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灾害、事故防治工作方案
例谈煤矿顶板事故原因及防治措施
例谈煤矿顶板事故原因及防治措施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顶板意外冒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等的事故。
过去,顶板事故据资料显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0%以上。
现顶板事故虽有减少,但仍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顶板事故按冒顶范围分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按力学分为压跨型冒顶、漏冒型冒顶和推跨型冒顶。
采场局部冒顶常发生在上下出口、煤壁线、放顶线、地质构造处及采煤工作面附近。
1 常见的顶板事故的原因冒顶事故主要是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活动所致,煤岩层顶板在矿压活动过程中由最初的顶板的层节理出现裂隙,渐变为产生离层,在没有采取主动顶板支护措施或支护质量不可靠情况下,压力持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弹性变形极限,就会出现断裂、掉渣、下沉量加大、伴有片帮后产生垮落或局部冒顶。
1. 1 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曲、陷落柱等地带受构造破坏较大,顶板破碎很容易发生漏顶和冒落。
如果不掌握开采煤层的地质条件,在回采时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都急剧增加,支柱(架)压力短时间剧增,如果顶板完整坚硬且相比较厚,就会导致超前压力过大,伴有顶板出现台阶下沉,此时冒顶发生的几率极高。
1. 2 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根据本区域的地质资料,结合实际认真编制了作业规程,采掘作业规程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规定不同的回采工艺、针对性措施、工作面的支护方式、施工质量标准等。
如果现场管理不到位,长期存在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情况得不到纠正和整改。
1. 3 麻痹疏忽心存侥幸的因素发生顶板事故员工不按要求打设临时支护、特殊支护、加强支护而冒险空顶作业,作业人员顶板防范意识不强,不采取主动措施,往往容易酿成顶板事故。
1. 4 工作面生产循环不正常回采工作面因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循环,在正常循环速度放慢的情况下,支柱的工作阻力将变大来平衡顶板的产生的高压力。
此时,工作面的回柱放顶相对就会困难,处理难回柱的环节也容易发生顶板事故。
2 顶板控制设计准则及其力学保证条件2. 1 顶板控制设计的原则顶板控制设计的原则是在确实保证排除冒顶事故的前提下,争取最低的支护强度和最小的工作阻力。
2024年掘进工作面顶板重大风险管控方案
2024年掘进工作面顶板重大风险管控方案在进行工作面掘进作业时,顶板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顶板的塌方、冒落等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管控风险,保障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首先,对采煤工作面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地质预测,了解地层结构、岩性变化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支护措施,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同时,对采煤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顶板变形、裂隙等异常状况,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要加强煤与岩层的分析和判别,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顶板厚度,科学合理地选择支护措施,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同时,对支柱、木柱等支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障其完好性和稳固性,防止因支护设施失效而导致顶板塌方事故的发生。
另外,要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安全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总之,采煤工作面顶板稳定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和监控,科学合理地制定风险管控方案,确保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的全面实施和有效执行,可以有效降低顶板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工作面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0514
瓦斯事故63起,死亡149人,分别占事故总 次数和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9%和29%。
一、顶板事故的危害
6. 2006全省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04起,
L>50
L>50
N ≤0.3,L= 25~50
塑性弯曲的顶板 是指赋存在煤层之上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能缓慢下沉,而后逐
渐与煤层底板方向接触。这一般在薄煤层或厚度不大的中厚煤层的石灰岩顶板中 才可能出现。
二、煤矿顶板与矿压规律
5.矿山压力基本知识 原岩应力— 在地下某一深处岩层未被开挖前 岩体内所具有的力。包括上覆岩层的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和膨胀应力等。其特点:三向平衡。
煤矿顶板灾害致因与预防
一、顶板事故及其危害 二、顶板与矿压规律 三、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 四、顶板灾害致因分析与技术措施 五、顶板事故预防的管理对策
一、顶板事故的危害
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40%。 (一)我省煤矿近年顶板事故情况
1. 1995-2001年 (7年) 全省煤矿伤亡事故2802起,死亡5232人。 其中:顶板事故1245起,死亡1474人,平均每年 178起,死亡210人,死亡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分 别占总量的44%和28%(较2001年全国顶板死亡 人数高出3个百分点)。
①Ⅰ级基本顶 N>5,称无周期来压或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顶 板,这时基本顶的垮落与错动对工作面的支架无多大影响。
