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无线电波的日常监测
无线电波监测技术的应用
无线电波监测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电波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我们都在接收着来自无线电波的信息,比如手机信号、电视广播、无线网络等等。
无线电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无线电波也存在着某些潜在危险。
因此,为了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和生命安全,无线电波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一. 无线电波监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无线电波监测技术是指对无线电波的频率、强度、速度等参数进行检测或追踪的技术。
现代无线电波监测技术主要分为电磁频谱监测和无线信号监测两种。
电磁频谱监测是指对电磁频谱进行监测和分析,以检测和识别各类无线电波信号。
无线信号监测则是指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分析,以检测和识别微弱的电磁信号,以及其它与无线电波有关的参数。
二. 无线电波监测技术的应用场合无线电波监测技术的应用场合非常广泛,这里只列举了其中的一些典型场合。
2.1 通信监测通信监测是指对电信系统中的通信信号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通信监测,监管部门可以监测和保护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以及对未经授权的通信行为进行监测和追踪。
另外,通信监测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矿业和交通领域,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障人员的安全。
2.2 电子战电子战是指利用电磁波的特性,对对手的电子装备进行干扰、破坏和迷惑的战斗行为。
在电子战中,无线电波监测技术被用于侦察敌方的无线电信号,以制定干扰战术和战术对策。
2.3 安全监测安全监测是指对安全系统中的信号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发现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安防系统,安全监测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矿业和交通领域,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障人员的安全。
三. 无线电波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无线电波监测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升级。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发展方向。
3.1 增加自动化程度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无线电波监测技术也需要更高效的处理方式。
因此,未来无线电波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增加自动化程度,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监测和分析。
无线电资格证考试题库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
A. 光速
B. 声速
C. 音速
D. 电磁波在导体中的速度
下列哪种调制方式主要用于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A. 调幅(AM)
B. 调频(FM)
C. 调相(PM)
D. 脉冲编码调制(PCM)
在无线电通信中,频率复用技术主要用于:
A. 提高信号传输距离
B. 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
C. 降低发射功率
D. 增强信号抗干扰性
下列哪项不是无线电频谱管理的主要内容?
A. 频谱划分
B. 频率分配
C. 电磁环境监测
D. 卫星轨道分配
下列哪种天线类型常用于定向通信,具有高增益特性?
A. 偶极子天线
B. 八木天线
C. 螺旋天线
D. 抛物面天线
填空题
无线电通信的基本过程是信息的______、调制、发射、传播、接收、解调、______。
无线电波按照波长从长到短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______、微波等波段。
频率的单位是______,符号为Hz。
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______资源,由国家统一规划、分配、管理和监督。
在无线电通信中,发射机的______决定了信号传输的距离和质量。
简述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有哪些,并简要说明各自的特点。
无线电频谱资源为什么需要管理?简述频谱管理的重要性。
解释什么是调制和解调,在无线电通信中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简述无线电干扰的来源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并给出减少干扰的措施。
描述一种常见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如移动通信、广播、卫星通信等)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无线电波及其应用
无线电波及其应用摘要:无线电波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其主要应用是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在无线广播,电视,电话通信,导航,雷达等方面应用最多。
本文将对无线电波及其部分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无线电波无线电通信应用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
波长大于1mm,频率小于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是相互垂直的,并都垂直于传播方向,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约为300000千米/秒。
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
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
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应用无线电最早应用于航海中,使用摩尔斯电报在船与陆地间传递信息。
现在,无线电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包括无线数据网,各种移动通信以及无线电广播等。
以下是一些无线电技术的主要应用:广播:调幅广播可以传播音乐和声音。
调幅广播采用幅度调制技术,即话筒处接受的音量越大则电台发射的能量也越大。
这样的信号容易受到诸如闪电或其他干扰源的干扰。
调频广播可以比调幅广播更高的保真度传播音乐和声音。
对频率调制而言,话筒处接受的音量越大对应发射信号的频率越高。
调频广播工作于甚高频段(V ery High Frequency,VHF)。
频段越高,其所拥有的频率带宽也越大,因而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台。
同时,波长越短的无线电波的传播也越接近于光波直线传播的特性。
调频广播的边带可以用来传播数字信号如,电台标识、节目名称简介、网址、股市信息等。
在有些国家,当被移动至一个新的地区后,调频收音机可以自动根据边带信息自动寻找原来的频道。
航海和航空中使用的话音电台应用VHF调幅技术。
这使得飞机和船舶上可以使用轻型天线。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单选汇总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单选汇总物联网测试题目一、单选题1、湿度传感器是能够感受气体、土壤等介质中水分的含量,并将之转换为可用()的传感器。
A 输出信号2、通常数字传输比模拟传输能获得更高的信号质量,这是因为()A、中继器再生数字脉冲,去掉了失真,而放大器放大模拟信号的同时也广大了失真。
