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的学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共同生活》中的第5课《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社区共建共享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认识到社区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社区共建共享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其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园、关心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社区共建共享的原则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以及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社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为什么大家都要共同建设它?”2. 新课导入:讲解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社区对生活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参与社区建设的经历和感受。

4. 例题讲解:讲解社区共建共享的原则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社区共建共享的场景,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社区的概念与功能概念:地域性、群体性、共同性功能:生活、学习、娱乐、交往、互助2. 社区共建共享原则共建:共同参与、共同负责、共同发展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谈谈你对社区共建共享原则的理解。

(3)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参与社区建设的。

2. 答案:(1)社区是地域性、群体性、共同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具有生活、学习、娱乐、交往、互助等功能。

(2)社区共建共享原则包括:共同参与、共同负责、共同发展;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3)示例: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帮助打扫公共卫生,参与社区文艺演出等。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教学设计身边的科技教材内容:《身边的科技》山东人民出版社新教材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44-49页教材分析:《身边的科技》是山东人民出版社新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单元编排从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入手,让学生了解科技成果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知道社会由此逐步走向文明。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而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也会带来许多危害,应此要讲究科学伦理。

本节课紧紧围绕“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2、培养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信息及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1、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使用哪些科技产品。

2、调查了解一种你们家经常用到的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种类、发展过程等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进行方法指导)第二课时寻找身边的科技活动目标11.感受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2.能尝试和改进生活中的不足,进行发明创造,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33.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交流,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调查了解一种你们家经常用到的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种类、发展过程等的资料。

活动过程活动一:谈话导入新课教师谈话:科技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家庭、在学校、在社区、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

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

洗衣机让妈妈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摆脱出来,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电冰箱可以保鲜,使食品不容易腐烂变质;。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和行政区划。

2.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能力目标:1.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课前预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反馈1.新课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

(课件出示:祖国风光图片)然后想一想: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打一国家名称)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你知道我国的首都和全称是什么吗?是的,我们的祖国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幅员辽阔,那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第三单元第一课《我们神圣的国土》。

(板书课题)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研究,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和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检查《课前预案》的“预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1.祖国在世界的位置。

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的位置: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祖国疆域的辽阔。

①世界各大国面积比较。

②中国与欧洲面积比较。

③小结:中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3.你还能用什么来说明我们祖国的疆域辽阔呢?活动二:了解我国的邻国1.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最大的岛屿。

2.阅读《中国的疆域》图,一小组为单位找一找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和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并在图中圈出。

3.交流汇报。

4.小结: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家园》,具体内容为第7课《绿色小卫士》。

本课详细介绍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涉及章节内容包括:认识环境问题、环保行动的意义、低碳生活方式和垃圾分类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现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践行低碳生活,形成绿色消费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3. 使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提高环保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环保行动的意义、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

教学重点:认识环境问题、垃圾分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环保宣传册、垃圾分类图解。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讲解环保行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3)介绍低碳生活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绿色生活实践。

(4)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3. 例题讲解:(1)讲解环保知识例题,巩固所学内容。

(2)分析生活案例,让学生判断正确的环保行为。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设计低碳生活标语,提高环保意识。

(2)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检验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绿色小卫士2. 内容:(1)环境问题(2)环保行动的意义(3)低碳生活方式(4)垃圾分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绿色生活。

(2)列举三种低碳生活方式,并说明其意义。

(3)完成课后练习:垃圾分类小能手。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要求观点正确,表述清晰。

(2)示例: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骑自行车出行。

(3)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正确率越高越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良好,但在垃圾分类实践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小学思品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的学案

小学思品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的学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的学案小学思品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和感受高科技农业就在我们身边,体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好处。

2、懂得教育、科技对农民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3、了解一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参加力所能及的科技活动,培养爱科学、用科学,爱农村、建设农村的情感。

【重点难点】
懂得教育、科技对农民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课前准备】
搜集的农产品图片和实物等资料。

