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浙教版)

合集下载

八下 历史与社会 浙教版 复习提纲

八下 历史与社会 浙教版 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第六单元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工商业的兴起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曙光首先出现在西欧1、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小作坊就发展成为手工工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手工工场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扩展到西欧的其它国家;2、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的比较表格①手工作坊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师傅作坊主;而手工工场的工人是人身独立的,靠出卖劳动来换取工资②作坊主进行全过程的生产;手工工场场主基本上不参加生产劳动;③手工工场的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最大的不同是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7.、16世纪农业仍然是西欧的主要产业,西欧还处于农业社会;8、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哪些阶层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的阶层变化情况:①商人的变化: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双重身份,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经济实力超过王公贵族;政治地位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担任英国伦敦市长;原因: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推行了有利于商人的政策,影响:这些变化促进了新的阶层的产生,即早期资产阶级与早期工人阶级,作用:有利于当时社会工商业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②贵族的变化:开始走向没落;一些贵族开始经营工商业;原因: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增加,使他们成为新的贵族——资本家③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影响:他们形成了又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他们在手工工场里劳动,劳动时间长,工资很低,往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才能勉强维持生活9、手工工场出现后,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变化:生产力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变革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中世纪特点:①基督教的神权思想占统治地位②封建庄园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③没有生机,要求人们服从“上帝”的安排,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没有人性与需要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观念不是武断的,而是建立在观察和证据的基础上2哥白尼的学说从客观上动摇了中世纪神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对人们冲破神学思想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观念不是武断的,而是建立在观察和证据的基础上2哥白尼的学说从客观上动摇了中世纪神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对人们冲破神学思想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创立新体制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被称为君主立宪制,这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也是革命不彻底的结果;这一政体首先在英国确立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并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如日本、西班牙、丹麦、荷兰、比利时、泰国等;17、18世纪,英国、法国、美国先后爆发了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西岸;独立后的美国,通过战争、赎买等方式,夺得英国、法国、西班牙和俄国在北美的大片殖民地,领土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一个西邻太平洋,东到大西洋,并拥有太平洋上夏威夷群岛和加拿大西面的阿拉斯加两大“飞地”,面积居世界第四的国家;4、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①美国独立战争具有正义性;②人民渴望独立,积极应战;③外国的援助; ④总司令华盛顿的英明的领导下⑤军队英语作战,逐渐扭转了战场上的劣势5、北美人民为什么要拒绝饮用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英国统治者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损害的北美人民的利益,也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到独立国家的各种权利;6、法国的三个等级是:第一等级是国王、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7、关于拿破仑:法国大革命后期执掌政权并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主要政绩有:制定法典;巩固革命成果;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等;失利于滑铁卢战役——1815年在滑铁卢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8、法国大革命的时期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取得的成果:第一次:1攻克巴士底狱,掀开了革命序幕;2确立君主立宪制;3通过人权宣言第二次:1废除君主制, 1792年成立共和国2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第三次:罗伯斯庇尔实施一系列革命措施,使革命达到顶峰9、美国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议会、总统、法院三者的关系怎样我们怎样看待三权分立美国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议会、总统、法院三者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三权分立可以防止某一种权力的专断,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在当时具有革命和进步的意义;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1、最后的盛世明朝建立—鸦片战争前总体情况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36年清建立,1644年清军入关并建立对全国的统治;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和西方的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18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国内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大的商帮和工商业市镇;17世纪初,中国人口已近2亿,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2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①经济上:中国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难以发展,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统治者狂妄自大,愚昧无知,对外闭关自守;欧美各国,推翻了专制王权,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②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皇权高度强化,政治腐败;而西方各国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权,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③思想文化上: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科举制从选拔人才的工具变成了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地区,不少人从一丝织业;在松江一带,棉纺织业比较发达民谚的变化从"苏湖熟天下足" 指苏州和湖州因为这些地区工商业比较发达到"湖广熟天下足" 指湖南湖北广州商业的发达,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着名的有徽商和晋商明清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各种服务性行业的兴起,茶馆,酒楼,戏园等但这一时期,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2、“明修长城清修庙”,这反映了明清2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态度有什么差异明朝采取防御政策,而清代统治者认为民族关系的处理重在以德服人,因此采取了比前代更加有效的怀柔政策;3、明清统治者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措施:A、明朝初年,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官,明成祖时,从中央派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B、清朝统治者修建避暑山庄,采用各种方式联络少数民族领袖;C、清朝通过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立驻藏大臣等,加强对西藏管理;D、粉碎准葛尔蒙古和回族贵族新疆叛乱;E、组织雅克萨之战,签定平等的尼布楚条约;作用:达赖、班禅系统的确定和驻藏大臣的设置,加强了中央与西藏的联系,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了国家统一;改土归流的进一步实施,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保证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直接管理;此外,清统治者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势力予以狠狠地打击;总意义: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并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清朝的疆域图P37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了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共同之处:①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②都具有征服自然的决心,都具有不畏艰险、用于探险的精神;这种探索不止的可贵精神属于全人类,也始终激励着后来者敢闯未知新世界,敢攀发现新高峰③都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造船技术、航海经验、航海知识等不同之处:①从时间上看,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开辟早半个多世纪②从规模和航海次数来看,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大、次数多③从目的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为宣扬国伟;新航路开辟主要是经济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④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浙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浙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浙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txt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乐观和悲观对这个世界都有贡献,前者发明了飞机,后者发明了降落伞。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第3课收复新疆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第7课戊戌变法1.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第8课辛亥革命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第9课新文化运动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11课北伐战争1.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3.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浙教版八年级历史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重要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概述:#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和重要历史事件。

