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观察中感受快乐作文
有关课堂快乐作文3篇

有关课堂快乐作文3篇有关课堂快乐作文3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堂快乐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堂快乐作文篇1今天,老师带了一袋泥鳅来到课堂,我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老师要拿泥鳅做什么呢?只见老师把泥鳅从袋子里倒进了粉色的盆里,又把盆放到桌子上,老师说让我们观察泥鳅并且可以伸手捉泥鳅!“哇塞”!大家飞快地跑到了桌边开始捉泥鳅!我看见盆里的泥鳅有的胖乎乎的,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有的诡计多端,沉到盆底装死,像一条条黑色的绳子;有的滑溜溜的,有的非常淘气;还有的活蹦乱跳……我撸起袖子飞快地跑到盆边,把手伸进水里一抓,一条泥鳅被我握在手心,它一动不动,居然在我手心里装死!我看见它穿着一身黑色的礼服,有着黄色带斑点的肚皮,还有胡子,像老爷爷一样。
忽然,它一个鲤鱼打挺跳进了水中!“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这次的经验,我再捉它们的时候万分小心,把手指并得紧紧的,就这样,我捉了很多条泥鳅,它们在我手心里凉凉的、滑滑的、动来动去,顽皮极了。
大约10分钟后,老师说要继续上课,她把盆端到地上,对我们说:“要先去洗手哦,要不然手上会有很多的细菌!”大家听了老师的话就排队去洗手了。
我一边洗手一边感叹,这真是一个很快乐的课堂啊!课堂快乐作文篇2人生之路是曲折的,前行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或大或小的>挫折总拦住你的去路,给你重重一击。
从小跌跌撞撞地长大,这一路上未见较大的打击,但小挫折也是常有之事。
可它们毕竟是微不足道的,挺一挺便不久又见彩虹。
可唯有一次,挫折如一个沉重的石块,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也许是伴挫折而来的霉气太浓了些,我在这布满荆棘的迷宫中迷失了方向,终日被阴影笼罩,郁郁寡欢。
这一切都被疼爱我的外公看在眼里。
一日,他长叹了一口气,在我旁边坐下,边品茶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说话。
孩子,你可否与我交流一句,好让我分担你的痛苦?——外公带着笑意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而我却无动于衷。
课堂快乐作文8篇

课堂快乐作文8篇课堂快乐作文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堂快乐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快乐作文篇1鲜花开放,离不开雨露和阳光;鱼儿欢跃,离不开纯净辽阔的海洋;鸟儿飞翔,离不开高远广阔的天空;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智慧欢乐的课堂。
公开课上轻松愉快,又有趣,又长知识,是我们无限创意自由发挥的舞台。
那次美术公开课,老师教我们《各种各样的鞋子》。
当我们别出心裁地做好了鞋子,教室忽然变成了新鞋子发布会的现场。
动感的音乐、变幻的灯光,我们学着模特的样子,一手托着独一无二的作品,一手卡腰,随着音乐的节奏纷纷走上舞台争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听课的领导、老师争相传看着,对我们的创意赞不绝口……那一刻,我仿佛真的成为了一位闻名中外的设计师,站在世界的大舞台上,骄傲地展示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的作品。
公开课不仅让我们在快乐中培养了能力,还掌握了一些最佳的学习方法。
刚开始学语文的时候,我因为有时候不预习,或者是只预习了生字词语,连课文都没读流利,结果上课时很多问题都不能准确回答,只能羡慕地看着别的同学去表现。
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说要上公开课《画家和牧童》,要求我们认真预习。
这一次,我认认真真地记下了老师讲的课前预习方法,并让妈妈帮我搜集了资料。
第二天的公开课上,我的发言赢得了老师的赞扬。
发言的成功让我找到了自信,从那以后,我养成了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也爱上了语文课。
公开课上,老师经常创设机会让我们充当故事会、辩论会的主持人,当“小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当新闻发言人,开新闻发布会……这样的训练,不但使我掌握了发言的要领和技巧,而且语言表达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上学期我和另外三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了学校的朗诵比赛,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笑了,老师笑了,爸爸、妈妈也笑了。
课堂的乐趣作文范文

在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课堂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很多人在课堂上却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寂寞孤单。
但是,课堂本身应该是充满乐趣和意义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课堂的乐趣,以及怎样让课堂变得有趣起来。
我们需要认识到,课堂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其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是,交流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而是应该是多维的、互动的。
如果一个课堂变成了老师讲、学生听,课堂就会显得乏味且枯燥。
相反,如果老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多方面的互动,课堂就会显得生动有趣起来。
例如,老师可以设置课堂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课堂也应该具有个性、有温度。
也就是说,不能只是单调地讲课,而应该充满情感,充满人性。
老师可以适度地加入幽默元素、趣味元素等等,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人性和温暖。
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一些自己的故事和经验,让学生们了解到老师的个性和心路历程。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更加认真听讲,也能够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
