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信 教案

合集下载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二)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二)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二)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二) 教案教学设计1《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二)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解析小说《致女儿的信》中父亲对女儿的祝福和嘱咐。

2. 掌握小说《致女儿的信》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致女儿的信》中父亲对女儿的祝福和嘱咐。

2. 掌握小说《致女儿的信》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学作品中隐藏的深层含义和性格塑造。

2. 发现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谈论法,通过讨论理解文学作品中隐藏的深层含义。

2. 演示法,通过演示对《致女儿的信》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五、教学内容1. 师生共同理解小说《致女儿的信》中父亲对女儿的祝福和嘱咐。

2. 学习分析小说《致女儿的信》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六、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和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1. 你了解过《致女儿的信》这本小说吗?2. 你觉得这本小说的主题是什么?Step 2 阅读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致女儿的信》,重点理解父亲对女儿的祝福和嘱咐。

2.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并向全班汇报。

Step 3 分析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1. 教师让学生在小说中深入挖掘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并让学生进行分类,如比喻、拟人等等。

2. 教师和学生合作,演示如何应用这些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Step 4 总结性评价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1.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2. 你觉得未来的学习中应该怎样去学习文学作品?七、教学效果评价1.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讨论等方式,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效。

2. 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我检测自己的阅读能力、文学欣赏能力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更多的与学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

致女儿的信教案范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范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信件,理解作者对女儿的关爱和教诲。

2. 培养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分析:致女儿的信2. 情感态度:关爱与教育3. 沟通技巧:表达情感,分享心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作者对女儿的关爱和教诲,分析文本中的情感态度。

2. 难点: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提高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作者和女儿,体会文本中的情感交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

2. 阅读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致女儿的信,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提取作者的教诲和关爱。

4. 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谈谈如何与父母沟通。

5. 角色扮演:分组扮演作者和女儿,体会文本中的情感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其对文本理解和情感投入的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倾听他人意见以及合作能力。

3. 个人分享:评估学生分享个人心得时的表达清晰度和情感真挚性。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内容和情感体验的吸收和内化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致女儿的信》原文。

2. 辅助材料:有关亲子关系和沟通技巧的文章或视频。

3. 情感表达工具:如卡片、绘画等,用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角色扮演的场景,以便于回放和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阅读文本、分析讨论。

3. 第三课时:布置课后作业,进行教学评估。

九、教学拓展1. 开展家庭沟通工作坊,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优秀9篇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优秀9篇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优秀9篇《致女儿的信》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复习书信的格式和特点。

2、学习本文用故事去阐释道理的方法,体会故事背后的寓意。

3、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过程与方法:1、本文由于采用故事的形式去阐释道理,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爱情等问题比较好奇和敏感,因而比较感兴趣。

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去教学,让学生积极大胆地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进一步养成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提高其朗读感知能力。

3、继续学习在语境中领会语句含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4、配合优美动人的背景音乐,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名言警句或者一些感人的爱情故事,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和感悟,逐步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意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其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同时也要体会文中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生活和学习。

2、引导学生理解爱情的本质,适当进行青春期教育。

二、教学重点:1、体会运用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2、通过讨论去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难点:1、对一些含义较深的抽象的语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这需要教师及时去引导,将问题分解变细。

2、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转变的特殊阶段,由于缺乏充分的生活经验,对于爱情本质的理解会有些困难。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多媒体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人类自有史以来,爱情一直被传唱不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这是关于爱情的成语;牛郎织女、天仙配,这是关于爱情的传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关于爱情的诗句;还有爱情的俗语: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扰着你,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情思正等着你长大,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中得到启示。

《致女儿的信》的教案

《致女儿的信》的教案

《致女儿的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致女儿的信》,让学生理解信中所表达的父爱和对女儿成长的期望。

2. 分析信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信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致女儿的信》,感受信中的情感。

2. 词语解析:分析信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理解其含义。

3.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信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 主题探讨:讨论信中的父爱、成长、人生价值等主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分析信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理解父爱和对女儿的期望。

2. 难点:引导学生从信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中的重点词语和修辞手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信中的主题和人生智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信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致女儿的信》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信件,感受其中的情感。

