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地理大气运动试卷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③所处风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热干B.上升,暖湿C.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冷干D.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暖湿1题,读图可知,②气压带位于30°S旁边,为副热带高压带,其位置向南偏移到30°S 以南,可知该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D项正确。
第2题,依据图示,③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性质暖湿,D项正确。
2.D右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图中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甲、乙风带的风向肯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肯定属于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移动4.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限制的地区温柔多雨C.受丙限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乙风带为极地东风带3题,图中丙处气流下沉,则丙为高压带,可能是副热带高压带或极地高压带;若丙是极地高压带,则甲、乙同属于极地东风带,故C项正确。
由于不能确定丙是否为副热带高压带,故不能确定甲、乙中有一支肯定为西风带。
若丙气压带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季时,该气压带向高纬移动。
第4题,若甲、乙风向相反,说明丙为副热带高压带,受下沉气流限制,多晴朗天气。
由于不能确定甲、乙所处半球,故不能确定甲和乙哪个是信风带,哪个是西风带。
4.C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5题,甲图副热带高压带位于20°N—30°N,位置偏南,为北半球冬季;0°—20°N受东北信风带限制;20°N—30°N盛行下沉气流;30°N—40°N受西风带限制,风向为西南风。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地理大气运动试卷
高一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大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比构成),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占219左右B.二氧化碳在大气中不足1%C.二氧化碳占78流右D.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
读图完成2-6题。
2. 每平方米面积每秒可接收到的①辐射能大约为:A. 1354焦耳B. 1534 焦耳C. 3154 焦耳D. 5431 焦耳3.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①--- 以长波辐射为主B. ②一一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C. ③一一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4. 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A. 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5•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A. 水汽和氧气B. 氮气和水汽C.二氧化碳和水汽D.氧气和氮气6.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A.②增强,③减弱B.②减弱,③增强C.③增强,④减弱D.②减弱,④增强图2为“全球碳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7-11题7. 根据图2所示,下列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中,与全球碳循环密切相关的是①维持着地表温度②经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成为矿物燃料③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光热④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动力来源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8. 如图2所示,碳循环中,碳的生物循环(不包括形成化石燃料)周期大约:A. 20 年B . 200 年C. 2000 年D. 200 万年9. 如图2所示,地球中的“碳”主要储存在:A.绿色植物中 B .大气中C.岩石圈中D. 海洋水体中10.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结合图2, 目前的“碳汇”主要是指:A.绿色植物 B .化石燃料C.海洋D. 碳酸岩11. 目前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最主要的是A. 大量砍伐森林,减少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B. 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使地壳中的碳快速的排放到大气中C. 破坏海洋环境,影响了碳循环过程D. 破坏地表环境,使碳酸岩被大量溶解侵蚀读图3,夏威夷蒙娜洛阿(Mauna Loa)气象台观测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1958-2010 年),回答11-12 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根据夏季平均气温,划分我国不同类型的避暑区如下图所示。
甲类型与乙类型避暑区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
A .纬度高B .海拔髙C .阴天多D .白昼短2.根据夏季平均气温,划分我国不同类型的避暑区如下图所示。
避暑时最应携带防晒物品的避暑区是( )。
A .甲、乙B .丙、丁C .甲、丁D .乙、戊3.根据夏季平均气温,划分我国不同类型的避暑区如下图所示。
9月份平均气温比其他类型避暑区略高的避暑区是( )。
A .乙B .丙C .丁D .戊4.读山西省等高线地形图(图1)及平均终霜日(按儒历曰计算,儒历日是将1月1日定义为1,1月2日定义为2……)的空间分布图(图2)。
对山西省终霜日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
①气候②河流③纬度④地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5.山西省平均终霜日前后相差约( )。
密封线内不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6.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
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冬季控制大澳大利亚湾强劲大风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7.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
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色?()A.3月 B.6月 C.1月 D.9月8.下图为某年4月20曰12知()A.甲处出现对流雨B.乙处出现狂风暴雨密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C .丙处吹西北风D .丁处将迎来冷锋过境9.下图为某年4月20曰12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Ⅰ Ⅱ 总分 分数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 ~80°S 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下图,回答1—2题。
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 .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 .随大气CO 2浓度而增加 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 .平流层气温降低C .酸雨区面积缩小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B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C .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4.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洁空气只分布在对流层 B .平流层适合航空飞行C .臭氧层分布于高层大气D .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 有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客机飞行抓拍,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
据此完成5—6题。
5.此刻,客机飞行在(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高层大气 6.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 ) A .环境污染 B .全球变暖 C .荒漠化 D .森林破坏 中国首枚X 射线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圆轨道上,成功监测到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区,参与监测首个引力波电磁对应体。