【课堂助学】
●一、交流与质疑:
感受科技在农村
1、科学技术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依靠科技致富的人吗?
(阅读教材图片文字)
2、在农村,农民运用了哪些科学技术呢?
3、阅读教材中有关高科技农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等相关资料,并说说它们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和方便,你有什么感想?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发现农民学科技
1、阅读学生日记。

思考:科技人员到了田头,乡亲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
2、先看图,再读文字,还有哪些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来到了农村呢?
3、农民除了可以通过向科技人员学习科技知识,还有哪些学习科技的途径呢?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活动二、畅想明日新农村
随着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广泛运用,明日的新农村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心中未来农村是什么样?
三、达标练习:
(一)我当小法官
1、西瓜是方的,辣椒像灯笼,这都是骗人的。

( )
2、不用土地也能种蔬菜,这是笑话。

( )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精选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精选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环境》中的第1课时《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环保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使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环境保护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3. 知识讲解:(1)介绍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2)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环保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8.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环保行为付诸实践。

六、板书设计1. 环境保护的定义、意义、重要性2. 我国环境问题现状3. 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 环保行为规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2. 答案要求: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环保动态,提高环保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的设置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知识,使之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具体内容为第1课《家的温暖》。

该课程围绕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以及家庭责任的认知等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是爱的港湾,培养他们热爱家庭的情感。

2. 使学生学会关爱家庭成员,懂得在家庭中承担自己的责任,为家庭和谐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庭成员,承担家庭责任。

教学重点:家庭的重要性、关爱家庭成员的方法以及家庭责任的承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学习资料、作业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家庭生活照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照片给你什么感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 家庭的重要性(15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3. 关爱家庭成员(15分钟)(1)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家庭成员?(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4. 承担家庭责任(15分钟)(1)让学生思考:在家庭中,我们应该承担哪些责任?(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实践。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2)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家庭的重要性爱的港湾成长的摇篮2. 关爱家庭成员体贴关心主动沟通3. 承担家庭责任做好分内事为家庭付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的家庭成员、家庭生活以及你在家庭中的责任。

2. 答案:学生完成短文后,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和思考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学会关爱家人,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的第7课时,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了解科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增进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黑板学具:实验器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介绍教材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科学知识;(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魅力;(2)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重点知识;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科学》2. 内容:(1)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实践探究:实验现象与科学原理;(3)科学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举例说明本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答案:(1)例如: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发电机、变压器等;(2)例如:冬天,室外的铁栏杆为什么容易结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2)实践操作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2)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鼓励学生阅读科学书籍,拓宽知识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国土和家园,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本单元共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国土面积、人口分布、地理特点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国情认识,但对于国土和家园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国土面积、人口分布、地理特点等。

2.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国情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2.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国情资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国土和家园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国土面积、人口分布、地理特点等。

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地图和数据,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讨论并回答问题。

例如,讨论我国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或者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巩固。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小组,研究我国各个地理区域的代表性动物或植物,并展示研究成果。

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特点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强调学生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土和家园。

小学五上思品第三单元导学案

小学五上思品第三单元导学案

小学五上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导学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板书课题和学习目标。

2、明确学习目标。

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还有一组风景优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播放歌曲《祖国真大》,画面以中国的地形图为背景,穿插出现: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等许多风景图片师:这首歌的名字就叫“祖国真大”,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为什么说祖国真大呢?(板书课题:祖国真大)【设计意图:在激趣导入里,我通过让学生欣赏《祖国真大》的歌曲和祖国的风景图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初步感受到了祖国的大。

】二、独学认真找、算、感知1、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

大家看,这是我们国家的地形图,在看图的时候方位顺序是怎样的呢?(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西边、最北边、最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里)指名前面来找出。

3、了解比例尺。

(师画比例尺)4、课件出示文中42页文字: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

我国的领土从最东端到最西端相距约5200千米,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相距约5500千米。

