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第二部分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第二部分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二)社会经济环境
(1)假若你到北京旅游,你能列举几处你想去 地方吗?
(2)假若你到上海旅游,你能列举几处你想去 地方吗?
(3)上海的魅力在哪里?说明在进行旅游资源 环境的评价过程中什么也很重要?
地区接待能力
完善

先进



不完善
落后
服务 质量高
服务 质量低
游客 增加
有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
游客 稀少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 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 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 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 具有地区意义。5-1
(2)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 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
评价项目: "资源要素价值" "资源影响力" "附加值"。
2003年国家旅游局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 、“资源影响力” 、“附加值”。 “资源要素价值”(85分)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珍稀、奇特程度” “规模、丰度与几率” “完整性”
5.“十一”黄金周来济南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
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C )
A .环境容量 B .地区接待能力 C .最优吸引半径 D .经济容量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湖泊,雪山,石林, 傣族风情

课题研究论文: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设计

课题研究论文: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设计

旅游管理论文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设计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导向分析(一)经济效益目标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开发在经费和资金支持上尚不能完全依赖于财政资金,相反地不少旅游景区还承担着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业升级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旅游景区就需及时转变经营管理思路,注重经济效益目标,依靠经营收入来维持景区管理和日常运转。

基于此,在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时应当关注其经济效益目标,重视经济绩效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指标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经济效益目标在整个评价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不应当将其作为唯一目标,与此同时,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也需要伴随着旅游景区经济社会功能的转变而及时进行调整。

(二)社会公益目标对于旅游景区来讲,公益性是其重要的属性之一。

基于旅游景区自身所具有的公益性与公共性,在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时,应当关注其社会公益目标。

要注重景区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兼顾到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中社会价值以及公益性的综合体现,尤其是关注到旅游景区所应当承担的惠及社会公众的社会公益责任。

(三)资源保护目标对于旅游景区来讲,正是由于其自身所承担的负外部性以及公共性的特征,就使得价格这一因素不能够引导和推动利益主体对景区资源进行切实而有效的保护,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于本地区经济利益过于追求最大化,常常会导致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中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也难以对进行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景区开发利用的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和管控,进而有可能在旅游景区开发中出现旅游资源保护政府职能失效的现象。

正是基于政府部门以及市场在保护旅游景区资源方面的失灵现象,强化旅游资源保护在整个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评价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保护,同时对于增强旅游业发展的科学性以及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海岛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海滩、珊瑚礁、热带鱼类、历史文化遗迹等等,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和开发潜力。

然而,由于海岛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各岛屿的旅游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海岛旅游资源,有必要构建一套评价体系,以对各岛屿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海岛旅游资源评价。

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海岛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及开发状况。

邀请旅游规划、海洋生态、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专家,根据评价体系中设定的评价标准,对各海岛旅游资源进行打分。

结合专家打分结果和文献资料,对各海岛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通过评价体系对各海岛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我们得出以下结果:优势海岛旅游资源:这些岛屿拥有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迹等,如海南岛、涠洲岛、鼓浪屿等。

待开发海岛旅游资源:这些岛屿的旅游资源价值较高,但尚处于初步开发或未开发状态,如南沙群岛、万山群岛等。

劣势海岛旅游资源:这些岛屿的旅游资源相对较少,或开发程度较低,如台湾岛、过大洋洲等。

针对不同海岛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我们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优势海岛旅游资源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待开发海岛旅游资源应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

劣势海岛旅游资源可寻求政府扶持和旅游投资,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旅游开发的综合效益。

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对于各岛屿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各海岛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的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以提高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普适性。

