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杂粮产业发展展望

合集下载

推进杂粮生产发展工作方案

推进杂粮生产发展工作方案

推进杂粮生产发展工作方案近年来,我市杂粮产业快速发展,种植品种、栽培技术、机械装备、经营规模、加工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提升,逐步从传统意义上的抗旱救灾作物,转型升级为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的特色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增强杂粮产业发展动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种植效益,充分调动农民种植杂粮积极性,推动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坚持“四调四化”,立足我市资源禀赋,优化区域布局,突出品种改良、技术更新、农机升级,不断提高杂粮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提升杂粮产量和品质。

加大政策扶持,增强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

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开展院企、农企基地共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二、目标任务杂粮播种面积达到161万亩以上,总产13万吨以上,平均单产提高5%以上。

建设谷子、糜子、荞麦等高效种植示范区25个以上,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等引进示范20项以上,示范基地新品种、新技术全覆盖。

培育和扶持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产品精深加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联农带农帮农作用更加凸显,种植效益明显提高。

三、重点工作(一)推进区域化布局。

按照立足资源、集合要素、发挥优势的原则,发展谷子,主推张杂谷13号、陇谷11号、晋谷40号等优新品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

发展荞麦,品种以信农1号、黔黑荞1号为主,面积稳定在85万亩左右。

发展糜子,品种以固糜21号为主,面积稳定在31万亩左右。

发展燕麦,品种以以燕科1号、固燕4号为主,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发展、藜麦、豌豆、蚕豆、鹰嘴豆等特色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

(二)推进标准化生产。

集成推广“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围绕耕种管收各环节,示范推广缓控释肥料、新型生物农药、生物降解膜等绿色投入品,示范推广轻简化栽培、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残膜回收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盐碱化问题严重,导致该地区的耕地和草地大面积退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筛选出适应盐碱条件的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产品的产量。

本文将介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的筛选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一)盐碱胁迫条件模拟实验盐碱胁迫条件模拟实验是筛选耐盐牧草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实验通过控制盐碱胁迫条件,观察植物在不同盐碱浓度下的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变化,评价牧草对盐碱的耐受性。

常用的盐碱胁迫条件包括:盐胁迫(外源培养基中添加NaCl)、碱胁迫(外源培养基中添加Na2CO3或NaHCO3)以及盐碱胁迫(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CO3)。

(二)田间试验盐碱地区的田间试验是筛选耐盐牧草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盐碱地区选择不同种类的牧草进行试验种植,观察其生长状况、幼苗存活率、产草量等指标,评价牧草在实际盐碱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产力。

(三)遗传育种遗传育种是筛选耐盐牧草的长期性、系统性方法。

通过选育和繁殖具有抗盐碱性状的牧草品种,提高牧草的生理适应能力、抗盐碱能力和产量。

(一)碱蓬(-Halopyrum Pergaandei)碱蓬是一种具有优良的耐盐碱能力的牧草,适应盐碱地区良好。

研究发现,碱蓬能够耐受高盐碱条件下的生长,其相对生长速率较高,生物量积累量大,产草量高。

(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e)紫花苜蓿是一种抗盐碱性较强的牧草,广泛分布于盐碱地区。

研究发现,紫花苜蓿的根系较深,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适应盐碱地区的生长条件,对改善盐碱地表土壤有一定的作用。

耐盐胁迫条件模拟实验是筛选耐盐经济作物的主要方法之一。

类似于筛选耐盐牧草的方法,通过对经济作物种子或幼苗进行盐碱胁迫处理,观察其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变化,评价其耐受盐碱的能力。

(二)油菜(-Brassica Napus)油菜是一种具有一定耐盐碱能力的经济作物,适应盐碱地区较好。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盐碱地的严重挑战。

盐碱地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成分过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盐碱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始进行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的筛选工作。

一、盐碱地的挑战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东部的黄河入海口位置,地势平坦,水系发达,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地处黄河下游地区,加上历史上的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了广泛的盐碱地问题。

盐碱地不仅土壤肥力低下,还含有大量的盐分和碱性成分,对大部分作物生长都产生着不利影响。

二、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的筛选为了解决盐碱地的问题,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始进行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的筛选工作。

在耐盐牧草的选育方面,科研人员首先从世界各地收集到各种资源,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和室内培育测试,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盐碱地生长的牧草品种。

这些牧草品种需要在高盐碱度条件下依然能够正常生长,同时能够提供优质的饲料和保护土壤功能。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选育出了一批耐盐牧草品种,如碱地碱芒、盐地碱茅、碱地梭梭等。

这些耐盐牧草品种在地方推广应用后,显示出了良好的生长状况和经济效益,成为盐碱地区的重要生态植被。

除了牧草,经济作物的筛选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科研人员在进行筛选时,需要考虑到作物对盐碱地的适应能力、产量和品质等因素。

通过大规模的试验和研究,已经选育出了一些适应盐碱地生长的经济作物品种,如盐碱地水稻、盐碱地油菜、盐碱地花生等。

这些作物品种在盐碱地生长稳定,产量丰富,产品质量良好,为盐碱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选择。

三、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在筛选出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的黄河三角洲地区还进行了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工作。

综合治理包括调整种植结构、改良土壤、提高排水系统、科学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控灌改良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控灌改良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控灌改良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然而该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进行土壤改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控灌改良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控灌改良是通过调控灌溉水源,合理利用地下水、地表水和雨水等,使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补给,以减少土壤盐分的浓度,提高土壤的可用水分。

控灌改良可以通过改变灌溉方式和灌溉量来实现。

灌溉方式可以选择滴灌、喷灌、渗灌等方式,这些方式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表面径流,提高水在土壤中的利用率。

灌溉量则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来合理确定,避免过度灌溉。

控灌改良可以提高土壤的水分状况,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

盐碱地土壤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常常导致土壤过湿。

通过控灌改良,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使土壤水分得到更好的保持,降低土壤过湿的情况,为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了水分保障。

控灌改良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浓度。

盐碱地土壤中的盐分含量高,会对作物的根系造成伤害,导致作物长势不良、萎蔫甚至死亡。

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和灌溉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盐分浓度,减轻盐分对作物的影响,提高作物的生长势头。

控灌改良还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盐碱地土壤常常因为盐分的存在而导致土壤结构松散,通气性和排水性较差。

通过合理的控灌改良措施,可以调整土壤的水分状况,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为作物的根系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控灌改良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通过有效地调控土壤水分和盐分状况,控灌改良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的根系发育,增加作物的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控灌改良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玉米生长及产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通过合理地调控灌溉方式和灌溉量,控制土壤的水分和盐分状况,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而提高玉米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黄河三角洲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探析