②Ⅱ级基本顶 2<N<5,为有周期来压顶板,基本顶的失稳 对工作面支架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③ Ⅲ级基本顶 N<2,甚至没有直接顶,为周期来压严重的 顶板,这时基本顶悬露与垮落都将对工作面支架有严重的影响。
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
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顶板重大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将会对矿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重大事故。
为了有效防治顶板重大灾害,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顶板重大灾害的防治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顶板重大灾害的特点顶板重大灾害是指在采煤过程中,由于顶板失稳、冒落或垮塌而引发的灾害。
其特点主要包括:突发性强、危害性大、难以预测、难以控制等。
因此,防治顶板重大灾害显得尤为重要。
二、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1. 加强顶板监测通过安装各类顶板监测仪器,及时监测顶板的变形和位移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处理,以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
2. 加强支护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和巷道等地方,加强支护措施的施工和管理,确保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3.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规范矿工的作业行为,加强对顶板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顶板安全隐患。
4.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矿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顶板重大灾害防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
5. 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对矿井生产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
三、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的意义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对于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顶板重大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矿井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顶板重大灾害的防治是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广大矿业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方案,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顶板重大灾害的发生,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方案
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方案标题: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方案引言:顶板是矿井中最重要的地质构造之一,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矿井顶板的稳定性,预防及及时处理顶板事故,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我们制定了一个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方案。
本方案将着重介绍相关背景、目标、具体执行步骤及预期效果,以期帮助管理部门和工人更好地进行顶板管理工作。
一、背景介绍1. 矿井顶板的重要性:矿井顶板是指煤矿、金属矿山等地下开采作业中,用于钢架和木架支撑的构造物。
顶板不稳定会导致顶板事故,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2. 当前状况评估:通过对现有顶板管理工作的调查和评估,我们发现存在顶板支架不稳定、支护设备滞后更新、顶板监测不及时等问题。
二、目标设定1. 提高矿井顶板支撑稳定性,减少顶板事故发生的风险。
2. 加强顶板支护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其使用效率。
3. 建立顶板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顶板变形和失稳情况。
三、具体执行步骤1. 建立任务小组: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任务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顶板管理专项活动。
2. 提高员工意识:- 开展顶板管理培训:组织培训班,培训矿井工人有关顶板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人顶板安全意识。
- 强化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定期的安全教育活动,向煤矿职工宣传顶板事故的危害,并提出预防顶板事故的方法。
3. 加强顶板支护设备更新和维护:- 更新支护设备:通过购买新的支护设备,替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提高顶板支撑的稳定性。
-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支护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4. 建立顶板监测系统:- 安装监测设备:在矿井中安装顶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顶板变形情况。
-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顶板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顶板失稳风险。
5. 加强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等事故。
在实行综合机械化采煤以前,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高达75%。