3. 词语解析:分析信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其含义。

4. 修辞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并分析信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5.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信中的父爱、成长、人生价值等主题,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爱和对女儿的期望。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致女儿的信》的读后感,深入思考信中的主题和人生智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信中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2. 读后感写作:评估学生在作业中写的读后感,检查他们对信中人生智慧的吸收和内化程度。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信中主题的深入探讨。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致女儿的信》的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父爱、成长、人生价值的的相关文章和书籍。

《致女儿的信》的教案

《致女儿的信》的教案

《致女儿的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致女儿的信》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女儿的关爱和期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人、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致女儿的信》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学会与家人沟通,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作者对女儿的期望,以及如何将这些期望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2. 学会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处理与家人的关系,增进彼此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致女儿的信》的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爱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对家庭关系的理解,提高沟通能力。

五、教学内容1. 介绍《致女儿的信》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

2. 讲解信件的基本内容,分析作者对女儿的关爱和期望。

3. 讨论如何将作者的期望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家庭关系质量。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深化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致女儿的信》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信件内容:详细讲解信件的基本内容,分析作者对女儿的关爱和期望。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讨论如何改进沟通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如何将作者的期望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关爱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收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致女儿的信教案(精选8篇)

致女儿的信教案(精选8篇)

致女儿的信教案(精选8篇)教学过程:篇一一、设疑创设情境课一开始,我作了如下设计:无论哪个时代,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新鲜的话题。

歌德也曾说过: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但正处花季年龄的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或许我们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中得到些启示。

受我的问题的触动,学生开始思考了。

《致女儿的信》的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爱情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2、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爱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只有懂得爱情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步骤:导入课堂:大家都满十四岁了吗?你知道什么是爱情吗?有谁曾经问过你的父母“什么是爱情”?没有问过的,设想一下,如果你问了他们这个问题,你估计他们会怎么说?的确,在我们中国,很少有父母能够和孩子们探讨爱情这个话题,可是世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4岁的女儿在问他这个问题时,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吗?读课文之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苏霍姆林斯基。

播放苏霍姆林斯基生前的照片和事迹。

授课:一、大声将课文读一遍。

问题1、读完文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问题2、大屏幕出示:上帝在创造了人后,3次来到人间,每次都分别看到了什么?每次看到的变与没变的又分别是什么?重点品读:他们一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重点分析: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重点研究:眼睛中那不变的美和力量总结:这就是爱情,这种美和力量使他们爱情忠贞,永恒,五十年不变,甚至连上帝也无可奈何。

二、品读上帝问题1、上帝在前两次看到爱情时是什么样的表现?课文中分别用了一个成语来形容。

试着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问题2、第一次勃然大怒,第二次怒不可遏,照如此推理,第三次应暴跳如雷,可是上帝是什么样的表现?读一读,分析一下原因。

总结:上帝是被震撼了,他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阻止不了人类的爱情,而且人死了,爱情没有死。

《致女儿的信 》备课教案

《致女儿的信 》备课教案

《致女儿的信》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致女儿的信》,让学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亲情的力量。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

4. 培养学生关注家庭、关注亲情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内容:阅读并理解《致女儿的信》全文,掌握信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亲情主题:探讨父爱、母爱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亲情的重要性。

3. 人生观:引导学生从信中体会作者对生活、人生的态度,学会积极面对困境。

4. 亲情作业:鼓励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爱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致女儿的信》中的父爱主题,感受亲情的力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信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中的情感。

2.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文本中的主题。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致女儿的信》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致女儿的信》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回答预习问题。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本中的亲情主题。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课堂,布置作业: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爱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给父母写信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亲情理解的深入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效果。

七、拓展活动1. 开展“亲情故事分享”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和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2. 组织学生参观养老院或孤儿院,让他们体验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开展亲子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增进彼此的感情。

《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

《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

《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典型的情书结构和写作技巧;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揣摩作者的心情和情感;2.理解并把握典型信件的结构和内容特点;三、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致女儿的信》这篇文章的副本,以便学生阅读;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于写信的了解和经验;(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用文字来表达对一个人的深厚的情感?2.分析与讨论(1)让学生自由阅读《致女儿的信》这篇文章,并请几名学生先阅读,然后将文章中他们认为触动最大的一段话或一个细节逐一朗读出来;(2)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3)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你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情感?b.你们觉得这封信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如何?3.分析写作技巧和结构(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致女儿的信》,并请学生根据文章中信件的结构分析案例,列出一份结构表格,从中找出写作技巧和结构的特点;(2)分组小结讨论结果,选择代表将结果呈现给全班,与全班分享。