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第40卷第20期2020年10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0,No.20Oct.,202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40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SQ2019QZKK2001)收稿日期:2019⁃04⁃30;㊀㊀修订日期:2020⁃06⁃01∗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zhongls@igsnrr.ac.cnDOI:10.5846/stxb201904300887陈东军,钟林生,肖练练.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生态学报,2020,40(20):7222⁃7230.ChenDJ,ZhongLS,XiaoLL.Constructionandempiricalanalysisofthesuitabilityevaluationofstudytraveldevelopmentinnationalpark.ActaEcologicaSinica,2020,40(20):7222⁃7230.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陈东军1,2 ,钟林生1,2,∗,肖练练1,3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㊀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㊀1000493中华女子学院,北京㊀100101摘要:国家公园兼具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教育㊁游憩等社会文化功能,是自然性㊁体验性和课程性研学旅行的潜在活动场所之一㊂研学旅行为国家公园的教育㊁游憩价值实现提供路径参考㊂基于 内在价值 外在条件 分析框架,根据独立性㊁全面性㊁科学性及可操作原则,选择教育价值㊁游憩价值㊁环境条件㊁相关设施及服务等4个因子构建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进行实证分析㊂结果表明,国家公园的研学旅行利用应首先考虑教育价值,在完善教育㊁游憩等相关设施及服务的同时兼顾环境承载力及利益相关者态度等环境条件,最后考虑游憩价值;钱江源国家公园的研学旅行利用具有良好的教育及游憩价值基础,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需求与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态度等提供了外在环境条件保障,但在教育㊁交通及安全等方面的设施及服务有待改善㊂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公园及其他场地的研学旅行利用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㊂关键词:国家公园;教育功能与价值;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钱江源国家公园ConstructionandempiricalanalysisofthesuitabilityevaluationofstudytraveldevelopmentinnationalparkCHENDongjun1,2,ZHONGLinsheng1,2,∗,XIAOLianlian1,31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KeyLaboratoryofReg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Modeling,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2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3ChinaWomenᶄsUniversity,Beijing100101,ChinaAbstract:Nationalparkcombinesthefunctionsofnaturalecosystemprotectionandeducation,recreationandothersocialculturalfunctions.Itisoneofthepotentialactivityplacesfornatural,experientialandcurriculumstudytravel,whilestudytravelprovidesareferencepathfortherealizationoftheeducationalandrecreationalvalueofthenationalpark.Followingtheprinciplesofindependence,comprehensiveness,scientificityandoperability,fourfactorsincludingeducationvalue,recreationvalue,environmentalconditions,andrelatedfacilitiesandserviceswereselectedtoconstructthestudytraveldevelopmentsuitabilityevaluationsystemfornationalparkbasedontheanalysisframeworkofinternalvalue⁃externalcondition,andanempiricalanalysisismadewithQianjiangyuanNationalPark.Theresultsshowthattheutilizationofstudytravelinnationalparkshouldfirstlyconsidereducationalvalue,improveeducation,recreationandotherrelatedfacilitiesandserviceswhiletakingenvironmentalconditionssuchas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andstakeholderattitudesintoaccount,andfinallyconsiderthevalueofrecreation.ThestudytravelutilizationinQianjiangyuanNationalParkhasgoodeducationalandrecreationalvaluebases,andthe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tudentsᶄstudytravelneedsandstakeholdersᶄsupportattitudesprovideexternalconditionguarantee,butfacilitiesandservicesineducation,transportationandsafetyneedtobeimproved.Theresearchresultscanprovideplanningandmanagementguidancefortheuseofstudytravelinnationalparksandothervenues.KeyWords:nationalpark;educationalfunctionandvalue;studytravel;suitabilityevaluation;QianjiangyuanNationalPark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具有科学文化价值的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1]㊂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2]㊂作为国家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地的国家公园,教育资源丰富[3]㊁教育利用价值巨大[4],且实践证明其教育成效明显[5],符合研学旅行性质特点及其活动场地要求㊂另外,国家公园也兼具科研㊁教育㊁游憩等社会文化功能,研学旅行是符合国家公园公益性和国家主导性性质[6]要求下的教育功能及价值实现途径的创新探索㊂总之,国家公园为研学旅行提供潜在的场地支撑,研学旅行是国家公园教育功能实现的路径之一㊂现代研学旅行一般认为最早起源于日本并被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7⁃8],其研学旅行场地包括高校演习林[7]㊁名胜风景及其他自然或文化历史景观[9]㊂随研学旅行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开展,研学旅行场地进一步拓展和丰富[10⁃11],其中兼具自然保护与社会功能的国家公园是最为普遍的场地之一[12⁃13]㊂近年来,我国研学旅行蓬勃发展,2016年国家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14],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在全国实行㊂国内研学旅行的市场热度持续上升㊁消费需求后劲可期㊁行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广阔[15]㊂但同时,研学旅行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其中,符合研学旅行自然性㊁体验性和课程性特点的 社会/自然现场 ,即活动场地的缺失限制了研学旅行教育效果的最大程度发挥[16]㊂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由于其功能定位和教育资源优势,极具研学旅行利用潜力㊂使公众受到教育是国家公园的公益性要求[6],研学旅行为国家公园的教育利用提供新的路径探索㊂国外国家公园的教育利用始于环境教育[17],通过解说介绍园区自然资源以树立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18]㊂鉴于良好的教育实践效果[19],国家公园的教育功能被不断重视并得到多样性开发[20],包括科学知识普及[21⁃22]㊁道德培养[23]㊁地方认同塑造[24]㊁野生动物保护[25]等,教育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估[26]㊁教育成效分析[22,27]㊁利益相关者协调[28⁃29]㊁教育行程设计[30]㊁新技术使用[31⁃32]㊁教育信息展示[33]等相关研究得以不断深入㊂而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刚刚起步,对国家公园的教育利用尚处起步探索阶段㊂国内国家公园研究停留在对国外国家公园实践经验总结㊁中外保护地管理对比以及未来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体制构想等宏观层面的探索阶段[34],且多关注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35⁃36]及游憩利用[37⁃38]㊂在国家公园的教育利用方面,有研究介绍国外国家公园的解说与教育服务[39],从途径㊁教育内容㊁解说系统等方面提出实现环境教育价值的建议[40],实证生态教育对游客环境态度及行为的影响[41]等㊂这些研究远不能满足我国国家公园教育利用的实践需要,更鲜有研究探讨国家公园的研学旅行适宜性问题㊂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与研学旅行发展背景下,国家公园的研学旅行利用研究意义重大㊂适宜性评价是国家公园研学旅行利用的前提,而指标体系构建是适宜性评价的关键,本研究尝试初步构建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的教育价值实现与研学旅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㊂在理论方面,对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的探讨将丰富国家公园教育功能及价值实现途径㊁研学旅行场地选择研究,对国家公园及研学旅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助益;在现实层面,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为国家公园科学合理的教育利用及体系建设㊁研学旅行的活动场地选择及相关3227㊀20期㊀㊀㊀陈东军㊀等: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㊀4227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政策制订提供参考㊂1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步骤我国研学旅行发展面临场地不足困境,尽管各种教育基地㊁纪念设施和遗址㊁展馆㊁自然保护地㊁生产场地㊁科研中心㊁代表性学校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社会资源均可作为研学旅行场地[42⁃43],但因教学现场规划的缺失,这些场地并不能满足研学旅行的实践性与体验性要求[16]㊂我国国家公园的研学旅行利用尚处开发探索阶段[44],国内学者对研学旅行适宜性的探讨多停留在定性层面,认为研学旅行场地应满足安全性要求[45]㊁赋予学生真实体验机会[16],并需要完善的相关基础设施[46],对国家公园或其他场地的研学旅行适宜性的实证研究较为鲜见㊂国外对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的研究报道也较少,从相关探讨可知,景观特征[47]㊁科学知识相关性[48]㊁周边环境[49]㊁相关基础设施[50]等都是研学旅行适宜性的重要评判依据㊂总结国内外研学旅行已有相关研究,其适宜性评价依据可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条件两个方面,其中内在价值包括教育价值和游憩价值(如景观特征[47]㊁科学知识相关性[48]),外在条件包括环境条件和相关设施及服务(如安全性要求[45]㊁相关基础设施[46,50]㊁周边环境[49])㊂基于此,本研究基于 内在价值 外在条件 的分析框架初步构建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㊂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从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目标及研学旅行自然性㊁体验性和课程性特点入手,充分考虑国家公园景观㊁环境㊁研学旅行主体及相关设施服务等因素在国家公园研学旅行利用中的相互关系,遵循以下原则:(1)独立性原则㊂各评价指标在同一层次上应相互独立,无重复不交叉㊂(2)全面性原则㊂从内在价值和外在条件角度,能够全面反映研学旅行各个方面,涵盖面广,系统性强㊂(3)科学性原则㊂基于科学依据和可信的研究成果,运用科学方法筛选能够反映真实状态的评价指标并构建体系㊂(4)可操作原则㊂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并易于采集㊁处理,以进行对比与评价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包含以下步骤:(1)筛选评价指标㊂根据相关文献确定教育价值㊁教育设施及服务等关键评价指标㊂(2)确定指标权重㊂咨询相关专家意见以确保指标体系的合理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确定各权重指标㊂(3)实证评价分析㊂收集数据并进行案例实证研究,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应用推广价值㊂2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2.1㊀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内涵借鉴相关研究成果[51⁃52],基于 内在价值 外在条件 的分析框架,构建包含教育价值㊁游憩价值㊁环境条件㊁相关设施及服务等4项准则层(A1 A4),科学知识相关性㊁研学旅行需求等16项指标因子(B1 B16)的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㊂内在价值包括教育价值A1和游憩价值A2㊂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游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14],教育性和游憩性特点彰显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和游憩价值㊂在教育价值A1方面,研学旅行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文化生活相联系[43],而科学知识与文化内容相融合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特点,有助于改善学习效果[53],因此教育价值A1应考虑景观的科学知识相关性B1和文化内容相关性B2㊂同时,研学旅行的科学与文化教育效用通过研学课程实现,有研究指出,课程教学案例的代表性㊁典型性及适用性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54],因此教育价值A1还应考虑景观所表现过程/现象的代表性/典型性B3,以及将其转化为教学案例的适用性B4[47]㊂景观游憩价值评估的研究成果较多,其指标设置已较为成熟㊂国家标准文件‘旅游资源分类㊁调查与评价“(GB/T18972 