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之顺序(李伟希)
《思维导图精英训练》2014版(李伟希)
—————————————————————————————————————---- 思维课程: 《思维导图》、《创新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平行思维》、《金字塔原理》 思维导图精英训练
---像匕首一样的思维
【课程介绍】
您想不想做到这样:
1. 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让最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2. 提高创造力, 让同1个问题至少想到20种解决方法;
3. 开发思维潜能,强化思维记忆,让您的记忆能力得到全面强化;
4. 提高思考的速度,思维过程可视化,让线性思维变“网络化”思维;
5. 掌握一种思维工具,并可传授给您的下一代,让他们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如果您想,就请来到我们的《思维导图精英训练》课程,我们将告诉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让您的思维从此像匕首一样的无比锋利。
—————————————————————————————————————---- 思维课程: 《思维导图》、《创新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平行思维》、《金字塔原理》 本课程将通过思维导图,全力打造以下3个方面的思维能力:
1.系统逻辑思维的架构;
2. 发散创新思维的拓展;
3. 思维记忆能力的提升。
并通过以上3种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进一步的相关职业应用。其中系统逻辑思维与发散创新思维常常是相悖的思维能力,实现如何通过思维导图实现有机结合与自由切换,
【课程特色】
1.案例实战:课程全程使用大量实战型的案例进行剖析与训练;
2.模型优化:课程将提供各种具体类型的优化思维工具与模型;
3.落地支撑:课程提供互联网的自媒体交流平台实现长期学习。
思维导图与有效阅读(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有效阅读
李伟希
人的一生,最大的财富不应该是银行账户上的那些数字,而是健康的身体与优势的思维。但就如今而言,知识的半衰期特别的短,所以要想保持优势的思维,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但看书一定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一种。
我每年大概会看100本左右的书。例如一个航程加上候机的三个小时下来,我会把一本12万字左右的书全部看完。但除了这个,我的有效阅读还有哪些心得呢?
1,选书。我选书是这样的,以一本很经典的书为中心(这种书绝大部分来自国外),然后围绕这本书不断的看与其思想体系大致一致的书。如我看的最多的一本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以这本书为中心,我买了超过100本的周边书籍,这样一圈下来,我就能够消化其中的思想;还有《思考力》也是这样,我也会把大前研一的所有作品和其他关于麦肯锡方法论的书籍全部看一遍;
2,看书。我一本书是看三遍的。第一遍我会是看目录、序、后记,会看的很仔细(我看电影也是这样,我会很仔细的看完所有的字幕),这是一本书的说明书啊,不看操作指引怎么上岗?!这个时间一般是在20分钟左右;接着就是第二遍,把书中内容仔细的全部看一遍,这个时
间一般是在3小时左右;第三遍是速读,一般在第二遍的一周之后,从头到尾的速读和跳读,时间一般是在30分钟左右。我听有人说过,他看一本书要半个月,每天睡觉前看15分钟,我不知道他的效果会怎么样,但我能确定,这种阅读的方法是不符合人的思维习惯的;
3,忆书。回忆为了记忆。用思维导图,因为思维导图能最有效的发散、涵盖阅读的理解,并且把作者的思想结构化的转变成我的思想,从此作者的思想从书中走出来,融入我的大脑。这个步骤太重要了,这是对思维的一种唤醒与强化,思维导图的右脑记忆,可以将遗忘曲线的效应最小化。
思维导图与鱼骨图之异同(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鱼骨图之异同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joyce-wuhaha :用两天看完了博赞的《思维导图》,做了班级活动的导图(后附图),麻烦大师@思维培训师李伟希有空看看,好吗?另外,这种思维导图好像与一般的鱼骨图没啥大的区别,是不?
答:
我可不是什么大师。敝人就一站着卖声,喷口水的家伙。关于思维导图与一般的鱼骨图问题,以下作答吧 ...
