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六下《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伟大的悲剧》优质教案(通用10篇)
《伟大的悲剧》优质教案《伟大的悲剧》优质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伟大的悲剧》优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伟大的悲剧》优质教案篇1一、设计理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
在教学环节中,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学科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从而充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
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查找资料、引用资料,拓展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思想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目的是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本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一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目标: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团结合作,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练习快述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伟大的悲剧》的内容和背景。
2.掌握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叙事文的写作技巧,培养写作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的情节。
2.学习如何写好一个叙事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伟大的悲剧》的封面及书名,让学生猜测小说的内容与主题,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兴趣。
2. 学习小说内容(30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同时,记录人物的特点和小说的情节。
介绍小说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发生的事件,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旨和文化内涵。
3. 分析和讨论(15分钟)老师可以根据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道理和主题,进一步说明小说中揭示的思想和意义,发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和理解。
4. 培养写作(15分钟)教师可以选出小说中的某个事件或者人物,鼓励学生以此为素材,自己编写一篇叙事文,并在班内宣读自己的作品。
此步可以促进学生创作兴趣和能力,并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
5. 后续延伸(5分钟)老师可以推荐类似主题或者同类型的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便延伸教学内容。
四、师生互动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向讲述,应该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促进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举例解释等互动方式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信息,通过作文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建议1.要提前准备好有关小说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好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2.推荐学生自己买书或者借阅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掌握写作技巧和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或竞赛,鼓励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优秀4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优秀4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理念:找出途径让学生发掘材料,从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全体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写的是在1920xx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的故事。
故事较长,情节也较曲折,且用的是第三人称,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境。
文章一方面写了气候的恶劣,探险队员与之展开的搏斗;另一方面,作者也展现了当时牺牲的详情。
所以基本上具备小说的三要素:典型情节,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因此又可以把它当作写人的传记小说来读。
学情分析:学生可能不适应阅读这么长的篇幅,学生可能不适应这么欧化的语言,学生可能陌生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题,学生可能有不太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这正是在阅读这篇文章比较困难的地方。
所以教学的立足点不应太高太难,应尽量简化、浅化,使学生好懂、爱学,并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不然,教师的教学就会很被动。
教学目标: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为教学重点以积累、听说、写作等为训练手段以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核心学法导引:1、长文短教,重点突破。
2、注重发现,重抓积累。
3、启发诱导,读写并举。
教学过程:导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伟大的悲剧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斯科特的故事给我们解答这个疑问的。
出发前的准备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像一次充满挑战的探险之旅,希望大家在这次旅程中既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又接受智慧和胆量的考验,出发前,我们需明确此行的要求和任务:首先大家要一鼓作气,振作精神;其次,大家要开动脑筋,解决困难;第三,大家要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希望我们最后都能达到荣誉的顶点,品尝胜利的果实。
《伟大的悲剧》教案优秀3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优秀3篇伟大的悲剧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2、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英雄们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制作课件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提前预习生字词并熟读课文,掌握大体内容。
学生也可以查阅资料拓宽学习空间。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第四单元主要的话题是“探险”,今天我们要探险的第一站是南极。
南极,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回答)极地、寒冷、终年的冰雪、冰山、暴风雪……因为人类无法在那儿生存所以又很神秘(我们先来看几幅南极的图片以及对它的气候介绍)正因为它的美丽、神秘,所以吸引着许多的探险者去征服它(介绍人类去南极探险的情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只科考队伍是——挪威人阿蒙森率领的队伍和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队伍,为了纪念他们设立在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那么当时是怎样的情况,为什么两支队伍会一前一后的来到南极呢?(看图片了解背景)一、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2、六分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四人交流)3、概括文章大意明确:斯科特一行五人满怀希望来到南极点却悲哀的发现阿蒙森已经提前到达了,所以他们只好垂头丧气的踏上归途,结果因为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哀的死去。