3、2009年创建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新区在() A、无锡4、对于未来的智慧城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加大城乡差距5、美国哈佛大学和BBN公司在麻省剑桥部署的一个城市规模的物联网系统中() C、 citysense6、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是谁提出的。
() C 、IBM7、现代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粗放型物流、系统化物流、电子化物流和()A、物联化物流8、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下面哪个概念()C、感知中国9、双绞线绞全的目的是() C、减少干扰10、下列哪类节点消耗的能量最小?() D、靠近基站的节点11、下列哪项不是主要区分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的依据。
()D、网络容量大12、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我方兵力、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质进行管理和调配,可以实现装备和物资()管理。
C 、可视化13、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D、处理14、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
B、电子标签15、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光导纤维中经多次反射从一段传到另一端。
16、出租车智能高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D、自动寻路功能17、物联网在智慧医疗方面的应用可以分成两个类别。
以射频识别技术为主的应用,这部分应用主要结合医院信息系统;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主的应用,这部分应用主要是以()为基础。
B传统的生物传感器18、2008年3月,全球首个国际物联网会议“物联网2008”在()举行。
C、苏黎世19、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机构体系2通信网络3基础数据集4数据交换网络5法规和标准。
认识无线电波岗位职责
认识无线电波岗位职责无线电波是指电磁波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传播的波动现象。
认识无线电波是指对无线电波进行研究、了解和应用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岗位职责。
1.研究无线电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通过实验和观测,分析无线电波的频率、波长、传播速度等物理特性,并研究无线电波在不同介质中的衰减、散射和折射规律,以及无线电波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传播损耗。
2.设计无线电通信系统:根据无线电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设计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包括选择合适的频率、波长和天线类型,设计无线电信号调制解调器和调频、调幅等通信设备,优化系统参数以提高通信质量和传输速度。
3.进行无线电频谱规划:负责无线电频谱的合理分配和协调。
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应用的需求,制定无线电频段的使用规则,确保不同系统和服务之间不会出现干扰,最大化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
4.监测和控制无线电频谱的使用:负责监测和控制无线电频谱的合法使用。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和利用无线电监测技术,实时监视无线电频谱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频谱干扰和非法使用问题。
5.开展无线电波测量和分析:负责对无线电波进行测量和分析。
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测量无线电波的电场强度、功率等参数,分析无线电信号的频谱特性和调制方式,评估无线电波的传播性能和通信质量。
6.开展无线电波环境评估:负责对无线电波环境进行评估。
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评估无线电波对环境和人体的辐射水平和影响,提出相应的安全建议和防护措施,确保无线电波的安全使用。
7.参与无线电波相关技术研发:参与无线电波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
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需求,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出新的无线电通信方案和技术改进方案,推动无线电波应用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认识无线电波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研究无线电波的特性与传播规律、设计无线电通信系统、进行无线电频谱规划和监测、开展无线电波测量与分析、无线电波环境评估以及参与无线电波相关技术研发等工作内容。
无线电:无线电波的奇妙世界
无线电:无线电波的奇妙世界无线电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它能传输声音、文字、数据和图像等。
无线电波是一种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其波长长于红外线光。
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为300 GHz以下,其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毫米以上。
无线电波以光速前进,可以被天线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波在现代技术中广泛用于固定和移动无线电通信、广播、雷达和无线电导航、通信卫星、无线计算机网络等。
无线电的历史无线电的最早发现和利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苏格兰数学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在数学理论上预测了无线电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产生和验证了无线电波,意大利发明家古列尔莫·马可尼开发了第一台实用的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并因此获得了19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无线电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和突破,例如:•1906年,美国发明家李·德富雷斯实现了第一次无线电语音广播。
•1912年,英国海军上尉查尔斯·戴维森发明了超外差式接收机,大大提高了无线电接收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1920年,美国工程师埃德温·阿姆斯特朗发明了调频广播(FM),解决了幅度调制广播(AM)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
•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沃森-瓦特发明了脉冲多普勒雷达,为后来的雷达技术奠定了基础。
•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顿和威廉·肖克利发明了晶体管,为后来的微型化和集成化的无线电设备开辟了道路。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并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追踪和测量。
•1969年,美国成功实现了第一次月球登陆,并利用无线电进行语音和图像传输。
•1973年,美国工程师马丁·库珀在纽约完成了第一次移动电话通话。
航空安全保护的无线电监测技术措施-马方立
航空无线电安全保护的法规、标准与监测技术四川省无线电监测站马方立[摘要]介绍了航空无线电安全保护的法规和技术标准,提出了安全保护的多种技术措施,着重讨论了电磁环境测试技术、设备检测技术、日常监测技术和干扰查找技术,分析了航空部门可以实施的配合工作。
