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复习题及提纲
狼(复习)
![狼(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50eca3fccbff121dd3683c6.png)
分析狼的特性:从文中找出原话分析
1.“ 缀行甚远” 凶狠、贪婪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狡猾、贪婪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并驱如故” 贪婪
4. 两狼的计谋: 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狼假寐的姿势: 犬坐于前
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 前狼假寐的目的: 诱敌 后狼径去的目的: 将隧入以攻其后意
第五自然段 2、“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 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 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讽喻像狼 一样的人,不管怎样狡诈,终要失败。 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 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组织和纪律 人们在学习狼的时候,最多的就是学习 它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古语有云:"工欲善其 事,必先利其器",没有组织和纪律,一切 都是空谈。对于一个狼群就是这样,它们的 组织和纪律就是它们得到食物的最大保证, 也是它们在自然界中立足的根本所在。
智慧与谋略 一位观察者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几 天前狼群是漫无目的的跟着群兽,突然间, 有气无力的狼群在一刹那间变了,他们非常 迅速有力地冲刺,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 而队列中的每一只狼都有自己的计划和任 务……;这正应了一句古语:当命运已经有自 己的道路时,已无需太多的语言。
准则及无畏 拒绝"服从",拒绝"被牵",是作为一条 狼的最大准则。即使所面临的条件很不利, 它们也会充分地利用这仅有的条件来实现其 生存。身处逆境而拼搏,能够产生巨大的能 量,这是人生永恒不变的法则,拥有狼的准 则及无畏会成为永远的财富。
坚韧与耐性 为了生存,狼必须学会坚韧,否则的话, 将会成为其他动物的猎物或者被饿死,欺软怕 硬是动物的天性,弱肉强食是自然的规律。逆 境生存,王者必胜,靠的就是坚韧。命中注定, 狼将处于孤独、荒凉与寂寞中,因为,狼学会 了忍耐,它盘居在荒原的一角,屏息一待,在 激情与体能全面爆发的那一刻,向敌人发起最 猛烈的攻击。
《狼》中考精选复习题
![《狼》中考精选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0d960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7.png)
《狼》中考精选复习题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狼》中考复习题1、《狼》的作者是,字,又字,号。
世称,(朝代)人,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
本文选自《》,该书名的意思是:。
3、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页脚内容1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页脚内容2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②其一犬坐于前。
页脚内容311、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惧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现了屠户的。
解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页脚内容4(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页脚内容5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2分)页脚内容6(1)恐前后受其敌 ( )(2)屠自后断其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
(2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页脚内容72011佛山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6.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9cf295b8f67c1cfad6b8f0.png)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文学常识积累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
“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
“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一、通假字1、止有剩骨止通只二、古今异义:1、缀.行甚远古:紧跟今:点缀2、顾.野有麦场古: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今:照顾3、积薪.其中古:柴草今:薪水4、一狼径去.古:离开今:与来相对5、屠暴.起古:突然今:粗暴6、意.将隧入古:企图今:意思7、断其股.古:大腿今:屁股三、一字多义:1、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2、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狼不敢前.(上前)其一犬坐于前.(前面)3、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4、止:止.有剩骨(通“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5、为:化为.邓林(成为)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做)6、之:复投之(代骨头)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久之(音节助词)又数刀毙之(代指狼)亦毙之(代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7、以:以.刀劈狼首(用)投以.骨(把)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8、去:一狼径去.(离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相去.数十步(距离)9、其:恐前后受其.敌(代指狼)屠乃奔倚其.下(代指柴草推)以攻其.后也(代指屠户)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四、词类活用:1、一屠.晚归(屠夫名作动)2、恐前后受其敌.(攻击名作动)3、一狼洞.其中(打洞名作动)4、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名作状)5、意将隧.入(钻洞名作动)6、狼不敢前.(上前名作状)五、重点字词:1、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紧跟)2、投以.