2017)在旅游界及其他相关行业部门的资源评价方面的广泛使用反映该标准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本研究参考此标准文件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55],以景观的美景度B5㊁独特性/稀有性B6㊁多样性B7㊁分布密度B8等4项指标评估景观游憩价值A2㊂表1㊀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Table1㊀Suitabilityevaluationsystemfornationalparkstudytraveldevelopment准则层Criterialevel指标层Criteria指标解释Explanationofcriteria内在价值Intrinsicvalue教育价值A1科学知识相关性B1由公园景观所能拓展的科学知识文化内容相关性B2由公园景观所能拓展的历史㊁审美等文化内容过程/现象的代表性/典型性B3公园景观表现某过程/现象的代表性/典型性教学示例的可用性B4将公园景观转化为教学案例的适用性游憩价值A2景观美景度B5公园景观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景观独特性/稀有性B6公园景观的独特或稀有程度景观多样性B7公园景观类型的丰富程度景观分布密度B8公园景观分布的密集程度外在条件Externalconditions环境条件A3研学旅行需求B9所在地及周边中小学生人数及其研学旅行意愿利益相关者态度B10政府㊁居民等对公园研学旅行利用的支持力度环境承载力B11公园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活动强度适游时间B12公园年适游天数相关设施及服务A4教育设施及服务B13公园教育场所㊁解说㊁项目等设施及服务游憩设施及服务B14公园公厕㊁座椅㊁食宿等游憩设施及服务道路交通及安全设施B15公园道路交通㊁安全防护等设施及其维护医疗及救助服务B16公园及周边的医疗及救助资源状况外在条件包括环境条件A3和相关设施及服务A4㊂研学旅行活动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与相应的设施及服务㊂在环境条件A3方面,国家公园的研学旅行利用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需求为前提,以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为保障,因此从研学旅行需求B9和利益相关者态度B10评估社会环境条件㊂环境承载力限定了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前提下的研学旅行利用强度,气候条件限制了利用时长,因此从环境承载力B11和适游时间B12评估自然环境条件㊂在相关设施及服务A4方面,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054 2016)对研学旅行服务项目与安全管理进行了详尽规定,包括教育㊁交通㊁住宿㊁餐饮㊁医疗救助等服务及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参照此规范,以教育设施及服务B13㊁游憩设施及服务B14㊁道路交通及安全设施B15㊁医疗及救助服务B16为指标评估相关设施及服务A4㊂2.2㊀指标权重确定与评价方法基于以上所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经验,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㊂层次分析法是较为成熟的一种权重赋值方法[56⁃57],将问题本身按层次分解为一个结构模型,根据相关专家比较打分构建判断矩阵而算得各指标权重㊂具体步骤为:首先建立相关层次模型,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次对各层次指标进行赋值比较,由9名生态学㊁地理学㊁旅游学专家及中小学教师的比较打分构建判断矩阵;最后对各指标因子进行一致性检验,即对矩阵一致性指标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CR进行一次性检验㊂公式为:CR=CIRI㊀㊀㊀CI=λmax-nn-1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矩阵阶数㊂经计算得出CR=0.036<0.1,说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㊂最终得到各指标权重(表2)㊂根据所得各指标权重,可得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分值,计算公式如下:F=ðni=1QiZi㊀㊀(i=1,2, ,n)式中,F为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分,i为评价指标序号,n为评价指标数量,Q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值,Zi5227㊀20期㊀㊀㊀陈东军㊀等: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㊀为第i项指标所得分值㊂采用等间距法[58],将介于1 5的适宜性评分值划为5个等级:很差(0,1]㊁差(1,2]㊁一般(2,3]㊁良好(3,4]㊁优秀(4,5]㊂表2㊀各指标权重及评分3㊀实证研究图1㊀钱江源国家公园区位Fig.1㊀LocationofQianjiangyuanNationalPark3.1㊀案例选择本研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进行实证分析㊂钱江源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开化县(图1),2015年被确定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㊂公园涵盖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㊁针阔叶混交林㊁针叶林㊁亚高山湿地等植被类型,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繁多,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白颈长尾雉㊁黑麂㊁云豹等的重要栖息地㊂钱江源国家公园在发挥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功能同时,也蕴藏巨大的教育利用潜力,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供潜在的活动场地选择㊂根据‘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总体规划(2016 2025)“,园区分为核心保护区㊁生态保育区㊁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根据各区主要功能及保护利用要求判断,仅游憩展示区适6227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合研学旅行利用,故对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游憩展示区进行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㊂3.2㊀数据来源及处理研究数据主要通过实地调研㊁访谈以及相关统计资料收集得到㊂数据处理包括:(1)对主观评价指标(B1 B5㊁B9 B10)进行等级划分,涉及实地调研㊁专家评估的不同描述运用语义差别法进行归纳总结,分为优㊁良㊁一般㊁差㊁很差5个等级并分别赋予5 1分值㊂从学科背景考虑,指标B1 B4由6名中小学教师㊁指标B5及B9 B10由6名地理学㊁旅游学专家在实地调研或相关资料学习的基础上完成评估,最后取平均值作为各项指标得分㊂(2)客观指标(B6 B8㊁B11 B16)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计算而得㊂根据钱江源国家公园1:250000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欧氏距离㊁核密度㊁缓冲区㊁通达度等计算值评估指标B6㊁B8㊁B15㊁B16;用生物丰度指数评估指标B7[59];结合DEM数据及遥感数据,综合高程㊁坡度㊁植被覆盖率㊁土壤侵蚀强度等要素评价指标B11[55];根据气象统计资料计算适游天数以评估指标B12[60];根据调研及统计资料,采用空间插值法评估指标B13㊁B14;最后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㊁自然断裂法(以其他功能区为背景值)及经验判断对以上指标进行优㊁良㊁一般㊁差㊁很差5个等级划分并赋予5 1分值㊂3.3㊀结果分析通过以上计算及评价过程,得到钱江源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结果如表3㊂钱江源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分为3.6763,适宜性良好,开展研学旅行的潜力较大㊂表3㊀钱江源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结果Table3㊀SuitabilityevaluationofstudytraveldevelopmentinQianjiangyuanNationalPark指标Criteria评价结果Evaluation乘权重得分Score内在价值科学知识相关性B1DegreeofsciencerelevanceB1良好0.2319Intrinsicvalue文化内容相关性B2DegreeofculturerelevanceB2良好0.2128过程/现象的代表性/典型性B3Representativeness/typicalityofprocess/phenomenonB3良好0.3086教学示例的可用性B4UsefulnessasateachingcaseB4良好0.4062景观美景度B5LandscapebeautyB5优秀0.1161景观独特性/稀有性B6Uniqueness/scarcityoflandscapeB6一般0.1190景观多样性B7LandscapediversityB7良好0.1358景观分布密度B8DistributiondensityoflandscapeB8一般0.1072外在条件研学旅行需求B9DemandofstudytravelB9优秀0.5238Externalconditions利益相关者态度B10StakeholderattitudeB10优秀0.3515环境承载力B11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B11良好0.1358适游时间B12SuitablelengthoftimetotourismB12一般0.1390教育设施及服务B13Educationalfacility&servicesB13一般0.2560游憩设施及服务B14Touristfacility&servicesB14良好0.1094道路交通及安全设施B15FacilitiesoftrafficandsafetyB15一般0.1803医疗及救助服务B16ServicesofmedicalandrescueB16一般0.3430从内在价值看,教育价值A1的各项指标(B1 B4)评价结果皆为良好㊂园区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如原始状态的大片低海拔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草龙民间演艺㊁江南派系徽式建筑等,这些景观富含地理㊁生物等科学知识及历史㊁美学等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过程/现象的代表性/典型性,能很好地被转化为教学案例,教育价值巨大㊂如园区丰富的植被类型适用于中学地理中地域分异规律的教学,草龙演艺可加深学生对地方传统习俗的认识,徽派建筑有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等㊂在游憩价值A2方面,景观美7227㊀20期㊀㊀㊀陈东军㊀等: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㊀8227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景度B5优秀㊁景观多样性B7良好,景观独特性/稀有性B6及分布密度B8一般㊂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钱江源国家公园园区景观以自然景观为主而人文景观较为欠缺;尽管园区植被类型丰富㊁景观多样,但独特性/稀有性景观较少且分布分散,降低了园区的整体游憩价值㊂从外在条件看,在环境条件A3方面,社会环境条件即研学旅行需求B9和利益相关者态度B10评价结果皆为优秀,自然环境条件中环境承载力B11良好㊁适游时间B12一般㊂钱江源国家公园园区及周边县区有超13万中小学生(根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7“,开化县及周边婺源㊁休宁㊁淳安等县中小学生人数分别为50245㊁18918㊁31700㊁30800人,共计131663人)且研学意愿强烈,研学旅行需求大㊂园区管理委员会㊁政府及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主体认为研学旅行对学生教育帮助大而大力支持园区的研学旅行活动㊂园区环境承载力良好,且研学旅行活动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结合园区功能区划组织安排,能较好地控制研学旅行活动对园区生态环境的影响㊂钱江源国家公园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年降水天数较长(142.5d),适游时间受一定限制㊂在相关设施及服务A4方面,游憩设施及服务B14评价结果为良好,其他指标(B13㊁B15 B16)皆为一般㊂钱江源国家公园园区的游憩利用较早而教育利用较晚,园内教育设施及服务较少㊁类型单一,且集中分布在少数地段㊂受山地及丘陵的地形限制,园区道路网络较为稀疏,安全设施建设㊁医疗及救助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㊂4㊀结语与讨论中国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㊁体验自然㊁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㊂近乎原始自然的国家公园是研学旅行最好的场地选择[61],研学旅行也为国家公园的教育功能价值实现提供路径探索㊂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教育价值㊁游憩价值㊁环境条件㊁相关设施及服务4个指标层因子构建了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㊂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较客观表征研学旅行适宜开展的各方面因素,评价结果具有实践应用价值㊂对钱江源国家公园案例地而言,研学旅行适宜性较好,其良好的教育与游憩价值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内在价值基础,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需求与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态度等提供了外在环境条件保障,但同时也存在教育㊁交通及安全㊁医疗及救助等方面设施及服务的不足㊂国家公园的研学旅行利用应考虑教育价值㊁游憩价值㊁环境条件㊁相关设施及服务等方面因素㊂研学旅行是通过旅行方式提升学生素质的教学活动,教育性目的特征明显,应强调国家公园的内在教育价值及游憩价值;同时,国家公园的研学旅行利用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及相关设施及服务作支撑,故应考虑环境条件和相关设施及服务㊂基于上述实证分析,钱江源国家公园的研学旅行利用建议为:(1)通过与学校及旅行社等研学旅行组织机构合作,加大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以最佳实现国家公园教育价值及研学旅行教育效果;(2)加强研学旅行利用管理,实时监测生态环境状况,保证在自然及文化资源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进行研学旅行活动;(3)完善教育㊁交通及安全㊁医疗及救助等方面设施及服务,满足研学旅行活动主体的相关需求㊂本文在国家公园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从研学旅行性质特点及相关服务规范考虑了国家公园研学旅行利用的内在价值和外在条件,该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公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可为博物馆㊁植物园或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㊂本文构建的研学旅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研学旅行主体及目的方面有其特殊性,强调了研学旅行对于中小学学生的教育价值,后续研究有待探讨国家公对其他研学旅行主体的适宜性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研学旅行服务规范[EB/OL].(2017⁃01⁃10).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701/t20170110_832384.html?keywords=.[2]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EB/OL].(2017⁃09⁃26).http://www.gov.cn/zhengce/2017⁃09/26/content_5227713.htm.[3]㊀WatkinsT,Miller⁃RushingAJ,NelsonSJ.Scienceinplacesofgrandeur:communicationandengagementinnationalparks.Integrativeand。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同时,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旅游资源评价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旅游资源评价是衡量旅游资源品质和吸引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旅游资源评价方式对于不同的旅游资源,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存在不足。

