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赤 壁赤
曹操 20多万大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之壁
战
前之 的 形战
曹 操 刘备
刘备 孙刘联军
幻灯片
Hale Waihona Puke 5万军队势刘备
孙 权 孙权
赤壁 之 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翦伯赞
袁绍
官
渡官
袁绍
白马
之渡
战
延津
前之
的战
形
曹操
势
曹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3-4
曹
万 军
操
队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 2.赤壁之战
• (1)播放《赤壁之战》录象;(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 (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 “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 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 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 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四、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 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 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 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 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4张PPT)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9年,孙 权称帝,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三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
国
大力兴修水利。
的
蜀
治
汉 发
理
展
与
经
发
济,
展
改
善
民
族
孙吴造船业发达,发展了
关
海外贸易。(卫温到夷洲)
系
东 袁绍 汉 末 年 官渡 军 之战 阀 割 据 曹操
曹操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魏
三
国
鼎
立蜀
吴
曹操 历真阴粉细在白史的险白眉脸色上就疑脸长谱象的是诈目中征曹一的。,操个奸 臣阴吗险?疑诈
《龟虽寿》
曹操
(jì) (lì)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评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
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 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官渡之战 曹操
赤壁之战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
令诸侯招贤纳士 兵多将广
经济:实行屯田,
--骄傲轻敌
奖励农耕
孙、刘
袁绍
天时
骄傲轻敌,听不 人少力弱 地利
进正确意见
人和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 D) A、东汉 B、魏 C、蜀 D、吴
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
到达夷州即 今天的( B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0张PPT)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失败原因
曹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教训:①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然
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材料:
曹操的势力是怎 样壮大的? 作为参考
(1)政治谋略得当,“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 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4)军事才能出众,战略战术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水 土不服
曹 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 轻敌;战术失误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 苏轼)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袁 绍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
三四 万人
操
以少胜多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官 渡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战争特点
结果
失败原因
曹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教训:①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然
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材料:
曹操的势力是怎 样壮大的? 作为参考
(1)政治谋略得当,“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 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4)军事才能出众,战略战术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水 土不服
曹 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 轻敌;战术失误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 苏轼)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袁 绍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
三四 万人
操
以少胜多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官 渡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战争特点
结果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历史-上册-[课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有“蒋干盗 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 等情节描写,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 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其中作者为了增 强小说的趣味性,会适当地进行文学创作,这些内容当然不 会见于史书记载。但是,这些内容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 加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某些史实。我们既要将三 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要了解真实的历史。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经济: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二)概况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200年 袁军和曹军 曹军胜利
特点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示意图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 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三国志》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景象: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 原因:东汉末期,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
曹操为壮大势力采取了哪些措施?
曹操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 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招揽各种人才;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 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稳定了民心、军 心。曹操的力量逐渐增强。
曹丕 刘备 孙权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国鼎立局 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三国鼎立形成,改 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 后全国走向统一奠定了基 础。
第16 课 三国鼎立【2022秋统编版七上历史精品课件】
三、三国鼎立
背景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过程
三国 魏 蜀
吴
时间 220年 221年
229年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今南京 )
皇帝
统治Hale Waihona Puke 域操丕北方刘备
湖北、湖南的大部分 和四川、云贵地区。
江苏、福建、广东, 孙权 并抢夺了刘备在湖北
、湖南的势力范围。
影响 北方生产得到 恢复发展 加速西南地区
影响 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顾茅庐》
相关史事 刘备的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
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 诸葛亮是旷世英才,就三次亲自登 门求见,恳请他出山。这就是流传 至今的“三顾茅庐”的佳话。
问题思考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 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 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 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 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炎 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 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 的想法。 注意历史与历史著作的联系与区别 赤壁之战示意图
背景 ①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 ②曹操势力壮大——
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今 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 诸侯”借皇帝的名 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经济上: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 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 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蒿里行》 曹操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 著名战役。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 是什么?
这两个战役的胜败主要原因在于交战双方的 战略战术、指挥者心态等方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共34张PPT)
《三国演义》简介: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 曲家罗贯中综合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戏曲、 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根据他个人对社 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 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 官渡 赤壁 中失败了呢?
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孙 权
联 合
刘 备
智 谋
三顾茅庐
诸 葛 亮
《三国演义》的描述: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三国志》的记载: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第二篇章
尔虞我诈是三国
官 渡 之 战
曹操 袁绍
曹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以 少 胜 多
拓展延伸: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 人谋也.
