也在道德实践时感受到这种情感付出后的满足感。
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其重要范畴是“爱”——“教师爱”。
3.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行为上的体现。
教师的行为自觉地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标志。
其基本范畴是“责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老师职业道德规范

老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指职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职业道德规范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老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意义。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背景、经验和文化。
作为老师,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歧视、不偏见任何学生。
应充分理解学生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努力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实现个人目标。
二、客观公正评价学生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老师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不陷入主观偏见,准确把握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同时,在评价学生时要注重鼓励和激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三、保护学生隐私权学生是需要特别保护的群体,他们的隐私权应受到尊重和保护。
老师要严守学生的隐私,不将学生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不对学生进行不必要的调查和询问。
当涉及到学生个人隐私的问题时,老师要谨慎处理,妥善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四、保持专业精神和修养作为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职业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避免利用学生和家长的关系谋取不正当利益。
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职业素养,保持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态度。
五、正确对待学生家长学生的家长是与老师密切联系的重要人群,他们在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老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家长,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要协调家长的关切和对教育问题的看法,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六、以身作则,诚信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老师应以身作则,以诚信为基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要坚守教育道德底线,不作弊、不代写、不篡改学生成绩等违背诚信的行为。
同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归纳盘点《综合素质》重要的考点。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四类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3.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口诀:四个转向。
(二)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口诀:二唯一发。
(三)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
2.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1)教师是学生研究的促进者(2)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5)教师应当是终身研究的践行者口诀:五者一社区。
3.教师行为转变(1)在看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夸大尊重与赞赏(2)在看待教学上,新课程夸大匡助、指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看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夸大合作口诀:你我他它。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第一章教育观第一节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概念与本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巧记两依两全三重)2.素质教育的内涵★★★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巧记全体学生两发展,创新实践为重点)3.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合作性未来性4.素质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第三节素质教育观的运用一、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避免的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全体)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全面)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学生主动和民主平的师生关系)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教育形式)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考试)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内涵)第二章学生观第一节“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概述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第二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学生观的概念1.学生的特点★★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自我意识性③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概述2.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①学生是主体性的人②学生是发展性的人③学生是完整性的人④学生是个性化的人(因材施教)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正确——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善诱错误——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阶段性:正确——最近发展区错误——一刀切,一锅煮不平衡性:正确——把握“关键期”个体差异性:正确——因材施教“聪明早慧”“大器晚成”互补性:正确——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巧记两独一发)第三节教育公正与学生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教育机会均等: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第三章教师观第一节教师职业概述一、教师职业角色发展1.教师职业角色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巧记父闯连广常见猪狮个体成群)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2.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观★★★教师观=角色观+行为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角色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行为观)(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自我教育在职教育同伴互助入职培训师徒结对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①非关注阶段②虚拟关注③生存关注“骤变与适应”④任务关注⑤自我更新关注二、终身学习终生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第二部分教育法律法规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引言:作为教育事业的从业人员,中小学教师既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体现了教师的职业修养、道德追求和社会责任意识。
本文将从教师的师德要求、教师与学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以及教师与同行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一、教师的师德要求1. 忠诚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对教育事业保持忠诚,深入了解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崇尚知识和真理: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断学习和研究,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准确、科学、全面的知识。
3. 谦虚谨慎,尊重学生:教师应当保持高度谦虚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以权威压倒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公正客观,公平评价:教师应当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偏袒、不歧视,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注重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潜力。
二、教师与学生关系1.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教师应当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爱心关怀,关注学生成长:教师应当关心和照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3.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师应当对学生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守纪守法,同时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展现宽容和耐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4. 激发学生潜能,个性化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师与家长关系1. 真实沟通,密切合作: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积极、真实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情况,共同关心、支持和教育学生。
2. 尊重差异,合理要求:教师应当尊重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理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和关心,同时合理要求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积极引导。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内容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旳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旳行为规范和必备旳品德旳总和,是调节教师与她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旳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本上所体现出来旳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旳特殊体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旳本质(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旳职业伦理;(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为特定旳道德规范体系;(3)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活动旳特殊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旳。