[关键词] 航空无线电安全保护法规技术标准无线电监测设备检测1. 引言从怀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机开始的前几年,航空先驱者们忙于解决飞行中的基本问题。
1910年,加拿大的设计师和飞行员J.D.A.麦柯边在美国开了在飞机上利用无线电台的先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被不同国家的军队用来执行侦察任务,需要有空地无线电联络设备。
从此,无线电与航空业接下不解之缘。
今天,航空无线电设备是飞机、机场和导航站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空无线电业务的种类较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法,最常用的方法是按照功能,分为通信和导航两大类。
无线电通信主要用以实现飞机与地面之间、飞机与飞机之间的相互通信,也用以进行机内通话、广播、记录驾驶舱内的语音以及向旅客提供视听娱乐信号;无线电导航的基本功能是引导飞机按选定航路安全、经济地完成规定的飞行任务。
有时,也可将机载无线电系统分为通信、导航、雷达三种。
这里从导航系统中列出的雷达系统,是指那些利用目标对无线电波的反射而实现目标探测和定位计算的无线电系统,例如气象雷达系统和多普勒导航雷达。
这样,可以把无线电高度表称为测高雷达。
空中交通管制应答机则是二次雷达系统的机载设备。
当然,这种分法也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其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
有的航空无线电系统,不需要任何地面设施,便可实现系统的既定功能,这样的系统称为自备式(或称自主备式)系统,例如无线电高度表、气象雷达和多普勒导航系统;相应地,那些需要和地面设施配合才能实现既定功能的系统称为他备式系统,如测距机、应答机、定向机、全向信标系统等。
•飞行安全关系非常重大,而保障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安全使用是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前提之一。
无线电波的应用实例
无线电波的应用实例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无线电波的一
些应用实例:
一、通讯领域
1.无线电广播:广播是利用无线电波传播信息,从电台向广大听众广播音乐、新闻、天气、时事等信息。
无线电广播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
2.移动通讯:移动通讯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方式,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网卡等设备。
它们都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
3.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进行通讯的方式,能够覆盖大范围的地理区域。
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信号的中介,在卫星通信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
二、导航领域
1.全球定位系统(GPS):GPS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测距和测速,为全球
导航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
无线电波在GPS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2.雷达:雷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测量目标位置、轨迹和速度的设备。
无线电波通过调制和解调制,可用于探测飞机、船舶等物体。
三、医疗领域
1.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利用无线电波和强磁场产生的物理现象,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技术。
2.放射疗法:放射疗法利用无线电波以及电磁辐射对癌细胞进行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四、科技领域
1.遥感:遥感是利用卫星、飞机等无线电波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探测,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和数据。
2.无人飞行器:无人飞行器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控制和通信的飞行器,可用于各种领域的勘测和监测。
这些应用实例表明,无线电波在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无线电波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无线电管理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无线电管理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近年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突飞猛进,对社会的信息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无线电通信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无线电技术和业务已广泛应用到电信、广电、民航、交通、气象、医疗、遥测等领域。
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无线电管理工作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服务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管理好无线电磁频谱,使之能在各种场合、各种环境中发挥作用是当前一大难题。
面对日益复杂的无线电电磁环境和各种应急任务,研究无线电管理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对于应急准备、应急通信调度、提高无线电管理的地位作用、提高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应急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当突发灾害事件发生时,电缆光缆、电力线路、通信中心或基站等公共通信设施可能遭受破坏,造成救灾的困难和社会秩序的失常,而此时无线电通信就能在各类应急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事实已经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森林大火、英国龙卷风、印度洋海啸、台湾大地震、以及2008年我国的雨雪冰冻灾害等大量突发灾害事件中得到验证。
下面我们将探讨无线电管理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无线电管理:国家通过专门机关,对无线和卫星轨道资源的研究、开发、使用所实施的,以实现合理、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行为、活动和全过程。
应急:应急是一种要求立即采取行动(超出了一般工作程序范围)的状态,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的后果。
应急可以定义为启动应急响应计划的任何状态。
应急通信:在原有通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或发生紧急情况时,为保障通信联络,采用已有的机动通信设备进行的通信。
其中包括有线应急通信和无线应急通信两种方式。
应急预案:是指为了有效预防控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或者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能够采取有效应对处理措施,防止事态和不良影响扩大,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而预先制定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的工作方案。
无线电研究科学资料