黄河三角洲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探析

1 黄河 三角洲发展循环 经济 的背景 和意义
作为我 国最后 开发的一个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 的
21 黄 河三角洲农业循 环经济发展 思路 .
黄 河三 角 洲地 区 总 面积 约 1 o m ,总 人 口 2o o k 2
20 4. 4万人 , 中农业 人 口达 到 2 2 其 0. 5万人 , 占总人 约 口的 8 . %。黄 河平 均年造陆 2 . m: 42 3 1 6k , 2 是世界土地
新的环保要求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 然要提高我 国 必 产品的质量 。黄河 三角洲是 山东省外 贸出 口的新增长
点, 发展潜力 巨大 , 其要 想在 日益激烈 的国际市场竞争 中 占有一席之地 , 必须走 发展循 环经济之路 。
体化 工程 , 展 高效 、 态 、 发 生 可持续 发展 的现代化 畜牧 业 , 展农 区饲养业 , 发 充分利 用作物 秸秆 等饲料 资源 ,
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 。 发展循环经 济是黄河三角洲 实现“ 高效生态 ” 的必 然途径 。循环经济倡导 的是一种与环境 和谐 发展的模
式 ,把整个经济活动看作 一个 “ 资源一产 品一 再生资
源” 的反馈式 流程 , 就要求 在各生 产活动 中 , 制废 这 控 弃 物的产生 ,并建立充分利用 自然资源和废弃 资源的
循环机制 . 通过规 划循 环模式 , 实现 资源的最大利用并
是农 作物秸秆 的三段循 环利用 。 第一段利用 : 以
主要农作物秸 秆为粗饲料 ,搭配必要 的精 料或优质豆 科 牧草发展草食牲畜 , 转化 为 肉 、 、 奶 毛皮等畜产 品 ; 第 二段利 用 : 畜禽产生 的粪便 等通过生产沼气 , 将 解决农 村 的生 活用 能 ; 第三段利用 : 将厌 氧发酵后剩余 的沼渣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摘要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 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近十几年来我国在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多个层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就我国干旱区地理环境特性、灌区土壤盐碱化成因、盐分种类、作物结构及节水灌溉条件,如何进一步提高节水灌区排盐效果、增强盐碱地改良能力等问题,纵观国内外盐碱地治理技术,在传统的水盐运行理论基础上,提出"土壤水盐定向迁移"新理论,由此指出灌区农田"盐分上移地表排"的水利改良模式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研究展望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 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和各种碱化型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52%、40%和8%。

新疆盐碱化耕地约133.33万公顷,近1/3耕地盐碱化,其中80%以上为土壤次生盐碱化。

新疆除伊犁河谷、阿勒泰地区和塔城部分地区土壤盐碱化较轻之外,其他地区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盐碱化,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各灌区最为严重,一些耕地由于次生盐碱化加重而被迫成为弃耕地。

盐碱危害造成大量中、低产田和农民贫困,使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疆耕地土壤盐碱化蔓延,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将制约绿洲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新疆"十一五"规划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大力开展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工作,目前,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伽师、阿图什、库车、尉犁等6个自治区盐碱地改良试点区已实施。

新疆盐碱地改良利用工作的启动,对于我国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杂粮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杂粮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杂粮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杂粮是指除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粮食作物以外的谷物类作物,包括大麦、燕麦、小米、薏苡仁、荞麦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提高,杂粮作为一种富含纤维、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发展杂粮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二、目标设定1.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杂粮产业链条;2. 提高杂粮产品的质量和品牌认知度;3. 实现杂粮产业效益最大化。

三、具体措施1. 政策支持加大对杂粮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

鼓励农民转种杂粮作物,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

2. 科技创新加强杂粮品种改良和研发工作,提高产量和质量。

加强生产技术创新,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高杂粮的生产效益和耐逆性。

3. 建设基础设施加强杂粮种植基地和加工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和加工的效率。

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保证杂粮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4. 市场营销加强杂粮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度和兴趣。

开展宣传活动,组织杂粮产品展销会,提供多样化的购买渠道。

5. 质量监管加强对杂粮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

加强对杂粮种植和加工企业的监督,严禁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

6. 加强合作建立农民合作社和生产企业的合作机制,推动杂粮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加强与食品加工企业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杂粮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3. 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改良和培育优质杂粮品种。

4. 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杂粮生产和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5. 加强市场营销,推广杂粮产品,提高消费者认知度和兴趣。

6. 加强质量监管,保障杂粮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7. 加强合作,促进杂粮产业链条的健康发展。

五、风险与对策1. 农民知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术。

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和管理能力。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综合规划和整体布局,以推动区域经济的高效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该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展高效农业: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节水灌溉、高效施肥、精细化管理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适宜的农业产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 推进产业升级: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

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建设生态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质量。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住区,推行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4.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保护黄河流域的湿地、河流和水源地,推动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强化环境执法和污染源治理,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5.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黄河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和合作,加强产业联动和资源共享,加强区域交通和物流的建设,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平台。

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与其他省份和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提升地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规划的实施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发展的局面。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筛选出一些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以适应这一特殊的环境,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耐盐牧草是指可以在盐碱地区生长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

根据实际调查和研究,我们筛选出了几种耐盐牧草,如碱蓬、苦草和淡竹子。

碱蓬是一种耐盐碱的灌木,能够抵御高盐碱环境的侵袭,并且在适宜条件下能够进行繁殖。

苦草是一种生长迅速、旺盛的耐盐植物,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对改良土壤起到积极的作用。

淡竹子则是一种高度耐盐碱的竹类植物,不仅可以用于绵羊和牛羊养殖,还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除了耐盐牧草,我们还需要筛选出一些经济作物,如刺梨、高产小麦和油菜。

刺梨是一种既能耐受盐碱环境,又能提供丰富经济效益的果树。

它的果实可以用于制作酸梨饮料和果脯,叶子可以用来养猪和羊,树枝可以用来制作木材。

高产小麦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小麦品种,对盐碱地区土壤的要求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油菜是一种适合在盐碱地区生长的作物,不仅可以提供油料,还可以作为蔬菜食用。

为了筛选出这些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

我们可以收集不同碱度和盐度的土壤样本,进行盆栽实验,观察和测量不同植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

我们还可以进行室内培养和室外试种的比较研究,以确定适应盐碱地区的最佳生长条件和管理方法。

筛选出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对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农业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利用这些植物资源,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产品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我们可以找到更多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是一个土壤厚度较浅、含矿物质较高的地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碱成分,不利于植物生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筛选出适合生长于盐碱地区的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

一种常见的耐盐牧草是碱蓬(Puccinellia tenuiflora)。

碱蓬是盐生植物,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能够在高盐环境下正常生长。

它在盐碱地区可以作为饲料草和防护植物使用。

除了碱蓬,还有一些其他的耐盐牧草也适合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种植。

例如硬质猪毛菜(Agropyron cristatum),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对盐碱地的适应能力较强。