陆上疆界长达20000多千米,大陆海岸线绵延曲折,总计长度18000多千米。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从这些数据,你感受到了什么?5、算一算:如果我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祖国的最北端走到最南端大约要走多少天?(约138天,要4个多月)从计算结果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祖国大,板书:路程远)三、合作探究找、填,感悟(生分组活动)1、再现中国地形图:我们的祖国多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呀!(看地形图)地形图上有这么多的颜色,漂亮吗?不过这些颜色可不是为了好看的哟!这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一种地形,大家看书上第42页地形图上左下角,说说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呢?(黄色代表高原,淡黄色代表盆地,浅绿色代表丘陵,绿色代表平原)2、出示横断山脉、华北平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青藏高原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在地形图上找到这五个地形。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精选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精选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共同家园》中的第5课《走遍千山万水》。

具体内容包括我国地理风貌、各地民俗文化以及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地理风貌、民俗文化,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落实环保行动。

重点:掌握我国各地的地理风貌、民俗文化,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多媒体课件、环保宣传册。

2.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风景照片,让学生领略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各地的地理风貌、民俗文化。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各地民俗文化。

(2)展示学生作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例题讲解:讲解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落实环保行动。

5. 随堂练习:设计环保小标语,让学生动手制作环保宣传册。

六、板书设计1. 我国地理风貌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名城2. 民俗文化各地特色节日传统手工艺品3. 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绿色出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以“我心中的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环保宣传册。

(1)介绍一处自己喜欢的地理风貌。

(2)描述一种有趣的民俗文化。

(3)提出至少3条环保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各地的地理风貌、民俗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应注意时间分配,保证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开展以“美丽家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将环保意识付诸实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1)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1)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社会生活中的规则”,第二节“交通规则与我们同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其含义,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常见交通标志的认识,以及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交通标志卡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交通事故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如红绿灯、人行道、交通标志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其含义。

(3)教师举例说明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3.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交通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组织学生进行交通标志接力赛,巩固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六、板书设计1. 交通规则与我们同行2. 内容:(1)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2)常见交通标志的认识(3)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知道的交通规则。

(2)画出你最常见的交通标志,并说明其含义。

(3)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章“我们的价值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尊重他人”和第二节“合作与分享”。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意识,懂得分享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言行和权益。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懂得在合作中分享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合作与分享的实践应用。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班级内发生的不尊重他人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引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1)讲解尊重他人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2)讲解合作的意义,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3)介绍分享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3. 例题讲解:(1)呈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情境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2)给出一个合作与分享的实践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不尊重他人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

(2)分组进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验分享的喜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2. 内容:(1)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2)合作的意义与作用(3)分享的意义与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尊重他人的理解。

2. 答案:(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言行和权益,关心他人的感受,不歧视他人,不侵犯他人权益。

(2)合作报告:略。

(3)学习心得分享: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家园”,具体章节为第6课“家乡的节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不同地域的节日文化,探究节日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学习家乡的主要节日及其庆祝方式,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节日文化,掌握家乡主要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培养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家乡主要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培养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家乡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节日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根据课前预习,交流讨论家乡的主要节日及其庆祝方式。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家乡节日知多少”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以“端午节”为例,讲解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家乡的其他节日,并简要介绍其来历和习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家乡的节日2. 板书内容:不同地域的节日文化家乡主要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来历、习俗和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家乡节日”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表达出学生对家乡节日的认识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家乡节日的了解程度,以及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深入了解家乡的其他节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家乡节日的庆祝活动,亲身体验家乡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家园》,具体内容为第1课《祖国在我心中》的第一、二节。

教学内容详细阐述了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重点: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祖国的美丽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讲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祖国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认识。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祖国的地理特点2. 祖国的历史特点3. 祖国的文化特点4. 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谈谈你对爱国情怀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祖国的资料,深入了解祖国的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运用。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乡村新发现》孙艳第一课喜迎院士到田头主题:喜看科技在农村设计思路:1、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发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生的变化,从而产生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2、以农村显示社会生活为主要源泉,展示发展中的新农村、新农家的生活,帮助帮助他们学会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21世纪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寻找身边的高科技产品、人物。

