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作文案例:命题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写作导
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山望着那山高](https://img.taocdn.com/s3/m/f1d7e2abc8d376eeafaa313d.png)
这山望着那山高作者: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第10期你站在这座山上问,前面那座山的后面是什么?如果告诉你还是山,与你现在脚下的山没什么区别,你会信吗?无论你信不信,你心里一定在想,只要有机会还是要亲自跑过去看看。
有一天你真的登上了前面那座山,真的是山的后面还是山,甚至景色还不如原来的山美。
但我敢肯定,你还是会对更远的山产生新的欲望,还会期待看看那更远的山的后面是什么。
都是哪些因素驱使职场上成功的不成功的各类人士始终抱着“下家肯定比这家强”的念头,这山望着那山高,像是上足了发条的钟摆不停地疲于奔命呢?看看下面几位“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职场大侠们是如何分析的。
桑郁:北大纵横合伙人。
社会学博士,心理学硕士;国家人事部测评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家企业独立董事,顾问。
曾就职于国家人事部,出任过大型合资公司的经理人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多家企业常年顾问。
十几年企业高层管理、管理咨询及培训经验。
曾撰写诸多有关企业管理的文章并被国内多家媒介采用。
先后领导并参与了众多企业管理改制、企业战略和组织调整等管理咨询项目。
客户包括:世界500百强、中国500百强等企业近百家。
桑郁:探讨高级人才为什么跳槽的问题很有必要。
在我看来,高级人才跳槽的原因可以简单地归纳为这样几点:第一是平台不够大。
没来北大纵横之前,我在另一家公司,一看成天就那四五十个人,觉得这个池子已经差不多了,平台不够大,然后就到了北大纵横。
第二个就是平台够大不够爽。
其实从北大纵横出去的也有很多觉得在里面待着不够爽,这是从主观上来说。
第三是薪酬在竞争力上没有优势,因为现在信息时代,大家很容易知道自己的薪酬是多少。
胡爽雨:我挺同意桑总的说法。
确实,我们有时候跟客户聊天,有时候跟候选人聊天,可以说薪酬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排在首位的因素。
因为常年会对入场的候选人作调研问卷,对于“你最看中的是什么”,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个行业的哪类人才,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通用的,也不管是初级的、中级的还是高级的,他们恰恰不是把薪酬放在第一位。
高考作文案例:命题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写作导引与示例
![高考作文案例:命题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写作导引与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2c5d3d31126edb6f1a1036.png)
高考作文案例:命题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写作导引与示例【文题亮相】中国有句俗话:“这山望着那山高。
”一直以来人们对这句话及其包含的人生态度,颇多诽议,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句俗语是用来借喻某些人的好高鹜远见异思迁,不知满足的心态。
在学习和生活中用于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环境、待遇不满意,总认为还有别的工作、环境、待遇比自己目前的更好。
这是取了该俗语的原意,其含有贬责、嘲讽地意味,但在这竞争纷扰的当今社会中,多数人已把它当作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的原动力,满足现状似乎已不合人们的愿望,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已成为社会的时尚。
只有在不断的追求改变中,才能提升自己并成就自己的事业。
写作时我们可正反立意:1、从该俗语的本意入手,写在学习和工作中:一些人做事总是三心二意,缺乏耐心,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就移情别恋;有些人对已有的机遇不知道珍惜,总是挑三拣四,牢骚满腹,稍不如意就轻易放弃;很多人沉浸在理想的王国里,眼高手低,不愿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遇到困难就想跳槽!这样的人一件事没做好,又想第二件事,一次次的错过,与成功失之交臂。
久而久之,自己不再勇于面对现实,以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导不重视、怀才不遇和别人不理解为借口,冠冕堂皇的回避、退缩。
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把握机遇,面对我们不多的时间和生命,学会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不能让浮躁成为我们事业的羁绊。
2、从该俗语的新解入手,写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多数人不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们往往站在“这山”而望“那山”,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种种规划,制定了远大而宏伟的目标。
该俗语已被认为是不懈追求、不断开拓的原动力。
在学习和工作中就应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当我们取得了成绩的时候,就好像登上了一座山峰,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慰,但我们不能就此停滞去“一览众山之小”,而应朝着更高的山峰前进。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附思路点拨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附思路点拨及范文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8f84b905240c844768eaeebd.png)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一篇800字的作文。
今年已经58岁的闫师傅有两项“绝活”:出神入化的电焊技艺和精湛绝妙的烹饪手艺。
他自创的“闫氏电焊法”,可以运用手腕控制焊条摆动来保证焊接的质量和美观、平滑。
为了把手艺传给年轻人,闫师傅当起了教练。
