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性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德育实践探索——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第二课堂”实践为例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德育实践探索——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第二课堂”实践为例◆李文成(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摘要】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载体。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通过第二课堂能够提升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实践,丰富高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第二课堂实践为例,提出了第二课堂如何在高职学生德育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实践第二课堂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汽车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2016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授予“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称号。
2019年,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以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技能前提下,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既具有专业的汽车专业知识又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在烟台汽车工业职业学院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第二课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课堂作为学校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不断的理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学校学生的现代化教育培养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当中。
烟台汽车工业职业学院培养的人才是专业技能人才,尤其是在现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他们具备专业的汽车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而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以及技能提升而设立的各种课外实践补充活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不断地提升高职学生的德育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摘要]德育课是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作用,文章对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试图建立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德育课是一门实效性强、热点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德育课教学有所创新、与时俱进。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从学生这一角度看,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缺乏主动性,处于一种消极、被动、应付考试的学习状态;从教师这一角度看,虽然做到了充分备课、认真讲授,但教学效果却普遍不理想。
我们认识到教学方法陈旧是影响德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讲,学生听课做笔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在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容易疲劳,教师没有成就感,使得德育课教学效果陷入越来越差的境地。
这就促使我们改变课堂教学新模式,大胆革新教学方法,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本文以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研究。
一、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参与影响高职院校德育课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法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否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内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加强教学的艺术性,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隐性教学法。
隐性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在德育课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
教师根据高职生的思想实际,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课程有关内容,确定选题,让学生一方面在规定时间内查阅资料、撰写提纲,从理论的层面上展开论述;另一方面联系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高职德育研究现状与德育工作创新构想
德育 机制 是指 德育 工作 系统
娄淑华等人认为 , 德育方法论 的组织 部分 之 间相互作 用 的过程 是介 于一 般学术 理论 与实 践操作 和方式 , 主要 涉及 领导 机制 、 方法
之 间的中间环节 ; 德育方法 的研究 机 制 、 队伍 机制 、 运作 机制 与评 价 主要涉及德育 的基本 原则 、 基本思 路 、 略构想 、 战 实施 载体 与方式 方
法 等 -。基于 德 育实施 方 法 的思 - ”
三、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的创 新
( 创新德 育思维方式 一)
机制等 , 是高职 院校德育 良性运 行
的有 效 保证 ”。沈 春 光将 高 职 院 校德育机制分为领导机 制 、 队伍 机 制、 动力 机 制 、 境 机 制 、 环 目标 机
和现实以及社会制约要素的剖析和 反思 。钟莉华等认为, 根据“ 以人为 本” 的教育理念 , 高职院校应将学生 的 自我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出 发点 , 将学 生视作 德育 主体 , 充分
认识 学生的个性特征 , 引导 学 生 的
也有学者认 为 , 根据 “ 生命 关怀” 的 教育理念 , 高职院校德育应加强学
学生奋斗精神和合作精神 , 强人 加
生 的心理发展规律 , 时更新 德育 及 内容 ,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 是高职院 校德 育 的重要 内容 和重要组 成部
生的生命关 怀教育 , 关注学生 的创 文素 质教 育 ; 高职 院校应 针对 学
造性 活动 、 彼此的个性差异 以及学
生的生命成长规律 。
收 稿 日期 :0 2 0 — 5 2 1— 1 1
分 高职德育应注重人文关怀 、 ; 加 强城 市精 神和地 方人 文精 神教 育 以及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紧紧 围绕 学生 的成 才成 长需要 等方 面 不断拓展更新德育 内容 。 。卢兆梅
