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勾画重点,红色重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纲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新中国的成立
一、八年级下册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至今)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立新中国的筹备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2、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②选举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④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⑤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
3、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5、新中国成立的感想(启示):
①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爱党、爱军、爱国。
③要努力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将中国建设成为美好富强的国家。
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品教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及其大致经过。通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组织观看《开国大典》,走访老人,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小组内分析探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的策略,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认识到和平解放是最终目的,同时理解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3.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开国大典的视频,设计学生自学提纲。
2.学生准备: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自学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结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头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说完,登上汽车,汽车向北平方向驶去。毛泽东等进京后,“考试”成绩如何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9课对外开放2
A.城市改革 B.农村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D.沿海地区开放
A.1234 B.2345
C.1245 D.1235
材料二 邓小平观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3、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A.1234 B.2345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979年的深圳 2、材料二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 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 汕头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全景
C.1245 D.1235
材料二 邓小平观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表演者:八年级(4)班柳毅、景生傲
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命运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材料二 邓小平观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
1.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以卓越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工艺技术等为特点。在八年级下册历史中,我们学习了孔子及儒学、道教及道教文化、佛教及佛教文化等重要内容。
2.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文化
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宗教统治的时代,天主教会的影响力非常大。在八年级下册历史中,我们学习了天主教会的组织和体制、修道院及修道院文化、十字军东征等重要内容。
3.亚洲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亚洲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地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亚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八年级下册历史中,我们学习了中亚的丝绸之路、南海的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等重要内容。
4.古代农民起义与革命
古代农民起义与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八年级下册历史中,我们学习了南京口起义、黄巾起义、农民起义和红巾起义等重要内容。
5.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
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八年级下册历史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农业技术、农田水利和农民起义等重要内容。
6.欧洲的农业革命与商业革命
欧洲的农业革命和商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八年
级下册历史中,我们学习了欧洲的三场农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等重要内容。
7.中国的城市与贸易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贸易的中心,同时也是文化的集中地。在八年级下
册历史中,我们学习了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城市、沿海城市的发展和海上丝
绸之路等重要内容。
8.东南亚的文化与贸易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十课 伟大的转折 导学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十五大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提高自己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学习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提出改革开放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阶段
(1)1982年中共十二大: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理论。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的困扰。
八年级历史下册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包含了大量的历史
知识。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考试所需要的,更是我们理解历史和
世界的重要依据。本文将对八年级历史下册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便大家学习和理解。
一、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它在中国的文化和政治
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场文化运动由于掀起了思想解放和文
化多元化的大潮,开启了我们历史的新纪元。抨击旧传统文化,
倡导新思想和民主精神,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发展的转型。
二、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运动,它是中国
思想解放和政治民主化的标志。由学生开始,迅速扩展到城市各
阶层,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这场运动中,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倡导爱国主义和民主权利等思想得到了广泛宣传。
三、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的一个历史阶段。在
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推翻了北洋政府,逐
步实现了统一。北伐战争的推动,促进了中国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来国共合作和人民革命胜利的基础。
四、历史思考与价值取向
历史思考和价值取向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思考主
要是思考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历史过程的演变,以及历史未来
的发展趋势。历史价值取向则是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评价,强调对历史过程的正面价值,并且从历史中汲取发展的经验。
五、世界近代史重要事件
世界近代史重要事件主要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世界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形成了现代世界格局的重要元素。我们应该对这些事件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历史和国际政治。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六单元复习
•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出现了转 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 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46、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Baidu Nhomakorabea是