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
《大气运动》同步训练一、选择题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B.市区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C.市区降水少于郊区D.绿化带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2.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正确的是()A.增加城市硬化路面的面积B.减少城市绿化面积C.提高空调使用率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读右图,回答下列题3.如图是大气环流示意图,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A表示海洋,B表示陆地,则图中②表示()A.白天的海风B.夜晚的海风C.白天的陆风D.夜晚的陆风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气温高于B B.D气温高于CC.A为高压 B为低压D.A为阴雨 B为晴朗天气5、下图为某城市区轮廓示意图,该城市夏季午后某时刻气温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的变化曲线可能为( )(2021高考题改编)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a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b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题。
6.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b中()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增大D.④减小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题。
8.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9.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读右下图,回答下列题。
10.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a >b >c >dB .气压:d >a >b >cC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1.若此图为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 .净化、增温B .净化、增湿C .降温、减湿D .减湿、减温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高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地理单元测试AB卷第三章大气的运动A卷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A卷基础夯实1.我国由于冷锋活动而出现的天气有( )①沿海地区的台风②北方夏季的暴雨③冬季爆发的寒潮④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环流图(部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地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P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湿润B.寒冷干燥C.炎热干燥D.高温多雨3.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2)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A.阴冷潮湿B.晴朗干燥C.高温多雨D.阴雨绵绵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2)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A.大风区B.阴雨区C.高温区D.锋后区5.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3000米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甲风带与高空风向完全相反C.甲、乙风向相同时,则两者同属一个风带D.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多降水(2)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可能的是( )A.甲风带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B.该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C.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D.该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6.读我国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统计图,回答下题。
(1)这次天气变化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的B.气旋造成的C.冷锋造成的D.暖锋造成的(2)这次降水的成因是( )A.气流下沉B.气流对流上升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D.暖气团被迫抬升(3)该天气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夏季的暴雨天气C.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D.北方地区秋季的秋高气爽天气7.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资料图。
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题(附解析人教版)
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题(附解析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题(附解析人教版)1.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D.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解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风向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也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答案:D2.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答案:D3.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答案:D4.在实际大气水平运动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夹角,这主要是由于( ) 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D.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解析: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有个夹角,高空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答案:C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
读图完成5~6题。
5.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解析:由于四幅图比例尺相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等压距不同,故等压距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A6.如果此地为北半球,则①地的风向为(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解析:先标出①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则为偏北风。
答案:A7.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4)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________。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练习试卷_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练习试卷_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练习试卷选择题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
阴天的白昼天空仍然明亮B。
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C。
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D。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形成是由于受:A。
高气压控制B。
反气旋控制C。
低气压控制D。
气旋控制在南半球有一封闭气压中心形成阴雨天气,其气流运动方向是:A。
顺时针方向辐合上升B。
逆时针方向辐合上升C。
顺时针方向下沉辐散D。
逆时针方向下沉辐散下面四幅冷、暖锋移动示意图,A。
B。
C。