活动目标:1、认识和感受高科技农产品就在我们身边,以及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好处。

2、懂得教育、科技对农民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过程:一、认识和了解高科技农产品1、谜语导入。

2、出示迷你西瓜,学生观察。

3、你见过这样的西瓜吗?(这种西瓜不但在夏天有,在冬天我们也可以常吃上它呢!这就是科学家最新培育出的西瓜新品种。

这样的农产品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呢,你发现了吗?4、学生哪出各自搜集的图片和实物等资料。

5、指名几个同学上台为大家介绍,包括名称、产地、特点等。

6、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进行点拨。

再提出问题,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感受科技在农村1、教师过渡:科学技术的魔力可真不小。

在农村,农民运用了那些科学技术呢?2、师出示智能温室等文字与图片资料,并作简单介绍。

3、学生那出课前搜集的有关高科技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等相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它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和方便(如大棚蔬菜、无土栽培、小型收割机等)4、师发现学生中最能体现现代高科技农业特点的东西,随机指名汇报。

5、教师小结。

三、发现农民学科技师:1、科技进入了农村,农民又是怎样学科技、用科技、利用科技致富的呢?2、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⑴农民学习科技的途径有那些?⑵农民运用了哪些科技知识或先进技术?⑶科学技术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依靠科技致富的人?3、小组讨论4、小组汇报四、活动延伸1、出示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件自己最感兴趣的做下来。

⑴为农民出一期科技宣传栏。

五年级(上)品社第三单元第一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品社第三单元第一课教学设计
通过事例探讨,使学生认识一些平时生活中守信的方法,与人相处的技巧。
三、拓展
1.读名言励志。
师:你课外搜集到了哪些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
⑴指名学生大声朗读。
⑵(教师出示课件:“诚信名言”)学生齐读。
2.做诚信贺卡。
师:让我们也来当一回有心人,写一句有关诚信的“名言”,做成贺卡,送给自己的朋友,大家互相勉励,都成为一个有诚信的人。
让学生从“海尔”砸冰箱的事例中感受到诚信的可贵与价值。
三、拓展
1.师: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有一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可见诚信是做人之本。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
2.师:老师向大家推荐一些关于诚信的书(教师出示课件:“关于诚信的书籍”)。一本是《诚实?善良》,还有一套是《诚信故事会》,这些书收集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诚信故事,宏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着做到诚信,知道失信与人时该如何补救。
2.体验生活中离不开诚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诚信,以及诚信的可贵,我们需要讲诚信,我们的社会需要诚信。你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课件:“了解信用卡”,先点击出示信用卡。)
师: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你还知道哪些银行的信用卡?
二、学习
师:我们都希望守住诚信。如果遇到下列问题,如何让诚信放光彩?
1.议一议。
⑴(教师出示课件:“阳阳犯难”。)师:如果你是阳阳,你会如何处理?
⑵师:你在生活中碰到过失信于他人的事情吗?后来你是怎么做的?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故事。(教师出示课件:“打乒乓球失约”。)
师:有时由于我们一时疏忽,会导致自己失信于人。此时,我们该如何挽回呢?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科学出版社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科学出版社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科学出版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包括第6课“遵守交通规则”和第7课“安全常识”。

详细内容涉及交通规则的认知与遵守,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护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安全防护的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规则的品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重点: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安全防护知识,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交通标志卡片、PPT、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引起学生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交通规则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标志的意义。

(2)结合教材,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护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佩戴安全带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车2. 安全防护防火防盗防溺水防地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了解的交通规则,并说明其意义。

(2)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

2. 答案:(1)交通规则包括:遵守交通信号、佩戴安全带、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车等。

它们的意义在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维护交通秩序。

(2)提高安全意识的方法:学习安全防护知识,增强防范意识;遵守规则,避免危险行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安全防护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认识和感受高科技农业就在我们身边,体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好处。

