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现象分析及对策
博士后人员的退站
博士后人员的退站
申请退站的流程
1、博士后人员提交《关于申请退出华东师大__博士后流动站的情况说明》,内容如下:
(1)退站原因
(2)身份证号
(3)户口退回省市
(4)退站后户口登记派出所
(5)档案接收单位
(6)合作导师签署意见及导师签字
(7)情况说明人签字
(8)所在流动站盖章,并签报博士后工作办公室
2、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接受纸质版材料、审核,并报上海市及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审批。
材料提交一个月内,申请人可全国博士后网站在线查询审批结果;
3、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拟《关于我校__流动站__博士后退站的情况说明》
(简称《退站的情况说明》),盖部门公章。
《关于申请退出华东师大博士后流动站的情况说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工作办公室:
本人于年月申请贵校“博士后流动站”。
由于原因(请详细填写退站原因),请求贵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请退站处理。
情况说明人:
合作导师签署意见:
________博士后流动站盖章处:
申请人身份证号:
博士后编号:
户口退回省市:
退站后户口登记派出所:
档案接收单位:。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
这一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博士后研究工作,本应是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拓展知识领域、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
然而,一些博士后研究人员却选择了退站,这无疑给他们个人的学术生涯以及所在的研究团队和机构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导致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个人职业规划的改变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进入博士后研究阶段后,一些人可能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并不在此,从而选择离开去追寻更符合自己内心期望的职业道路。
例如,有人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自己更适合投身于产业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经营中,以获取更直接的经济回报和职业成就感。
其次,研究进展不顺利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科研工作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如果研究课题遇到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或者实验结果不如预期,长期的挫折感可能会使研究人员失去信心和动力,最终选择退站。
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可能会认为继续坚持下去无法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如及时止损,寻找其他更有可行性的研究方向或职业机会。
再者,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问题也不容忽视。
博士后研究工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可能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组建家庭的研究人员来说,长期的加班和出差可能导致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减少,家庭关系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他们可能会选择放弃博士后研究工作。
此外,研究环境和团队合作的问题也可能导致退站。
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团队合作氛围对于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成长至关重要。
如果所在的研究团队内部存在矛盾和冲突,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或者研究资源分配不合理,都可能影响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研究进展。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可能会感到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选择离开。
无博士后退站经历 -回复
无博士后退站经历-回复什么是博士后退站经历?这是一个与博士后研究阶段的结束相关的概念,它指的是博士后研究员完成博士后项目、取得成果并正式离开实验室的过程。
博士后退站经历是博士后研究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对博士后研究员在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上的一次综合评估,也是博士后研究员离开学术圈、进入职业生涯的过程。
首先,博士后研究员的退站经历通常是由导师和研究团队安排的。
在退站前,研究团队会对博士后研究员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参加的学术会议等。
这个过程通常会涉及到论文撰写、结果分析和实验数据整理等一系列的工作。
博士后研究员需要与导师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合作,确保退站前的研究成果准确、完整地呈现出来。
其次,博士后研究员的退站经历还包括给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学术报告的环节。
这次报告通常会涵盖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计划等内容。
通过这次学术报告,博士后研究员需要向大家展示自己在科研领域的造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需要接受其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这个环节对于博士后研究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能够帮助他们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并且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博士后研究员离开实验室后,还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交接工作和手续办理。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对实验室的设备和样品进行清点和整理,与导师和研究团队成员进行面谈,交接研究记录和数据等。
