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一、内容描述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之旅!在这个单元,我们将一起探索数学的奇妙世界,感受数字与图形带来的乐趣。
首先我们将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学习如何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想象一下当我们面对一个圆柱形的水桶时,我们怎样知道它能装多少水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体积问题,此外我们还会接触到如何将图形融入到实际问题中,例如计算沙堆的体积,甚至是估算建筑的容积。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通过学习我们会知道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在地图上为什么那么小的城市却能表示出真实世界中很大的面积呢?这就涉及到了比例尺的应用,我们将了解到如何使用比例尺来表示真实世界中各种物品的大小和距离,并通过比例尺来解决一些有趣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会进一步学习如何绘制和识别各种图形,通过观察和绘制图形,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同时我们也会学习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挑战和趣味问题。
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吧!1. 简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案及反思。
首先让我们来简述一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要性。
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六年级的学生掌握第二单元的核心知识点。
我们知道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第二单元的学习将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数学知识领域,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不仅仅是知道怎么做题,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数学原理。
第二单元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单元的内容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技能。
掌握了这一单元的内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概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是一个涵盖了数与代数、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数学领域的综合性教学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并培养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单元将涵盖分数的深化理解、小数的应用扩展,初步涉及圆的几何属性,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分析与概率初步认知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单元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
1. 教学内容简介数的认识:回顾和巩固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包括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基础知识。
数的运算:重点掌握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方法和运算顺序,包括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技巧。
运算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基本的运算定律,加深对数学运算规律的理解。
性质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折扣问题、利息问题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通过系统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定义、性质及特征;理解二维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初步认识三维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并了解其基本特征。
技能与应用: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019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 案.doc

第1课时
教学课题
百分数:折扣
教学内容
第8页“折扣”、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至3题。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过程
与
方法
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
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第3课时
学期总第9课时
教学课题
百分数:税率
教学内容
第10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教学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2019-2020人教版小学六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一课时折扣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题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百分数。
3.正确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年圣诞节的时候,商场都会举行小各种促销活动,你们知道商家为了招揽顾客,会采取哪些促销手段?学生汇报:买一百送二十,打折等。
师:很好,有些同学提到了打折,那么我们去购买打折的商品,是比原来便宜了还是贵了?学生交流。
看样子同学们对打折有了一定的了解。
商家有时候降价出售商品,就叫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
(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折扣。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理解折扣,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商品促销主题图。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电器九折”是什么意思?其他商品八五折有事什么意思?学生小组汇报。
教师点评总结:九折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那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
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出售。
(课件出示题目)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例题,请大家阅读题目并思考师:第一题的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打了八五折时候价格变成多少呢?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180×85%=153(元)请同学们再算一算,爸爸买这辆自行车少花了多少元?买这辆自行车,爸爸实际只花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汇报。
板书:(2)160×(1-90%)=16(元)3.归纳总结。
通过刚才解决的折扣问题,你能总结出与折扣问题相关的一些量以及他们的关系吗?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现价=原价×折扣二、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教材第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再全班集中校对。
四、课堂总结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成数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教学目标:1.理解成数的含义,会进行成数与百分数之间的相互改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比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性质。
(2)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会解比例方程,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比例的性质。
(2)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性质,会解比例方程。
2.教学难点:发现比例的性质,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如:图片、视频等,引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身边的比例现象。
(二)新课1.比例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意义,复习比的概念。
(2)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两个比相等的含义。
2.比例的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式,发现比例的性质。
(2)通过实例,让学生验证比例的性质。
3.解比例方程(1)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概念,复习解方程的方法。
(2)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习解比例方程的方法。
4.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28的练习题。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分享解题方法。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并解释其含义。
