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000字论文《生活中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作文

生活中的经济学作文
生活,其实就像一门精彩绝伦的经济学课程。
每天都在教会我们如何权衡利弊,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工作和家庭,哪个更重要?恩,看情况吧。
如果工作赚钱很多,家人也会开心。
但如果总是忙到把家人晾在一边,那钱对他们来说就没啥意义了。
所以要两手都要硬,小朋友别嫌弃老爸老妈总在。
朋友说去夏威夷度假好不好?当然好啊!可惜我已经剩不到钞票了。
要是省吃俭用,也许几年之后就有机会去啦。
不过,人生苦短何必总盯着将来,偶尔作为奖赏也是可以的。
你看,生活就是在做选择。
选就要牺牲,选就会错过。
关键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自己最重视的地方。
我有时候会选择当场爽一爽,有时候会为了更大的目标作出牺牲。
小时候我们天真稚嫩,长大后渐渐学会权衡得失。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你自己的答案。
关键是要学会欣赏当下,同时也要为未来打好基础。
别总把钱花光了才后悔,但也别总守着钱包不敢动。
这就是生活的经济学啦,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不过,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我还有其他选择要去考虑呢!。
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

⽣活中的经济学论⽂关于⽣活中的经济学论⽂ 什么是经济学呢?对这⼀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
那么,关于⽣活中的经济学论⽂怎么写,以下就是⼩编整理的,⼀起来看看吧! 经济是⼀个古⽼的话题,在西⽅可以追溯到亚⾥斯多德时代,在我国则可追溯到孔夫⼦那⾥。
但如果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的标志,则经济学⾄今也不过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什么是经济学呢?对这⼀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
如经济学探讨⽣产什么物品,如何⽣产这些物品和为谁⽣产这些物品。
在名著《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稀缺资源来⽣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之间进⾏分配。
”我在《管理经济学》⼀书中从公平与效率、⽣产与分配的⾓度出发,指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国民财富,以满⾜个⼈或社会⽬的的⼀门社会科学。
”种种说法归结起来,总离不开这样⼀种思考,即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于最合理的⽅⾯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这种对经济学的理解,⼤致具有三⽅⾯的含义:第⼀,个⼈或社会的⽬的或欲望是永⽆⽌境的,⽽经济资源在绝对量上来说是有限的,稀缺的。
由于⼈⼝的急剧增加,⼯农业的调整发展,污染的⽇益严重,森林和地下⽔等可再⽣的资源及矿产等不可再⽣资源⽇渐匮乏,甚⾄就连以往认为取之不尽、⽤之不竭的空⽓和江河之⽔也因污染⽽变得稀缺起来。
第⼆,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途,但⼀旦⽤于某⼀⽤途就不能再⽤于其他⽤途。
因此,⼈们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牵涉到选择问题。
在这⾥,效率意味着⼀国经济应将它的⽣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数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且,在现⾏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经济资源应得到最充分的利⽤。
第三,在社会福利最⼤化的⽬标下,可通过“机会均等”或“结果均等”等制度来寻求公平分配⽅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机会均等的公正游戏规则,将实现由竞争带来的'繁荣。
以生活中的经济学为主题的作文

