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效性课堂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在“原电池”教学中的比对
《原电池》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四、教学准备实验准备:铜片、铁片、锌片、碳棒、干电池、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无水电流计, 乙醇、蒸傕水、导线、烧杯、型料棒、葡萄(或小西红柿等水果)。
投影仪、幻灯片、制作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模拟动画(多媒体放映设备)教具准备: 实验室的布置:将桌椅妥善安排,以便各个小组的四位成员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
《原电池》教学案例与反思案例部分:一、 教材分析《原电池》这节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实验(金属与酸反应)为基础,从能量转化角度来 引出这种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装置。
根据此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各种电 池在现代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廿常生活中存在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挖掘原电池原理和 组成条件,来解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重要意义。
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学 习化学兴趣,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运用己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
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构成原电池条件,能正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书写半电极反应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探究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三、 设计思路实验引入:两种金属靠在一起放到酸中的异常现象,引导学生开展第一个探究性实验: 铜线上气泡是如何形成的?设计实验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得到 启发,设计、动手实验探讨原电池原理。
然后开展第二个探究性实验:通过提供材料,让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讨论、得出最佳方案,实验探讨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最后开展第 三个探究性实验:利用所学知识,根据现有材料,制作水果电池,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乐 趣。
具体流程如下:教师学生五、教学过程(三)实验探根据提供材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开始操作,仔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试解决问题(教师整理步骤如下)【投影实验步骤】%1用电流计连接在Zn、Cu片两导线间(不插入稀H2SO4中)%1Z n、Cu片间导线断开时,插入稀H2SO4 中%1Z n、Cti片间导线连接后,插入稀H2SO4 中%1用电流计连接在Zn、Cu片两导线间,插入稀H2SO4 + o根据自己设计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
优质课堂与常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研究——以“原电池”教学为例
20
・
万方数据
丰富素材,自主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习和探究能力。
寰5
优质一常态课堂在“资源和手段的使用质■”维度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5)基元内容的合理性(RPrC)。根据表6所示,与优质课堂相比,常态课堂在“基元内容的合理性” 维度中3个题目上得分均低,且两者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常态课堂的教师在对内容深广度的把握 以及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上均没有优质课堂的教师表现得好。在其中一节常态课教学中,教师增加了 关于原电池的阳极和阴极的放电顺序及各类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且要求学生牢记;相反,优质课的教 师是按照课程标准以及该班级学生情况进行教学,仅要求学生了解目前电池的发展。
[摘要]基于课堂教学系统的CPUP理论,在基元系统层面上探索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程度。利用《课堂教 学基元系统有效性评价量表》.以“原电池”课堂教学为案例,对3节优质课和3节常态课课堂教学基元系统的有效 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各个维度分值和总体分值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优质课堂和常态课堂之问在“时间利 用合理性”教学行为链实施质量“匹配度“资源和手段使用质量”和“基元内容的合理性”等5个维度上存在显著 性差异。整体而言,优质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常态课堂的教学质量要高。因此,解决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之 一是不断改进、优化和实践优质课教学。 [关键词]优质课堂;常态课堂;化学;基元系统;有效性 [中圈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5)10—0018—04
第31卷第10期
2015年10月
现代十小学袁育
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V01.31 No.10 0ctober 2015
原电池》教学案例与反思
原电池》教学案例与反思原电池》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实验——金属与酸反应为基础,引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各种电池在现代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因此本节教材的目的是挖掘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来解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重要意义。
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旨在激发学生研究化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构成原电池条件,能正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书写半电极反应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创造性思维与探究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研究的协作精神。
三、设计思路实验引入: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铜线上气泡形成的原理以及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讨论得出最佳方案,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最后让学生制作水果电池,体验研究化学的乐趣。
具体流程如下:教师活动:设置悬念,指导实验归纳要点,板书呈现,总结布置新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设计方案,自己动手开展实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应用评价创新方案。
四、教学准备实验准备:电流计,铜片、铁片、锌片、碳棒、干电池、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无水乙醇、蒸馏水、导线、烧杯、塑料棒、葡萄(或小西红柿等水果)。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制作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模拟动画(多媒体放映设备)。
五、教学过程1.讲述:生活中各种电池的应用,为本节知识的研究做铺垫。
2.投影实验: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铜线上气泡形成的原理以及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3.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讨论得出最佳方案,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4.开展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开展实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1通过本次活动学习,凝听了史老师的《如何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精彩演讲,让我受益匪浅。