博士后研究员需要保证所留下来的研究数据和实验材料的完整性和可追踪性,以便日后的使用和检验。
此外,博士后研究员还需要与导师和其他合作伙伴进行正式的交接,确保之后的科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博士后退站经历是博士后研究生涯中重要而又必要的一步。
通过这个过程,博士后研究员能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同时也为进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博士后退站经历既考验着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和领导才能,同时也是对他们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一次完整展示。
博士后退站
博士后退站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研究领域日益成熟,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不少科学家选择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教育和科学研究贡献着力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
博士后的工作环境不仅是研究生的学习环境,也是一个博士后回归主流社会的维护与转向的环境,博士后的退站成为博士后在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话题。
二、中国博士后退站现状中国博士后退站现状很不乐观,博士后退站的现象呈上升趋势。
主要原因是由于博士后面临着就业、学术发展等压力,他们往往选择转入其他领域,经常在学术界碰壁,博士后退站概率增加。
国家组织调研显示,全国有数据显示,有超过30%的博士后在完成学业后未能在学术界获得任何形式的职位,并最终选择退出,甚至放弃学术界的追求。
三、析博士后退站的原因(1)工作环境的不稳定博士后的工作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艰苦,博士后们面临着持续改变的工作环境,需要接受较频繁的检查,未必能够得到良好的工作保障。
(2)学术发展滞后近年来,许多博士后担任主管职务后,许多科研项目无法得到有效实施,而研究工作也无法得到正常发迹,而且人才流失加剧,令博士后发展滞后。
(3)社会就业压力博士后在学术界的就业压力很大,在职研究人员的众多竞争者中,博士后的竞争优势相对较小,大多数情况下,博士后在就业上依然面临很多困难。
四、展博士后退站研究(1)加强社会招聘管理对于面临博士后退站现状,政府可以积极配合社会组织,针对博士后实施招聘和就业活动,建立博士后就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运用科技、创新和社会文化等多种方式,解决博士后就业“整体难题”。
(2)研究博士后在学术和社会的融合另一方面,国家可以不断推动博士后在学术和社会的融合,不断完善博士后转型机制,鼓励博士后进行学术转移或社会转型,促进博士后在学术界得到更加宽松的和稳定的发展状况。
(3)创造优良的职业发展机制此外,政府可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制订好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规划,并落实到位,创造优良的职业发展机制,更便于博士后在学术界成长和发展,减少博士后退站的可能性。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现象分析及对策
作者 简 介 : 谢
勇( 1 9 7 8 一) , 男, 山东肥城人 , 经济师, 硕士 , 研 究方 向: 高校人 力资源管理 。
N
。
■士
谢 勇
( 郑州大学 , 郑州 4 5 0 0 0 1 )
摘要 :博士后制度为我国培养和造就 了一批年 轻的高水平 科技人 才。 在博士后规模不断扩大的 同时 , 也要关注博士后 培养质量 , 分析研 究博 士后退站现 象。 认 识偏 见、 自身努力、
工作机会 、 管理 和制度等 因素都是博士后退站 的主要 原 因。 针 对博士后退站现 象 , 提 出要提 高认识 、 完善 管理制度 、 强
我国 自 1 9 8 5年 推行 博 士 后 制度 以来 ,博 士 后 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博士后规模不断扩大 , 学术水 平不断提高 , 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截止 2 0 1 5 年 底, 全 国共 设立 博 士后 科 研流 动站 3 O 1 1 个, 招 收博 士后研究人员共计 1 5 0 0 6 1 人。博士后制度为我国 培养和造就 了一批年轻的高水平科技人才 , 为加强 高层次人才 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为推动社 会 经 济 的 发展 做 出 了重 要贡 献 。但 是 , 随着 博 士后 事业 的快速发展 ,博士后招收规模扩大的同时 , 提 高博 士后的培养 质量 成为博 士后工作 的重点 和难 点, 特别是滞站 、 退站现象有待深入研究 , 并找出解 决之策。 博士 后退 站 的定义 及表 现 博 士后 研 究 人 员 是 指 经 批 准 并 在 全 国博 士 后 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以下简称博管办) 注册 , 在 流动 站或工作站里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人员 。 博士后 研 究 人 员 分 为进 人 流 动 站 的研 究 人 员 和进 入 工 作 站的研究人员 。在本文 中特指进入高校等流动站的 博士 后研 究人 员 。退站 是指 博士 后研 究人 员办 理 完 进站手续之后不能按时完成科研工作任务 , 以致办 理退 站手 续 , 退 出流动站 。主要 有三 种表 现形 式 : 办 完进站 手续 以后 , 不在站从事科研 工作 , 不 与合作 导师联系 ,不参加流动站的考核等一系列活动 , 从 此失去联系 , 最后退站 ; 办完进站手续 以后 , 能开展 科研活动 , 但 是进 展 不利 , 不 能通 过 中期 考 核 , 最后 退站 ; 办完进展手续 以后 , 虽然能开展科研活动 , 能 通过 中期考核 , 但是后续科研乏力 , 一直滞留站 中, 最后达不到出站要求 , 只能退站。 二、 退站 原 因分析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表
博士后姓名
流动站
工号
BH
进Hale Waihona Puke 年月一、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以来研究进展(研究工作完成情况,研究阶段性成果等。)
二、延期期限和延期研究计划(申请延期至年月)(一般一次申请半年,或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执行期限申请。)
三、延期阶段住房和经费处理办法:
1、是否申请延期居住:□是□否
导师签字:
年月日
五、流动站站长意见:
站长签字:
年月日
六、流动站设站单位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门领导
签字:
年月日
2、是否申请学校继续资助:□是□否
若为否,社保和公积金如何处理:□继续,四金个人部分自交财务□停四金
本人签字:
年月日