以生活中的经济学为主题的作文嘿,你们听说过经济学吗?其实经济学挺有意思的嘛,就是研究人们买啥东西,为啥买,不买又不行的那种东西。
啊,就是说人们都想省钱,但又想买东西,所以经济学就像是一场人和钱的游戏嘛。
哟,大家都知道,钱要是多了当然好,可是咱得懂得花和存吧。
就像是啊,你啥时候该买东西,啥时候不该买东西,这些都是经济学在帮我们解答的问题。
经济学就是要让人们知道怎么花钱更值啊,别一冲动就买了一堆不必要的东西。
哎呀,还有啊,就是供求关系,这个挺有意思。
就是说啊,商品的价格其实跟人们想要的多少有关系,如果人们要的多了,那价格就会涨,反之如果人们不要了,那价格就会跌。
所以啊,经济学就是告诉我们怎么看市场,怎么买东西不吃亏。
唉呦,还有啊,货币政策这东西,就是政府帮咱们管钱。
它要控制通货膨胀,要保持经济稳定,还要让人们有工作。
这些政策都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好,消费更爽,是不是挺贴心的呀?
嗨,今天聊了这么多,你们懂经济学了吗?其实啊,经济学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关系着我们的口袋。
所以啊,有机会得多学学经济学,好让我们的钱包更鼓一些呀。
生活中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学的原理和现象无处不在。从我们每天早上醒来决定吃什么早餐,到我们如何规划每月的工资支出,甚至是我们在社交场合中的互动,都蕴含着经济学的智慧。
我们先来说说购物这件事。当我们走进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各种促销活动时,我们其实就在进行着经济决策。比如,同一种商品,有大包装和小包装之分,我们会不自觉地计算哪种更划算。大包装的单价可能更低,但如果我们在短期内无法用完,可能会造成浪费;小包装虽然单价稍高,但更便于保存和使用。这时候,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商品的保质期、使用频率以及价格等因素,来做出最优的选择。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交通出行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高峰期出行,道路拥堵,我们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成本增加;而选择非高峰期出行,虽然可能不太方便,但可以节省时间。这就涉及到时间价值的问题。对于一些时间价值较高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打车或者乘坐地铁等快捷的交通方式,以节省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事情;而对于时间价值相对较低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公交车等成本较低的交通方式。
生活中的经济学无处不在,它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理解生活的另一扇门。让我们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规划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在社交活动中,也存在着经济学的现象。比如,我们在交朋友时,会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这段关系。但如果这段关系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帮助小于我们所付出的成本,那么我们可能会选择减少与这个人的交往。同样,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达到团队的最大效益。
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 (2)

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类如何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做出理性的决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经济学常常被人们视为一个复杂的学科,但其实经济学理论和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本文旨在探讨生活中的经济学,揭示经济学对我们日常决策的重要性,并且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实用价值。
节约与浪费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机会成本”,即我们为了某种选择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价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节约和浪费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我们在购物时,常常需要权衡价格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选择购买一个质量较差但价格更低的产品,我们可能会为了价格而牺牲品质,相反,如果我们选择购买一个质量更高但价格更高的产品,我们可能会为了品质而牺牲价格。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
除了购物,我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其他形式的节约与浪费。
比如我们在决定如何安排我们的时间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有限的时间资源使得我们必须在不同的活动之间做出选择。
经济学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权衡不同的选择,找到效益最大化的折衷点。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
供求关系与市场调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是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显示了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能力与需求情况之间的关系。
通过供求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商品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
生活中的供求关系可以应用在我们的日常决策中。
比如我们要选择自己的职业,正是通过了解市场上各种职位的供求情况,我们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
如果某个职业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那么这个职业的薪水可能会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另外,供求关系也能指导我们在购物时的决策。
如果某个商品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那么它的价格可能会降低,我们可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购买该商品以获取更好的价格。
市场调节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市场调节是指市场自动调整供求关系以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
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

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无论是购物、理财、还是工作,都与经
济学相关。
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决策。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购物。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边际效用递减”。
这意味着当我们消费某种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我们对该商品的满足程度会逐渐减少。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购物时会有所谓的“购物疲劳”,因为当我们购买了足够多的商品后,我们对下一件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因此,经济学告诉我们要理性消费,避免过度消费。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理财。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
这意
味着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比如,当我们选择花钱旅游时,就需要考虑放弃了可能的投资收益或者其他消费。
因此,经济学告诉我们要合理规划理财,权衡利弊,做出最理性的选择。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工作。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边际生产力”。
这
意味着在工作中,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我们的产出会逐渐减少。
因此,经济学告诉我们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地消费、理财和工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有序。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选修课作业生活中的经济学

