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学反思 (2)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学反思这节课我首先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境化,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先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用口算,有的摆小棒、有的想到了竖式计算。
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而且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在交流时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第一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从而引出用竖式计算结果。
由于一年级时学过竖式计算,“个位相加满10需向十位进1”是已有知识,所以让学生尝试计算第一个算式。
在第一个算式中出现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时,我注重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说说计算过程,然后再进行分析小结。
而在解决第三个算式时,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最后通过互相说一说,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使学生进一步领悟用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与从个位加起的合理性,以及哪一位上满10要向前一位进1的必要性,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
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转变,把自己放在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
(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提问: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些什么信息?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师选择主要的两个问题板书或课件出示:(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271+22= 271+31=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合作探究。
试算第一题:271+122,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应该怎样算。
2.汇报交流。
(1)学生交流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2)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例1的内容,指名学生说说教材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相应竖式,并作重点讲解。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
3.计算271+31。
学生先试算,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十位上7+3=10,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在十位上写0。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独立完成竖式。
【教师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1.完成第3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2题。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估的?然后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交流检查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4)验算习惯的养成:验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需要教师强调其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举例:在完成计算后,学生可能会急于得到答案,而忽略了通过验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举例: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在进位或退位时出错,如将587+439计算成1016而不是1026。
(2)竖式计算的准确性: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来提高准确性。
举例:在列竖式时,可能会将数字写错行,或在进行进位和退位时忘记修改相应位置的数字。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得相对较好,他们能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并在实际计算中应用。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个方法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我也意识到,需要更多样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计算过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万以内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9篇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通过分析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效果,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万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万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万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 1《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本节课,我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没有设计“过度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析、选择合适自己的计算方法。
1、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成果,体会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
2、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学听,再让不同意见的同学说他的理由。
3、竖式的计算也教给学生,然后交流展示。
这样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并起到了交流算法的目地。
4、结合丰富多彩的'数学小游戏,寓学于乐。
(1)“小小速算家”。
(2)我们来做“数学小实验”。
(3)挑战“神奇的495”。
(4)“交朋友”。
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纯粹计算的单调,同时也给那些优秀的学生留有余地。
此节课,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万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 2新课标比较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尤其应从小学的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回顾整节课,有以下几点疑惑:1、估算算式的格式不知道怎么写,书中没有介绍“≈”,是让学生直接写“190+220=410”,还是写“192+219大约等于190+220=410”这种半文字半算式的格式?2、本课的教学与例3、例4是同一个教学情境,既然是500个瓶子送一次,那么前两周的520个,就还有20个多出来剩下的,本课这20瓶却又忽略不计了?我们两个班都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对于学生这样的.疑问该怎么处理?3、估算是会估算了,但学生纯粹是为估算而估算,写明是让你估算的,有些学生是先算出准确答案,再给准确数找个近似数就算是估算了,多数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去算,但如果不是估算而是普通的计算题,却没有一个学生会用估算去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3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反思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
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
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
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
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能够正确进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积极参与课堂的态度。
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法: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个位数的和小于10,则直接写在个位上。
2. 进位加法: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个位数的和大于或等于10,则将个位数相加后的结果中的十位数进位到十位上。
3. 不退位减法:当两个数相减时,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大于或等于减数的个位数,则直接写在个位上。
4. 退位减法:当两个数相减时,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则需要向十位借位,然后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应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