2.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比例规律,如:黄金比例等。
2.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P30的课后练习题。
2.收集生活中的比例现象,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在巩固练习环节,增加一些变式题,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3.在课后作业中,加入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师展示两个相似的长方形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两个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当我们说两个比相等时,比如长和宽的比,我们实际上是在描述一种关系,这就是比例。
新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有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身边。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字知识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一单元还特别安排了活动课“生活与百分数,”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
首先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和利息等概念,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再引导学生如何转换题意,分析各数量关系,从而顺利解答出各类百分数应用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2.数学思考: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问题解决: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情感态度: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折扣”、“成数”的意义,会把“折扣”、“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理解税率的意义以及求纳税额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能运用“折扣”、“成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2课时教学设计导学案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2课时教学设计导学案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集体备课纸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附送: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题新课标人教版一、仔细审题,用心填空。
(每空2分,共28分)1、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它的一边等于圆柱的(),另一边等于圆柱的()。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3、一个圆锥底面积是2cm2,高是5cm,它的体积是()cm3。
4、一个圆柱底面积半径和高都是1cm,它的侧面积是()cm2,它的表面积是()cm2。
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 4.5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cm3。
6、一个圆锥底面周长是12.56dm,高是5dm,它的体积是()dm3。
7、两张长6dm 、宽5dm的长方形纸片,一个用5dm作高围成甲圆柱,一个用6dm作高围成乙圆柱,()圆柱的体积大。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24 dm3,那么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少()dm3。
9、、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按右图所示把圆柱切开,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已知长方体的长是6.28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厘米,侧面积是()二、细心辨别,准确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8分)1、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体积相等。
()2、两个圆柱表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3、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盛水1dm3,我们就说玻璃杯的容积是1L。
()4、一个圆锥底面积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扩大9倍。
()5、如果圆柱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2/3。
()6、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小()三、精心选择,对号入座。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5题每题2分,6题每题1分,共14分)1、下面()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百分数第一课时:折扣教学内容:折扣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百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折扣。
教学目标:1、感知打折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打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懂得商业打折扣问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并能正确解决这些问题。
3、能在问题的解决中意识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打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懂得商业打折扣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策略: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预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购物吗?老师也喜欢,那我们大家一起去购物好吗?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出示情境图)2、有些同学提到了“打折”这个词,其实打折就是商家降价出售商品,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扣”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折扣)二、尝试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打折” 。
(1)小雨和爸爸去商场购物(出示课件),让学生交流,关于折扣已经知道些什么?(2)概括:“打折”的含义(出示课件),商店有时降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打折” 表示的是一种关系,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销售。
(3)你能告诉小雨九折、八五折表示什么吗?(出示课件)(4)看到“打折”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价钱便宜了)。
3、例1、第(1)题小雨买自行车的过程,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1)学生思考回答: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5%。
)(2)学生独立练习。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80 ×85% = 153(元)(原价)(折数)(现价)答:买这辆自行车用了153元。
(4)现价,原价,折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总结:原价×折数=现价4、例1、第(2)题:爸爸买随身听的过程,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按部就班安排及教案【单位:周】
第一周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单元讲授内容为数学几何中的几何图形及其属性。
2.主要内容: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六角形及其中的正六边形、六芒星;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梯形及其中的直角梯形及等腰梯形及其性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知:正确认识几何图形及其名称。
(2)理解:理解几何图形基本属性的概念,掌握几何图形基本性质。
(3)活用:运用初步掌握的几何图形性质,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把几何知识、思想、能力综合起来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相应几何图形与其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几何图形属于哪一类,并掌握其基本性质。
四、教学准备
1.准备学习墙:准备几何图形学习墙、形状贴,写朗读词汇等。
2.准备情境练习:用于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几何图形及其性质和利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检测试题:用于检测学生本单元学习的情况。
五、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于几何的学习态度比较积极,但大部分同学运用几何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时,一般比较弱,思维能力不够灵活,直觉思维的习惯还得加强。
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精品】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1 课时商品降价出售)商家有时需要降价销售商品,叫做打折扣出售,又叫打折。
