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第1课时
高考历史 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课时 专题整合提升课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栏目 导引
解析: A不对,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是指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形成并发展;C不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达到顶峰以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为标志;D不对,“工 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 本制度;B符合题意,秦朝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地方 官员 不得世袭,由皇帝任免,表明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 治所取代。
[知识通关] 1.西周政治制度与秦朝政治制度结构图
2.规律认识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 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①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②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③三个中央职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④四个地方机构:郡、县、乡、里。
பைடு நூலகம்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栏目 导引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出有无姓氏是西周区分贵族和平民的标 志之一。随着分封制逐步瓦解,郡县制出现,平民政治地位 有所提高,姓氏也不再成为区分等级高低的标志了。所以战 国时,平民也可以有姓氏,故和战国时平民逐渐可以获得姓 氏这一历史现象关系最直接的是郡县制度的发展,答案 为A。
2.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 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 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封建 土地私有制度确立。 3.思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 放潮流,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此时的科 技、文学、艺术成就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
链接二 秦汉时期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中 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政治: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 义中 央集 权制度;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得以沿 袭,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秦汉王朝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2.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 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 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 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和秦汉课件
-2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2)经济
①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
了漕渠等水利工程。
②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得“丝国”
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③商业:“市”的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
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1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解题思路:①找题眼:“推行分封制”。 ②核选项,辨正误:西周通过分封扩大了势力范围,并加强了对新 占领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使周文化得到认同,故选A项; 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西周分封制还没有实现君 主专制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B、C两项均错误; 贵族世袭特权于周朝分封前就已确立,故D项错误。 答案:A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对点演练2 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
观点。这位思想家属于( D )
齐桓公致力于联系诸侯,设法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 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 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 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墨家
B.法家
③核选项,辨正误:汉朝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论语》却 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汉朝儒学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 从材料看,《尚书》等在孔子创立儒学之前就已存在,A项错误;汉 朝儒学是对孔子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并没 有断绝儒学传统,D项错误。
答案:C
-18-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文化
①思想:由“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能适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人民
诸侯争霸各国变法 分封制 宗恵南j 内外服制度王位世袭学在官府神权思想七" ………约公元前 i 1600年 勺公兀前](命) 2070年(夏门儒道创立“百家争薯/元前770年 ](春秋战国) 公元前1046年[(西周)i公元前 221年i个祝鰹再皮疗核主干知识6・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自诸侯出”取代。
役。
7.诸侯权力: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回武装、征派赋(2)原因: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2.目的[直接:解决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根本: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保证鉱王权的稳定。
提示:评价社会的进步与否,最主要的标准是生产力。
夏朝取代原始社指国家结构,即西周的“封邦建国”。
指社会形态,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封建主义社会。
[图解历史]分封制的实质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 管辖国邑 管辖食邑 服务食禄 Z 得田而耕,缴稅、服役X/是一种等级制度 士 质男庶民奴隶实 卿大夫(1)完善和巩固分封制,维护国统治望国内的稳定和团结,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之一。
认祖归宗、孝顺长辈、恪守孝道等思想都与之有关系。
*嫡长子继承制原贝立子以贵不以长三个形式»家谱、宗祠、族规Array四个观念提示:不一定。
嫡长子指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非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不一定小于嫡长子。
[思维导图]西周统治与三大政治制度的关系分封制珪舞2亦I统治卜理血缘纽带(里)政治表现(表)2八礼乐制度主题 1 凸显贵族政治特色——分封制西周分封诸侯的战略示意图(尹王宝召(sh&o )公爽(Shi 。
河 ©都城 •同姓的対国。
高考历史 专题精讲: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140张ppt)
博 学
提 能 专 训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 6页
②铁犁牛耕: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水 利设施的改善,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 精耕细作 (2011山东文
整 合 对 话
综: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反映出当时注重精耕细作)的传 统农业;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2012广东文综: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 他最有利的证据是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
博 学
启土状)。
提 能 专 训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 7页
(2)土地制度:商周实行土地国有制,被称为“井田制”;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整 合 对 话
(3)经营方式: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实行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经营的主要 方式;战国时期出现租佃经营,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整 合 对 话