2、懂得教育、科技对农民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3、了解一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参加力所能及的科技活动,培养爱科学、用科学,爱农村、建设农村的情感。

【重点难点】懂得教育、科技对农民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课前准备】搜集的农产品图片和实物等资料。

【课堂助学】一、交流与质疑:感受科技在农村1、科学技术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依靠科技致富的人吗?(阅读教材图片文字)2、在农村,农民运用了哪些科学技术呢?3、阅读教材中有关高科技农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等相关资料,并说说它们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和方便,你有什么感想?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发现农民学科技1、阅读学生日记。

思考:科技人员到了田头,乡亲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2、先看图,再读文字,还有哪些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来到了农村呢?3、农民除了可以通过向科技人员学习科技知识,还有哪些学习科技的途径呢?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活动二、畅想明日新农村随着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广泛运用,明日的新农村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心中未来农村是什么样?三、达标练习:(一)我当小法官1、西瓜是方的,辣椒像灯笼,这都是骗人的。

( )2、不用土地也能种蔬菜,这是笑话。

( ) 3、蔬菜中有害有毒物质含量控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确保人体安全健康的蔬菜,叫做无公害蔬菜。

( )( 二)我会答1、农业科技人员下田头,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2、在农村,农民用上了哪些新的科学技术呢?(三)课后实践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件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做下来。

(1)为农民出一期农业科技宣传栏。

(2)开展“我是科技小能手”活动(小种植、小养殖等)(3)为农民推荐一本好书,要说出推荐的理由。

(4)设想一种最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说说它的用途。

【课外拓展】出一期农业科技宣传栏。

从网络、报刊、书本上广泛收集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为农民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提供参考。

五上品社学案第三单元乡村新发现主题二人人有本致富经【学习目标】1.了解农民多种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及致富途径。

2.感受现代农民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3.体会现代农民的勤劳与智慧,培养对农民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1、感受现代农民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2、体会现代农民的勤劳与智慧,培养对农民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采访科技致富的农民或搜集报纸上科技致富农民的事迹。

2.制作名片的纸、水彩笔等。

【课堂助学】一、交流与质疑:1、了解过去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写出自己的感受。

2、采访当今科技致富的农民或搜集报纸上科技致富农民的事迹,了解农民致富的经验是什么?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农民致富经1.这么多富起来的农民,他们都有自己的致富经。

他们的致富经是什么?2、说说农民是怎么致富的,从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农民职业与生活等方面去发现农民的变化。

活动二:设想未来的农民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未来的农民会是什么样呢?说出自己心中未来农民的形象及特点。

活动三:我是名片设计师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了不起的农民。

我们能不能为他们设计一张名片,充分体现他们的特点,把他们介绍出去呢?三、达标练习:(一)我当小法官。

1、“傻大黑粗,破衣烂衫”是过去农民的形象。

( )2、“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现代农民的生活。

( )3、现在的农民他们的生产不再拘泥于土地,他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乡村。

( )4、农民只能在农村种地,不能到大城市里开店做老板。

( )(二)生活广角1、说一说现代农民的生产生活与过去相比有哪些变化?2、想一想自己身边的农民靠什么致富的?3、找一找为了让农民尽快致富,党中央出台了哪些惠民政策?4、议一议下面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现代的农民虽然用手机、玩电脑,开跑车,吃讲究,穿名牌,但思想素质差。

【课外拓展】宣传推广新农民的致富经验。

可以出一期黑板报,向农民介绍致富经验;或者将他们的致富经概括,编成一本“农民致富经”,并将此发放给认识的农民。

有条件的也可以上网发布这些经验,向亲人和其他农民朋友宣传推广。

五上品社学案第三单元乡村新发现主题三斤斤计较选村官【学习目标】发现农村政治民主,农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体会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重点难点】发现农民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正逐步提高。

【课前准备】准备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课堂助学】一、交流与质疑:1、选举村干部时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你了解村委会干部的产生过程吗?请说一说。