一、无线电的定义与基本原理无线电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频率范围从 3kHz 到300GHz。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辐射与接收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在导体周围产生磁场。
如果电流是变化的,那么产生的磁场也是变化的。
变化的磁场又会在其周围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向空间传播。
二、无线电的发展历程1.早期探索o19 世纪,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o赫兹通过实验首次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无线电通信的兴起o20 世纪初,马可尼成功地进行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实验,标志着无线电通信时代的开始。
o此后,无线电技术在通信、广播、航海、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现代无线电技术的发展o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电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等新型无线电应用。
o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无线电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三、无线电的应用领域1.通信领域o移动通信: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
o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o无线局域网:在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地方,通过无线接入点实现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
1.广播领域o调幅(AM)广播和调频(FM)广播通过无线电波向广大听众传送音频信号。
o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广播的音质和抗干扰能力。
1.导航领域o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实现对物体的定位和导航。
o航海、航空等领域也广泛应用无线电导航技术。
1.其他领域o无线电遥控:用于遥控玩具、无人机、汽车等设备。
o无线电监测:用于监测无线电信号的强度、频率等参数,保障无线电通信的安全和秩序。
四、无线电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1.挑战o频谱资源紧张:随着无线电应用的不断增加,频谱资源日益紧张,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频谱资源。
太阳耀斑如何影响地球无线电波传播
太阳耀斑如何影响地球无线电波传播哎,你知道吗?咱们头顶上的那片星空,特别是那个大火球——太阳,它可不光是暖洋洋的那么简单,它有时候还会耍点小脾气,比如来那么几场“太阳耀斑”的盛宴。
这听起来挺科幻的,对吧?但其实,它跟咱们地球上的日常生活,特别是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不小的关系呢!想象一下,你正在家里用收音机听你最爱的电台,突然,咔嚓一下,声音变得断断续续,甚至完全消失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挠挠头,心想:“这信号怎么回事?难道是我家天线坏了?”嘿,先别急着上房顶修天线,说不定是太阳在搞鬼呢!太阳耀斑,简单来说,就是太阳表面突然爆发的强烈能量释放,就像是太阳打了个超级大喷嚏,喷出了大量的带电粒子和电磁辐射。
这些粒子和辐射可不是吃素的,它们一路狂奔,穿越太空,直奔地球而来。
当这些高能粒子抵达地球附近时,它们就开始捣乱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咱们的大气层,特别是电离层——那个对无线电波传播至关重要的区域。
电离层里的气体分子被太阳耀斑带来的高能粒子轰击后,变得特别活跃,电子被撞得东奔西跑,整个电离层的结构就乱了套。
而无线电波呢,它们是通过电离层的反射来跨越长距离的。
电离层一乱,就像镜子表面被划得坑坑洼洼,反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你的收音机信号、卫星通信、甚至GPS定位都可能受到影响,出现中断或者误差。
不过,也别太担心,太阳耀斑虽然厉害,但也不是天天都有。
而且,科学家们一直在密切监测太阳的活动,提前预警可能的太阳风暴,以便我们做好准备,减少影响。
所以,下次当你发现无线电信号不对劲时,不妨抬头看看天空,想象一下那遥远的太阳可能正在上演一场壮观的耀斑秀,而你我,都是这场宇宙大戏中微不足道的观众呢!。
无线电基础知识资料
无线电基础知识资料无线电波波长波段频率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1厘米=1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1兆赫=106赫兹=106周/秒,1千赫=103赫兹=103周/秒,1米=109纳米,1毫米=106纳米,1微米=100纳米,1兆赫兹=3*10^8米/秒,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强度衰减遵循指数规律。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强度衰减遵循指数规律。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主要取决于它的频率。
高频电波会很快地被空气吸收,沿地面传播的电波受地面吸收而变弱。
在距离发射机数百英里之遥的地方,场强一般为最大值的百分之几,而可见光和红外线却可以传播几英里。
频率低于30千赫的电波能穿透电离层而成为宇宙电波。
无线电波的分类:无线电波可按频率或波长分类。
按频率分类可归纳为: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和微波;按波长分类可归纳为:超长波、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和超短波。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网络,本文将介绍一些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或设备连接在一起,通过数据链路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可以是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网络可以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工作站、协议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等。
星型拓扑结构: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中心节点控制所有通信。
总线型拓扑结构: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个共享通道上,通信通过这个通道进行。
环型拓扑结构:所有节点形成一个闭环,数据在这个环中单向流动。
网状拓扑结构:节点之间有多条通信路径,不存在中心控制节点。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它规定了计算机之间如何进行数据交换、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如何处理错误等。
无线电基础知识题库
一、基础知识1.1 填空题1.1864年,由著名的物理学家_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赫兹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2.1887年赫兹首先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3.在空中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叫电磁波4.电磁场场强标准单位为伏特每米(或V/m),磁场场强的单位为安培每米(或A/m),功率通量密度的标准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m2)5.在国际频率划分中,中国属于第三区6.通常情况下,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损耗越大,反射能力越强,绕射能力越低7.无线电波甚高频(VHF)的频率范围是从30MHz 到300MHz8.IS-95标准的CDMA移动系统的信道带宽为1.23MHz9.在1800~1805MHz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系统,这个系统是TD-SCDMA10.20XX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中,频率规划到1000G Hz。