度,由官府垄断盐、茶经营;歧视商人;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 商税。 b.评价:在封建社会早期,“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稳定 小农经济,稳定社会秩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在封建社会晚
博 学
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新经济因素 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提 能 专 训
博 学
提 能 专 训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1页
2.手工业 (1)行业
整 合 对 话
①冶炼: 夏、商、西周青铜铸造业发达
(2013上海单
科: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 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政治活动);春秋晚期,冶铁 业出现;西汉,用煤冶铁。
博 学 提 能 专 训
历史大一轮课标通史版课件:专题一 1_第1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政治文明
考点一
2.(2019河北秦皇岛摸底)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的
名称,原指直属
于国君的土地。楚国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
重要地区都掌握
A
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
世袭改为两代以
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
A.逐渐走向中央集权 B.率先废除了分封制
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 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
史料呈现
史料1 ①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 去承认的原 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 人为“插 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②分封出去的邦国,按 “授民授土”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
史料2 西周分封形势图
考点一
主题二 血缘维系的宗法制
史料呈现 史料1 周代世系略图
考点一
史料2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 杰与王方庆)同 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 儿子李显),则千 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①祔姑。”后感悟,即日 遣徐彦伯迎庐 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 杰敷请切至,涕 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经 (1)先秦时期,生产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经营方式从集体劳作向 济 个体农耕发展,小农经济逐渐成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向
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手工业和商业上“工商食官”的限制被打破,私营工
专题概 览
思 (1)先秦时期,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技术、天文历 想 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 文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化 (2)秦汉时期,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课件
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项 目
先秦
秦汉 (1)秦朝:完成国家统一, 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制,推广郡县制,初步建 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 (2)汉朝:汉初实行郡国 并行制,引发“七国之 乱”,汉武帝颁布“推恩 令”,建立“中朝”,实 行察举制
来出现诸侯国之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权威削弱。
3.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
一种制度。
(2)内容 嫡长子 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大宗。 ①周天子以_________ 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是大宗, 其地位由嫡长子继承。
③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
和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
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政治形式 (1)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 实体。 (2)神权与王权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来解 决。
2.西周的分封制
[史论拓展] 分封制的特点、历史遗存影响 1.特点 (1)分封诸侯的种类有王族(子弟)、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2)同姓王族(子弟)是分封的主体;周天子亲族占据富庶及战
略要地。 (3)周天子对诸侯巡视检查,诸侯则定期朝觐述职。
2.历史遗存影响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 鲁、郑、陈等。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pptx课件
6.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秦朝崇尚法家。汉初尊奉道家无为而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
课标定向
考向定位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
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 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征。
时空坐标
单元主旨 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和发展
1.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文化遗存数量多,分布广泛,遍布南北,从东到 西;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奠定了多元一体的 发展基础。 2.中华文明的勃兴。 中华文明从远古开始,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夏朝的统治。①中央: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 教的机构与职官。 ②地方: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 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必备拓补] 唯物史观认识古代早期国家的诞生 1.国家的实质: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 机器,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行使国家权力的工具。 2.国家的基本特征:按地域划分居民和公共权力的建立。 3.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 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
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早期国家的特征。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 3.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及特点。
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
特征。
知识点1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 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 (1)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是彩绘 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囗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 文化,居民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2)距今约5000年:黄河流域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代表器物是黑陶。在北方辽河上 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这些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 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单元整合课件
(3)史料的其他分类:有意史料(官方和私人有意识记载的 史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 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 记载)。
[2017·全国卷Ⅱ]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 《赫鲁晓夫回忆录》 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 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 史料( )
(1)两者都开创了东西方研究人的哲学: ①苏格拉底使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移到研究人身上, 以道德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 经过后来的继承与发展,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儒家提 出“仁、礼”“克己复礼”等,以研究人为核心,体现朴素 的人本主义思想。