苦草(Distichlis spicata)和盐茅(Elymus repens)也是一些耐盐牧草的代表。

与耐盐牧草不同,经济作物在盐碱地区的生长受到更大的限制。

由于经济作物一般对盐分敏感,盐碱地区不适合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

人们仍然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筛选出了一些耐盐经济作物。

油菜是一种在盐碱地区中相对耐盐的经济作物。

研究表明,油菜对盐碱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并且在高盐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还有一些其他的耐盐经济作物也适合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种植。

例如盐豆(Salicornia bigelovii),它是一种耐盐性强的油料植物,可以在盐碱地区种植并用于提取食用油。

玉米也是一种相对耐盐的经济作物,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的盐碱胁迫条件下,玉米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产量。

经过长期的筛选和研究,人们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逐渐筛选出了一些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为改善盐碱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完善相关的品种和种植技术,以提高耐盐植物的适应能力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支持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实践和思考

支持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实践和思考

支持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实践和思考1.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概述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地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盐碱地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指通过对盐碱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盐分含量,从而实现盐碱地的可持续利用。

这一过程包括土壤改良、灌溉技术改进、生物修复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等多方力量的作用,共同推动盐碱地治理和利用的进程。

我国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措施,如退耕还林、土地整治、水土保持、节水灌溉等,我国部分地区的盐碱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

由于盐碱地分布广泛、地域差异较大,加之改造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仍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工作,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盐碱地的形成机制、发展规律,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技术措施,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盐碱地治理和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1.1 盐碱地的成因和特点盐碱地是一种因土壤中含有较高盐分和碱性物质而表现特殊性质的土地。

其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构造等,使得部分地区的土壤富含盐分和碱性物质。

人为因素则常常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工业废水排放等导致土壤盐渍化。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植被破坏等也可能加剧盐碱地的形成。

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盐分和碱性的双重影响,盐碱地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生物多样性较低。

土壤结构不良:盐碱地土壤通常结构不良,通气性、保水性差,影响作物生长。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盐碱土壤分布区,长期以来盐碱地区的土壤质量一直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往往受到限制,需求更高的抗逆性植物种类——如耐盐牧草和适应盐碱环境的经济作物种类将对当地的农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对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的种类筛选研究还比较薄弱。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盐碱土壤资源,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有必要对该区域的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进行全面筛选和推荐。

这不仅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也有助于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有必要开展这项研究,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的筛选情况,为改善盐碱地区的土地利用、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的筛选方法进行研究,可以为盐碱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推动力。

通过推荐优质的耐盐牧草种类和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可以有效地提高盐碱地区的草地质量和农业产量,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本研究旨在为盐碱地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种植方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盐碱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盐碱地区的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

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的筛选对于改善盐碱地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农业产值具有重要意义。