随着液压支架的使用及对顶板事故的研究和预防技术的进一步完善,顶板事故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巷道断面加大等,工作面与巷道的顶板事故预防更加重要。
一、常见顶板事故的分类按冒顶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两类局部冒顶常发生在靠煤壁附近,上下出口、放顶线附近、地质破坏带附近。
大型冒顶有推垮型、压型、漏垮型二、采场局部冒顶事故的预兆及防治局部冒顶,一般预兆不明显,零星发生,不易被人重视,但仔细观察,也有如下预兆:(1)遇有小地质构造带;(2)顶板出现离层,敲帮问顶时,声音不正常;(3)顶板裂隙内卡有活矸,并有掉渣、掉矸现象;(4)有淋水工作面,淋水量增加。
局部冒顶的原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已破碎的直接顶失去有效的支护而发生局部冒顶;另一类是老顶下沉迫使直接顶破坏采场支护系统而造成局部冒顶。
从生产工序看,局部冒顶可分为采煤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和回柱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两类。
前者是由于采煤过程中破碎顶板得不到及时支护,或虽然及时支护,但支护质量很差造成的;后者是由于单体支柱回柱操作方式不合理,如先回承压支柱,使临近破碎顶板失去支托而造成局部冒顶。
从发生地点来看,局部冒顶分为煤壁附近局部冒顶、上下出口局部冒顶、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地质构造带局部冒顶。
(一)煤壁附近的局部冒顶煤层的直接顶中,常常存在多组相交裂隙,这些相交的裂隙容易将直接顶分割成游离岩块,极易发生脱落。
在采煤机采煤或爆破落煤后,如果不及时支护时,这类游离岩块可能突然冒落砸人,造成局部冒顶事故。
1.煤壁附近局部冒顶的原因(1)直接顶被密集裂隙切割,形成了游离岩块;(2)采高过大,在老顶来压期间,煤壁片帮,扩大了无支护空间;(3)放顶煤开采,顶煤破碎2.预防局部冒顶的措施(1)采用能及时支护悬露顶板的支架,如正悬臂交错顶梁支架(2)炮采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应合理,应尽量避免崩倒支架(3)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的主要节理方向垂直或斜交,避免煤层片帮。
矿井顶板灾害防治
矿井顶板灾害主要包括顶板垮塌、顶板冒 落、顶板破碎等类型。
矿井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 一,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生产效率 具有严重影响。
矿井顶板灾害的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 要内容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 管理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矿井顶板灾害的分类
岩石垮塌:岩石因压力过大或结 构不稳定而发生垮塌
生产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不到 位:缺乏有效 的安全管理制
度和措施
设备维护不足: 设备老化、损 坏,导致顶板
稳定性下降
作业人员操作 不当:违反操 作规程,导致
顶板破坏
地质条件变化: 地质条件不稳 定,导致顶板
变形、破坏
04
矿井顶板灾害的预防措施
强化矿井地质工作
加强地质勘探, 掌握矿井地质
情况
制定合理的开 采方案,避免
过度开采
加强矿井顶板 支护,提高顶
板稳定性
加强矿井通风,பைடு நூலகம்降低瓦斯浓度, 防止瓦斯爆炸
科学合理地选择采矿方法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如长壁开采、短壁开采等 避免采用不合理的采矿方法,如过度开采、不合理的采矿顺序等 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如自动化采矿、智能化采矿等 加强采矿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如定期检查、加强培训等
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 资源共享和协同救援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能力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确保救援及时有效
及时处置和报告事故
及时发现:一旦发现矿井顶板有异常变形或裂缝,应立即采取措施进 行处置。
加强生产管理
制定严格的生产计划和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文1、背景随着我国煤矿工作面的不断深入,顶板事故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顶板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矿山生产和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2、目的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组织应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安全生产的顺利开展。
3、组织体系(1)应急指挥部:设立应急指挥部,由矿山负责人担任总指挥,技术部、安全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实施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应急队伍: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成立应急队伍,包括救援人员、医疗队、安全检查队等多个专业队伍,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3)通信联络: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确保应急指挥部与各救援队伍之间的畅通无阻,采用多种通信手段,如对讲机、手机、卫星电话等。
4、应急准备(1)设备准备:应急指挥部要配备应急通信设备、安全器材和紧急救援设备,如瓦斯检测仪、呼吸器等。
(2)培训准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对应急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应急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保障准备:建立完善的医疗救护体系,保证应急救援期间的医疗保障。
5、应急预警与评估(1)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顶板事故预警系统,通过安全监测设备、监测仪器等手段,实时监测矿山工作面的地质状况和顶板变形,及时预警。
(2)评估机制:一旦发生顶板事故,应急指挥部将立即评估事故情况,确定救援方案和人员调动方案。
6、应急处置(1)快速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前往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和评估。