每次焊接,稍微出现一点瑕疵,他马上让人家重新焊接。
有人说他吹毛求疵,可闫师傅总是说:差一点点我心里都不舒服。
每年春检期间,闫师傅还主动承担起为车间春检的20多人做饭的差事,并乐在其中。
被工友们称赞的“闫氏招牌菜”,每样都色香味俱佳,成了年轻人酷爱的美味。
你觉得闫师傅的电焊技艺和烹饪手艺有关联吗?写一篇文章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相关经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材料叙述了两项“绝活”,即出神入化的电焊技艺和精湛绝妙的烹饪手艺。
所谓“绝活”,其实体现的就是工匠精神,本题可以围绕工匠精神多方立意。
1.可以从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角度立意。
结合闫师傅的“绝活”可以看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加完美的精神理念。
文章可以围绕材料,探究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精益求精,追求完美;(2)注重细节,一丝不苟;(3)耐心专注,坚持不懈;(4)淡泊名利,爱岗敬业。
2.可以从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角度立意。
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手工业的繁荣,必然伴随能工巧匠辈出。
匠人是当时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工匠担负起了创造和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转型的历史时期,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工匠精神是助推强国梦的利器。
3.可以从工匠精神的倡导培养角度立意。
要在全民族树立工匠精神,既要社会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风气,又要有制度保障,政府要大力倡导,企业要形成规范,职校加强教育,媒体加大宣传。
在自己的岗位、自己的专业上,让内心沉静下来,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叫匠心;而及时知悉本领域的技术变革,用创新的思维与方式,激情澎湃地参与发明创造,同样是匠心。
山就只有那么高(800字)作文
![山就只有那么高(8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4a7350b307e87101f69684.png)
精选作文:山就只有那么高(800字)作文不要畏惧眼前的山峰,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攀上山顶。
题记每当我面对困难时,总会知难而进,因为总有一句话时时刻刻的鼓励着我。
记得那一天,科学试卷发了下来,我看到试卷上那并不乐观的成绩,心里七上八下:这下准要被父亲批评了。
放学了,我低着头,忐忑不安地走到家门口,不好意思地敲了敲门。
父亲知道我来了,连忙来给我开门。
门嘎吱一声开了,父亲看到我的沮丧。
片刻,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真是知我者为父也!父亲对我说:孩子,把书包放好,爸爸带你去爬山,肯定会让你开心。
爬山!我纳闷,父亲一向不喜欢爬山啊?有几次我求他他都不肯。
我不再多想,也不再犹豫,放下书包就和父亲去爬山了。
来到山脚下,我仰望山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木,一阵风吹过,像翻起滚滚绿色的波浪。
山中的鸟儿叽叽喳喳地热情歌唱,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此刻,我觉得舒畅了许多。
还在等什么呢?快上来啊!父亲在前面对我说。
我回过神来,一路小跑,跑上山去。
山路旁边风景优美,小草迎着微风偏偏起舞。
远处,传来一阵扑鼻的花香。
我心想:这座山也没多高,里面居然如此美丽,到了山顶会更美吗?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山顶跑。
到了半山腰,我已经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
父亲站在我旁边,用慈祥的眼神看着我。
我看了看父亲的眼神,好像在告诉我:怎么了?想打‘退堂鼓’?刚才爬到山顶的决心哪去了?这可不想我的儿子。
我喝一口水,一鼓作气,继续向山顶前进。
一路上我边走边想: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我爬到了山顶,走到悬崖边俯视瑞安城的美景,整个瑞安城就像一幅江南水彩画呈现在眼前。
我的愁绪烟消云散了。
我回头看了看父亲,父亲笑着对我说:孩子,困难就像一座山,只要你有信心,有毅力,就能爬到山顶。
记住,山就只有那么高!那一天虽然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爬山,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知难而进,从不退缩,总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回荡:山就只有那么高!初一:迷失de泪篇一:高考作文案例:命题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写作导引与示例高考作文案例:命题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写作导引与示例【文题亮相】中国有句俗话:“这山望着那山高。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写作指导教案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写作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8b3e01168884868662d60f.png)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中并列式结构的写作2、使学生在构思作文时有据可依教学方式:讲练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一、导入:(一)由《崇高的理想》和《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的结构为例引出:《崇高的理想》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3、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4、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二)、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最忌“三段式”和“头重脚轻式”),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的现象。
