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无线专网一体化混合组网及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配电通信接入网中混合通信组网的研究

配电通信接入网中混合通信组网的研究


32
卷 第 227 期

T e le
c o m m u n

ic
a

n s

r

c

Po
w e r
V 0 1. 2 3
NO 2 2 7
. .
36

20 11
年 9 月
10
1 3
tio
fo
E le
tr
ic
Sys te
m
S e p 10

20 11
配 电通 信 接 入 网 中 混 合 通 信 组 网 的 研 究

配 电 自动 化 通 信 系 统 的 组 网
2 ) 中压

电力线载波[

12
]

无线
电力 线 载波通 信技术是 综合运 用 多种


专 网陋



无 线 公 网m

6】
等多种通信方式 在实际应

调 制解调 技术 信道 编码 技术 拟 前 端 技术 以 及 耦合 结 合 技 术
网络通 信技术 模

用 中 由于 需 要 考 虑 现 场情 况 应 用 需 求 经 济成
网 的重 要 信息基 础 设 施

是建设 智能 电 网 的主要

1 1

接入 层 通 信 网解 决方案
内容

自动 化 和 智 能 化 是 智 能 电 网 的 重 要 特 性 具
接 人 层 通 信 网 络 实 现 配 电 子 站 和 配 电终 端 之 间 的通 信 主 要 采 用 光 纤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电力无线专网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建立的一种专用通信网络,用于实现电力系统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和控制。

由于电力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低时延和大带宽需求的特点,因此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成为了解决电力系统通信问题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网络规划的基本概念、技术要求、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一、网络规划的基本概念网络规划是指根据一定的目标要求,对网络中的各种网络设备、信道资源、传输介质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布局。

在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和通信需求,从而设计出能够满足电力系统通信要求的无线网络方案。

网络规划的关键内容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信道规划、频率规划、覆盖范围确定、信号干扰分析、网络优化等方面。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是网络规划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网络节点的选址、天线的安装高度和方向、信号覆盖区域等方面的设计。

而信道规划和频率规划则是保证网络通信质量的关键,它们可以避免信号干扰和频谱资源浪费,提高网络的通信质量和容量。

二、技术要求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需要满足电力系统通信的特殊需求,因此在技术方面需要具备以下几项主要要求:1.高可靠性:电力系统对数据通信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无线网络在规划时需要保证通信的可靠性,避免因信号干扰或天气等因素导致通信的中断或丢包。

2.低时延: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需求对通信时延要求非常高,因此无线网络在规划时需要保证通信时延的稳定性和低延迟。

3.大带宽:电力系统中需要传输大量的实时数据和视频信号,因此无线网络需要满足大带宽的需求,保证通信质量和传输效率。

4.灵活性:电力系统的布局和设备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无线网络需要具备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

5.安全性:电力系统的通信数据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因此无线网络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通信数据的安全传输。

三、应用场景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电力生产、传输、配电以及电力设备的监控和控制等方面。

电力无线专网实施方案

电力无线专网实施方案

电力无线专网实施方案一、引言。

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已成为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

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对数据传输速度、网络覆盖范围、通信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电力无线专网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规划、技术选型、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一套电力无线专网实施方案。

二、网络规划。

1. 网络结构规划。

电力无线专网的网络结构应当充分考虑到电力系统的特殊性,采用星型、环型或者混合型拓扑结构,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网络域,确保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畅通。

2. 覆盖范围规划。

针对电力系统的广域覆盖需求,应当采用多种覆盖方式,包括室内覆盖、室外覆盖、隧道覆盖等,以确保网络信号覆盖到每一个需要通信的角落。

三、技术选型。

1. 传输技术选型。

在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中,应当选用适合电力系统的传输技术,如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以满足对传输速度和带宽的需求。

2. 接入技术选型。

针对电力系统的接入需求,应当选用适合的接入技术,如LTE、WiMAX等,以满足对接入速度和网络容量的需求。

四、安全保障。

1. 数据加密保障。

在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中,应当采用高强度的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2. 访问控制保障。

为了保障电力无线专网的安全性,应当采用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授权设备和用户的接入,防止网络被恶意入侵。

五、总结。

电力无线专网的实施方案涉及到网络规划、技术选型、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考虑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和特殊性。

只有在合理规划网络结构、选用适合的技术、加强安全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电力无线专网的高效运行和稳定发展。

希望本文提出的电力无线专网实施方案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浅谈230M无线专网和GPRS无线公网双信道通讯的方法

浅谈230M无线专网和GPRS无线公网双信道通讯的方法

浅谈230M无线专网和GPRS无线公网双信道通讯的方法发表时间:2018-06-15T10:02:05.2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5期作者:王轶王雷张靳予[导读] 摘要:目前,昆明供电局现有扩展型负荷控制管理终端有230M专网及GPRS公网通信两种通讯方式。