因此,建立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于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方法,并以某地区旅游资源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支撑,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研究,探讨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等基础理论,以及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理论基础;2. 建立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根据旅游资源的不同特征和类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 确定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4. 以某地区旅游资源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运用建立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评价;5.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的分析和比较,提出旅游资源优化和管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

1. 文献调研:通过对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管理、旅游资源开发等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整合,查找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2. 案例分析:选取已有的旅游资源评价案例,对其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寻找可借鉴的经验和可改进的地方;3. 实证研究:选取某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实证研究,按照建立的评价体系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并从数据的角度进行资源评价和分析。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单一的旅游市场、旅游资源为导向的传统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已不能适应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创新发展旅游新业态,开发出精准有效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是现阶段全域旅游培育大众旅游消费的新热点,同时也成为发展全域旅游的积极有效的载体。

本文基于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角度审视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应用AHP模型,科学地评价陇南市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的适宜性。

全域旅游强调发展旅游业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从而实现资源有机整合,也就是从景区的“单打独斗”到全社会“握拳出击”,共创共享,协同合作。

在体验经济、分享经济取代服务经济的时代,旅游产品如何脱颖而出,创造出更多的附加值,改善创新的温吞局面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医疗成本飞涨的现象仍然突出,人们的保健意识开始不断增强,养生概念逐渐普及,传统的医疗旅游已不能满足大众消费者的时代需求,医疗养生、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体验相结合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始走进大众视野。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服务模式,依托我国丰富的中草药为社会大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从人文角度出发,以改善民生作为发展旅游的重点,是将疗养、保健、参观、游玩等旅游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

2016年2月29日,国务院颁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提出要举办“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年”,保护中医药资源,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

我国拥有丰富的药物保健资源,如何利用这些中医药资源,可持续地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的价值,更好地发挥我国中医药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鉴于此,本文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的适宜性,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的综合评价模型。

一、影响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的因素在大众旅游时代,以资源供给为导向开发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旅游消费端多元化的需求,全域旅游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是解决中医药健康旅游的需求与供给矛盾的有效途径。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引言:浙江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因此,如何科学评价浙江省的旅游资源,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产业提供决策参考,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深入理解浙江省旅游资源的状况、特点和潜力。

一、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1.1 自然资源评价维度自然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景区的独特性、资源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指标。

比如:自然景观质量、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价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吸引力。

1.2 人文资源评价维度人文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历史文化遗址、传统民俗、艺术表演等方面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价人文资源的独特性、品质和影响力。

1.3 旅游基础设施评价维度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比如:交通便利程度、酒店和餐饮服务质量、旅游设施的现代化程度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旅游基础设施。

二、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2.1 主观评价方法主观评价方法通过专家、学者或者游客的经验和感受进行评价。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或专家打分等方式,获得关于旅游资源质量、体验感受、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

2.2 客观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方法通过客观数据,如统计数据、经济数据、旅游资源管理数据等来评价旅游资源。

数据指标主要包括游客数量、旅游收入、投资规模、旅游设施配套程度等。

2.3 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运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结合各种指标和权重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数学或统计模型来得出结果。

例如,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分析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

三、浙江省旅游资源实证研究3.1 特色资源分析浙江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

例如,杭州西湖、千岛湖、普陀山等自然景区和栎社村、木雕村、绍兴古城等人文景区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基于产品开发决策的旅游资源链综合评价研究——以青海省自驾车旅游资源开发为例

基于产品开发决策的旅游资源链综合评价研究——以青海省自驾车旅游资源开发为例
“ 坡 ” 祭 祀 活 动 及 缘 由 , 每 一 位 远 井 、公 、婆 、军 等 对
方 的游 客 都 具 有 极 大 的 吸 引力 因 此 开 发 的过 程 中应 组织 人 员 对
上述 资 料 进 行 系 统 的 收 集 、 理 整
43以 国 内市 场 为 基 础 . . 积极 拓 展 国 外市 场
r o r e x ot t ,tyng t x lr h o rs i usr u te e e o i . es u c se pliai on ri o e p oe t e t u im nd ty Sf rh rd v l png Ke y wor ds:To rs Re o r e han; u im s u c sc i Tou im s ure Ev l a ig rvng tur rs Re o c au tn ;d ii o
国 土 与 自 然 资 源 研 究

6 ・ O
一 I . ’ . .‘ = 一 = 一 _= 一 ==
r ERRI T0RY & NATIRAL RES j OURCES S TUDY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l _ .
2 1 01 NO. 2
4 建议
以港 澳 台 、 北 亚 市 场 及 欧 洲 市场 为 主 , 些 市 场 的宣 传 主 题 定 东 这 位 为 :生 态旅 游 + 生 态 的 宜 人 居休 闲度 假 游 + 体 养 生 游 + 原 康 体
验 灵 性石 雕 游 + 带 果 园 采 撷 乡村游 热
参考文献:
4 1借 助 政府 和 业 力 量 . 格 按规 划 目标 开 展 建 设 . 严 海 1 t 火 山 群 国家 地 质 公 园规 划 ( 0 8 2 2 ) 5石 l 】 2 0 — 0 0 已通 过 国 土 资源 部 审 查 f 规 划 中 所提 及的 近期 目标 是 2 0 — 0 3年 . 马 鞍 3 】 . 0 82 1 在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全}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07年中国旅游宣传的口号“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

3、被评为06年“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的城市是焦作。

4、海岸类型为平原海岸、生物海岸和山地丘陵海岸,我国海岸类型分布大致以杭州湾为界。

5、海蚀景观主要有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平台、海蚀崖和海蚀柱等5种类型。

我国的雅丹地貌以罗布泊、乌尔河和将军崖最为典型。

6、我国的五大名面为北京炸酱面、四川担担面、山西刀削面、广东伊府面、湖北热干面。

7、我国三大鸣沙山分别为甘肃的鸣沙山、内蒙的响沙湾和宁夏的沙坡头。

8、我国著名的三大瀑布是贵州黄果树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和山西壶口瀑布。

9、常见的屋顶建筑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和攒尖顶等5种类型。

10、影响宜人气候的主要指标有气温、湿度、风效。

1、雾凇景观在吉林市观赏最佳。

2、佛教的标志是_法轮_,道教的标志是_八卦太极图_。

3、基督教的标志是_十字架_,伊斯兰教的标志是_新月_。

4、旅游资源的分类包括_自然_和_人文_。

5、伊斯兰教创始于公元_7_世纪的_阿拉伯半岛_地区,创始人是_穆罕默德_。

6、海蚀景观主要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5种类型。

7、复活节的日期定在_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_。

8、我国古代常见的屋顶建筑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6种类型。

9、我国的雅丹地貌以罗布泊、乌尔禾、将军崖最为典型。

10、佛教成道节的日期定在_农历12月初八_。

1、我国纳入国际生物保护区网的十大自然保护区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樊净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盐城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2、佛教的标志是_法轮_,道教的标志是_太极八卦图_。

3、基督教的标志是_十字架_,伊斯兰教的标志是_新月_。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一般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一、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以客观的、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质量和数量等特性,进行客观定性描述、评价和分析,以实现旅游资源利用管理的可行性。

它通常采用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量表分析法、学者评分法和其他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的定性分析和评价。

(1)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定性评价旅游资源最常用评价方法之一,是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结合现场观察、采访等方法,把握形态特征、资源结构等指标,考察其可科学遵守旅游发展规律,进行有效保护和发展,以满足业主使用需求。

(2)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主要是通过访谈技术,从现有旅游资源的形态特征、形状、分布与衍生特征及勘测改造调整后的特征和功能,以及拟定的旅游资源管理规划,依据专家意见评价旅游资源状况,以此看出旅游资源发展的前景及其对其的影响。

(3)量表分析法量表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定性评价方法。

采用该分析法时,对被测资源采用从0到10分以上或1到4分以上的量表,按照专家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进行评分,利用一定的期望点得分评价方法来确定各项分析指标的得分。

(4)学者评分法学者评分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的学术研究,建立评价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系统,并根据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以此决定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旅游管理增添参考价值。

实景评价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方法,它采用客观的现场调查,特别是采用影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把旅游资源可视化后,根据不同的定量指标,进行旅游资源定量化和实地化评价和管理,发掘旅游资源的实际效果,准确判断旅游景区的ポジション、形状和状态等,以便为利用管理设计提供参考。

(2)优势比较法优势比较法是宏观定量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方法。

通过识别和对比不同旅游资源的定量指标,如景观质量、美学价值、资源负荷等,以确定最适宜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措施。