耐盐牧草的筛选能够有效改善盐碱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增加牧场的草地覆盖率,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经济作物的筛选能够拓展盐碱地区的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的筛选研究,可以提供盐碱地区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导,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态高效生产策略与技术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态高效生产策略与技术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3):38~41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03.006收稿日期:2022-12-11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5-15)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844)ꎻ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MC103)作者简介:董合忠(1965 )ꎬ男ꎬ研究员ꎬ博士生导师ꎬ主要从事棉花栽培生理与育种研究ꎮE-mail:donghezhong@163.com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态高效生产策略与技术董合忠1ꎬ迟宝杰1ꎬ2ꎬ代建龙1ꎬ张艳军1ꎬ崔正鹏1ꎬ张冬梅1(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ꎬ山东济南㊀250100ꎻ2.山东农业工程学院ꎬ山东济南㊀250100)㊀㊀摘要: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产存在的熟制单一㊁生态脆弱㊁农田周期性返盐和面源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ꎬ本文提出了盐碱地 分类施策㊁用养结合 的管理策略和作物生态高效生产技术ꎮ轻度盐碱地以发展粮油作物为主ꎬ坚持 种轮防返 策略ꎬ利用粮油作物与耐盐作物周期性轮作㊁粮油作物宽幅间作轮作ꎬ防止返盐ꎬ保持地力ꎻ中度盐碱地坚持 用养结合 策略ꎬ合理布局棉花㊁高粱㊁油葵㊁饲草㊁绿肥等耐盐作物ꎬ科学配置一熟㊁两熟及单作㊁间作㊁轮作等种植模式ꎬ采用轻简化机械化生态高效生产技术ꎬ实现用养结合ꎻ重度盐碱地立足 生态保护 ꎬ发展碱蓬㊁柽柳等盐生植物复合种植模式ꎬ覆盖地表㊁抑制返盐㊁保护生态ꎮ通过分类施策㊁用养结合ꎬ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提高ꎬ引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高效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ꎮ关键词:黄河三角洲ꎻ盐碱地ꎻ耐盐经济作物ꎻ生态高效中图分类号:S156.4:S343.4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03-0038-04StrategiesandTechniquesforEco ̄EfficientCropProductioninSaline ̄AlkaliLandoftheYellowRiverDeltaDongHezhong1ꎬChiBaojie1ꎬ2ꎬDaiJianlong1ꎬZhangYanjun1ꎬCuiZhengpeng1ꎬZhangDongmei1(1.InstituteofIndustrialCropsꎬ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Jinan250100ꎬChinaꎻ2.ShandongUniversityofAgricultureandEngineeringꎬJinan250100ꎬChina)Abstract㊀Inviewoftheobviousproblemsincropproductioninthesaline ̄alkalilandoftheYellowRiv ̄erDeltaꎬsuchassinglecroppingꎬfragileecologyꎬperiodicsaltaccumulationintopsoilandseriousnon ̄pointsourcepollutionꎬweputforwardthemanagementstrategyof classifiedapplicationofpoliciesandcombinationofutilizationandcultivation andtheeco ̄efficientproductiontechnologyofcropsinsaline ̄alkaliland.Thelightsaline ̄alkalilandwasmainlygrownwithgrainandoilcropsꎬandadheredtothestrategyof plantingro ̄tationtopreventreturning .Periodicrotationofgrainandoilcropsandsalttolerantcropsꎬandwideintercrop ̄pingofgrainandoilcropscouldbeusedtopreventsaltaccumulationintopsoilandmaintainsoilfertility.Themoderatesaline ̄alkalilandshouldbemainlydistributedwithsalttolerantcropssuchascottonꎬsorghumꎬoilsunflowerꎬforagegrassandgreenmanure.Doublecroppingꎬsinglecroppingꎬintercroppingꎬrotationandotherplantingmodesaswellaslightandsimplifiedormechanizedecologicalandefficientproductiontechnologycouldbecomprehensivelyusedtoachievethecombinationofutilizationandconservation.Thehigh ̄alkalisa ̄linelandcouldbeconservedwithcompoundplantingmodeofhalophytessuchasSuaedasalsaandTamarixtamarixtocoverthegroundtoprotectthetopsoilfromsaltaccumulationforecologicalpurpose.Throughthemanagementstrategyꎬtheecologicalandeconomicbenefitscouldbeimprovedtogetherꎬsoitwouldleadthehigh ̄qualitydevelopmentofefficientecologicalagricultureinsaline ̄alkalilandoftheYellowRiverDelta.Keywords㊀YellowRiverDeltaꎻSaline ̄alkalilandꎻSalt ̄tolerantcashcropꎻEcologicalefficiency㊀㊀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作物生产基地ꎬ也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1-3]ꎮ但长期以来ꎬ该区盐碱地 重改良㊁轻适应 重开发㊁轻保护 重经济㊁轻生态 ꎬ不合理的作物布局和开发利用导致熟制单一㊁生态脆弱ꎬ农田周期性返盐和面源污染严重ꎬ极大地影响了该区生态保护和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ꎬ4]ꎮ研究和实践皆已证明ꎬ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发利用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ꎬ首先ꎬ必须转变思路ꎬ从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ꎬ转变为选择耐盐作物适应盐碱地ꎻ其次ꎬ必须坚持 分类施策㊁用养结合 原则ꎬ依据土壤盐碱程度选种与之相适应的耐盐作物ꎻ在此基础上ꎬ综合运用农艺措施㊁农机装备以及智能化㊁信息化技术等手段ꎬ发展基于轻简化㊁机械化的作物生态高效生产技术[5ꎬ6]ꎬ促进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ꎬ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板ꎮ1㊀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产现状黄河三角洲土地总面积215万公顷ꎬ耕地面积78.6万公顷ꎬ目前仍有荒地资源约70万公顷ꎬ其荒地自然资源丰富㊁生态环境独特㊁气候条件良好ꎬ是我国东部沿海少有的待开发的资源宝地[3]ꎮ该区土壤为黄河冲积形成的潮土和滨海盐化潮土ꎬ由于盐碱化程度较高ꎬ很多作物无法良好或正常生长ꎬ只能发展耐盐作物ꎮ其中ꎬ棉花种植曾十分普遍ꎬ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7]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ꎬ全区19个县(市)中的18个县(市)的种植业以棉花种植为主ꎬ植棉收入占当地农民总收入的30%以上ꎮ 十二五 以来ꎬ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连续下滑ꎬ黄河三角洲的棉花种植规模也在迅速萎缩ꎮ究其原因ꎬ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植棉方式工序多㊁用工多㊁机械化程度低ꎬ植棉效益低ꎻ另一方面是受政策层面影响ꎬ国家在新疆实行的诸多植棉鼓励政策未能惠及内地棉农ꎮ而且ꎬ自2013年 渤海粮仓 项目实施以来ꎬ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量棉田改种粮食作物ꎮ但在含盐量0.2%以上又缺乏水浇条件的盐碱地种粮ꎬ产量和效益远低于正常水平ꎮ以滨州无棣县为例ꎬ盐碱地棉田改种小麦后ꎬ很多地块小麦公顷产量仅3000kg左右ꎬ有约1/4面积的小麦公顷产量甚至低于1500kgꎬ纯经济效益为负值ꎮ而应特别注意的是ꎬ部分缺水地块连续种植小麦㊁玉米多年后已经出现严重的返盐现象ꎮ受此影响ꎬ伴随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种植面积的严重下滑ꎬ粮食低产田比比皆是ꎬ有些地方还出现大片土地撂荒的情况[2]ꎮ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棉花等耐盐作物种植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ꎬ还是一个生态问题ꎮ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高ꎬ生态系统较为脆弱ꎬ农业灌溉以外来的黄河客水为主ꎬ水资源较为紧缺ꎮ而棉花抗旱耐盐性好ꎬ有改良盐碱地 先锋作物 