曹操 胜
袁绍 败
——诸葛亮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上:招募 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屯田,实力增强。 善于用人,采纳谋士的计策 战术正确,把握战机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篇章
烽火连天分三国
1.因何而乱
乱
皇帝大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揭竿(黄巾起义) 军阀割据
2.乱成如何?
路有饥妇人, 抛子弃草间。
--王粲《七哀诗》
军阀割据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 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共37页含三个视频
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材料三 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 兵士耕田。
招募流亡的农民垦荒,组织兵士屯田
为了消灭对方和统一北方,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官渡之战随之爆发
。
K
袁绍
曹操
袁 200年
绍
袁 绍 袁绍占据兵力优势, 但是为什么最后胜利的 却是曹操呢?
历史剧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草
曹
K
学习活动二:赤壁之战
(一)自主探究:结合导学提纲,速读课文P103—104三 段文字,标识相关要点,汇总疑难问题。 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1. 背景: 想要统一南北。 2. 时间 208年 3. 交战双方 曹操-孙刘联军 4. 结果 孙刘联军胜 5. 特点 以少胜多 6.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 (二)合作交流: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快速 释疑解惑。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 战役。这两次战役的主角都有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 结局,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什么赤壁之战中曹 操却以多败少?
孙、刘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 操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水 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 轻敌;战术失误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假如你是生活在东汉末 年的百姓,生活在这种环境 中的你会有怎样的愿望?
谁?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战乱较少人口粮食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创设情境一:
“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河南一带,出现了一位割 据一方、实力不断增强的军阀,在当时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他就是曹操。”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曹操胜利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大军
曹操夜袭乌 巢,烧毁袁 军粮草
曹操 两三万人马
一、官渡之战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1、“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了优势; 2、招贤纳士; 3、屯田制的推行,解决了军粮问题; 4、制定了正确的战术;袁绍骄傲轻敌等。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 天时,亦人谋也。
时间
公元208
地点
赤壁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孙刘联军VS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奠定基础
二、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
孙刘联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军胜利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原因
③合理利用了气候、地理条件
骄兵必败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奠定基础
曹操陆续消灭了北方一 些军阀,基本统一了北
方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汉室刘备, 请来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势 力有所发展。
割据江东的孙权,在周瑜、张昭 等人的辅佐下,团结旧部,招揽
人才,统治比较稳固。
三、三国鼎立
曹操死 三国始
公元220年 曹丕 洛阳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蜀
公元221年 刘备 成都
A
A.三国吴简 B.《三国演义》C.《资治通鉴》 D.官渡之战战场遗址
随堂练习
2.(2020·广东深圳·5)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
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
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答案:《三国志》。理由:《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作者为了增 强小说的趣味性,会适当地进行文学创作;《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三 国时期的史书,作者所处时代与三国时期相隔不远,可信度更高。
训练案·效果评价
知识点一 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的人
物是( C )
答案:如选择诸葛亮。理由:诸葛亮足智多谋,致力于治理蜀汉,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言之有理即可)
环节二 战役配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 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 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 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 齐声叫曰:“谢丞相箭!”
[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
(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 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 均船平,乃还
[西晋]陈寿 《三国志》
10.东汉末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东汉政府实行州牧制度,客观上导致了 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列评价符合 此段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答案:①曹操;②袁绍;③刘备;④孙权;⑤曹操;A:魏;B:蜀;C:吴。
[故事链接] (2)三国故事家喻户晓,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两个或 两个以上) 答案:空城计、三顾茅庐、乐不思蜀等。
训练案·效果评价
知识点一 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的人
物是( C )
答案:如选择诸葛亮。理由:诸葛亮足智多谋,致力于治理蜀汉,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言之有理即可)
环节二 战役配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 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 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 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 齐声叫曰:“谢丞相箭!”