四、导师意见:(对在站两年的科研工作的评价,延期的科研任务和目标等评价)
同意延期至年月,导师配套________万。(根据人社部有关通知,经学校研究,延期1年内的参照博新计划薪酬标准学校和导师1:1配套,导师可多配。超过1年后与导师商议决定配套金额,由导师全自筹。)
关于对严重超期离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退站处理意见
关于对严重超期离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退站处理意见
(公示期30天)
根据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的《博士后管理条例》的规定以及黑龙江省人事厅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后管理条例的要求,下列博士后研究人员超期离站达一年以上,未能完成博士后进站的所签订的协议(具体内容详见博士后管理条例和博士后进站协议书),经研究决定对孙树秋、王凤军、李竹琴、郭文峰、刘宏宇、许军、佟金学、李曦、赵亚双、于立君等严重超期离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按退站除名处理,其它2003年11月前进站因出国、工作借调办理延期的博士后应在2006年11月30 日前办理离站手续。
(公示期30天)
哈尔滨医科大学科研处
2006年11月1日。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是一个并不罕见但却备受关注的现象。
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到众多因素,不仅关乎个人的学术生涯规划,也与研究环境、科研项目等多方面密切相关。
对于许多立志于投身科研事业的人来说,成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是他们在学术领域深入探索、追求卓越的重要阶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却不得不做出退站的决定。
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首先,个人的职业规划变化是导致退站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经历了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后,一些人可能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并不在学术研究领域。
或许他们更倾向于投身于产业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和业务中;或者他们对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自主开拓一番事业。
这种职业规划的转变使得他们认为继续留在博士后研究岗位上不再是最优选择。
其次,研究进展不顺利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科研工作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在博士后研究期间更是如此。
可能由于研究课题的难度过高、实验设备的限制、研究方法的不当等原因,导致研究成果无法达到预期,长期的挫败感和压力使得研究人员对继续下去失去了信心。
再者,研究环境的不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应该包括充足的研究资源、积极的团队合作氛围以及合理的指导和支持。
但如果所在的研究团队存在内部矛盾、资源分配不公、导师指导不足等问题,都可能让博士后研究人员感到无法施展拳脚,从而选择退站。
家庭因素同样可能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决定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的经济压力、需要照顾家人等情况,都可能使得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最终不得不选择退站。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对于个人和所在的研究单位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于个人而言,退站意味着中断了当前的研究工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术声誉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然而,如果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并且能够及时调整方向,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那么从长远来看,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博士后制度存在问题与建议
博士后制度存在问题与建议
博士后制度是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博士后的工资待遇较低,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其次,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不够清晰,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晋升机制;第三,博士后招收和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着一些非正规的招收机构和管理机制,容易产生一些不负责任、不专业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建议措施:一是政府应该加大对博士后制度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博士后的工资待遇,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
二是博士后机构应该建立职业发展路径和评价标准,营造公平、透明的晋升机制,让博士后有更明确的职业前景和发展方向。
三是加强博士后招收和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健全的招收机构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博士后的培养和管理,防止不负责任、不专业的现象发生。
总之,博士后制度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必须加以重视和改进。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提高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加强规范化管理,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促进我国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 1 -。
受试者退出原因分析报告