之称ꎮ与冬小麦-夏玉米粮食作物相比ꎬ棉花公顷耗水量低2200.5m3ꎬ种植棉花还能有效改良耕层土壤结构ꎬ降低土壤耕层含盐量ꎬ显著抑制由于水分蒸发造成的土壤返盐ꎬ棉花秸秆还田后还能够对土壤起到一定的保水抑盐作用[8-10]ꎮ一般中度以下盐碱地连续种植棉花3年后ꎬ土壤条件可以达到种植小麦㊁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要求ꎮ因此ꎬ发展棉花种植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综合治理㊁发展节水灌溉㊁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ꎮ针对目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熟制单一㊁生态脆弱㊁农田周期性返盐和面源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ꎬ必须因地制宜ꎬ合理布局棉花等耐盐作物ꎬ改革优化其传统种植模式ꎮ2㊀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产的基本思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产必须从力争使盐碱地适应作物的传统思路ꎬ转变到选种耐盐作物适应盐碱地的现代思路ꎮ黄河三角洲有一套特色鲜明的滨海盐碱地生态系统ꎮ近十多年来ꎬ为在盐碱地上多产粮食ꎬ大力开垦和利用盐碱地ꎬ特别是通过大水漫灌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后种粮的生产方式尤为普遍ꎮ但是ꎬ这种方法既浪费淡水ꎬ又依赖淡水ꎬ一旦水源短缺而停止大水漫灌ꎬ连续种植几季小麦等粮食作物后ꎬ盐碱地就会严重返盐ꎮ因此ꎬ必须转变观念㊁调整思路ꎬ选种耐盐作物以适应盐碱地ꎮ不同的植物(作物)种类耐盐性不同ꎮ最耐盐的植物当属碱蓬㊁柽柳等盐生植物ꎬ在含盐量0.5%以上的重度盐碱地上也能够正常生长[3]ꎮ其中ꎬ碱蓬是细小的肉质植物ꎬ耐盐性极强ꎬ一般丛生于潮湿海滩或粘性盐渍土上ꎬ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ꎬ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ꎬ且其植株呈紫色或红紫色ꎬ在海滩上特别显眼ꎬ构成一道93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董合忠ꎬ等: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态高效生产策略与技术亮丽的风景线ꎬ具有很强的生态修复和观赏价值ꎮ除了以上盐生植物ꎬ作物大家族比较耐盐的有棉花㊁甜菜㊁向日葵㊁蓖麻㊁高粱㊁饲用油菜㊁饲用小黑麦等[3]ꎮ其中ꎬ棉花是大宗作物中最耐盐的:苗期ꎬ棉花可以在含盐量0.3%~0.35%的土壤中正常生长ꎻ伴随萌枝展叶㊁开花结果ꎬ到了生育盛期ꎬ即使在含盐量0.5%左右的土壤中ꎬ棉花也能正常生长发育㊁成熟吐絮ꎮ而冬小麦㊁花生㊁大豆㊁玉米等作物虽有一定耐盐性ꎬ但其耐盐性显著低于棉花㊁高粱等耐盐作物ꎮ这些作物只有在耕层土壤含盐量低于0.2%的轻度盐碱地种植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ꎮ多年生产实践还证明ꎬ种植棉花是改良盐碱地最为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ꎮ植棉能改良耕层土壤结构ꎬ降低土壤耕层含盐量ꎬ显著抑制由于水分蒸发造成的土壤返盐ꎻ棉花秸秆还田可进一步起到帮助土壤保水抑盐的作用ꎮ中度盐碱地ꎬ连续种植棉花3年之后ꎬ便可种植小麦㊁玉米㊁大豆等粮油作物ꎮ棉花还可与其它作物间作㊁轮作和套种ꎬ进一步改良盐碱地ꎮ由此可见ꎬ棉花是盐碱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标志性作物ꎬ堪称耐盐碱作物之 王 ꎮ在中度盐碱地发展棉花生产对于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ꎮ3㊀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产的技术路线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产要采取 分类施策㊁依盐择种㊁因地施技㊁用养结合 技术路线ꎬ其中 分类施策㊁用养结合 是关键ꎮ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是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ꎬ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周期性返盐日益明显㊁面源污染加重㊁生态系统脆弱ꎬ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ꎮ因此ꎬ必须从原来改变盐碱地以适应作物向选种耐盐碱作物以适应盐碱地转变ꎮ为此ꎬ我们提出了 分类管理㊁依盐择种㊁因地施技㊁用养结合 的黄三角盐碱地作物生产技术路线ꎮ在轻度盐碱地上ꎬ可以选种小麦㊁玉米㊁大豆㊁花生等粮油作物ꎬ并通过发展与棉花㊁高粱㊁饲草等耐盐作物的周期性轮作ꎬ粮油作物宽幅间作㊁轮作等技术模式ꎬ防止返盐ꎬ保持地力㊁保护生态[1]ꎮ在中度盐碱地上ꎬ要合理布局棉花㊁高粱㊁油葵㊁药用植物㊁饲草㊁绿肥等耐盐作物ꎬ科学配置一熟㊁两熟种植制度ꎬ采用单作㊁间作㊁轮作等种植模式ꎬ推广应用基于轻简化机械化的耐盐作物生态高效生产模式ꎬ特别是通过种植田菁㊁柽麻㊁二月兰㊁饲用油菜等绿肥作物ꎬ实现地表周年覆盖ꎮ在盐碱地经济作物高效生产的同时ꎬ做到用养结合[9]ꎮ对于重度盐碱地ꎬ要以生态保护为主ꎬ通过发展碱蓬㊁柽柳等盐生植物复合种植模式ꎬ实现地表覆盖ꎬ抑制返盐㊁保护生态ꎬ打造景观㊁提升生态效益[11]ꎮ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管理ꎬ要树立大农业㊁大生态的观念ꎬ通过分类管理㊁用养结合ꎬ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ꎬ引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高效生态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ꎮ4㊀中度盐碱地耐盐经济作物生产关键技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产要突出重点ꎬ其中中度盐碱地耐盐经济作物生产是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点ꎮ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耐盐经济作物生产发展中ꎬ又以棉花产业的发展最为关键ꎮ以滨州㊁东营两市为主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传统的植棉区ꎬ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占山东省总面积的近30%ꎮ棉花种植曾经是这两个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ꎬ植棉收入占当地农民总收入的30%以上ꎮ然而ꎬ 十二五 以来ꎬ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连续下滑ꎬ已跌破国家提出的26.7万公顷棉花生产保护区的红线ꎬ黄河三角洲的棉花种植规模也迅速萎缩ꎮ究其原因ꎬ一是传统植棉工序复杂㊁用工多ꎬ机械化程度低ꎬ经济效益低ꎻ二是受政策影响ꎬ国家在新疆实行的诸多鼓励植棉的政策未能惠及内地棉农ꎮ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棉花产业ꎬ要做到可持续发展ꎬ必须研究应用系列绿色轻简化植棉技术ꎬ增加植棉收益[10-12]ꎮ4.1㊀加快应用棉花轻简化机械化生产技术这是以集中成熟为目标ꎬ通过减少棉花生产管理环节㊁简化农艺管理技术㊁加快发展植棉机械化㊁减少物化投入ꎬ实现棉花轻简高效种植的技术ꎮ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适期晚播ꎬ减少烂铃ꎻ机械精量播种ꎬ合理密植ꎻ科学化控ꎬ简化整枝ꎻ科学施肥ꎬ提高肥效ꎻ集中成熟ꎬ机械收获等ꎮ该技术解决了传统植棉结铃分散㊁烂铃多ꎬ机械化程度04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低㊁用工多等问题ꎮ4.2㊀推广短季棉无膜轻简化绿色栽培技术黄河三角洲传统采用的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ꎬ伏前桃多㊁烂铃重ꎬ结铃分散㊁不利于集中采收ꎬ而且残膜污染严重ꎮ短季棉无膜轻简化绿色栽培技术选用短季棉品种ꎬ晚春播种㊁合理密植㊁无膜栽培㊁简化整枝㊁集中成铃ꎬ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栽培技术存在的烂铃㊁早衰等问题ꎬ也实现了集中成铃和采收ꎬ特别是避免了残膜污染ꎬ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优良模式ꎮ4.3㊀推广 棉草两熟 种植制度黄河三角洲多年来都是一年只种一季棉花ꎬ复种指数低ꎬ综合效益差ꎮ采用 棉草两熟 种植ꎬ即在头年11月种植饲用小黑麦或者当年2月底种植燕麦ꎬ5月中下旬收获ꎬ之后经简单整地后直播短季棉品种ꎬ把单一的春棉种植改为牧草㊁棉花两茬种植ꎬ这样就使冬闲田和春闲田得到充分利用ꎬ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ꎬ不仅能改善土壤环境ꎬ还可使每公顷地平均增收6000~7500元ꎮ此外ꎬ 棉草两熟 还可以草带畜ꎬ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ꎬ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棉花栽培团队联合东营市农业科学院㊁山东绿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创建了 棉草两熟 绿色种植新技术ꎬ自主育成了鲁棉532和鲁棉551等短季棉品种ꎬ筛选出一批与之配套的饲用小黑麦和燕麦品种ꎬ自2016年起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试验示范ꎮ2021年6月5日ꎬ山东绿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无棣县召开了 棉草两熟 绿色高效种植现场观摩会ꎬ全面展示了这一全新的绿色高效种植技术ꎬ特别是该技术的 三个突破 :一是熟制突破ꎬ首次在黄河三角洲棉田实现了两熟制ꎻ二是全程机械化突破ꎬ无论是饲草还是棉花ꎬ从种到收全部实现了轻简化机械化ꎬ用工减少80%以上ꎻ三是效益突破ꎬ经济效益较单作棉花翻了一番ꎬ而且由于免地膜及肥料㊁农药等投入大幅减少ꎬ生态效益显著提高ꎮ这次现场会标志着棉草两熟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业已成熟ꎬ迈入了推广应用的新阶段ꎮ总之ꎬ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应当遵循宜粮则粮㊁宜棉则棉㊁宜草则草的原则ꎬ把中度盐碱地耐盐经济作物生产作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抓手ꎬ实现经济效益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提升 ꎮ未来要在此基础上关注以下方面的研究:一是在轻度盐碱地研究建立粮油作物宽幅间作㊁轮作种植模式和技术ꎻ二是在中度盐碱地突破抗盐防涝栽培㊁集中成熟机械收获等单项关键技术ꎬ研究耐盐经济作物(棉花与小黑麦㊁油菜等)两熟制绿色高效栽培技术ꎬ实现两熟无膜种植ꎻ研究耐盐作物宽幅间作或轮作并接茬绿肥种植技术ꎬ实现地表周年覆盖ꎬ在避免返盐的同时肥田养地ꎬ实现种养结合ꎻ三是在重度盐碱地研究盐生植物和高耐盐作物复合种植模式ꎬ提高地表覆盖ꎬ抑制返盐ꎬ实现生态保护ꎻ四是筛选适宜不同程度盐碱地的耐盐作物品种ꎬ研制配套机械ꎬ充分挖掘不同生产模式和技术的增产增效潜力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ꎬ因地制宜ꎬ优化集成黄河三角洲不同程度盐碱地生态高效生产模式和技术ꎬ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高标准的技术核心区和示范区ꎬ促进成果转化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孙文彦ꎬ尹红娟ꎬ温延臣ꎬ等.黄河三角洲地区现代农业粮经饲作物优化种植与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ꎬ2022(2):30-33.[2]㊀高静ꎬ许可军.科技视角下看滨州市盐碱地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业与技术ꎬ2022ꎬ42(4):36-39. [3]㊀董合忠.盐碱地棉花栽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10. [4]㊀张娟.以系统思维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J].中国国情国力ꎬ2022(4):66-69.[5]㊀张冬梅ꎬ代建龙ꎬ张艳军ꎬ等.黄河三角洲无膜短季棉轻简化绿色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ꎬ2019ꎬ46(4):45-46. [6]㊀韩若冰ꎬ胡继连.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种植的综合生态价值估算[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0ꎬ22(1):63-68.[7]㊀董合忠.滨海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ꎬ2011.[8]㊀代建龙ꎬ董合忠ꎬ段留生.棉花盐害的控制技术及其机理[J].棉花学报ꎬ2010ꎬ22(5):486-494.[9]㊀王兴军ꎬ侯蕾ꎬ厉广辉ꎬ等.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高效生态利用新模式[J].山东农业科学ꎬ2020ꎬ52(8):128-135. [10]董合忠ꎬ杨国正ꎬ田立文ꎬ等.棉花轻简化栽培[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16.[11]张术伟ꎬ常春艳ꎬ王卓然ꎬ等.基于卫星遥感的黄三角濒海区土壤水盐及其耦合关系时空分析[J/OL].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2.1437.S.20221207.1009.001.html. [12]董合忠ꎬ辛承松ꎬ李维江ꎬ等.山东滨海盐渍棉田盐分和养分特征及对棉花出苗的影响[J].棉花学报ꎬ2009ꎬ21(4):290-295.14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董合忠ꎬ等: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生态高效生产策略与技术。