课堂的乐趣也需要来自于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
如果学生们只是被动地听课,并没有积极地学习和参与,即使课堂再有趣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为了让课堂更加有趣,学生应该积极地参与其中,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分享经验、和同学进行互动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鲜活、有趣。
能够让课堂变得有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除了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外,还需要有交流、个性、情感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当这些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体验到课堂的乐趣。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充满意义。
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日记】开心的语文课

【日记】开心的语文课今天的语文课让我感到非常开心。
在这堂课上,老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我们讲解课文,让我对语文产生了新的兴趣。
下面就让我来详细描述一下这节让我开心的语文课吧。
上课铃响起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课程是讲解一篇名叫《荔枝》的课文。
老师拿着课本走上讲台,向我们展示了一篇描写荔枝的课文。
老师先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荔枝的外貌特征,然后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荔枝的美味。
她在讲解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让我仿佛置身于荔枝的世界中,感受到了荔枝的风味和魅力。
这样生动的讲解方式让我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荔枝》这篇课文的背景知识。
她告诉我们,荔枝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水果,早在唐代就被人们所喜爱。
她还向我们展示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我们对荔枝的原产地和生长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样的背景介绍让我对这篇课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加珍惜这篇文学作品。
随后,老师还为我们准备了一些与荔枝相关的诗词和故事。
她向我们介绍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晋代文学家干宝的《分内事》,这两篇作品都是以荔枝为主题的。
老师还讲述了一个跟荔枝有关的美丽传说。
这些诗词和故事不仅让我们对荔枝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阅读欣赏范围,启发了我们对文学的热爱。
最让我开心的是,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还组织了一场有奖问答活动。
她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些与荔枝相关的问题,要求我们在一定时间内给出答案,答对的同学可以获得老师送出的小礼品。
这样的活动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同学们纷纷积极参与,竞相回答问题。
我也幸运地答对了一个问题,获得了老师送出的一本精美读物。
这场问答活动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还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课堂互动。
通过今天的语文课,我不仅对《荔枝》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丰富多彩的背景介绍和有奖问答活动,让我感到非常开心。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快乐作文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快乐作文
《课堂上学到的快乐》
哎呀呀,说起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能带来快乐,我就想到了那次上自然科学课的经历。
那天,老师带着神秘兮兮的笑容走进教室,我们都好奇地看着他。
然后呢,老师就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大大的盒子,我们都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心想里面到底装的是啥呀。
老师慢慢地打开盒子,哇塞,原来是一些小小的蚕宝宝呀!它们白白胖胖的,在桑叶上扭来扭去,可爱极了。
老师说我们这节课就要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还要一起养蚕呢。
我当时就特别兴奋,感觉好有意思呀。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几条蚕宝宝,还教了我们怎么照顾它们,比如要给它们准备新鲜的桑叶,要保持盒子的干净之类的。
我拿着蚕宝宝,感觉自己就像它们的小主人一样,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之后的那些天,我每天都特别积极地照顾我的蚕宝宝们。
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从又小又瘦变得胖乎乎的,我心里那叫一个开心哟。
我还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蚕宝宝的各种变化,大家都因为这些小生命而变得特别亲近。
有一次,我发现有一条蚕宝宝突然不动了,可把我吓坏了,我以为它生病了呢。
赶紧去问老师,老师笑着说它是要蜕皮啦。
果然,过了一会儿,它就开始蜕皮了,看着它努力地把旧皮蜕下来,我都替它捏了一把汗呢。
等它蜕完皮,变得更白更漂亮了,我高兴得都要跳起来啦。
就这样,在和蚕宝宝相处的日子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蚕的知识,还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我觉得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的可以很有趣很快乐呀,就像这些蚕宝宝带给我的一样!现在每当我想起那些可爱的蚕宝宝,心里还是会涌起愉悦的感觉呢。
这就是我在课堂上学到的快乐的知识啦!。