4.听写与模仿(1)教师给出一些与父母孩子情感关系的形容词和动词,如关心、陪伴、疼爱等。

要求学生归纳思考,然后用这些词语完成一个类似的写作任务,并将所完成的信朗读给全班;(2)学生分组相互批阅,给予评价和修改建议。

五、归纳总结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信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并整理成小结,让学生记在课本上;2.引导学生就学习这篇文章的心得体会和对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思考写一篇小结。

六、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写一封致父母的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关怀;2.让学生选择一位亲密朋友,将这篇信改编成《致朋友的信》。

七、作业1.课后作业:写一篇《致父母的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关怀;2.随堂作业:整理课堂笔记,写一篇小结。

以上是《致女儿的信》教案示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致女儿的信》的教案

《致女儿的信》的教案

《致女儿的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如何欣赏一篇优秀的散文,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3)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感受父爱的伟大。

(2)学会欣赏散文,提高审美情趣。

(3)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父爱的文章,如《背影》、《爸爸的花儿落了》等。

(2)谈论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引发学生对父爱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主题,交流对父爱的理解。

(2)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感受父爱的伟大。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所学。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5. 实践演练:(1)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散文创作。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学习。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感悟文章。

3. 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意,学会关爱家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确保他们能在课堂上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给女儿的信》优秀教案设计

《给女儿的信》优秀教案设计

《给女儿的信》优秀教案设计《给女儿的信》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 教材内容《给女儿的信》是是世界著名教育家、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一封回信,在信中苏霍姆林斯基借祖母给自己讲的童话故事,回答了女儿的问题:“父亲,什么叫爱情?”巧妙的告诉女儿,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经历时间磨砺的忠贞不渝、是超越死亡的心灵的追忆,真正的爱情包含着美好的理想、共同的劳动、延续后代,爱情是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

二.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 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 结合课文,让学生绘声绘色的给同学讲故事。

2. 让学生积极的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受到正确的爱情观与熏陶和感染。

3. 老师学生搜集一些优美动人的而又蕴含深刻哲理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注意培养学生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学会理智地生活,善于生活,感受生活和爱情的真谛。

2. 理解爱情是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

三. 教学重、难点1. 学生对真正爱情的理解及纠正学生在爱情问题上的错误认识、糊涂观念。

2. 引导学生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的道理。

四. 教法、学法1. 采用“课堂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课堂自始至终贯彻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法。

2. 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阅读环节、解读环节、拓展环节。

阅读环节中,要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解读环节中,老师引入“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并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拓展环节中,引导学生向生活空间拓展、向超文本与价值追求的空间拓展及向文本间拓展。

五. 教学过程(一)预习1. 自学生字、词忐忑不安萌发不可思议擅自纽带2.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特别了解作者对爱情的看法,苏霍姆林斯基对认为:爱情问题是个性形成中的重大问题,人的全部道德观念集中地表现在爱的情感里,表现在爱的内容和形式里。

《给女儿的信》语文教案

《给女儿的信》语文教案

《给女儿的信》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给女儿的信》,让学生理解作者对女儿的关爱和教育意图。

2.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3.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培养学生关注家庭、亲情和人生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给女儿的信》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朗读和背诵。

4. 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家庭、亲情和人生的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谈话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感悟。

3. 朗读法: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朗读和背诵。

五、教学准备1. 课文《给女儿的信》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给女儿的信》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作者的真挚感情。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排比等,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4. 欣赏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封给亲人的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收集有关家庭、亲情和人生的名言警句,进行摘抄和思考。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审阅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的熟读和思考情况。

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篇一:教学案例范文教学案例范文从课堂看我们的孩子还缺少什么特级教师虞大明也许我们?身生名门?,也许我们听多了掌声与赞誉,因此,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差异,骨子里镌刻的沾沾自喜,时常雾霭一般升腾,迷蒙眼睛。