SWOT分析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它将旅游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中环境内外的资源优势与不足因素和机会与威胁,分别纳入内部环境的“SIL”(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和外部环境的“THR”(threat)四大衡量指标。

基于GIS的自驾车营地建设适宜性评价r——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

基于GIS的自驾车营地建设适宜性评价r——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

基于GIS的自驾车营地建设适宜性评价r——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俞金国;徐艺洋【摘要】近年来,快速增长的自驾车出游已经成为我国散客出游的主要方式,而自驾车营地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营地选址方法、建设规范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够健全,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将大连市旅顺口区的坡度、坡向、水体、公路、城市用地以及风景区分布确定为主要选址因子,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最后,综合评定出旅顺口区自驾车营地的适宜建设空间.结果表明:(1)旅顺口区自驾车营地适宜性分布格局总体表现为南部适宜,北部不适宜;(2)高度适宜区呈现集聚态势,多集中在世界和平公园、军港公园、龙王塘等景区周围,低值区及不适宜区集中在旅顺口东北及西北大部.本项研究旨在为自驾车营地选址提供新方法.%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grow th of self-driving travel has become the main mode of individ-ual travel ,and self-driving camps is difficult to meet growing demand .Camp site selection methods , construction norms 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enough ,so the urgent need i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By using the Arc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 ,the weights of each factor were deter-mined by AHP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üshun area was made by us ing the method of Arc-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evaluated the suitable construction space for self-driving camp si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uitabl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elf-driving camps in Lüshunkou district is in the south and in the north ;(2) Low-value and inappropriate areas are concentrated innortheast and northwest of Lüshunkou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self-driving camp site selection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0)003【总页数】7页(P372-378)【关键词】自驾车营地;GIS;适宜性评价【作者】俞金国;徐艺洋【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3随着旅游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的种类不断增多,旅游用地方式多样化,因此,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用地的需求急速增加.但是,多数地方的旅游用地仍然得不到保障,同时,还伴有旅游产业用地政策不规范、规划指标不足、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为此,2015年11月25日出台的《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指导土地建设旅游项目,并首次着重提出促进自驾车、房车营地有序发展.其明确指出,自驾车、房车营地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规范旅游用地建设,促进自驾车、房车营地旅游有序发展.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北三省乃至京津唐的重要门户.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旅顺口区成为我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截止到2014年,辽宁省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6 18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年末个人汽车拥有量43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6%.伴随着当地旅游业发展,自驾车营地的建设条件也日趋成熟.私家车队伍的壮大为自驾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国家交通网络的发展延伸为自驾游队伍的壮大提供助力,休闲旅游与个性旅游观念的转变为自驾游蓬勃发展奠定基石,可见,自驾车旅游和自驾车营地的建设潜力巨大.但总的来说,自驾车和房车旅游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在许多配套制度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科学合理的自驾车营地建设布局应受到生产与决策部门的重视.自驾车营地是中国旅游业发展至今的一个新产品,伴随自驾车旅游队伍的壮大应运而生[1].国际宿营和旅游联合会(F.I.C.C.)认为,宿营是人们在户外短暂居住时进行的娱乐活动,旅游营地是人们进行宿营活动的地方[2].国内又将自驾车营地称为汽车营地、旅游营地.陆军总结旅游营地的概念和功能[3].李西香概括了汽车营地的概念为:汽车营地是指在交通发达的风景优美之地开设的,专门为服务自驾车旅游者而建设的,为之提供自助或半自助服务的休闲度假区[4].并概括其提供的服务:住宿、露营、餐饮、娱乐、汽车保养与维护等.自驾车营地的概念逐渐清晰明朗.国外对自驾车旅游营地方面的建设早,研究也较为成熟,内容主要涉及汽车营地的选址布局、建设标准、管理运营模式等方面[5].在选址布局方面,尤其比较注重营地发展与经营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营地建设中,关注营地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布局,对于营地的建设条件、功能分区及营地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在营地的运营管理上,有专门的露营人才管理且拥有成熟的运营模式[6].我国自驾车旅游起步较晚,营地建设更是如此,营地数目少、功能不完善且结构不规范,有序发展还需要不断借鉴国外营地建设的优秀经验.陈友飞最早借鉴英国CARAVAN营地的建设,介绍了营地含义、建设条件、设施、收费体系及运营,给国内自驾游研究者提供了借鉴[7].张宪洪首次提出汽车营地的概念[8].贾小换对露营地的规划设计和分级标准进行研究[9].王永辉根据旅游中心地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对汽车营地运营问题进行研究[10].范业正总结了我国汽车营地发展模式[11].刘庚对自驾车营地进行了融资建设研究[12].黄潇婷等对营地产品开发进行了创新性研究[13].近年来GIS技术在农业地理、自然地理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4],使得区域规划由定性发展到定量,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但旅游区域规划尤其是在旅游营地建设这类新兴事物中很少用到.目前,针对我国自驾车营地建设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功能类型、开发运营模式的研究,而对自驾车营地具体选址的开发研究较少.结合GIS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思路和自驾车营地的建设条件确定了3个自然因子,2个社会经济因子,1个风景区影响因子,建立了综合评估模型,对旅顺口区自驾车营地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评价,为旅顺口区的自驾车营地建设及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鉴于此,基于旅顺口区实际图层资料,以6个选址因子为主要因子(图1),运用Arcgis 10.2软件平台空间数据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出的各因子权重,经过综合计算直观科学的分析旅顺口区具体的选址优势及建议.3.1 适宜性评价模型每个因子的评价权重不同,所以考虑权重在内,自驾车营地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如式:其中:S为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得分;Bi 为第i种评价因子的得分;Wi为第i种评价因子的权重;n为参与评价的因素数量[15].3.2 评价因子的选取自然因子由选取坡度、坡向、水体因子组成,社会经济因子由公路因子与用地类型因子组成.其中水体因子选取了河流、水库、海岸叠加的图层数据,用地类型图层包含城市用地、森林、疏林草地、农田、水体等自然要素.坡向、水体、风景区因子体现了自驾车营地建设的吸引力,坡度、公路、用地类型决定了自驾车营地建设的可行性条件.在风景区周围建设既可以利用景区本身的旅游吸引力保证客流量,也可以利用景区建设好的水电通讯网节约建设成本,同时自驾车营地的建成也能给景区带来更多的市场(将拓宽景区的旅游市场).也就是说在美学特征明显,建设可行性能够达到的地方,适宜性最佳[1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旅顺口区土地利用类型图来源于GlobeLand 30,GlobeLand 30数据采用WGS 84坐标系,UTM投影,6度分带,参考椭球为WGS 84椭球.坡度坡向图由高程图通过Arcgis栅格表面分析得来,旅顺口的高程图采用了SRTM 90 m DEM,参考椭球为WGS 84椭球.水体包括河流、水库、海岸线.公路、水体、风景区则是根据谷歌地图向量化绘制,参照地图名称添加要素的名称属性.另外,考虑到不同等级的公路会提供不同程度的服务范围,因此、图层为了体现差别,结合具体情况,分别对国道、高速公路、县道、城市主干道每个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进行分别赋值.风景区资料根据具体情况分为4A级分景区与一般景区两种.4.1 权重分析结果为了确保因子权重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给各个区划进行因子确定,首先,根据评价因子的层次结构,将各因子的重要性两两比较,分值标准如下,设两因子i、j,判断重要性相等时,判断矩阵中值为1;i比j稍微重要时取值为2;i比j明显重要时,取值为3;i比j强烈重要时,取值为4;i比j极端重要时,取值为5.构建因子层判断矩阵与次因子判断矩阵.利用和积法求得因子层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近似值λi =(1.574,0.425,1.001)T,特征根λmax=3.054,由此可得一致性比率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同理,各次因子判断矩阵中6个具体因子的权重,B1层中3个因子一致性比率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所以权重系数分别为C1=0.123,C2=0.320,C3=0.557,C4=0.667,C5=0.333,C6=1.结合因子层指标权重,得到旅顺口区自驾车营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综合权重(表1).4.2 各因子分析结果在Arcgis平台支持下,在SRTM 90 DEM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坡度和坡向的模型,利用Arcgis栅格分析中重分类工具,根据各个区域指针等级量化标准,给坡度坡向图分别赋予0~10的分值.在由地图配准而来的旅顺口区河流、水库、海岸线、公路、风景区的向量图上,经过向量缓冲区分析、赋值、分级,得到旅顺口区水体、交通、风景区评价图(图2).根据选址要求及具体情况,赋值情况如表2:将6个评价因子图层赋值并按照公式进行空间叠置中的联合分析,得到综合评价图(图3).结合权重叠加所有图层,将值0~3分确定为不适宜,4~5分为低度适宜,6~7分为中度适宜,7~10分为高度适宜.考虑实际情况,把城市用地排除,如图3所示.大连市旅顺口区总面积506.8 km2,其中,自驾车营地建设高度和中度适宜区,面积101.36 km2,占总评价区域的20%;低度适宜区面积197.65 km2,占总评价区域的39%;不适宜区,面积207.79 km2,占总评价区域的41%.分布如表3: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自驾车营地建设经历从依托景区、依托旅游城镇到独立成型3个发展阶段,但中国本土化的自驾车营地建设还未成型,本文首次尝试将自驾车营地建设与GIS技术结合,希望能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由结果可以看出,通过Arcgis技术可以直观地对旅顺口区自驾车营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1)缺乏精度较高的地形图,除了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地势起伏明显,其他地区起伏的表现并不明显.(2)由于自驾车营地的建设选址因子并无国际或者国内统一标准,缓冲区的半径选择也没有统一规定,所以选址因子的考虑、选址因子等级的区别、缓冲区半径的确定和各选址因子权重的分配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通过各位学者对自驾车营地的研究确定相对合理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保证了结果的客观性.(3)土地利用类型的赋值单纯考虑是否有利于自驾车营地建设,无法全面参照旅顺口区土地利用的具体政策分析,有些土地利用性质不明确,所以没有考虑现实情况中对林场、农田等用地的保护,所以得出的适宜性评价结果的落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继续分析.(1)海滨城市由于城市区位的特殊性,其经济增长不能简单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而是要注重对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创新点的发掘.本文以大连市旅顺口区自驾车营地建设适宜性评价为研究对象,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因子的权重,应用Arcgis平台,得到评价结果,通过旅顺口区具体的空间信息和属性特征具体分析,使自驾车营地建设的用地选址更加科学直观.最终成功划分出4类建设用地: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其中,适宜自驾车营地建设的有4处,总面积占全区20%.适宜性最高区域集聚明显,多集中在世界和平公园、军港公园、龙王塘等景区周围,低度及不适宜区集中在旅顺口东北及西北大部. (2)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6个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借助GIS技术完成了图层的迭加分析评价,结合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及美学特征对旅顺口区自驾车营地建设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评价,为旅游营地建设提供了准确的量化依据.(3)结合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评价自驾车营地的综合适宜性的评价模型.6个因子中风景区的影响、交通及水体因子在模型中表现显著.从其结果来看,虽基本符合自驾车营地建设发展现状及所需,但选取的指标不够全面.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自驾车营地研究的方向.(4)适宜性评价总体考虑了自然因素中的坡度、坡向、水体因子,经济因素中的交通、用地类型因子,距景区距离因子.考虑城市规划,仍然存在与具体用地不符的情况.所以,区域规划中因子的选定与数据的收集整理仍需不断地完善与修正,使结果更加实用.【相关文献】[1] 龙斌.驾车自助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4):35-39.[2] ROBERT W D.森林旅游[M].张建列,译.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86:86-110.[3] 陆军.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3):35-39.[4] 李西香.山东省汽车营地的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7.[5] 林福煜.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5-6.[6] 王晶.山东省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及市场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4-6.[7] 陈友飞.英国的CARAVAN营地及借鉴意义[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2):96-100.[8] 张宪洪.中国汽车营地旅游项目开发运作的理论、方法与实务[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5.[9] 贾小换.森林公园野外宿营地开发规划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4.[10] 王永辉.对我国汽车露营地运营相关问题的思考[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6.[11] 范业正.我国汽车营地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7):8-12.[12] 刘庚.房车营地融资建设的BOT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75.[13] 黄潇婷,李玟璇.基于GPS导航资料分析的自驾游露营地产品开发思路[J].旅游研究,2016,8(4):6-8.[14] 邱炳文,池天河.GIS 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5):20-23.[15] 金志凤.基于GIS级气候-土壤-地形因子的浙江省茶树栽培适宜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3):231-236.[16] 刘帅帅.自驾车旅游营地选址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论坛,2010(4):194-195.。