②西方以人为核心的思想逐渐发扬成近代资产阶级的 “自由、民权、平等”等思想。而中国儒家思想则逐渐官方 化,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思想工具,最终成为官方哲学。
(2)两者都强调教育及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儒家思想的代 表人物孔子及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都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 及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性。
[典例2] 孔子说:“未知,焉得仁?”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 知识。”两位先哲都( ) A.强调人之善恶取决于其知识的总量 B.将知识和美德作为挽救时弊的良方 C.认为真正的道德是基于理性的认识 D.主张通过教育来完善自身匡扶社会 解析 材料反映出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认为知识是实现 “仁”和获得“美德”的基础,故 C 项符合题意。其他三 项不符合题意。
(1)史料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 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各种物件)与口述史料(口头 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
(2)史料按史料价值分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直 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 记录或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 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一、二手史料与(1)中三类史料的关系 是: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以第二手史 料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
优化方案(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第2讲
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第2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初步发展——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6·广东湛江高三测试)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
从中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B.历法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解析:选D。
本题考查秦朝的皇帝制度。
解读题意,因与秦始皇的名字同音,政月改为“正月”,读作“征月”,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避讳制度,故D项正确;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意思是君主受命于天,汉代董仲舒最早提出,故C项错误。
2.(2016·江苏扬州质检)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解析:选C。
材料并未体现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B项错误;据材料“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郡县制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故D项错误。
3.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
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B.民间的传说C.史家的学术观点D.秦简的记载解析:选D。
【优化方案】2016届通史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第3课时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对点训练]
2.(2015· 湖南永州一模)“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
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 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 结构 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 说明的 本质问题是( ) A
A.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B.经济体制的稳定性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2.(2015· 成都一中模拟)《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
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 本于黄老”。这说 明( A ) 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会吸收 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
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
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解析:司马迁认为法家代表人物申子、韩非的思想来源于道 家的黄老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家和道家不同学派间互相 融会吸收,故A项正确;道、法两家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 益,主张不可能一致,故B项错误;道家学说在汉初最 为流
放潮流,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此时的科
技、文学、艺术成就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链接二 秦汉时期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中 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政治: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 义中 央集 权制度;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得以沿 袭,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秦汉王朝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2.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 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 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 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
魏晋南北朝(220—589)
北朝
北
东 方魏 汉蜀
南吴
方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朝
南朝
魏晋南北朝(220—589)
【时空坐标】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220年曹魏废汉到公元589年隋朝统一的中国 历史,包括三国鼎立,西晋短期统一,十六国和东晋并立,北朝 (北魏,东西魏,北齐周)和南朝(宋齐梁陈)对峙等四个阶段。 这一时期,政治分裂,政局动荡,但蕴含统一,经济江南持续开发, 民族出现大融合局面,对外关系丝路中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征。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 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 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 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 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2)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 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崇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 学一度盛行,儒道佛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 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 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教影响的烙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
【阶段特征】: 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大融 合时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答案 多元化: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遍布中国南北各地;新石器时代 发现文化遗址一万多处,分布广泛,先后在中国南北出现了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还有后来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一体化:经过三皇五帝以后,中国各地文化又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最 终形成了中原地区的炎黄部落,黄帝和炎帝被称为华夏始祖。
拓展深化
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
思维点拨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曙光 (1)社会组织内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 (2)某些掌握政权、军权或宗教权的“王者”已经出现。 (3)遗址中城墙、围壕和祭祀遗迹的出现,表明专供统治者居住的, 作为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功能的城邑已经出现。