骨(把)3、一狼仍从.(跟从)4、一狼得骨止.(停止)5、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一起)(旧、原来)6、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7、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8、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9、积薪其中(堆积柴草)10、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覆盖、遮蔽) 11、弛.担持刀(这里指卸下)12、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注视的样子) 13、少时(一会儿)14、一狼径去(径直离开) 15、目似瞑.(闭眼)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过了一会儿)18、意暇..甚(神情很悠闲)(神情、态度)(空闲) 19、屠暴.起(突然)20、亦毙.之(杀死) 21、一狼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打洞)(柴草堆)22、意.将隧.入(企图)(从柴草堆中打洞) 23、止露尻.尾(屁股)24、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25、盖.以诱敌(原来是)26、狼亦黠.矣(狡猾) 27、顷刻两毙(一会儿)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作假、欺骗)(能有多少)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罢了)六、翻译句子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优选.)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82662456700abb68a882fb0a.png)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重庆市潼南区梓潼中学唐跃全整理)文学常识积累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
“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
“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一、通假字1、止有剩骨止通只二、古今异义:1、缀.行甚远古:紧跟今:点缀2、顾.野有麦场古: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今:照顾3、积薪.其中古:柴草今:薪水4、一狼径去.古:离开今:与来相对5、屠暴.起古:突然今:粗暴6、意.将隧入古:企图今:意思7、断其股.古:大腿今:屁股三、一字多义:1、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2、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狼不敢前.(上前)其一犬坐于前.(前面)3、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4、止:止.有剩骨(通“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5、为:化为.邓林(成为)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做)6、之:复投之(代骨头)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久之(音节助词)又数刀毙之(代指狼)亦毙之(代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7、以:以.刀劈狼首(用)投以.骨(把)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8、去:一狼径去.(离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相去.数十步(距离)9、其:恐前后受其.敌(代指狼)屠乃奔倚其.下(代指柴草推)以攻其.后也(代指屠户)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四、词类活用:1、一屠.晚归(屠夫名作动)2、恐前后受其敌.(攻击名作动)3、一狼洞.其中(打洞名作动)4、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名作状)5、意将隧.入(钻洞名作动)6、狼不敢前.(上前名作状)五、重点字词:1、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紧跟)2、投以.骨(把)3、一狼仍从.(跟从)4、一狼得骨止.(停止)5、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一起)(旧、原来)6、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7、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8、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9、积薪其中(堆积柴草)10、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覆盖、遮蔽) 11、弛.担持刀(这里指卸下)12、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注视的样子) 13、少时(一会儿)14、一狼径去(径直离开) 15、目似瞑.(闭眼)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过了一会儿)18、意暇..甚(神情很悠闲)(神情、态度)(空闲) 19、屠暴.起(突然)20、亦毙.之(杀死) 21、一狼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打洞)(柴草堆)22、意.将隧.入(企图)(从柴草堆中打洞) 23、止露尻.尾(屁股)24、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25、盖.以诱敌(原来是)26、狼亦黠.矣(狡猾) 27、顷刻两毙(一会儿)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作假、欺骗)(能有多少)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罢了)六、翻译句子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8《狼》复习资料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8《狼》复习资料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41a5611941ea76e59fa04c8.png)
部编版语文七上《狼》(蒲松龄)复习资料【基础复习】笔记一、请在括号内解释文中加点词。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同“只”)有剩骨。
①途中两狼,缀.(紧跟)行甚远。
屠惧,投以.(把)骨。
一狼得骨止.(停止),一狼仍从。
复.(又,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追赶)如故.(原来)。
屠大窘.(紧张为难),恐前后受其敌.(攻击,胁迫)。
顾.(转头看)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盖上,遮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卸下)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注视的样子)相向。
