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3-2018)-必修3-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21张PPT)
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 社会混乱。 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缺乏群众基础。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
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 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压榨。
在中世纪,死神却是人们经常的伴
黎 侣……人们对未来的恐慌让他们的 心灵满是谦卑与虔诚……恐慌让他
明 们变得残忍且感伤。 前 这些文字(圣经)在告诉他们,只 的 有天堂之光才可以照亮他们永恒的
幸福。面对大部分尘世的快乐,他
黑 们闭上眼睛,不看、不想、不受诱 暗 惑,……他们把现世的生命看成一
种必须忍受的罪恶,把死亡看成辉 煌时刻的开始而大加庆祝。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608:03:5208:03Sep-216-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8:03:5208:03:5208:03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621.9.608:03:5208:03:52September 6,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6日星期一上午8时3分52秒08:03:5221.9.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8时3分21.9.608:03September 6, 2021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新人教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考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解析】由材料内容“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能力培养”可知,该教育家有着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育摆脱宗教束缚,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文艺复兴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教育领域,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5·北京文综·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1517年,德国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材料中1521年的对帧木板画形成强烈对比,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尊重门徒,而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说明教皇高高在上欺压门徒,可见这幅画目的是抨击罗马教廷,故A项正确;材料与“赎罪券”无关,故B项错误;这幅画意在提倡宗教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对帧木板画以强烈的对比宣传宗教改革,而不是倡导宗教宽容,故D项错误。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考题及答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2015·青岛高二调考)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使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了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2.(2015·福州高二期末)“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上述材料()
A.质疑上帝的作用B.思考人生的价值
C.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D.强调对上帝要诚实
3.(2015·长沙高二模拟)下列言论,符合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是()
① 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系之于福音① 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① 除了关乎上帝的福音以外,再没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了① 对于人类的救赎而言,上帝扮演的角色和圣经的权威都是独一无二的
A.① ① ① B.① ① ①
C.① ① ① D.① ① ① ①
4.(2015·黄浦区高二期中)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的信中写道:“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这句话表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使欧洲出现宗教信仰全面危机
C.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
D.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5.(2015·福州高二期末)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
1、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意大利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
(2)人才优势: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3)文化环境:更多的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2、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1)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等级观念蒙昧主义
(3)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现世的享受自由平等理性和科学
3、代表人物及成就
文艺复兴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6世纪进入全盛时期,首先表现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其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如下:
(1)薄伽丘:《十日谈》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2)但丁:《神曲》文艺复兴的先驱
(3)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4)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美术三杰
(5)米开朗琪罗:《大卫》
(6)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4、文艺复兴的含义和实质
(1)含义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2)实质
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件(人教版必修3)
代表作《大卫》(局部)
拉斐尔(14831520),文艺复兴意大利 “艺坛三杰”之一。从22 岁到25岁,他创作了大量 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 他没有达· 芬奇那样经验丰 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 朗琪罗的雄强伟健的英雄 气概。可是,他创造出最 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被 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 格,不仅使当时人倾倒, 并且延续了400年之久, 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 不可企及的典范。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热爱生活,热爱美 丽的大自然,反对中世纪教会长 期以来宣扬的禁欲主义。他喜欢 游览,尤其喜欢登高远眺,领略 自然风光。在风景秀丽的地方, 在远离城市喧嚷的田园山庄中, 彼特拉克挥笔写下了许多著名的 彼特拉克 诗作。他一生的创作很丰富,其 中《歌集》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久 的影响,彼特拉克因此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 他成为享誉整个欧洲的著名作家。
因为它是借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行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之实其实质应该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领域代表人物代表作艺术特点14西斯廷圣母十日谈哈姆雷特但丁文学文学薄伽丘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神曲歌集美术拉斐尔莎士比亚4探究
第2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 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 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 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 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 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 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 6.3启蒙运动 人民版必修3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Ⅲ)6·3 启蒙运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0分)
1.(2009年海南高考11题)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2009年广东高考17题)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4.(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5.(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9题)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第二单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3)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说,“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
幽
灵消逝了……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
大的、进步的变革”。(中世纪指欧洲的封建社会)
这次“变革”指的是()
A.古希腊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
①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②反对信仰宗教③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④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精神枷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段材料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某学者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
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5.下列各项对《十日谈》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文艺复兴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②以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为表现形式③批判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宣传人类平等④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与以下谁的观点一致()
历史新课标必修三五年高考真题演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07广东卷)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营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土,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2.(2008年广东单科)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3.(08上海综合能力)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4.(2008年山东文综)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5.(2008年广东文基)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 件: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共41张PPT)
文艺复兴发源地 文艺复兴活动中心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萌芽原因: (1)政治:佛罗伦萨等地的工商业主掌握城市的权 力 (2)政策: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重商主 义】,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位置: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航运中心,商业贸易 繁荣。
2、表现:
佛罗伦萨(手工业发达,还是欧洲的金融中心), 威尼斯
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是欧洲新兴
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人文主义 3、文艺复兴的核心:
问题四:怎样理解人文主义?