有关课堂快乐作文九篇

有关课堂快乐作文九篇有关课堂快乐作文九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堂快乐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堂快乐作文篇1时间就像飞鸟一样,滴滴答答地向前跑。
转眼间,又到了我的快乐时光——第二课堂。
下午第一节下课铃一响,同学们整理好书包和桌面,个个像离弦的箭一样奔向自己要去的社团。
我也不例外,飞快地整理好了东西,就像闪电一样奔向会议室。
上课了,老师先让我们复习了几遍歌词。
接着,我们开始比赛了!第一组上场了!只见他们个个跳得这么认真!有的同学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真美丽!可她的英语不是特别流利。
有的同学唱得非常流利,与老师的不分上下,但她的动作却做得乱七八糟。
还有的同学表情严肃,就像要去打仗一样,动作做得特别夸张,引来了大家的阵阵哄笑。
“哈哈!他们做得那么不整齐,我们小组必胜!”正当我暗暗自喜的时候,老师开口了:“第二组准备开始。
”我顿时紧张极了!我的心里好像有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怦怦”得直跳。
我上台了,随着优美的乐曲,我紧张的心才慢慢地平静下来,我熟练地跳起了美丽的舞蹈,并扯开嗓子洪亮地唱着歌曲。
虽然我做得完美无缺,但其他人比第一组做得更加乱七八糟。
最后,第一组赢。
我心里暗暗想:“俗话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
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一定能做得更好!”课堂快乐作文篇2今天,我早早的从寝室跑到教室里,一看,老师早已在教室等我们,原来老师比我们起得还要早。
看到老师,我赶紧拿起了书,读了起来。
第一节是语文课,我们学《在山的那边》。
老师把这篇课文认认真真的读起来,读完了后,老师让我们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意思,也许是小学不爱举手发言养成了习惯,也许不想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果,我没有举手。
我用眼睛的余光扫了扫左右,大家也犹豫不决。
其实,我以前很活泼,但在读六年级时,回答错了,老师就打骂我们,老师那种看不起我们的表现让我很痛心。
六年级上课开心的一刻400字作文

作文一<<六年级的快乐时光>>在六年级的课堂上,有那么一刻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想起来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那是一节语文课,老师正在讲古诗。
突然,一只小麻雀飞进了教室,在教室里横冲直撞。
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原本安静的课堂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有的同学兴奋地站起来,想要抓住小麻雀;有的同学则紧张地躲在桌子下面,生怕小麻雀撞到自己。
老师看到这情景,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大家先安静下来,看看这只小麻雀是不是也想来听听我们的课呀。
”听了老师的话,大家都笑了,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小麻雀似乎被我们的笑声吓到了,它扑腾着翅膀,终于找到了窗户飞了出去。
课堂又恢复了平静,但是大家的心情却格外好,连原本枯燥的古诗都变得有趣起来。
这就是六年级上课开心的一刻,虽然很短暂,但是却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份特别的乐趣。
作文二<<六年级课堂的欢乐瞬间>>在六年级的众多课堂时光中,有那么一刻,如同明亮的星星,在我的记忆中闪耀着快乐的光芒。
那是一节数学课,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着复杂的算式,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
突然,我的同桌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声音特别大,把全班同学都吓了一跳。
紧接着,他的笔又“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他急忙弯腰去捡,结果脑袋又撞到了桌子上。
这一连串的意外,让原本严肃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同学们忍不住哈哈大笑,老师也笑着说:“你这是要给大家表演喜剧吗?”同桌红着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也跟着笑了起来。
就在这充满笑声的瞬间,我突然觉得学习也可以如此快乐,不再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充满了温暖和欢乐的记忆。
这就是我六年级上课开心的一刻,简单却无比珍贵。
作文三<<六年级的快乐瞬间>>“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节是语文课。
语文老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成语接龙。
”同学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节语文课带给我的欢乐

一节语文课带给我的欢乐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课是语文课。
每当我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解课文的含义和用途,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欢乐。
语文课上,老师总是充满激情和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课文。
他用深情款款的声音,将课文朗读得栩栩如生,仿佛课文中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活动一样。
他还耐心地解读课文的含义,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每次听完老师的讲解,我都对课文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到真切的喜悦。
在语文课上,我不仅能够听老师给我们讲解课文,还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老师常常以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让我们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我们可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和分享,互相启发和鼓励。
这样的互动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快乐。