2. 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鞭、白板、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讲解:讲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3. 示例:通过示例题目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则。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包括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重点内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示例题目、练习题目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本上的基础练习题目,巩固加减法运算规则。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教学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教学总结三年级第四单元要紧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及他们的验算,在讲授本单元知识之前我就差不多对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有一定的把握,同时对学生的易错点专门清晰,为了关心学生幸免出错,我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在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运算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确实是不记得加上进位的小1,三位数减三位数中最容易出错的是不记得退位,被减数中间是零的情形专门容易迷糊。
加减法中还有一大难点确实是验算,第一学生对验算的道理不明白得,严峻的是学生对算式各部分组成没有深刻的认识。
针对这些,我在课堂上重点讲解,重复讲解,专门多时候我会把学生做错的题目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分析,或者是在讲课的时候就把错例展现给学生,关于这一点我不太清晰我的做法是对是错,例如在数位对齐上,假如一个两位数加一个三位数,我在黑板上列竖式的时候会有意把两位数的十位与三位数的百位对齐,两位数的各位与三位数的十位对齐,这是以往发觉的错误,相同数位对齐是保证运算正确的第一点,在我重点强化以后没有发觉类似的错误,然而在讲减法的时候,我也拿出来一个错例,我说有的同学在竖式运算的时候发觉上边的数字减下边的数字不够减,因此就用下边的数字去减上边的数字,如此是不正确的,我以为我这么说了后学生就明白应该用上边的数字减下边的数字,不够减的时候就应该向前一位借1,然而昨天不补差的时候我就发觉有同学确实是不够减了用下边的数字减上边的数字。
因此我总结了,老师在讲错例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对错,把错例与正例对比着讲解,必须达到学生能够正确明白得对错,不能显现学生记不住正例反而记住错例的情形。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分析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材主要包含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和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两部分内容。
该教材是在学生已学过“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标准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一单元是研究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阶段。
通过研究这部分内容,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更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研究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3.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是学生研究笔算加减法的重点,更是难点。
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通过适量的专项练、对比练、综合练、针对练和改错练等,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创设“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这一情境,引入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教学。
这不仅为研究计算提供了现实背景,也进行了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例1教授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加法,强调了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并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从哪一位加起?”提示学生注意计算顺序。
例2教授了一次进位的加法,难点在于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通过小精灵和学生的提问,强调了对算理的理解。
万以内加减法二教案
万以内加减法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万以内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相应的运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运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稳固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学会灵活运用十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学会灵活运用十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教师:教案、教具(十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卡片、黑板、粉笔)学生:课本、练习册、学习用具(铅笔、橡皮、直尺)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向学生复习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新授(15分钟)教师引入万以内的加减法概念,向学生解释该概念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并介绍十以内的加减法与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转换思维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25分钟)教师出示十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卡片,要求学生将其灵活应用于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中,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通过将计算卡片组合,扩展运算范围,掌握运算技巧。
4.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十以内的加减法与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关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课后练习(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和练习册进行巩固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十以内的加减法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对万以内加减法的灵活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应用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
编号:000222217954555385825983331学校:玄国虎市冥中之镇肖家塞小学*教师:古因丰*班级:大力士参班*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本单元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
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
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练习册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
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
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计划在未来教学中实施:
1.增加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加减法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的理解。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增加实践环节: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际操作,如购物计算、距离问题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将所学的加减法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购物计算、距离问题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重点内容包括:
(1)理解并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加或减等。
(2)能够正确进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说出和认读数字0-10000的数码。
2.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加法和减法概念,及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数字0-10000完成各种加减法口算题。
教学重点:1.数码的认读和运用:2.加减法概念的理解与掌握:3. 数码运算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1. 万以内加减法的灵活运用。
2. 如何准确理解运算中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1.对于1-9以及10-100之间的数字的认读和书写。
2.对于百位、十位、个位的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二、引入将数字扩展到10000内,数码1到9、10、100、1000千位和万位,学生认识新数字,如果可能,在白板上绘制数字,要求学生在白板上边认识掌握数字,边默写下来。