首先,思维导图与鱼骨图都是图形思维,而图形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我们的思维结构化,并由此实现图形化。而所谓的结构化一般就是构建逻辑思维,任何的逻辑思维都是基于两个出发点而来的,1.分类;2.顺序。所以只要你的分类与顺序是一样的,那么你的逻辑思维就是一样的,由此产生的图形思维也是一样的,不会有任何的区别;甚至与分列式,表格式的思维呈现方式都不会有区别,因为你的分类与顺序是一样的。而图形、分列、表格 ... ... 只是一种思维的呈现方式。相对而言,图形思维更目视化,更清晰化,更感性化。
另外,还有不同之处在于思维导图不仅仅能用于构建逻辑思维,还能拓展发散思维,以及还能强化思维记忆。这是与鱼骨图的差异之处。
基于全脑思维的表达(李伟希)
基于全脑思维的表达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全脑思维 siwei114】上,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
李老师,对于比较难的书,比如专业书,做思维导图的时候,自己想不出什么分支,又不想错过一些书上的内容,所以做出来的思维导图基本上就是书上的大小标题的罗列,请问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给的参考答案如下:
对于这个问题:
一、建议首先不要对整本书画思维导图,而对小的章回画思维导图,所有的小的章回的思维导图出现了,联在一起,就是整本书的思维导图;
二、一本书/一场电影/一次培训的思维导图,推荐一个“内容—体会”思维框架,可以朝两个方向画思维导图:
1.内容,甚至是你认为最重要的3部分的内容;
2.体会,你看完一本书/一场电影/一次培训的个人体会;
这样的维度,内容回顾兼顾了知识的落地,个人体会进行了你的个人创造。
为什么“内容—体会”的思维框架对于知识的个人消化是个不错的模型呢?
在奈德·赫曼的《全脑优势》中,将人的大脑按左脑和右脑依次分为:左脑:“事实-逻辑”;右脑:“感觉-臆造”四个区域,而我们对于思维的唤醒或者记忆的强化最好是能够兼顾到左右脑的这个四个区域,也就是所谓的“全脑优势”了。即使做不到照顾到四个区域,也至少应该是左脑和右脑分别有体现的。比如在上述的“内容—体会”的思维框架中,“内容”就是典型的“事实-逻辑”,而“体会”就是典型的“感觉-臆造”了。
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个典型的按照左脑:“事实-逻辑”;右脑:“感觉-臆造”来表达的文学作品(与政治无关):
沁园春·雪(1936年2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逻辑思维之顺序(李伟希)
逻辑思维之顺序(李伟希)
第一篇:逻辑思维之顺序(李伟希)
逻辑思维之顺序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一般而言,怎样的人才算是逻辑思维比较好的呢?
答:
在前面, 我们提到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提到的逻辑思维最核心的方法就是做好分类与顺序,或者甚至可以说,做好了分类与顺序就做好了逻辑。上期聊了分类,这期来谈谈顺序。
所谓顺序,就是指按某种规律排列。一般而言,顺序有诸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大小顺序;长幼顺序;高低顺序;远近顺序......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写作文,要从近到远,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大到小......其实都是要求我们按某种顺序来处理。
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将顺序分为演绎、时间、结构、程度四种,其中后面3种就涵盖了小时候老师对我们要求的诸多顺序。
综合两期所述吧,要做好逻辑,就要做好分类与顺序。写文章是如此,思考问题也是如此。再扩大举例,5S 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上学的年代,老师排座位也是如此。
琢磨一下:
小时候,老师排座位是怎么整的呢?
第二篇:结构化思维之《私人订制》( 李伟希 )
结构化思维之《私人订制》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私人订制》是不是所谓的结构化思维?