(昆明供电局计量中心) 摘要:目前,昆明供电局现有扩展型负荷控制管理终端有230M专网及GPRS公网通信两种通讯方式。

本文分析了现有230M无线专网及GPRS公网无线信道通信方式,提出一种双通道负控终端接入用采系统。

关键词:230M无线专网;GPRS无线公网;双信道通讯方法 1、通讯方式 1.1、230M无线专网通信方式基于软件无线电、无线自组网和高效调制解调的无线高速通信技术,具有基站覆盖范围广和通信速率高的特点,可以实现低速230MHz电力无线专网通信系统的无缝升级。

采用自组网技术,通过路由中继增加基站的覆盖范围和通信成功率,降低系统建设成本;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设备的兼容性,能够自适应低速专变采集终端的所有调制方式;采用高效调制解调技术,支持高速率通信。

基站与主站之间通信采用Q/GDW XXX.4—20**230MHz电力无线高速通信设备基站与主站间通信协议。

基站与通信单元之间组网通信采用Q/GDW XXX.5—20**230MHz电力无线高速通信设备基站与通信单元间通信协议。

1.2、GPRS无线公网通信方式基于GPRS网络数据传输的终端和主站之间链路传输过程按照Q/GDW 1376.1-2013规约平衡传输过程执行,终端能够获得固定的IP并永久在线,与主站的通信方式工作在混合模式(F88中的D5~D4=0)。

终端采用TCP通信协议方式,同时工作在主动上报和主站召测的工作模式下,以主站召测为主。

终端在每次上电或重新拨号后可获得一个根据SIM卡手机号分配的固定IP地址,然后用F87中的端口号建立一个TCP Server,此后一直保持监听状态,等待主站TCP连接。

南方电网两项成果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

南方电网两项成果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
[10] 李文伟, 陈宝仁, 吴谦,等 . TD-LTE 电力无线宽带专网技 术应用研究[J]. 电力系统通信, 2012, 33(11): 82-87.
[11] 姜玉叶, 丁保华, 赵志科等 . 基于 OPC 和 GPRS 的空压机远 程通信状态监控系统设计[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5 (03): 107-110.
典型推介
进行扫频并直接限制,保障无线传输过程中,信道 信息不会被其他非法设备截取。
4 结束语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LTE 电力无线专网 未来在电力通信终端接入网的建设中占有不可替代 的地位,文章首先对当前无线技术的安全策略进行 了分析,并结合电力无线专网的特点进行了风险分 析,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将对 LTE 无线 专网的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 王浩, 衷宇清, 容志能,等 . TD-LTE 电力无线宽带系统多 频混合组网研究[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3, 11(08): 24-30.
[6]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 关于印发民用超短波遥测、遥 控、数据传输业务频段规划的通知,1991.
[7] 郭志华, 薛晓慧, 厉娜, 等 . 配用电无线通信专网在复杂 地 理 环 境 下 的 应 用 研 究 [J]. 电 信 科 学 , 2015, 31(05): 171-178.
[2] 周春良, 张峰, 程伦,等.LTE230 无线通信基芯片的设 计与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15,41(12):48-50.
[3] 杜春梅, 代长明, 屈建平,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监 控系统研究[J]. 电源技术, 2014,38(05):914-915.
[4] 陈立明, 陈华军, 郭晓斌,等 . TD-LTE 电力无线专网端到 端安全防护系统[J]. 南方电网技术, 2016, 10(01): 4953+67.

电力无线宽带专网解决方案

电力无线宽带专网解决方案

下行:108Mbps
四、LTE专网优势-时隙配比优势
视讯类
移动互联网类
其它类
移动搜索 移动广告 移动社区网 络
……
上下行配 置类别 编号
0 1 2 3 4 5 6
上下行 配置比
3:1 2 :2 1:3 3:6 2:7 1:8 5:4
帧编号 0 123456789 D SUUUDSUUU D SUUDDSUUD D SUDDDSUDD D SUUUDDDDD D SUUDDDDDD D SUDDDDDDD D SUUUDSUUD
四、LTE专网优势-应用优势
技术优势 频谱优势
TD-LTE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4G的技术,相对 3G等无线接入技术,带宽有革命性的突破,各种业务QOS得到了很
好的保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网络也更加安全可靠。
TDD频谱资源丰富,不需要对称性,容易获取,投资性价 比高,特别是政务网建设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电力无线宽带专网解决方案
GLOBAL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 INTEGRATED SERVICE PROVIDER
一、电力通信网概述
配电自动化主站
供电企 业信息 集成
配电GIS
变电所自动化
通信网络
馈线自动化 用电自动化
➢城市10kV线路全年 平均利用率在30%以 下,美国为43%,最 大负荷时刻,平均负 载率普遍在40~50% 以下,而东京为75% 以上; ➢供电可靠性方面, 2009年全国城市用户 年平均停电时间为 9.111小时,而东京为 5分钟。
作为整个系统中必不可缺的就是安全的传输网,LTE专网设计使用不同频段既能够保证所 采集的数据能够无干扰安全的传输到数据中心,也能够安全准确无误的将数据中心的信令下传 给智能采集设备。