关于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的探讨

关于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的探讨

关于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的探讨自然环境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它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是自然环境旅游难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要想降到最小,就需要对自然环境旅游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那么如何对我国的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进行评价呢?定义适宜性评价的对象和指标对于自然环境旅游的适宜性评价,首先需要确定评价的对象和指标。

评价的对象应该是自然环境本身,而不是旅游产品或旅游者。

这是因为只有对自然环境进行评价,才能真正保护好自然环境,为后续的旅游产品提供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保障。

评价的指标应该包括自然环境的生态环境指标、景观评价指标、资源利用指标、风景区管理指标等。

其中,生态环境指标应该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为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才能为旅游产品提供持续和优质的自然资源。

制定适宜性评价标准在确定好评价对象和指标之后,就需要制定适宜性评价标准了。

适宜性评价标准应该是科学、合理、标准化的,能够综合反映出自然环境的适宜度。

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而且应该是可操作的,方便评价者进行评价。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差异性。

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资源,因此评价标准也应该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细化。

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评价。

常见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等。

评价方法应该是科学、合理、操作简便的,能够为评价者提供全面和准确的评价结果。

适宜性评价的意义和价值适宜性评价的意义在于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评价结果可以为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产品时提供科学依据,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适宜性评价的价值在于可持续发展。

适宜性评价可以保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后续的旅游产品提供不断更新的自然资源,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1、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2“六”字“七”标准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2 定量评价法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戈拉斯的海滩和海水浴场的评价;美国土地管理局的滑雪旅游资源评价;我国的气候的适宜性评价;2单途径多因子评价法:选用一个评价途径的多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多因子评价法;此法比较简单,在旅游资源类型单一的情况下有较好的评价效果;3多途径综合评价法: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评价途径的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多途径综合评价法;此法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价,比单因子评价法更能接近实际情况或者说能降低犯错误的概率,因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多因子评价法;4因子综合评价法:该方法首先是给出各个因子的具体指标值,再按照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求出总的综合指数值,最后按评价标准划分不同的评价等级;其计算公式为:式中ωj-参数的权重;Lpij-某类因子指标具体值, 根据计算结果,参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即可得到评价结果;5因子加权加和法:因子加权加和法具有补偿性,个别指标下降会因其他指标上升而使总和不变,故该法仅适用于同类型指标评价;因为如果是进行综合评价或考虑最小限制因子的作用,所有指标中任何一项较低,总评价结果都不可能高,故可采用边乘法来计算;6模糊评价法:该方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给每一个评价因素赋予评语,将该因素与系统的关系用0~1之间连续值中的某一数值来表示;其具体工作程序是:建立评价因素集—确定模糊关系—分组综合评价—总体综合评价;罗成德运用模糊评价法以地表岩石、构造、侵蚀速度、地貌组合、旅游环境、知名度、愉悦感或奇异感七项因子对旅游地貌资源进行打分,对峨眉山、张家界等10个景区点进行评价;首先,建立聚类因子模糊评分标准,根据旅游地貌资源方程,对7个自变量因子赋分;然后对于蛾眉山、张家界等10个景区点按7个指标分等定分;接着建立模糊相似矩阵,计算模糊等价关系矩阵;最后,进行模糊聚类,对模糊等价关系矩阵取不同置信水平入进行聚类,根据入不同的取值范围,即可将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地貌资源综合评价为若干等级;一等:括峨眉山、张家界、路南石林、凌云山4个景区;二等包括西昌土林、青城山2个景区;三等包括弥勒白龙洞、沙湾石林、白云峡3个景区;四等包括风洲岛1个景区;7层次分析评价法:按照各类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把它们分为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建立不同层次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跟据对同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相互比较结果,决定层次各因素重要性的先后次序,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基本步骤为: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划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等—>构造判别矩阵可由客观数据、专家意见或分析者的综合获得—>排序及检验求上述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8主成分分析评价法:是将多维信息压缩到少量维数上,构成线性组合,并尽可能反映最大信息量,从而以尽可能少的新组合因子主成分反映参评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主导作用,从而判定出可观事物的整体特征四、旅游资源评价的程序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确定后,首先确定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其次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估值1、确定个评价因子的权重1确定评价因子评价因子的选择与确定是科学评价的关键,因此在选择评价因子时要本着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原则,选择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有重要影响的因子;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原则,明确评价因子的层次关系,并形成一个具有层次网络结构的评价因子体系;唯一性和区分性的原则,评价因子相互之间应该是并列平行关系,因子不能重叠与兼容,要有唯一性和可区分性;2建立评价因子权重系统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和重点就是给定评价因子予以恰当的权重值,个评价因子权重的获得,常常采用特尔菲法:可请地理、建筑、经济、旅游管理等有关行业专家20-30,直接咨询其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然后采用所有专家的平均意见为平均因子权重值;此法亦可分为几轮进行,最终得出评价因子结果;也可不要求专家评价出评价因子的权重值,而要求就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给出定性的结论,然后将其量化,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后获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2、旅游资源因子评价1评价因子指标分级:根据评价因子的含义及重要性程度,进行模糊等级划分,没一个等级都应有具体描述2评价因子量化打分:评价因子的评分值一般以取10分,也可连续的实数0-10来表示因子分值的变化范围,也可将其划分为不同档次,给予不同分值3计算评价值:对每一因子评价后,进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综合评价值一般取100分;4评价等级划分:根据旅游资源评价总分,一般可将旅游资源划分为特品级、优良级和普通级;四旅游资源评价的成果1旅游资源评价报告旅游资源评价的报告因旅游资源的类型、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法等的不同而各异,一般情况下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旅游资源评价概况:包括旅游资源评价的性质、对象及其意义:评价的任务、内容与基本原则;评价工作的技术路线、方法与程序等;②旅游资源生成环境分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简介、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行政区划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③旅游资源开发分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④旅游资源分类型评价:按一定的分类体系,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评价;⑤旅游资源地域分布评价:包括总体分布特征,分类型的分布特征;⑥旅游资源等级评价:⑦旅游资源类型组合评价:⑧旅游资源特色评价:⑨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评价:⑩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2旅游资源评价图件主要有旅游资源各类评价图和总评价图;。