11.600MHz无线电波的波长是0.5 m 。
12.0dBW= 30 dBm,1V=0 dBv= 60 dBmv= 120 dBμV13.f0=2f1-f2是三阶一型互调,f0=f1+f2-f3是三阶二型互调。
14.dB(pW/m2)是功率通量密度参数的单位。
15.输出输入曲线上的电平根据线性响应被减少1dB的点叫1dB压缩点16.最简单的检波器元件是晶体二极管。
17.带外发射指由于调制过程而产生的刚超出必要带宽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
18.杂散发射指必要带宽之外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降低而不致影响信息的传输,但带外发射除外。
19.Okumura模式的适用频段范围是UHF ; Egli 模式的适用频段范围是VHF 。
20.在多径传播条件下,陆地移动无线设备所收到的射频信号,其包络随时间(或位置)的快速变化遵循瑞利分布律,这种衰落叫瑞利衰落21.“频率划分”的频率分属对象是业务,“划分”用英文表示为Allocation ;“频率分配”的频率分属对象是地区或国家或部门,“分配”用英文表示为Allotment ;“频率指配”的频率分属对象是电台,“指配”用英文表示为Assignment22.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负载阻抗为50 欧姆23.一般而言,通信系统是由收信机、发信机及传输信道三部分组成24.短波主要是靠地波、天波和反射波传播25.超短波主要是靠直射波和反射波传播26.微波、卫星主要是靠直射波传播,频率高时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27.我国GSM的双工间隔为45MHz28.占用带宽的测量方法通常为99%功率比法和频谱分析x-dB法,如6dB与26dB上测定带宽的方法,作为一种带宽估算29.灵敏度是指接收机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小输入电平30.卫星链路是一个发射地球站和一个接收地球站通过卫星建立无线电链路31.对给定的发射类别而言,其恰好足以保证在相应速率及在指定条件下具有所要求质量的信息传输所需带宽称为必要带宽32.电台(站)是指为开展无线电通信业务或射电天文业务所必需的一个或多个发信机或收信机,或发信机与收信机的组合(包括附属设备)33.某一调频信号,其基带信号频率为fm,相位偏差为m f,当m f≤0.5时,其频谱宽度B近似为2fm34.扩频技术有三种类型,它们是直接序列扩频、跳频扩频以及直接序列和跳频的混合制式35.数字调制最基本的调制方式有:幅度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36.在HF频段,传播介质主要是电离层。
无线电监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1.1 填空题1.1864年,由著名的物理学家_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赫兹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2.1887年赫兹首先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注:早期无线电发展史的几个重要人物和事件:◆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创造了莫尔斯电码,开创了通信的新纪元。
莫尔斯密码表是莫尔斯密码与代表意义的对照表格· : 短音念作"滴(di)"- : 长音念作"答(da)"字码: A ·- B -···S.O.S.是国际莫尔斯电码救难信号,S ···,O ---,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于1908年正式将它确定为国际通用海难求救信号。
这三个字母组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因为它的电码“ ...---...”在电报中是发报方最容易发出,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电码。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总结了前人的科学成果,提出了电磁波学说,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能够直接将语音信号变为电能沿导线传输。
◆1887年,德国科学家赫兹用一个震荡偶子产生了电磁波,历史上第一次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
赫兹也是是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它是每秒中的周期性变动重复次数的计量。
◆1896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在赫兹实验的基础上,实现了无线电信号的远距离传送,在英国进行了14.4公里的通讯试验成功,并取得专利。
1897年起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无线电通信实验,他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
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的研究小组,在加拿大纽芬兰接收到从英国发送出来的第一个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信号。
对无线电波的文学描述
对无线电波的文学描述无线电波,宛如一位不可见的旅行者,在宇宙中穿行,携带着信息和能量。
它们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特定的频率和波长,能够传播电磁能量,并将信息传递至远方。
当我们谈论无线电波时,我们不得不提到频率和波长。
频率是无线电波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而波长则是电磁波传播一个完整周期所需的距离,单位是米(m)。
频率和波长有着相反的关系,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而频率越低,波长则越长。
无线电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它们以光速传播,速度为每秒约30万公里。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一种,它们的波长范围从几毫米到几百千米不等。
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无线电波,例如射频信号、微波和长波。
无线电波在宇宙中的传播并不受阻碍,它们可以穿透大气层、云层甚至是墙壁。
这种特性使得无线电通信成为可能,我们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声音、图像和其他形式的信息。
无线电通信的应用十分广泛,从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到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都离不开无线电波的传输。
无线电波的传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频率、天线高度和地形等。
当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时,如建筑物或山脉,会发生反射、散射和折射等现象,导致信号的衰减和变形。
这也是为什么在某些地方无法接收到强信号的原因。
当我们使用手机打电话或收听广播时,其实是在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手机通过无线电信号与基站进行通信,将声音转化为无线电信号发送出去,然后再通过基站传输到对方的手机。
广播电台也是利用无线电波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磁波,通过天线发射出去,人们可以在接收范围内收听到广播信号。
除了通信和广播,无线电波还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导航系统和天文观测等领域。