D四个地点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比较此时哪一点的气温最低,气压最高(不考虑地势高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低压系统控制的地区常出现:A。
天空少云,天气晴朗B。
气温下降,气压降低C。
大范围阴雨天气D。
气温上升,气压升高关于高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B。
高压系统的气流辐合上升C。
高压控制区出现大风天气D。
高压控制区往往产生大范围降水天气下图中,表示暖锋降水天气的是:下列有关锋面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又叫锋区B。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C。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D。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A。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
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D。
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B。
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C。
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D。
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
晴天地面辐射强B。
晴天大气辐射强C。
晴天大气逆辐射强D。
晴天大气逆辐射弱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
气旋和反气旋B。
风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有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下图表示东亚地区近百年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曲线。
回答以下两题。
1.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雾霾的红色预警,这种情况与下列哪年最相似()A. 1923B. 1900C. 1968D. 199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A. aB. bC. cD. d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B.西南季风盛行西风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极地东风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4.甲地终年受该风带影响,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甲地气候类型为以下的()A.①B.②C.③D.④分析下表,回答以下两题。
5.甲、乙两地的位置()A.甲、乙均在北半球B.甲、乙均在南半球C.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D.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6.下图是“纳木错湖位置示意图”。
近年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大,2001年~2009年间,湖面扩张超过50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下题。
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其根本原因是()A.降水增多B.生产、生活用水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湖泊下陷下图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高空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7.此时该区域近地面天气状况可能是()A.气压高、晴朗B.气压高、阴雨C.气压低、阴雨D.气压低、晴朗8.每年的夏至日到秋分日,南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方向大致是()A.都向南移B.北半球向南移,南半球向北移C.都向北移D.北半球向高纬移,南半球向低纬移2016年1月22日起一场被誉为“世纪寒潮”的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温州多地学校停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地理大气运动试卷
高一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大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比构成),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占21%左右B.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不足1%C. 二氧化碳占78%左右D.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
读图完成2-6题。
2. 每平方米面积每秒可接收到的①辐射能大约为:A. 1354焦耳B. 1534焦耳C. 3154焦耳D. 5431焦耳3.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4. 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④5.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A. 水汽和氧气B. 氮气和水汽C. 二氧化碳和水汽D. 氧气和氮气6.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A. ②增强,③减弱B. ②减弱,③增强C. ③增强,④减弱D. ②减弱,④增强图2为“全球碳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7-11题。
7. 根据图2所示,下列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中,与全球碳循环密切相关的是①维持着地表温度②经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成为矿物燃料③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光热④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动力来源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8. 如图2所示,碳循环中,碳的生物循环(不包括形成化石燃料)周期大约:A.20年 B.200年 C. 2000年 D. 200万年9. 如图2所示,地球中的“碳”主要储存在:A.绿色植物中 B.大气中 C. 岩石圈中 D. 海洋水体中10.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结合图2,目前的“碳汇”主要是指:A.绿色植物 B.化石燃料 C.海洋 D. 碳酸岩11. 目前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最主要的是A.大量砍伐森林,减少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B.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使地壳中的碳快速的排放到大气中C.破坏海洋环境,影响了碳循环过程D.破坏地表环境,使碳酸岩被大量溶解侵蚀读图3,夏威夷蒙娜洛阿(Mauna Loa)气象台观测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1958-2010年),回答11-12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1册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练习题
4.图中数字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大气辐射 B.②—太阳辐射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地面辐射
5.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的数字代号是
A.①B.③C.④D.⑤
6.当雾霾出现时
A.①增强B.②增强C.④减弱D.⑤不变
【参考答案】
一、略
二、选择题
1.A2.D3.C4.B5.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008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一
课题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年6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二、选择题
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序号表示正确的是
A.①为太阳辐射B.②为大气辐射
C.③为云层吸收D.④为地面反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田边烧湿草减少寒潮损失,其主要原理是图1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