2、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第十四条,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3、对村干部的选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你知道现在的村民们喜欢什么样的村官吗?二、合作探究:活动一、模拟选举“村官”。

①选定候选人,可初选两人候选人“竞选”村长,竞选人可以模仿教材中两位候选人分别提出自己的竞选口号与竞选承诺。

②竞选演说。

上台发表自己的竞选演说,宣布自己的竞选承诺与竞选口号,要尽可能打动选民 ----- 同学。

③投票选举。

你认为他们谁合适?说说自己的看法。

阅读小学生的日记。

从哪些方面看出了村民们对村长选举“斤斤计较”?村民们选村官为什么要如此斤斤计较?活动二、我们了解了村委会的干部是怎样产生的。

也知道了村民眼中的村官是怎样的,但是黄泥坎村村民为何要罢免“村官”?活动三、学生扮演村广播员播出“村民来信”。

对此你有何想法?你还发现了村民们哪些“斤斤计较”的事?三、达标练习:(一)我会选大家眼中的村官,应该是这样的 ( )(1)最起码要热心为大家服务。

(2)村官不能随便选,要选能带领大家致富,能办实事的人。

(3)能接受大家的监督,听取村民的意见。

(4)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我会判1、能满足个别人要求的就是好村官。

( )2、农民不用增强民主、法律意识的学习。

( )3、我们村落选村落官的时分,谁给的钱多,我就选谁。

( )(三)议一议你同意下面哪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四)说一说村委会干部的产生与我们竞选班干部有什么异同?【课外拓展】1、在你看过的电视剧中,哪些是反映村民思想观念变化的?是什么样的村官最受欢迎呢?2、就你了解到的村民们最关心的事向村委会写一封信,说不定你也能为村里的发展提出好建议呢。

五上品社学案第三单元乡村新发现主题四热闹的农民运动会【学习目标】1、了解农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感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2.通过设计比赛项目,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动脑能力。

3.发现乡村里的新鲜事,体会农村的发展与进步,激发我们对农村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重点难点】1、感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激发我们对农村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2、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前准备】:活动一、模拟选举“村官”。

①选定候选人,可初选两人候选人“竞选”村长,竞选人可以模仿教材中两位候选人分别提出自己的竞选口号与竞选承诺。

②竞选演说。

上台发表自己的竞选演说,宣布自己的竞选承诺与竞选口号,要尽可能打动选民 ----- 同学。

③投票选举。

你认为他们谁合适?说说自己的看法。

阅读小学生的日记。

从哪些方面看出了村民们对村长选举“斤斤计较”?村民们选村官为什么要如此斤斤计较?活动二、我们了解了村委会的干部是怎样产生的。

也知道了村民眼中的村官是怎样的,但是黄泥坎村村民为何要罢免“村官”?活动三、学生扮演村广播员播出“村民来信”。

对此你有何想法?你还发现了村民们哪些“斤斤计较”的事?三、达标练习:(一)我会选大家眼中的村官,应该是这样的 ( )(1)最起码要热心为大家服务。

(2)村官不能随便选,要选能带领大家致富,能办实事的人。

(3)能接受大家的监督,听取村民的意见。

(4)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我会判1、能满足个别人要求的就是好村官。

( )2、农民不用增强民主、法律意识的学习。

( )3、我们村落选村落官的时分,谁给的钱多,我就选谁。

( )(三)议一议你同意下面哪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四)说一说村委会干部的产生与我们竞选班干部有什么异同?【课外拓展】1、在你看过的电视剧中,哪些是反映村民思想观念变化的?是什么样的村官最受欢迎呢?2、就你了解到的村民们最关心的事向村委会写一封信,说不定你也能为村里的发展提出好建议呢。

五上品社学案第三单元乡村新发现主题四热闹的农民运动会【学习目标】1、了解农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感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2.通过设计比赛项目,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动脑能力。

3.发现乡村里的新鲜事,体会农村的发展与进步,激发我们对农村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重点难点】1、感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激发我们对农村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2、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前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