受试者退出原因分析报告在各类研究项目中,受试者的参与和持续配合对于研究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受试者退出的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对受试者退出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受试者退出的各种原因,以便为未来的研究设计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大程度地减少受试者的流失,保障研究的顺利完成。
二、研究方法我们通过对过往研究项目的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了受试者退出时所提供的原因说明,并对部分受试者进行了后续的访谈和调查。
三、受试者退出原因分类及具体分析(一)个人原因1、时间冲突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和家庭事务繁忙。
许多受试者在报名参与研究时未能充分考虑到时间安排,导致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与其他重要事务的冲突,不得不选择退出。
例如,_____原本报名参加了一项为期三个月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研究,但在研究进行到第二个月时,由于工作上突然接到一个重要项目,需要频繁加班,无法按时参加研究中的各项活动和测量,最终选择退出。
2、健康问题一些受试者在参与研究期间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变化,无法继续参与。
这可能是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是新的健康问题的出现。
比如,_____参加了一项药物临床试验,但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为了自身健康安全,只能退出试验。
3、失去兴趣研究内容可能与受试者最初的预期不符,或者研究过程较为枯燥、繁琐,导致受试者失去继续参与的兴趣。
例如,一项关于某种新型教育方法的研究,要求受试者每天记录详细的学习心得和反馈,_____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这个过程过于繁琐且没有太大的收获,逐渐失去了兴趣,最终退出。
(二)研究相关原因1、研究流程复杂如果研究的流程设计不合理,过于复杂或繁琐,会给受试者带来较大的负担,从而导致其退出。
比如,在一项医学影像研究中,每次检查需要受试者提前进行长时间的准备,包括禁食、特定的体位训练等,这让很多受试者感到不便和疲惫,选择退出。
中科院博士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建议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科院博士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建议袁志彬1,陈冬2(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2.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北京100864)摘要:我国实行博士后制度2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在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从国家层面、中科院层面和研究所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博士后;中科院;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G6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06)10-0123-07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单位,自1985年至今,中科院下属87个单位共设立120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约占全国流动站总数的十分之一。
为了全面系统掌握当前博士后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和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最近开展了问卷调研和座谈会,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中科院博士后工作优势及存在的问题1.问卷调查分析为了解中科院博士后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并制定今后一段时期博士后工作的思路及办法,最近对中科院在站博士后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800份,收到有效问卷428份,回收率53.5%。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目的是调查目前中科院在站博士后人员的人员属性(个人信息)、工作和生活状况,因此主要调查项目包括:①个人信息;②工作状况;③生活状况。
有关统计结果分析如下:(1)个人信息的比较和分析从图l一图4可以发现,被调查的中科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以男性为主(71%),年龄集中分布在30岁左右(年龄在25~35之间的人数比例达到了79%),其中半数被调查者的年龄在30-35岁之间。
另外,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协调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4年11月24日,中科院共计招收博士后4611人,根据其中有效数据4598人进行统计分析,平均入站年龄为31.7岁。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表
学院院长签字(学院公章):20年月日
四、招收单位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门对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的处理意见:
同意不同意
负责人签字:(公章20年月日
五.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省市博士后工作管理部门审核备案:
承办人签字:(公章)20年月日
一、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原因(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本人因:等原因,无法继续博士后研究工作,现申请退站,退站后档案、户口(请打√选择处理方式):
迁回原单位迁回原籍存放人才市场迁入新工作单位
申请退站博士后签字:20年月日
二、合作导师意见(打√选择):
同意不同意
合作导师签字:20年月日
三、学院意见(打√选择):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表
程序说明:
退站博士后本人填表打印2份,交合作导师签字、学院办公室人事秘书签字盖章后交博管办,博管办盖章后扫描上传中国博士后网提交退站申请,广东省批准后到博管办办理离校手续。
填表说明:
博士后姓名
全国博管办编号
设站单位博士后工作管理部门应将此表存入博士后人员个人人事档案,或转向博士后人员所在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存档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在科研领域,博士后研究人员是一群充满激情和追求的知识探索者。