关于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的探讨

关于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的探讨

关于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的探讨概述自然环境旅游是目前国内旅游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在自然环境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适宜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从旅游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理论基础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是指通过对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文化资源、旅游设施、安全条件、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估,为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在进行旅游适宜性评价时,需要结合生态学、地理学、景观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综合评估旅游目的地的适宜性。

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市场、旅游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确定旅游目的地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的最佳开发模式。

评价方法旅游适宜性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主要通过对景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服务品质、交通条件、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得出适宜性评价结论。

定性评价方法适用于旅游目的地资源比较丰富,旅游市场需求不高的区域。

通过评估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市场等方面,确定旅游目的地的适宜性,然后制定开发规划、引导旅游市场。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等手段进行的评价,主要适用于旅游市场需求较高,旅游资源有限的区域。

定量评价要考虑到旅游项目的各种限制因素,采用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数学模型求解,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

通过定量评价,可以全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适宜性,制定科学、具有可行性的旅游开发规划,保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旅游适宜性评价方法已在国内很多景区得到了应用,如黄山、张家界、九寨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景区。

通过旅游适宜性评价,可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制订科学的旅游开发规划,提高旅游产品品质,保障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结论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是旅游目的地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进行旅游适宜性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旅游市场需求、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制定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可持续性的旅游开发规划。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发展质量评估及高质量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发展质量评估及高质量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发展质量评估及高质量发展路径实证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往往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评估旅游发展质量并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成为当前旅游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

在这一背景下,旅游发展质量评估不再仅仅关注经济效益,而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游客体验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同时,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索也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推动旅游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转型。

本文旨在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对旅游发展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并基于实证研究方法,探索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利用、旅游产业发展、社会文化影响以及游客满意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1.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往往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背道而驰。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此背景下,旅游发展质量的评估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旅游发展质量的全面评估,可以深入了解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为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实证研究,旨在探索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旅游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

目前关于旅游发展质量评估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研究仍显不足。

一方面,现有的评估体系多侧重于经济指标,忽视了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维度的考量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实证研究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的探索。

《2024年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范文

《2024年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范文

《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森林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发森林康养旅游资源,以提升旅游体验与效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开发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森林康养旅游资源概述森林康养旅游资源指的是以森林为主要依托,融合自然环境、文化资源等元素,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开发,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康养等服务的资源。

其具有绿色、生态、健康的特性,是现代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评价模型构建(一)模型构建原则在构建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1. 自然资源评价:包括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水资源质量等自然资源的评价。

2. 生态环境评价: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生态环境的评价。

3. 康养资源评价:包括康复医疗资源、康养文化资源等。

4. 旅游服务评价:包括旅游设施、服务质量等旅游服务方面的评价。

5. 社会经济评价: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的考虑。

(三)模型构建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构建评价模型。

四、模型应用(一)应用流程1.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

2. 数据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

3. 权重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4. 综合评价: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5. 结果输出:输出评价结果,为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二)应用实例以某地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收集该地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科学地评价旅游资源在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在我国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评价的方法。

下面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来做具体介绍:1.定性评价方法这是一种描述性评价方法,又称经验法,是评价者在收集大量的旅游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凭经验通过人们的感性认识,主观判定旅游资源的价值。

一般采用民意测验法和专家评议法。

(1)xx的“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开发条件”。

三大价值指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六大条件指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2)xx实先生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黄辉实提出评价资源应从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从资源本身来评价采用六字标准:美、特、奇、名、古、用;从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则有七项标准:季节性、污染状况、资源联系、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

(3)体验性的定性评价法该方法是评价者(旅游者或专家)对于旅游资源的质量进行个人综合体验。

根据评价的深入程度及评价结果的形式,又可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通过统计旅游者或旅游专家有关旅游资源(地)优劣排序的问卷回答,或统计旅游资源(地)在旅游报刊、书籍上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一国家或地区最佳旅游资源(地),其结果能够表明旅游资源(地)的整体质量和大众知名度。

美感质量评价是一种对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专业性评估,这类评价是在旅游者或旅游专家一般体验性评价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

其评价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

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视觉质量评价较为成熟,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四个学派,即: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心理学派)、经验学派(现象学派)。

2.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指评价者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学评价模型,通过分析、计算,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等级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估中专家因素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龙胜旅游资源评估为例

旅游资源评估中专家因素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龙胜旅游资源评估为例

析法获得的是区域旅游资源各层次的指标权重值 , 以对单个旅游景区资源评估的运用还在不断地探 所
索中.
模糊综合评估法基本思想就是针对评估对象的复杂性及其评估指标模糊性 , 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复杂的评估对象进行综合评估 , 这种方法在处理各种难 以用精确数学方 法描述的复杂系统问题方面表 现出独特的优越性…]由于它能汇总各类评估人员的评估意见 , . 所以能较全面地反映出评估对象 的优
引入专家系数获得的龙胜旅游资源综合影响因素层各指标权重值如下旅游资源价值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专家因素0984不引入专家因素对龙胜旅游资源综合影响因素层的各指标权重值如下旅游资源价值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总排序次序b1资源价值5847b2开发条件3169b3专家因素0984观赏价值c1文化价值c2学价值c3环境价值c4住宿条c5饮食条件c6旅游商品c7位置交通c8游服务c9人员素质c10评估专家对评估内容熟悉度c11评估专家对评估专业接近度c12030911经过计算层次总排序可知对于层次而言价值因素在旅游资源综合评估中占据比较重要的资源的车田湾等等在全国开发温泉旅游的地点也较多龙胜温泉并不能占绝对优势独占鳌头在国内的许多温泉景区的资源各有特色龙胜温泉开发晚在全国的知名度低
究 .
从定性到定量研究发展过程中, 中国众多的专家学者做出了较多的努力和探索.0 8 年代后期, 保继 刚、 杨汉奎、 楚义芳等率先应用数学方法 , 对北京、 、 的旅游资源进行 了定量的评估研究 , 湖南 贵州 取得了 显著的进展 . 郑克磊的经验评估、 俞孔坚的美学评分法 , 卢云亭的三、 、 三 六评分法, 保继刚的美感质量评 估、 层次分析法 , 魏小安的综合评分法 , 翟辅东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的复式评估 , J 郝革宗 、 甘永萍 、 胡海池 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广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估与分 区, 对广西旅游资源作定量评估 , 并为开发广 西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参考[【 . 6 程道品采用模糊评估法对旅游资源评估进行研究l . 】 8 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伊春市为例王灵恩成升魁钟林生2012-10-12 17:53:04 来源:《人文地理》(西安)2012年2期【内容提要】自驾车旅游的开发对旅游资源具有特殊要求,传统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应用到自驾车旅游开发中表现出局限性。

基于自驾车旅游开发的视角,综合考虑旅游资源吸引力、资源环境条件、配套设施状况、客源市场与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尝试建立了新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专家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

最后以伊春市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伊春市22个典型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与分析。