篇一:选修3000字论文《生活中的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学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同时也是如今贯穿我们现代生活始终的一个话题,对我而言,经济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媒体、学科里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就拿我们日常消费而论,在我们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经济学问题以及现象。
为什么你在购物时,有时会多买一个同样的商品?为什么沃尔玛超市能够实现天天平价,始终如一?星巴克的咖啡有大小杯之分,哪种更划算?为什么电视机和数码相机的价格不断降低?为什么餐厅都提供饮料免费续杯?为什么有时候一款手机只花50元就可以买到,甚至干脆免费赠送,但是如果你要额外买这款手机的电池却要花费100元?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十分有意思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些经济学现象,也正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现象。
什么是经济学?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
如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
在名著《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
”《管理经济学》一书中从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国民财富,以满足个人或社会目的的一门社会科学。
”种种说法归结起来,总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考,即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用于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以上描述为关于经济学概念的摘录,虽然概括全面但却显得十分专业,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从这些简短的语句中理解出最接近其本身的意义。
经济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着相类似的地方,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学》这门选修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与大一下学期所学的《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也有着许多相近相似的地方。
比如机会成本的概念,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满足人类欲望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源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处于无限的选择之中。
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

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经济学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在个人层面,经济学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
在面对各种选择时,我们通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权衡利弊,以最大化个人福利。
例如,我们会考虑价格和质量之间的权衡,以及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平衡。
此外,经济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
当我们面临投资决策时,经济学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性地评估风险和回报,以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国家层面,经济学对政府和社会的决策也具有重要影响。
宏观经济学理论可以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的稳定。
另外,微观经济学提供了理解市场运行和市场失灵的框架,这对制定公平竞争政策和监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经济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个人决策,还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深入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至关重要。
此外,经济学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加,经济学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动。
这对于个人和公司进行国际业务或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优化资源的利用。
比如在家庭中,我们需要权衡收入和支出,通过预算和理性消费来实现财务安全。
在职业生涯中,了解供需关系和市场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职业选择和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
此外,经济学的概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通过研究经济学的原理,我们可以找到减少贫困和提高社会公平的方法,从而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的来说,经济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应用经济学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人、社会和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问题。
因此,对经济学的深入理解对我们做出明智决策和更好地生活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同时也是如今贯穿我们现代生活始终的一个话题,对我而言,经济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媒体、学科里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就拿我们日常消费而论,在我们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经济学问题以及现象。
为什么你在购物时,有时会多买一个同样的商品?为什么沃尔玛超市能够实现天天平价,始终如一?星巴克的咖啡有大小杯之分,哪种更划算?为什么电视机和数码相机的价格不断降低?为什么餐厅都提
供饮料免费续杯?为什么有时候一款手机只花50元就可以买到,甚至干脆免费赠送,但是如果你要额外买这款手机的电池却要花费100元?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十分有意思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些经济学现象,也正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现象。
什么是经济学?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
如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
在名著《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
”《管理经济学》一书中从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国民财富,以满足个人或社会目的的一门社会科学。