史老师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活动有效性,让我更容易接受理解,例如:从何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的选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用一个个详实、鲜活的教学活动案例,让我明白了思考教学价值的重要性。
为了体现教材的最大价值化,我们主要重点思考的是该教学内容适合什么年龄班,该内容对幼儿已有经验最价值点的是什么,只有找准了价值点,掌控好了活动的重、难点和侧重点,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幼儿的经验。
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斟酌关注点小一些、面细一些,以此选择相一致的内容,设计一致的活动情势。
切忌泛泛而谈,这样就会使活动很空洞、枯燥,没有深度,幼儿也会觉得知识无趣且知识跨度太大,幼儿往往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在分析教材方面,重点凸显活动内容价值,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发展水平,斟酌当前幼儿的关注点、爱好点,使活动成为一个积累经验的进程。
从情形迁移到日常生活,教学活动环节的奇妙设计,将教育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连接起来,以增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情况。
另外还要重视学习方式技巧的设计、让教学活动中使用相适合的方法、手段。
教育活动观念和活动方法既要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如情境教学、教学方法、手段、情势、步骤等,体现教学活动的价值并使价值最大化。
其中针对教学活动中的情形,我们作为教师要先学会善于利用周边环境和现场活动的环境教学,使教学情境生活化,所以,多媒体的使用,不管是音乐还是图片、动画,无疑可以从多方面来渲染情境,推进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老歌新唱”才能提效率 ----原电池的教学案例剖析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如何合理设计、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程序,使之成为一堂学生想学、爱学的好课,应该是每个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堂有效的化学课,就是教师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通过对教材的巧妙处理和对教学过程的精心组织筹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我以《原电池》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在新课改中,是如何贯彻新课改的思想,进行有效教学的。
一、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活动,使学生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归纳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从而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教学策略:原电池这节课因为有实验和奇妙的现象,老教师新教师都能上的生动,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感到新奇上,这还只是停留在新课改的浅层面上。
而真正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自主的去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并切实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和严谨态度,却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深入探究的。
这节课围绕“铜片上产氢”不符合学生旧知开始,展开对原电池的探究,并最终解决化学能是如何转变成电能的解释。
三、课堂设计:引入:荆州市夜景图同学们,请看这一幅灯火通明的图片,这是我们荆州市的夜景图,我们除了感叹学校美丽之外,你还想到了什么?是谁给我们燃亮了黑夜送来了光明?是电,正因为电,也让我们的生活世界变得五彩斑斓。
我们已认识了一种可以让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原电池的知识内容板书:第一节:原电池复习:请大家回忆,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什么两极一液一线设问:能否根据这幅图片,写出:锌—稀硫酸---铜”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学生动手练习:探究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反应:Zn + Cu2+ = Zn 2+ + Cu,任选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原电池呢? 各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先讨论你们自己的方案,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方案的可行性。
不同模块和3种版本教材“原电池”的比较研究与教学建议
不同模块和3种版本教材“原电池”的比较研究与教学建议摘要:在高中化学必修2或是选修4中教师对“原电池”的教学仍出现不少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够透彻。
本文通过对三种版本教材有关原电池内容进行比较,以便教师优化组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原电池;不同版本;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建议1 问题的提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简称原电池)是电化学的基础知识,是物理和化学学科的重要交叉点,在化学2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个模块中出现。
高中化学教材中原电池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等知识,了解原电池的重要装置,体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探究过程,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电池,理解化学科学与社会、科技和生活的重要联系,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的极好切入点。
由于模块课标要求以及教材版本的差异性,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原电池”的教学课后调查时,仍有约80%的学生存在疑问,比如,为什么双液原电池的电流要远小于单液原电池?为什么双液原电池中的电解液是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而不是其他的电解液?为什么采用两个烧杯和盐桥就可以避免电流衰减的问题?盐桥是否可以长期使用?应该说,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深刻,但是为什么在课堂上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呢?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深刻掌握3种版本教材以及课标要求,没有站在学生角度上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组合。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原电池”在不同模块的课标要求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组织,旨在“原电池”课堂教学中采用优化教学策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2 课程标准对不同模块中“原电池”相关要求的比较课程标准是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而提出的,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篇: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高县中学李诗平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
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
2、了解学情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
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
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通过Pb-CuSO4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国家作出贡献,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