滨州市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滨州市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DOI:10.19462/ki.zgzy.20231010005滨州市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吴盼盼1 李剑峰1 朱增银2 王 楠1(1山东省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滨州256600;2山东省惠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惠民251700)摘要: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是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地8.43万hm2。

近年来,不断挖掘盐碱地生产潜力,尤其是在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方面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品种推广、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盐碱地作物栽培模式创新等方面介绍滨州市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旨在为其他滨海地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滨州市;耐盐碱;种质资源;利用;发展;对策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aline-Alkali Tolerant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in Binzhou City WU Panpan1,LI Jianfeng1,ZHU Zengyin2,WANG Nan1(1Binzh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Binzhou 256600,Shandong;2Huimin Agricultural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Huimin 251700,Shandong)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沧州黄骅考察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时再次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黄河三角洲由盐碱地变为新粮仓原因地理题

黄河三角洲由盐碱地变为新粮仓原因地理题

黄河三角洲由盐碱地变为新粮仓原因地理题篇一:黄河三角洲是位于中国北方的一个地区,其前身为古代黄河的泛滥区,在经历了数千年的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化后,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本文将探讨黄河三角洲由盐碱地变为新粮仓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黄河三角洲位于中国北方,东临渤海,南接山东半岛,北靠内蒙古和河北,西邻天津。

该地区总面积约为10,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粮仓之一,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二、盐碱地转变的原因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问题曾经十分严重,其土壤中富含大量的盐碱和沙漠物质,不利于农业生产。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该地区的盐碱地逐渐得到了改善。

以下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转变的主要原因:1. 水资源的充足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水资源较为丰富,包括黄河、海河、辽河等多条河流交汇于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此外,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2. 土地改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改良工作十分有效,通过大规模的土地翻耕和种植,可以改善土地的肥力和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

3. 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为黄河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随着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黄河三角洲的农业生产逐渐走向了科学化和现代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结论黄河三角洲由盐碱地变为新粮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位置、水资源的充足、土地改良和科技的进步等。

这些措施使得黄河三角洲的农业生产逐渐走向了科学化和现代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粮仓。

篇二:黄河三角洲是位于中国北方黄河入海口的一片湿地区域,曾经是严重的盐碱地,但随着气候、地形和人类的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它逐渐变成了一个重要的粮仓。

以下是黄河三角洲由盐碱地变为新粮仓的原因:1. 气候条件的变化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气候曾经非常干燥,常年受到干旱和海风的影响,土地非常盐碱。

然而,随着气候逐渐变得温暖湿润,降水增多,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逐渐转化为了粮仓。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提问添加摘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09]302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138号)精神,现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加快这一地区发展对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培育新的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要认真领会国务院对《规划》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二、请山东省人民政府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制定和调整相关专项规划,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要进一步加大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集聚,提升发展实力。

要根据《规划》提出的原则和方向,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紧密合作。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保护环渤海、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支持和指导。

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好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黄河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然而近年来,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凸显,给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原因1.水土环境因素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入海口,受海洋气候影响,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加之地下水位较浅,大量地下水通过蒸发作用升华到地表,形成盐碱地。