然而,有时候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可能会选择退站,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博士后研究。
博士后研究通常是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为了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拓展研究领域、提升科研能力而进行的一段工作经历。
对于许多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他们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通往更高学术成就和职业发展的桥梁。
那么,为什么会有博士后研究人员选择退站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个人发展规划的改变是一个常见的因素。
在从事博士后研究的过程中,个人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可能会有新的思考和认识。
也许他们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不在于当前的研究领域,或者意识到在其他领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比如,有些人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对产业界的应用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投身于企业的研发工作;而另一些人可能在学术道路上经历了一些挫折,重新评估后认为自己更适合从事教育、管理等其他职业。
家庭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例如,博士后研究人员可能面临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家人;或者因为家庭的搬迁,无法继续在原有的研究站点进行工作。
此外,婚姻、生育等家庭重大事件也可能导致他们需要重新调整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从而做出退站的决定。
科研环境和条件的不适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研究站点可能存在实验设备不足、研究团队协作不畅、导师指导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可能严重影响研究工作的进展和个人的科研热情。
如果在长期努力后仍无法改善这些状况,博士后研究人员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望,进而选择退站。
经济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博士后的待遇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和领域。
在面对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和经济负担的加重时,一些博士后研究人员可能会因为经济原因而不得不放弃当前的研究工作,去寻找一份能够提供更好经济保障的职业。
此外,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成为促使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的潜在因素。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博士后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深入探索和拓展知识领域的机会。
然而,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博士后研究人员可能会选择退站,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个人职业规划的改变是一个常见的因素。
在进行博士后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可能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职业目标与当前的研究方向不符,或者意识到在学术界之外有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例如,有人可能对产业界的研发工作更感兴趣,或者希望投身于创业领域,以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
其次,研究进展不顺利也可能导致退站。
科研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有时候实验结果不如预期,研究遇到瓶颈难以突破。
如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仍然看不到明显的进展,研究人员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落,从而对继续从事该项研究失去信心。
再者,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博士后研究工作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导致研究人员忽略了家庭和个人生活。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可能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生活的平衡,一些人会选择退站。
此外,与合作导师或研究团队的关系不和谐也可能促使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
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存在沟通不畅、意见不合或者其他矛盾,可能会影响研究的氛围和效率,使得研究人员感到难以继续工作。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对于个人和所在的研究机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个人来说,退站意味着中断了当前的研究计划,可能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不确定性,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要求。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及时调整方向也可能为个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研究机构而言,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退站可能会影响研究项目的进度和连续性。
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研究领域,如果关键人员的离开可能会导致研究团队的重组和资源的重新分配。