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
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
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
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
板书(便于学生直观记忆、理解掌握): 1.概念 2.电极名称 3.构成条件4.原电池工作原理(课件展示微观过程)(3)设计原电池:(板书)活动一、依Pb+CuSO4=PbS04+Cu反应,自主设计原电池。
由3个原电池课例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由3个原电池课例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就倍受关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如何界定,在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同时如何实现有效乃至高效,本文以同一教学内容的3个不同课例阐释了这些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高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是老师们的一贯追求,新课程实施以来,化学一线教学面临着诸多新的矛盾,比如:课时少与知识内容广的矛盾,更加强调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与纸笔考试的现实性的矛盾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高效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本文浅析一个具体的课例。
1 课例叙述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中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有这样3个教学案例。
【课例1】第1课时:社会实际引入——学生实验探究①:锌-铜-稀硫酸原电池教师讲解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组成要素——书写电极反应——学生探究实验②:组合多种形式的原电池教师深化讲解原电池的相关知识——联系实际的练习(豪华游艇的沉没、格林太太的金牙)——习题练习——课堂小结。
本节课时间到。
第2课时:讲解发展中的化学电池,习题讲评。
【课例2】第1课时:社会实际引入——学生实验探究①: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实验方案同上)——教师讲解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组成要素——书写电极反应——学生探究实验②:组合多种形式的原电池(实验方案同上),本节课时间到。
探究实验②得出什么结论留作课后思考题。
第2课时:和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知识规律,讲解发展中的化学电池,部分习题讲评。
【课例3】第1课时:社会实际引入——学生实验探究①: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实验方案同上)——教师用较多时间以启发式教学方式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学生探究实验②:组合多种形式的原电池(实验方案同上),本节课时间到。
探究实验②得出什么结论留作课后思考题。
第2课时:和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组成要素——书写电极反应——深化归纳原电池的知识规律,穿插部分习题讲评,讲练结合。
对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去年,笔者有幸作为评委老师参加了平凉市化学教师讲赛活动,听取了静宁二中姚六六等13位老师的讲赛课。
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收益匪浅。
以下是笔者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几点反思:一、一个都不能少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将视线一直关注成绩好的学生,从他们的表情判断一节课的成败,将学困生视为差生,每一次测试之后,表扬成绩好的,批评学困生。
对学困生缺乏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是教师的出气筒,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
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对学困生要讲清楚化学的学科特点,告诉学困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
同时指导他先把最关键的知识在短期内补上,使他能够大致跟上现在的进度。
要找准学困生有一个弄不清楚地方,找准之后,先把关键的知识补上,补的时候要一对一地辅导学生学会自学,即自己找到相应的知识,自己钻研,不明白的多问老师。
这时,为了给学生以信心,老师的教学要做相应的配合,如:知道这几个学困生把某几个知识点补上了,就适当地针对这几个知识点来一次简单的阶段性测试,让他们也尝尝及格和得高分的喜悦。
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的喜悦比失败的教训更能激励学困生的进步。
二、我能我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
中学阶段的化学,一是在大量的的化学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组织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诱导者和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使每一位学生觉得,我能我行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如讲解高一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时,传统教学设计大多为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为主线,以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为学习方法。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和探索。
本文以原电池教学为例,分析了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一、教学目标本次翻转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原电池的定义和组成结构。
2.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化学反应。
3. 原电池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方法1. 翻转课堂前期准备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需要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源,如视频、PPT、教科书资料等。
这些资源需要包括原电池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图、电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视频等。
2. 翻转课堂的实施(1)学生预习老师在课前布置原电池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和PPT,了解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学生还需要通过阅读教科书资料、搜索网络资料等,了解原电池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2)课堂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原电池的相关问题。
例如:“为什么原电池的负极是氧化发生的地方?”“不同类型的原电池有何不同之处?”“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预习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行深入讨论和探究。
(3)实验操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原电池的实验操作。
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实验原理,探索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化学反应。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原电池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团队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력。
四、评价方法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性、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如今,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它倡导学生在课堂内完成知识的预习,课堂外完成知识的消化和延伸。