高职院校德育方法探究
高职院校德育方法探究[摘要]: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也面临诸多困难,本文旨在探究原因,提出德育工作的新方法,体现职业教育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高职德育方法陈旧地方特色职业素养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1-0099-01一、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困境1.重专业、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两课”是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在高职院校里,专业课教学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德育工作的声音越来越弱,甚至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的点缀。
这势必造成了部分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德育课程看作是学校给予自己的一项不得不完的任务。
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缺失,在学生心中,把德育课程看成是不得不上的,毫无实用性的课程。
德育工作成为了高职教育中的“花瓶”。
2.党团成为学生评优、就业的“铺路石”党团工作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党团工作主要体现在吸纳优秀的知识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高尚道德情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合格人才。
但是在就业难和高额奖学金的诱惑下,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出现功利主义的倾向。
党团员的身份成为了学生的必胜“法宝”和评优、就业的“铺路石”。
3.网络的德育功能发挥不足21世纪网络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普及,网络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网络上一些不适当、不正确的信息严重的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多数学生上网目的更多的倾向于聊天交友、网络游戏、看电影和查看娱乐新闻,真正浏览德育相关网站的寥寥无几,网络的德育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困境产生的原因1.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特点,影响德育效果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德育实践探索——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为例
思想·政治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7年第6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德育实践探索——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为例张媛媛 王海涛 李 瑜(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10)【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人才培养直接对口企业需求。
而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宣传外,还需要配合行之有效的德育实践教育。
在对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实践存在问题及学生思想现状调研分析基础上,对学生德育实践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制定了分年级、分学期主题教育德育实践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 行业要求 德育实践方案【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42-02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人才培养直接对口企业需求。
而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宣传外,还需要在学生工作中配合行之有效的德育实践教育。
一、德育实践方案的制定要紧扣行业要求职业院校德育实践方案的制定需要紧扣行业要求。
在了解行业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对口、目标明确的实践教育方案,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更有利于行业道德、行业从业规范的凝练与提升。
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为例,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紧紧围绕“药品、食品和医疗器械”三大产业链设置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药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零售企业、医院药房、药物研究机构、药品食品检测监督部门等。
通过对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发现我院毕业生在实习工作中实践操作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吃苦耐劳、纪律性强,但是创新能力较差、沟通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另外,通过调查得知,无论是药品、食品,还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对于职工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基本一致——诚信、纪律、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积极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德育实践方案,根据学生特点设置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将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刍议
“ 盲区” 。这 种现象 的根源在于德育 理念 的滞 后 ,没有上升到政 中完成 ,德育工作者过于寻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宏大 ,评价机 治的高度去认识 和把握德 育工 作的重要 性 ,德育工作开展 的好 制不与受教育者 的切身利益相关联 ,只是倾 向于解决一般的道
与坏 ,实际上是 涉及 到 “ 怎样 培养人才” “ 、 培养 什么样 的人 德认知 ,忽视 了德育 的实践性 。德育工作不能贴近高职生的生 活 、不 能 贴 近 社 会 发 展 的 变 化 、不 能 够 贴 近 学 生 的身 心 发 展 特 才 ” 的大 问题 。 两课”教师 的长篇大论 ,还是课堂 德育作为素质教 育的核心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推 点 。校 园里无论是课堂上 “ 下辅导员 的滔滔不绝 ,大都是德育知识 的传授和说教 ,理论宏 进大学生思想道 德建设的基础工作 ,我党历来非常重视 。中共
摘要 :校企合作 已成为 高职 院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 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 为打破这种德育主体
