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课程改革初探

合集下载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现代医学在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中,同时也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社会医学的教学也不例外,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改革模式,来适应社会和医学的发展需求。

第一,社会医学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教学。

传统的社会医学教学主要是基于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教学的机会。

而现代社会医学需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因此,社会医学教学应该注重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第二,社会医学教学需要重视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社会医学教学通常采用师生单向传授的模式,学生缺乏参与性和主动性。

而互动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加强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

第三,社会医学教学需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传统社会医学教学的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现代医学教育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比如通过视频、模拟操作等方式,将学生置身于实际情况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知识的传授和体验。

第四,社会医学教学需要重视创新和多样性。

社会医学教学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打破刻板教学,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同时,社会医学教学需要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提高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需要以实践为先,注重互动式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重视创新和多样性,进一步提高社会医学教育的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求。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医学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探索,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医学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对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与探索。

1. 医患关系的变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面临挑战。

社会医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2. 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医学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3. 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现代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医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道德观念,以更好地履行医生的社会责任。

1. 强化实践教学社会医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

2. 注重人文关怀教育社会医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医患关系意识。

可以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组织文化艺术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医患沟通能力。

1. 提高教学质量社会医学教学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先进教学设备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2. 加强教育管理社会医学教学需要加强教育管理,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为医学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可以通过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资源配置效率等方式,加强教育管理,推动医学教育取得更大的发展。

3. 推动教学改革社会医学教学需要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探析

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探析

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探析目录一、确定培养目标及实施流程二、确定实施对象三、改革课程结构四、改革教学内容五、改革教学模式(一)课堂讲授(二)讨论式教学法(三)案例教学法(四)实验教学法(五)课间见习法(六)社会医学调查六、改革教学时间七、改革考核形式八、社会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正文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高等教育要以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l]。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医学与社会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

除了要掌握医学的相关知识之外,社会医学更应该是一种实践重千理论的教学课程[2]。

而一直以来在社会医学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

因此,我们一改以往完全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医学教学中引入了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自学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课间见习以及社会医学调查的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院培养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具备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如下:一、确定培养目标及实施流程通过实施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使培养的医学生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获得对人群的健康促进和处理疾病的能力,即实现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就业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

教学改革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不o二、确定实施对象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为社会医学课程改革对象。

要求完成社会医学课程后能够承担多方面的角色作用,如参与社区建设,能在公共教育、健康关怀、社会服务和环境意识等方面改善做出贡献。

三、改革课程结构在原有理论教学体系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结构体系,即包括基础教学、应用教学、课间见习、社会实践四部分教学结构。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摘要:文章针对本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社会医学课程兴趣不足、内容陈旧等教学问题,进行了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建立社区教学基地。

通过社区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社区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26-02近几十年来,经济和科学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医学的社会化、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由多元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学角度综合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应用基础医学、环境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并予以评价,进而采取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或伤害,促进身心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

预防医学面向社会、面向人群,在新的医学模式里,它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预防医学自身也要发展、完善,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其中,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课《社会医学》的教学改革就是很重要的一环。

社会医学是从预防医学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是在适应疾病谱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预防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社会医学侧重于社会预防,重点研究社会环境、卫生服务、行为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制定综合性的社会预防策略和措施[1]。

社会医学就是完整体现医学模式从生物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型的转变的一座桥梁。

目前,《社会医学》这门课程是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安排在第三学年学习。

本课程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李鲁主编教材,全部为理论课教学,共32学时,理论课由教师按教材和大纲进行课堂讲授。

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医学教学的改革就变得迫在眉捷。

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思考

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思考

程的教学质量,一定程度挫伤了学生学习选修课程的积极性。

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对选修课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制定选修课程评价体系,对选修课程及其任课教师进行定期评估,将选修课程成绩纳入学生考核范围,从而提高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授课质量[4]。

3.3改进选修课程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业负担较重,课余生活较为单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提高选修课程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选修课程考核应考虑到课程的特点,多采用闭卷考核以外的其他形式,如开卷考试、论文、考勤相结合模式,使学生轻松受益[5]。