[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
(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 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 均船平,乃还
[西晋]陈寿 《三国志》
10.东汉末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东汉政府实行州牧制度,客观上导致了 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列评价符合 此段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答案:①曹操;②袁绍;③刘备;④孙权;⑤曹操;A:魏;B:蜀;C:吴。
[故事链接] (2)三国故事家喻户晓,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两个或 两个以上) 答案:空城计、三顾茅庐、乐不思蜀等。
【历史】三国鼎立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英雄辈出】如图所示。 (2)根据成语或典故、诗词,写出与之相关的历史 人物。(4分) ①带领张飞、关羽三顾茅庐的是___刘__备___。 ②写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是___曹__操___。 ③生子当如孙仲谋。“孙仲谋”指___孙__权___。 ④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 的代表的是___诸__葛__亮___。
11.(史料实证)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 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1)材料一反映出东汉末年怎样的情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4分)
情景: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 现实。(2分)原因: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2分)
2.(2024·广东广州一模)鲁迅先生在评价曹操的时候曾说:其实,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历史上曹操的主要“本
事”表现在( B )
A.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 B.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C.加强了与台湾的联系
D.实现了大一统的梦想
3.(2024·四川眉山模拟)下图的历史手抄报设计,其空白框中填写 的标题应为( D )
第16课 三国鼎立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认识这一时期民 课程标准
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三 国 鼎 立
官渡 之战 和赤 壁之
战
战役 战争时间
①__官__渡__之__战____ 200年
赤壁之战 ②__2_0_8_年____
交战双方
曹操与袁绍
曹操与孙刘联军
战争结果
措施
魏 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史料实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解读]材料表达了曹操并未因年迈而放弃统一全国的雄伟目标。曹操,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和政治 家,最主要的功绩是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
历史解释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取胜原因:①政治上: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取得政治上的优势。②经济 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③善于用人。 失败原因: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②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③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最根本的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的战术
结果 特点
曹操获胜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获胜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
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1)220年, 曹丕 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21年,刘备在 成都 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3)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 2.三国的经济 (1)曹魏: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2)孙吴: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 孙权 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 陆与台湾的联系。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开发西南地区。
知识框架
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1.政治上:把 汉献帝 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双方
官渡之战 200 年 曹操和袁绍
赤壁之战 208 年 曹操与孙刘联军
战术
曹操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 的战术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三国鼎立》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2. 李白的诗句“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所展现的古
代战役( B )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为孙权、刘备的联合创造了条件 D.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
3.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
材料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
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 得而用之。”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材料三 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
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
东军 汉阀 末混 年战
袁绍 曹操 孙权 刘备
200年 官渡之战
联合 抗曹
208年
赤壁之战
曹丕 220年
魏
刘备 221年
蜀
孙权 229年
吴
三局 国面 鼎形 立成
1. [淮南期末改编]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文中“操遂能克绍”的战役是( A )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
原因:①曹军兵士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且军中疾病流行,战斗 力减弱。②曹操骄傲自满,松懈轻敌。③孙刘组成联军,制定了火攻等 正确的战术。④当时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素养启示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骄兵必败,要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隋 朝
局
必分。 南朝
统 一
部 统 一
统 一
——《三国演义》第一回
分裂
统 一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 。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和历史的发展。
界功 定过
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肃鲁
瑜周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曹 军南下。
刘备不敌,撤军南逃, 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
曹刘军备在率长兵坂东追逃上, 刘败曹备退操。至前樊往口江。
陵。
最终曹军败退,孙 刘联军乘胜追击。
5万孙刘联军行至 赤壁,与正在渡江 刘备派诸葛亮 的曹操水军相遇。 前周往瑜联率合3万孙权。
兵马沿江西 进。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 败,退至乌林,会合陆 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 峙。
为东其汉中镇末,压年“起,黄朝巾义廷起,腐义汉败”,规灵天模帝灾最允频大发许,各各州地起郡义自不行断…招… 募兵马……
2021/2/3
东汉袁末绍年出军身于阀世割家据大形族,势图
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
在地镇位压和黄势巾力起,成为当时最大 义的的军过阀程。中占,有今河北、山西 形和成山群东雄东并部起,兵多粮足,有 的局面,在10这万兵力 些割据势力的 连年征战中, 袁绍、曹操两 大集团逐步壮曹操在镇压黄巾 大起来。起 己义的中力,量不,断曹发操展占自据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六课-三国鼎立--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同支持下,团结旧部,延揽(lǎn)人才。对江东旳统治
日益稳固。
10
刘备(161—223),字玄德。汉朝远支皇族。东汉末年 起兵,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旳战争。在军阀混战中,曾 先后投奔公孙瓒(zàn) 、陶谦、曹操、袁绍、刘表。
11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223年,刘备三顾
13
二、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及实力对比:曹军PK孙刘联军 曹军:20余万人 孙刘联军:约5万人
概况:孙刘联军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旳弱 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旳提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
14
曹 二十多万人
赤壁 大战 刘
五万人
孙、刘联军 孙
15
16
赤壁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成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223年
赤壁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 以少胜多 奠定了三国鼎立旳基础
17
三、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魏时间23年蜀(汉) 223年
吴
223年
创建者
(pī)
曹丕
刘备
定都
洛阳 成都
孙权 建业(南京)
18
刘备称帝
曹丕 洛阳
• 223 年
建业
• 22 3
孙权称王
年
19
发展概况
屯田
翻 车
曹魏注重农耕
魏
曹操和他旳后继者一 直注重屯田,发展农 业生产,大力兴修水 利,注意兴修水利, 保护农桑。
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
川)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旳提议,即有 名旳“隆中对”。
12
二、赤壁之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5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各抒己见
曹操取胜的原因:
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 织兵士耕田。
2、“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 主动。 3、招贤纳士善听正确意见。
4、袁绍骄傲轻敌。
从比较战 前双方实 力和战争 中两人的 所作所为
分析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坚韧不拔的刘备
风流潇洒的周瑜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5张PPT)
三国形势图
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 是倒退?为什么?