模式和途径 ,但在校企合作过程 中却普遍存在着 “ 重技 能轻德 单一 的局面提供了契机 ,学校、企业 、行业协 会、教师 、学生 育”的倾 向。高职 院校传统的德育工作难 以适应新 的形势 ,必 本人 都应参 与进来 ,把 “ 唱 ”转 变成为 “ 合唱 ”甚 至是 独 大
途径 ,校企合作打破 了学校相对封 闭的格局 ,学生被分别安置 按照这一标 准进行修正 自己的德育体系和工作方式 ,使德育工 到不同的企业实训 ,学 生的分散性 、德育体 系的开放性 、实训 作更具有 针对性和实效 性。在 实训过 程中高职 院校应建立德育 岗位 的流动性、实践空问的延展 性明显增 强 ,以校 园为 主的德 导师制 ,聘任企业中那些遵 纪守法 、爱 岗敬业 、乐 于奉献 、技 育工作受到前所未有 的挑战。为进一步落实 “ 德育为首” “ 、 德 术精 良的优秀员工为实训学生的德育导师 , “ 亲其 师才能信其 ,通过德育导师的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 育为先”的教育战略,加强 职业道德教育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 道” 笔者认为必须在德育理念 、主体 、内容、过程等四个方 面实现 潜移默化耳濡 目染 中逐渐体 会感 悟 ,提升 自己的道 德素养 。实 转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创新德育工作保障教学质量探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创新德育工作保障教学质量探析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社会生产一线所需的高级技能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首要实施系统化育人工程,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下,德育工作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全过程,需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进校园,融入课堂教学,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创新研究探索与实践,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质量保障体系;德育工作;校园文化;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00-02目前由于人口数量的变化以及高校逐年扩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呈现出成绩下降的趋势。
新时期,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培养的毕业生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基础的人群。
面对更加自主更加个性化的青年一代,职业学校迫切需要创新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企业文化进课堂,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因此在现有生源素质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通过创新德育工作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德育工作的关系当前职业教育正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发展观,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质量管理机制,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出发点。
这与现代职业教育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相契合。
职业教育不仅是担负着培养学生职业工作能力的任务,也肩负着提高新生劳动力思想道德素质的重担。
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尤其是面对着当前职业院校生源群体表现出的诸多问题,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创新的探讨
任超
( 黑龙江 护理 高等专 科 学校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8 6 ) 中图分类号:G 7 1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3 - 2 7 3 8( 2 0 1 3 )0 1 - 0 0 5 4 - 0 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工作的t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需在继承和发扬优 良传统 的同时,认识新情况, 找出存在的问题, 探索新的思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也i l i i l  ̄着许多新课题、新要求,分析我国离 职院校 德 育教 育的教 育现 状 ,提 出对高 职院校 德 育进行 创新 教育 的对 策 ,是我们 从事 德 育教 育 工作者 的职 责 。
我国的高等职业 教育培养 目标 的不同于一般 的普通 高校,所 以不 要照搬普通高校 的模式 。高职 院校 的德育 内容 ,教育 的方式应有 自身 的特色 。在课 程设置上着重培育 学生独立思考 能力和 职业道德信念 。 加强课程建 设、提高课堂教学成 效是深化职业道德 教育的首要途径 。 高职 院校应将 职业道德作 为素质 教育校本课程 纳入专业教学计划 和人 才培养方案 统一管理 ,确 定课 时和学分 。组建 专兼职教师构成 的课程 组 ,制 订授 课计划和考核方 式,研究确定课程 教学的知识 目 标 、价值 观目 标和 能力 目标 ;开展 教学活动和教育研 究,着手教材建设 ,编写 符合 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 的体现 “ 职业性 ”的职业道德教材 ;深入开 展行 业调研 ,了解掌握职 业岗位对从业人 员职业素质要求信 息,提炼 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精髓充实到教学内容 中。 3 . 提炼专业伦理规 范和道德行为准 则,将职业道德教 育渗透到文 化素质教学 中。 职 业道德教育 是高职院校文化素质 教育与思想道德 教育相结合 的 有效载体 。思想道 德教育就是让 学生学习、掌握 、认 同社会通行 的道 德规范和准则 ,进 而转化为 自 我 内在 的道德情感 、意识 ,形成一 定的 品性 ,并付之行 动 以调整相应 的人际关系 。道德 的本质 在于它是 人类 肯定 自 我 、发展 自我,追求美好 生活的一种方式 ,而不完全是约 束人 们行为 的消 极防范力量 文化 的本质也是人类 为了追求 自我完善 和 自 我发展 ,使 人的社会生活更美好 。文化素质教育 就是让培养 的高职人 才不仅是有 知识、有业务专长 的人,而且是有教 养、有人文精神 、有 道德修 为的人。文化素质 教育 和思想道德教育有 着共 同的价值 诉求 ,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
张 树 弘
【 摘
要 】高职院校德育应顺应时代要求,与世俱进,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思路 。 .
【 键 词 】 高职 院 校 ;德 育教 育 ;创 新 ;研 究与 思 考 关