语文课还有一个我喜欢的活动,那就是朗诵课文。
每次轮到我上台朗诵,我的心就像是一只小鹿在蹦跳。
我认真地准备,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情感来朗诵课文。
当我站在台上,感受到同学们的关注和掌声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演员,我特别快乐。
除了课堂上的欢乐,语文课还教给我很多实用的写作技巧。
老师在写作讲解中,教会了我如何运用修辞和比喻等手法,使文章更加有魅力和生动。
写作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和感受的方式,它让我感到无限的创作乐趣。
总的来说,语文课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通过听讲、讨论、朗诵和写作等多种方式,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就像是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它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我深深地爱上了语文课,享受着它带给我的欢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课堂观察中感受快乐作文胜利实验小学袁慧娟长时间以来,作文教学常常令教师和学生望而生畏。
学生要么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那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才能让学生不认为写作文是一种苦事、难事,能够比较顺畅轻松的写出较好的习作呢?记得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在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
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但是很多的教师在上写作课的时候,还是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主要的原因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作文课的课堂观察,其中最有针对性的就“怎么上作文课才会更有意思”,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观察。
在有幸聆听了一次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作文课之后,将我们的课堂观察推入了另一个新的高潮!于是我们乘胜追击,继续聆听了几堂有关于老师执教的作文课录像,真是受益匪浅。
在进行课堂观察的同时,我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且与观察小组成员进行激烈而有效的讨论,收获颇多。
现总结如下:、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训练素材(-)针对小学生的读写规律,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
在于老师的作文课堂上,没有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拿出平时大量积累的有趣的生活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比如说于老师执教的作文课《歇后语编故事》,于老师巧妙地借“歇后语”让学生编写故事,既让学生学习了歇后语,又让学生掌握了如何编故事。
在编故事的过程中,于老师摇身一变,成为一只要给黄鼠狼去拜年的“老母鸡”,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惟妙惟肖的故事里面去,让学生去亲身感受,并告诉学生:“怎样编故事就怎样写作文。
”鼓励学生们亲自做一回“小导演”、“小演员”,很多学生兴趣高涨,做起“小导演”“小演员”来有板有眼,接下来顺水推舟, 把自己所演化为所做——习作。
编了,演了,然后写下来,这无疑减轻了习作难度。
教学实录如下:(于老师与三位男生合作演:老母鸡、黄鼠狼、小公鸡、警察。
)老母鸡(师):他是我的孩子小公鸡,请多关照。
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多不吉利,妈去去就来。
老母鸡:(拿出一块布)这是真丝的,妈戴完了就赶快给你戴。
(于老师把头巾围起来,全场一阵大笑。
)“过年了,出门在外,我拿大红袍(武夷山特产名茶)去孝敬黄鼠狼先生,他一定会关照我们的。
”“我妈去给黄鼠狼拜年。
”“哎呀,哎呀,黄先生家怎么这么远呀!安了防盗门了,我老母鸡差远了,黄先生,你过年好吗?哎呀,我可以进去吗?”“哇,都买了大电视了。
”(指着屏幕)“是呀,100寸的大彩电。
”“喔嗟!还有笔记本电脑,你上网啦?武夷山的黄鼠狼比我们江苏的阔多了。
”(全场笑声)。
“站住,今天还没吃饱……”“救命呀……救命!”小鸡、黑猫警长从屏风后面走出来,黑猫把黄鼠狼抓起来。
老母鸡:是谁把黑猫警长请来?后悔不该不听我孩子的话,气死我呀!(于老师摸着胸口,全场一阵大笑。
)师:同学们你看有趣没趣?只要展开想象,一个歇后语就是一个故事。
咱们来趁热打铁编故事,于老师要讲两句话:第一,只要是一个故事, 有头有尾,就是合格的作文;第二,如果你的故事写的很有趣,大家听了有意思,高分,绝对高分!哪一个词用的好,加分!哪一个句子写得好,加分!教师提示:注意写字姿势、挺直,两只脚放平。
课堂观察记录:于老师关注细节,使得这一节作文课上的更加完美, 细腻!(-)教师逼真的现场作画——亲其师,信其道于永正老师的写作教学《四毛的故事》,课刚开始,于老师就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站立着戴红领巾的小男孩,随后于老师介绍他的名字叫四毛,是三毛的弟弟。
但四毛和三毛有哪些不同呢?(三毛选用的是张乐平爷爷画的)学生经过细心观察,不仅指出了三毛和四毛穿着的不同,还提出了他们身体的胖瘦,由此联想到两个不同的社会。
于老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
从这节课堂观察中我发现:随堂画更能贴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的距离更近。
于老师的教学中引用的例子都来源生活,报刊杂志的漫画,电视的公益广告等等,生活的素材被他加以改造利用,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媒介。
作文融入了生活,使挤牙膏的艰难变得灵动而鲜活。
作文不再困难,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佐料,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读写结合于老师十分重视读写结合,每次作文完成之后必然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一般是找上.中.下三个等次的学生进行朗读,并且进行当面的评议,这就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推敲。