答:
《私人订制》,网上骂声一片。现场看完,确实让我这个多年的冯粉也感到有些失望。不过,抛开电影的喜剧性来说,必须承认《私
人订制》是一部结构很清晰的故事片。
首先,从任何结构化的思维都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的,也就是主题。《私人订制》的中心主题为“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其次,由主题“成全别人,恶心自己”展开的剧情的整体结构脉络为“1+3”,即“1个引子,3个定制,”。其中“3个定制”分别为所谓的定制“当官”、“雅过敏”、“有钱”;
关于思维的建构主义(李伟希)
关于思维的建构主义
李伟希
问:
李老师。我没有听过您的课,但看过您的视频,在视频中提到了思维的建构主义,因为视频时间不长,可以对建构主义详说一下吗?我也是泰康的一名内部培训师。谢谢了
答:
这是一个很有质量的问题。详说谈不上,我的微信文章都是不长的。尽量的精炼,绝对的原创。
对于成人教育而言,建构主义是个好东西。尤其是思维培训,更是必须大力的提倡建构主义。分开来说吧。
首先,我不能按照教科书的模式,给你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答案。因为这样不仅很枯燥,你完全可以去百度“建构主义”获取;同时这样直接提供一个标准答案的方式,本身就不符合建构主义;
其次,如果想了解建构主义,推荐你去看一篇小文章,大致就是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两种不同的讲解灰姑娘这个童话故事的方式,百度“美国老师灰姑娘”你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建构主义,这是一个最好的案例;
最后,结合一个案例来说吧。比如据统计,中国人的阅读量是世界最少的,问什么呢?因为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习惯了认知主义的被动的接收一个Y / N 的标准答案,所以直接导致不太看书。甚至孔子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面绝大多数是认知主义,而不是建构主义。而在建构主义中,很多问题不会提供标准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需要你在大量的阅读去比较,去求证,去辨析,去建构。
目前在培训界,好像培训必谈建构主义(但是很遗憾的是,有很多的培训嘴里说的是建构主义,而实际用的仍然是认知主义)。其实,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并不是错,只是建构主义更符合人性,尤其符合成人教育的特性。所以对于成人的思维引导强烈建议使用建构主义。
强大的思维流 ( 李伟希 )
强大的思维流
李伟希
网络上,对我做思维导图的提问,有超过5成是关于思维导图软件的。虽然我此前曾经写过原创文章:李伟希:思维导图之手绘or软件,但鉴于关于提这类问题的人相当多,在此,我再次予以博客记之。
既然提到了软件,那就必须提到电脑,提到计算机。确实,思维导图有许多功能上的优势,比如:
1. 便于修改;
2. 便于传播;
3. 便于保存。
总之,软件版的思维导图用于这个互联网时代所需要的“便于商务呈现”的一切要素。但,我们来看看,与手绘版的思维导图比较,软件版的思维导图存在哪些不足呢?
1. 不是所有的场合都有电脑。当没有电脑可供使用,或者时间有限的时候,软件版思维导图的劣势就显现了。而手绘版的思维导图不一样,当灵感出现,思维出现,没有纸的时候,记住,有一本很不错的书告诉我们:《打开餐巾纸》;
2. 大多数思维导图软件包对于版面和格式都会有或这或那的限制,例如,默认的中心主题位置;默认的分支、颜色、字体;甚至还有默认的模板。这样的默认,与其说是一种方便,不如说是对思维的束缚,对思维的抑制;
3. 另外,使用软件版思维导图,你必须不由自主的使用软件自带的剪贴画、照片和图像,这样你就不太可能添加自己绘制的图片用于表达你真实的思想。而手绘图形就是对记忆强化的重磅炸弹了。
在这个“上班 = 电脑”的年代,好像没有电脑啥也做不了。其实,过度依赖基于电脑屏幕的交互对人脑功能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如果我们坐在办公桌旁,只是随意地点击图标和菜单选项,以及回复邮件等,长期下去我们的大脑会变得懒惰起来。对吗?
在我的《思维导图精英训练》的课程上,曾经有一位青岛的学员这样总结:相对于软件版思维导图,手绘版思维导图是更强大的思维流,更真实的参与感。我信以为然。
一通百通的逻辑思维(李伟希)
一通百通的逻辑思维
李伟希
问:
你为什么说逻辑的思维是一通百通呢?
答:
我在前面接连写了2期的小文章,专门讲逻辑思维。其中提到了几个概念,比如:要做好逻辑,就要做好分类与顺序;比如:逻辑的思维是一通百通。
是的,今天我仍然是强调这个观点:逻辑的思维是一通百通。写文章是如此;思考问题也是如此;5S 也是如此;上学的年代,老师排座位同样还是如此。
接下来,讲一个你我每天接触的案例吧。
我们都知道,任何的网站都有一个人很重要,叫“首席架构师”,这个人的逻辑思维要非常强悍,也就是这个人的分类与顺序要极为清晰。
在传统的互联网PC时代,屏幕大,我们能够一次性的打开很多界面,并选择性的浏览。而当互联网进入手机时代,一次性的打开很多界面,在手机上已经很难实现了,究竟一种怎样的架构才能既满足网站的商业运营的赚钱目的,又让用户觉得打开网站的体验感很好,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微信自始至终,张小龙提倡“简单”,要做到“简单”就是做好界面的“折叠”,要做好界面的“折叠”就是要讲微信的功能做好分类与顺序!实现微信的所有者腾讯能赚钱,同时微信的使用者体验感好。
微信是怎么折叠的?微信是怎么做到简单的?微信是怎么做好分类与顺序的?