教师职业道德旳特殊本质是造就一代新人,因此,教师必须按照党和国家规定旳培养目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迅速成才,而不能凭教师旳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地去培养和造就学生。
三、教师职业道德旳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旳教育专门性(合用旳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合用旳针对性体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旳体现和专门规定,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旳一种基本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规定旳双重性。
教师旳主线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旳一切内容都是环绕这一主线问题产生旳,都是与这一主线问题相联系旳。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旳全面性。
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抱负、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构成旳。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旳多样性。
(5)教师职业道德境界旳高层次性。
境界旳高层次性是指社会和她人对教师职业道德规定总是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出于较高水平和较高层次。
教师职业道德旳高层次性是由教师教书育人旳目旳和任务决定旳。
(6)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旳兹举性。
意识旳自觉性是指教师因职业劳动旳特点所决定旳在职业道德意识上旳更高旳自觉性。
道德意味着牺牲,价值取决于奉献,教书育人旳神圣职责规定教师具有高度旳责任感和自觉性。
(7)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旳典范性和示范性。
行为旳典范性是指教师旳品德和行为对学生旳思想品德旳形成与行为具有楷模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旳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旳示范性决定旳。
202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23中学老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老师职业道德标准2023中学老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老师职业道德标准老师职业道德标准【考点一】老师职业道德的概念【考点模拟题】调节老师人际关系的光滑剂是( )。
A.道德评价B.道德水准C.道德理想D.老师职业道德答案:D【考点归纳】老师职业道德是指老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别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根本行为标准和行为准那么,以及在这根底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老师职业道德是调节老师人际关系的光滑剂。
【考点二】《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标准》(2023年修订)【考点模拟题】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B.进步修养C.加强反思D.进步业务程度答案:A【考点归纳】《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标准》规定了六条老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表达了老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考点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考点模拟题】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选聘班主任时应对老师进展的考察范畴?( )A.作风正派,心理安康,为人师表B.热爱学生,擅长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老师沟通C.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才能D.具有多年的教学经历答案:D《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节录)第二条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施行者,是中小学生安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老师的重要职责。
老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第三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立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表达。
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
第七条选聘班主任应当在老师任职条件的根底上突出考察以下条件:(一)作风正派,心理安康,为人师表;(二)热爱学生,擅长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老师沟通;(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才能。
中学综合素质-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 一一、《节中小教学班师主任职工作业规定道》内德容 4.班主任的要求(共10点) (6)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7)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 (8)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 实践活动
(9)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10)要大胆创新工作方式
第 一一、《节中小教学班师主任职工作业规定道》内德容
第 一一、节《中教小学师班职主任业工道作规德定》 内容
3.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义务
①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全面了解、 关心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②日常管理: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 工作,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③组织活动:组织、指导开展班会、文 娱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活动。
④素质评价:记载学生成长记录,评定 学生操行,提出奖励建议。
(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1.互相尊重
2.互相理解
3.互相协作
第 二二、教节学活教动中师四种职关系业行为
(二)教师与管理者关系
1.尊重领导,服从安排
2.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3.秉公办事,团结一致
行为:思想教学与人际,仪表语言要跟上。
第 二节 教思师想 职业行为
教学
五大规范
行为
四大关系
仪表
语言
教师与学生 教师与家长 教师与同事 教师与教育管理者
调整的对象 和范围不同
几乎涉及到人们在社会生 活中的一切思想和言行
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
(二)道德与法律比较
体现、维护
法律
促进、补充
道德
法律与道德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①联系: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道德促进、弥补法律
②区别:违犯法律的行为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犯法律。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重要知识——教师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关于“教师观”的说明: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以下是有关教师观的知识归纳: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生成才是教师之福。
(2)拓展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提高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指课堂教学和反思能力。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二、终身学习的意识(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③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④提高教育创新精神须终身学习⑤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⑥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2)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1.教师学习的内容:①学习能力学习②专业知识学习③教育理论学习④信息技术学习2.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一是系统教学;二是自学。
3.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①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②参加校本学习③参加各类成人教育④借助媒体学习4.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③传播终身学习观念三、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1)培育学习能力,做学习型教师(2)培养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4)培养合作能力,做伙伴型教师(5)培育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激励与呵护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如何提高教学成绩五、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1)教师职业的责任①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②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③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④教育信息的开发应用者⑤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2)教师职业的价值(教师角色相似)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习题解析1.物理老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