”种种说法归结起来,总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考,即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用于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以上描述为关于经济学概念的摘录,虽然概括全面但却显得十分专业,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从这些简短的语句中理解出最接近其本身的意义。
经济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着相类似的地方,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学》这门选修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与大一下学期所学的《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也有着许多相近相似的地方。
比如机会成本的概念,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满足人类欲望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源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处于无限的选择之中。
人们为了得到自己喜爱的事物,必然在众
多食物中权衡取舍。
选择是一个得到一样事物同时必须放弃另一样事物的过程,这样的选择就产生了机会成本。
被放弃的事物的价值就是得到事物的机会成本。
概念听上去确实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只要从一些很接近生活的事情来分析理解便会十分容易。
作为例子,我们考虑我们买水果时的机会选择,现在有三种水果提供给我们,一种是苹果,一种是西瓜,还有一种是香蕉并且它们的价格都是一样的,而且只能一次买一样水果。
那么如果我买了苹果那也就意味着我就要放弃选择买西瓜和香蕉的机会。
同样的如果我选择买西瓜就要放弃买苹果和香蕉的机会,如果买香蕉就要放弃买西瓜和苹果的机会。
同样的,进入大学,我们将要花费四年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结识朋友,得到很多能在四年大学生活中得到的东西。
但同时我们也因此放弃了四年的时间去工作赚钱或者去旅行从而获得其他的东西机会。
以上都是结合大一下学期《西方经济学》所学及结合本学期选修《生活中的经济学》而引入的一些比较初步的印证经济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的论证。
由此可见经济学中一个普通的概念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
但对于我而言经济学对于我的生活影响最大的却是网络购物。
大学校园处于大学园区远离市中心,而从市中心购物来回成本颇高,不符合自身经济效益,网络购物便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我网购的习惯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实早在高中时就已经经常网购东西,相对实体店购物而言,网络购物更具有订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得较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网上支付较传统拿现金支付更加安全,可避免现金丢失;从订货、买货到货物上门无需亲临现场,快递直接送货上门,既省时又省力;由于网上商品省去租店面、召雇员、储存、保管等一系列费用,所以其价格较一般商场的同类商品更为便宜……等等一系列优势。
作为一个90后大学生,网购自然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最能在生活中体现出经济学的部分。
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网络购物,除了对自身而言方便自由、省时省力以外,价格其实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而每年总有那么些时间,中国网络购物领军的几大电商都会在某些特殊的节假日进行一番电商的“价格大战”。
以博取消费者的眼球,同时以各种优惠政策打击其他竞争对手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
作为一
个在互联网上购物年龄超过三年的人,对于一些电商们的商业手段也能够有一定的了解,某些时候电商的价格大战真的是薄利多销或者亏本销售幺?电商所谓的价格大战是真正打响还是只打雷不下雨?作为一个消费者要怎样才能在这些眼花缭乱的价格战中认清楚形势?
刚好在打算完成这篇论文的时候进入到六月初,网络上似乎又要掀起一番电商的价格大战。
在查阅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及资料后,姑且让我拿此次由京东商城挑起的价格战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六月本来就不是传统的商战热门季节,只是京东商城要在6月18日“庆生”,也就有了各大电商网站唱戏的舞台,就像小孩子要过生日搞一个生日宴会一样;并且上一次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打价格战带头的也是京东商城。
事实上,五月下旬开始,京东就开始打出各种预告,声称要办一个史上最牛的周年庆,今年是它的十周岁。
五月的最后一天,京东商城把这场戏带入了第一个高潮。
“满减”口号满天飞:买满多少金额减少多少金额,这种“满减”的优惠方式是电商大战最常用的招数,在挑起争端的京东上尤其具有高曝光率。
我以其中一项箱包满199减100的促销活动为例,包含了外交官、马盖先等知名的箱包品牌,消费者下单购买活动页面上的商品满199即可减掉100元,看起来象是“打五折”的馅饼。
但实际上在参与活动的品牌中,通常只有极少数的款式属于参与活动的款式,标价在200上下,减掉100元后最终成交价比其他竞争对手低那么几十块钱。
更大量的商品标价呈上涨状态,即使享受了减100的优惠后,最终成交价格与其他商城相比并没有特别低,甚至还高出那么一点。
这些“假优惠”在惠惠、一淘网等比价助手下原形毕露。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只要以一种经济学的眼光的分析,就能够发现电商所谓的价格战中存在的问题。
价格战不是真正的价格战,各大电商为博取眼球及利益的骂战也是各怀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六月的电商大战名副其实就是一场吆喝之战。
对于电商频繁进行的促销大战,消费者应比价购物,警惕商家虚标原价。
提前锁定所需购买商品,记录商品的正常销售价格,同时在促销期间也要充分利用一淘网、如意淘、优惠购、比购宝等购物比价工具,选择价格最实惠的商家下单。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以经济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实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益最大化。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问题除了能帮助你在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之外还有其他许多丰厚的回报。
基本上既定环境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所有特点都是成本与效益相互消长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结果。
凭着敏锐的目光我们能在日常生活经验里发现许多相关的结构和模式。
我认为一门学问如果脱离了现实或者不与时俱进的话,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光靠从前的案例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一些现实与知识结合的需要,在网络购物日趋普及的今天,经济学也贯穿着这项生活方式的始终。
生活中的经济学就是生活的解析,是生活的哲理,可以帮助我们对生活中的琐碎看的透彻,分析的更明白,避免我们混沌的看待事件的发生。
我想说,生活中的经济学无处不在,我们学过了这门课程、包括作为一个以经济类为专业的学生,从必修科目选修科目中学到了如此多的经济知识,就该用经济学的观点看待生活,并加以思考,用以指导我们更好更优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