问大家一个问题:
微信有一个功能叫“群发”,你知道微信的“群发”功能在哪里吗?你知道微信是基于怎样的逻辑思维要将“群发”功能这样折叠吗?
凡是有效的都是简单的(李伟希)
凡是有效的都是简单的
——记山西中移《金字塔原理与公文写作》
培训
2013年8月5-6日,山西中移《公文写作》培训实施在经历明确一个培训主题,表达两个核心观点,传递三套有效方法,展示四项所得成果,实现了预期的设想,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充分验证了李伟希老师在培训中传达的“凡是有效的都是简单”的这一理念。
一、提高写作能力+规范写作格式——一个培训主题
本次培训紧紧围绕5月公司张总在员工大会上提出的“为提高广大员工的公文写作水平和能力,加强公文的规范写作”这一期盼展开,历时整整3个月准备期,在人力资源部李娟老师及其他成员共同努力筹备下,同时会务组通过训前,多次与李伟希老师沟通确认;训中,参与学员讨论,与李伟希老师交流改进。确保了培训始终围绕“提高写作能力,规范写作格式”这一主题开展。
二、思维需逻辑+表达靠魅力——一两个核心观点
提高写作的能力,其实是提高思维的能力,核心是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何为逻辑?逻辑等于让受众负担最小的思维!
为什么需要逻辑?著名作家季羡林曾经说过一句“最近我很忙,所以只能给你写一封长信”。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诠释了:“归纳,分类的重要性;逻辑才是一篇文章的精髓”。
怎样才能实现让受众的负担最小呢?这就需要魅力表达,即理性思考,感性表达。作为案例教学的:联合国大会上伊朗总统轻轻的红色一笔不仅仅深深刻在了联合国参与国代表的眼里,同时,也刻在了学员的心里。。。。。。。
逻辑思维+魅力表达,奠定了此次培训的基石。也是学员们感悟最深,思考最多,同时深觉要提高写作的能力必须要提升的两点。
三、金字塔逻辑+百变风格+多样形式——一三套有效方法
有效锻炼大脑思维的方法( 李伟希 )
有效锻炼大脑思维的方法
问:李老师,你能提供一些常用的锻炼思维的方法吗?谢谢。。。
答:锻炼思维的方法很多很多,比如以下2种:
1.【曼陀罗图法】
曼陀罗图类似与中国的九宫格。主题在九宫格的中心,有“四面八方扩展型”和“围绕型”两种使用方式。
“四面八方扩展型”是一种没有设限的模式,特别适合用来收集灵感进行创意思考。只要使用者在九宫格的中间填上想要发挥的主题后,便会自然地想要把其他周围的八个空格填满,而这种填满的过程也正式创意发挥的时候。如果点子不断的时候,也可以把九宫格当中周围八个格子的想法继续向外扩散,变成中心九宫格外围的八个九宫格当中的中心主题,然后再次运用向四面八方扩展的方式把空格再填满。
另一种形式是“围绕型”,围绕型的运用比较适合用来做为流程性质的思考与安排,这是一种顺时针的思考顺序,在中心格上列出主题以后,便可以开始以逆时针的方式安排行程。这样的形式可以跟“四面八方扩展型”搭配使用,亦即“围绕型”中的任何一个空格也都可以被拿出来当作“四面八方扩展型”中的中心议题,然后再加以发挥。
2.【随机诱因法】
假设我们要做一个“手机”的创新,打开一本字典,随口念:翻到第6页第2行第5个字。假设出现的是一个“鼻”字。于是“鼻”字就是随机诱因,由“鼻”字结合“手机”开始创新 ... ....
有香味的手机;
有臭豆腐味的手机;
只有两个按键的手机;
嗅一下就可以开关的手机;
手机可以架在鼻子上;
... ....