总之,加强和完善选修课程体系建设,提高选修课程教学质量,对于提高专科层次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身心健康,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加强选修课程建设,使教学规范化、制度化,保障选修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王德华.高职院校选修课程管理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5):134-135.[2]吴华.高职院校选修课程建设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02-203.[3]雷晨,周晓玲.后期临床教学中选修课程现状与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136-137.[4]卢训丛,陈涛,陈良金,等.非医学专业中医类公共选修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江苏中医药,2011,43(1):78-79.[5]韩荣,崔蕾,张明军.对某医学院校任意选修课程的调查研究与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9):1242-1244.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Vol.332015No.17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教育部启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了契机,我校社会医学课程继2007年立项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后,2009年进一步立项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社会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人类的健康问题与社会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社会医学教学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

本文将围绕社会医学教学在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思路进行思考与探索。

社会医学教学在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现代医学不再仅仅关注个体的疾病治疗,而是将医疗纳入到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框架中。

社会医学教学能够培养医学生具备全面的医学素养,使其了解人类健康问题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疾病问题。

社会医学教学在现代医学模式下还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课程内容的疏漏。

目前,许多医学院校的社会医学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培养。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授课和听课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应该完善社会医学教学内容。

社会医学教学应该不仅仅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将实际操作、案例分析以及社会调查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中。

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不仅要进行传统的授课和听课,还要引入讨论课、研讨会、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的积极互动和思维参与。

通过实践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锻炼空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还要加强社会医学教学的实践环节。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区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医学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医学的实际运行和问题。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他们的社会医学素养。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扩展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实践环节,能够培养更多具备全面医学素养的医学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健康需求。

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的成功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共同努力,只有这样,社会医学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社会医学课程的认识

对社会医学课程的认识

对社会医学课程的认识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关注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来促进人类健康。

社会医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具备从社会医学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医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医学概述、社会因素与健康、医学社会学、卫生服务研究、公共卫生政策与实践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从个体到群体、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面的社会医学问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理解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公共卫生政策和医疗服务等手段来改善社会环境和促进人类健康。

通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医学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医学实践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社会医学课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卫生意识,为建设更加健康和公正的社会做出贡献。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而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索。

本文将从现代医学模式下的社会医学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背景现代医学早已不仅仅是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多方面的综合交叉,这就要求医学教学不再仅仅是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医学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索。

二、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的特点1. 人文关怀和患者中心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医生对患者的关怀和理解,培养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将患者放在医疗服务的中心位置,这就要求医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医患沟通技能。

2. 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叉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不再是医生一个人的事业,而是多学科合作的产物,这就要求医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交叉能力,使得毕业生能够适应医疗团队的工作模式。

3. 信息化和技术化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医学已经从过去的经验型医学转变为很多领域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证据医学和精准医学。

这就要求医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和技术化素养,使得毕业生能够适应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 课程改革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教学需要调整和改革课程设置,除了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要增加人文医学、社会医学、公共卫生、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

2. 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需求,因而需要改革教学模式,采用问题驱动式、案例式、团队合作式、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考核方式改革传统的医学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需求,因而需要改革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综合化的考核方式,包括考试成绩、论文写作、案例分析、临床实习、团队项目等,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医学模式逐渐成为了医学教学的主流。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医学教学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社会医学是指医学专业学生在医学院学习期间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医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的一门学科。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如何进行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成为了医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医学教学在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意义1. 培养社会医学素养。

现代医学注重综合性与实践性,医学教学不再是简单的传授医学理论与技术,更要求培养医学学生的社会医学素养,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

2. 推动医患关系和医疗卫生管理模式的改革。

通过社会医学教学,医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医患之间的关系、医疗卫生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从而为医患关系和医疗卫生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思路与建议。

3. 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国际视野。

社会医学教学可使学生从社会的角度更好地认识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增强国际视野,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不仅是医学专业的从业者,更是社会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1. 开展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教学。

传统的社会医学教学主要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应当通过建立社会医学实践基地,与有关社区、医院和公共机构合作,开展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教学,丰富医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使社会医学教学更具灵活性。