博士后离职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博士后离职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博士后是一个在完成博士学位后进行科研工作的阶段,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博士后经历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对其之后的科研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博士后的离职率逐渐上升,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离职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作环境不适应、缺乏职业发展机会、薪酬待遇不合理等。
本文将探讨博士后离职的原因及其影响,并提出建议和展望,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文章的主题及背景,引导读者进入文章主题;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别探讨博士后离职的三个主要原因,即工作环境不适应、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和薪酬待遇不合理,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探讨博士后离职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博士后离职的原因及其影响,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博士后离职的原因,找出在科研领域中博士后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更好地改进工作环境、提升职业发展机会和调整薪酬待遇,从而留住人才,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通过对博士后离职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以期在博士后培养和管理方面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
内容2.正文2.1 工作环境不适应在博士后工作期间,有时候离开实验室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科研方向和实验内容的不匹配,更多的是因为工作环境不适应造成的。
工作环境通常包括与导师和团队成员的关系、实验室设施和资源、工作压力等方面。
首先,导师和团队成员的关系对于一个博士后来说至关重要。
一位负责任和支持性的导师能够给予博士后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其在科研道路上更快速地成长。
但是,如果导师缺乏耐心和需求过高,或者团队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和不和睦的氛围,博士后可能会选择离开这样的工作环境。
其次,实验室的设施和资源也是影响工作环境的关键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后研究人员退站现象分析及对策
作者:谢勇
来源:《北方经贸》2017年第03期
摘要:博士后制度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年轻的高水平科技人才。
在博士后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要关注博士后培养质量,分析研究博士后退站现象。
认识偏见、自身努力、工作机会、管理和制度等因素都是博士后退站的主要原因。
针对博士后退站现象,提出要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导师管理、落实导师责任等对策,以期减少博士后退站现象,进一步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
关键词:博士后;培养;退站
我国自1985年推行博士后制度以来,博士后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博士后规模不断扩大,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15年底,全国共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 011个,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共计150 061人。
博士后制度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年轻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随着博士后事业的快速发展,博士后招收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成为博士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滞站、退站现象有待深入研究,并找出解决之策。
一、博士后退站的定义及表现
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指经批准并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博管办)注册,在流动站或工作站里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人员。
博士后研究人员分为进人流动站的研究人员和进入工作站的研究人员。
在本文中特指进人高校等流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退站是指博士后研究人员办理完进站手续之后不能按时完成科研工作任务,以致办理退站手续,退出流动站。
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办完进站手续以后,不在站从事科研工作,不与合作导师联系,不参加流动站的考核等一系列活动,从此失去联系,最后退站;办完进站手续以后,能开展科研活动,但是进展不利,不能通过中期考核,最后退站;办完进展手续以后,虽然能开展科研活动,能通过中期考核,但是后续科研乏力,一直滞留站中,最后达不到出站要求,只能退站。
二、退站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到位
认为博士后是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位,少数博士后有镀金思想。
博士后研究工作是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拓展知识面,进行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训练,旨在提高博士后的科学研究水平,是一种工作经历。
然而在一些单位和人员的认识中,认为博士后是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位,博士后比博士毕业生是更高层次的人才。
而且我们国家对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颁发由全国博士
后管委会统一印制、编号和盖章的博士后证书。
“博士后”经历在形式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准学历,导致有的高校针对博士后人员提出过于优惠的政策。