- 商朝的青铜文化和甲骨文。

- 西周的分封制和礼乐文化。

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争霸。

- 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

- 汉朝的开疆拓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

- 佛教的传入和影响。

5. 隋唐时期:- 隋朝的科举制度和大运河的开凿。

- 唐朝的盛世和对外交流。

6. 宋元明清时期:- 宋朝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成就。

- 元朝的蒙古帝国和民族融合。

- 明朝的海禁政策和郑和下西洋。

- 清朝的康乾盛世和民族关系。

# 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3.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实施情况。

4.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失败原因。

5.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意义。

6.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和北洋政府的统治。

-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7.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8.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9.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0. 现代中国:- 21世纪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这些知识点是浙教版八年级历史课程的基础内容,涵盖了中国从古至今的重要历史时期和事件。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

浙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wps

浙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wps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一、工厂从这时发展而来(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曙光首先出现在西欧)1、时间:14世纪地点:意大利2、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哪些不同?手工作坊手工工场所有者作坊主工场主劳动者作坊主、家人、帮工、学徒雇佣工人生产方式共同生产(作坊主全程工作)工人分工合作生产关系不存在雇佣关系存在雇佣关系最根本的不同: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3、作用:(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3)(3)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哪些阶层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变化?A、商人的变化:成为资产阶级的前身经营方式: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经济地位:实力超过王公贵族政治地位:甚至可担任市长(变化原因: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

)B、贵族的变化:经济上陷入了困境之中,走向没落C、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

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4、其它知识点:(1)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2)西欧手工工场发展,但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3)中国明清也出现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的萌芽)5、出现了哪些新的阶层?这些变化促进了新的阶层的产生,即早期资产阶级与早期工人阶级。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运动)时间、地点14-16世纪,发生在意大利,后传播到传播到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欧一些国家。

发生背景(经济)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是指14-16世纪,欧洲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来宣传人文精神,反对宗教愚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首先在意大利开始。

代表人物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

被称为“文艺复兴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画中的妇女神态自然,口角含着一丝微笑,恬静之中带有隐约的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本书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古代中国的科技;第二章陆海贸易与海外联系;第三章传入中国;第四章中世纪欧洲;第五章中国古代科技创新与发展。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科技
本章主要介绍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包括农业、水利、铁器、火药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著名发明家和科技书籍。

第二章陆海贸易与海外联系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陆海贸易和海外联系的历史,包括丝绸之路的开辟、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明清时期的海禁等。

第三章传入中国
本章主要介绍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和影响,包括的起源和传入、传播对中国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唐代的印度僧人玄奘赴天竺取经的故事。

第四章中世纪欧洲
本章主要介绍中世纪欧洲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封建社会、教会的影响、骑士精神和等。