(第一个是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第二个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英雄一样的走向死亡;最后三个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
)4、谈谈读后的最大感受5、思考:①为什么茨威格不给胜利者阿蒙森立传,却选择失败者悲壮的一幕?②茨威格在这篇传记中表现出了什么感情?明确:①失败者他们的悲剧经历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斯科特他们在失败的过程中更加表现出了他们高尚的灵魂。
鲁迅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类最美好的愿望毁灭给人看”所以悲剧会给人精神上的震撼与启迪。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积累“销蚀、毛骨悚然、怏怏不乐”等词语,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能力目标:通过速读课文,默读课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质疑的方法,学生能够自主体味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畅的表达出来。
情意目标: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句子,学生能够自主体味出人类在探索自然中的悲壮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速读、默读,从时间、地点、人物等角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脉络。
通过重点朗读、小组讨论、学生质疑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语境,体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人物描写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南极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南极资料,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新授:1、导语设计:(多媒体展示南极图片)同学们,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极是怎样一个世界吗?你所知道的南极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借助手中的资料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课件进行补充)好,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在我们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步伐中,南极这个荒芜人烟的大地上长眠了几位英国的探险英雄。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用他那充满激情的笔调记录了这个伟大的悲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一同去感受那悲壮的一幕吧!学生速读课文,并标划出段落和读不准的字词。
多媒体出示:拽(zhuài) 癫狂(diān) 吞噬(shì) 毛骨悚然(sǒng) 怏怏不乐(yàng)毋宁(wù) 羸弱(léi) 告罄(qìng)遗孀(shuāng)释义:吞噬:吞食。
鲁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4篇
鲁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鲁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选4篇(一)课题:鲁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伟大的悲剧》的故事内容和作者。
2.理解《伟大的悲剧》中主人公追求正义的精神,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追求。
3.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审美价值观。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伟大的悲剧》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通过学习故事,培养学生的正义感。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伟大的悲剧》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引导学生以正义为准则思考问题。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审美价值观。
教学准备:1.课文《伟大的悲剧》的课文材料和多媒体教具。
2.课堂展示材料:剧照、主人公形象海报等。
3.教学辅助材料:教学设计手册、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故事《伟大的悲剧》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内容,了解有关正义的内容。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并解读关键词汇和句子。
2.学生跟读课文,并进行初步理解。
3.讨论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知识拓展(15分钟)1.教师以故事中的道德困境为线索,引导学生讨论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人应当如何追求正义?2.教师讲解正义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分享相关例子,引发学生深思。
四、拓展阅读(15分钟)1.教师提供相关素材,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选择一些与正义相关的故事进行分享。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心得。
五、反思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帮助他们构建对正义的理解,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2.教师提问学生:以正义为准则,你会如何处理以下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课程目标为导向进行回顾。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回家后,总结《伟大的悲剧》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写下对正义的理解和思考。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类型】讲读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速读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文意。
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一、导语设计设计(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极地图,美丽的南极风光,可爱的动物企鹅蓝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播放世界各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地图,介绍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特别介绍设在南极南纬90°的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
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
由此导入板书课题。
设计(二)用多媒体播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图片,介绍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骄人成绩。
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爆炸、“哥伦比亚”号返航时解体的画面。
播放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帮马峰时不幸遇到雪崩,5人遇难等画面。
说明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许多伟大的悲剧,但人类却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
由此导入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出示学习目标★请学生说说本课需学习哪些内容,老师点拨归纳。