雷达利用无线电波的特性,可以探测和测量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导航系统则利用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
天文学家使用无线电望远镜观测宇宙中的无线电源,探索宇宙的奥秘。
无线电波是一种神奇的物理现象,它们以电磁波的形式向我们传递信息和能量。
(天线技术)第12章无线电波的传播
地面的地形、地物、建筑物等会 对无线电波的传播产生影响,需 要进行详细的场地勘测和设计。
水下传播
水下传播是指无线电波在水中传播的 过程,包括海水对无线电波的吸收和 散射作用。
海水对无线电波的吸收较大,因此水 下通信通常需要使用较低频率的无线 电波。
水下传播适用于水下通信损耗
大气层中的水汽、氧气、臭氧 等物质对无线电波的吸收和散 射作用会影响其传播路径和能 量分布。
大气层传播适用于短波通信、 超短波通信等近距离通信系统。
地面传播
地面传播是指无线电波在地球表 面传播的过程,包括地面对无线 电波的反射、折射和吸收等作用。
地面传播适用于微波通信、移动 通信等中近距离通信系统。
象。
穿透损耗的大小与障碍物的材质、厚度、 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建筑物密集,穿透
大小和频率等因素有关。
损耗对无线通信质量的影响尤为显著,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补偿。
散射损耗
散射损耗的大小与障碍物的形状、大小、表面粗糙度 和频率等因素有关。
散射损耗是指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规则形 状或粗糙表面的障碍物时,发生散射现象,导致信号 强度减小的现象。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的路径损耗公式为:L(d) = L(d0) + 10n log(d/d0),其中L(d)表 示距离发射机d处的路径损耗,L(d0)表示距离发射机d0处的路径损耗(通常d0=1 米),n是路径损耗指数,d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大气层传播模型
大气层传播模型适用于无线电波在大气中的传播。由于大气 中存在各种气体、水蒸气和悬浮颗粒,无线电波在大气中传 播时会发生吸收、散射和折射等效应。
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介质中,无线电波的传播 速度不同,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电视、雷达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电视、雷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线电波的应用无处不在,从收听广播到观看电视,从使用手机通信到依靠雷达进行导航和监测,无线电波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以及它在电视和雷达中的神奇应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无线电波的发射。
要将信息通过无线电波发送出去,就需要一个发射装置。
这个装置的核心部分是振荡器,它能够产生高频的交变电流。
就好像一个快速跳动的心脏,不断地向外泵出电波的“血液”。
通过天线,这些高频交变电流被转化为无线电波,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
然而,单纯的无线电波并没有携带太多有用的信息。
为了让接收端能够理解这些电波所代表的意义,我们需要对电波进行调制。
调制就像是给无线电波穿上了一件有特定标识的“衣服”。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和调频。
调幅是改变无线电波的振幅,而调频则是改变无线电波的频率。
通过这样的调制,声音、图像等信息就能被加载到无线电波上,从而实现远距离的传输。
接下来是无线电波的接收。
接收端的天线会捕捉到空气中传播的无线电波。
但这些电波还混杂着各种无用的信号,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首先,通过选频电路,我们可以挑选出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就像在一堆杂物中准确地找到我们需要的宝贝。
然后,经过解调,将加载在无线电波上的信息还原出来。
解调就像是把穿在无线电波身上的“衣服”脱掉,露出原本的信息。
当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技术应用到电视中时,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
电视台通过发射塔将经过调制的无线电波发送出去。
这些电波包含了图像和声音的信息。
电视接收机的天线接收到这些无线电波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将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声音从扬声器中播放出来。
在电视信号的传输中,图像的传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摄像机将拍摄到的画面分解成一个个像素点,然后对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进行数字化处理。
这些数字信息经过调制后,通过无线电波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电视机会对这些数字信息进行解调、解码和还原,最终呈现出清晰的图像。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无线网络安全管理的通知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无线网络安全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6.12•【文号】银保监办发〔2018〕50号•【施行日期】2018.06.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正文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无线网络安全管理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8〕50号各银监局,各保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较快,在银行保险机构的业务服务、移动办公和互联网接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线路连接控制及管理不规范问题,无线网络信息截取、非法入侵、伪冒诈骗等风险近期呈上升态势。
为加强风险防范,确保银行业和保险业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现就加强无线网络安全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指无线网络,指以无线电波为信息传输媒介,运用无线通讯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网络,包括银行保险机构的无线局域网(简称“WLAN”)和其使用的专用移动通讯网。
主要无线网络类型包括:(一)利用运营商提供的3G/4G等专用移动通讯网,支持离行金融机具、移动业务终端等设备连接银行保险机构内部通讯网络,或经营场所间网络通讯的移动通讯网络(简称“移动通讯专网”)。
(二)接入银行保险机构内部通讯网络,支持业务经营、办公、开发测试、培训等的无线局域网络(简称“内网WLAN”)。
(三)为银行保险机构客户或员工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无线局域网络(简称“互联网WLAN”),包括自建、租用运营商的互联网WLAN等。
二、银行保险机构应充分认识无线网络安全风险,在无线网络建设中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循“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原则同步推进,严格禁止私搭乱建和未经授权使用无线网络,杜绝不符合规范的无线网络。
境外分支机构还应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监管要求和法律规定。
论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细来说,该技术还能够被分成以下几大类:①循环频谱监测算 法:此算法有极多的应用优势,不仅能够对信号、噪声等进行 全面区分,也可以对信号类型开展监测。②滤波器匹配监测 法:此方法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具备最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其 主要监测的是硬件,因此在正式运行此方法的时候,应当事先 做好相应的硬件系统。③能量监测法:此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其 监测方式的非相干性,能够对信道内部背景噪音功率以及信号 进行直接监测,具备快捷、方便等众多优势