新型230MHz无线宽带专网

新型230MHz无线宽带专网

2013年宁夏电力公司新型230MHz无线宽带专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宁夏电力公司2013年6月目录1. 目的和意义 (5)1.1. 总体概述 (5)1.1.1 项目名称 (5)1.1.2 项目背景 (5)1.1.3 指导思想 (6)1.2. 调查研究的主要依据、过程及调研结论 (6)1.2.1 主要依据 (6)1.2.2 现状调研 (7)1.2.3 调研结论 (8)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原则 (9)1.3.1 建设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的必要性 (9)1.3.2 电力无线通信专网技术体制分析 (9)1.3.3 基本原则 (13)1.4. 效益分析 (15)1.4.1 企业效益 (15)1.4.2 社会效益 (17)2. 项目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19)2.1. 项目设计原则 (19)2.2. 项目设计依据 (20)3. 项目实施内容 (21)3.1. 项目建设内容 (21)3.1.1 覆盖仿真模型 (21)3.1.2 业务种类和容量需求评估 (22)3.2. 建设方案 (24)3.3. 建设原则 (27)3.3.1 无线基站部署方案 (27)3.3.2 EPC设置方案 (27)3.3.3 eOMC设置方案 (27)3.3.4 传输需求 (27)3.3.5 电源部分 (27)3.3.6 通信终端部分 (28)4. 预期目标和评价结论 (29)4.1. 项目实施预期达到的目标 (29)4.2. 结论 (29)4.3. 项目的进度安排 (30)5. 项目费用预算 (31)附录:LTE230系统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目的和意义1.1.总体概述1.1.1项目名称新型230MHz无线宽带专网建设项目。

1.1.2项目背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和《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通信网规划》,以及十年远景目标规划,国家电网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设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并要求2015年之前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实现中低压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

5G专网分阶段组网及配置方案研究

5G专网分阶段组网及配置方案研究

5G专网分阶段组网及配置方案研究摘要:近几年5G专网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使运营商在专网项目实施中能够更加有针对性,需要制定分阶段的组网及网络配置方案。

在业务类型、信息化需求、对5G技术的认识以及资金投入方面,对专网客户需求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客户对5G专网网络方面的需求以及相应的技术实现方案;最后,结合应用案例提出了5G专网项目的分阶段建设方案的建议。

1、概述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十分快速,其中我国5G 网络的发展速度尤其令人瞩目。

5G专网是利用5G无线通信技术组建专用网络,为垂直行业提供高性能通信服务的一种技术方案。

通信运营商利用该技术方案,打造标准化+定制化的系列产品,从而形成5G 在2B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如中国联通推出的虚拟、混合、独立等不同类型的5G专网产品,分别对应不同的建设模式。

随着我国5G网络建设的推进,5G专网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专网客户需求差异性分析笔者长期从事5G专网研究与行业创新应用工作,通过白皮书、专题会议、调研表格等方式对国内三大运营商近几年的专网项目进行调研分析,总体上来看项目的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应用的业务类型更加丰富,同行业的结合也更加紧密。

但与此同时,不同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对5G专网需求的差异性也很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业务类型高清视频类业务需要网络提供足够的上下行带宽,移动类业务需要通过无线方式实现灵活接入。

这两点正是现阶段5G技术最突出的优势。

因此,同时具备这2方面特征的移动视频类业务如移动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等最先得到了应用。

生产控制类业务往往需要确定性的时延和极高的可靠性,部分业务还需要网络提供二层组网能力,相关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因此尚无法规模应用。

2.2信息化需求部分行业提出了明确的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通过行业政策或企业战略的方式进行推广。

如在矿山领域,近年来国家管理部门要求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矿山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智能控制与智慧调度。

电力无线专网230MHz和1800MHz关键技术对比分析

电力无线专网230MHz和1800MHz关键技术对比分析

收稿日期:2019-02-10电力无线专网230MHz和1800MHz关键技术对比分析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Key T echnologies for 230 MHz and 1800 MHz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s电力无线专网是解决电力终端接入网的主要方案。

目前有230 MHz 和1 800 MHz 两种基于TD-LTE 的技术体制,对两种技术体制从频率、覆盖能力、速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结合电力无线专网的业务特点,分析两种技术各自的优劣势。