是时候研讨了——我们的孩子缺什么?是时候反思了——我们的教学缺什么?是时候自省了——我们自身还缺什么?我们必须用我们的智慧、勤奋和行为跟进,去斩除前行路上的荆棘。

【现象一】爆笑的男孩在《普罗米修斯》的课堂上,我引领孩子读书。

好难受啊!我们的孩子,不管读什么,怎么会都是一个表情!一种节奏!一种语调!当读到?三万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高高的悬崖上?时,课堂的一角居然传来忍俊不禁的笑声,我循声望去——一个男孩已经笑得难以支撑了。

更可怕的是,这个男孩足足笑了一分多钟——唉,这是公开课啊!幸亏,他坐在舞台的最里侧,我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只能这样选择!我品尝到了无奈的滋味!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无能!课后我问他,他说:?读书时,我不小心把‘三万’读成‘三八’了,我忍不住,就笑了。

?天哪!如此简单的理由!上帝啊!这是可爱吗?这是自得其乐吗?这是自我欣赏吗?这是自寻开心吗?这是自我调节吗?不能这样啊,孩子们!【结论】我们的孩子太幸福,太自由,太没有规矩。

从而缺少同情心,缺少入情入境的能力,缺少一种?定力?,缺少会感动的心灵。

【对策】请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朗读训练,尤其是?悲情?色彩的文章的朗读训练,收集一些描写汶川地震的感人文章,好好地读,认真地读,看看有多少孩子会眼眶湿润,泣不成声;请语文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除了音乐、画面的渲染,能否凭借自身动情的教学语言,将孩子们引入文本情境,从而与主人公一起开心,一起冲动,一起伤悲,一起愤怒……【现象二】答复,只为“博人一笑〞公开课前,我让孩子做?头脑体操?——在茫茫的大沙漠上,有一个人,他已经死了,在他的身边,放着一个包,如果他能早点翻开包的话,他就不会死了。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7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7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7篇《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继续完成词语和名言警句的积累。

2、体会__采用故事阐明爱情真谛这一构思的巧妙。

3、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征,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爱情的诠释。

【教学难点】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讲故事导入: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

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

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

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

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

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

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

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

”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

”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

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这就是爱情,说起爱情,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但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

这个父亲就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板书: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2、简介作者: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年),苏联教育家。

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的勋章和称号。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7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7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媒体】幻灯片、幻灯机。

【其他】1、让学生搜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简介、重要著作,了解其教育思想。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问问家长:“爱情是什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设计意图一、设疑导入1、莎士比亚曾经在一首诗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她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们想知道的。

当你遇到这样的疑惑时,你问过你的父母吗?为什么?2、当苏霍姆林斯基14岁的女儿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苏霍姆林斯基可能会怎样回答呢?激发探究兴趣。

二、调动积累,实现资源共享1、谁来介绍一下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育家的生平、重要著作、教育思想等等?2、大家很会学习,会搜集资料也是一种能力。

今天我们就有幸与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对话。

请大家看《致女儿的信》,看看这位教育家在信中是如何与女儿对话的,如何与处于花季中的我们对话的。

作者用书信的形式来回答女儿的问题,有哪些优势?鼓励学生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和资料,增强阅读积累,拓宽语文视野。

让学生体会到书信的特点。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请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我们在朗读时要以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父亲写信时的心理?(关爱、高兴)何以见得?2、我觉得大家是幸运的,这篇文章是第一次选入我们的语文课本。

《致女儿的信》的教案

《致女儿的信》的教案

《致女儿的信》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致女儿的信》,让学生理解作者对女儿的爱以及教育的理念。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情。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提炼观点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致女儿的信》的内容简介。

2. 分析作者对女儿的爱与教育观念。

3. 探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爱女之心和教育观念。

2. 难点:从文章中提炼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作者观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者教育女儿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联系自身。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致女儿的信》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爱女之心和教育观念。

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6. 案例分析:分析作者教育女儿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联系自身。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发言时的积极性,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应用,通过作文来检验他们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想法,增进家庭感情。

2. 亲子活动: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体验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3. 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参与座谈会,讨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八、教学资源:1. 课文:《致女儿的信》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文章和书籍。

3. 视频资料:关于父母之爱和家庭教育的感人视频。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情感波动,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感受。