☆读一读,写一写☆●吞噬(shì)角逐(jué)雪橇(qiāo)癫狂(diān)˙ ˙ ˙ ˙拽(zhuài)悚(sǒng)毋(wú) 皑(ái) 怏(yàng)馨(xīn)温馨赢(yíng)输赢罄(qìng)告罄羸(léi)羸弱磬(qìng)钟磬■1、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惧。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选13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我们与文本的对话,寻找伟大与悲剧的内涵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一个个深不见底的冰窟窿、一座座巍峨壮美的雪山、平均零下88.3摄氏度的气温,相当于九级大风三倍的飓风,这就是南极,这些危险的暴风雪、酷寒、飓风,或许会成为我们征服南极的困难,但有一群人却把征服南极当作自己矢志不移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他们。
2、快速跳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可以从事情入手,也可以从人物入手,还可以从结果概括。
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征服南极的归途中,悲壮的死去的故事。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人物+事件+结果,必要时可以加时间和地点。
3、对比标题,我们对课文结尾的解读明确:我们来看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对这个事件、这些人物做了怎样的评价?出示标题:伟大的悲剧,我们再回头看看刚才同学们的概括中,哪里可以表现出“悲剧”?提问1:难道死亡就是悲剧吗?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提问2:作者茨威格是在课文中诠释了伟大的悲剧的吗?请从文中找出来。
课文16自然段朗读第1遍:找出关键词语;(毁灭自己、心灵变得高尚)谈谈自己的理解朗读第2遍:找出修饰语:“不可战胜”谈谈,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勇气,更是斯科特对探险事业的痴迷。
小结:在面对不可战胜的厄运时,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我们也可以选择坚持,现在我们来看看斯科特及队员们怎么做的?朗读第3遍,找出一个词,“搏斗”,不管是内心的搏斗也好,行为的搏斗也罢,我在这里把他解读为每一次考验时的选择。
4、走进文本,感悟斯科特一行的三次选择第一次选择:面对理想的落空(1-2自然段)心情的对比:找出相关句子,品味理解。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选3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味探险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
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一、自学要求和方法: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学会利用工具书。
二、自学内容:1、了解作者(3分钟)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
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
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
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2、朗读课文,了解大意(20分钟)3、利用工具书,查出生字词,结合语境加深理解(15分钟)三、自学检测(10分钟)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拽出( ) 战栗( ) 悚( )然吞噬( ) 告罄 ( ) 羸弱( )冰gǎo( ) biān( )骨bèng( ) 散zhì( )息毛骨悚然( ) 怏怏不乐( ) 忧心忡忡( ) 踉踉跄跄( ) 海市蜃楼( )2、复述故事,两人小组相互复述故事,全班再推举一人到讲台前复述。
3、文中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最令你难忘?你为什么感动?请说一说。
(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课堂延伸一、巩固自学内容(3分钟)二、知识拓展(16分钟)1、简要概括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2、本文以时间为序,请写出故事情节。
3、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4、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满怀激情的给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可用原文回答)5、斯科特一行的探险意义何在?三、能力提升(15分钟)在文中找出下面的句子并加以理解。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探险队员身上表现出来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体会探险队员身上表现出来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挖掘探险队员身上表现出来的高尚品德。
教学方法结合语境、结合中心法学习方法质疑、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这里有雪域冰山,有南极冰川,有深不见底的冰窟,有平均最低-88.3℃气温,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
这里也有过这样一群人,曾经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这里是南极。
这里是故事发生的地方。
上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现在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
1912年,英国人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到达时间为1月18日,但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他们仅仅比瑞典人阿蒙森迟了一个月,只好沮丧地踏上归途,在途中与暴风雪搏斗2个多月后,在恶劣的气候下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二、自主探究、合作答疑默读课文,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和有疑难的句子1、文中哪些语句、情节、事件或细节深深地打动了你?并说一说,这些情节为什么会打动你? 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示例1: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体现出威尔逊博士对工作的认真、严谨,对探险事业的热爱,对死亡的无惧。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课程目标:1.了解悲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悲剧的结构和特点;3.分析和理解莎士比亚等著名悲剧作品;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描述悲剧的特点和结构;2.能够分析和解读莎士比亚等著名悲剧作品;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作品分析和写作。
教学内容:第一课:悲剧的定义与起源1.了解悲剧的含义和起源;2.讨论古希腊悲剧的发展历程;3.分析中世纪悲剧的特点。
第二课:莎士比亚悲剧的结构与特点1.探讨莎士比亚悲剧的发展背景和影响;2.分析莎士比亚悲剧的结构与特点;3.解读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
第三课:其他著名悲剧作品1.分析其它著名悲剧作品的特点和结构;2.讨论希区柯克的电影《鸟》中的悲剧元素;3.了解现代悲剧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悲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建立基础知识框架。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悲剧的特点和结构,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影片欣赏:观看希区柯克的电影《鸟》,分析其中的悲剧元素。
4.作品欣赏:解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悲剧的定义与起源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悲剧的定义与起源,引导学生思考悲剧的含义。
2.讲授:讲解古希腊悲剧的发展历程和中世纪悲剧的特点。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悲剧的特点和结构,并汇报讨论结果。
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课:莎士比亚悲剧的结构与特点1.导入:教师介绍莎士比亚悲剧的背景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思想。