(三)、应对这种要求的对策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
掌握几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
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
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段落是具体而微的文章,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不仅可以用来谋篇,也可以用来构段。
(四)正式引入所讲内容: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化之一——写规范的并列式议论文二、并列式结构的内涵及类别特点(一)并列式结构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结构形式。
即在论证的思路中,将论点分解成若干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的,它们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
并列式结构:论据式并列和论点式并列(二)以“做真正的自己”为题作文例文:做真正的自己在枫叶上的露珠,红红地闪烁,多美丽啊!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烧红才得以闪烁;这凄婉,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光洁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作文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ee77b6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e.png)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作文篇一《山的高远:仰望的震撼》山有三远,而自山下仰山巅的高远,那是一种能把人镇住的感觉。
我就有这么一回深刻的体验。
那是去爬泰山的时候,在山脚下的小村子里住了一晚。
清晨起来,睡眼惺忪地就朝着泰山的方向望去。
那山就像一个巨人,头顶着白云,在薄雾之中若隐若现。
它那山巅像是直插云霄,我仰头看着,感觉脖子都已经酸得不行了。
从红门开始往上爬,一开始路还算平缓,周边的树木郁郁葱葱的,只能偶尔瞧见山峰的一角。
但随着脚步的深入,那山巅在我眼中就越来越神秘了。
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想,这山这么高,什么时候才能到顶啊。
这时候旁边一个小孩豪气冲天地说要第一个冲到山顶,他父母笑着在后面跟着。
继续走着,到了中天门。
从这里望去,那山巅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我看到山间还有缆车在慢悠悠地往上移,就像小蚂蚁在巨人的身上爬。
我都有点想打退堂鼓了,可是看着周围的人都在往上走,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就上来了。
我心里琢磨着,这山再高,不也得有人上去嘛。
于是又吭哧吭哧地往前走。
越往上那路越陡,十八盘那里,台阶又窄又陡。
我一抬头,山巅好像在跟我逗着玩儿,感觉总是差那么一大截。
可是当我最终登顶的时候,回头往下看,那上来的路弯弯曲曲的,像一条大蛇盘踞着。
在高处看着山下的小房子就像一个个小盒子,汽车像小虫子在缓缓爬动。
我这才真正感受到山高人为峰的高远之感,那滋味就像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又像是找到了隐藏的宝藏,真是美极了。
这种自山下仰山巅的高远,让我明白面对高大的东西,只要有勇气去尝试接近,总能领略到独特的风景。
篇二《那山巅的高远:探索之旅》说到山有三远中的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我就想起去黄山的经历。
在黄山脚下的时候,天啊,那高山就像一个顶着白帽子的超级大怪物。
我站在那儿,感觉自己就像一粒芝麻在它跟前。
周围的人在那儿叽叽喳喳讨论着山上的景色啥的,我就顾着抬头看山了,脖子伸得跟长颈鹿似的。
沿着曲折的山路向上走,脑子里面就不停地在想这山到底有多高啊。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要从一座山攀上另一座更高的山,第一步便是下山”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要从一座山攀上另一座更高的山,第一步便是下山”导写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c7d7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c.png)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要从一座山攀上另一座更高的山,第一步便是下山”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文。
请在仔细观察上面这组漫画的基础上,理解漫画的寓意,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明确。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漫画作文的审题要注意观察漫画的细节,尤其是文字的提示。
图片中,一个登山者立在一座小山山顶,抬头仰望着眼前一座更高的山峰,小山和大山之间是一个幽深的山谷。
“要从一座山攀上另一座更高的山,第一步便是下山”。
这句话精练而准确地提示了写作内容,但尤其要注意的是,我们审题时要细致地分析写作情境:①攀登的起点是“一座山”:由漫画可知,我们攀登的起点不是山脚,而是“一座山”。
所以我们写作不可以写完全躺平安于现状的舒适区,而是从小山山顶出发,已有一些成绩和基础。
②“第一步便是下山”:“下山”是全文的关键,这里的“下山”应该至少包含心态和行动两个层面。
心态上,不骄傲,不躺在已有成绩上,不停留在现在的舒适圈,把成绩归零;行动上,从头开始,从基础再出发,沉潜积累。
③登上“另一座更高的山”:指的是更大的成就,更高的追求,更加突破自我。
如何下山?如何攀登?①要有下山的勇气。
②要有再攀登的决心。
③要能克服下行失败的挫折。
④要有足够的毅力、持久的耐力、鉴定的坚持力。
上山下山不仅是生活经验,也包含着社会人生道理。
这道漫画作文题是告诉我们,人生就像登山,每上一级台阶,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如若被一时的风光迷住了眼,停留在原地,就永远无法看到更为广阔美好的景色。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及时在曾经的成就上按下归零键。
往日不可追,不要让过去的成功成为现在的包袱。
若是沉溺于曾经的辉煌,就难以铸造新的成功。
定期让自己归零,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爬的更高,看到更美的风景。