呼唤人性的回归
人文 主义
图一:中世纪圣母子画像 图一:中世纪圣母子画像 图二:文艺复兴圣母子画像
请同学们认真欣赏比较这两幅作品 这两幅作品分别折射了怎 在背景、色彩、人物表情等方面有什么 样的时代精神或价值观? 差异?
三、宗教改革
2.过程
(1)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主张: 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 ②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 的权利。 (3)扩展:形成新教(反映新兴资产阶级或民族 国家的利益) ——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宗教改革的扩展 受其影响,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 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 。
导火线: 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劵。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 1517 年,大主教亚尔伯特在德意志推销 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赎罪券”。他宣扬,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 落进钱柜“叮噹”一响,买主挂记的那个罪 ——教皇英诺森三世 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
历史必修三教案: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古代希腊罗马辉煌灿烂的文明,被日耳曼人入侵所摧毁,湮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但是,在黑暗的中世纪,却孕育着新时期的曙光。这一曙光首先在意大利等地出现了,这就是文艺复兴。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知识要点】
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佛罗伦萨、威尼斯
2.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思想观念
3.天主教会钳制人们的思想
4.意大利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
5.罗马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1—3属于共同原因,4是文艺复兴的原因,5属于宗教改革的原因)
二、文艺复兴
1.概念:是14~17世纪初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2.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3.意大利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
“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三、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兴起(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
2.宗教改革的扩展:
马丁·路德的教义在德意志北部和中部迅速传播,形成了路德教派;
受其影响,在瑞士出现了加尔文派,在英国形成了英国国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优化训练及答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基础达标
1.(原创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 )
A.否定罗马教廷权威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肯定人的现世价值 D.惩罚宗教“异端”
答案:C
2. 16世纪欧洲出现了反对教皇权威的宗教改革。它首先发生于( )
A.意大利 B.德国 C.瑞士 D.英国
答案:B
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完成了一个漫长的进程,并且把这一进程推到顶点,在这一漫长的进程中,古代思想在中世纪得到恢复和吸收。”“古代思想”主要是指( )
A.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
B.中世纪神学思想
C.中国的儒家思想
D.新教的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A
4.(2018·汕头高二质监)“人应该与上帝平起平坐,因为两者同为世界主宰”。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
A.古希腊的智者学派
B.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者
C.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D.近代的儒学思想家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信息“上帝”可排除D项;根据信息“平起平坐、世界主宰”可知这种观点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并把矛盾直指宗教神权统治,排除A、B项,C项正确。
答案:C
5.(2018·惠州第一次调研)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
A.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图表反映的是教皇兜售赎罪券,这是天主教“因行称义”的体现,马丁·路德为此提出信仰得救的思想,排除A项,C项正确。B项是加尔文的思想;D项是宗教改革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必修3历史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35张PPT)
米开朗基罗自画像
米开朗基罗《大卫》
拉 斐 尔 《 西 斯 廷 圣 母 》
拉斐尔自画像
《西斯廷圣母》是拉斐 尔在1512—1513年间为 罗马西斯廷教堂绘制的。 画中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 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人类 的救世主形象:她决心以 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 苦难深重的世界。他画笔 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 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 福,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不像以前的圣母像那样神 情呆滞、不可亲近。
以“神”为中心 祈求来世幸福
资本主义萌芽率先出现
激 烈
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
的
矛
盾
追求财富、现世享乐
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
Q1:文艺复兴为何首先开始于意大利?
位置:位于地中海航运中心。 经济:率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关系: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的资 产阶级。 政治:城市国家工商业主掌权。 人才: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革
1054年
的
扩 展
东正教
公教(天主教) 第二次分裂
16世纪
东正教 新 教
天主教
路德教派、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二、宗教改革
Q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Q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思想: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质 疑,人们对教诲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 求改革教诲的愿望日趋强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整理)
中世纪的圣母形象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
表达对人性的回归
一、文艺复兴
(四)文艺复兴的成就(意大利)
人物 代表作
思想内容
美 达芬奇 术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揭露教会的虚伪,弘扬人性之美
三 拉斐尔 《圣母》 杰 米开朗琪罗《大卫》
《摩西》
用宗教手段表达亲情和人性的美
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 和为自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 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 建筑师和诗人。他的艺术创 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 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 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 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 义和为自己而斗争的精神面 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 力和雄伟的气魄。
米开朗基罗自画像
雕像充分体现了 一种顽强、坚定和正 义的精神气质。他双 眉紧锁,目光炯炯, 全神贯注,显示出压 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 态。是雕塑史上最杰 出的作品之一。
形式
实质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探究1:文艺复兴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作掩 护?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相似或者不同的针对传统文化 的做法吗?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刚刚兴起,发展不充分
力量对比: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 力和教会势力强大。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
他的戏剧代表了欧洲文 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母︾ ︾
人文主义的内涵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 以神为中心
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等级观念,追求自由平等
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 提倡追求现实幸福
人文主义崇尚理性和科学,反对 宗教蒙昧主义
思考: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们高举人
文主义的旗帜,但创作许多宗教题 材的作品。你能谈谈他们对宗教持 有的态度吗?