高职德育整体性研究在我国还 刚刚开始 ,必须不断推进德育 工作的创新 ,以创新的精神整体构建高职德育体 系,在时代性 、 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改变过去那种过 多的说教灌 输 、过少的能力锻炼、过强的共性 制约等传统模 式:创新德育 理 念 ,确立与时代要求和高职学生成 长需要相适应 的新型德育观 : 深入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 ,努力营造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的教育环 境 :加强高职德育前瞻性 的研究,切实提高高职德育的 实效性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 的形 成,各高 校针对此种情况先后开展了许许 多多的道德教育 工程 ,加强 了学 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了建 立与社会主义 市场经 济体制相 适 应的思想 道德 体系 ,中共 中央 印发 了 《 公民道 德建设 实施纲 要 >,纲要 提出 了 “ 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 友善 、勤 俭 自 爱 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主 要 内容是:以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 出发 。坚持 以为人 民服务 为 核心 ,以集体 主义 为原则 ,以爱祖 国、爱 人民 、爱劳动 、爱科 学 、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 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为着力点 : 指出实施 《 纲要 需要采取 的组织 、宣传 、领导等各 项措施。因此 ,高职德育应顺应时代要 求,与世俱进 ,在继承 中
培 养高职学生具有一种人与 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懂得 自己 所面对 的客观世界决不仅仅是被认识和被征服的对象 ,而是与 自 己处于 同一利益共 同体 中不可分割 的整体 ,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 参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子孙后代 留下充分的空间和资源。 人文素质 ,就是在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 向学生进行历史、文学、地理、时事政治 、宗教等知识的传播 ; 通过鉴赏音乐、美术、影视、戏剧 、摄影等优秀作品 ,培养学生 的兴趣 、爱好和情操 ,使他们具有 高雅的气质。 心理素质 ,对高职学生的思想 品德 、智力开发、身心发展和 学业的成败关系重大 ,起着基础性 的作用 。高职德育应培养学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 ,增强适应新环境 的能力 ,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 系,能面对现实 ,正视挫折 ,并能从挫折中崛起 ;培养学生的自 信心 ,相信 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相信他人、相信组织和社会 , 遇 到 困难不退却 ,不怨天忧人 ,对前途充满信心 ,始终保 持乐观 、 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科学素质 ,培养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 唯物主义 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基 本知识 ,培养好奇心和 冒险精神 , 信科 学 , 相 根据 科学原理来解决问题 ,不信 邪 ,与伪科学作斗争 。 从总体要 求上看 ,高职德 育与普通高等教 育的德 育是一 致 的 ,并有许多共性 的规律可遵循 。但是 ,就德育 目标 、内容、方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
Mar.,2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o1.7,No1
高职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李 玲
( 三门峡市教育局 ,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 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化对高职学生道德教育提 出的严峻挑战和应采取改革德
的一个社会群体, 其思维方式、 道德观念、 价值取向 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强烈地冲击。 西方文化产品 诸如麦当劳文化、 可口可乐文化、 好莱坞文化的大 基础工作。 如何贯彻党和国家“ 以德治国” 的伟大方 量涌人, 无不影响着高职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 针, 做好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 为社会培 现的重视商业价值 、 追求感官音乐、 个人主义等价 养思想过硬 、 一专多能的人才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 值观将可能淡化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 弱化他们的 重要问题。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全面深人和高 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同时, 更有西方腐败的文化 等教育的改革 ,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 垃圾和堕落的 生活方式, 如享乐、 、 色情 暴力、 颓废、 遇,同时也为其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吸毒等, 会通过诸如互联网、 对外文化交流、 考察旅 正确认识分析这些问题, 是新时期做好高职院校德 游等形式, 渗透到高职学生的意识和生活中, 从而对 育工作的基础。 他们的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 、 伦理道德 、 社会行为、 这一切无疑 一、 高职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高职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对高职学生 德育工作的挑战 (二) 市场经济对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全 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 不仅影响 球化。经济全球化可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发展中国 和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生活, 也引发了人们价值取向 家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也会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 的深刻变化。 对于当今高职学生而言, 市场经济的 峻的挑战。对我国而言, 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 冲击既有其积极作用, 但也给他们带来消极影响。 人, 大量政治、 文化观念以不同方式越来越普遍地 具体而言,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 加速道德上的斗争与融合; 1.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强化了高职学生的自主 另一方面, 两种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意识, 但同时可能淡化了高职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相互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进一步加剧。 经济全球化使 市场经济的自 主性特性要求各实体自主经营、 自负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日 益加剧和空前复杂, 主流意 盈亏。因此, 无论是企事业主体还是个人主体, 要在 识存在着被削弱的威胁。 因为随着经济、 文化、 商贸 激烈的竞争中维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充分发挥主 等各种交流活动的频繁出现, 原先敏锐而前卫的意 动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的自主性、 独立性极大地 识形态的交锋和斗争, 往往被各种经济和文化的交 促进了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高职学生的自 我 流所掩盖, 从而不知不觉地使主流意识受到冲击甚 意识、 自主意识 日 益强化;但另一 面, 现代市场经 至可能被同化 。高职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 、 最敏感