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的主题 是: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到 21世纪)
第六单元
• 科技(17——18课) • 教育(19课) • 与文化(20课)
第五单元
• 国防建设(14课) • 与外交成就(15——16课)
第14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
海军,目前,我国海军部队有:北海舰队、
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
战略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
是核反击。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到20世纪50 年代中)
;
;
哪肯放下呢?第二天早晨,暴风雪停了。营救队发现了离地面仅两米的冻僵了的尸体。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放弃是一种生活智慧。放弃并不是“投降”,而是暂时的“退却”,是为 长远的成功而“退却”。但大多数人不能做出“放弃”,也许是受某一种观念的制约吧。做出“放弃”就必须先有自知之明,要刻意去寻找自知之明,要刻意去寻找自知,然后,形成自我意识,再做出“放弃”,就是一种成功。在物欲横流和浮躁的社会中,没有放弃的心态,很难赢得心灵上 的宁静和超越。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放弃的过程。有时,放弃也是一种美。 ? 4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春风习习,送来绿意,秋风瑟瑟,引来肃杀,暴风呼啸,带来灾难。家风﹑民风﹑文风、抢购风﹑吃喝风﹑攀比风……生活中的“风”真可谓举不胜举。有人追风,有人顶 风,有人观风,有人扇风…… 请以“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风,分有形的和无形的。自然界的风是有形的,社会风气是无形的。从有形的角度立意:可写“龙卷风”“沙尘暴”“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害,谈环保的重要性。从无 形的角度立意,可正面写家风﹑民风纯正,社会新风佳话频传。反面可写追风﹑跟风﹑抢购风的盲从心理的悲哀,吃喝风﹑攀比风…… 构思时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自己﹑家庭﹑社会中所见所闻的小事入手,写身边的人和事,小中见大,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谱写时代的主旋律。 ? 4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在他的居住地拥有大片山林,当美国掀起淘金热潮时,他变卖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地进行钻探,希望能在这里找到金沙。他一连干了多年,结果不仅没有找到任何东西,甚至连家底都折腾光了,最后不得不又重返田纳西 州。当他回到故地时,惊讶地发现那里机器轰鸣,工棚林立,原来被他卖掉的那个山林就有一座金矿,其新主人正在挖山淘金。如今这座金矿仍在开采,它就是美国有名的门罗金矿。 阅读上面这则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 [写作提示]材 料作文成败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寓意和内涵,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提炼出材料的主旨和观点。上面这则材料说明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身的宝藏的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一个人是否能有幸 控制这座金矿,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关键看他能不能尽早地发现它,有效地发掘它,充分地利用它。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对别人的长处和成就赞不绝口,却没有发现自身所具有的潜质和优势,没有明白自己本来也可以像别人一样拥有成功和荣誉。 ? 4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场 “超级女声”大赛,搅热了一个夏天,吸引了全国亿万男女老少的眼球;“轰动效应”席卷神州,波及全球。 那么它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PK”的魅力。看了这则材料后,你有何感想?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吗? 阅读上面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观点,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PK”的汉语解释,就是淘汰和竞争。从材料中可引出如下几个观点:每个人都要学会在“PK”中成长;“PK”很残酷,但它也是成功者脱颖而出前的“破蛹”过程;要敢于向强者“PK”,在“PK”中提升自己;公平的“PK”制才能 有利于人才的发现。 ? 4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穿过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欢呼,就变成 了一条冰鱼。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 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 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这篇短文引发你什么样的感想呢,请以“逆游的鱼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立意自定。 ?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多角度立意的文题,可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定一项成文。从肯定角度立意:可贵的探索精神, 韧的赞歌,重在过程,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否定角度立意: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不能盲目地追求,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 ? 4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匹老马跟随玄藏大师历尽艰辛从印 度取经回来,它把它的见闻告诉好友驴子,驴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老马说:“其实,我们路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我们始终如一的朝那个方向前进,所以 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请以“明确的目标”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 [写作提示]俗话说:“心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灯草压弯 腰;心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可见明确的目标,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有了干劲,有了奔头。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浑浑噩噩,就会失去生活的意义,就像材料中的“蒙住眼睛”的驴子,永远走不出狭隘的天地。 “明确的目标”这个 话题,容易打开我们的思路,可以从正面讲,可以从反面谈,也可以正反对举…… ? 4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 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2000多牛顿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2000多牛顿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6000多牛顿的压力;当它承受到8000多牛顿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20000多牛顿的压力后瓜 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直到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由南瓜成长想到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得多么坚强常 常毫无概念,假如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那么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下又能承受多少呢? 请以“压力与坚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信息迅猛发展的社会,人们所承受的各 种压力,也大大超过以前的任何时代。我们只有在压力面前变得坚强,才会变压力为动力,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生命的航船才能破浪远航。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的实验告诉我们:既然植物在压力面前能变得坚强,那么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有什么理由,在压力面前变得懦弱,犹豫彷徨 呢? 压力有利于培养人的坚强品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说理:一、压力为培养人的坚强品格提供了条件。没有压力,人们就会滞留在娇嫩、脆弱的阶段,而遭遇了压力时,就会变得柔韧、坚强起来。二、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耐受力也是超乎人的想象的。我们可以联想到许多故事,生发出不 少的感慨,产生许多看法。当然这些故事、感慨、看法,都要围绕“压力与坚强”的话题。 4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 百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 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成功却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作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就像那只钟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请以“梦 想与现实”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梦想是人们渴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她是绚丽多彩、令人神往的,也正是一种极其美好的愿望,所以有时看似遥不可及,甚至有时令人望而生畏。 梦想是我们人生憧憬 的舞台,我们应该有梦想,没有梦想,就不能激发起我们生命中的潜能,相反会使我们的生命失去生机和活力,最终成为庸人。另一方面,要实现梦想,就必须正视现实,不立足于现实,不想经历磨炼和痛苦就想步入梦想的殿堂的人是狂人。关键是要弄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在现实的基础上 勾画切合实际的梦想,不然就是空想,在梦想的引领下逐步地改变现实,让好梦成真。 话题材料启示我们,一个人能否成功,勾画梦想,确立远大目标很重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努力去做事更重要,善于将长远的目标阶段化,在梦想的引领下,激起实现梦想的斗志和信心,是重要中尤其重 要的。 ? 4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个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 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精编版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知识梳理