通过创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文章期望为自驾车旅游开发提供指导,并为其他专项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指标体系/伊春市1 引言国内旅游资源评价工作是20世纪80年代后应旅游开发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国内诸多学者结合我国旅游资源实际,制定了旅游资源评估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系统研究和定量探讨,并在大量开发规划实践中加以运用验证[1-4]。

旅游地评价是建立在旅游需求构成相对稳定性规律和价值判断的统计性规律基础上,然而旅游需求结构稳定期是有时限的,不能永远使用同一评价模型[5]。

随着自驾车旅游的兴起,自驾车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较之以往普通游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直接援引传统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就表现出一定局限性,有必要基于自驾车旅游的特点与新需求,建立新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2 指标体系构建2.1 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与分析国内外学者对自驾车旅游交通[6-10]、自驾车旅游行为[11-13]、自驾车旅游影响因素[14-17]及自驾车旅游市场[18-28]、自驾车旅游研究方法[29-34]、自驾车旅游供给[35-40]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从研究侧重点上,国外主要关注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道路交通、游客行为、旅游需求、细分市场等方面。

另外,国外研究者对自驾车旅游进行了大量微观和定量研究,如道路扩张、车辆选择、旅游标识、收费项目、自驾车细分市场,对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定量研究等,反映了国外自驾车旅游研究的深化和不断成熟;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自驾车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发展阶段和环境、市场、研究方法,供给、目的地等方面。

针对自驾车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罗格•马克特(Roger L Mackett)[14]认为环境污染、资源的稀缺性、交通拥挤及缺乏供过度肥胖者使用的车辆是四大主要影响因素。

克林•凡斯(Colin. Vance)[20]等分析了城市自驾车旅游的特征,揭示其对自驾车旅游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城市类型与驾驶方式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

贝佳明•加德纳(Bejamin Gardner)[15]等通过对英国小城镇中19位普通私家车拥有者的调查,发现财政政策和交通政策对自驾车旅游发展至关重要。

国外自驾车旅游发展早、市场成熟,诸多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自驾车发展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为本文构建指标体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自驾车旅游是一种以城市人群为消费主体的旅游活动[41],相对于传统旅游活动,具有以下特点:①自驾车旅游线路与行程以自组织为主,自主性强、灵活性大;②对道路、标识等基础设施依赖性强;③自驾车旅游产品需求的多样化;④自驾车旅游目的地多为风景优美而富有情趣的自然景区;⑤自驾车游客更加注重参与体验。

2.2 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自驾车旅游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原则。

结合上述自驾车旅游特点,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客观、全面地反映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潜力的同时,针对自驾车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应反映自驾车旅游的本质特征和开发需求特征,以更好地促进自驾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依据以上原则,构建了旅游资源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概括为旅游资源吸引力、资源环境条件、资源配套、客源市场与开发潜力4个方面。

(1)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是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部分,从资源存在条件、价值特征等方面去考察,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种类与规模、资源奇特性、资源聚集度、资源知名度与美誉度、资源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研教育价值和康娱游憩价值、组合状况9项指标;(2)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条件评价,着重从旅游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来评估旅游资源是否符合自驾车旅游者向往原生生态环境的要求,包括大气质量与环境噪音、绿化覆盖率与生物多样性指数、适游期、旅游容量、景观与环境稳定性、污染治理状况和生态工程建设、水体质量、景观原始度8项指标;(3)资源配套设施状况评价,包括交通可达性、道路通畅度、道路舒适度、道路标识系统、基础设施、营地设施、安全设施、信息服务平台8项指标;(4)客源市场与开发潜力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客源市场与社会经济条件去进行分析、评估,旨在评判影响、制约自驾车旅游开发、发展的各种外围支持要素及未来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与机会,主要包括:区域经济状况、客源范围(辐射半径)、客源层次、人均汽车拥有量、人口密度与增长率、旅游产业政策、汽车产业政策、相关政策优化潜力8项指标。

基于自驾车角度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要充分考虑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建立层次评价模型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将评价指标分为三层。

最高层即目标层(A),为资源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度;第二层为要素层(B);第三层为指标层(C)(表2)。

基于自驾车旅游的资源评价与现有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 2003)》)相关方面对比如下(表1)。

2.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与分析对旅游学、地理学、资源学、生态学、市场学和园林学等不同领域的多位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模糊打分准则,将各级指标重要性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和很不重要5个等级。

对各等级标度进行赋值,可获得评判集:V={9(非常重要),7(重要),5(一般重要),3(不重要),1(很不重要)}。

本文采用准主成分分析法(表2方法1)和层次分析法(表2方法2)两种方法进行了自驾车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析与对比。

本文对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权重进行了平均。

指标体系各层最终权重子集如下指标体系各层次权重结果分析如下(1)要素层中,客源市场与开发潜力权重最大(0.3028),其次为生态环境条件(0.2605)和旅游资源吸引力(0.2240),第四是配套设施状况(0.2127)。

对于自驾车旅游而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的壮大与相关政策的支持是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汽车占有量、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范围等都直接影响着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潜力和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相对于旅游资源本身,自驾车旅游更加注重资源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保护条件,如天安门与故宫作为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很可能不是自驾车旅游者的首选;除交通设施外,自驾车旅游对其他配套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

(2)在各要素层内部,在旅游资源吸引力要素的各指标中,以资源康娱游憩价值(0.04725)、资源知名度与美誉度(0.03945)权重最高,而科研教育价值(0.01475)、历史文化价值(0.01455)权重居底;生态环境条件要素层中各指标权重分布相对均匀,绿化覆盖率与生物多样性指数(0.04975)、大气质量与环境噪音(0.0417)最高;配套设施要素中居前两位的指标是安全设施(0.04235)和交通可达性(0.0328),说明安全是开展自驾车旅游的基本前提,交通可达性则对自驾车旅游具有至关重要的约束作用;客源市场与开发潜力要素中客源范围(0.04915)、区域经济状况(0.0483)、人均汽车量(0.04615)权重最高,自驾车旅游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汽车拥有量逐渐增加而不断发展,客源范围则决定了资源能够吸引多大范围内潜在自驾车游客。

(3)指标体系各层次权重体现了旅游资源开发自驾车旅游的适宜性,强调自驾车旅游对资源自身、生态环境、交通等因素的特殊要求。

3 实证研究3.1 伊春市旅游资源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判就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对其所做的综合评价,是对强制打分法和对常规多指标分析方法的改进,对复杂事物的描述更为深入和客观[42]。

根据前文确定的指标权重体系,基于伊春市旅游资源调查成果、伊春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伊春市旅游年鉴以及上述专家评价等数据,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选取的伊春市22处典型景点进行分析,优异与良好等级可视为资源自驾车旅游开发优良级,其比重为优良度,通过计算获综合评判结果(见表3)。

3.2 评价结果分析(1)根据评价结果,将优良度等级分为四级:优良度≥0.8的景区为极宜开发;优良度<0.8,≥0.7的景区为较宜开发;优良度<0.7,≥0.6的景区为适宜开发;优良度<0.6的景区为不宜开发(见表4)。

在选取的22个评价样点中,旅游景区“极宜开发”自驾车旅游的景点为嘉荫恐龙地质公园、日月峡风景区和汤旺河国家公园,占总数的13.6%;“适宜开发”等级的景点数量最多,占45.5%;选取样本评价结果得出的旅游区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等级评价总体上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与伊春市“十二五”确立的自驾车与房车营地建设体系等级基本一致,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4)。

(2)依据已制定的自驾车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专家评价对选取旅游区各指标的认可度,可将伊春市选取的22个旅游区分为三种类型:生态型、设施型和参与型(表4)。

生态型是指旅游区主要以其优越的生态环境来吸引自驾车旅游者;地文型主要指的是由于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景观;参与型旅游区主要以其参与性的项目来吸引自驾车旅游者;设施型则主要靠其完善的配套和基础设施取胜。

在选取的伊春市22处旅游区中,生态型旅游区数量达13处,占选取景点总数的59.1%,可见,生态环境优势是伊春市发展自驾车旅游的绝对优势;同时,伊春市旅游资源以自然类旅游资源(生态型、地文型)为主(图2)。

(3)从空间分布上看,选取的22处旅游区在伊春市整体分布相对均匀,中南部资源较为密集,但北部旅游区质量较高。

各旅游区主要沿G222、S204、S311和哈佳铁路两侧分布,总体上为伊春市开发自驾车旅游创造了条件(图3)。

(4)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分析评价主要是针对自驾车旅游特点与需求进行的,这里的旅游资源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并不等同于资源的综合开发潜力。

例如,自驾车旅游“极宜开发”等级的嘉荫恐龙地质公园自身并不是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而“不宜开发”等级的乌拉嘎国家矿山公园则是开展科普观光等专题旅游的优选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