创新与突破——论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德育机制
在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发 出的 《 关于 进一步 加强 和改进 大学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的意见 》。系统 阐述了加强 和 改进 大学 生思想 政治及 道
德教 育 的时代背 景和战 略意义 ,全面提 出了新的形 势下加 强和改 进 大 学生思 想政治 及道德 教育 的战略举 措 ,是 新世纪 新阶段 指导大 学 生 思想政 治及道 德教育 工作 的纲领 性文献 。 《 意见 》指 出 ,加强 和
山 西青 年
管 创 新
创新与突破
论
4 5 3 0 0 7
势 下 蔫 职 校 德 育机 制
李 钱
河南 新乡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 : 由于人 才培 养模 式的创新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 育形式 也是推陈 出 新 。高职院校作 为一股新 生的主力军,对于 高职院校德育机 制的创新突破 也有 了新要 求:构建科学规 范的德 育机制 ,是对人才培养 模 式创新的继承 ,是确保德 育实热 } 生 的关键所在。这就要 求我们必须在 高职院校学生中切 实提 高整体道德水平。要从开拓 道德教育途径、创建 道德教育环境、健全道德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构建德育新机制。 关键 词 :高职院校;德育机制 ;创新;炙破
改进大学 生思想 政治教 育 ,必须坚持 教书 与育人相 结合 、坚持政 治 理 论教育 与社会 实践相 结合 、坚持 知行统 一 ,把传 授知识 与思 想政 治 教 育结 合起 来 : 要深 入发 掘各 类课 程 的思 想政 治教 育 资源 ,在 传
授 专业知 识过程 中加 强思想 政治教 育 ,使 学生在学 习科学 文化 知识 高职院校 存在 的问题 高职 院长期 以来 ,高等职 业院校 的德 育工作都 坚持 贯彻党 的教 过 程 中 ,自觉 加强思 想道德修 养 ,提 高政 治觉悟 。这就 要求高职 院 育方 针 ,在 提高 学生 的思想道 德 品质 和科学 文化 素质 ,推进学 校的 校的德育 机制体 制必须 进行创 新和完善 。 1 . 建 立独具 高职特色 的规章 制度 教育改革 。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的局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 没有规 矩 ,不成 方 圆。规章 制度是 学生在理 论学 习和生产 性 实 而 ,近年 来 ,随着高考 招生 制度 的改革 ,高等职 业院校 的生源 成 为 践 中必须遵 守的共 同行 为准则 。是 高职 院校管 理规范 化 、科 学化 、 了一个特殊 的群 体 ,其行 为表现有独 特 的一面 ,而德 育工作 的现状 不 容乐观 。 因此 ,要 总结经 验 、剖析 问题 、寻找 对策 ,以进 一步提 民主化 水平 的重要标 志 ,是 高职 院校办 学宗 旨和办学 理念 的重要体 现 ,是学校 开展各项 工作 的依据 。在高 职院校 的管理 过程 中 ,如 果 高 高等 职 业 院校德 育 工作 的 实效 性 。特 别是 2 0 0 5 年教 育 部颁 发 了 《 关于加 强大 学生思 想道德 建设 的若干 规定 》 ,各级 教育行 政部 门 没 有严 格 的规 章 制度 ,德 育 工作 就 无法 落 实 ,德 育评 价就 无 从 谈 也 出 台了各种 德育 工作的 实施方 案 ,并 将其纳 入教 育督导 的评估 内 起 。必须注 意的是 ,规章 制度不 是摆设 ,而应 重在 实施和 落实 。学 容 高等 专科学 校在德 育 目标 、内容 、过 程 、评 价等 方面独具 一格 , 校应 该结合 合作企 业 的实际情况 与企 业共 同制定一 整套规 章制度 , 包括 学 习纪律 、劳动纪 律 、工作 要 求、 岗位职 责 、社会 实践要 求、 能 在德 育实施 过程 中较好 地整合 政府 、学校 、社 区、家庭等 各 方面 的德育 资源 ,形成 了教育 合力 ,为进 一步构 建大德 育体 系 ,提 高德 顶岗实习要求、课程标准等。 2 . 建立 贴近现 实的教学 内容 育实效 打下 了坚实 的基础 。 当前我 国高职 院校的德 育还存 在 以下几 不 贴近 现 实 的德 育 教学 就像 是 象 牙塔 一 样 ,虽 然美 丽 ,却缺 方面 的问题 : 乏生气 。我们德 育教 学也应 该从 实际 出发 ,贴近 生活 ,尽量 与学生 1 . 高职教 育缺乏特 色 息 息相 关 ;不 再 以 “ 假 大空 ”为教 学 内容 。以笼 统 的说 教 为教 学 目 我 国 的高 等职 业 教 育培 养 目标 的 不 同 ,学生 素 质 的差 异 决定 的 。我们 应 该联 系 实 际 。以现 实 中 的各 种实 例 为基 础 ,通 过 对实 了高职 院校 的德 育 内容 ,方式 等方面 都应 不 同于 普通高 校 ,应 有 自 身 的特色 。 目前 高职德 育模式 基本 上是沿 袭普通 高校 的德育模 式 , 例 的分 析 ,是 学生对 得来 的认知产 生深 刻的 印象。我们 不应 该只拘 这 种德育 模式使 得德 育在广 大高职 青年学 生面前 难 以发挥应 有的效 泥于 书本教学 ,对 学生进 行填鸭 式的灌 输德育 的基本理 论知识 。相 反 ,应 该通过 丰 富德 育教 学 内容 ,吸 引学生主 动进行 德育教 育方面 果 。变成 空洞 的说 教 ,苍 白无 力。 的学 习 ,从而 达到我 们的教 育 目的 。对学生 产生潜 移默化 的影 响。 2 . 德育 内容 空泛 3 . 建立合理 的评价 体系 当前 德育 投 入 与收 效 的 明显 反差 的一个 主 要 原 因就是 高 职德 工 学结 合 模式 下 的评 价机 制 ,必须 将 传统 的 单 一评 价 改 变为 育 在 内容上 己滞后于 社会 的变革 。具体 表现 要求过高 ,内容 空泛 , 般化 号召 多 ,笼统 说教 多 ,严 重混 淆道德理 想与道 德现 实之 间的 多元 评价 。一要 注重评价 主体 的多元 化 ,评 价主体 必须从 传统 的教 质的差 别 。甚 至把 过去 的一些道 德现 实作 为道德理 想 固定 在学校 的 师包办 改变为教 师 、班 组 、同伴 、学 生 自我 和企 业的共 同评价 ;二 德育 中。 为适应 当前时代 发展 和改革 的要 求 ,我们 的德 育工作不 能 要 注重评 价标准 的多极 化 ,做 到结 果评价 与过程评 价相 结合 ,表现 消极 适应 ,而应积 极变 革。新 形势下 高职教 育 的根 本 目标 、根本 任 评 价与发 展评价 相结 合 ;三 是要注 重评价手 段 的多样化 ,采 用表扬 务和 高职学 生 的成 长规律 、思 想发展 特点也 都发 生了新 的变化 ,过 与批评相 结合 的方式 ,表扬 手段可 以包括 学生 的入党推 优 、岗位轮 去 的德育 内容必 然滞后 。根据 新的形 势和 学生 的身心发 展阶段 性特 换 、岗位 提升 、就业培 训 、创 业资助 、各种 荣誉评 奖等方式 。 点,在德育工作的内容上必须加以更新,切实地 、有计划、有针对 参 考文 献 :
高职院校德育创新之我见.doc
高职院校德育创新之我见作者:郑重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9期[摘要]已经为人们熟悉并接受的德育方式——高高在上的脱离实际的说教式、训导式、笼统式、消防式的方法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
文章提出必须在德育理念、德育机制和德育内容等方面创新,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德育更具特色,才能达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德育德育理念德育机制德育内容创新[作者简介]郑重(1955- ),男,重庆人,重庆交电职工大学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元文化教育。
(重庆 400036)[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4-0069-03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德育方面,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各项工作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高职的德育工作也不例外,许多过去已经为人们熟悉并接受的德育方法和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从创新的角度审视德育,变革德育,使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更具特色,达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