那么折扣表示什么意义呢?老师昨天也上街转了一圈,收集了几个打八折的标签,大家请看:(课件出示)师:从这些标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师:仔细观察,商品打八折时,现价与原价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原价乘0.8是现价;现价除以原价等于0.8;现价除以0.8等于现价。
师我们上学期学过百分数,能把0.8变成百分数吗?有时,我们也用分母是十的分数表示,那就是十分之八。
你能用一句话体现当物品打八折时,现价与原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打八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0%。
师能不能把80%换成十分之几?(十分之八)那么可以说,八折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八,也就是百分之八十。
七折表示什么呢?课件出示练习七折表示()六五折表示()九五折表示()小结:打折时,几折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把黑板上三个数量关系中的百分数变为折扣。
得出现价、原价、折扣之间的关系。
2、应用例1:看下面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1)题]生:已知自行车的原价是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第2 课时师:收成具体说就是收获的成数。
在农业生产中,粮食、棉花、蔬菜等农作物的收成常用成数表示。
(板书:成数)2、成数和百分数的之间的互化。
问:谁说说,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成数和我们学过的分数和百分数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思考,同桌交流,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并板书:一成是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是10%。
指名回答“二成、三成、六成、二成五、九成五……”用分数和百分数各怎样表示?师板书若干。
3、引导学生总结成数的含义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写成百分数是百分之几十;几成几就是十分之几点几,写成百分数是百分之几十几。
师:除了农业上,你还在其他地方见过成数吗?举例说说。
学生交流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精校).doc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1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2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3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4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5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6 课时分之几,也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
你知道千分数表示的意义吗?万分数呢?活动过程:理解千分数表示的意义→理解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1、理解千分数表示的意义。
(1)千分数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千分数。
千分数也叫作千分率。
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一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也要用除法计算。
例如:某市2012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
该市的人口出生率就是28000÷3500000=8‰。
2、理解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作万分数。
万分数也叫作万分率。
与百分数、千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千分号,万分号写作“”。
(2)“求一个数的万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一样,求一个数的万分之几是多少也要用也要用乘法计算。
例如:一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是0.5 ,该本书的差错数就是100000×0.5=5(个),即该本书的差错数是5个。
3、活动小结:(1)千分数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千分数。
千分数也叫作千分率。
(2)万分数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作万分数。
万分数也叫作万分率。
三、巩固练习聪聪一家三口,妈妈每月工资1160元,爸爸每月工资2180元(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工资),家里每月支出项目和大约费用如下:。
2019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这一单元还特别安排了活动课“生活与百分数”,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在此之前就已经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等相关内容。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关于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经验。
这些都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相关内容奠定了基础。
1. 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 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 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 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 加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本单元解决的百分数问题,虽然都是两步计算的,但是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如“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为学生列式提供了知识基础,分数两步计算的问题为百分数两步计算提供了思路上的经验。
所以教学活动中,要抓住核心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尤其是打折、成数、税率、利率等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都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比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比例的定义与性质2.比例的应用3.比例尺的应用4.比例的简单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应用。
难点:比例的应用题解答。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比例的定义与性质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概念。
2.讲解比例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比例的定义,即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讲解比例的性质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性质,即比例中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4.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P26的练习题,巩固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课时:比例的应用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应用。
2.讲解比例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按比例分配、按比例计算等。
3.解答应用题让学生解答教材P28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P29的练习题,巩固比例的应用。
第三课时:比例尺的应用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应用。
2.讲解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3.讲解比例尺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比例尺在地图中的应用,如计算实际距离等。
4.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P31的练习题,巩固比例尺的应用。
第四课时:比例的简单应用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简单应用。
2.讲解比例的简单应用让学生了解比例的简单应用,如按比例计算、按比例分配等。
3.解答应用题让学生解答教材P33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P34的练习题,巩固比例的简单应用。
五、教学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教材练习题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运算法则及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乘法的应用3.分数乘法的综合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运算法则及应用。
难点:分数乘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课时安排1.分数的乘法:3课时2.分数乘法的应用:2课时3.分数乘法的综合练习:1课时五、具体教案第一课时:分数的乘法(1)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小华买了1/3块巧克力,小明买了2/3块巧克力,他们一共买了多少块?”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法的意义。
2.教学新课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观察分数乘法的规律。