(2)人员疏散: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组织矿工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现场救援:按照救援方案,启动救援工作,保护现场安全,寻找被困人员,并进行紧急救治。
(4)事故调查:事故处置结束后,应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总结教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顶板管理实施方案(技术措施)
顶板管理实施方案(技术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定、文件精神。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08】176号)、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贵州煤矿顶板安全管理意见〉的通知》(黔煤安监监察字【2009】2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的顶板安全现状,特制定本顶板管理实施方案。
请矿属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严格贯彻执行。
一、顶板事故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顶板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顶板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矿顶板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对本矿井顶板灾害防治负技术责任,跟班矿长、安全员对本矿井当班的顶板灾害防治负现场监督管理责任,各班、组长对本班、组当班的顶板灾害防治负直接管理责任。
2、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等关于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检查加固。
4、掘进中,施工人员应坚持经常性的敲帮问顶制度,特别是在打眼架棚时,及时清除危岩,排除隐患。
5、找顶工作必须有2名有经验的人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顺后方,并保障退路畅通。
找顶人员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部后两帮,依次进行,搪顶范围内严禁有其它人进入。
找顶时,工作人员应带手套,使用长把工具,找顶时,应防止煤矸顺矸而下伤人。
顶帮遇有大块断裂煤矸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在顺着裂隙层理慢慢的下找,不得硬刨强挖。
6、每次爆破后,迎头工作人员药等迎头炮烟吹散,视线清楚后,必须由爆破工,瓦检员和班组长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层、拒爆等情况,并由外向里检查顶板情况,清楚顶、帮悬矸危岩,然后才开始正式支护。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锚杆支护是一种通过锚杆将围岩与支护结构连接起来的支护方式。它具有施工简便、成本 低廉、支护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围岩较稳定的采煤工作面。
支护材料选择原则与实际应用
支护材料选择原则
在选择支护材料时,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和环保性等原则。同时,还应考虑采煤工作面的地质条件、 围岩性质、开采方法等因素。
水文地质构造
如断层导水、岩溶水等水 文地质构造可能对采煤工 作面的顶板稳定性产生不 利影响。
03
采煤方法与工艺对顶 板管理要求
不同采煤方法下顶板管理要点
长壁采煤法
加强工作面支护,确保支 架初撑力和工作阻力满足 要求,及时移架支护,防 止顶板冒落。
短壁采煤法
控制顶板暴露面积和时间 ,采用超前支护和临时支 护措施,确保顶板稳定。
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揭示了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开采技术、设备状况、人员 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防治措施研究与实践
针对事故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加强地质勘探、改进开采技术、提高设备可靠性、加强人员培 训和完善管理制度等。
防治效果评估
通过对实施防治措施前后的顶板事故发生率、事故严重程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了各项防治措施 的实际效果,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配备专业救援队伍
建立专业的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器 材,确保在发生顶板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 行救援。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采煤工作面的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 除安全隐患,降低顶板事故发生的概率。
后期总结反思和改进措施
事故原因分析
01
对发生的顶板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
多元化能源结构
煤矿顶板事故及其防治
2021/8/5
5
2)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层之上,具有一 定的稳定性,由一层或若干层组成,厚度不 定,不很坚硬,回柱后能自行跨落的岩层称 为直接顶。通常由泥质页岩、页岩、砂质页 岩等组成,具有随回柱放顶而跨落的特征。
3)老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坚硬而难 跨落的岩层称为老顶,也叫基本顶。通常有 砂岩、石灰岩、沙砾岩所组成。
新罗区红坊镇某煤矿1997年8月4日19时 左右,由于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不力造成煤层大 量垮落而酿成顶板事故,死亡2人。
2021/8/5
24
该矿井位于虎坑山井田甘美坑矿区,硐口标
高+414米,开采16#煤层(为立槽煤),该矿无 采矿许可证。7月28日红坊某煤管所就对该矿下 达了“制止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为通知书”。8 月4日下午,该井中班4人上班维修:陈××、刘 ××维修小眼,方××、刘××拉板车送材料和 落煤。
2021/8/5
21
局部冒顶就起其发生的时候和地点而言, 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即大部分发生在临近断 层等构造带范围。在正常顶板条件下,则发生 在老顶来压前后,特别是发生在直接顶强度较 低的岩层组成的条件下。有下列情况时,较易 发生:次一级地质构造区;顶板裂隙张开、增 多、掉碴、敲帮问顶声音不正常;顶板上薄矸 石片脱落;有淋水的地方等。