一、理念创新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
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而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过于凝重,过于“规范”,对此要进行德育理念创新就必须树立四大德育新理念: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就教育问题指出: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对高职院校来说,“以人为本”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即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尊重人所应有的各种权利。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探讨
学生 的综合 素质可概括为 :一是有理想 , 努 力成为对祖 国 ,对社 会 有贡献的人 ;二是身心健康 ,具有身体健 康心理健康 ;三是有 良好 的心态 ,事业 心 、责任 心 、平 常心 ;四是 要有综 合 能力 ,技术 能力 、
应变能力 、组 织协 作能 力 、人 际交 往 能力 ;五是 全 面的要 求 ,会 管
[ 1 ]袁敏嘉 ,谢婷.如 何看待 大学生 的社 会公德 心 [ M] . 豆丁
网 .2 01 1— 1 0—2 5 .
[ 2 ]袁敏嘉 ,谢婷.如 何看待 大学生 的社 会公德 心 [ M] . 豆丁
网 .2 0 1 1一i O 一2 5 .
[ 3 ]袁敏嘉 ,谢婷.如何 看待 大学生 的社会 公德 心 [ M] .豆 丁
走 向社会 、融入社会 ,首先就要认识 自我 、塑造 自我。所 以 ,提高 高
( 二) 高职德育 工作本身所存在 的缺 陷 1 .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 育观念 的影 响,德育教育只注重强调 理性
知识 ,没有把理论与学生的 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 ,导致 人们片面理解
德育 ,认为道德就是遵 守规范 ,德育 就演变成 了遵 守规范 的教育 ,由
2 0 1 3 牟 ・ 2 月 ・
学 术・ 理 论 现代衾 薯
新 时期 高职 院 校 德 育 教 育 探 讨
于
摘
伽 ( 大连职工大学
辽宁
大连 )
要:本 文针对高职 院校 新时期德 育教 育面临着多重挑 战,浅析 了德 育教 育的内涵及对策 ,对 高职 院校进一 步加 强学生德 育工作 具有 一
远 的战略意义。
一
应变化 了的形势 ,难 以让学生从 内心得 到认 同 ,更难以落实 到具 体的 行为 习惯培养上 。再加上近年来高职学 校招生规模在逐 年扩大 ,师资 资源不足 ,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没有更多 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德 育教
高职德育研究现状与德育工作创新构想
相结合 , 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 有利于加强高职 门要积极做好后勤保障, 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院校和社会家庭的联系 , 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之间的互动。 3 . 3 倡导体验式德育模式 与此同时, 及时更新德育方法 , 利用一系列人格魅力法、 师生换位法、 专 为了实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需要积极开展一系列的道德教育 题讨论法 、 实践性教学法 、 以及案例剖析法以及立体教学法等 , 实现师 活动 , 把握好德育工作的规律 , 将革命传统教育 、 爱国主义教育与德育 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有利 于促进学生 的内在发展规律相契合, 以各类博物馆、 纪念馆 、 展览馆与烈士陵园等
・
高职德育研究现状与德育工作创新构想
赵 光 瑞
( 齐齐哈 尔铁路工程学校 , 黑龙 江 齐齐哈 尔 1 6 1 0 0 o 1 摘 要: 该文对 高职德育研究现状与德育工作创新构想进 行分析 , 以找到具体 实践中的不足 , 采取合适的方法, 加 以解决。 在 日常德 育工 作创新 中, 要围绕德育的中心思想、 方法、 手段等进行研究。根据高职院校的具体特点 , 进行新德 育思维方式的创立 ,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德育 ; 创新 ; 研 究现状; 方案设计 ; 具体措施 目前来说 , 我国高职院校中存在着一些育 ^ 观念的错误 , 其道德价 意识不强 , 难以形成有效的德育合力。 值观 , 发生偏离 , 评价体系不科学。 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具 隋况, 进行分 Z 2 主体性价值丧失 析, 加以解决 。 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开展中, 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教化功能 , 在具 1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研究现状的分析 体的德育工作过程中, 教师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受教育者 , 强调学生遵守 1 . 1 关于德育理念的分析 道德规范 , 履行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 , 无视学生权利与义务 的对等性 , 所谓的德育理念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 ,人们对于德育问题的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人格尊严。 具体看法 , 是在社会整体环境下的, 针对德育主张的系统剖析与反思。 2 - 3 实施途径存在偏颇 为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确保他全面发展 ,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需 目肓 行 来说 , 实现高职教育的方式有德育课程教学 , 学校刚性 的制度 要结合 自 身教学特点 , 在一系列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从而 规范。前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 , 通过灌输方式 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在日 达到教学 目的 ; 后者包括学校的校规校纪 、 管理规章 、 绩效考核等 内容 , 常教学活动 中, 学校要注重感情投资 , 关 注学生的 日常生活问题 , 尊重 旨在引导、 约束 、 矫正与激励学生。以上两种方法都偏重于显性 , 而忽视 学生的青春特点 , 进行人才的培养 ,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 在教 隐性途径的运用。 学过程中, 完善学生的品格 , 健全学生 ^ 格。在 日常德育观念创新中 , 应 3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该树立新型有效的的德育观念 , 主要包括全员育人的德育观、 多重性德 3 . 1 创新德育思维方式 育功能观 、 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教学模式观, 既面向未来又立足现实 3 . 1 . 1 为了有效 的进行创新德育思维的创新 ,需要积极继承与借鉴 的德育 目标观。 中国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 , 积极其余国际相关的优秀文化成果 , 赋予其 1 . 2 关于德育内容的分析 时代特色, 综合考虑学生在 目前形势下面临的思想行为难题。 