设置一个主持人,再找一个记录员(可以主持人兼任),然后5-10个人一起联想,喝点咖啡,茗茶,让气氛活跃起来,High起来,创意会更多,效果很更好。总之,随机诱因法就是一个主题,再结合一个诱因,开始展开联想,就能产生新的事物。
思维导图之高山流水(李伟希)
思维导图之高山流水
李伟希
问1:
老师,有一个问题,你讲课,赶路,又是微信,又是博客、微博,每天那有这么多的时间写这么多的文章啊。。。。
答1:
哈哈,谢谢!
确实很简单,我无非是践行了时间管理的以下2个方面。
1. 坚持要事第一。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排序,多做重要的,不紧急的;
2. 利用碎片时间。手机上网的时代,路上,等飞机,上厕所.......这些碎片时间多利用起来。微博、微信的微媒体的兴起都是满足了填补碎片时间的一个需求的。
时间管理,是很多企业最基础的培训课程,大家应该都听过。说到底还是韦尔奇的一句话:“是的,你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做到了”。
——————————
问2:
通过充分的联想和想象,画出的思维导图是给自已的,那对别人的作用体現现在哪里呢?仅是格式与模板吗?
答2:
是的,思维导图很多时候都是画给自己看的,因为思维导图是经过提炼后的关键思维。我们不能期望别人通过一张思维导图了解到你的全部的思维,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有其他的思维补充,可能是WORD,也可能是PPT等。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思维导图的高手,比如你的逻辑分类与顺序很清晰,绘制的逻辑型的思维导图,而正好对方也逻辑思维很强,那么出现高山流水的知音也是有可能的,有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只是不是很常见。
如果本身就是一张发散型思维的思维导图,那就别人很难理解了。
“知识的逻辑”(李伟希)
“知识”的逻辑
李伟希
微博上,不断的有人用“美国高中二年级的题目:2X=12,求解x=?”如此的来刺激我,我总是被整得眼睛有点湿润。想想我高二曾经做过的那些诸如“ctg72=?, 一个电子经过电场,再经过磁场,再经过电场......求这个电子的运行轨迹”坑爹的题目,已经原封不动的奉还给了我的那些曾经的老师。我甚至忽然得知:“ctg”现在不同了,现在用“cot”了,从此,彻底泪奔。同时,讲课的过程中得知,像我这样泪奔的人,到处都是,因为我们彻底发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压根用不到“ctg”和来回折腾的“电子的运行轨迹”。于是,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N年之后又还给老师吗?我错了,不用N年,考试以后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没有问题!
这已经是个问题。我还想从三个方面继续谈谈我们的那些知识:
1,知识是什么?从六顶思考帽的角度来说,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白帽思维,它已经是一种客观事实或被确实的存在。我曾经很佩服那些能够很流利的回答诸如“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巴拿马的首都是什么”,“列宁生于哪一年”这些问题的人,他们的知识很渊博。我后来发现,这些问题其实只要一搜狗,什么都知道,答案出来得比狗还快。我遇到过一位90后,他说:只要是百度/google/搜狗/有道/爱问/即刻能搜出来的问题,并且这些答案都是一样的问题,你不要问我,我不
知道,我不想知道,也没必要知道。霎那间,触动了我,他说的有道理;
2,从哪里获得知识?用什么手段获得知识?这又是个问题。有人搜狗,有人搜狐,各搜各的。有人亲眼去看一下,有人在办公室等汇报,还有人直奔博物馆。所以,从哪获得知识?这个问题就没有标准答案了,而从六顶思考帽的白帽思维我们可以得知,解决问题的基础在于我们对于问题的真相的了解程度,对于真相了解越多,就越能够产生最合理,最不坏的答案。所以,相比知识而言,从哪里获得知识、用什么手段获得知识更重要,因为这已经是有选择性的和多样性的;
展鸿担保思维导图培训(李伟希)
展鸿担保组织员工参加思维导图培训
2013年6月7日,展鸿担保组织风险服务部、发展服务部员工参与为期一天的《思维导图精英训练》,地点位于南海桂城瀚天科技城。培训特邀国内知名思维导图培训师李伟希老师主讲,李老师授课风格轻松幽默,逻辑性强;授课内容形象高效,字字珠玑。
培训主要围绕思维导图的绘制思路与思维逻辑养成进行。不少学员都是首次接触思维导图的概念,学员通过手绘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梳理头绪,加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最终达到“理性思考,感性表达”的效果。
课后,不少学员表示以后要经常使用思维导图,培养自身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简洁高效地处理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思维导图与培训实施 (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培训实施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我是一个国家电网的内部培训师,做了一个培训课题:《快速复电平台应用知识》,昨晚头脑风暴绘制的思维导图,打算导出成word的大纲再加详解文字。想问思维培训师李伟希如何借助思维导图实施培训?如何引导深入浅出?请提下导图的改进意见,谢谢~恳请指导。
答:
关于思维导图在培训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这已经是太多太多人验证有效的一个结论。配电专业我不懂,凑合着提3点建议:
1. 从逻辑来说,电力比较多的顺序就是“输入——处理——输出”。所以类似电力方面的思维导图看是否可以优先整成诸如“输入——处理——输出”这样的流程(时间)顺序;
2. 从呈现来说,不妨在思维导图中插入表格/视频等,并实现节点逐级展开。这样,让整个课程的逻辑更清晰,受众的突兀感小,从而实现有效的感性表达;
3. 从落地来说,也可以将思维导图导出word作为学员讲义。
总之,所谓的培训的深入浅出,其实就是实现逻辑的思考,艺术的表达。
你说呢?