《给女儿的信》教案精彩5篇

《给女儿的信》教案精彩5篇

《给女儿的信》教案精彩5篇《给女儿的信》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初步思考认识“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

2.体会用童话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3.学会前后照应、层层推进的叙述手法。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把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上,尽量使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程序相吻合;采用师生讨论的形式,研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和思考。

真正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

预习要求:自读课文,准备说说自己的体会,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或不同的看法。

教学步骤:一、谈话(要点):同学们满十四岁了吗?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你们说过什么是“爱情”吗?你们能否试着回答“什么是爱情”?除了概念性地下定义,可不可以形象地表述什么是“爱情”?(过渡到课文)通过预习,你们已经阅读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复述课文内容)这我接到上这堂课的任务时,在可供选择的许多课文中,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这篇!因为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时,非常感动。

我不止一次地给我的处于青春花季的学生读这些充满父爱的信。

开头的几句话我至今还能背诵——‘亲爱的女儿: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忐忑不安。

今天你已经14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女人的年龄时期。

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子交谈了。

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

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你们怎样评价这位父亲?(引出对作者的介绍)二、关于苏霍姆林斯基作为饮誉全球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是一位充满童心的真诚人道主义者。

他的名字是和他创办的帕夫雷什中学联系在一期的。

苏霍姆林斯基每天的工作、生活规律总是这样的:五点钟就开始起来写教育日记,一直写到八点钟;然后,他便来到校门,以亲切慈祥的笑容迎接每一位上学的孩子。

学校上课期间,在校长办公室里是很难找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不过,在教室里、体育馆里、学校养蜂场或教研组会议上倒是可以见到他。

给女儿的信教案6篇

给女儿的信教案6篇

给女儿的信教案6篇一份有效的教案应包含明确的学习目标,教案是教师设计差异化教学的重要工具,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给女儿的信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给女儿的信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书信的写法;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释抽象道理的好处;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

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爱情教育,初步理解爱情的真谛。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多媒体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人类自有史以来,爱情一直被传唱不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这是关于爱情的成语;牛郎织女、天仙配,这是关于爱情的传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关于爱情的诗句;还有爱情的俗语: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扰着你,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情思正等着你长大,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中得到启示。

二、简介苏霍姆林斯基(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信息)。

过渡:这样一个世界闻名的教育家,是用什么形式给女儿解释爱情的呢?好,是故事。

这个故事具体体现在文中哪些段落?三、品读课文1、朗读:(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睛里读到了哪三种东西?上帝有哪些不同表现?)找三组同学分角色分别朗读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的段落,其他同学把有关答案做上记号。

2、提问:①上帝从男女的目光中三次各看到了什么?他分别持何态度?②为什么最后一次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③从第七段可以看出上帝创造了一切,那么上帝也创造了爱情吗?3、讨论:什么是爱情?首先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爱情的名言、诗句;然后多媒体显示老师搜集的名言、诗句;接着分发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另外两封关于爱情的信;最后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

4、案例分析:这是真正的爱情吗?某中学一女生在宿舍告诉舍友,她特别喜欢一同班男同学,这次是真的喜欢,和前几次说的那几个截然不同。

《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致女儿的信》,理解信中所表达的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期望。

2. 引导学生分析信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让学生从信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观念。

4. 通过对信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致女儿的信》的内容和主旨。

2. 分析信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观念。

三、教学难点1. 信中一些深奥的观点和思想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致女儿的信》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致女儿的信》的作者背景和信件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信件,理解信件的内容和主旨,回答相关问题。

3. 修辞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信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情感体验:让学生从信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观念。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信中的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总结:对信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总结,强调父爱的伟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爱的心得体会,或以父亲的身份给女儿写一封信。

六、教学延伸1. 开展“父爱如山”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收集有关父爱的故事、名言或诗词,进一步体会父爱的伟大。

2. 组织学生进行父爱主题的绘画、手抄报比赛,鼓励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理解。

3. 邀请家长参加“感受父爱”的亲子活动,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父爱。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信件内容。

2. 在分析修辞手法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信件中的文学之美。

《致女儿的信》教案设计

《致女儿的信》教案设计

《致女儿的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致女儿的信》,让学生理解信中所表达的父爱和教育理念。