1.对台政策的制定:(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定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2)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的交往:(1)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的隔绝被打破;(2)20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和大陆分别成立了海基会和海协会;(3)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4)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5)经过海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共两目: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二、日益密切的交往。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向前发展的史实,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概况。
本课的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随着时代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又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从此,以这一方针为指导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的提出等,都是这一大政方针的具体产物。在解决这一重点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补充较为典型的历史材料,作为其发展变化的“论据”,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这种发展变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
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
世凯出卖。
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戊戌变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
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
①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 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
就是一个傀儡呀!”
强大;
②袁世凯的出卖;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
③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
二段,课件出示研读教材中以
下材料:“法者,天下之公器
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分组讨论,生各抒己见。
变亦变,不变亦变。”
师归纳:《时务报》宣传了梁
——《变法通议》·梁启超 启超的力行变法思想;严复等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号召变法图强。
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师强调:维新思想的传播,极
合作
④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
⑤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 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
知道具体情况。
本原因)
依据材料分析戊戌变法失败 师:点拨教训:
的原因有哪些?有何教训? 它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
【问题 7】阅读教材第 31 页 通。
第二段,结合教材中课后活动
2,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变法的影
响,之后共同归纳总结如下:
历史八下全册知识点整理
历史八下全册知识点整理
以下是历史八下全册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商周时期的中国
1. 商周时期的产生和结束;
2.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如世袭制和封建制度;
3. 商周时期的经济发展,如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的兴起;
4. 商周时期的文化特点,如甲骨文的出现和周礼的建立。
第二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
1.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状态,如分封制的确立和诸侯争霸的局面;
2.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如农业的繁荣和货币的出现;
3.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如诸子百家的兴起和孔孟之道的传承。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的中国
1.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政治制度;
2. 秦汉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 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如冶铁术和造纸术的发明;
4.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如儒学的复兴和汉字的标准化。
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局势,如三国鼎立和北方族群入侵;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状态,如农业的萧条和手工业的发展;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如佛教的传入和石刻艺术的繁盛;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如渔网绳计和太阳历的改革。
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
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如科举制的建立和道教的影响;
2. 隋唐时期的经济状况,如农业的发展和外贸的繁荣;
3. 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如诗词的繁荣和绘画的创新;
4. 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如印刷术的发明和火药的应用。
概括起来,历史八下全册主要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勾画重点,红色重点】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内容:(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
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5、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
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导学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川教版)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3、过程与方法: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指导学生课外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重点: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及其贡献。
三、难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业精神。
四、重难点突破设想:通过讨论、教师点拨分析理解艰苦创业的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使用说明】
1、课前充分预习课本,独立认真完成学案,标出疑点,提前进行讨论或请教老师。用红色笔勾画出重点难点知识,以备集中讨论,
2、组长对成员课本预习情况和学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3、课堂上小组长组织好“一对一”讨论,并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其他同学要用双色笔迅速补充完善自己的学案,当堂巩固落实。
【自主先学】
老师巡视,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要求学生在书上明确答案,做好笔记。
展示:
(1)列举本课中模范代表人物的名字及其称号。
(2)石油大会战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两弹”指的是什么?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和试验爆炸成功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4)在国家困难时期,共产党的干部坚持什么原则?
(5)当时焦裕禄被派到哪里工作?“三害”又指什么?