2. 强化社会医学理论的教学。

社会医学理论的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对社会医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社会医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医学责任感。

3. 倡导跨学科综合课程。

社会医学教学要跳出传统学科范畴,倡导跨学科综合课程,与社会学、人类学、公共卫生等学科结合,使医学生在学习社会医学的了解多样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提高对社会的综合分析和应变能力。

4.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医学生的引领者和榜样,提升教师的社会医学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于社会医学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医学人文社会综合课程改革的探索

关于医学人文社会综合课程改革的探索

・医学教育・关于医学人文社会综合课程改革的探索邱鸿钟,张永兴(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7)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1)08-0055-031 问题的提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素质教育呼声的提高,迫切需要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但是究竟如何具体实施这种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障碍与问题,这不仅是本学科教育的难点,也是要改革的重点。

这些问题是: 111 课程量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突出。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为主的模式,所以,现在教改有一种倾向就是旧的课程没有被取消,新的课程又不断被增加,而既是一门新学科就必然顾及到其体系的所谓完整性,教材和课时自然就跟随着膨胀起来。

结果,课程越改越多,学科越分越细,师生负担也越来越重。

据我们的调查,中医七年制目前的课程总量大约为60门,比同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总量还高出很多。

对全国11所医学院校的52名教授的专项问卷也表明,几乎全部专家都认为目前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的课程量太重。

对七年制学生的调查显示,自习时间太少,学习压力太大,较少娱乐和闲暇,是同学们的普遍性意见。

根据这种情况,如果因为强调医学人文课程的重要性,而一心想通过增加相关课程门类来与已经庞大的医学自然科学争夺本就已经臃肿的课时空间,这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不成功的改革。

教改不能以加重学生负担,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和健康为代价,这应该是起码的要求。

112 因人设课,课程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

一个学校所能开出的课程门类显然受制于本校的专业教师人才。

有什么样的人就开出了什么样的课程,而不是因为哪些课程必须开设而再找教师,这就是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

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各校开设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极其不统一,学科结构发展不平衡。

如有的学校只开医学伦理学,有的学校则开医学辩证法,有的学校把某些医学人文课当成必修课,有的学校则对医学人文学科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这种因人设课的教育方式必然使受教育者对医学人文社科知识的了解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临床医学《社会医学》教学改革初探

临床医学《社会医学》教学改革初探

临床医学《社会医学》教学改革初探【摘要】本次教学改革是在《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章节中选取了四章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社会调查实践法尝试教学改革,以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社会医学;临床医学;案例教学1.引言为顺应当前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我国许多医学院校为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社会医学》作为必修或选修课,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群的医学问题[1]。

但由于《社会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非专业课,许多学生不会重视,加上长期以来一般是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学习缺乏积极性。

为了调动学生对《社会医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尝试对我校的2016级临床医学的《社会医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2.《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2.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

本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规定《社会医学》在第5学期开设,为选修课程,16个学时,所选用的教材为李鲁主编的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规划教材。

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215人,分为两个大合班上课,随机抽取一个大班作为教学改革班,另一个大班采用传统教学。

查阅相关文献,根据《社会医学》课程章节内容的特点,选取四个章节(医学模式、健康决定因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社会医学研究方法)进行教学改革。

前三章采用案例教学法[2],在授课前教师根据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选取临床相关的案例及问题导入;社会医学研究方法这一章是在讲授课本理论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并用问卷去社会实践调查[3]。

2.2具体教学实践过程。

2.2.1医学模式。

任课老师是在上课前几天用QQ把课堂讨论的案例发给教学改革班,案例主要内容为:一位45岁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吃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理想,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而且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后认识一位全科医生,该医生与患者交谈几次后,使患者消除了对病情的恐惧,正确认识了胰岛素的利弊,最后共同商讨了胰岛素治疗方案,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

然而,现代医学模式的制约下,医生只在接诊的过程中关注病情本身而忽略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因此,社会医学这门学科应运而生,旨在提高医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使医生更好地服务患者并帮助他们维护健康。