2. 引导学生运用文本进行分析,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家庭、亲情和人生价值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致女儿的信》中所表达的父爱和教育理念。

2. 掌握信中的关键语句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信中所蕴含的父爱和教育思想。

2. 将文本内容与自身经历相结合,进行情感共鸣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致女儿的信》的文本材料。

2.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和信件的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致女儿的信》的作者和信件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信件,理解信件的主要内容和父爱和教育理念。

3.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对信件中的关键语句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深入理解父爱和教育思想。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对信件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5. 情感共鸣: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家庭、亲情和人生价值,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如何将信中的教育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家庭和亲情的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七、课堂互动:1. 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信件中的重点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培养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十、教学计划:1. 上课时间:共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进行文本阅读和理解,第二课时进行文本分析和讨论。

3. 教学资源:准备文本材料、背景资料和教学课件。

《给女儿的信》教案设计

《给女儿的信》教案设计

《给女儿的信》教案设计《给女儿的信》教案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女儿的信》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忐忑不安()繁衍()一抔黄土()无与伦比()2、本文是前苏联教育家写给14岁女儿的信,作者给她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

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

上帝的态度由“ ”到“ ”再到“ ” 。

上帝态度的前后对比,意味着。

一、设疑创设情境导入二、明确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的词义。

2、走近作者四、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讨论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整体感知课文。

五、品读课文,自主探究。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学生自主讨论解决,教师再点评和点拨。

)。

1、故事中提到了上帝在创造人类,三次来到人间,上帝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谈到了爱情、忠诚、心灵的记忆。

你想一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2、用童话的方式解释爱情的有何妙处?六、课外拓展,合作探究你知道哪些经典的爱情故事?教师讲一段真实的有关感情的小故事。

(学生讨论后各抒己见,教师可以作一些提示。

)七、课堂小结课堂过关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繁殖(zhí)麦穗(suì)处罚(chù)B、渗透(shèn)赋予(fù)萌发(mēng)C、擅自(shàn)蕴藏(yùn)呈现(chěng)D、颤抖(chàn)消耗(hào)耸肩(s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女儿的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蒹葭》配乐视频作为背景:
教师: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二.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也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18岁开始担任乡村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事业.
他以马卡连柯为榜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他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他曾先后为三千七百多名学生做过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讲出几百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他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二百篇童话、短篇小说等.他的著作被称为“学生生活的百科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当像弹钢琴那样,和谐地实施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他又说:“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决不能忽视孩子的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时时想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

他认为,一个只在上课时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

作为一个教师,还应该懂得,决不能仅仅把孩子关在“黑板的小世界”里,对于孩子们来说,教室之外的“大自然的世界”是更加美好的.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不要让学生为分数而奋斗,而要让他们由于获得知识而感到愉快.决不能让分数成为儿童的镣铐!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取得过很高的学位,是勤奋忘我的精神、热爱教育的品质使他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晚年,他常常因病住院,即使在病房里仍然坚持工作.病友问他:你这个有名人物,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为什么在病休时还要不停地工作呢?他回答说,人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而生活。

三.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2.扫除字词障碍(多媒体出示):
忐忑( tǎn tè)麦穗(suì)曙光(shǔ伫立(zhù)一抔黄土(póu)怒不可遏(è)繁衍(yǎn )一幢(zhuàng)忐忑:心神不定.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宿愿:一向怀有的愿望.怒不可遏:愤怒得抑制不住伫立:长时间站着.
3.同桌合作交流,理清文章的脉络:
明确:
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
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
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

四.研讨课文
1.请学生准备五分钟,有感情复述文中祖母讲的故事.
2.小组探究,理解故事内涵.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4).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5).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探究后明确(多媒体出示):
①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②完成表格
③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④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⑤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提示: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五.拓展延伸
1.真知灼见话爱情
师讲故事: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

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

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2.各抒己见谈早恋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

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

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在错的时间里,不论是遇见对的人还是错的人,都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因为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因为爱不仅仅是吸引、忠诚,它还伴随着责任。

责任也并不仅仅是一句承诺那样简单。

它需要能力。

六.课堂总结
多媒体出示背景音乐《最浪漫的事》: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豆蔻年华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保留着美好吧,等到你们能够承担的季节,老师衷心的祝福你们能够收获真正甜美的爱情果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