1
二、矿山压力与顶板事故
采掘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有效地控制 顶底板岩层的变形和破坏,达到减少和避免顶底 板事故的发生。因采掘影响自然平衡拱形成以 后,拱内的岩石不再承担拱上部的岩石压力,就 形成为压力降低区,而拱上部的压力有巷道两侧 岩石来支撑,在巷道两侧形成的压力升高。引起 的岩层作用在井巷、硐室和工作面围岩以及支护 物上各种力的总称—矿山压力的影响。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技术措施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技术措施矿井开采过程中的采掘工作面或在已掘的巷道内所发生的冒顶、片帮、掉矸等造成的人身伤亡和生产事故统称为顶板事故。
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掌握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是煤矿生产的重要保证。
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
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一、顶板事故的分类赋存在煤层之上的邻近岩层称为顶板。
煤层顶板自上而下分为老顶(基本顶)、直接顶和伪顶。
伪顶是直接位于煤层之上较薄的软岩层,通常是泥质页岩、泥岩,富含化石,在采煤时随落煤而跨落,不易支护,容易影响煤质。
直接顶是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的泥岩、页岩、粉砂岩或细砂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随回柱而跨落。
老顶(基本顶)是位于直接顶或煤层(无直接顶时)之上较坚硬、较厚的岩层,多为砂岩、砾岩、石灰岩,它能在采空区较长时间内维持很大的面积而不跨落。
1按冒顶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两类;按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压垮型冒顶、漏垮型冒顶和推垮型冒顶三类。
1、局部冒顶局部冒顶是指冒顶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5支架范围内,伤亡人数不多(1-2人)的冒顶。
实际生产中局部冒顶的次数远大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采场冒顶事故的70%,危害比较大。
2、大型冒顶大型冒顶是指范围较大,伤亡人数较多(每次死亡三人以上)的冒顶。
3、压垮型冒顶因支护强度不足,顶板来压时压垮支架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4、漏垮型冒顶由于顶板破碎。
支护不严而引起破碎的顶板岩石冒落的冒顶事故。
5、推垮型冒顶因复合型顶板水平推力作用使支架大量倾斜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二、冒顶事故原因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活动所造成。
顶板的矿山压力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先是沿着顶板节理出现裂隙,产生离层现象。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
预防和处理煤矿事故的方法一、事故的定义顶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
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
二、顶板灾害基础知识1.煤层的顶底板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
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质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1)煤层的顶板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
3m~0。
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m~2m,多由泥岩、页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这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
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
(1)煤层底板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
2m~0.3m。
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
若直接底为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爱严重破坏.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层,石灰岩等。
2。
采煤工作面顶板的分类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
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顶板灾害是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上覆土体的沉降和变形,导致地下工作面顶板发生断裂、冒顶、遗留大块岩石等不稳定状况,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行带来威胁的一类矿山灾害。
顶板灾害的发生,对矿井生产的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顶板灾害,科研人员和矿业企业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不断提出和应用新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进行介绍。
1. 拱形支护技术拱形支护是指利用锚杆、锚索、钢梁等材料进行支撑和加固,形成一定的拱形结构,使得顶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这种技术在地下矿井中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顶板的沉降和断裂,减少冒顶和岩石掉块的发生。
2. 预应力锚杆技术预应力锚杆技术是指在锚杆施工过程中,对锚杆进行拉力预应力处理,增加锚杆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
通过采用预应力锚杆技术,可以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降低顶板的变形和断裂风险。
3. 复合支护技术复合支护技术是指将不同类型的支护材料和结构组合应用,通过协同作用,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复合支护材料包括锚杆、钢梁、网片等,常见的复合支护结构包括拱形、平板形、蜂窝形等。
