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修课程全名叫啥
思修课程的正式名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修课程全名叫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全名是什么。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这门课程拥有一个正式的全名,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门课程的全名背后蕴含的意义以及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名字由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个名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对思修课程的设立。
这门课程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中心内容,但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这些内容,在课程设置中更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纳入思修课程的全名中,意在凸显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方面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内容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课程会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国际范围内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2.哲学基础:此部分内容主要涵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等。
3.社会主义理论:课程会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阐释,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路径等。
4.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这门课程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践进行重点研究。
5.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课程将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思修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广泛的培养目标。
大学必修 马克思 考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范围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分:3总学时:54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个专业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必修课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问题、变革现实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其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开创的,为后来者在实践中所发展的基本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
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
二、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绪论部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6、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7、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的实质及两条认识路线;3、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4、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5、真理的检验标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5、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8、科学技术是双刃剑;9、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4、剩余价值的本质;5、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6、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发展阶段及实质;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双重性;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实质;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4、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Marxlism
课程类型:必修课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48学时
一、教学目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三个部分的内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经济学思维和政治学思维。
本课程的教学是以三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具体来说,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去认识和分析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正确认识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动力和发展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变化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和发展规律,正确对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三、教学形式
讲授法与案例法
四、教学学时分配
五、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
公共理论课,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课程英文名称: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3.课程编号:4.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5.适用专业:全校本科生6.开课学期: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7.学时:488.学分:3二、教学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计划学时:6基本要求:从总体上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懂得在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4)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基本内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英文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英文简介一、课程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ourse)课程代码:140193Course Code:140193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Course Name: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Course type:Common required course学时:54Periods:54学分:3Credits:3适合对象:全校本科生Target Students: All undergraduates考核方式:考试Assessment: Examination先修课程:思想政治(高中)Preparatory Cours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senior high school)二、课程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是高等学校本科生公共必修课,是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和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在于,帮助大学生从本体论的视阈了解世界的起源,正确认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理论;从认识论的视阈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正确认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及其统一的最高境界——真、善、美;从社会历史观或历史哲学的视阈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Principles for short) is a common required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This course is an ideology education with main contents about world, life and value. The course has the following targets:Firstly,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 with introducing them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in ontology.Secondly, to lead college student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truth, principles of value and the highest range—truth, good and beauty-- for unite the two principles by introducing them epistemological line of dialectic materialism in epistemology.Thirdly, to lead college student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futur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human society and to establish a stiff belief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introducing them the laws of human history, especially the basic laws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y and the basic laws of socialist economy, from the view of social history or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马原课全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课全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也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思维方法的基础课程。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重要性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规律和基本原则的总结。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科学规律。
它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
这是因为人们的社会存在是通过生产劳动来实现的,而社会意识是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
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又是受制于经济基础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规律的科学规律。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规律。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最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建设道路的科学原理。
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原则。
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制度,它是彻底消除剥削和压迫的制度。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帮助我们准确判断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使我们能够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
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利于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我们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
再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和研究工具,培养了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1141119002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英文名称:Marxism Philosophy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学 分:3总 学 时:48(全部为理论学时)适用专业:全院普通本科各专业(卓越工程师各专业除外)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开课学院:全校所有有本科生的学院二、课程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要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四、教学内容导论(6学时)1.教学要求: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2.主要内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3.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研讨法、案例教学法4.重点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5.阅读书目与文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作业:教材P18思考题1、2、3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0学时)1.教学要求: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指导性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事业、推进伟大梦想的理论武器。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核心观点和方法论,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深入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论水平: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本质及实现路径等核心内容;2. 分析能力: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3. 方法论: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4. 应用能力: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三、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渊源a.