少时,②一狼径去..(径直离开),其一犬.(像狗一样)坐于前。
久之.(音节助词),目似瞑,意.(神情)暇.(空闲)甚。
屠暴.(突然)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③一狼洞.(打洞)其中,意将隧.(从暗道)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屁股)尾。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亦毙之。
④乃悟前狼假寐.(睡觉),盖.(原来)以诱敌。
⑤狼亦黠.(狡猾)矣,而顷刻....(作假,欺骗)几何..(一会儿)两毙,禽兽之变诈(多少)哉?止增笑耳.(罢了)。
二、请依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路上遇见了两只狼,它们紧跟着屠户走了很远。
②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
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从暗道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④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来诱惑敌方。
⑤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欺骗的手段能有多少啊!【课文要点】(一)文学常识1.出处:《聊斋志异》。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作者:蒲松龄,字留仙。
《狼》的复习题及答案
![《狼》的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11dd4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d.png)
《狼》的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狼》一文中,狼群最终被击败的原因是什么?A. 狼群内部发生内斗B. 狼群被猎人的陷阱所困C. 狼群因缺乏食物而饿死D. 狼群被牧羊人和猎狗联合击败答案:D2. 在《狼》的故事中,牧羊人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羊群?A. 仅依靠猎狗B. 仅依靠牧羊犬C. 仅依靠牧羊人的机智D. 牧羊人、猎狗和牧羊犬的联合行动答案:D3. 《狼》中描述的狼群数量是多少?A. 两只B. 三只C. 四只D. 五只答案:A二、填空题1. 在《狼》的故事中,牧羊人首先利用______来引诱狼群,然后利用______来保护羊群。
答案:猎狗,牧羊犬2. 故事中,狼群最终被击败的地点是在______。
答案:羊圈附近三、简答题1. 请简述《狼》中牧羊人是如何智斗狼群的。
答案:牧羊人首先利用猎狗引诱狼群,使狼群分散注意力。
随后,牧羊人利用牧羊犬和猎狗的联合行动,成功地保护了羊群,并最终击败了狼群。
2. 《狼》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智慧和团结合作是战胜敌人的关键。
通过机智的策略和团队的协作,可以有效地克服看似强大的对手。
四、论述题1. 分析《狼》中狼群失败的原因,并讨论这个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答案:狼群在《狼》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狼群内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行动分散,无法形成有效的攻击力量;二是狼群低估了牧羊人和猎狗、牧羊犬的联合防御能力。
这个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在于,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在面对挑战时,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对对手能力的准确评估。
只有通过智慧和团队的力量,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狼》复习要点及练习
![《狼》复习要点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a4e0320fad6195f312ba6f0.png)
《狼》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积累1.本文选自《》,作者,字,号,世称“”,代家。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是一部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
“聊斋”是他的名称。
“志”是的意思,“异”指。
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二.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①缀.行②大窘.③积薪.④苫.蔽成丘⑤意暇.甚⑥少.时⑦尻.尾⑧顷.刻⑨chí担持刀⑩Dān dān相向⑪目似míng ⑫假mèi ⑬狼亦xiá矣(二)重点字词解释1.一屠晚归屠 2.缀行甚远缀3.一狼仍从从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故5.屠大窘窘6.顾野有麦场顾7.苫蔽成丘苫蔽8.弛担持刀弛9.眈眈相向眈眈 10.一狼径去径 11.其一犬坐于前犬坐12.目似瞑瞑 13.意暇甚意暇 14.屠暴起暴15.止露尻尾尻 16.屠自后断其股股 17.乃悟前狼假寐寐18.盖以诱敌盖 19.狼亦黠矣黠 20.顷刻2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 22.止增笑耳耳(三)词类活用1.狼不敢前前 2.其一犬坐于前犬3.一狼洞其中洞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5.止增笑耳笑(四)一词多义1.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③止增笑耳()2.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3.前:①狼不敢前()②恐前后受其敌()4.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5.之:①又数刀毙之()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久之,目似瞑()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⑤送孟浩然之广陵()6.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意与日去()7.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盖以诱敌()④可以为师矣()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8.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五)划分朗读音节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7年级下册《狼》复习资料(全)
![7年级下册《狼》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ab191c15a6c30c2259019e1e.png)
狼(复习)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注释:1、屠:宰杀牲屠。