这种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原电池作为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其涉及的理论较多、实验操作较为复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我们选择以原电池教学为例,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1. 课前准备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前,教师需要对原电池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梳理和规划,确定需要引入的知识点和实验操作。
教师还需准备好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PPT、实验指导书等。
在确定教学内容和资源后,教师需要将这些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学习。
2. 学生预习在课前,学生需要通过教学平台或其他途径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并进行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相关教材、查阅网络资料等方式,了解原电池的基本原理、构成和工作原理。
学生还需对相关实验操作有所了解,为实验课堂做好准备。
3.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操作。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前的学习内容,梳理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接着,教师可以针对实验操作进行详细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全程监督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原电池知识的理解。
4. 课后延伸在课后,学生需要通过课后作业或其他相关活动,对原电池的知识进行延伸和巩固。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原电池相关的作业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自行制作原电池、调查原电池的应用等,从而拓展学生对原电池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先教学,后作业”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消化和运用,而在家里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和运用者,教师则成为了知识的指导者和辅导者。
翻转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将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进行调换,通过观看预先录制的教学视频来获取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问题解答、实验、讨论等深度思考和交流,以此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本文将以原电池教学为例,分析一份关于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对翻转课堂教学进行深入讨论。
一、教学背景原电池是化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通常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接触到。
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是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能量转换装置。
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利用课堂时间讲解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练习。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容易产生困惑,没有及时得到解答,导致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选择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原电池教学。
下面将对这个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学生能够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学生能够应用原电池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3)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境设计原电池实验。
3.教学过程(1)预习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将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讲解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提供相关的实验演示,并布置预习作业。
学生需要在家通过观看视频和完成相关练习来掌握相关知识。
(2)课堂阶段在课堂上,教师将布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师将引导学生对预习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解答学生在预习阶段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将传统授课和作业翻转过来。
先让学生通过视频或其他方式自学知识,然后课堂时间用于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讨论和实践。
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该课程是通用技术与生活中的科技基础课程,属于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教授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电能转换过程。
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重要,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表面知识。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该课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教师录制视频:教师使用屏幕录制器和话筒制作了一段10分钟的视频,介绍了原电池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和电能转换过程。
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自学了相关知识。
2.讨论:课堂上,教师组织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分享所学,讨论原电池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这种讨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分别使用铜与锌制成单极板用于制备原电池,并测量其电压和电流。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4.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回答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该教学案例的优缺点如下:优点: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1.需要学生有一定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制作教学视频和组织课堂活动。
总之,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未来,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颠覆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之前预习教材,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实践,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下面,我们以原电池的教学为例,对翻转课堂教学进行分析。
1. 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需要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
对于原电池教学来说,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理解原电池的构造和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课程设计上,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编写预习材料,并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
2. 预习环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将新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passively 接受并理解。