最后,对两种技术体制从性能、产业链、业务适配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小结,给出两种技术体制各自的优劣势和适合的业务承载方式。

电力无线专网;覆盖分析;LTE-G ;IoT-G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is the main solution to electric terminal access network.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technological systems based on TD-LTE with 230 MHz and 1800 MHz, where comparisons are made in terms of frequency, coverage and capacity in this paper. Furthermore, combining the service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systems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two technological systems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industry chain and service adaptability are summar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erating regimes and the suitable service bearers are given, which provides a key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solution selection of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s.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coverage analysis; LTE-G; IoT-G(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China Information Consulting &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210019, China)【摘 要】【关键词】颜军YAN Jundoi:10.3969/j.issn.1006-1010.2020.02.012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20)02-0058-06引用格式:颜军. 电力无线专网230MHz和1800MHz关键技术对比分析[J]. 移动通信, 2020,44(2): 58-63.0 引言随着国家电网提出智能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目标,为解决电网末端控制“最后一公里”的通信问题,国家电网选择电力无线专网作为主要解决方案。

浅析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的应用

浅析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的应用

浅析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力专网系统。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有线通信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电力无线专网应运而生。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电力无线专网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电网调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在过去,电力系统的调度通常依赖于有线通信,存在着信息传输速度慢、可靠性低、扩展性差等问题。

而电力无线专网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调度的效率和可靠性。

电力无线专网还能够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电网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

1.2 研究意义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使用无线专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设备和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有效减少电网运行风险,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研究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电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潜力,并分析其对电网调度的影响。

通过研究电力无线专网的概念和优势,了解其在提高电网调度效率、增强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通过分析电力无线专网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电力无线专网的概念电力无线专网是指基于电力系统的通信需求而设计的无线通信网络。

它是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对通信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而专门设计的。

电力无线专网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如LTE、5G等,结合电力系统的特殊需求,实现高效的通信传输。

无线专网在新能源发电场站中的应用

无线专网在新能源发电场站中的应用

1202023年 第 12 期121张晓静 包红凯:无线专网在新能源发电场站中的应用或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的网络上;网管是对移动网络中的终端、基站、核心网设备进行运维、管理的设备,网管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对终端的管理,一般不直接管理通信终端设备。

2.2 无线专网分类无线专网主要通过蜂窝移动网络进行通信,根据通信制式的不同分为2G 专网、3G 专网、4G 专网、5G 专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较为通用的为4G 专网和5G 专网。

另外,业主单位依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结合网络安全性、传输时延、成本等的要求,选择虚拟专网、混合专网或独立专网[4,5]的不同组网类型,组网类型的不同主要是依据专网通信设备由业主还是运营商管理。

虚拟专网是指公网运营商向行业用户提供的满足其业务及安全需求的高质量专用虚拟网络[6],包括租用VPN 通道、租用5G 切片等方式[7]。

虚拟专网复用公网成熟的网络基础设施与频段,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向运营商提出定制化要求,硬件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主要由运营商完成。

虚拟专网网络架构图如图2所示。

公网专网公网终端业务终端通信终端业务网络互联网终端基站核心网数据网络公网切片公网切片专网切片专网切片图2 虚拟专网网络架构图Fig.2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混合专网是指无线通信网络的控制面设备使用公网基础设施、用户面设备由业主单位独享的移动通信网络,其控制面管理与维护由运营商完成,用户面设备放置在业主侧,可由场站业主自主管理与维护。

该组网模式可保证电力生产数据本地卸载,保证电力数据安全;同时避免公共网络拥堵对用户生产业务的影响。

混合专网网络架构图如图3所示。

公网专网公网终端业务终端通信终端业务网络互联网终端基站核心网数据网络公网切片AMF/SMF 等专网切片UPF/MEC 等公用独用图3 混合专网网络架构图Fig.3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hybrid private network独立专网是指由业主独立建设物理独享的无线通信系统,包含:终端、基站、核心网、网管等整套通信系统。

基于火力发电厂的5G专网规划建设方案探讨

基于火力发电厂的5G专网规划建设方案探讨

通信网络技术基于火力发电厂的5G专网规划建设方案探讨鑫,施梁,陈鹏飞,迟(国能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广东江门专网建设经验,探讨了基于火力发电厂场景的专网建设在网络架构设计、设备选型、安全性设计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最终得出基于火力专网;组网架构;设备选型;5G自服务;智慧电厂Discussion o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5G Private Network Based on ThermalPower PlantsWEI Xin, SHI Liang, CHEN Pengfei, CHI Peng(Guoneng Guangdong Radio Mounta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JiangmenAbstract: By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ng a 5G private network in a thermal power pla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 5G private network based on the scenario of a thermal power plant. It analyzes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5G private network in terms of network architecture design, equipment3种不同部署方式的5G 专网架构如图1所示。