【优秀范文】1敢于摒弃,放低姿态我们的人生,仿若行走在云雾缭绕的山区,在征服了一座山头后,会发现总有另一座更高的山峰向你招手,这里面有些人,或安于现状,待在舒适区里,终于止步不前,而若是我们攀上更高的山峰,终会看见更美丽的风景。
高考作文拟写分论点训练专题
![高考作文拟写分论点训练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ea9e9c3c1ec5da51e270ae.png)
拟写分论点训练议论文重在说理,道理贵在深刻而广博。
确定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为重要。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要将道理分析得深刻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从而使议论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使思维更具张力。
一、并列分解拟写分论点可以从以下以下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我们不一定将这三个问题都阐释清楚,可以择取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分析。
如对话题“尊严”拟写分论点。
A.“尊严”是什么?①尊严是富贵不能淫;②尊严是威武不能屈;③尊严是贫贱不能移。
①尊严是对自身的尊重;②尊严是高尚的荣誉感;③尊严是伟大的自豪感。
①尊严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②尊严是一种追求完善的助推器;③尊严是一座令万人敬仰的纪念碑。
①尊严是个人价值的象征;②尊严是民族的立身之本;③尊严是国家的强盛之源。
B.为什么要有“尊严”?(尊严”来自什么?)①尊严来自一颗无惧无畏的心;②尊严来自不甘于卑微的意念;③尊严来自勇于拼搏的信念。
C.怎样才能有尊严?①尊严是维护和捍卫生命的尊贵与庄严;②尊严使卑微的生命显得伟岸;③放弃尊严意味着亵渎生命。
1.并列分解“是什么”。
“是什么”有两个方面,一是就其内涵而言,一是就其外延而述。
来提炼分论点。
(1)内涵角度。
分解论点“学会自嘲又何妨”: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坦然;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2006年湖南高考命题作文“谈意气”,某同学着眼于意气内涵的挖掘,对中心论点“人必须要有意气”进行分解:①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②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③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
(2)外延角度。
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就从外延展开,将中心论点“让肩膀勇于承担”扩展为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这山望着那山高作文
![这山望着那山高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71a25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b.png)
这山望着那山高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的生活比我们好,别人的成就比我们高,就像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样。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成功而自怨自艾,而是应该努力奋斗,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座小山村里,每天早上起床,我都能看到远处有一座更高更美的山峰。
每当我看到那座山,我就会想,如果我能爬上去,一定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可是,那座山对我来说太高了,我觉得自己无法攀登。
直到有一天,我的父母带我去了那座山上。
虽然爬山的路很陡峭,但是当我站在山巅,俯瞰着整个村庄时,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喜悦。
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也遇到了很多比我更优秀的人。
有的同学考试成绩比我好,有的朋友家庭条件比我优越,有的同事工作能力比我强。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很渺小,觉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徒劳的。
但是,每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座高山,我会告诉自己,只要我不放弃努力,总有一天我也能站在更高的山巅。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我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
我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就像那座山望着那座更高的山一样,我们也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向前,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因为别人的成功而自怨自艾,而是要努力奋斗,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精彩。
就像那山望着那山高一样,我们也要努力攀登,去追寻更美好的未来。
这山望着那山高作文800字
![这山望着那山高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13d51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5.png)
这山望着那山高作文800字这山望着那山高作文(一)大山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给人一种无尽的力量和高耸的感觉。
从这座山的顶端俯瞰,离我们很近的山显得矮小而微不足道,而在更远处的那座山似乎更加高耸、更加雄伟。
这山望着那山高,给我带来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人生就如攀登山峰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只有不断向上,才能看到更高山的风光。
当我们站在自己勇攀过的山峰上时,只觉得它是如此微不足道,而在更远的地方,那些更高的山正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这种冒险和探索的精神,使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动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明白,每个人的起点不同,能力不同,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尽相同。