2.讲授:讲解莎士比亚悲剧的结构与特点,重点解读《哈姆雷特》。
3.讨论:学生就《哈姆雷特》中的悲剧元素展开讨论,提出个人见解。
4.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5.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提出练习题目。
第三课:其他著名悲剧作品1.导入:教师引入其他著名悲剧作品,介绍现代悲剧的发展趋势。
鲁教版《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
鲁教版《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以“悲”为学习线索,感受悲,分析悲,评价悲,认识悲,较深入理解斯科特等人的悲剧意义,形成对悲剧事件的系统思考和认识。
2、学习根据语言材料,独立分析判断事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步骤:导入:悲剧是伟大的,但悲未必是很伟大的一件事。
斯科特一行出于伟大的目的,历经一个艰难的过程,终止于生命的消失,这中间弥漫着无限悲伤。
一、悲情重现斯科特一行在南极的暴风雪中遭遇的悲剧过程和悲剧结局,不仅表现在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的残酷上,还体现在心理的煎熬上。
让我们重新来回顾它们历经的最后的悲情日子,具体感受队员们死亡前所承受的悲凉。
分组合作完成下列二题或自主选择其一完成,具体学习形式可以多样:1、按时间顺序划出有关描写自然环境残酷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体会与悲剧结局的内在联系。
2、按时间顺序划出描写斯科特等队员心理感受的语句,串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体会他们在心理上最后历经了怎样的煎熬,体会与悲剧结局的内在联系。
(教师提示:这些语句基本能找出来,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筛选。
正是他们面临了残酷的自然环境和明知是走向死亡却还要顽强地走下去、不断趋向绝望的心理煎熬,使他们的结局显得尤为悲壮。
)二、悲情探源小组一起分析讨论:造成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结局,原因在何处?(鼓励自主探究、多元探究。
教师做好引导,帮助归纳提炼。
做到紧扣原文。
)教师参考分析之一:可以集中于批判斯科特科学精神的缺乏——这也是传记中有意回避的方面——他们已较强烈预感到会发生悲剧,却不能清醒地制止走向悲剧的行动。
明知阿蒙森已经到达南极,补给不足,自己步后尘已意义不大,却仍旧心怀侥幸,在盲目的倔强意志力下,冒险前进,以致于使探险充满了冒险的意味,最终酿成悲剧。
他们此时追求的东西也许早已经超出了探险本身,探险的象征意义和心理失衡下寻求心理的补偿已成了他们当时真正追求的目标了。
如果斯科特此时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在后来南极点的表现还是体现了面对失败的现实的理性态度),也许事情的结局就不是这样。
鲁教小学语文六下《伟大的悲剧》word教学设计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冰雪覆盖的南极,一面向世人呈现着自己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又以酷寒凶险回绝了人类好奇的拜访。
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73天的生死较量,1912年的南极记录了怎样的英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二、预习检测吞噬(shì)角逐(jué)雪橇(qiāo)癫狂(diān)˙˙˙˙拽(zhuài)悚(sǒng)毋(wú) 皑(ái) 怏(yàng)1、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惧。
悚然,恐惧的样子。
2、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3、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4、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5、怏怏不乐(yàng):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6、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
7、忧心忡忡(chōng):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三、资料助读(一)作家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二)南极简介★南极之最★最大高原--------最大冰库--------世界“寒极”--------世界“风极”。
鲁教版语文六下第19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宏大的悲剧一、教材分析《宏大的悲剧》是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文学,课文写的是100多年前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悲壮覆灭的故事。
初一学生关于探险方面的学问所知甚少,缺少文中所记述的艰难逆境的生活体验,所以在课堂中,会出现一些学生难以进入文本的现象。
新课程标准指出:观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尝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学生分析文章对斯科特一行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献身精神、对死亡的坦然和对探险事业的无怨无悔等方面进行了着力的描写,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理解上有肯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通过专心品尝课文中一个个打动人心的句子,一个个引人深思的词语,融入课文,体会斯科特一行所表现出来的宏大精神。
三、教学目标1、驾驭课文中的生字词;2、学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3、驾驭用关键词解读文本的方法;4、感受人物崇高宏大的精神。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运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运用这些技术?运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宏大的悲剧》利用白板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视频导入、课堂测试、随机提问等环节都运用了白板工具,主要利用了白板教学的学科工具、遮罩、铅笔、橡皮擦、插入视频、音频等功能。
学科工具的运用,规范了学生的书写,遮罩的运用使课堂教学环节的呈现更加的敏捷,可以随心的拉动遮罩,使遮罩的文字或者是图片更敏捷的多方位呈现或者消逝。
铅笔和橡皮擦的运用更环保,并且可以在白板上实时标注和更改,加强了学生的学问印象。
视频、音频的播放,扩大了课堂的视野容量,学生更乐意接受这种更直观的教学方式。
随机数选取器的运用使提问更加随机,扩大了提问范围,避开了老师的惯性提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力。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范文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悲剧的理解更加深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2.1 悲剧的定义和特点学习悲剧的基本概念,理解悲剧作品的独特魅力。
2.2 悲剧作品的分析通过对悲剧作品的深入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悲剧作品的内在逻辑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难点3.1 悲剧作品的多样性悲剧作品有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是教学的难点。
3.2 悲剧作品的主题挖掘每个悲剧作品都有其深刻的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理解悲剧作品的主题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的悲剧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悲剧的特点和魅力。
五、教学内容5.1 悲剧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悲剧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悲剧作品的基本特点。
5.2 悲剧作品的分析通过对具体的悲剧作品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悲剧作品的内在逻辑和深层含义。
5.3 悲剧作品的主题挖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理解悲剧作品的主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步骤6.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悲剧作品的片段或者讲述一个悲剧故事,引发学生对悲剧的兴趣和思考。