为了确保学生个 人人 格的塑造健全, 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职院校必 3 . 1 . 2 要将理论传授与原著选读结合起来 , 将人类社会共有的道德 须建立健全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 以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心工作 , 理念与“ 两课” 教学相结合, 将“ 两课” 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 坚持德育 将职业道德养成作为人才培养 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 日常德育 工作贯穿于各种活动之 中。 工作进行中, 应该注重实践教育的强化 , 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 合 3 . 1 - 3以学生为本 , 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 在德育过程中尽力塑造 作精神、 奋斗精神 ,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 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 德育教师与听课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 , 建立和谐互动的沟通机制。 科学文化素质 , 及时更新德育内容 , 注重人文关怀 ,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3 . 1 . 4 实施模块教育。将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分成理想信念教育 、 “ 三 的培养工作,以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新风 ’ 教育、 “ 三义” 教育 、 “ 三德” 教育 、 身心健康教育 、 法律法规教育 、 校园 气, 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要把学生成长作为该 文化教育 、 诚信教育 、 行为规范教育 、 就业与创业教育 、 党的知识教育 、 德育内容的关键环节 , 以有利于高素质 人 才的培育。 形势教育与民族宗教教育模块。 l - 3 关于德育方法的分析 3 . 2 树立全员育 人理念 所谓的德育方法论是一种把学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环节 , 要建立健全严格规范学生道德行为的法律法规 ,相关人员要积极 这种德育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德育的基本思路 、战略构想以及方式方 提升师德和业务水平 , 以有利于 E l 常教学的展开 ,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 法等。 有利于职业道德 鞠 吱 育共建机构的建立 , 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 的培养 , 以自身 良好的道德文化素质感染影响学生 , 与此同时, 后勤部
关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加强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关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摘要: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学校共青团组织要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发挥自身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校共青团组织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发挥共青团的优势,提升共青团在德育中的地位发挥其作用,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德育功能等是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提出的要求(一)新形势下市场经济本身提出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的提出、建立和发展,给高教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挑战。
因此,在团工作中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而团组织也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团的体制改革,建立一套适应开放改革的高校团工作的新机制。
当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不是要把高校共青团完全推入市场。
但高校团工作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是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其工作方法、青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制方式、工作目标的确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调节。
(二)党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团的中心工作。
因此,高校共青团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规格的人才。
(三)青年自身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市场经济对自己的压力和由此产生的动力。
如不少学生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努力地学习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技术等,为的就是以后在工作中具有更强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这也对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和运行法则,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合格人才。
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思考[摘要]文章阐述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从强调高职德育工作的实践性、实效性出发,根据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探讨了应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挑战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德育挑战新思路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体系发生着深刻变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对高职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巨大影响,也给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1.高职院校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没有完全到位。
不少人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生只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就可以了;认为德育是务虚的,在当前大环境下难有实效;德育就是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是德育教师的工作;高职德育是摆设,德育投入可有可无,能省则省。