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模仿别人,追求别人的成就,就会失去自己的价值和快乐。
我们不能被那些看似永不遥达的山峰吓倒,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努力寻找自己的道路,攀登自己的山峰。
这山望着那山高,也让我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
攀登山峰是个需要团队合作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没有一个人可以独自完成整个过程。
当我们一起努力,相互帮助,在困难中互相鼓励,我们才能攀登到更高的山峰。
团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团结一致,我们才能够真正突破自己的局限,达到更远的目标。
这山望着那山高,让我明白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
人们往往对遥不可及的东西抱有幻想,觉得它们是那么美好、理想。
然而,当我们真正接触到它们时,才发现那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这就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追求理想,而是要在现实中保持理性和冷静的头脑。
我们要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努力使自己更加优秀,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去追寻理想。
这山望着那山高,给了我许多启示和思考。
我要有勇气攀登自己的山峰,不被困难所打倒。
我要珍视团队合作的力量,与伙伴们一起攀登更高的山峰。
我要明确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努力使自己更加出色。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总有一天,我能攀登到那座最高的山峰上。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写作素材之“三远三视”作文(合肥市2023届高三一模)导写与例文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写作素材之“三远三视”作文(合肥市2023届高三一模)导写与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48514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f.png)
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三远三视”作文(合肥市2023届高三一模)导写与例文【原题重现】(合肥市2023届高三一模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一山一世界,三远三视角。
以上材料中,郭熙提醒山水画的创作者要从高远、深远、平远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山的形色意态,结合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来描绘自然景物。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人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1.命题理念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题为《坚定文化自信激扬青春风采服务“双减”改革——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一文中提出:(1)品经典、咀英华,于思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依标考查,引导教学应教尽教;关联教材,提升课堂质量效率。
这两点构成本次作文命题的重要依据。
2.关联教材。
从材料选用的角度看,本次作文命题关注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重点关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本次作文的材料,摘自高三选修教材《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第五单元第15课,是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山水训〉五则》中的第4则,其单元主题是“乐山乐水”,“单元说明”中说:“山水文化影响深远,塑造着中国人的诗意心灵和审美情怀。
”3.重视思辨。
从任务设置看,本次作文命题的核心在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有一种说法,2022年高考的4套全国卷作文虽然涉及的材料情境各不相同,但是从思辨的角度看实质上是一道题,都是在超然客公众号理解“基础与创新”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表达对卓越品质的追求;可以仿照“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念,称之为“三元思辨”,即构成材料核心事件或内容的是三个元素,这三个元素之间存在较为严密而又具有开放性的逻辑关系,引导并限制考生做到以下三点:(1)全面观察材料,厘清对应元素的概念,多维度地深入剖析,梳理三个概念间的关系;(2)立足自身、立足当代社会进行思考;(3)多角度思考,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有效地避免立意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这山望着那山高
![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这山望着那山高](https://img.taocdn.com/s3/m/e5ce4436caaedd3383c4d398.png)
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这山望着那山高作者:张国良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08年第50期【文题亮相】中国有句俗话:“这山望着那山高。
”一直以来人们对这句话及其包含的人生态度,颇多非议,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呢?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句俗语常常用来批评某些人好高骛远、见异思迁、不知满足的心态。