社会医学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优化改革社会医学教学,使其更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社会医学理论知识的教学社会医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是社会医学教育的基础。

当前,我们需要将传统的社会医学课程与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强化对一些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防疫知识的教学,如传染病控制、疫情应对等。

还需要加强社会、心理、行为等方面知识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角色定位。

2. 教学方法的改进传统的课堂式讲授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

我们需要更多地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团队合作式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另外,我们也需要加强培训和提高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以确保教学质量。

3. 强化实践教学传统的社会医学教学更偏向于理论研究,而缺乏实践环节。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多的进行社会医学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医学的认识和理解,使社会医学教育更具实效性。

4. 推动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医学研究旨在更好地探讨人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为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供更好的建议。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和教师进行相关研究和领域调查,以促进社会医学发展。

总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学生、管理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推动社会医学研究,让社会医学教育真正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医学》双语教学初探

《社会医学》双语教学初探

些 调查 , 教 学 中 的不 足进 行 了分 析 , 提 高双 语 教 学 质 量 提供 了一 些 有 益 的建 议 。 对 为
关 键 词 : 双 语教 学 ; 教 学 质 量 ; 调 查
随 着 国 际 交流 的 日益 发 展 , 着 我 国加 入 WTO 和成 功 申 随
人, 发放问卷 6 份 , 9 回收 6 8份 , 问卷有效率 9. 。 85
在 是 否赞 成开 设 社 会 医学 双 语 教 学 上 ,2人 赞 成 , 总人 5 占
办 2 0 奥运会 , 国需 要大 量既懂 外语 , 懂专业 的复 合型 08 我 又 人才 。作 为卫生管理专业 的学生 , 要不断更新 知识 , 握卫 需 掌 生管理学 发展 动态 , 语作 为获取 信息 与交 流 的工 具尤 为重 英 要 。为提高卫 生管 理专业 学生英 语素质 , 养更高 层次 卫生 培
① 大部 分英 语 水 平 好 的 同 学 在 建 议 中 认 为 “ 语 教 学 是 双
指用第二语言作 为教学语 言的教学模式 。第二语 言不仅
是 学 习的 内容 , 且 是 学 习 的工 具 。 而 3 2 过 渡 式 .
很好的教学形式 , 希望多开展 , 多创新 ”但 值得注意 的是 少部 , 分同学对专业英语 兴趣 不高 , 反映 在学习态 度上个 别同学 重
及专业术语讲解 , 认 为英语水平 的提 高与专业 知识 表达 , 5
应两 者兼 而有 之 。
教学方法上 ,4 认为应 侧重 于师 生之 间的交 流 , 认 9 6
为 应 侧重 学生 的 主动 学 习 。
广义的双语教 育 指 的是 , 校 中两种语 言的教 育 。双 ] 学 语教 育是 由英语术语“ in u l d ct n Bl g a e uai ”翻译 而来 。我国双 i o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医学作为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

本文将从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社会医学往往被视为次要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卫生统计学知识和医疗卫生管理方面的内容。

随着医疗卫生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医学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社会医学的教学内容需要更加贴近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

除了继续注重传统的卫生统计学知识和医疗卫生管理方面的内容外,还应该增加一些与医疗服务相关的新知识,如医疗保险制度、健康政策、公共卫生管理等,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运作和管理。

社会医学的教学内容还应该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方面的内容。

医生在工作中不仅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知识,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社会的环境,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传统的社会医学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

社会医学的教学内容涉及较为广泛,而且大部分内容与社会相关,因此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真实的医疗卫生案例,让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和运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共同探讨医疗卫生服务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法。

通过实践教学,如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参与医院管理实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增强其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少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养。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模式不断更新迭代,从传统的“病人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的健康关怀模式,医疗团队的构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医生护士为主转向多学科协同合作的团队,这些改变都在变革着医学教育的范式。

社会医学作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也需要根据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进行改革和创新。