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2、“止”通“只”,意思是只。
3、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原文: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注释:4、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5、从:跟随。
6.并驱:一起追赶。
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译文: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注释:7、.窘:困窘急迫。
8、恐:恐怕 9、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10.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11.积薪:堆柴草。
薪,柴草,这里指麦秸。
12.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苫:盖上。
蔽,遮蔽。
13.乃:于是,就。
14、倚:倚靠 15.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16、持:拿起 17、前:向前(动词)18.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眈眈,注视的样子。
原文: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狼复习要点
![狼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744735453610661ed9f477.png)
《狼》复习题一、基础类1、古今异义:①耳:古:罢了;今:耳朵。
②股:古:大腿,;今:屁股。
2、词语活用: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挖洞”的意思,)3、特殊句式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4、虚词:(1)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其:①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代词,指麦场③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积薪④一狼洞其中:代词,指积薪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夫。
⑥屠自后断其股:代词,指狼(3)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于:介词,在。
例:其一犬坐于前。
(5)之:①助词,无实在意义,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起凑足音节。
例:久之。
②代词,它。
例:又数刀毙之(代狼)③助词,的。
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二、内容类1、《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4.结尾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发表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5.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记叙两只狡诈的狼想要吃掉屠夫,但最终双双被屠夫毙命的故事,讽喻像狼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狼》复习题
![《狼》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bece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c.png)
《狼》复习题《狼》复习题近年来,狼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备受关注。
它们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以群体合作为基础生活,这使得它们成为自然界中的顶级捕食者。
狼的复杂行为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使得人们对它们的研究日益深入。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复习题,带领读者回顾狼的特点、行为和生态意义。
1. 狼的分类学上属于哪个科?它们有哪些特点使其成为自然界的顶级捕食者?狼属于犬科,与狐狸、狗等动物有亲缘关系。
狼具有出色的适应能力和高度的智慧,这使得它们能够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并繁衍。
狼是群居动物,以群体合作为基础生活,这使得它们能够进行有效的狩猎和防御。
狼的高度社会化使其能够建立稳定的社会结构,分工合作,提高狩猎成功率。
2. 狼的繁殖方式是怎样的?它们如何保护幼崽的安全?狼的繁殖方式是一夫一妻制,通常一对狼会终生伴侣。
狼在冬季会选择一个巢穴,雌狼会在巢穴中产下幼崽。
幼崽在出生后几周内是完全依赖母狼的,母狼会为它们提供食物和保护。
幼崽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狩猎和社交技能,并在大约两年后离开家庭群体。
3. 狼的行为和沟通方式是怎样的?狼具有丰富的行为和沟通方式。
它们通过姿势、面部表情、声音和体味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狼的姿势可以传递各种信息,例如耳朵的位置和尾巴的姿态。
面部表情也是狼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例如咧开嘴巴露齿表示威胁。
狼的声音包括嗥叫、咆哮和咕咕声等,不同声音有不同的含义。
此外,狼还通过体味来传递信息,例如尿液和粪便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告知其他狼有关狩猎领地和配偶选择的信息。
4. 狼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狼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控制猎物种群数量来维持生态平衡。
狼主要以中大型哺乳动物为食,例如鹿类和羊类。
当狼捕食猎物时,它们选择的是弱势个体,这有助于提高猎物种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狼对猎物种群的控制还能减少过度放牧和过度采食的现象,从而保护植被和水源。
此外,狼的存在还能影响其他动物的行为和分布,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狼》复习课
![《狼》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144c990208a1284ac9504365.png)
少时,一狼/径去,其其一一/犬犬/坐坐/于于前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禽禽兽兽之/变之诈变/诈几几何何哉哉??
四、词语归类
重点
一词多义
词语
古今异义
归类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敌:①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胁迫 ) ②盖以诱敌( 敌方 )
一词多义
止:①一狼得骨止( 停止 ) ②止增笑耳(通“只” , 仅,只是)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正义邪必恶 胜!