在学习和生活中用来比喻有些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环境、待遇不满意,总认为还有别的工作、环境、待遇会比自己目前的更好。
这是取了该俗语的原意,含有贬责、嘲讽的意味。
但在这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多数人已把它当作开拓进取、力争向上的原动力。
满足现状似乎已不符合人们的愿望,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已成为社会的时尚。
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只有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改变,才能提升自己并成就自己的事业。
写作时我们可正反立意:1.从该俗语的本意入手。
写在学习和工作中:一些人做事总是三心二意,缺乏耐心,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就转移方向;有些人对出现的机遇不知道把握,总是挑三拣四,牢骚满腹,稍不如意就轻易放弃;很多人沉浸在理想的王国里,眼高手低,不愿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遇到困难就想跳槽。
这样的人一件事没做好,又想第二件事,一次次地错过机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久而久之,自己不再勇于面对现实,还会以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导不重视、怀才不遇和别人不理解为借口,冠冕堂皇地回避,退缩。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把握机遇,面对我们不多的时间和生命,要学会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工作,不能让浮躁之心成为我们事业的羁绊。
2.从该俗语的新解入手。
写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多数人不再满足自己已有的成绩,他们往往站在“这山”而望“那山”,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种种规划,制订了远大而宏伟的目标。
该俗语已被认为是不懈追求、不断开拓的原动力。
在学习和工作中就应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当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就好像登上了一座山峰,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慰,但我们不能就此停滞而去“一览众山小”,而应朝着更高的山峰前进。
望着眼前高耸入云的山,作文
![望着眼前高耸入云的山,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4bbf4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4.png)
望着眼前高耸入云的山,作文英文回答:As I gaze upon the towering mountains before me, I am filled with awe and wonder. The majestic peaks seem to touch the sky, their grandeur and beauty captivating my senses. The mountains stand as a testament to the power and magnificence of nature.The view is absolutely breathtaking. The sheer size and scale of the mountains leave me speechless. They are like giants, standing tall and proud, commanding respect and admiration. The rugged terrain and jagged edges add totheir mystique, creating a sense of adventure and excitement.The mountains also hold a sense of tranquility and serenity. The peacefulness that surrounds them is almost palpable. It is as if time stands still in their presence, allowing me to escape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everyday life. The mountains provide a sanctuary, a place to find solace and inner peace.Moreover, the mountains are teeming with life. The dense forests that cover their slopes are home to a myriad of plants and animals. From the playful squirrels to the majestic eagles soaring overhead, the mountains are a vibrant ecosystem brimming with biodiversity. It is a reminder of the delicate balance of nature and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living things.The mountains also offer a multitude of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From hiking and rock climbing to skiing and snowboarding, there i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The thrill of conquering a challenging trail or the exhilaration of gliding down a snow-covered slope is unmatched. The mountains provide endless opportunities for adventure and exploration.中文回答:望着眼前高耸入云的山,我感到无比的敬畏和惊叹。
越过那座山作文审题
![越过那座山作文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e9d94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7.png)
越过那座山作文审题
以下是用不同语言风格重新写的作文:
哇,这山好高!