联通公网 核心网5G 基站公网用户专网用户互联网企业内网 数据中心公用UPF+MEC(a ) 5G 虚拟专网架构公用AMF/SMF 5G 公网5G 专网公网用户公用UPF专网用户共享基站互联网企业内网 数据中心专用UPF+MEC(b ) 5G 混合专网架构公用AMF/SMF 5G 公网5G 专网公网用户公网基站公用UPF专网基站专网用户互联网企业内网 数据中心专用AMF/SMF 专用UPF (c ) 5G 独立专网架构图1 5G 专网架构1.2.2 火力发电厂5G 专网组网方案选择火力发电厂5G 专网建设不仅需要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4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能安全〔2015〕36号)、《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相关要求,而且需要贴合火力发电厂生产的实际要求,最大限度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电力无线专网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电力无线专网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电力无线专网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一、抽水蓄能电站的概述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水位高低的能量差来进行电能储存和调度的电站。

它由上游水库和下游水库组成,通过抽水机将上游水库的水抽到高水位的下游水库中进行储存,当需要释放电能时,会通过水轮机将蓄存的水向下流动,带动涡轮旋转发电。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储能效率高、调度灵活、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电站。

二、电力无线专网的原理电力无线专网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电力信息传输和监控控制的网络系统。

它利用无线传感器节点和网络节点进行通信,可以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且具有较大的网络覆盖范围和数据传输容量。

电力无线专网是一种自组织、自配置的网络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自动调整网络拓扑和节点布局,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1.数据传输与监测电力无线专网可以实现抽水蓄能电站的各个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与数据传输,包括水位、水流速度、电机运行状态、温度等信息。

通过将传感器节点安装在电站的各个关键位置,可以直接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对电站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

2.控制与调度电力无线专网可以实现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控制与调度。

通过在水轮机、电机等关键部位安装执行器和传感器节点,可以实时获取电站运行状态,并通过专网传输数据到控制中心,实现远程控制和调度,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3.故障诊断与维护电力无线专网可以实现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通过监测电站各个关键部位的传感器数据,可以实时分析和判断电站的故障原因,并通过专网传输数据到维护人员的终端设备上,实现故障远程诊断和维护,提高电站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4.安全与防护四、总结电力无线专网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是一种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此外,电力无线专网还可以实现电站的故障诊断与维护、安全与防护等功能,为电站的运行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无线专网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优化研究

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优化研究

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优化研究孔为为;罗先南;贾鹏;于佳倩;张正彦;毕善钰【期刊名称】《现代信息科技》【年(卷),期】2018(002)012【摘要】为保障电力业务应用需求情况下电力无线专网通信性能,需针对无线专网网络覆盖性能进行规划并优化以满足电力业务需求.本文依据1800MHz无线专网技术体制为例,针对电力业务特征分析其对无线专网网络覆盖性能要求,并依据业务种类、业务实时性、业务带宽、业务分布及业务周边建筑环境等因素提出电力无线专网建设规划建议,并对网络优化过程涉及的网络覆盖调整、无线干扰进行介绍,并提出网络优化干扰整治方案,为LTE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运维提供指导意见.【总页数】3页(P62-64)【作者】孔为为;罗先南;贾鹏;于佳倩;张正彦;毕善钰【作者单位】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000;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000;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000;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23;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000;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TM73【相关文献】1.基于TD-LTE1800MHz的电力无线专网覆盖性能优化研究 [J], 徐杰;侯功华;何尚骏;杨力帆;林琳2.LTE230MHz电力无线专网KQI指标优化研究 [J], 潘博;唐星;齐世强3.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优化研究 [J], 孔为为;罗先南;贾鹏;于佳倩;张正彦;毕善钰;;;;;;4.230 MHz电力无线专网网络优化研究 [J], 陈小惠;杨芳僚;刘津;聂海涛5.电力无线专网优化研究 [J], 刘海林;王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优化研究

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优化研究

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优化研究摘要:无线通信作为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重要技术之一,无线公网及230MHz数传电台已在电力营销、运检等业务系统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目前,很多省市公司已经开展了3/4G电力专网试点应用,如3G(WiMAX,McWILL)及4GTD-LTE等。

业务应用领域包括传统配用电业务及新型智能电网业务等。

无线通信在电力应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优化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无线专网;规划;优化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发展成无线移动网络,客户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今的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向智能化发展。

电力企业使用电力信息通信和无线网络,建立了电力无线专网,具有广泛性和高性能特点,能够为电力企业提供数据、图像、语音等技术支持,为了更好的提高电力无线专网规划需进一步各有优化研究。