随着农田灌溉量的增加,地下水中的盐分不断上升,导致土壤盐分累积,加剧了土壤盐渍化的程度。

2.人为活动过度的农田灌溉和不合理的排水措施都是导致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也会加速土壤盐分的积累,加剧土壤盐渍化的程度。

1.农业生产影响土壤盐渍化导致土壤结构疏松,大量盐分阻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养分吸收,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2.生态环境影响土壤盐渍化不仅破坏了土壤的肥力,还影响了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表径流增加,形成盐湖和盐碱地,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1.科学合理的农田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优质农药,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严格控制农田的灌溉量,合理排水,有助于减缓土壤盐分的积累。

2.水土保持措施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植树造林、封禁荒地,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盐分的浓度。

3.耐盐作物的引种栽培在受盐渍化影响严重的地区,可以引种栽培一些耐盐作物,如碱蓬、碱蓬菜等,通过这些耐盐作物的种植,有助于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的肥力。

1.加大科研力度加大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力度,深入探讨不同地区土壤盐渍化的特点和防治措施,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农田、林地和水体,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土壤盐分的积累,预防或减缓土壤盐渍化的发展。

黄河三角洲滨北盐碱地甜高粱种植开发

黄河三角洲滨北盐碱地甜高粱种植开发
发展 。
1 . 有 利条件 甜高粱 种植 是滨 北盐 碱地 生 态恢 复 .1 3 与产 业化建 设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是 市 政府重 点 支持 的
项 目。 为保 证项 目顺 利实 施 。 立 了完善 的组 织 领导机 建
制 、 策 机 制 、 入 机 制 和科 技 保 障 机 制 , 政 策 、 政 投 在 资 金 、 务上 将予 以倾 斜 , 服 为招 商引资 或合 资经 营 等多元 化资金 筹措 创造 了有 利 的政策 环境 滨 北地 区人 少地 多. 大量 荒碱 地 闲置 。 区内有 土壤含 盐 量 03 06 .%~ . %的 土 地 73万 h , 宜 甜 高 粱种 植 , . m2适 不存 在 与 粮棉 作 物
1 . 项 目建设 的有 利条 件与不 利 因素 3
1 滨北盐碱地甜 高粱种植 的可行性
11 滨 北 地 区甜 高梁 种 植 区 状 况 滨 北 指滨 州 市 北 . 部 无棣 、 阳信 、 化 、 沾 滨城 4县 区。地 貌类 型包 括 黄 泛 平 原 、滨 海平 原 和渤海 湾滩 涂 ,微 型地 貌又 可分 为 岗 地 、 地 和洼地 。土 壤类 型有 潮土 和盐土 两个 土类 , 坡 滨 海潮 土 、 海盐 化潮 土 、 海盐 土 3 亚类 。该 区盐 碱 滨 滨 个 地土壤 多为 滨海 潮土 和滨 海盐 化潮 土 .土层厚 度 均大 于 3c 0 m 该 区土壤含 盐量 03 0 %的土 地有 73万 . %~ . 6 . h 2( m 适合 甜高 粱种 植 ) 。这 些土 地 因其 特殊 的地 理位 置 , 地盐碱 化程 度 高 , 之粗 放经 营 , 动生 产率 低 , 土 兼 劳 土 地资 源闲置 , 源优 势得 不 到充 分发 挥 , 资 长期 以来 没 有 得到很 好 的开发 利用 。 该 区光照 资源 充足 .全 年平 均 日照时数 2 2 . . 7 97 h 年 E照率 6 %. t 2 年辐 射 量 150千 卡/ 。 平 均 气 温 2. c 年 m2 1 . .无 霜 期 2 1 2℃ 4 l d左 右 。≥0 ℃的积 温 4 6 . ̄ , 7 28C ≥ 1℃的积 温 4 3 . ̄ 。 年平 均 降水 5 82 m。 城 区 0 3 9OC 历 3. m 滨 有黄河 穿境 而过 . 黄灌 溉条 件较好 。 他 3县位 于簸 引 其 萁李 、 韩墩灌 区和小 开河 引黄 灌 区下 游 , 灌溉用 水 相对 不足 : 部 马颊河 、 骇河 过境 客水也 可利 用 。 北 徒 1 . 滨北 地 区大 力 发展 甜 高梁 种 植 的 意义 大 力 发 2 展甜 高粱生 产 . 促进 生 态环境 恢 复 、 现农业 可 持续 是 实 发展 的需要 。开发 和利用 盐碱 地 。 展甜 高粱 生产 。 发 在 改 良的基 础上 利用 , 利用 的基础 上 改 良 , 用 与改 良 在 利 相 互促进 . 使盐 碱 地生 态环 境得 以恢 复和改 善 , 并逐 步 进 入 良性 循环 . 现土 地资 源可持 续利 用 、 业 可持续 实 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杂粮产业发展展望作者:李丽霞李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9期摘要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杂粮种植与加工现状、发展趋势,归纳总结杂粮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内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引导改善当前杂粮品种退化、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产品单一等现状,深度挖掘杂粮的抗逆性、食药同源、粮饲兼用等特性,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利用盐碱低产田,适度发展杂粮产业,促进区域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杂粮产业稳步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杂粮产业;发展趋势;山东东营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90-02杂粮,通常是指玉米、水稻、小麦、薯类、大豆以外的粮豆作物。

主要有约几百个小种,例如大麦、高粱、豇豆、谷子、燕麦(莜麦)、糜子、黑豆、黍子、薏仁、籽粒苋、荞麦(甜荞、苦荞)以及菜豆(芸豆)、绿豆、蚕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豌豆、小扁豆(兵豆)等。

杂粮生长期较短、种植面积较少、抗干旱、耐瘠薄,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有些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杂粮是食品、饲料、酿造、医药等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具有巨大的加工开发市场前景;同时,国际市场对杂粮的需求持续增加,杂粮出口创汇前景广阔。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是山东省和中国粮、棉、菜主要产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土地后备资源。

该地区土壤母质为黄河冲积物,底部属海相沉积物,盐渍化土地的面积超过40万hm2 [1-3]。

充分利用杂粮作物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度发展杂粮产业,可促进黄三角盐碱低产田改良、增粮增效,也可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生产技术、积极推进杂粮产业化,将杂粮资源优势转变为杂粮经济优势,挖掘农业发展新增长点,促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 东营市杂粮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1 杂粮种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五谷杂粮是中华民族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山东省种植历史悠久、种类多、分布广、资源丰富,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特别是垦利、利津均保持着种植杂粮的习惯,辖区内大豆、绿豆、谷子、高粱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多集中种植;荞麦、黍子、豌豆、黑豆等其他杂粮多为零星种植。

如图1、2所示,近20年来,东营市高粱、谷子、豆类等的播种面积曾超过6.7万hm2,占当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1/4以上。