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涵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的基本原理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c.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d.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追求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观点a.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变革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 阶级斗争与人类历史进程d. 共产主义社会与实现路径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方法a. 实证与辩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b. 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的分析方法c.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批判性思维四、教学安排本课程为理论课,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参与度高。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渊源2. 第二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涵3. 第三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观点4. 第四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方法5. 第五周至第十五周:学生分组进行研讨和报告,每周一个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占比:40%,包括课堂表现、小组研讨和报告等;2. 期中考试占比:30%,以闭卷形式进行;3. 期末论文占比:3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实践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字数要求不低于2000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表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分/总学时:3学分/ 54学时开课单位:公共教化学院社科部面对专业: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课,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后、在高校本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化的课程。
本课程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对于培育高校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理论分析的素养和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2.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化。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相识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坚决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志向。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基本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显明特征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显明的政治立场3.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4.崇高的社会志向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2.努力驾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与其发展规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与其存在形态1.物质2.物质的存在形式3.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确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三、世界统一于物质其次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1.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的永恒发展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冲突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与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与其相互关系3.事物发展过程的量变和质变与其相互转化4.事物发展过程的确定和否定与其相互转化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相识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2.唯物辩证法是宏大的相识工具3.冲突分析法是根本的相识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1.辩证思维方法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3.以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加思维实力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驾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大学生讲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教案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授课对象:大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历史地位。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2.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吗?请简要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2. 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
- 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
3.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立场: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 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
- 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们的影响。
2. 邀请同学分享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立场、观点、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同学们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问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2. 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
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具有永恒的价值。
-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世界的发展和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8A00403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文名称:Outli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 doctrine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总学时:54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22学分:2.5适用对象:全校各本科专业先修课程:无课程负责人:赵洪亮贺方彬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和学习,要求学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要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与课堂提问及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1)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学生(3)课程学时/ 学期/学分:72学时/第2学期/4 学分(4)课程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是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
(5)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考核,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基础知识以及主要命题,概念、范畴等。
(了解)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素养。
(理解)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掌握)(6)课程设计思路:(1)掌握概念:理论课程首先要求概念要清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各个章节涉及的基本概念术语都要准确把握。
(2)理清思路:首先是理清全书理论的整体思路。
其次,每一个具体的理论问题,都要把握住其逻辑推理的脉络。
(3)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高、具有鲜明实践性品格的理论课程。
学习过程中必须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阐释具体的社会现象。
(4)全面分析: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要着重用学习领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升自己对思想问题、学习问题、社会问题等进行思考的能力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对现实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2021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7013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文名称: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8/3(讲课学时:40 实践学时:8)开课学期:2、3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本科生授课语言:中文授课平台:慕课堂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任务。
其授课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门课程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而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门课程是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必然的联系,先修《中国近现代史钢要》,再修本门课程,后续还要修《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因此,在讲授时,各门课程之间应各有侧重。
三、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支撑毕业要求:工程认证专业建议支撑毕业要求第8点,非工程认证专业可自行确定)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工程认证专业建议支撑毕业要求第12点,非工程认证专业可自行确定)3.通过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变革和建设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执政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学时:2学时适用对象:大学本科生一、课程背景与目标:本课程是大学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理论,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科学思想体系和实践理论;2.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和发展;3.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支持。
二、主要内容与教学安排:1.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及其特点2.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障碍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实践的理论3.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4. 第四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5. 第五讲: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支持-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和理想-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和支持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将运用多媒体技术,引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预期效果评估方式:1. 平时课堂参与评分,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参与情况;2. 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参考教材: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程》,人民出版社。
六、教学团队与负责人:本课程教学由多名资深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和教授担当,负责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文名称:thegeneralprincipleofmarxism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54授课学时:54实验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本科二年级所有专业先修成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就是面向全体本科学生的政治理论课。
本课程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展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关键课程,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
本课程内容囊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内容。
本课程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对当代资本主义有着客观科学的认识,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信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处理实践中的问题,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当代国内和国际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定自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生信念。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精心安排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课时)本章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括,从总体上介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方法。