3.下列关于人文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要 求
B.其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 道主义
C.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
◆什么叫文艺复兴?其核心思想和性质是什么?
(一)、概念、核心思想、性质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第一次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兴起于意大利,后发 展到欧洲各国。这场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 马文化为名来表达反封建、反教会思想,因此 被称作“文艺复兴”。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三杰”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憎恶教会 以“人的学问” 代替“神的学问”
展现人性的美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文学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关注人及人生 活的世界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整理)
(四)文艺复兴的成就(意大利)
人物 代表作
思想内容
文 薄伽丘 《十日谈》 抨禁欲、倡平等、张个性
学 三
但丁 《神曲》
表达对教会丑恶的憎恶
杰 彼特拉克 《歌集》 最早以“人的学问”代
替“神的学问”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彼特拉克少年时非常喜爱文学、 修辞,对古典作家的作品尤为倾 倒。但其父亲希望他做一名法学 家。1326年,他的父亲去世,彼 特拉克得以放弃法学,自由地发 展自己的爱好,后来成为享誉整 个欧洲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很 丰富,其中《歌集》、《阿非利 加》《意大利颂》等尤其著称于 世。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恩格斯评价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 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叙述的是诗人自己想像中的经历。全 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33首“歌”组成,计 14000多行。
《神曲》采用了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但丁本人在梦境中游历三界的 过程。描写了在梦幻游历中遇到的各类古今人物。通过对这些古今人物 的描绘、对话和评价,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
A.天主教会宣扬神权封建思想
B.资产阶级个人私欲的膨胀
C.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下,资产阶级要求反
对封建束缚,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
D.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件(人教版必修3)
不同点: (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 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 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
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 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
【合作探究】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
wk.baidu.com
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
马丁· 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 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 马丁· 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2)意大利丰厚的古典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为文艺复兴运动 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条件。
(3)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在西欧的广泛使用推动了文艺 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
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
1、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人文主义者大力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的发展。 3、要求现实生活和尘世的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选择题
2018年题组
1.(2018·江苏单科·1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
B.
C.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考点】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解析】结合题中时间信息“16世纪”可知,这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社会心理,结合谚语中关键词“神父”“罗马”“越坏”可知,当时人们对罗马教会存在不满情绪,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题中谚语属于宗教改革的范畴,B项排除;法国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因此宗教改革不可能受启蒙运动影响,D 项错误,排除。
【答案】C
2.(2018·天津文综·3)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
B.
C.进
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考点】西方科技进步以及宗教束缚的减弱
【解析】结合题中信息可知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欧洲教会对人民思想、科技进步的约束与破坏大大减轻,这主要得益于宗教改革对教会势力的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进化论的提出,无法得知人们是否接受这一理论,A项错误,排除;C、D两项不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
【答案】B
2017年题组
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考点】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从材料看,教会在扩建教堂时特别强调市民的意志,说明市民得到了重视,这反映了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力量壮大,A项正确。佛罗伦萨的变化不能反映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项错误。教会重视市民的意志,说明教会力量的削弱,C项错误。材料与新教理论关系不大,D项错误。
【答案】A
2.(2017·天津文综·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由材料“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等信息可知,宗教改革得到社会广泛支持,说明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各阶层由于利益不同,其目标也就不同,排除A项;B项并非材料中心意思,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宗教改革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并非强调其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排除C项。
【答案】D
3.(2017·海南单科·15)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
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
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考点】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解析】根据对材料的分析,达·芬奇对人体的解剖和研究表现出达·芬奇对人体的理性思考,C项正确。达·芬奇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是为了自己的绘画,不是为了科学研究,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的是达·芬奇求真求实的精神,不是刻意的情感表达,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出达·芬奇对天主教神学理论的否定,排除D项。
【答案】C
2016年题组
1.(2016·上海单科·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古典时代B.中世纪前期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考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解析】材料中的画作凸显现实中人体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古典时代的绘画仍然是宗教题材,故A项错误;中世纪前期的绘画也是宗教题材,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的绘画突出的是理性,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6·海南单科·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由“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可知,他反对教皇单独解释《圣经》,故A项错误;四五世纪时,圣像崇拜完成了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一般民众的宗教教育,这对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功不可没,到7世纪时,圣像已经普遍进入普通教堂和一般信徒家中,十字架、福音书、圣物和圣像等组成了一个象征体系,把以神有关的东西神圣化,与自由阅读的作法不符,故B项错误;题中只是谈到能自由阅读圣经,是对信仰的强化,故C项错误;由“自由阅读《圣经》”,主张自己亲自与上帝沟通,与宗教改革的精神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6·北京文综·21)图11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A.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
B.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C.19世纪中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考点】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凯末尔
【解析】①是德国,16世纪①在这里进行的宗教改革虽然削弱了罗马教会的权力,但是并没有实现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②对应的是埃及,19世纪初埃及的阿里改革,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