1电力无线专网架构1.1主站主站系统一般位于供电大楼,包括网络管理平台、监控中心、数据中心等。

其中网络管理平台主要负责网络状态监控(包括对各个终端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与分析)、故障诊断和报警(包括对网络状态的检测以及各个设备工作状态的调整和故障的处理以及预警)、设备管理(包括对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管理)等。

同时,它能够对现存的电力信息管理进行融合,并可在各种多媒体手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调度指挥系统,具体包括:调度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可视电话调度系统和监控系统。

1.2核心网核心网与主站直接相连,它主要为用户提供连接、对用户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具体包括:负责终端认证、终端IP地址管理、移动性管理等。

电力无线专网系统的核心网可以提供的基本业务有配电自动化、负荷管理、用电信息采集、应急抢修检修、调度指挥及移动资产可视化管理(如视频监控)等。

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解析

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解析

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解析作者:王俊来源:《中文信息》2019年第09期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无线电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在行业中广泛应用。

在目前我国无线电管理中,一体化建设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同样在建设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阻碍。

本文就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无线电一体化建设途径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9-0-01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不少关于无线电管理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对于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已逐步开展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

目前,在重点示范地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离实现高度信息化、一体化的无线电管理系统目标又近了一步。

虽然取得的发展历历在目,但是不足之处仍有很多,离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建设最终的目标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可以说,前行道路任重而道远,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建设正处于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历史节点,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建设一体化无线电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一、建设无线电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必要性完备的管理一体化系统是以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系统为前提,以实际业务需求为准入点、利用信息数据化的手段、整合国内无线电行业市场,以实现对无线电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化高效管理、科学决策、数据连续共享的发展战略目标。

1.实现了整合国内管理行业市场的目标无线电管理一体化不单单是简单的软件系统,它具有完备的整体结构,无论从难度还是规模,不亚于任何一项工程,是整合全国范围内管理行业的业务需求、应用流程、数据信息,形成跨地域式、连接各个数据孤岛的一体化枢纽系统。

涵盖无线电管理的全国业务信息领域。

2.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一体化系统将原先的无线电管理机制转变为“扁平型”的组织管理架构,密切了业务技术人员与行政管理层之间的往来,拉进了管理决策人员与基层业务工作者的距离,实现了更有效的沟通,为管理层提供实时、准确的原始信息,有利于做出更高效实用的决策内容;对人员工作内容分工更明确、人员配备更合理,保证了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时效性、科学性、标准性,提高了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应对[1]。

电力无线专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力无线专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力无线专网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也逐渐开始探索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无线专网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网络,具备覆盖范围广、容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等优势,在电力系统运行与监控、安全保障、故障检测与诊断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旨在对电力无线专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技术、经济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

2. 技术可行性分析2.1 电力无线专网技术特点电力无线专网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广域电力系统的全面覆盖,具备以下技术特点: - 高速率传输:电力无线专网能够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满足电力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的需求; - 安全可靠: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和安全机制,能够保证无线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多节点连接:支持多个节点同时连接,实现对多个设备的监控和控制; - 自组织网络:电力无线专网能够实现自组织网络,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2.2 技术问题与挑战电力无线专网在应用过程中面临一些技术问题与挑战: - 网络覆盖与鲁棒性: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电力无线专网需要具备广域覆盖的能力,并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 抗干扰与抗攻击能力:电力无线专网需要具备抗干扰和抗攻击的能力,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能耗与电磁辐射:电力无线专网在部署过程中需要考虑能耗和电磁辐射等问题,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性。

2.3 技术可行性评估根据对电力无线专网技术特点和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评估结论: - 技术可行性高:电力无线专网具备满足电力系统通信需求的技术特点,并能够应对相关技术问题与挑战; - 技术成熟度逐步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为电力无线专网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测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进行系统研究和测试,以验证电力无线专网的性能和稳定性。

3. 经济可行性分析3.1 投资与运营成本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网络设备采购、基站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传统的有线网络难以满足电力行业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求,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应运而生。

电力无线专网是指为电力系统(包括输变电、配电、用电等)量身定制的无线通信网络,其主要目标是提高电力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并支持智能电力系统的建设。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规划适合电力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法和技术。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的研究意义和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对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所涉及的课题对于学术领域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的研究中,有以下几点重要的研究意义:首先,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力系统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而无线通信网络是其重要的通信手段。

通过合理规划电力无线专网的无线网络,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为电力生产和供应提供可靠的通信支持。

其次,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线通信技术正在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研究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可以促进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国家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无线网络,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信息传输速度和可靠性,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G电力虚拟专网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5G电力虚拟专网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5G电力虚拟专网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王荣;张剑寅;宋月;张昊;魏彬
【期刊名称】《电信科学》
【年(卷),期】2022(38)S01
【摘要】介绍了5G电力虚拟专网架构、关键技术以及规模化应用分析。