复合支护技术结合了不同材料和结构的优势,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开采方式的要求。
4. 预防性支护技术预防性支护技术是指在采矿过程中,通过提前采取支护措施,控制顶板的变形和破裂风险。
这种技术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支护设施、监测顶板的变形和应力变化、调整开采方法和速度等。
通过采取预防性支护技术,可以及早发现和修复顶板的问题,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
5. 人工补强技术人工补强技术是指在存在顶板灾害风险的区域,采取加固和支护措施,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
这种技术包括补强梁的安装、人工爆破等。
人工补强技术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和施工步骤。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主要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发展。
2024年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范本(三篇)
2024年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范本矿井灾害是指在矿井内发生的各类事故和灾害,包括矿井顶板坍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火灾等。
为了预防和应对矿井灾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生产秩序,制定一份详细的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至关重要。
下面是2024年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的范本,供参考。
一、矿井灾害预防目标本计划的预防目标是减少矿井灾害发生的概率,最大程度地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生产秩序。
二、矿井灾害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1) 矿工入职前必须参加相应的培训,包括矿井安全操作、危险识别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2) 矿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更新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定期检查和维护矿井设施(1) 定期对矿井的支护设施、通风设备、排水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 对矿井的设备、机械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1) 根据不同的作业环节和岗位,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矿工严格遵守。
(2) 严禁违规操作,加强对矿工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4.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1) 在矿井的关键部位安装监测设备,对地质活动、瓦斯浓度、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
(2) 建立矿井灾害预警系统,能够提前发现灾害隐患,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 健全矿井应急救援体系(1) 成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2)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应对措施。
三、矿井灾害处理计划1. 灾害发生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灾害扩大。
2. 及时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3. 启动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紧急救援和抢险工作。
4. 组织事故调查,查清灾害原因,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5. 对受灾设施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
四、矿井灾害应急演练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矿井灾害应急演练,测试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与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板灾害、事故防治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与企业财产安全,根据矿井实际编制顶板灾害、事故防治工作方案,通过贯彻落实,达到防止事故发生,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地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扩大,特编制顶板灾害、事故防治工作方案如下:
一、矿井概况
韩城市枣庄实业有限公司是陕西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现代化煤矿,由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设计。
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
本井田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部,行政区划隶属韩城市桑树坪镇管辖。
井田面积为80.1Km²,井田由10个拐点坐标依次连接构成。
本井田北距宜川县城约70公里,南距韩城市约60公里,距西安市约300公里。
本矿于2013年1月10日开工,目前矿井处于建设期间。
二、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情况
枣庄煤田地处中朝大陆板块鄂尔多斯断块伊陕斜坡东南部,其东为晋西挠褶带南部,其南为渭北隆起带东端。
伊陕斜坡是鄂尔多斯不对称大向斜的东翼,东部为陡缓坡带,倾角3°左右,向西地层倾角不足1°。
晋西挠褶带在本区以东构造线方向以NE-SW 为主,褶曲均呈短轴状,向北西断裂稀少。
渭北隆起带呈NEE走向,东界与晋西挠褶带南端相连成为盆地东南缘的镶边褶带,主断裂以西一般出现倒转或陡斜带,呈倾向NW向的单斜构造,倾
角一般5°左右,有时出现少量正断层。
区内总体构造简单,地层产状平缓,总体为一倾向北西-北西西的单斜构造,倾向278°~310°,倾角3°~7°。
小范围内构造较发育,地层倾角变大,倾角19°~37°,局部可达42°,根据三维地震勘探发现,挠褶带内断裂较发育。
三、矿山压力的概念