6.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悲剧作品,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6.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悲剧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6.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悲剧作品的主题,思考悲剧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六、教学步骤6.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悲剧作品的片段或者讲述一个悲剧故事,引发学生对悲剧的兴趣和思考。
6.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悲剧作品,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6.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悲剧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以“悲”为学习线索,感受悲,分析悲,评价悲,认识悲,较深入理解斯科特等人的悲剧意义,形成对悲剧事件的系统思考和认识。
2、学习根据语言材料,独立分析判断事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步骤:导入:悲剧是伟大的,但悲未必是很伟大的一件事。
斯科特一行出于伟大的目的,历经一个艰难的过程,终止于生命的消失,这中间弥漫着无限悲伤。
一、悲情重现斯科特一行在南极的暴风雪中遭遇的悲剧过程和悲剧结局,不仅表现在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的残酷上,还体现在心理的煎熬上。
让我们重新来回顾它们历经的最后的悲情日子,具体感受队员们死亡前所承受的悲凉。
分组合作完成下列二题或自主选择其一完成,具体学习形式可以多样1、按时间顺序划出有关描写自然环境残酷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体会与悲剧结局的内在联系。
2、按时间顺序划出描写斯科特等队员心理感受的语句,串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体会他们在心理上最后历经了怎样的煎熬,体会与悲剧结局的内在联系。
(教师提示:这些语句基本能找出来,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筛选。
正是他们面临了残酷的自然环境和明知是走向死亡却还要顽强地走下去、不断趋向绝望的心理煎熬,使他们的结局显得尤为悲壮。
)二、悲情探源小组一起分析讨论:造成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结局,原因在何处?(鼓励自主探究、多元探究。
教师做好引导,帮助归纳提炼。
做到紧扣原文。
)教师参考分析之一:可以集中于批判斯科特科学精神的缺乏——这也是传记中有意回避的方面——他们已较强烈预感到会发生悲剧,却不能清醒地制止走向悲剧的行动。
明知阿蒙森已经到达南极,补给不足,自己步后尘已意义不大,却仍旧心怀侥幸,在盲目的倔强意志力下,冒险前进,以致于使探险充满了冒险的意味,最终酿成悲剧。
他们此时追求的东西也许早已经超出了探险本身,探险的象征意义和心理失衡下寻求心理的补偿已成了他们当时真正追求的目标了。
如果斯科特此时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在后来南极点的表现还是体现了面对失败的现实的理性态度),也许事情的结局就不是这样。
《伟大的悲剧》教案_1
《伟大的悲剧》教案《伟大的悲剧》教案1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设计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感知内容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出示问题组: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说给大家听2.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然后四人小组互相复述故事研读课文1.教师导学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2.合作探究(1)斯科特等探险队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那里?(2)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3)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3.小结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从高精神。
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体验与反思导学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淙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了这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作业积累字词句写一篇读书笔记.伟大的悲剧(学案)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
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南极,是所有爱好探险的人永久的目标。
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伟大的悲剧_鲁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伟大的悲剧_鲁教版《伟大的悲剧》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3. 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幻灯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南极地图图片及南极风光图,引入探险故事,导入课题。
简单认识作者二、新课学习③死的是他们的肉体,但他们的精神却是伟大的,所以是悲壮而不是悲哀。
④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6.找出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全班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分析本段的含意及作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是高尚的。
▪一切高尚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7.全班讨论: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在于什么?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三、结论总结为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送学生两句话,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失败:•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四、课堂练习1.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你同意这种看法吗?2.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3.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为什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五、作业布置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 你还知道的其他探险家的故事吗?请积累一篇。
六、板书设计伟大的悲剧斯失败之悲勇于探索科作证之悲绅士风度特值得信赖探献身精神险死亡之悲集体主义队世人之悲无私爱心。
伟大的悲剧语文教案
伟大的悲剧语文教案伟大的悲剧语文教案伟大的悲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可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在课前播放关于南极恶劣天气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本课生字词较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为朗读、复述课文做好准备。
有条件的地区尽量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一些资料,拓宽学习的空间。
教学内容《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主要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事件经过。
作者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师在教学时,可重点突出斯科特和他的伙伴的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伟大的悲剧语文教案2新课程的教学追求:“不是教教材,而是教能力。