第五章中国古代科技创新与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科技在不同时期的成就和发展,包括汉代的农业和天文、唐宋时期的制瓷、造纸和火药等方面的技术,以及中国科技创新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总的来说,本书通过生动的故事、图表和图片,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文化素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影响:《四库全书》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它在传承文 化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使大批被认为对清朝统治 不利的书籍被毁禁。
《 四 库 全 书 》 书 影
消极一面:
大批书籍被认 定对清朝统 治不利,遭 到销毁或篡 改,加强了 文化专制。
积极一面:
是中国古代思想 文化遗产的汇总。 在一定程度上起 到保存、整理和 传播中国古代文 献作用
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明太祖加 强专制统治,特令其兼管刑狱,并给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但 其本职仍是“侍卫”。“靖难之役”后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 官员中的反对,于1420年设立了东厂,用亲信宦官任东厂提 督,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的事,并可以直 接报告皇帝,有监视锦衣卫之权。厂、卫彼此制约,便于皇 帝全面控制。西厂设立于1477年,也是由宦官掌领,但其规 模、权力超过东厂,自京师内外到各地王府、大小城镇,甚 至偏僻乡村,都有他们的踪迹,1510年被撤销。
创新 陈旧
小品一: (朱元璋)听说爱卿昨天晚上在家里请客了? (大学士宋濂)我请了几位好朋友,请厨师烧了些菜。 (朱元璋)卿家果真没有欺骗我。
小品二: (钱宰退朝回家后摇头晃脑地)吟着"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 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的诗句. (第二天朱元璋见到钱宰)说: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但是我何尝 “嫌”你,为什么不用“忧”字呢?(钱宰吓得忙磕头请罪)
八股取士的危害
钳制了人们明的代思著想名,学培者养顾忠炎于武皇:帝“的八奴 仆,摧残了股文文化之,害严等重于阻焚碍书了,中而国败社坏会 进步和文化人发材展有甚于咸阳之郊”
为什么顾炎武认为八股文的消极 影响比焚书坑儒还有大?
顾炎武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考试的尖锐批评,他 的观点是正确的。八股取士的方法毒害的是所有 力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读书人,而秦始皇 “坑儒”事件,所害的只有400多人。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浙江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浙江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浙江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是中国初中历史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

一、新时期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和历史时刻。

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中共七大、思想改革、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的重点内容。

二、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新成就。

包括农村改革、城市建设、探索市场经济等。

在八年级历史下册中,我们还将学习到当代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三、中国的地理和人口分布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了解到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同时了解到我国的人口分布情况。

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国家的全貌。

四、举世闻名的文化历史名胜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名胜较多的国家,其中包括世界遗产项目、文化节庆等。

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将了解到故宫、长城、卢沟桥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历史名胜,同时了解到每个名胜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

五、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思想、艺术等方面。

在八年级历史下册中,我们将了解到中国历史上众多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度。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的学习十分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这也是了解我们文化历史、思想、艺术等方面的重要机会,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八年级历史下册的学习中有所掌得,更好地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

浙江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

浙江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

浙江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浙江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事件,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1.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2. 汉朝的兴衰:-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 汉朝的对外交流,如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3.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

4. 隋唐盛世:- 隋朝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凿。

- 唐朝的繁荣,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和对外交流。

5. 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各个政权的兴衰更替。

6. 宋朝的变革:- 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 南宋与金朝的对抗以及南宋的灭亡。

7. 元朝的统治: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对中国的统治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8. 明清更替:- 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朱元璋的统治和郑和下西洋。

- 清朝的建立,包括满族的崛起和对汉族的统治。

9. 近代中国的变革:-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0. 抗日战争: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包括重要战役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11. 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新中国初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

12. 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3. 现代中国的发展:21世纪中国的快速发展,包括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这些知识点是浙江初二下册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掌握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影响,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浙江历史与社会8下复习资料