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北部正在发生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截至11月30日,已有5个城市发布了红色预警、73个城市发布了橙色预警、1个城市发布了黄色预警。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B C D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 .光照太强B .热量不足C .日温差较小D .年温差较小3.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A .增强地面辐射B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C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 .增强地面保温 读下图,回答4~5题。
4.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式,则a 地与b 地的气压(P)和气温(T)状况是( )A .P a >P b ;T a >T bB .P a <P b ;T a <T bC .P a <P b ;T a >T bD .P a >P b ;T a <T b5.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 、d 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A .东风B .西北风C .南风D .西南风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回答6~7题。
6.推测①②③④最可能分别为 ( ) A .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 B .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 C .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 D .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7.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台风影响B .阴雨天气…○………………内………………○………………装………………○………………订………………○………………线………………○读赤道附近海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8~9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中,左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 右图所示时刻A. ③地降水几率较②地大B. ④地风力较①地小C. ③地的昼夜温差较②地小D. ④地以下沉气流为主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如左图所示,在右图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A.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B.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C.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D.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4.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③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④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壶源溪流域多个乡镇荣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下列措施和行为合理的是A.村民在河流中采砂取石,创收致富B.在河流周边建立规模化牲畜养殖场C.大力开办冶金厂、电镀厂和造纸厂D.适度开发漂流、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曲』口却/反CC,6.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7.关于图中①②两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8.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滋/方宏如罚N 久分力地面8.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9.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一一①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一①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一一②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一②10.关于谚语“霜重见晴天”中的霜重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较强B.①较弱C.②较强D.②较弱下图为北纬300局部区域的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大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比构成),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占21%左右B.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不足1%C. 二氧化碳占78%左右D.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
读图完成2-6题。
2. 每平方米面积每秒可接收到的①辐射能大约为:A. 1354焦耳B. 1534焦耳C. 3154焦耳D. 5431焦耳3.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4. 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④5.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A. 水汽和氧气B. 氮气和水汽C. 二氧化碳和水汽D. 氧气和氮气6.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A. ②增强,③减弱B. ②减弱,③增强C. ③增强,④减弱D. ②减弱,④增强图2为“全球碳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7-11题。
7. 根据图2所示,下列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中,与全球碳循环密切相关的是①维持着地表温度②经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成为矿物燃料③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光热④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动力来源A.①②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8. 如图2所示,碳循环中,碳的生物循环(不包括形成化石燃料)周期大约:A.20年B.200年 C. 2000年 D. 200万年9. 如图2所示,地球中的“碳”主要储存在:A.绿色植物中B.大气中 C. 岩石圈中 D. 海洋水体中10.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结合图2,目前的“碳汇”主要是指:A.绿色植物B.化石燃料 C.海洋 D. 碳酸岩11. 目前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最主要的是A.大量砍伐森林,减少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B.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使地壳中的碳快速的排放到大气中C.破坏海洋环境,影响了碳循环过程D.破坏地表环境,使碳酸岩被大量溶解侵蚀读图3,夏威夷蒙娜洛阿(Mauna Loa)气象台观测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1958-2010年),回答11-12题。
12. 关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季节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含量的季节变化是因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季节差异B.二氧化碳含量的季节变化反映了冬季和夏季光合作用和植物呼吸作用的差异C. 在北半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夏季多于冬季D. 二氧化碳含量的季节变化与生物活动无关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已经接近400PPM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C. 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被认为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尤其化石燃料的使用D. 从数据可以估算,目前二氧化碳的增加速度为10PPM/yr14.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以1901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为参照,图4)表明:①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持续上升②1980年以后全球平均气温持续高于多年平均气温③最近20年全球各地的气温均高于多年平均气温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A.①②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15. 下列事实能够证明地球气候变化的是A.青藏高原的隆起B.亚欧大陆北部针叶林呈带状分布C.非洲赤道附近有古冰川分布的痕迹D.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鸭嘴兽16. 下列现象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有:①研究发现,美国阿拉斯加北部冻土近100年来温度升高了3—7摄氏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升高了2-3摄氏度②加拿大自然资源部9月2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近50年来,加拿大近北极地区及西部山区的冰川显著减少③南太平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岛屿卡特瑞岛,目下岛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农地也全变成烂泥巴地④生活在东非高地居民长期以来不受疟疾(致病细菌在低温下无法生存)滋扰,但在1998年,因为没有接受任何防疫措施而遭受该疾病袭击。