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堂之前的预习环节。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准备新课的阅读材料或视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在原电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有关原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应用的相关资料,并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学习。
3. 课堂互动与实践: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拓展学生在预习阶段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原电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原电池的工作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4. 课后巩固和评价:在课堂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巩固和评价。
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的评价、实验报告的评价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翻转课堂教学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教学案例分析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预习环节、课堂互动与实践以及课后巩固和评价四个方面。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预习阶段主动学习,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原电池教学建议
《原电池》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旧知识的重新引进,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老师讲解《化学2》中讲的原电池知识,重新使学生回忆知识,与今天所学知识的差别,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产生学习动机。
2、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可以通过水果电池导入本节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好采用橘子作为电池,好处是橘子的膜可以看做是将要学习盐桥知识。
这样更生动形象的学习,学生更容易接受。
3、可以跨越学科知识,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通过现在的高科技的电池介绍,让学生了解前沿知识,从而引出原电池的知识和这些高科技的联系。
4、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事先特意在装置中设置缺陷或者不足,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观察课现象的记录发现问题,引发他们去探究问题真正的原因,从而学习知识。
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新的知识。
5、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布置给学生查阅一些资料,了解原电池的一些内容,让他们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冲突,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学生会主动请教老师或其他人解决自己的疑惑。
采用不同教学处理方式进行“原电池及其应用”教学的案例研究
采用不同教学处理方式进行“原电池及其应用” 教学的案例研究胡久华陈欣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支瑶北京35中摘要:本研究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以“不同的教学处理”为切入点,对高中生“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学习进行了研究。
不同的教学处理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思路不同,本研究具体为提供更为“实质”还是仅仅是“表层”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采用更为“实质”的思考方式是更加有利于学生“原电池”模型的建构和相关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不同教学处理原电池实质1 问题的提出“原电池”是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的重要的核心概念,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延伸与应用,在中学阶段,学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体现出了明显的层次性。
在初中,学生是从得失氧的角度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上了高中学生开始从化合价的升降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认识了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最后,学生通过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学习,更加深入地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同时,本部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可以使学生明确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转换关系和基本的转换途径,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化学”的意识。
本部分知识内容很抽象,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是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难点。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处理更有利于学生建构原电池认识,更有利于解释分析与原电池相关的实际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法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实践。
2 教学案例——采用不同教学处理方式进行“原电池”教学“原电池”在学生头脑是一个陌生的科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很有可能存在相异构想,对于“原电池”的教学,关键是帮助学生构建起“原电池模型”。
教学处理方式对学生原电池模型的建构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本研究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切入点,来探讨教学对于学生“原电池”学习的具体影响。
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某区重点中学高中二年级两个初始水平相同的教学班级,在两个教学班采取不同的教学处理讲解“原电池及其应用”整节知识。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下面我们以原电池教学为例,来分析一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过程和效果。
一、案例背景原电池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和电磁学知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消化。
为了提高学生对原电池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我们决定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 掌握原电池的基本结构和构造;3. 理解原电池在电路中的应用;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预习阶段:在课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有关原电池的视频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了解原电池的基本概念。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预习时间,并结合视频资料和文献资料,主动学习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2. 复习阶段: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原电池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回顾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并对学生在预习阶段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操作:在复习阶段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设计实验验证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动手操作,亲自感受原电池的工作过程,从而加深对原电池的理解和记忆。