三、讲解1.让学生回忆刚刚学过的加法和减法,拓展到万以内,加减法分别针对各位末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以及万位进行计算,如有进位,则在高位进行加1。
2.讲解各位之间的关系,如:个位在十位的左边、十位在百位的左边、百位在千位的左边、千位在万位的左边等。
3.分析各位之间的关系,计算与运算法则,如:当一个数减去一个数相对于自身较小时,从末位向高位进行借位运算;当一个数减去一个数相对于自身很大时,从高位向低位进行借位运算,从末位向高位进行借位运算。
四、练习1.通过班级性训练、小组比赛等方式,练习学生的口算能力,积极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2.将计算时间压缩到1-2分钟之内,比较每一题运算结果的正确性,鼓励学生勇敢发言,对正确答案进行解释。
1.将本次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包括数字认读、加减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算的方法。
2. 鼓励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争取每天一步步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 讲解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醒学生避免懈怠和厌倦,保持一份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参加各种训练活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21. 成功之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了这些操作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精选14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精选14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篇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
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
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如《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例3,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减法。
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原理与例2相同。
在这里,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的成果,体会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
出现了这样几种口算方法:(1)把185看作200,500-200=300,因为多减了15,所以300+15=315。
(2)把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
此外还有这样一种方法,虽然学生没有想到,我还是提示学生相处了第(3)种方法:把500看作485,485-185=300,因为被减数少了15,所以,300+15=315。
当然,例3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有了例2的基础,例3的笔算也就不成问题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简短介绍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应用。
过程:
讲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包括其运算规则。
详细介绍加法和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掌握千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千以内的数进行加减法运算。学生需要将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理解并掌握新的运算规则。同时,本节课也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案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连续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两次进位与两次退位的算理。
难点掌握连续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两次进位与两次退位的算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拨数器,数学学具教学过程课件展示例1。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你都了解它哪些方面?(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自己知道的知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大家知道的真多,七星瓢虫吃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田园里的小卫士。
你想不想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捉害虫的?[出示信息图]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师: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
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尝试解决。
2、师: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
小组交流。
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师: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
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尝试解决。
2、师: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
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估算:179≈180 364≈360 179+364≈540(棵)2)口算:100+300=400 70+60=130 9+4=13 130+13=143 143+400=543(棵)3)笔算:179+364=543(棵)让学生板书竖式,通过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出算理及算法。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1今日的数学课堂教学很顺当,学生反应比较敏捷。
在计算35+89的计算中学生大致出现两种状况:第一种,30+80=110,5+9=14,110+14=124;其次种是笔算。
或许课堂太顺当了,于是我忽视了对计算方法清楚的演示,只是利用学生的板演进行讲评,算理的归纳也显得简洁,而作业则要求学生全部独立完成,为是了解学生真实的计算水平和状态。
作业批改中发觉不够志向,错误状况缘由1计算基础性错误;缘由2:除了做一做的第1题,其它计算全部是看横式干脆写得数;缘由3:有4个孩子方法未驾驭。
提高措施:1、巩固训练孩子20以内进位加法;2、课堂上老师清晰的演示过程看似重复学生的.板演,但这样的重复还是很有必要的'。
3、培育孩子细心的习惯,要有相应的激励手段。
4、个别困难孩子进行刚好的个别辅导。
在自修课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板演、手演了一道笔算计算题,清晰完整地再现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算法清楚明确,操作性强,效果特别好。
一页的练习作业还是由学生独立完成,正确率有明显提高,有一半多孩子全对,真的很是劝慰。
孩子们作业正确率提高的缘由或许还有两个:一是在书本作业批改中对于全对的作业老师打上了笑脸,并且告知孩子们得5个笑脸就能评一个“作业优秀”,同时让书本作业得了第一个笑脸的孩子举手示意。
其次个缘由或许是通过书本作业的操练,孩子们也在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计算实力。
好好努力,这是说给孩子们的,也是说给自己的。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2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不简单驾驭的,所以我选取了学生熟知的生活材料,课的起先由学生看一看自己的写字本,估一估自己大约写了多少字?让学生依据实际状况估计,再尝试简洁的估算过程,体会什么是估算,同时感受了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接着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实力,然而,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加减法精确计算的实力,可是还得让学生一味估算,学生也仅仅是因为估算而估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首先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境化,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先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用口算,有的摆小棒、有的想到了竖式计算。
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而且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在交流时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第一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从而引出用竖式计算结果。
由于一年级时学过竖式计算,“个位相加满10需向十位进1”是已有知识,所以让学生尝试计算第一个算式。
在第一个算式中出现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时,我注重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说说计算过程,然后再进行分析小结。
而在解决第三个算式时,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最后通过互相说一说,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使学生进一步领悟用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与从个位加起的合理性,以及哪一位上满10要向前一位进1的必要性,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
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转变,把自己放在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