七、拓展延伸
“如人今类狼在已严经重越地来破越坏少生,态荒环野境里, 一尽些是重人要在物嗥种叫因”此,濒你临是灭怎绝样。理人解类 应这收句起话屠的刀?,加强环保意识,与动 物和谐相处。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 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 远。过了一会儿,大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看见小狼不见了,神情十分惊慌。 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脚和耳朵,让它哀号;大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 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地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 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扭着另一只小狼的脚和耳 朵令它急急地哀嚎;大狼听到另一只小狼的哀嚎后停下来四处张望。 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边,(它) 边刨土边嚎叫像刚才一样。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 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 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过了许久, 便一动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了气。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 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最全文言基础 知识整理及检测题(中考复习)
![《狼》最全文言基础 知识整理及检测题(中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84fbdbf5fbfc77da369b11c.png)
《狼》知识整理1尽:完,卖完止:同“只”,只有。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2缀:连接、紧跟甚:很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3惧:感到害怕投:扔以:介词,把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4止:停止从:跟从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5复:又之:代词,代骨头而:表转折,但是,可是至:到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6并驱如故。
尽:扔完而:表转折,但是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并驱:一起追赶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7窘:处境困迫,为难恐:恐怕,担心其:代词,代狼敌:攻击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8.。
顾:看,视积薪:堆积柴草苫蔽:覆盖、遮盖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堆积柴草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9.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乃:于是弛:解除,放下持:拿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10前:上前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11少时:一会儿径:径直去:离开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于:在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12久之:时间长了,之:音节助词暝:闭上眼睛暇:从容、悠闲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13暴:突然以:用毙:杀死之:代词,代狼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14.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正要,刚洞:名词作动词,打洞意:打算,企图隧:从通道以:来,表目的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15.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尻:屁股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16.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股:大腿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狼》的复习题及答案
![《狼》的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63e3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5.png)
《狼》的复习题及答案《狼》复习题一、选择题1. 《狼》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鲁迅B. 郭沫若C. 巴金D. 老舍2. 《狼》中,狼的形象主要代表了什么?A. 忠诚B. 狡猾C. 勇敢D. 凶残3. 在《狼》中,主人公与狼的第一次交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A. 主人公在森林中迷路B. 主人公在夜晚回家的路上C. 主人公在狩猎时D. 主人公在放牧时4. 《狼》中,主人公最终是如何战胜狼的?A. 用枪射杀B. 用陷阱捕捉C. 用智慧欺骗D. 用力量制服5. 《狼》的主题思想是什么?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 人的智慧与勇气C. 人与动物的斗争D. 人对自然的征服二、填空题6. 《狼》中,主人公在与狼的斗争中展现了_________的精神。
7. 故事中,主人公最初对狼的态度是_________,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的态度转变为_________。
8. 在《狼》中,狼的狡猾体现在它_________的行为上。
9. 主人公在故事中使用了_________来对付狼。
10. 《狼》通过主人公与狼的斗争,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的思考。
三、简答题11. 简述《狼》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12. 描述《狼》中主人公与狼的第一次交锋的过程。
13. 阐述《狼》中狼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14. 分析《狼》中主人公战胜狼的方法和策略。
15. 讨论《狼》的主题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论述题16. 结合《狼》的内容,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你的观点。
17. 从文学角度分析《狼》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18. 论述《狼》中主人公与狼的斗争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9. 以《狼》为例,探讨动物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0. 论述《狼》对当代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启示。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B4. C5. B二、填空题6. 勇敢、智慧7. 恐惧、勇敢8. 伪装、诱敌9. 计谋10.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三、简答题11. 主人公性格特点:勇敢、机智、果断。