浙江历史与社会8下复习资料

西跨葱岭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 及附属岛屿 南至南海诸岛
明清经济-农业文明的繁盛
•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从南美引进甘薯、玉米) • 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推向北方;松江地区 • 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 雇佣关系(明中后期苏州、 松江等地 纺织业中出现) 明清时期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 • 商业:商业市镇的兴起 商帮-晋商 徽商 • 海外贸易发达:茶叶、生丝、土布、瓷器 • 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 世界地位:经济实力居前列、顺差。但农业仍然是中国经 济的主体
第一课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 一、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意大利 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出现手 工工场 特点:雇佣劳动 分工协作
二、新航路开辟
1、原因、条件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工商业的发展,迫 切需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 (2)社会根源:渴求黄金,《马可波罗行纪》的描写引 起的欧洲人“寻金热” 。 (3)商业危机:东西方传统的陆路商道被奥斯曼土耳其 阻断。 (4)宗教因素:教会传播天主教的动机
消极影响: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落后与贫穷。
1)在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殖民扩张 2)掠夺财富和资源 3)野蛮地屠杀当地居民(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性) 4)贩卖黑奴,给非洲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第五单元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 前夜的危机
明清帝国的兴替
明朝 清朝
建立
1368年朱元璋 1616年努尔哈赤建后金 定都应天(今南京)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顺治帝入主中原 明成祖迁都北京
朱棣在位时社会安定国 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 家富强。 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康乾盛世”。 对外郑和七下西洋
•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
朝代 元末 明初 元末 明初 明朝 中期 清朝 主要内容及特色 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 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 山泊农民起义 通过塑造孙悟空形象,歌颂 人了蔑视封建统治,勇于斗 争的精神。 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 建家族的衰亡,提示封建社 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价值和影响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 篇历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 起义为题材的长篇 小说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 气息的长篇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的颠 峰之作

8年级下册历史20-26最重点的内容

8年级下册历史20-26最重点的内容

8年级下册历史20-26最重点的内容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点1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海、空军的建立1、背景:建国伊始,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当时,国内的国民党残余军队仍在负愚顽抗;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止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同时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

2、海军的建立:⑴年4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⑵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⑶数年后,海军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相继成立,人民海军建设初具规模3、空军的建立:⑴年8月,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飞行中队。

⑵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⑶此后,又陆续组建了歼击、轰炸运输等空兵师、团。

这样,人民空军从无到有,在短期内就建设成为一支组织严密、富有战斗力的新军种。

4、空军建立特点: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成长。

5、海、空军建立的意义:海、空军的相继建立,初步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

6、海军的建立的成就:海军陆续建成了水面舰艇、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陆战队等兵种体系,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快速反映能力、电子对抗能力显著提高,具备了近海防御作战能力。

7、空军的建立的成就:空军已建设成为一支以航空兵部队为主体,包括高炮、地空导弹、空降兵等作战部队,以及雷达、通信等保障部队合成的军种,具备了相当水平的全天候、全天时、全空域作战能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1、导弹部队的建立的时间: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地二炮兵”。

2、导弹部队的建立的目的: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适应现代化条件的战争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组建独立的战略核反击力量。

3、导弹部队的担任任务:担任战略反击核反击的军种4、导弹部队的职责: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5、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对国防的作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基本建成了固定阵地与机动发射相结合,包括近、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战略防御体系,形成了核战争条件下“全天候”的常年作战能力、快速反映能力和准确打击能力。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浙教版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浙教版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浙教版
海峡两岸的交往
1.四字构想:即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2.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朝核问题发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

4.“两会”成立:
2021年底台湾宣告成立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2021年后大陆
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
2021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
2021年,两会领导人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
两岸中国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
化交流达成共识。

两岸关系迈出世界性的地区性重要一步。

7.2021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步伐进程
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方针。

8.达致宪政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与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下册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下册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一)明清帝国的兴替:课标要求:1、了解明清帝国的兴替过程,知道明清王朝时期的称谓、建立时间及建立者2、知道明清帝国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3、了解明朝的疆域知识要点:明朝的建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明朝的衰败、清朝的建立、清朝的统一、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明朝抗倭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明朝和清朝的改土归流、清朝台湾府的设置等史实。

掌握民清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差异以及清朝的疆域,充分认识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2.初步培养余毒、分析历史图片的能力,评价少数民族领袖人物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综合分析历史问题3.通过学习,树立爱国、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观知识要点:1.明清抵御侵略2.台湾府的设置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