有效评价一张思维导图( 李伟希 )
有效评价一张思维导图
李伟希
问:
老师,对于一张思维导图的好与不好究竟该如何评价呢?
参考答案:
才女童鞋 @拾捌同学要努力学习在微博也提出类似的问题,一并作答。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思维导图很大部分是画给自己看的,因为思维导图本身是信息提取后的思维呈现,而不是全面的思维呈现。除了大家熟知的中心,图,颜色,分支,关键词等外,关于思维导图的好与不好,具体区分标准大致如下:
1. 对于逻辑型的思维导图,那么就看思维是否实现结构化,也就是有合适的分类与顺序与否;
2. 对于发散型的思维导图,那么就看思维边际的扩散度,即思维通过类比与联想后所到达的边际;
3. 对于记忆型的思维导图,那么就看关键词的提取以及图形的匹配度,个人认为记忆型的思维导图应该是偏手绘的;
4. 对于兼有型的思维导图,那么就看基于原有信息的回味基础上新思维的构建度。比如看一本书,书的内容是对原有信息的回味,而由书展开的思考就是自我思维的构建了。
关于如何评价一张思维导图,你怎么看?
思维导图与青少年学习的应用( 李伟希 )
思维导图与青少年学习的应用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1. 请问李老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如何去教孩子运用思维导图?
2. 李老师您好! 请问初中生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答:
首先,从思维导图的使用来说,小学一年级与初中生并没有大的区别。
其次,基于上述问题,思维导图对于孩子是个很好的思维工具,可以分享3个观点:
1. 首先尽量你自己会思维导图,自己画思维导图,这样能够亲身感受到思维导图,并由此耳濡目染的引导孩子;
2. 保持和孩子一起画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成为一种游戏,一种体验,一种家庭的天伦之乐。尽量不要说“教”这个字,尽量游戏化,尽量和孩子一起参与,这很重要;
3. 让孩子使用思维导图成为一种习惯(心理学认为,21天的重复累积一个习惯)之后,思维导图能逐渐的帮助到孩子构建逻辑思维,拓展发散思维,强化思维记忆。
最后,强烈建议不要相信“让孩子从此赢在起跑线上”。
这个世界,慢就是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思维之顺序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一般而言,怎样的人才算是逻辑思维比较好的呢?
答:
在前面, 我们提到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提到的逻辑思维最核心的方法就是做好分类与顺序,或者甚至可以说,做好了分类与顺序就做好了逻辑。上期聊了分类,这期来谈谈顺序。
所谓顺序,就是指按某种规律排列。一般而言,顺序有诸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大小顺序;长幼顺序;高低顺序;远近顺序 ... ...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写作文,要从近到远,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大到小 ... ...其实都是要求我们按某种顺序来处理。
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将顺序分为演绎、时间、结构、程度四种,其中后面3种就涵盖了小时候老师对我们要求的诸多顺序。
综合两期所述吧,要做好逻辑,就要做好分类与顺序。写文章是如此,思考问题也是如此。再扩大举例,5S 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上学的年代,老师排座位也是如此。
琢磨一下:
小时候,老师排座位是怎么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