本章难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
教学内容:一、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1学时)本节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重新认识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学时)本节内容: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承继与技术创新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学时)本节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学时)本节内容:1、把马克思主义做为行动的指南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章思考题:1.如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2.如何自觉自学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课时)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1、试述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1)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2)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客观。
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
2、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3、什么是可知论、什么是不可知论?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4、什么是一元论、什么是二元论?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凡是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有共同的本质或统一的本原的观点,即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称为一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它们都是一元论哲学,但在世界统一于什么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它们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也是根本对立的.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二元论是一种不彻底的哲学,它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并把精神看成是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因此,最终必然会倒向唯心主义.5、物质的概念及其意义物质的定义: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大学马列课程全称
大学马列课程全称引言大学马列课程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推动青年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而设立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文将介绍大学马列课程的全称,并探讨其意义和目标。
大学马列课程全称的解读大学马列课程的全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或者《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思想道德修养》。
通过名称可以看出,大学马列课程旨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
这门课程的全称直接表达了其核心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意图。
大学马列课程的意义强化政治理论素养大学马列课程作为培养人民满意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与责任。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为将来的社会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马列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从根本上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关怀和社会理想。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人类文明等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明确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大学马列课程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用于分析和改造社会的思想体系,鼓励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生可以培养出对问题深入思考、批判思维敏锐的能力,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大学马列课程的目标大学马列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应该可以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世界观,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实事求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C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 D.逻辑性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B )A. 不可逆性B. 客观现实性C. 可知性D. 伸张性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A )A.广延性和伸张性B.持续性和顺序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有限性和特殊性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D.一切创造性活动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种( B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C.普遍联系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B.从判断到推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D. 从知觉到表象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6.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B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把握事物的度C.确定事物的质D.认识事物的量17.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C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18.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A.风来雨至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19. 实践和认识的客体是( D )A.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外部自然界C.客观存在的事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0.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B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C.黑格尔哲学的功绩D.康德哲学的功绩21.概念、判断、推理是( B )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22.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这是一种( B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2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大学对科学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D.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24.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C )A.地理环境B.社会意识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25. 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的是( C))A. 逻辑学 B. 自然科学 C. 艺术 D. 语言学26.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27.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现实本质在于( A )A.社会关系 B.社会劳动 C.意识 D.语言28.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这说明( D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人民群众总是被动地创造历史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条件和作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29.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D )A.暴力掠夺的产物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0.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D.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31.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B )A.I(v+m)>ⅡCB.I(v+m)=ⅡCC.Ⅱ(c+v+m)=I(v+m)+Ⅱ(v+m)D.I(c+v+m)=I(v+△v)+Ⅱ(v+△v)32. 劳动生产率变化与商品价值量变化的关系是 ( D )A. 与单位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成正比B.与单位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成反比C.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D.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3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D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C.全部预付资本 D.剩余价值34.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35.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A )A.交换价值 B.价值 C.使用价值 D.价格36.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公式( B )A.V∶C表示B.C∶V表示 C.Pm∶A表示 D.m∶V表示37.商品必须是( A )A.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B.耗费了人的劳动为自己需要而生产出的产品C.对生产者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的产品D.消费者所需求的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的产品38.公式W……P……W '表示的是产业循环的(B)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实现阶段39.私人垄断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即是( C )A.垄断资本 B.金融资本C.国家垄断资本 D.金融寡头4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D )A. 国际卡特尔B. 国际托拉斯C.国际辛迪加D.跨国公司二、多项选择题:4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41.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 ABD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D.科学社会主义42.下列各项属于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界定的有( ACD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性 D.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43.下列正确说明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的有( ABCD )A.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 B.才能区分开不同的事物C.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 D.才能理解绝对运动44. 剩余价值 ( ACD )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B.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收益C.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D.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45.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BCD )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B.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C.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 D.垄断与竞争并存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6.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2)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7.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
实践是人的主观见诸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2)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
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48.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9.简述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社会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第二,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四、论述题:50~51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将答案写在试题后相应位置上。
50.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成都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结束在旧质基础上的量变,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