A.①B.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7.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模拟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加倍(约2070年左右)对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给出了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图5),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中国未来年平均气温将普遍升高B.位于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和贵州等地的气温升高较少C. 温度的增加趋向大致为南方低、北方高的南北向分布形势D.青藏高原地区将成为中国最热的地区在众多制约农业布局的因素中,气候因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必将对农业产生广泛的影响,回答18-19题。
18.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模拟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加倍(约2070年左右)对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给出了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降水的变化(图6),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年平均降水的变化基本以增加为主B.我国西部降水百分率增加较多C.东北南部至华北北部将成为中国降水最少的区域D. 长江中下游沿岸大部分的降水变化不大,少数地区略有减少19. 气候变暖对水资源的影响是:A.全球的降水量会增加,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B.全球蒸发将会加剧,各地的水资源形势都进一步恶化C.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将出现变化D.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将减少在众多制约农业布局的因素中,气候因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必将对农业产生广泛的影响,回答18-19题。
20.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B.旱涝灾害增多C.某些物种灭绝D.土壤肥力下降21. 全球气候变化改变了生态环境的状况。
为了保证种植业的高产稳产,人们及时、正确、有力地采取行动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需要大量投资。
由于气候变化而引起的额外投资,我们把它视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因为地表径流和降水量变化而增加水利工程建设投资②为改善农产品的销售而增加的交通设施建设的投资③因为病虫害发生率增加,增加了农药化肥的投资④为防治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地生产力建设投资A.①②③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2.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其生效的时间是:A.2006年2月16日B.2005年2月16日C. 1997年2月16日D. 2008年2月16日23. 《京都议定书》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A.5.2% B.2.5% C. 2% D. 52%24.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 )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25. 中国政府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十一五”期间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其中不包括:A.降低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标B.发展可再生能源C.增加森林面积D. 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6. 下列项目有利于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①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②我国第一座露井联采大型煤矿山西平朔安家岭煤矿正式投产③到2008年底,我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中的增长目标④中哈原油管道正式对我国输油A.①③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低碳世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使之成为低碳发展的典范,并充分发挥世博会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促进城市低碳发展转型。
完成27-28题27. 下列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低碳行动无关的是:A. 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墙B. 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C. 废旧光盘制成外墙D. 低碳空调"G计划"28. 下列项目中,可以平衡2010年上海世博会部分碳排放有:①在甘肃省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多种树种②在中心城区全面推进屋顶和垂直立体绿化③加快并提前实施公交优先方案④世博园区投用大量清洁能源汽车A.①②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图5是上海世博会上“零碳馆”的照片,据图回答29-31题29.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英国伦敦“零碳馆”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透的玻璃阳光房,增加自然采光的同时还能保存从阳光中吸收的热量B.坡屋顶上大面积的太阳能板,提供馆内运营所需采暖制冷、太阳能热水C.通过漫射太阳光培育绿色屋顶植被,可以起到“碳中和”。
D.场馆从建造到运行,没有产生二氧化碳30. 图5是上海世博会上“零碳馆”的照片,据图判断拍摄者位于“零碳馆”的:A. 东北B. 西南C. 东南D. 西北31. 上海世博会上伦敦“零碳馆”案例原型取自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伦敦的贝丁顿(BedZED)零碳社区,关于两地的差异说法正确的是:①上海的夏季比伦敦热,因此增加了“空调”装置,调节室内温度②在纬度位置上,上海位于伦敦的南边,但是上海冬季的温度比伦敦低,③两地的主要建筑材料都是砖和木头,是最环保的建筑材料④两地建筑都采用河流的天然水资源作为空调冷却水A.①②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完成32-37题32. 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 )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A.节电与电能B.光与光能C.节能与能源D.核与核能33. 在大城市提倡的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音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34. 下列做法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的:A.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B.窗户(包括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面积不宜过大,其中北侧窗户比例应该最大C.在北方地区宜使用双层玻璃D.采暖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和外廊应该设置门窗35. 低碳生活主要包括那三个环节?A.节电、节气、回收B.节水、节电、回收C. 节水、节电、节气D.节气、节水、回收36. 饮食也可低碳,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饮食”:-A. 购买本地产的食品B.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剩C. 尽量购买有机农产品D.多吃肉,少吃菜37. 下列属于低碳穿衣A.购买以化纤为主的衣服B.购买以棉麻为主的衣服C.购买价格比较高的衣服D.紧随潮流更换购买服装38.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汽车减少大约()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