3.明清的民族政策4.明清时政府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5.清朝前期疆域6.清朝后期疆域7明清民族政策的意义(三)农耕文明的繁盛课标要求:1.了解明清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及商帮的出现,知道沿海各地的海外贸易十分活跃,能归纳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荣2.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从不同角度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呈现出繁荣景象的原因。

知识要点:明至清朝前期,中国的农耕文明达到鼎盛,主要表现。

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手工业的繁荣、商业的发达。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课标要求:1.了解明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方法和措施2.知道明清的科举制度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知识要点:1.明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措施、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二)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课标要求:了解明清时期出现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掀起的一股要求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知道反对专制皇权的代表人物,了解他妈的政治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在文化领域的成就,较为突出的有四大名著知识要点:1.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挑战、社会风尚发生变化2.明清事情的世俗文化3.文学作品内容的变化(三)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课标要求:了解晚明时期出现的科学巨匠及其主要贡献、明白晚明时期开始出现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知识要点:晚明科学巨匠出现的原因、晚明科学巨匠及其主要贡献、明清科技发展状况及实质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皇权膨胀课标要求:知道明清统治者在强化君主集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结果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知识要点:1.明朝强化君主集权所采取的措施2.清朝强化君主集权所采取的措施3.皇权膨胀(二)近代前夜的危机课标要求1.了解明清时期中国经济体,知道清朝时期中国的闭关政策及影响,理解明清时期所面临的社会危机2.通过感受明清时期诸葛所面临的挑战。

历史八下考点

历史八下考点

历史八下考点宋代科技与工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科技与工艺发展辉煌的时期,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宋代的科技与工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

一、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宋代对造纸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宋代,人们开始使用竹、草、麻等材料来制作纸张,使纸张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宋代的纸张不仅质地柔软,而且耐用,被广泛应用于书写、印刷等方面。

造纸术的发展为宋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印刷术宋代的印刷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的印刷速度大大提高,大量的书籍开始在宋代出版。

印刷术的普及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人们的教育,对当时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冶金技术宋代的冶金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人们在炼铁、铸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生产的铁器质量得到了提高。

宋代的铁器在农业、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四、航海技术宋代是中国古代航海技术较为发达的时期。

在宋代,人们开始使用指南针、船舶等设备进行远洋航行,开拓了海上贸易的新局面。

宋代的航海技术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还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纺织业宋代的纺织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人们开始使用水力纺车、织布机等设备进行纺织生产,提高了纺织品的质量和产量。

宋代的丝绸、棉布等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当时中国的重要出口商品。

六、陶瓷工艺宋代的陶瓷工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人们在制瓷技术上做出了许多创新,如定窑、钧窑等名窑相继兴起。

宋代的瓷器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还远销海外,成为中国古代工艺品的代表之一。

总的来说,宋代的科技与工艺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宋代的一系列发明和创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的科技与工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既与当时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密不可分,也与人们勤劳智慧的努力分不开。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浙教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浙教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浙教一、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是人类学习过去、认识当下和探索未来的重要途径。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主要包含三个单元内容:第一单元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和社会”,主要探讨了夏、商、周、秦、汉等历代中国政权的兴衰变迁,以及古代社会风俗和文化面貌。

第二单元是“世界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罗马等西方古代文明的崛起和发展,以及印度、中东等地的古代文化和经济特点。

第三单元是“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主要讲述了中国从晚清末年到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以及欧洲、美洲等地的社会变革和政治风云。

二、具体知识点详解1.中国古代的国家和社会夏商周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许多新的政治、社会、文化特征,如科举制度、封建制度、礼乐观念等。

秦汉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形成,帝国制度完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经济得到发展,文化繁荣。

其中,汉武帝时期的“五经正义”是中国古代经学的代表,影响深远。

2.世界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希腊是欧洲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哲学、剧场艺术、奥林匹亚运动等对全世界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帝国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西方古代政治的发展成熟,罗马法对现代法律也产生了影响。

印度和中东地区在古代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也有其独特特点,如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文化,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波斯文化的瑰丽绚烂。