狼复习资料
![狼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b86ec4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c.png)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狼》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1. 作者: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2.作品:选自《聊斋志异》 。
* 《聊斋志异》是一部短篇文言小说集,通过谈狐说鬼,对当 时的社会、政治多有批判与讽刺。
“聊斋”是作者书屋的名称, “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 指奇异的故事。
二、课文分析1 .主旨:本文写了屠户从遇狼、惧狼、御狼到杀狼的经过,告诉我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 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 后的胜利。
2 .主要形象特点:①屠户:机智、勇敢。
②狼:贪婪、凶残、狡猾。
3.情节梳理①遇狼(开头—— “缀行甚远”)②惧狼(“屠惧”——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御狼(“屠大窘”—— “眈眈相向”)④杀狼(“少时”—— “盖以诱敌”)4.写作特色①写狼重在动作和神态描写。
②写屠户抓住动作和心理描写。
三、习题A 套阅读《狼》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 8 分)1.本文的作者是 ,世称 。
(2 分)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A . “投以骨”,“复投之”两句是对屠户的动作描写,写出其怯弱,畏缩的形象。
B . “弛担持刀”一句是对屠户的动作描写,写出其从畏惧到无奈自卫的态度转变。
C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句是对狼的动作描写,写出狼的贪婪。
D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句是对狼的动作描写,写出狼的松懈。
【答案】1 .蒲松龄;聊斋先生。
2 .骨头已经扔完了,然而两只狼仍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他。
(关键字:尽、而、驱、故)3. D (这一句是对狼的神态描写,写出狼的狡诈)B 套阅读《狼》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 8 分)1.本文选自 ,作者是朝文学家蒲松龄。
(2 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 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释类1、读准字音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隧(suì)尻(kāo)寐(mâi)少时(shǎo)2、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3、古今异义:①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
今为耳朵。
②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4、词语活用: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钻洞"的意思,企图打穿柴草堆钻过去…)5、重点实词:止有剩骨(通“只”,只有)缀行甚远(紧跟;很)顾野有麦场(回头看)一狼仍从(跟从)复投之(又)恐前后受其敌(担心,恐怕;敌对,攻击)并驱如故(一起;旧,原来)大窘(很;窘迫)苫蔽成丘(遮盖)屠乃奔倚其下(跑;靠)弛担持刀(放松,卸下)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少时(一会儿)一狼径去(径直走开)犬坐(象狗一样蹲坐)久之(不一会)目似瞑(闭眼)意睱甚(神情、态度;空闲)屠暴起(突然)又数刀毙之(杀死)方欲行(副词,刚刚)转视积薪后(堆积柴草)一狼洞其中(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在柴草堆中打洞)止露尻尾(屁股)屠自后断其股(砍断;大腿)乃悟前狼假寐(才;假装睡觉)盖以诱敌(原来是;用来)狼亦黠矣(狡猾)而顷刻两毙(一会儿;被杀死)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作假、欺骗;多少)6、表时间的词语(总结《口技》、《狼》两课表示时间的词语)7、特殊句式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8、虚词:(1)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狼(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3)屠乃奔倚其下:代指积薪(4)一狼洞其中:代指积薪(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
(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5)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于:介词,在。
例:其一犬坐于前。
之:(1)助词,无实在意义,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起凑足音节。
久之。
(2)代词,它。
例:又数刀毙之(代狼)(3)助词,的。
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二、内容类1、《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2、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屠惧”“投以骨”3、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
表现狼的凶残和贪婪。
4、全文表现了狼的那些特点?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
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缀行甚远”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
而对屠户“奔倚”“持刀”,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盖以诱敌”,一狼则绕到背后,“意将隧入而攻其后也”,可见他们的狡猾。
可是狼毕竟是动物,虽然屠户持刀相向,狼被屠户开始的软弱所迷惑,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睡,而且两狼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多诈透出了怎样的愚蠢,正像结尾中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
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
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6、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记叙一个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揭露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同时赞扬屠户的勇敢、警觉、机智,并告诫人们,对敌人不要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三、文学常识:1、本文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中的第二则。
作者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
全书共491篇,这本书的名字连起来可以是“在我的叫‘聊斋’的书房里记述奇特怪异的故事”。