魏
吴 蜀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从曹操的一胜一败中, 我们要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不要骄傲 善于借鉴和采纳别人的建议 做事要有恰当的方法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
220年,曹丕自称 皇帝,国号魏,
曹操能谋善断,“挟天子以令诸 侯”,他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 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他 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诗作开创文学上 的新风气。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 魏,定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皇,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三国鼎立的形成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pī)
• 他下一步又怎么做呢?
天下形势示意图
赤壁之战
刘备(161~223年) 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在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 先后投奔公孙瓒、陶谦等 人。后采用诸葛亮的主张 联孙抗曹,在赤壁大败曹 操后占领荆州,势力不断 壮大。221年称帝,都成 都,国号汉,222年彝陵 之战中失败,不久病死。
孙权(182~252年)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由 于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 受到百姓欢迎,势力不断 壮大,孙策死后,继续经 营江东。208年联刘抗曹, 在赤壁之战中获胜。229 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 不久迁都建业。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胜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利 就
曹操
在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前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方 3、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
台湾
识图:
A的建立者是 曹丕
B的都城在 成都
C的国号是 吴
A
B C
•
1.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 多次提 出想接 老两口 过去一 块生活 ,这是 倒叙手 法,这 种写作 技巧的 运用, 避免了 平铺直 叙。
阅读“官渡之战”一目,思考: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曹操取胜的原因:
经济上:采取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
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从比较战 前双方实
(2)重视人才
力和战争
袁绍失败的原因:
中两人的 所作所为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分析
• 请思考: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统 一北方啊?
• 原因在于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 战乱不断。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龟虽寿》 老骥(jì)伏枥(lì),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从诗句中我 们可以看出 曹操有什么 志向呢?
曹操怀有雄心壮志, 他要统一天下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于有利地位。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 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 生产。
袁绍(?~202年) 东汉末年汝南汝阳人,字 本初。占据黄河以北,由 于战乱较少。人口众多, 粮食丰足,其势力在各军 阀中是最强大的一个。随 着曹操实力的不断壮大, 袁绍越发恐慌,急于消灭 曹操。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阅读77页第二段]
国家 经济发展情况
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__水_利_
蜀 蜀国 发展经济,改善 民关族系, 加 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 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 发展。230年孙权派__卫__温_ 到 夷洲,加强了内地和 __台_湾 的联系。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D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D )
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222年
官
渡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之
夜袭乌巢,烧
战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官
渡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之
夜袭乌巢,烧
战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阅读74页第二段,完成表格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地点
官渡
结果
曹胜袁败。为曹操统一北方奠 定了基础。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
2.小说中两次写到菜大爷的菜“被一扫 而光” ,突出 了顾客 对菜大 爷的信 任,说 明不管 是否绿 色环保 ,只要 是菜大 爷卖的 菜,顾 客都欢 迎。
•
3. 处在大数据时代的史学家们,只有 突破数 据带来 的无限 之境, 才有可 能避免 失去从 整体上 描述历 史的能 力。
刘
刘刘
赤壁之战 208年
以少胜多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孙孙、刘
联军
五万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合
曹操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 双方
地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赤壁
结果
战争 特点
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 以少胜多
影响:赤壁为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 刘备 孙权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到76页]
为什么 呢
2、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 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76页]
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三第 国十 鼎六 立课
一、 东汉末年的形势
东汉末年的景象!!!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 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 只剩下760万······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ao里行》
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 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描绘的是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 和百姓困苦的社会现实。
周瑜(175~210年) 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少时与孙策为友,帮助 孙策在江东创建孙氏政 权。孙策死后,与张昭 一起辅佐孙权。208年, 曹操率军南下,他坚决 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 兵于赤壁。后病死。
图中的人物 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 了一个什么成语 故事?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前形势图
赤壁
曹操 二十万 刘
230年,孙权派卫 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 系的最早记录。同 时也说明了台湾自 古以来就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课小结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军东
阀汉 混末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吴
战年
联合抗曹
蜀
刘备
轻 松 闯 关
一、 选择题(第一关)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C )
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 魏,定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皇,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三国鼎立的形成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pī)
• 他下一步又怎么做呢?