4. 讨论交流:在实践操作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实验成果和经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疑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交流,帮助学生理清对原电池的认识,澄清疑惑,提高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提升应用:教师设计一些应用题目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巩固对原电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解答问题,分析案例,深化对原电池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和课前预习来完成,并将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 passivity 和缺乏深入思考的问题。
今天我们来讨论以原电池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原电池是一种能够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教师通常会通过讲解原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等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主导,学生passivity,导致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不够深入。
而通过翻转课堂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关于原电池的教学视频,并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
在这个视频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实验演示等方式详细介绍原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等内容,让学生对原电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回放、暂停等功能反复观看,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问题解决。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和原电池相关的问题或者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课前预习的知识和课堂上的讨论内容相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可以设置几个实验项目,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实验报告。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除了视频预习、讨论和实验操作,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作业或者小测验,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检测。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原电池相关的知识。
通过以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好地理解原电池相关知识的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性训练 , 循序渐进地落 实知识点 的学 习。这样 的课 堂有效地 实现 了知识 与技能 、 过 程 与方法 、 情 感态度 与 价值观 的三维课 程 目标 。既能 引导 学生学 好 已有 的课 本 知识 , 为考试 打下基础 , 又能 引导学 生掌握 学习未 知 知识 的技 能和思 维方式 , 为可 持续发 展打下 基础 , 是 新 课程背 景下具有普遍性 的课堂教学范例 。 课例 3 是按“ 发散——收敛 ” 问题应 用 的教 学模 式 设计 。该模 式 的设 计 主线 及 特 点是 : ( 1 ) 引 导性 问题 。 教师根据课前设计 , 直接展示 引导性 的问题 。其 目的是
量表述 , 往往将 复杂 问题 简单化 , 这样 的教学 内容设 计 优点在 于能够 使学 生在较 短时 间 内掌 握化 学 的基础 知
识 。然 而 , 由于在教授上述知识点的时候 缺乏理论上的 生更多 的时 间, 让学生真 正有 时间来充分 思考 、 动 手实 验、 进 行探究 。教师耐 心倾 听学 生 的学 习 反馈 , 教 与学 能够浑然一体 、 相互交 融 。粗看 起来 , 学 生 连原 电池 的
一
、
理 论 教 学
理论 教学 是化学教学 的主要组成部分 , 也 是 中学 化
学教学 的主要难点之一 。 目前 , 考 虑到 中学 生对某些 抽 象理论 知识 的接 受能力 , 中学 普遍 采用 的化学 教材 中, 往往很 少涉及关 于化学基本理 论方 面的详细知识 内容 。 例如 , 大学化 学知识体 系中的化学热力 学 、 化学 动力学 、 平衡常数 、 电极 电势 、 原子分 子结构 、 电子杂 化等理 论知 识, 在 中学化学 教学 中要 么根本 未涉及 , 要 么不要求 定
了新课 标理念 , 也是 高效 的教与学 。 这3 个对 比性很 强 的课 例 给我们如 何 高效 率地 完 成化学课 堂教 学 的思 考带 来很大 的启 示 。什 么样 的课 堂教学是高 效 的?标 准 和方 向是什 么?怎样 实 现?我
究 。由学生根据 以前 的知识 和学习策 略 , 经过积极 的思 考和初 步推理 , 迅 速提 出解 决该 问题 的可能 方法 。( 3 )
个性展示 。在上一环节充分 探究 的基 础上 , 教师组织 学 生进行典 型展示 , 陈述 自己的探究原 理 、 过 程和对 自己
想高效 的课堂 教学 的关 键在 于教 师能够 了解 学生 的需
求, 清楚 地知道 该讲什 么知识 , 该用什 么手 段让学 生对 这些知识产生 学习热情 。没有 学生 的求知热情 , 没有学
性。课后一段缓 冲后 , 通过 第 2 课 时来识体 系与教 学模 式 的 掌握与理解 , 结合 近十年在 中学化 学教学过 程 中的亲 身 体会 , 拟从理论教学 、 实验教 学以及课程考 核三个 方 面 , 简要探究大学 化学 知识 内容 与教学模 式 在 中学 化学 教 学 中的指导作 用。
生积极 主动地参 与到教学过 程 中, 没有 把学生 的思 维纳 的解答 方法 的评价 。( 4 ) 共性 收敛 。教 师组织学 生对展一 入到教学 中, 所有的教学 活动都将成 为一系列无 意义 的 示出来 的问题 先分析再综合 , 提炼 出具有 共性 的知识 模 事件 , 更谈 不上高效 。新课程 理念强 调教 师是用教 材资 块, 掌握 知识 的途径 和解决 问题 的方法 。 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 所 以这 就要求教 师根据学 生的 实 对课 程 内 课例 3 是打破常规 思路 、 大胆探 索 的一个 案例 。教 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这些教 材进行再 度开发 , 师打破了按照固有 知识体 系讲述 的惯 有模式 , 紧紧抓住 本节课 的知识 核心 。从 学生 收集 旧 电池 到对 电池 原理 的初步研究 , 到提出各 式各样 的问题 , 体现 了“ 发散” , 让 学生产生 了要 弄 明 白电池原 理 的渴望 。课 堂上 留给学
化 学 ・专题探 讨
浅 谈 大 学化 学对 中学化 学教 学 的指 导 作 用
山 东淄博 市第十七 中 ̄( 2 5 5 0 0 0 ) 何
目前 , 我国对于化学类 高水平人才 的培养 主要 包括
三个 阶段 , 即中学化 学教育 、 大学化 学教育 与研究 生化
燕
趣 的降低 , 甚 至反感对 化学 知识 的学习 , 极 大地影 响 了 化学学 习效果 。值得 庆幸 的是 , 现在有很 多教师 已经开
引起学 生对一类 问题 的解决 方法 的探 究 。( 2 ) 发散性 探
基本概 念都 没形 成 , 但 学 生却 理 解 了原 电池 的工 作 原 理, 再通过 自我 学 习、 知识 内化 , 就 会顺 理 成 章地 形 成 “ 自己的” 原 电池 的概 念 和知识 体 系。完成 了从 严谨 的 化学知识体 系向学生个体 的认 知体 系的转 化 , 充分 体现
始意识 到这方 面的问题 , 并 开始予 以关注与探讨 。
学教育 。其中 , 研究生化学教 育主要 以培养学 生对化学 知识 的综 合运 用能力 为 目标 , 在这 一过程 中 , 学生 完全 处于主 导地位 , 与其说 培养 学生 , 不 如说学 生在展示 自 己掌握 的化学能力 。与研究 生教育 阶段 相 比, 中学 化学 教育与大学化 学教 育则 是 以培养 学生对 化学 基础 知识 的掌握 与理解 为主的两个 阶段 。在学 习兴趣培养 、 基本 概念掌握 、 化学 规律理解等方 面 , 二者 相辅相成 、 缺一不 可 。然 而 , 现实存在 的问题是 , 由于教学 对象 的不 同 , 教 师群体 的差异 , 在 中学化学与 大学化学教 学体系在整 体 设计上 , 二者往往 习惯性地 被分开进 行 。中学化学教 学 过程不 考虑大学化学 的知识 体系 , 而大学 教学也经 常忽 视中学 化学的教学 内容 , 造成这 两个 阶段 化学知识 的传 授衔接 性较差 。这种情况下 , 最 直接 的影 响就是 多数 学 生在由中学 转入 大 学后 , 对 于某 些 基础 化 学 知识 的学 习, 往往有 种似 曾相识但 又模糊 不清 的感觉 , 化学学 习 缺乏着力 点 ; 此外 , 大学 与 中学 两个 阶段 学生 学习模 式 的差别较 大 , 时 间一长 , 很 容易 导致学 生对化 学学 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