”“不求回答最好,只求人人思考。
”“课堂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品味故事的生动性。
2.合作交流,感悟语言的潜在美。
3.探究主题,体验情感的震撼力。
二、设计思路:1.预习就是自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阅读,它不仅仅是为了字词,更主要的是对故事的整体感知。
----自主中有方法2.比较文本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能利用文本外的资源加深理解,填补阅读文本时的“浅”意识,从而突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合作中讲深度3.拓展阅读是为了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得到升华,加强学生思想的深度,达到体验情感的震撼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
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冰雪覆盖的南极,一面向世人呈现着自己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又以酷寒凶险回绝了人类好奇的拜访。
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73天的生死较量,1912年的南极记录了怎样的英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二、预习检测
吞噬(shì)角逐(jué)雪橇(qiāo)癫狂(diān)
˙˙˙˙
拽(zhuài)悚(sǒng)毋(wú) 皑(ái) 怏(yàng)
1、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惧。
悚然,恐惧的样子。
2、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3、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4、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5、怏怏不乐(yàng):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6、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
7、忧心忡忡(chōng):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
三、资料助读
(一)作家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二)南极简介
★南极之最★
最大高原--------最大冰库--------世界“寒极”--------世界“风极”。
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也是最寒冷、冰雪贮量最多、最干燥、风速最大、风暴最频繁的大陆。
自从1821年南极洲被发现以后,人类对南极勇敢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有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
《伟大的悲剧》就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等人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的天才想象写成的。
四、整体阅读感知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文的感受或心情。
(如感动、崇敬、钦佩、敬佩等)
2、梳理脉络情节(按时间顺序)(点拨、讨论、提问。
)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3、复述课文内容。
(提示六要素)
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最后教师介绍斯科特探险队南极探险的整个经过。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
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发现英雄们已冻僵的尸体。
)
4、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时间、人物、地点、结局)
(讨论、提问、归纳:1912年3月,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幸全部遇难。
)
五、片段品读体味
速读课文,请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片段,带着充沛的感情读一读,说一说你感动的原因。
然后,小组代表作全班交流。
例如
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
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
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
4、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5、“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
6、“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
7、“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执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
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8、“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
(讨论明确后齐读最后一段,点明主题,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
教师提问:你觉得斯科特是怎样一个人?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
六、主题思想探究
1、同样是探险南极,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
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什么要充满激情地给失败的斯科特作传?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分析,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文章结尾句子,能较明显地体现作者的态度。
因为作者看中的是斯科特失败背后所体现的伟大精神,特别是与自然顽强搏斗、以无比的勇气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这种精神是人类的伟大财富。
)
2、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
勇士们的肉体悲壮的死去令人悲痛,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是伟大的。
)
3、本文“悲”包括哪些内容?“伟大”指什么精神?
课文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探险者的故事?
2、假如你是挪威探险队员阿蒙森,当你通过卫星电视看到斯科特一行在南极艰难的情景,你会怎么办呢?
3.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呢?
4.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呢?
八、作业
1、2002年7月,英国安妮公主到达南极,纪念斯科特逝世90周年。
茫茫冰雪,浩浩雪原。
斯科特等人长眠的地方,只有一方矮矮的坟墓,一个小小的十字架。
请你为他设计墓碑并写几句墓志铭。
简介墓志铭知识。
墓志铭是放在墓里或立在墓前刻有死者生平事迹或颂扬文字的石刻。
要求语言简练,抓住人物最突出的品格特点,寄托刻写者的敬仰和哀思。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九、课堂小结
我们应该记住英雄们的名字,让他们成为我们心里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引导我们也能够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这里,我想再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哀悼: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在我们的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请大家一起来读,让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吧!
生:(齐)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
每个人都不免要经历失败的煎熬和痛苦,但无论什么情况下,请记住这句话: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十、板书设计
诚实守信
勇于探索精神失败之悲
集体主义
献身事业
事业伟大----------的-----------悲剧死亡之悲
人格离别之悲
态度世人之悲
情感作证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