比如,有的高校在职称评审中博士后出站人员可以比一般的博士优先评聘职称或者在评聘职称时给与相当比重的加分。
在当前高校职称评聘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有些在职教师为了享受单位的优惠政策,而进站做博士后,还有一部分人是抱着镀金的思想成为博士后。
这二部分人并没有打算真正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很多人名义上在站,实质上不在站,或者进站以后发现博士后科研任务并不容易完成,放弃博士后研究工作,以致最后退站。
(二)博士后研究人员自身原因
有些博士后人员在申请入站时,没有跟合作导师进行很好的沟通,没有明确进站的目标,只是看别的同学、同事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感觉自己读博士期间研究进展也不错就申请进站做博士后,但是进站后没有继续科研的动力,或者合作的研究方向跟读博士期间科研内容有较大差距,不容易很快融人到合作导师团队的科研工作中,因此有的人员进站后工作进展缓慢,用完成其它项目的总结材料来为博士后出站交差,有的博士后进站后基本上未开展新的研究工作,最后退站;还有的博士后对合作导师过度依赖,完全按照导师的安排进行简单的实验,没有自己的科研思维,不能独立完成科研工作,只能申请退站。
笔者所在单位,曾有博士后在两次中期考核中,汇报自己工作内容就是一直调试新进设备,该博士后始终没有开展科研工作,最终退站。
(三)工作原因
部分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申请入站时是由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没有找到更好的去向,只好申请人站,打算临时过渡一下。
但是在入站后不长时间又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单位,然而此时还不够规定的最低在站时间,由于担心错过工作机会,就申请退站。
我国博士后人员是流动编制,享受在职职工待遇,但是不纳入正式编制,与此同时,在站有时间期限,一般是两年,可申请提前出站,但在站时间不能少于21个月。
笔者所在的单位就有范例,两位博士后人站后不长时间就申请到了博士后面上资助,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但是因为工作机会的原因中断科研任务,退出流动站。
目前由于工作机会的原因退站的人员只占极小的比例,而且随着事业单位逐步落实聘用制和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取消编制,这种情况退站的人员会更少。
(四)博士后培养主体没有落实到位,管理不严格
欧美国家的博士后研究源于合作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课题,其科研经费和日常生活费用均来自项目经费,由项目负责人(一般是合作导师)全权负责博士后的管理,博士后对项目负责人或出资人负责,责任关系非常清楚。
我国的博士后基本上由国家和单位资助,日常生活费、科研经费用大都来自国家和聘用单位,科研工作管理主要由流动站及合作导师负责。
这种双重管理,导致博士后培养主体不清晰,博士后绩效考核的主体不明确。
现行的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中,主要关注对博士后人员、流动站的管理及考核,对合作导师要求不够具体。
由于导师与博士后人员之间无直接的利益关系,导师指导多少、指导效果等与导师本人没有影响,很多导师
想管也不好管,能管也懒得管,博士后导师这个最有发言权的责任人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博士后人员在单位中处于游离状态,不能较好的开展科研工作,达不到出站要求,最终退站。
(五)政策不完善
各流动站出站条件差异较大,出站条件高的,退站人员就相对多一些,对于退站的博士后,也没有相关政策及规定进行制约。
目前在国家出台的博士后政策中没有对于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出站综合评价的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完整的考核体系。
各个高校分别制定自己的博士后出站要求,有的学校则保留了我国高校多年来实行的“宽进宽出”的培养办法以至于博士后能够进站就表明其两年后能顺利出站,似乎从博士到博士后身份的转变,只是一个时问控制问题,而不是一个质量控制过程。
有的学校相对要求严格,既有论文要求,又有科研项目要求,还要综合考察在站期间的科研素质。
在要求高的流动站,不少博士后延期出站,如果仍未达到出站要求,就只有最终退站。
与此同时,对于滞站及退站的博士后,设站单位也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及制约,既不能像博士那样不让其毕业,也不能让其一直在站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博士后是工作人员而不是学生,谁招收谁就要负责其基本待遇及生活各个方面,即使博士后不能完成研究任务,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条款能够对博士后进行有效的约束,流动站只有劝其退站,离开设站单位了事。
三、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认识水平,正确定位我国博士后制度
改变社会上目前部分单位和人员中把博士后看作新的“学位”或“准学位”的不正确认识。
博士后阶段是一种工作经历,是博士毕业生进入独立科研工作的过渡,博士后研究人员是科研工作人员,而不是学生。
博士后证只是一种工作经历的证明,在没有统一的出站考核标准的情况下,博士后研究人员未必比博士毕业生科研能力强出很多。
(二)完善管理制度,把好入站考核关
坚持博士后制度培养青年人才的基本方向,禁止在职人员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但允许在职人员停薪留职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
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中已经明确“博士后申请者一般应为新近毕业的博士毕业生,年龄应在35岁以下”。
在此规定下,博士后进站人员更多的将会是刚刚博士毕业的人员而不是已经工作多年的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动机也会更加纯粹。
更重要的是要制定完善的博士后管理及考核制度,对博士后入站、中期、出站进行跟踪管理。
笔者认为特别要做好对博士后的人站考核,对其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制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及研究题目,从源头上减少博士后退站的可能。
(三)加强博士后导师管理
博士后的招收、管理、出站都和合作导师有密切的联系,博士后的培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导师决定的,所以设站单位对于博士后合作导师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测评,要综合考虑合作导师是否有能力指导博士后、目前是否有可以和博士后进行合作的项目及课题、近年来的科研工作等情况,评定其是否具有指导博士后的条件。
针对有退站的博士后的合作导师可以限制其招收博士后的数量,直至取消合作导师资格,不再招收博士后,从而督促合作导师真正的负起责任,与流动站一起培养科研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