3.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晚清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曲折。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在现代民主革命和文化启蒙方面有重要意义,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两次重大事件,影响了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同时,欧洲、美洲等地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和政治风云,如法国大革命、德国统一、美国独立和俄国十月革命等,尤其是二战后的冷战和全球化,更是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和影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浙江版八下历史知识点

浙江版八下历史知识点

浙江版八下历史知识点浙江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概述:1. 中国古代史:- 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和唐朝的繁荣,包括科举制度的确立、唐朝的开放政策和文化成就。

- 宋元明清:宋朝的经济发展,元朝的统一和民族融合,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和对外关系。

2.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的爆发,对清朝统治的冲击。

- 戊戌变法:晚清的改革尝试,以及改革的失败原因。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爱国主义运动的兴起。

- 抗日战争:全面抗战的爆发,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胜利。

3. 世界历史:- 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宗教改革和十字军东征。

- 文艺复兴:欧洲文化的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

-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源,对世界的影响。

-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殖民主义的兴起,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 冷战时期:美苏对立,冷战政策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4. 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 史料分析:学习如何利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包括文献、实物、口述等。

- 历史比较: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5. 历史价值观:- 爱国主义:了解国家的历史,培养爱国情感。

- 和平意识: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倡导和平与发展。

- 人文关怀:关注历史中的人文精神,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

这些知识点是浙江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

同时,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8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点浙教版

8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点浙教版

8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点浙教版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⑴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也超过历史水平⑵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2、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时间:1953年---1957年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㈠工业方面: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单打工程建成投产。

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㈡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㈢工业基地方面: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发展;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工业基地。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时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1、▲什么是三大改造?实质是什么?怎样完成的?有什么意义?⑴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⑵完成:农业: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浙教版)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车(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实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2、*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陆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向西北、中南和西南进军;2、1951年同x藏鉴定和平协议,x藏和平解放。

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爱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动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第三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选举*为主席,*为国务院总理。

二、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2)倡导:中、印、缅(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周总理“求同存异”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1)目的:有计划地实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重点发展生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改动的内容改造的途径结果及历史意义存有的主要问题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因为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加工订货到公私合营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八大(1956年9月)主要贡献:准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遗憾:被中断,没有坚持。

二、重大失误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第7课“*”十年内乱(1966—1976年)一、发动1、开始标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

2、*《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

二、经过1、红卫兵运动----造反派夺权到武斗;2、冤案:*案。

三、结束:1976年10月粉碎*反革命集团。

四、评价1、性质:“*”是一场由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升;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别拉大了。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1964年10月:原子弹 1966年:导弹 1967年:氢弹1970年: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49年:海军和空军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第9课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

、二、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1、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提升)---农业发展。

三、对外开放1、经济特区(广东、福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省(1985年);2、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连(云港)天(津);江(湛江)海(北海、上海)通(南通)南北;宁波三州(广州、温州、福州)。

3、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一、科技1、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2、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二、教育1、战略思想:科教兴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2、普九: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复高考。

三、其它:1、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2、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3、1991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4、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解决港澳问题------一国两制(*):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地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

二、两岸交流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982年新宪法,又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二、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邯郸钢铁总厂。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打破了“铁饭碗”。

三、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立,1991年加入。

WTO四、高举伟大的旗帜1997年十五大首次使用“*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一、我们从哪里来人类起源于猿;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现代意义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现于三四万年前。

二、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

三、女人和男人的权力母系氏族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该亚);一万年前出现农业,父系氏族开始。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古代埃及尼罗河---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法老的陵墓金字塔。

二、古代西亚公元前1894年叙利亚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定一部世界上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三、古代印度1、种姓制度(等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2、佛教:创立时间—BC6世纪;地点----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后称释迦牟尼);教义:反对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

分布:东亚、东南亚传入中国:汉朝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一、海洋文明的特征经济上:海外贸易频繁;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议会制);侵略成性。

二、雅典(全希腊的学校)1、民主政治的由来: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及梭伦改革。

2、民主政治的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事的公民发放津贴。

------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

三、罗马1、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

2、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第19课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一、日本的大化革新1、时间:646年2、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3、作用: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

二、阿拉伯1、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7世纪初;地点---麦加;人物---穆罕默德。

教义---安拉为宇宙天地间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坠入地狱,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