(2)技术化日常的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当前的无线电管 理工作而言,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技术的有效落实,能够为其 顺利开展提供可靠凭证。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从此项技术 的实际应用状况中及时掌握违法设置行为、数据信息改变状 况、违法人员发出的非法信号、发射功率以及频率参数等重要 信息。与此同时,无线电管理工作最关键的任务便是充分、实 时掌握使用无线电频率资源的具体状况,而其也能够为构建、 完善相关大数据库直接提供技术支撑。因此,不断完善无线电 频谱监测统计技术应用制度,能够确保无线电管理工作日益技 术化、专业化、规范化。
引言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能
够全面提升日常生产的效率,并且使生产模式得到加速转换。在 各类科学技术中,无线电技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应用 中不会受到时空限制和影响。相关监测技术能够对电磁环境进行 实时监测,最终提升应用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
1 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 如今在我国普及最广的无线电监测系统包含了三大关键模
块,即监测软件、天馈功能以及监测接收模块[1]。对于无线电 监测系统而言,频谱监测属于其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拥有着较 简单的工作原理,主要为:
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简介
《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
“四个体系”建设
◦ ◦ ◦ ◦ 完善的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先进的无线电管理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有力、高水平的无线电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高效、权威的无线电管理行政管理体系;
•
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线电管理的理念、技术手段也都在进行着深刻的 变革。管理的方式正向着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方向 发展。管理理念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转变、从被 动监测到主动监管转变。 网格化管理是通过现代通信和信息化技术将管理的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单 元实现网格内统一管理标准、规范、响应、考核;网格间信息交流,资源共 享。通过将大范围的粗线条管理逐步分解细化逐步实现无线电管理的标准化 管理,增强快速查询、快速分析、快速反应的动态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 数字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无线电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通信技术的飞速发 展也促使电磁频谱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越来越准确精细。从前“以点概面”的 粗犷式定性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的定量管理方向发展。使得原本空洞的无 线电管理变得有目标、有内容、有头绪、可操作、可检查、有依据、有成果, 为规范化的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
无线电频谱(radio spectrum)一般指9KHz~3000GHz频率范围内发射无 线电波的无线电频率的总称。 无线电波的划分
频带名称 极低频 超低频 特低频 甚低频VLF 低频LF 中频MF 高频HF 甚高频VHF 特高频UHF 超高频SHF 极高频EHF 至高频 频率范围 3-30Hz 30-300Hz 300-3000Hz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30-300MHz 300-3000MHz 3-30GHz 30-300GHz 300-3000GHz 波段名称 极长波 超长波 特长波 甚长波 长波 中波 短波 米波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丝米波 波长范围 100kkm-10kkm 10kkm-1kkm 1000km-100km 100k-10km 10k-1km 1000-100m 100-10m 10-1m 100-10cm 10-1cm 10-1mm 1-0.1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日常监测是无线电监测之本无线电管理是以技术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来实现。
技术手段是基础,法律手段是依据。
日常监测是技术手段中很重要的部分之一。
1.日常监测的目的:通过日常监测定期地为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道占用度、频段利用率及各频段各业务段背景状况等,具有结论性的报告。
为无线电管理部门指配频率、规划频率、频率协调,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日常监测及时发现有害干扰、并排除干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地为首脑机关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服务。
要求我们不但有较强的技术手段和能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2.日常监测的内容和意义: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空间里,看不见的电磁波几乎无所不有,电磁波中既有各类无线电通信业务又有广播、电视、雷达、导航、遥感、遥测、射电天文等业务及工、科、医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
如何保证各种无线业务有序正常的工作和发展,就需要进行连续不断的无线电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常年积累监测数据和分析数据为频率规划、指配和新业务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定期监测和测量已知发射台频率的准确性,有没有产生频率偏移,有就会影响通信效果和产生干扰。
测量已知电台发射频率占用带宽是否超宽,有就可能影响左右邻道的正常通信。
测量已知信号的幅度(电平、场强)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开场测试较为复杂,因环境的复杂产生多径反射,传播极化、天线的方向、高度及俯仰角不同,造成测试信号幅度是一变化的相对值。
测试信道或频段的占用度,分析其利用率。
分频段分业务的背景噪声测试及评估,可向领导和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各个频段背景环境的状态和指标,同时可为频谱工程做干扰协调计算提供技术依据。
坚持日常监测可及时发现不明电台、违规电台、非法电台和非正常辐射及正常通信中的异常现象,并及时排查和解决。
在监测中要想区分哪些是违规电台、非法电台及非正常辐射,还要对信号的某些特征如:音响、频谱波形、调制方式、调制速率、电台标识、发射瞬态特征、出现的规律和时间等等,进行监测、测试和分析比较来判断识别而确定。
3. 日常监测的手段:根据无线电监测内容的要求,建设一个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监测站是非常必要的。
一是定期为无线电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同时也要做长期的积累和分析;二是要具备在重要事件和应付突发、紧急情况中进行无线电监测和干扰排查能力。
无线电日常监测的常用手段是:① 全向接收:全方位和全频段(根据任务可分成若干个频段)的监测和测试,包括信号的搜索捕获、信号参数测量、频段的测量,根据需要要保证接收数据的完整性(可考虑用多部接收机并行操作方式)。