《综合素质》目录第一章职业理念15%(4+1)第一节教育观第二节学生观(每年都出题)第三节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0%(8)(只出单项选择)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15%(4+1)有 2 节职业行为(只单项选择)职业道德(单项选择+解答)第四章文化涵养12%(9)(只出单项选择)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48%(4+1+1)三种题型:1 单项选择:每年固定29,2 分(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2 资料解析:3 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3作文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归纳(一)素质教育观的看法(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面向全体( 1 适龄少儿 6 周岁, 2 受教育机遇公正)(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四)促进学生生动、爽朗、主动地发展(五)着眼于学生的平生可连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平生教育)两全两发展记忆魔法创新和实践【答题技巧】资料解析题改卷标准: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资料解析题高分诀要: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正确:值得夸耀,表现了··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错误:违反了· ·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资料解析注:分条摆列、逻辑清楚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资料解析第二章学生观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点)1、学生是拥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2)学生拥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够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拥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2、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拥有规律性(出单项选择)①序次性:要次序渐进,不能“拔苗滋生” “陵节而施”②阶段性:依照不同样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连结和过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
6.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例题解析1. 小王在大学学习期间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毕业后,任教于某市一重点中学。
刚上班,他总是觉得自己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方法先进,吃老本足够,背不背课无所谓。
前两学年还勉强适应教学要求,可是后来发现学生传授知识时越来越吃力了,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于是整天苦闷彷徨,垂头丧气。
小王没有做到()A. 教书育人B. 关爱学生C. 终身学习D. 爱国守法2. 李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了“青蒿素”时,向同学们介绍了屠呦呦踏实做事、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
这体现了()A. 教书育人B. 关爱学生C. 终身学习D. 爱国守法3. 材料:初一新生刚离开小学,进入陌生的新环境,往往摸不着头绪。
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我在接新班时,反复琢磨。
采取了下列措施:1. 建立家长微信群。
一拿到学生信息,我马上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所在班级和班主任的情况,我也提前了解了学生和家长的情况。
2. 招募学生志愿者,提前布置教室。
为了让孩子和家长第一次进教室就能有种温馨的感觉,我在班级里招募“志愿者”,请住得较近的孩子提前一天来校打扫布置教室,还特别招募几名有特长的学生为班级出第一期黑板报,呈现我的带班理念及经家长和学生讨论通过的班训和班名,劳动过程中,我一一拍照,并将照片发到微信群里。
3. 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对一个新班而言,让孩子们树立集体观念是首要任务。
开学前,我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和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
开学第一天,我不急于向孩子们宣布班规,而是先讲解我们的班训和班名。
同时,我还设立了各种为班级服务的“志愿者”岗位,如领取教材“志愿者”、领取校服“志愿者”。
孩子们积极报名认领岗位,每个学生都成了班级“志愿者”,班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志愿者”在服务。
这样,我班学生的几十颗心很快就凝聚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有灵魂的集体。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4. 材料:为了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初三(6)班班主任熊老师趁同学们在操场上体育课时,去教室里仔细检查了每位同学的课桌和书包,果然“收获”颇丰,有好几个同学携带了游戏机、漫画书、娱乐杂志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熊老师没收了这些物品,并对这些学生说:“为了防止你们学习分心,老师暂时替你们保管,期末考试之后再还给你们。
”此外,熊老师在男同学李伟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封信。
出于对李伟的关心,熊老师拆阅了这封信。
令熊老师震惊的是,这竟然是李伟写给班里女生王森的情书。
熊老师十分生气,也很庆幸自己及时了解到这个情况。
为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杜绝早恋现象发生,他在班会上读了这封信,并且严厉批评了李伟。
周末,熊老师还特意去了李伟家进行家访,和李伟的家长说明了情况,并强调了早恋对孩子学业的不良影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李伟进行教育。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熊老师的教育行为。
(14 分)5. 材料: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写给于老师的信:小学一到三年级,我是老师眼里十足的差生,座位安排在角落,老师不提问,好学生不和我玩,只有淘气学生和我玩。
四年级您成为了我的班主任,不时地将目光停留在我身上,虽然只是片刻,却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意。
有一天我被叫到办公室,您让我坐在椅子上,我受宠若惊,您对我说升旗需要四个护旗手,看你个子高,很适合,要认真对待。
顿时我心中一股暖流。
开旗当天,师生万众瞩目,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发誓不能再混日子,要好好回报您,认真听课,由于您不断鼓励我,与我父母联系,于是我的学习步入正轨。
真心感谢您,护旗手经历给我温暖、自信,受益终身。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14 分)参考答案1. C解析:终身学习要求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 A解析:教书育人,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 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是值得肯定的。
(1)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材料中该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在新生入学之初就注意引导他们适应新环境,说明他做到了爱岗敬业。
(2)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材料中该教师为了让进入陌生的新环境的初一新生尽快适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同时该教师还确立了班规,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说明该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
这些都是关爱学生的体现。
(3)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并设立了各种为班级服务的“志愿者”岗位,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了班级“志愿者”,班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志愿者”在服务。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符合教书育人的师德要求。
(4)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材料中该教师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和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等,做到了尊重家长,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
4. 材料中熊老师的教育行为有错也有对,违背了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但符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是基本要求。
要求教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材料中,熊老师私自搜查了每位同学的课桌和书包,随意没收学生的私人财物,不经过李伟的同意就私自拆阅他的信件,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2)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材料中,熊老师发现了李伟写给班里女生的情书,在班会上当着全班同学读了这封信,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没有考虑学生的自尊心。
(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材料中,熊老师为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严厉批评了李伟,这种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没有对李伟的正确教育引导,只要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全部没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为人师表是内在要求。
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材料中,熊老师利用周末对李伟进行家访,向家长说明情况,并强调了早恋对孩子学业的不良影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这些体现了熊老师尊重家长,做到了家校合作。
5. 材料中,于老师践行了“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并实践。
(1)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关爱学生”的要求。
”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中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材料中,其他老师把"我”的座位安排在最后一排,从不提问“我”,但是于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时不时将眼光停留在我的身上,说明老师有关注的“我"。
这些都体现了于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平对待学生。
(2)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为人师表”的要求。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材料中,“我”是一个差生,于老师从未放弃过“我",学习上不断鼓励“我”。
还经常和“我”的父母联系,告诉他们“我"在学校的进步。
这些都体现了于老师坚守高尚情操、尊重家长。
(3)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材料中,于老师让“我”当升旗手,循循善诱,不断鼓励“我”,让“我”从当护旗手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迁移到学习上。
这些都体现了于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
(4)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爱岗敬业的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材料中,于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认真挑选护旗手,在和学生家长积极联系,让家里帮助“我"练习。
这些都体现了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负责,勤恳敬业,不敷衍塞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