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作者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表达了人民的四、写作特点(1)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
在文章中,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交待得都很清楚。
随着情节的展开,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和屠户性格的变化过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语言简洁生动。
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对狼的本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3)借助于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形象。
例如“顾”“奔倚”“驰”“持”等动词,恰切地展示屠户认识提高的过程以及准备抗争的动作,“暴”“劈”“毙”等动词表现了屠夫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五、带“狼”字的成语有:狼吞虎咽狼狈为奸狼奔豕突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声名狼藉六、用原文回答。
1、表现屠夫害怕,对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的词语是:屠惧,投以骨;复投之。
2、恰当表现狼贪得无厌(贪婪)的语句是:(1)缀行甚远(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狼“眈眈相向”不敢前的原因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4、表明屠户不失时机奋起反击的词语是:“暴起”“劈”“毙”5、文中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7、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句子是: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8、表明“一狼径去”的目的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9、“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的句子是:目似瞑,意睱甚。
10、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的句子是:担中肉尽,止有剩骨11、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方欲行,转视积薪后12、揭示原文主题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屠户果断抉择,意欲反抗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14、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归纳并指出哪是开端、哪是发展,哪是高潮,哪是结局?答:第一自然段:开端:遇狼第二、三自然段是:发展:惧狼;御狼。
第四自然段是:高潮和结局:杀狼15、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答: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16、.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17、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18、探讨描写手法答:⑴文中运用到的描写手法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及神态描写。
②文中对屠户的动作进行描写的动词有——投,复投,顾,奔,依,弛,持,起,劈,毙,断③文中对屠户进行心理描写的句子有哪些?——屠惧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④文中对狼进行神态描写的句子有哪些?—眈眈相向目似瞑,意暇甚。
19、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答:晚:说明当时已是路上无人,屠户处于无援境地。
途中: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地点。
一屠、两狼:对比,屠户只单独一人,狼却是两只,写出了屠户身处险境。
投以骨:写出了屠户在想办法摆脱险境。
投,复投:表现屠夫一再设法不让狼继续追击。
仍从:写狼的贪婪,狼的胆子越来越大,得寸进尺,步步紧迫。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写狼紧跟不舍,屠户面临攻击的巨大危险。
并驱如故:表现狼集体“作战”,屠户好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
弛担持刀:写屠户准备奋起搏击。
眈眈相向:写出了狼眼光的凶残与贪婪,写出了两狼伺机进攻。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写屠户机警果敢,不失时机,迅速出击。
转视:把惊心动魄的情景展现在眼前,把情节推向高潮。
一狼洞其中:将危险性渲染到了极点,原来“一狼径去”是为了前后夹击。
直到禽兽“顷刻两毙”,文章中的悬念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写屠夫的醒悟,更写狼的狡黠。
教育人对狼一样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20、屠户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答:概括起来看,屠夫杀死两狼,取得斗争胜利的原因有三:(1)丢掉幻想,树立了与狼搏斗的思想。
(2)占据有利地势,抓住有利时机,突然行动,果断杀狼。
(3)连续作战,险恶务尽。
21、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它比喻的是什么呢?答:从《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理想”这一主旨来看,狼讽喻的显然是当时社会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22、故事中的主体是人还是狼?为什么?答:本文中心线索是屠夫,但表现的主体是狼。
因为本文写“狼无论怎样狡猾,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失败的”23、屠夫对狼的态度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答:屠夫起先对狼抱有幻想,想通过“投骨”给自己解围;后来“骨尽”,而两狼“并驱如故”,使屠夫终于认识到狼不会放过自己;为了保全自己,他迅速占领有利地势,取出武器准备与狼搏斗;后来,他抓住战机,乘其不备,立毙“前狼”于刀下;“转视”,又表明他警惕性高,善于斗争。
屠夫能利用地势,抓住战机,行动迅速,而警惕性又高,所以能以一敌二,战胜恶狼。
25、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答: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凶恶的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不能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26、结尾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发表评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7、试分析文中的屠户与怎样的性格特点?答:原本迁就退让的屠户,面对狼的贪婪激发了性格中聪明而又勇敢的潜能。
28、人难免陷入困境,请你谈谈人该怎样摆脱困境?可从智慧、勇气、方法方面谈。
29、《狼》一文中,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请各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答:记叙:“一屠晚归,担中内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级行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