社会医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及卫生行为和公共卫生政策等方面的学科,它强调健康与疾病不仅受遗传和环境等生物医学因素影响,还与个人、社会及经济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从社会医学的角度来看,医学教育也需要顺应社会变革的趋势,更加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多学科合作意识。

首先,社会医学教育需要注重人文关怀的培养。

从传统医学模式的“以病人为中心”到现代医学模式的“以人为本”,医生需要更好地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他们的身心健康需求,关注他们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给予他们更加人性化的医疗关怀。

因此,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至关重要,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温情关怀和专业责任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体验。

其次,社会医学教育需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型,医学生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并掌握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因此,医学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培养,通过模拟病例、模拟手术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医学技能。

最后,社会医学教育需要加强多学科合作意识的培养。

现代医疗需要各种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协同合作,因此,医学教育需要注重跨学科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医学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医疗队伍合作中更加顺畅和高效。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医学教育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社会医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社会医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sr cin t t to a
《 社会 医学 》 课程 作 为 医学 院校 加强 医学人 文教 育
的重 点课 程之 一 , 已经 成 为 预 防 医学 领 域 内一 门重 要 学科 l 。哈尔滨 医科 大 学 社 会 医学 教 研 室 从 2 纪 1 ] O世
叉 学科 , 知识基 础来 源于 医学科 学与社 会科 学 , 而这两
公 共卫生 、 医学 、 社会 科学 、 策科学 等相关 专业 知识 。 政 近 2 中, O年 相关专 业 领域 前 沿 研 究 发展 十 分 迅 速 , 跟
踪 本学科 的国际前 沿 , 掌握最 新学科 研究 成果 , 培养 对 面 向未 来 、 向国际 的复合型 医学人 才 十分必要 。 面
Ab ta t Ta i g t e o p r u i fc n t u t g t e n t n l o — u l y c u s n h a i n lb l — s r c : k n h p o t n t o o s r c i h a i a p q a i o r ea d t e n to a i n y n o t t i
12 培养 学生 的社会 医学基 本理 论和技 能 . 通过课 程 的理论 教 学 , 学生 理 解 和 掌握 社 会 医 使
学 的基本理 论 、 会 因素影 响健康 的机 制 、 会卫 生状 社 社
பைடு நூலகம்
1 1 培 养具有 国际视 野 , . 整合 医学与社会 科 学思
g a d lc u s ,t eDe a t e to o il e iieo u n v r i a e p n d t eta hn e u lmo e o re h p rm n f ca dcn fo ru iest h sd e e e h e c ig r— S M y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强调综合性、人文性和社会性。

在医学教育中,社会医学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社会医学的教学。

我们需要明确社会医学的概念和内容。

社会医学是一个综合学科,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主要研究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在医学教育中,社会医学的教学应包括社会医学理论、社会医学调查方法和社会医学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社会医学教学纳入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中。

目前,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方面。

社会医学应该成为这两个方面的补充,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医学模式。

在基础医学课程中,可以设置社会医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对社会因素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可以设置社会医学的调查方法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社会医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

在社会医学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

可以通过社区实习、社会调查和社会参与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也可以加强与社会医学相关的实践技能的培训,如社会调查方法、健康教育技巧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评价社会医学教学的效果。

社会医学教学的效果评价应综合考虑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体现。

可以通过知识测试、实践报告和社会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社会参与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方式,评估学生在社会医学领域的影响力和贡献度。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社会医学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将社会医学纳入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重评价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医学》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社会学是一门医学与社会学交叉的学科。

该文旨在通过分析社会医学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讨教学改革方向,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培养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具有积极创新精神的、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职业化卫生管理队伍。

关键词:社会医学课程改革
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与社会学交叉的学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医学模式已由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其主要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1]。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医药卫生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还要求专业素养的提升,社会医学是卫生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其科学研究方法、评价方法、社会与健康的关系等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拓展体现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程的学习和课程的知识体系应该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和改革,该文就目前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1 课程改革是当前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
1.1 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
需求是一切行为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对本门课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需求分内在和外在两类。