首先,整体梳理了5G网络在电力领域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电力业务特性,并通过几大典型电力业务场景具体介绍了电力业务对5G网络的网络能力要求;其次,重点阐述了5G电力虚拟专网体系及组网架构,同时结合试点部署情况,分析了电力5G专网规模化应用仍然面临的问题;最后,基于电网业务需求展望电力5G关键技术及其未来发展,为5G网络在电力领域的应用落地和推广提供有益借鉴。

【总页数】10页(P240-249)
【作者】王荣;张剑寅;宋月;张昊;魏彬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5.85
【相关文献】
1.华为-中国移动-南方电网5G电力虚拟专网解决方案
2.基于5G电力虚拟专网的电力业务典型应用
3.基于5G电力虚拟专网的秒级可中断负荷快速响应系统
4.基于5G电力虚拟专网的电力业务典型应用
5.5G专网TSN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面向电力多业务承载的无线专网与公网混合组网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面向电力多业务承载的无线专网与公网混合组网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面向电力多业务承载的无线专网与公网混合组网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马乐,宋曦,刘超,王瑜曈,王玉亭,贾婉,仇英辉
申请号:CN202011182552.0
申请日:20201029
公开号:CN112367686A
公开日:
202102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面向电力多业务承载的无线专网与公网混合组网方法,所述方法首先采用融合基站和统一核心网的方式,将两种电力无线专网进行跨频段融合,再采用松耦合的方式与无线公网进行组网,建立混合组网架构;然后根据混合组网架构,从混合组网的终端身份验证,基于电力业务QOS保障的网络选择与资源分配,通信加密三个方面,建立混合组网的信息安全路线,实现电力多业务的承载与调度。

本发明在电力无线专网异频混合组网的基础上再与公网进行融合,并建立混合组网的信息安全路线,实现电力多业务的承载与调度,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网络容量、提升电力业务承载力和宽带传输能力,满足电力业务广覆盖、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高安全的需求。

申请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地址: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东路62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art Grid 智能电网, 2018, 8(5), 465-471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journal/sghttps:///10.12677/sg.2018.85051The Research of Data Collection forCommunication Equipment Based on Device Direct Connection and Northbound Interface Xingnan Li1, Zhan Shi1, Ying Wang1, Yong Ding21Guangdong Power Grid Company, Guangzhou Guangdong2NARI Group Corporation, Nanjing JiangsuReceived: Sep. 29th, 2018; accepted: Oct. 16th, 2018; published: Oct. 23rd, 2018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ted hybrid networking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electric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is studied. Firstly, the unified modeling of the core network, wire-less network (including base stations, wireless terminals) and other different types of equipment in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is carried out. Through distributed data acquisition, data ac-quisition and encapsulation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network management of the core network,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other equipment in the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Then, different sub nets are divided and unified in the upper layer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nd base stations is indirectly constructed by resident small area codes.Finally, based on the computer graphics technology, all the equipments are managed hierarchi-cally, and the different equipments of the core network and wireless network are managed com-prehensively in the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KeywordsElectric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Mixed Network, Data Collection电力无线专网一体化混合组网及综合管理技术研究李星南1,施展1,汪莹1,丁雍21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2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李星南 等收稿日期:2018年9月29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3日摘 要本文对电力无线专网一体化混合组网及综合管理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针对电力无线专网中核心网、无线网(含基站、无线终端)等不同种类的设备进行统一建模。

通过分布式数据采集,对无线专网中,管理着核心网、基站、终端等设备的网管进行数据采集和封装。

然后划分不同子网,在上层综合网管中统一入库。

通过驻留小区号,间接构建出终端设备与基站间的连接关系。

最后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对所有设备进行分层管理,在综合网管中对核心网及无线网的不同设备进行全面性管理,解决了以往切片式管理的繁琐和局限性。

关键词电力无线专网,混合组网,数据采集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生产的需求,电力通信网发展十分迅速[1]。

电力通信网是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设施,在通信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有极高要求。

因此,对电力通信网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测是电力通信网管理乃至电网生产运行的重要技术环节。

目前电力行业配用电通信采用当前常用的光纤通信和无线公网方式,存在诸多困难,光缆建设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而采用公网覆盖也存在容量不足、通信质量不稳定,安全性无法保证、租用成本高等问题,直接影响终端网络的智能化水平。

TD-LTE 无线技术对海量终端的覆盖的优势显得尤为明显,所以有必要开展TD-LTE 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专网应用的研究和验证。

本文通过对电力无线专网一体化混合组网及综合管理技术的研究,实现对电力无线专网中核心网、基站、终端等不同设备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使运维人员在一套综合网管中可以实现对核心网设备、基站、终端的查看、监控、配置以及开卡开户等日常工作,避免了频繁切换和操作多套网管的尴尬现状,从而简化了电力无线专网监控模式,提高了运维效率。