于老师的读写结合训练做到“量要适度,要求要低”。
他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也不要求学生刻意模仿,一切都在不经意中,一切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 这一点,我们在课堂观察中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了。
二、善待所有的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于老师关注教法的选择、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但他以人为本,更关注学生的发展。
他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
”在他的教学中,他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
他表扬、肯定、鼓励学生,或运用语言、或通过爱抚、或传递微笑、或耐心等待、或物质奖励……作为老师,应该不能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这样才会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爱才会具体而丰富,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课堂上才会有民主, 才会充满情趣,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效,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在于老师执教的《考试》的课堂观察中,于老师请了三名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中有一名写作较差的学生,说实话,他的作文语句不通顺,前言不搭后语,确实找不到一点优点,可是于老师却点评说:“这位同学读的非常流利,感情真挚,而且你的字写的太漂亮了!”于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在课堂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能够“奖给作文小明星XXX”,“奖给小作家XXX”,“盖世雄”,“盖夏青”,“盖葛兰”……于老师喜欢给学生戴高帽!下面是作文课《考试》中一段课堂实录:师:话还没写完,但这已经够精彩,够深刻的了!生:其实,我在班里的地位不是很高,习作水平只是一般。
而你这回真是高估我了!我只不过口头表达能力好一点,说得好听一点而已,平时只是有勇气爱发言,其实这回您真的高估我了!(生笑)师:这回,我又进入了一个陷阱。
(生笑)你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比较起来,可能说的更好一些,我也承认。
你认识很深刻,很会归纳,你以后会更厉害的。
我真的不是高估你了,你真的很优秀!生:起评分是多少呀?(生笑)师:135分!掌声鼓励!于老师常常实行高分政策,不吝惜表扬每一个学生细微的进步, 这就使得课堂上充满了一阵阵欢笑,让每一位学生,哪怕是平时写作最差,上课基本上不举手的学生的积极性都给激发了出来,听于老师的课,看看他的表情,品味他的伴随语言,欣赏他的课堂教学艺术,就会发现他善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定向、校正、强化、调控、激励,他时而面带惊奇之色,时而眼含关爱之意,时而口出赞扬之声,可以说他的举手投足都有“戏”……三、幽默的语言,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使学生乐于听课,产生“共振”效应。
于永正有效使用“幽默”这一得力的助手陶醉了学生,陶醉了老师。
于老师说:“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
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
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
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
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
无论什么理由,一个老师让学生不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了,这个老师的教学就失败了。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我四十三、四岁,比我的实际年龄少得多。
但他这么说,必然会引起其他同学的积极思考,正确的答案可能马上会出来。
所以我告诉大家,我上课的时候,最喜欢发言发错的同学!谁说错一次,记特等功一次,他们是有功之臣!(学生哗然,气氛活跃。
)师:别忘了,要实事求是,大胆的说,说于老师老,于老师不难过。
(笑声)生:于老师今年大约50岁。
师:“大约” 一词用得有分寸,因为这毕竟是估计。
告诉大家,他猜的和我的实际年龄只相差一点(说着伸出一个手指头)。
生:于老师今年51岁!师:对,我今年51岁整。
我给你记一等功,给刚才两位同学记特等功!(众笑)再看看于老师的身材怎样?看看够不够当模特的料儿。
(笑声)先猜猜身高多少。
和刚才一样,要想,要比。
生:于老师身高大约1米65生:于老师1米70左右,中等身材。
师:说的差不多。
于老师年轻时,身高1米ea心想,年龄大了或许还会长点,谁知不但不长,反而矮了,现在只有1米68To (笑声)身体除了身高,还包括胖瘦,谁连起来说一说?这是于永正老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老师外貌,写《于老师印象记》一课中的一个片断。
在这里,幽默不是简单的调侃、逗笑,而是沟通师生心灵、拉近师生距离的一种艺术。
这次课堂观察让我真正的领悟到:于老师的作文课为什么会如此有意思,笑声不断呢!其实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畏难情绪的作文课堂上,如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想说、敢说,是引领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道理很简单,只有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学生才会放松心态、放飞思维,换句话讲,只有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互动氛围,学生们“文思泉涌”的时刻才会如期而至。
那么如何开启学生的“话匣子” ?于老师用他那信口拈来的幽默之语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应该所有的老师都喜欢积极发言而且正确无误的同学,可于老师竟然说他“最喜欢发言发错的同学”,而且还渲染“谁说错一次,记特等功一次,他们是有功之臣”。
对孩子们来讲,这可是闻所未闻,“滑课堂之大稽”,所以立刻“学生哗然,气氛活跃”。
什么都敢说, 什么都想说!既然开口说了,就有了写的愿望,一篇文章也就呼之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