3.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5页练习题。
4.小结第二课时:分数的乘法(2)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
2.教学新课通过实例讲解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7页练习题。
4.小结第三课时:分数乘法的应用(1)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运算法则及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2.教学新课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算式。
3.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9页练习题。
4.小结第四课时:分数乘法的应用(2)教学目标:1.巩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方法。
2.教学新课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教学内容: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缩放比例尺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或者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3、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实例,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指示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4、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持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主要特点。
:1.提供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互相依赖的量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预测未来。
同时,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变化规律,也使学生从常量的世界进入了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我们知道,函数(函数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变化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y就叫做x的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模型,对它的学习一直是中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表明,对变量之间关系的探索、描述应从小学阶段非正式地开始,早期对函数的丰富经历是十分重要的。
其实,以前学习的探索数、形的变化规律,字母表示数等,已经为学生积累了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经验,而本章的正比例、反比例本身就是两个重要的函数。
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模型,体会函数思想需要丰富的情境,学生将在这些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变量,有的变量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部编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

部编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1. 教学目标
- 理解并掌握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和概念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第二单元相关的数学问题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复和巩固有关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 引入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研究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 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重点
- 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 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运算问题
4.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复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 讲解整数的加减法规则
- 给出一些实例进行练
- 第二课时:引入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
- 示范如何将分数表示出来
- 第三课时:研究分数的加法
- 讲解分数的加法规则
- 给出一些分数加法的练题
- 第四课时:研究分数的减法
- 讲解分数的减法规则
- 给出一些分数减法的练题
- 第五课时: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计算解答
5. 教学评价
- 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 评价标准:掌握知识点、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部编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选)

⼈教版⼩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单元教案(优选)第⼆单元:百分数(⼆)第 1 课时第⼆单元:百分数(⼆)第 2 课时第⼆单元:百分数(⼆)第 3 课时第⼆单元:百分数(⼆)第 4 课时第⼆单元:百分数(⼆)第 5 课时第⼆单元:百分数(⼆)第 6 课时分之⼏,也叫作百分率或百分⽐。
你知道千分数表⽰的意义吗?万分数呢?活动过程:理解千分数表⽰的意义→理解万分数表⽰的意义。
1、理解千分数表⽰的意义。
(1)千分数表⽰的意义。
表⽰⼀个数是另⼀个数的千分之⼏的数,叫作千分数。
千分数也叫作千分率。
与百分数⼀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
(2)“求⼀个数是另⼀个数的千分之⼏”的计算⽅法。
与求⼀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的计算⽅法⼀样,求⼀个数是另⼀个数的千分之⼏也要⽤除法计算。
例如:某市2012年⼈⼝总数是3500000⼈,这⼀年出⽣婴⼉28000⼈。
该市的⼈⼝出⽣率就是28000÷3500000=8‰。
2、理解万分数表⽰的意义。
(1)万分数表⽰的意义。
表⽰⼀个数是另⼀个数的万分之⼏的数,叫作万分数。
万分数也叫作万分率。
与百分数、千分数⼀样,万分数也有万千分号,万分号写作“”。
(2)“求⼀个数的万分之⼏是多少”的计算⽅法。
与求⼀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是多少的计算⽅法⼀样,求⼀个数的万分之⼏是多少也要⽤也要⽤乘法计算。
例如:⼀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是0.5 ,该本书的差错数就是100000×0.5=5(个),即该本书的差错数是5个。
3、活动⼩结:(1)千分数表⽰的意义:表⽰⼀个数是另⼀个数的千分之⼏的数,叫作千分数。
千分数也叫作千分率。
(2)万分数表⽰的意义:表⽰⼀个数是另⼀个数的万分之⼏的数,叫作万分数。
万分数也叫作万分率。
三、巩固练习聪聪⼀家三⼝,妈妈每⽉⼯资1160元,爸爸每⽉⼯资2180元(缴纳个⼈所得税前的⼯资),家⾥每⽉⽀出项⽬和⼤约费⽤如下:。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成数》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成数》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成数的概念,能够熟练地用成数表示和计算相关数值。
2.培养学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成数的概念2.成数的计算3.成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成数的概念,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回顾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用成数表示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2.学习成数的概念(1)介绍成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成数的定义。
(2)举例说明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十成新、九成新等。
3.学习成数的计算(1)引导学生学习成数的计算方法,如:求一个数的几成几。
(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成数计算的步骤。
4.小组合作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成数进行解答。
(3)组长汇报小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5.巩固练习(1)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批改作业,对错误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让学生谈谈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管理。
2.在巩固练习环节,个别学生对于成数计算方法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3.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不够丰富,今后需增加更多实例,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教学资源1.教材: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成数》2.教学课件3.实际问题案例4.练习题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学生对成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学生运用成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常用的百分比可以怎样简化吗?比如,一件衣服标价100元,打8折,你们知道8折是什么意思吗?学生:8折就是80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小研究、教学设计、巩固练习等)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七第6题。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 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单元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课时安排