这种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轻视德育,单纯或过多地从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来衡量教学质量的观点,使得不少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结果是“领导空喊、学校偷懒、学生反感”。
2.高职德育工作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
高职德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形成思想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认知能力。
当前,在高职德育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权威,很少照顾到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一味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轻视或完全忽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感受,使教育过程中的“双边关系”成为教育者的“独角戏”。
这必然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达不到德育的目的。
3.德育内容现实针对性不强。
高职德育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高职德育过程中,学生存在着不同层次、不同指向、不同强度的需要、兴趣和爱好,这就要求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区别对待。
高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创新探讨
高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创新探讨摘要:高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尤重要。
论文根据高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及其评价体系构建现状,对高职学生德育评价提议的构建及创新策略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构建多元化高职学生德育评价体育的建议,对丰富高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拓展高职学生德育评价内容,促进高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与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学生;德育评价;创新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53-02德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体系由评测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德育水平和德育过程进行的德育要素数字分析和价值判断。
德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学生教育的整体质量。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德育评价体育水平还不够高。
因此,高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完善十分必要,并且是高职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一、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及评价的现状1.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喜爱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育类的比赛,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活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都不高,通常都不主动参与。
因此,导致在开展其他类型的活动时,班干部都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劝导或是强制性地要求同学参加。
2.评奖评优依靠主观感受。
通常高职学校评选优秀学生都是通过对日常表现、文体表现、文化成绩的考察而定的,并且由班主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表进行审核评定。
而这种主观评定的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老师很难依照评定标准对学生一年的学习状况打分,只能凭借主观印象进行综合评定。
二、创新高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1.组织多元化的德育评价主体。
在高职院校中主要是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考核学生思想政治课从而对学生作出评价,或是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评价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而且评价者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致使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等受到一定影响。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意义 。 第二, 抓 学生 的 行 为 养成 , 实施 “ 文 明 高 职 院 校 德 育 工 作 要 逐 步 形 成 以 下 四 贯 性 原 则等 。 在 工 作 方 向和 方 法 』 二 努 力实 工程” 。 首先 , 经 常 开 展 学 生 思 想 状 况和 心 个方 面 的 工 作 机 制 。 现六个转 变, 即 由 浅 层次 冶 标 向深 层次 冶 理 调 查 咨 询 活 动 。 学 校 德 育 办 公 室 设计 了 第一 , 建 立 强 有 力的 领 导 机 制 。 学 校 应 本 转 变 ; 由 重管 理 向 重 教 育 转 变 ; 由单 纯 的 套 内容 齐 全 的 调 查 表 , 对 学 生 的 思 想 状 当建立两 个方面的领导组 织 , 更 好 地加 强 思 想 教 育 向素 质 教 育 转 变 ; 由以 批 评 教 育 况 和 心 理 状 况 进 行 调 查 分 析 和 研 究 , 聘 请 对学生德 育工作的管理 , 一 是 以 院 长 为 主 为主 向 以 表 扬 鼓 励 为 主 转 变 ; 由 工 作 的 盲 校 内 外 专 家 为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道 德 、 行 为 规 任、 党委副 书记为副主任 的德育工 作委员 目性 、 随 意 性 向计 划 性 、 规 范化 转 变 ; 由 要 范 、 健 康卫 生 和法 制教 育。 还 同校 医 院 联 会, 对 学 校 德 育 工 作 进 行全 面管 理 , 从 而 确 求 不 严 、 标准不高向高标准 、 严要 求 转 变 。 合, 开设了“ 心理 咨询热线电话” 。 第三 , 关 立 了行 政 一把 手 亲 自抓 学 生 德 育 工 作 的 路 心 彷 困学 生 , 实施“ 温 暖 工程 ” 。 给 贫 困学 生 子, 保 证 了 各 项 德 育 工作 投 入 能 够 及 时 到 3 加强制度建设 , 力求教 育管理科学 经 济 上 的 支持 , 帮 助他 们 顺利 完 成学 业 , 让 位; 二是 以党 委 副 书 记 为组 长 , 教 学 副 院 长 化 规 范化 、 量化 他 们 更 好 的 感 受学 校 集 体 的 温 暖 、 老 师 与 为副组长 的学生工作领导 小组 , 他 们 负 责 为 了 使 德 育 工 作 有 章 呵循 , 责任 到 人 , 同学 之 间 的温 暖 。 首先 , 对 全 校学 生 的 家 庭 研 究 和 部 署学 生 工 作 , 及 时 帮 助 学 生 解 决 要 结 合 实 际制 定 《 德 育 工 作 实 施细 则 》 《 学 状 况 进 行 摸 底 调查 , 以便 掌 握 贫 困 学 生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