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在1999年接近6.7万hm2,年产量逾12万t;近年来大豆播种面积持续下滑,至2006年,降至6 666.7 hm2左右,年产量约1万t;2010年至今,大豆播种面积1 333.3~2 000.0 hm2,年产量5 000 t以下,其他杂豆类播种面积666.7 hm2左右,年产量100~130 t。

辖区内谷子播种面积在1995年达2 800 m2,年产量1.14万t;至2009年,谷子播种面积降至6.7 hm2左右,年产量仅14 t。

2014年,谷子播种面积超66.7 hm2,年产量约253 t。

高粱作为辖区内主要杂粮作物之一,播种面积66.7~6 666.7 hm2;2014年,高粱播种面积再创20年新高,播种面积达2 253.3 hm2,年产量1.25万t。

近年来,受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杂粮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影响,辖区内杂粮种植势头出现回暖。

1.2 杂粮加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杂粮加工仍处于初加工阶段,加工产品包括原粮(大豆、绿豆、红小豆、黑豆等)、粥料(小米、高粱米、大黄米、绿豆等)、粉料(大豆面、小米面、高粱面、绿豆面)等。

另外,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多为优质的豆制品加工原料,垦利兴果豆腐就是当地典型的豆制品加工企业;高粱除了作粥料和粉料以外,主要用于酿酒、饲用等,辖区内有多处酿酒企业的高粱基地,利津春喜合作社托管了五粮液酒厂、茅台酒厂等的高粱生产基地,为酿酒企业提供优质的高粱原料;黍子除了加工大黄米外,还用于酿造即墨老酒、兰陵美酒等。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具备生产优质杂粮的地域优势,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整,有利于实现杂粮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无公害杂粮产品。

建立区域杂粮原产地,延长杂粮产业链条,有利于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杂粮产业发展。

2 杂粮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2.1 品种退化老化,栽培技术落后一方面,国内杂粮育种研究滞后,多数地区仍在使用地方性老品种。

用种杂、品种退化严重,新品种推广速度慢,单产水平较低。

目前,杂粮生产品种更新缓慢,品质达不到加工技术要求,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杂粮的产量、质量、商品性受到严重影响。

一方面,田间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

杂粮主要在干旱和半干旱、瘠薄地上种植,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机械化、标准化水平低,缺乏规范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生产标准化等方面的技术储备[4-6]。

2.2 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杂粮总体上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较少,大多是农民零星分散种植,而且多是种植在旱瘠薄地、田边地头,管理粗放,产量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到位率较低,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不到位。

杂粮生产边缘化,农民种植杂粮享受不到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优惠政策,技术推广部门也缺乏项目支持,技术推广力度不大,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

生产格局分散,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缺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无法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难以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杂粮生产体系。

2.3 加工简单、粗放,产业链条较短多数企业对杂粮只是经过简单加工就把产品投入市场,加工简单、粗放,技术水平低,深加工的产品数量所占比重小,高附加值产品少,绿色、深加工、保健产品供应不足。

杂粮产业链条短,种植、收购、流通、加工、销售等诸环节之间互相脱节,产业链条链接不紧密、不完善、不平衡。

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脱节,没有建成科研、良种、良法和商品化生产、加工、营销一体的杂粮基地和产业带。

龙头企业少、规模小,缺乏深加工能力,缺少深加工制品以及档次高的品种,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没有大的产业带动力,不能满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

2.4 投入不足,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长期以来,在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领域,重视大宗作物而忽视杂粮。

对杂粮的投入不足,研究人员少,研究工作无法深入开展,杂粮育种水平较低,单产突破困难,缺乏配套栽培措施,科研水平滞后于其他主要粮食作物。

同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少、待遇低、工作条件较差,技术推广工作滞缓等,都限制了杂粮产业的推广和发展。

2.5 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问题较多首先,品牌意识淡薄,导致杂粮缺少品牌优势,杂粮传统品牌力量不强、认知度不高,新品牌后劲不足,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导致杂粮只有产品而形不成大的产业。

其次,市场开发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宣传不到位,消费者对杂粮独特的养生保健价值认识不够。

再次,杂粮的供给价格反弹性较大,价格对供给量的反应比较敏感,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大规模种植后,销售渠道不畅通,导致积压严重,价格下滑,影响杂粮生产效益。

2.6 缺乏政策支持杂粮是不属于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品种,地方政府对杂粮产业不够重视,缺乏针对区域性特产杂粮的保护性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稍显不足。

3 杂粮产业发展对策杂粮发展应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手段,改善生产条件,变革生产方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黄河三角洲地区杂粮产业需在优化结构并适度发展,要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开发名牌产品,走优质、高产、高效、集约、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3.1 转变发展理念,准确定位杂粮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首先,突出杂粮质量优势和特种营养功能,把杂粮系列产品推向市场。

其次,重视杂粮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增加科研投入,以促进杂粮发展。

再次,适度扩大经济效益好、产量高、品质好的杂粮品种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杂粮生产能够稳步有序地发展。

3.2 增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首先,加快杂粮品种的更新换代,在提纯现有杂粮品种的基础上,选育或者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杂粮品种,有效防止品种老化。

其次,充分发挥当地名优杂粮品种优势,建立优势生产基地,逐步建立优质商品基地和原料生产基地。

再次,加快杂粮食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形成成套的杂粮加工技术;开发特色杂粮产品,强化杂粮的保健功能,为实现特色杂粮加工增值提供技术保障。

最后,研究杂粮营养和加工性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从“主食性食品、方便食品、饮料、冷制品”等多角度,研发“方便型、复合型”的新型杂粮食品,通过复合搭配满足消费者的多种营养需求。

同时,丰富食品花样,改善食品口味和口感,提高消费兴趣,开拓新的市场途径。

3.3 加大政策扶持与宣传,加速杂粮产业发展首先,加快选育优质、特色品种,支持杂粮优质、高产、抗逆品种和重大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高效融合,提高优良品种、配套技术入户率和转化率。

其次,建立杂粮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激励农民种植积极性。

将杂粮纳入国家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机和农资综合补贴范围。

再次,建立健全杂粮市场监测预警,加强宏观调控。

最后,通过各种途径(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新闻发布等)宣传推广杂粮的健康营养特性和科学食用方法,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4 参考文献[1] 柴岩,冯伯利.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5):57-61.[2] 程羚.中国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粮油加工,2008(8):27-32.[3] 梁双波,程汝宏.小杂粮在中国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发展策略[J].河北农业科学,2005,9(2):93-95.[4] 杨平,巩法江,陈昱利,等.现代农业生产中杂粮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展望[J].农业科技通讯,2016(1):9-11.[5] 凡兰星.发展我国杂粮产业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0):1121-1124.[6] 牟少岩,李敬锁.关于构建杂粮产业化体系的若干思考[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6):26-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