1、原岩应力
岩体在采动以前,由于某种原因自重作用在其内部引起的引力。
开采前,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原岩处于平衡状态。
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以后,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岩体内应力的重新分布及其变形,表现形式为顶板下沉和垮落,底板隆起,煤壁片帮,并引起支架变形和破坏,充填物沉缩,煤的压出,地表变形等,直到岩体形成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为止。
2、矿山压力
由于采掘工作破坏了岩体原始应力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在其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和支撑物上表现的力,应力重新分布产生的一系列力学现象为矿山压力显现。
3、矿山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1)包括地质因素、岩石性质及其构造特征。
软岩的强度一般较低,受力后容易产生变形和破坏,岩层的层理、节理发育强度影响较大,掘进时容易产生冒顶。
反之,层理、节理不发育的坚硬岩层,受力后不易变形和破坏,也就不易冒顶。
断层的存在能改变顶板冒落的一般规律,或者造成突然来压和冒顶。
开采深
度越大,上覆岩层显现大,形成的支承压力越大,在开采过程中,矿压显现越明显。
在生产实践证明,煤层倾角越小,矿山压力显现越大,反之,矿山压力显现稍小。
(2)生产因素:生产因素是人为的,只要掌握矿压显现规律,就可以人为地控制和改变这些因素的危害程度,生产因素主要有巷道布置的位置关系,支护形式、开采顺序、工作面推进速度和控顶方法等。
四、掘进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在煤岩体内掘进巷道后,巷道围岩产生变形位移,破坏甚至垮落,这种现象叫做地压现象。
由巷道变形、位移、破坏、垮落而作用在支架上的力,叫做巷道地压。
巷道地压的大小及形成主要表现为巷道顶压、巷道侧压和巷道底压3种基本形式。
1、巷道顶压
在煤岩体中挖掘巷道后,由于巷道上方的岩体失去了支撑,产生了拉应力,同时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岩石产生裂隙,这些裂隙相互交错,使岩石成为碎块。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支护不可靠,这些岩石就会掉下来,所谓冒顶,造成巷道垮塌,该裂缝继续扩大,达到一定高度,然后稳定下来,就会形成一个自然平衡拱,此时,若有接顶支护可靠,自然平衡拱内的岩石其重量全部作用在支护上,这就是顶压。
2、巷道侧压
随着顶板的冒落,加上平衡拱的形成,所有向下的作用力都
作用在巷道两帮岩石上。
如果两帮岩石所承受的力没有超过本身的强度,两边岩石就不会遭到破坏,若两帮岩石松软,而承受不了上面的压力,两帮岩石造成垮落,这时支架的柱腿承受两帮的水平推力,这种水平推力就叫巷道的侧压。
侧压常使柱腿折断变形等。
3、巷道底压
巷道产生侧压得到新的平衡之后,新的自然平衡拱更多把压力传递给两帮,再作用在底板当底板岩石强度较低时,底板岩石就会向上鼓起,从而产生底压,岩石吸水后膨胀而底鼓也会产生底压。
五、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的致因及预防勘察
1、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分类
一般认为按原因分为两大类
(1)掘进后岩石破碎后,顶部岩石与岩体失去联系,如果支护不及时,该岩石就可能随时发生冒落。
地质变化带,顶石冒落,裂隙发育的巷道抽条都属于此类。
(2)已支护的巷道顶部岩石,在支护失效或勾顶不严或无支护时发生冒落。
有时一类冒顶可引起第二类冒顶,从而导致大范围冒顶。
2、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措施
(1)严格控制空项距,支架应紧跟掘进工作面及时支护,锚杆支护要及时打锚杆,严禁大面积空顶作业,有条件应采用前探掩护支架,使工人在有防护的条件下作业。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排下,采取有效的临时支护。
(3)锚杆支架应加大密度,使用全长锚固型锚杆。
(4)冒顶区施工必须背实背严,增挂金属网,超前支护,防止漏空和扩大冒高。
(5)炮眼布置方向合理,药量适当,减小对围岩的破坏。
(6)锚杆支护,注意锚杆眼深度和锚杆密度及质量,必要时加网、喷联合支护。
六、巷道交叉处顶板事故防治及勘察
1、巷道交叉处冒顶事故原因
(1)巷道交叉处顶板暴露面积大,岩层松动范围大,巷道压力大,易发生冒顶。
(2)巷道交叉处支护要求高,支护复杂,支护稳定性要求高,强度大,支护质量不好易发生冒顶。
2、预防措施及勘察
(1)开岔口应选在顶板较好处,避开冒顶处。
(2)尖角牛鼻子,象鼻子被压坏时,采取加强和稳定措施。
七、顶板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l、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
(1)对掘进工作面实行矿压观测,新采区工作面进行“三量”观测,并提出矿压观测报告;掘进工作面对Ⅳ、V类顶板进行顶板离层监测,根据制度要求设立矿压监测站,进行实时监控。
(2)煤矿每月对各矿井进行一次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检查验
收,并根据评级奖惩办法进行奖罚。
(3)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4)安检员、管理人员巡回检查。
2、顶板主要预防措施:
(1)合理开拓布局,优化采区设计,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法。
(2)做好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
(3)选用适合的支扩方式。
积极推广应用支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支护效果和支护强度。
(4)抓好采掘工作面特殊地点、顶板薄弱环节的支护管理。
(5)严格按规程、措施和工程质量标准施工。
(6)作业人员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7)掘进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和有顶板安全管理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后实施。
(8)掘进工作面应选用安全可靠性好、服务周期长、经济适用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
(9)全煤、半煤巷及岩层破碎的全岩推进时,必须采用有效安全的临时支护措施,严禁无支护空顶作业。
(10)掘进工作面若遇地质变化带,遇老空废巷等特殊情况时,必须制定针对性的专门措施。
(11)认真搞好工作质量、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并按质量标准组织检查验收和考核,以质量保安全。
(1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随时了解、掌握煤(岩)安全状况,及时处理危岩,预防冒顶,片帮伤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