天下形势示意图
赤壁之战
刘备(161~223年) 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在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 先后投奔公孙瓒、陶谦等 人。后采用诸葛亮的主张 联孙抗曹,在赤壁大败曹 操后占领荆州,势力不断 壮大。221年称帝,都成 都,国号汉,222年彝陵 之战中失败,不久病死。
孙权(182~252年)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由 于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 受到百姓欢迎,势力不断 壮大,孙策死后,继续经 营江东。208年联刘抗曹, 在赤壁之战中获胜。229 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 不久迁都建业。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胜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利 就
曹操
在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前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方 3、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
台湾
识图:
A的建立者是 曹丕
B的都城在 成都
C的国号是 吴
A
B C
•
1.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 多次提 出想接 老两口 过去一 块生活 ,这是 倒叙手 法,这 种写作 技巧的 运用, 避免了 平铺直 叙。
阅读“官渡之战”一目,思考: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曹操取胜的原因:
经济上:采取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
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从比较战 前双方实
(2)重视人才
力和战争
袁绍失败的原因:
中两人的 所作所为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分析
• 请思考: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统 一北方啊?
• 原因在于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 战乱不断。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龟虽寿》 老骥(jì)伏枥(lì),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从诗句中我 们可以看出 曹操有什么 志向呢?
曹操怀有雄心壮志, 他要统一天下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于有利地位。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 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 生产。
袁绍(?~202年) 东汉末年汝南汝阳人,字 本初。占据黄河以北,由 于战乱较少。人口众多, 粮食丰足,其势力在各军 阀中是最强大的一个。随 着曹操实力的不断壮大, 袁绍越发恐慌,急于消灭 曹操。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阅读77页第二段]
国家 经济发展情况
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__水_利_
蜀 蜀国 发展经济,改善 民关族系, 加 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 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 发展。230年孙权派__卫__温_ 到 夷洲,加强了内地和 __台_湾 的联系。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D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D )
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222年
官
渡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之
夜袭乌巢,烧
战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官
渡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之
夜袭乌巢,烧
战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阅读74页第二段,完成表格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地点
官渡
结果
曹胜袁败。为曹操统一北方奠 定了基础。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
2.小说中两次写到菜大爷的菜“被一扫 而光” ,突出 了顾客 对菜大 爷的信 任,说 明不管 是否绿 色环保 ,只要 是菜大 爷卖的 菜,顾 客都欢 迎。
•
3. 处在大数据时代的史学家们,只有 突破数 据带来 的无限 之境, 才有可 能避免 失去从 整体上 描述历 史的能 力。
刘
刘刘
赤壁之战 208年
以少胜多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孙孙、刘
联军
五万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合
曹操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 双方
地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赤壁
结果
战争 特点
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 以少胜多
影响:赤壁为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 刘备 孙权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到76页]
为什么 呢
2、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 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76页]
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三第 国十 鼎六 立课
一、 东汉末年的形势
东汉末年的景象!!!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 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 只剩下760万······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ao里行》
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 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描绘的是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 和百姓困苦的社会现实。
周瑜(175~210年) 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少时与孙策为友,帮助 孙策在江东创建孙氏政 权。孙策死后,与张昭 一起辅佐孙权。208年, 曹操率军南下,他坚决 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 兵于赤壁。后病死。
图中的人物 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 了一个什么成语 故事?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前形势图
赤壁
曹操 二十万 刘
230年,孙权派卫 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 系的最早记录。同 时也说明了台湾自 古以来就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课小结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军东
阀汉 混末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吴
战年
联合抗曹
蜀
刘备
轻 松 闯 关
一、 选择题(第一关)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