2. 现状分析2.1. 电力通信的现状分析在国际能源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复杂的挑战。

在我国能源战略转型的过程中,电力一直处于中心地位,电力平衡是能源平衡的重要支撑。

而电网的发展离不开电力通信的支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电力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了通信方式多样、结构完善、功能齐备的现代化通信网络[2]。

在电力通信的发展过程中,通信完成了从同轴电缆到光纤传输的过度,交换机制由纵横模式到程控模式的转变,通信技术从硬件到软件的技术转变,实现了质的飞跃[3]。

电力通信网不同于公用通信网,电力通信网中存在着多种通信手段,还有种类繁多的设备,从骨干李星南等传输网的SDH、OTN等设备,到终端通信接入网的PON设备、无线专网设备、工业以太网设备以及电力通信网特有的载波通信设备(电力线通信,是指利用已有的配电网作为传输媒介,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的一种技术[4]),它们通过不同的接口和转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通信网络结构。

由于电力生产的不间断性和运行状态变化的突然性,使得电力通信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电力通信所传输的信号量少但种类复杂,所以对实时性要求很高。

2.2. 电力无线专网现状分析自“十二五”开始,根据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国家电网大力开展配用电通信网建设,覆盖到各类配电终端、智能电表、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等,同时为了满足柔性泛在电网的发展,覆盖面需延续到居民用户,对通信网提出了大量的潜在需求。

顺应智慧能源的革命的需求,无线专网建设在电力行业得到的大力的推广。

总体来看,在电力无线专网的运维和管理上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设备厂商通常用不同的网管来管理核心网、基站、终端等不同设备,如此一来,运维人员需要操作多套网管对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非常繁琐和不便;另一方面,在通信运营商的无线公网中,因为涉及用户隐私,不会对用户终端进行监控管理,而在电力无线专网中,因为终端设备都是电网资产,并且涉及业务端运行状况,恰恰会特别注重终端的管理,因此运营商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电力无线专网的管理要求。

3. 电力无线专网一体化混合组网及综合管理技术本文研究电力无线专网一体化混合组网及综合管理技术,通过北向接口采集核心网、基站、终端等设备数据并进行统一建模及混合组网,特别是对于不同网管管理的核心网、基站、终端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从而简化了电力无线专网监控模式,提高了电力无线专网实时监视和资源管理的效率。

首先对核心网、基站、终端等不同种类的设备进行统一建模;通过分布式数据采集,对无线专网中,管理着核心网、基站、终端等设备的网管进行数据采集和封装;划分不同子网,统一入库;通过驻留小区号,间接构建出终端设备与基站间的连接关系;最后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对所有设备进行分层管理,在同一个界面对无线专网的不同设备进行全面性管理,解决了以往切片式管理的繁琐和局限性。

3.1. 设备统一建模在电力无线专网中,主要包含核心网设备、基站以及终端设备三大类设备,其结构与功能各不相同。

每台设备均为该无线专网中的一个网元,每个网元在物理结构层面统一建模为机框、板卡、端口等组成部分。

3.1.1. 网元模型网元模型如表1所示。

3.1.2. 机框模型机框模型如表2所示。

3.1.3. 板卡模型板卡模型如表3所示。

3.1.4. 端口模型端口模型如表4所示。

李星南等Table 1. Network element model表1. 网元模型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功能ip Addr IP地址设备IP地址devTypeStr 设备类型厂家设备类型,取自厂家北向接口设备类型字段name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取自厂家北向接口数据vendor 设备厂家设备厂家名称,取自北向接口数据version 设备版本设备版本,取自厂家北向接口数据x Coordinate X坐标X坐标y Coordinate Y坐标Y坐标frame List 机框列表网元下机框列表Table 2. Frame model表2. 机框模型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功能name 机框名称机框名称frame No 机框编号机框编号frame Type 机框型号机框型号,如遇到BBU、RRU等特殊机框填写型号,没有则为空card List 板卡列表机框下的板卡列表port List 端口列表机框下的端口列表Table 3. Board model表3. 板卡模型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功能slot No 插槽编号板卡所在插槽号,也是板卡序号name 板卡名称采集上的板卡名称card Type 板卡类型单板类型,取自北向接口板卡型号数据sub Card List 子板卡列表子板卡列表port List 端口列表板卡下端口列表Table 4. Port model表4. 端口模型名称中文名称功能name 端口名称端口名称type 端口类型端口类型rate 端口速率常见的端口速率,取自厂家北向接口数据port No 端口序号端口序号,标识端口顺序sub Port List 子端口列表子端口或逻辑端口列表3.2. 分布式数据采集本文提出一体化混合组网,而混合组网的数据来源是各个设备厂商提供的设备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