② 全景监视:对重要的频段实施重点监控和测试,在视觉上较为直观,在查找干扰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③ 信号分析与识别:对信号音响的识别、频谱的波形分析、信号的调制与编码的分析及记录信号的出现的规律等来判断信号的特征。
④ 测向定位:无线电测向定位是获取无线电辐射源方向、仰角和位置信息的一种手段,它包括一是测向,二是定位。
通过无线电测向定位可以确定信号来波方向并测定信号源的地理位置 。
⑤ 监测数据库:是具有将监测、测量、信号识别、测向、数据分析统计、记录存储和生成监测报告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灵活方便的系统。
(95年美国无线监测专家来华讲课时称监测数据库是无线电监测新的里程碑。
)4. 日常监测的方法:对无线电信号的监测和识别是无线电频谱监测的重要内容。
我们监测的对象分为已知电台、未知电台和非正常电磁辐射,对它们进行监测和识别,可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规律、性质、类别、位置及运动轨迹。
一般无线日常电监测可分为4层:①信号采集---将空中无线电信号真实地接收下来,要求监测接收的信号要真实(不论是频谱波形还是语音不能有假信号),同时测试接收的数据要完整(对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要有一定的捕获概率和连续性);这样才能使监测的结果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可用性及实时性。
具备一定的设备操作技能和一般信号鉴别能力的人员均可胜任。
② 信号查找---即通过无线电监测技术手段查找到不明电台、非法电台、干扰辐射源的具体位置。
除有一定的设备操作技能和信号鉴别能力外,还要具备移动监测和测向定位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经验。
③ 信号分析---对监测的信号进行音响识别、频谱波形比较及分析,调制方式、调制速率的测试,编码特征、发射的瞬态特征的捕获分析及台标识别等来判断和区分信号的属性和正常于否。
此项工作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层次高的既要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信号分析仪表。
④ 数据整编---将大量的监测数据经分析整理,形成简洁的具有结论性的直观易懂的报告,上报无线电管理部门和相关领导。
这项工作也是需要一定水平的人员来做,在日常监测中要注意到,不同业务所占的频率带宽、调制方式不同,所以测量时设备的带宽、分辨率、解调方式、步进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对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的测试方法及单基站和多基站发射的开场测量也是有有很大差别的。
在使用场强仪、测量接收机、监听接收机、频谱仪时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要注意各种设备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不同,来合理地设置仪表的测量参数而达到测试结果能真实地反映被测信号的特征。
5. 日常监测的分类:监测可分为固定式监测和移动式监测。
固定式监测:监测设备和天线的种类比较齐全、数量多、功能强、自动化程度高、监测覆盖面积大作用距离远,多用于长期连续监测。
半固定式监测:在山上、楼顶上或某些特殊的地方,能较方便接到电源,设备能安放在屋内或临时架设的简易房间及帐篷中,天线能方便地架设起来,根据需要可连续工作几小时或几个月以上。
主要是完成临时任务或重要任务时监测位置的应急补点作用,任务结束后就可以很方便地拆走。
移动式监测:一般用车载(也有用飞机载、船载、卫星、气球、飞艇上装载等)可在行进(运动)中进行监测和测向,就车载而言其灵活性、机动性强,近距离逼近监测和测试非常方便和可靠。
但车上设备的种类、数量因车体空间受到限制使其功能和自动化程度大受影响,尤其是天线有效高度低使监测覆盖面积和作用距离也大大缩小,在城市中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另外车载天线多为有源天线靠近大功率发射易产生接收互调。
半移动式监测:监测设备是固定在车上但行进中不能进行监测或测向,当选择某一地方停下车后将天线升起或临时在车外部架设天线再进行监测或测向。
灵活性不如移动式监测,但监测精度或监测覆盖要高于移动式监测,主要是天线受车体的影响小了或天线的有效高度高了。
多适用于在郊区、野外开阔地和车能开到的山上而无房无人无电源的地方,人在车上进行临时的监测或测向。
便携式监测:由人员可携带的设备和天线,较方便地上楼、上塔和进房间进行干扰源的查找和定位。
一般要查到干扰源(天线)的确切位置,经常会用到此方法。
监测站主要包括:① 天线及天线分配交换系统在内的天馈系统;(在城市固定监测站一定要慎用有源天线,最好不用有源天线以避免假信号的产生)② 监测(频段监测和信道监测)、监控(控守)和信号处理等组成的监测系统;③ 测向和测向指挥系统(含交绘和通信系统)④ 记录存储及辅助设备(含监测数据库)6. 监测网在日常监测中的作用:监测网是为日常监测和查找干扰服务的,监测网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反应出整个监测系统指标的好坏。
独立监测系统的指标和功能通过网络的链接有些是提高和加强了,有些指标则是下降了。
建设中也要考虑到建网的成本和有效的利用率。
监测联网软件指令要简捷明了,格式和标准要统一,能使各种型号的监测和测向设备都能在网上相互调用。
监测网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监测设备和监测数据资源的共享和网络化的指挥调度功能。
通过监测网可对全网或局域网的监测设备进行校频、校时和同步监测;测向交绘时监测站可向多个相关测向站发出测向的提测、配测指令,对跨地区、跨省份的干扰查找会非常的准确和及时;对移动信号、离散信号的监测和测向交绘更需要有高质量的监测网来支持才能完成。
同时还可利用监测网,使设备齐全和人员素质高的监测站为下一级的监测站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解决监测中的复杂问题和疑难问题。
过去只能用无线电报、有线电话,甚至是信件来传递监测信息,在时效性和可靠性上较差,在灵活性和方便性上更是无法比拟的。
监测站的分级不是以投入的资金多少,建筑面积多大为标准,而是要看监测频段的覆盖和监控范围的覆盖,频率、场强测量的精度和级别,监测功能和监测能力的多少(例如能同时监测多少个频段或信道,是否是全天侯的等等)和解决实际问题、疑难问题和信号分析识别的能力等综合因素而定。
要考虑到监测站在频域、时域和覆盖域上的有效能力,对下一级监测站的技术支持能力。
另外也要考虑此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等因素。
在一个城市或地区要建成什么规格,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及重要程度对重点频段和信道配置监测设备,并要考虑覆盖的方向和区域,测向交绘要考虑到交绘角度和基线距离等因素,合理的布局来选择监测站和测向站站址(要考虑电磁环境和地理环境对监测站的影响),决定设备的选型和数量。
测向的任务主要是完成在日常监测中发现的不明台、非法台和干扰辐射的位置查找及执行特定任务时的定向定位。
测向的作用在常规监测中所占比例不到1%,但测向设备的价格却是一般监测设备的几倍到数十倍,可是在正常的无线电监测中不明台和非法台应该是很少的,测向设备的利用率只是监测设备利用率的百分之几(测向除了查找不明台、非法台和有害辐射外还须定期对已知台的位置进行复测),而且是监测设备作用发挥的越充分测向系统的利用率才会越高。
所以一个地区或城市首先建的应该是以监测、测试功能为主的监测站而不是以测向为主的测向站,应充分认识到无线电监测是以日常监测为主,当监听(监测)到不明信号、干扰信号后再通过提测和配测来指挥测向,进行测向交绘定位。
监听系统的灵敏度往往要高于测向系统的灵敏度,一般指挥中心都是设在监听中心,由监听指挥测向。
在一个地(区)市只要有一副天线和一部接收机(或频谱仪)就可以开展最基本的定性的常规监测和协助查找干扰。
目前我国一些省市的监测设备要比一些发达国家的还要先进,主要是在测向设备上,但在日常监测设备上和利用率上就相差较大,用测试接收机当测向机用是一种浪费。
在一个地区建设较完善的超短波监测网(含一个监测指挥中心),要做到全频段全天候的自动监测,定期提供全频段的日常监测报告和频谱监测数据为频谱工程及无线电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有适应突发、应急事件和重大活动时的无线电监测能力,可根据任务连续存储记录信号频谱数据、音响、示向、时间……等参数。
在日常监测中要建成和不断完善本地区超短波信号监测数据库和频段监测数据库。
有条件的省一级监测站可建立较全面的信号分析中心、信号分析实验室,提高对信号的分析识别能力,开展电台指纹分析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