(1)文字:殷墟遗址出土的_甲__骨__文___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西周金文、 文 青铜铭文。 化 (2)文化:_二__里__头__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商周劳动人民
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夏商时期的历法,如夏朝的《夏小正》
概念阐释
井田制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井田的土 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 代享用,未经王室和公室特许,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 一定的贡赋。在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 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 是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拓展深化
史前史研究的主要史料和工具
实物 因为其高度的真实性,考古发现是当今研究人类史前史的主要素材, 史料 随着考古挖掘的发展,很多传说得到了印证
是夹杂着个人想象的口口相传的历史,其内容与真实的历史相差甚 神话
远,但是,这些传说有的也是基于一些真实发生的史实,是研究历 传说
史的素材之一 古籍 撰写者距史前史较近,相对来说更加真实,但是,限于当时科技发 记载 展的水平和主观目的,其记载存在偏颇,需要其他史料加以印证
高三总复习历史课件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返回
2.亚历山大帝国 (1)扩张:公元前 4 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后建立。 (2)统治 ①继承了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 ②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3.罗马帝国 (1)扩张:先征服意大利,后征服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 包括法国和英格兰。 (2)繁荣:帝国在 1~2 世纪空前繁荣。 (3)基督教:1 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4 世纪末成为帝国国教。 (4)分裂与灭亡:4 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 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 亡。
返回
4.古代希腊文明
(1)自然环境:爱琴海和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少平原。 (2)政治:公元前 8~前 6 世纪,小国寡民 的城邦兴起。
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由少数人掌握政权
多数公民掌权,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
雅典的民主 政治 奴隶制下的民主,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 ,妇女、
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
丝绸之路促进了汉王朝和罗马帝国之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目录
夯 提培 实 升育 必 关学 备 键科 知 能素 识 力养
返回
夯 必备知识
实
主干知识要记牢
自主盘点
返回
知识点 1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农耕畜牧 产生与发展,促使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 产生。 3.阶级、国家、 文字出现,文明产生。
返回
罗马帝国的兴衰
返回
三、文明的交流 1.西亚文明的传播 (1)农耕技术: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 (2)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 (3)文化 ①西亚神话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②字母文字最初起源于西亚的 腓尼基 ,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 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 希腊字母,再 演化出拉丁字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柳宗元《封建论》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第1课时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先秦时期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考纲要求] 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政治 经济 (1)农业:发明犁壁、 耦犁,修建漕渠、 白渠、坎儿井,王 景治理黄河 (2)手工业:丝织业 发达,出现丝绸之 路;开始用煤作燃 料;东汉晚期出现 青瓷 (3)商业:秦统一货 币、度量衡,汉代 商业活跃 思想文化
③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诸侯 (4)结果:根据血缘关系亲疏,形成“周天子—____________ —卿大夫—士”的等级。 (5)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 “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是巩固分封制和加强奴隶主 贵族专政的工具。
正室所生为“嫡”,侧室所生为“庶”,因长子可能庶出,故嫡
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图解历史]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考法提示] (1)题干中凡是涉及“家谱、宗祠、族规”“血缘亲
疏”“嫡庶之辨”“祭祖”“亲属称谓” “落叶归根”“追根认
祖”“重男轻女”等信息时都要考虑与宗法制的关联。 (2)凡是涉及“授民授疆土”“朝觐述职”“等级森严”等信息时, 都要考虑与分封制的关联。
(1)秦朝:完成国家统 一,首创皇帝制度、三 公九卿制,推广郡县 制,初步建立起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汉朝:汉初实行郡 国并行制,引发“七 国之乱”,汉武帝颁 布“推恩令”,建立 “中朝”,实行察举 制
(1)思想:秦朝以法 家思想治国,焚书 坑儒;汉初采用黄 老之学,无为而治;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学开 始成为正统 (2)科技文艺:以医 学、数学、和造纸 术为代表的科技得 到发展,汉赋为主 要文学体裁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经济 (1)农业:从刀耕火种 (1)夏朝首创王位世 发展到铁犁牛耕,由 袭制,家天下取代 井田制发展到土地私 公天下 有制;都江堰工程建 (2)商代王权与神权 成 密切结合 (2)手工业和商业:西 (3)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 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 (4)春秋战国时代分 春秋晚期开始人工冶 封制瓦解,各国通 铁,丝织业发展;春 过变法确立封建制 秋战国时代私营手工 度 业和商业出现 政治 思想文化 (1)出现了最早的成 熟文字甲骨文 (2)《诗经》、楚辞 代表了当时的文学 成就 (3)司南发明 (4)出现早期绘画 (5)思想上出现百家 争鸣的局面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1.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经牧野一战,灭商后建立周朝。 功臣 (2)分封对象:王族、_____________ 、先代贵族。 (3)权利与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要定期 朝贡 _____________ ,提供军赋和力役。
(4)评价: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但后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轻巧识记] 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二个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军赋、力役、定期朝觐。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误区警示] 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古代中国实行一夫多妻制,来出现诸侯国之ຫໍສະໝຸດ 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权威削弱。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2.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
一种制度。
(2)内容 嫡长子 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大宗。 ①周天子以_________ 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是大宗, 其地位由嫡长子继承。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主题一
分封制的内容、特点及历史遗存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荀子· 儒效篇》
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
史料二
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
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史料三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
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 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 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 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先秦至 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成;科技成就;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文学成就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 发展;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