九课时
昌吉市回民小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
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昌吉市回民小学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各圆锥的认识,圆柱的珍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定义,了解它们的特点。
2. 掌握测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周长的方法。
3.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
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定义与特点
2. 测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周长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周长的实际问题求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图形卡片,让学生辨别图形名称,并就每种图形的特
点进行讲解。
2. 研究新知
1. 概念讲解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形,介绍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自己找出图形的不同之处。
2. 计算周长
教师在黑板上简单地讲述如何计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周长的方法,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做一些练,务求每个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3. 巩固练
1. 设计问题
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周长应用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
2. 分组练
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周长计算问题,并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
4. 课堂检测
通过小测验对学生进行复和检验。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周长计算
的课程,本着简单易懂、重在理解的原则,通过图形卡片的辨识、
概念讲解、周长计算以及问题设计,增强学生对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理解的深度,也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周长求解方法,
提高了数学素质和计算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备课教案( 2014年----2015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百分数(2)第1 课时教学课题百分数:折扣教学内容第8页“折扣”、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至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二、新课讲授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
(课件出示)(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5)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讨论,找出规律: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
(6)归纳定义。
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2、解决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①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②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原价×85%=实际售价③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①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②学生试算,独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并板书。
3、提高运用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个,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商品售价多少元?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让学生明确:“折上折”相当于连续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铜仁到贵阳的单程机票原价为680元一张,妈妈买到一张打三五折的特价机票,妈妈实际花了多少钱?★★商场在元旦期间进行打折促销活动,某品牌电视机打八折出售,杨老师在活动期间购买了一台原价3850元的电视机,比平时便宜了多少钱?★★★某商店打折促销,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小红在某文具店买了一套文具,老板给小红打七折的优惠,小红节约了12元,这套文具原价是多少钱?★★★★★妈妈进了一批水果来卖,每千克的进价加上3元为每千克的售价。
一位顾客买这种水果10千克,妈妈给她打八折,结果赚了10元。
这种水果每千克的进价是多少钱?板书设计百分数:折扣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1)180×85%=153(元)(2)160-160×90%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160-144=16(元)160×(1-90%)= 160×10%= 16(元)答:比原价便宜了16钱。
心得反思教学课题百分数:成数教学内容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成数的含义。
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难点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二、新课讲授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成数分数百分数二成十分之二 20%(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方法二:350-350×25%=350×75%=350-350×0.25=350×0.75=350-87.5=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三、练习巩固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作业设计★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梵净山2013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加一成五,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大坪完小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大坪完小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
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板书设计百分数:成数二成=(十分之二)=( 20% )方法一:350×(1-25%)方法二:350-350×25% =350×75%=350-350×0.25=350×0.75=350-87.5=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心得反思教学课题百分数:税率教学内容第10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
教知识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学目标与技能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过程与方法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新课讲授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30×0.05=1.5(万元)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作业设计一、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二、应用题。
★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
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
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楚天餐馆8月份在缴纳了5%的营业税后,收入为5.7万元。
楚天餐馆8月份的税前收入是多少?★★★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
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某中介公司为顾客出售房屋,会按房屋售价的2%收取中介费。
该中介公司为李奶奶出售了一套房屋,收取中介费3200元。
按规定卖房还要按房屋售价的1.5%缴纳契税。
李奶奶出售这套房屋最终得到多少钱?板书设计百分数: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100%30×5%=1.5(万元)答: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1.5万元。
心得反思教学课题百分数:利率教学内容第11页“利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9、1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与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价值观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