【展示点拨】
(完整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笔记
(完整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笔记第一章:晚清政治与社会
1. 清朝政治体制演变
1.1 清朝建立与入主中原
- 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顺利完成政权转移的角度看,清朝统治中国具有一定合法性。
-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巩固政权,采取了多种手段,如:
- 与结盟的少数民族联姻,形成利益共同体。
- 高举科举制度,吸收汉族精英,推行儒家文化。
1.2 清朝政治制度运作
- 大顺制度:两个大臣组成一个机构,互相制衡,主要是满洲和汉族的控制权。如:内务府、外务府、兵部、户部等。
- 八旗制度:把满洲人分为八个旗;旗人享有特权,有军务和经济特权。在全国各地进行屯田,加强军事力量。
2. 社会问题与变动
2.1 农民起义
- 对清朝压迫、剥削的反抗表现为各种农民起义。
- 如“太平天国运动”、“南社”运动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农民起义。
2.2 社会阶层变动
- 清朝初期,满洲人权贵,享有特权。
- 渐渐地,由于与汉族联姻,汉族地位逐渐得到提升,满洲人
统治地位逐渐衰退。
第二章:近代中国的崩溃与民主思潮
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1.1 鸦片战争爆发背景
- 中国经济落后,社会矛盾加剧,清朝政府腐败无能。
- 英国以贸易失衡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逼迫中国签订不平
等条约。
1.2 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 切开中国的国土,失去领土与主权。
- 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 赔偿巨额赔款,使农民沦为债奴。
2. 各种思潮与改革尝试
2.1 维新运动与百日维新
- 维新运动旨在借鉴西方文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 百日维新是其中的一次重要运动,提出了一系列变法方案,如改革科举制度、设立新式学堂等。
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品新教案】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备课素材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1. 教师播放纪录片《农村改革的先行者》,由此介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并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所进行的四次农村政策的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找出这些政策的异同,联系当今的“三农”问题,总结经验,得出启示。
2. 通过表格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具体表格内容如下:
改革方面改革前改革后
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
经营方式政府负责企业,企业无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制度
3.学生课外对家乡的企业以及企业在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实践考察,特别是对1992年以来,一些企业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探究,从而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形成过程。
1. 知识梳理法。在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时,可以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我国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然后了解最近一段时期国家惠农政策的发展和亮点。在学习对外开放这一内容时,可以对近代中国的开放和当代中国的开放进行分析比较,梳理二者的不同。
2. 材料研读法。搜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情况资料,把两个时段的资料放在
一起进行展示,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研读,找出改革的原因和必要性。
3. 时序法。设计一个表格,按时序把我国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具体史实罗列出来,通过这
种直观比较的方式,认识改革推进的过程,理解改革要敢于实践、敢闯敢干。
假设式导入
假设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前应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经
八下历史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八下历史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以下是参考文章,请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八下历史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历史是一面大镜,能够让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拓展未来。八年级历史课程的学习,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做一个归纳总结,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
一、人类社会的演化
1.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所度过的最早的阶段。人类在这个时期使用石器作为主要工具,生活在采集、狩猎的社会形态。
2.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农业时代。人类学会了农耕并开始定居下来,出现了农村社会。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重要进步是陶器的发明和使用,人们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族群、部落和氏族。
3. 东方文明
东方文明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代表,远古的华夏文明在这里孕育发展。商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古代中国最早的文明之一。商朝由于青铜文化的发展,社会出现阶级分化。
4. 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以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河流域、亚述、波斯和古希腊罗马等地为代表。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近东文明的发源地,其发展到了奴隶制社会。
二、希腊罗马古代文明
1. 古希腊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具有很高的艺术、哲学和文学成就。雅典民主政治为世人所称颂,奥运会等体育赛事也得以发展。
2. 古罗马
古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帝国之一,其法律体系、行政制度及建筑艺术仍然对现代社会有影响。罗马法、公元制等思想和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东亚古代文明
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强调仁义和道德规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推崇礼、义、诚、忠、孝等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容:(1)选举中华人民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
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
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5、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1950年6月朝鲜战爆发),以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
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
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4、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第3课土地改革
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时间地点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
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工业化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
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我国工业十分落后)
3、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1953年底,钢铁公司大型
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鞍钢);1956年,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专政,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2、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
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
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政协礼堂召开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召开。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好快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容:①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了两个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为任务)
(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①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②两次会议的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
(5)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是“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