内在需求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研究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外在需求是指《社会医学》在专业知识、研究方法、社会卫生状况、学习策略等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内在需求是个性的;外在需求是共性的。

学生的现状与这两类需求存在的“差异”,教学设计也应该有所区别。

学生因个性、习惯、方法等的不同,其需求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异。

1.2 教材与现实的“脱节”
教材是一段时期内,某些研究学者根据社会发展、学科进步等组织编写的教学材料,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资源。

其基本理论是为大众所接受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但是,教材的出版,需要经历一个周期,而且不是根据时势随时更新,这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与实际脱节的情况。

比如我们所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教材是2007年出版的,但是2009年后我们国家实施一系列的医药卫生改革,这在教材里是没有体现的,2007年所取得的卫生成绩已经离我们很远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正在改变,作为一门社会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社会性体现的非常明显,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过时”的倾向。

1.3 教学团队科学研究的局限性
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力量来推动本学科的建设。

实践表明,凡是能够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念与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和行为学科等,才能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与重点发展方向[2]。

教学团队的科学研究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将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师资力量的匮乏,现有的教学团队成员研究方向较薄弱,没有形成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教学梯队,对于本门课程甚至其他课程的教学带有较大的局限性。

1.4 社会对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
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当前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卫生管理人才的复合化、专业化、社会化,对于卫生管理专业相关知识的要求更加迫切,这是学生和老师得出的共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个性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有其独立性、完整性、特殊性,对于获取相关学习知识,有其自主性和选择性,随着思维方式的改变,观察问题的深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能只依靠书本理论,还应该有所扩展、有所延伸,应该来源于社会、实践于社会。

因此,教师授课过程中如果只讲授书本理论知识,依靠单一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2 明确课程改革方向
2.1 引入循证医学思想
引人循证医学,使学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树立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即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收集证据来解决问题。

只有循证的社会医学教学才能造就开拓创新型卫生科学人才。

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医学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重要作用;了解当代社会卫生状况及医学所面临的重要社会医学问题;学习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基本方法;学会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并在临床医疗决策中将现有的最佳临床证据融入到临床判断中,将会极大地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

研究和推广循证医学必将促进社会医学更好地发展,这也是21世纪社会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3]。

同时要求教学团队成员,树立循证医学基本思想,认真、大量查阅文献参考资料,引入教学实践中。

2.2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引导,“以建构主义”为核心,改革教学思维
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式严格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4]。

它充分肯定人的本性,重视人的内在需要,强调人的创造潜能的实现。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4]。

它是学习者主动建
构自已的知识经验,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提倡创造“真实”、易于“接受”和“理解”的人际关系,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有安全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自已的视角和理解方向,自由大胆地树立自己的立场,从而建构自已的理论体系。

本课程教学改革,应本着“引导教学”、“自主学习”、“创造性发展”的理念,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教育环境,通过对国内外卫生新知识的深入学习,系统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探索性地学习,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互动,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帮助每个学生建构独特知识体系、充分地发掘潜能、发展个性的过程,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且能在医疗、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从事各项工作的应用型职业化人才。

2.3 创新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案例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对于一些理论知识较强的章节,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查阅当前医药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问题、困难,以最新数据展示,避免书本与现实的“脱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如果是社会因素、行为心理因素影响健康两部分内容,则适宜采用问题式教学法,
运用循证医学思想,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证据,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帮助其构建自身知识体系;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后,引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最后再总结,但不评价优劣;讲授生命质量评价方法时,要求学生会运用常用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分小组进行,可以对各类人群的生命质量进行测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担任顾问,测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进行咨询,强调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这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

2.4 社会支持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任何一个项目,任何一个工作,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关心和帮助,社会医学课程改革也如此。

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在本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领导、专家、学者的关心和帮助,需要本教学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同行真诚的谏言献策,需要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有了这许多的社会支持,相信社会医学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祖洵.社会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龚幼龙.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建设的成就和挑战[J].中国卫生
政策研究,2010,3(3):1-3.
[3] 庄立辉,郭继志,卢官庐,等.循证医学思想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1):1-2.
[4] 冯中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