哇塞,你看过这么高的山吗?那山脚的小村子还在打呼噜呢,但这小伙子已经准备开爬了。
他眼神超坚定的,好像已经看到那山顶一样。
听人说,翻过这座山,就好像过了一个人生大关。
但讲真,这山看着就让人腿软,每一步都像在走钢丝。
可这小伙子,背着个大包,眼里却只有前方的路。
山里的空气真是好,鸟叫得那么欢,花儿也开得那么美。
但这哥们儿像没注意到似的,他心里只有那座大山,那座由各种担忧和不确定堆起来的心山。
“这山望着那山高”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课件分析
![“这山望着那山高”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课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e9dded312b3169a451a4f7.png)
这不是命运的问题,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不 知不觉的疲惫状态。感动你的一切不再感动你,吸 引你的一切不再吸引你,甚至激怒你的一切也不再 能够激怒你,这时,就需要寻找另一片风景。我们 之所以不满意眼下所做的一切,究其根源,也是因
为熟悉的地方已经没有风景了扣。住“风 激情事;实不正知是足如常此忧,,知却足又常常景乐常,迫”却使,往你往不升容断华易奋让斗人。丧因失 此,我们要不断地追求知识了,更文新章旧我的,内净化心灵, 涵 开拓创新,朝着“这山望着那山高”攀登,永远不
三山课件
“ 这 山 望 着 那山高 ”话题 作文写 作指导 .ppt下 载
“ 这 山 望 着 那山高 ”话题 作文写 作指导 .ppt下 载
“ 这 山 望 着 那山高 ”话题 作文写 作指导 .ppt下 载
三山课件
“ 这 山 望 着 那山高 ”话题 作文写 作指导 .ppt下 载 “ 这 山 望 着 那山高 ”话题 作文写 作指导 .ppt下 载
•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我们的时代是改革的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
展,在许多方面远远超出了我国的现有水平。因此,
我们必须有“这山望着那山高”并勇于攀登的精神,
才能使我们伟大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
地。
结三合山实课际件 ,升华主题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命题作文“登高望远”写作指导和优秀例文赏析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命题作文“登高望远”写作指导和优秀例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fffebe998fcc22bdd10d34.png)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命题作文“登高望远”写作指导和优秀例文赏析题目请以“登高望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读题“登高望远”,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过无数名篇绝唱。
有范仲淹登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陈子昂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杜甫的登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柳永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的思念,有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牵挂;有陶渊明的“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的悠闲,有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豪情;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喟叹,有“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的孤寂;有“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的人生感悟,有“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的家国情怀……【审题突破也可从“此”开始!】审题指导1、从作文题目的内涵上看,这道题属于寓意型命题,即“登高”与“望远”既有表面的意义,也有其比喻、象征等隐含意义。
针对寓意型命题,则要理解清楚题目的寓意是什么,它可以比喻什么或象征什么。
2、从作文题目的结构上看,这道题属于关系型命题,即“登高”与“望远”是两个概念,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针对关系型命题,首先要理解清楚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因果,还是条件?是目的,还是互补?明确1:“登高望远”,表面的含义为:登上高处,看得更远。
但立意肯定不能停留在表面含义,而要去挖掘题目的隐含意义。
题目中的“登高”可以理解为知识、能力、思想、认识、修养、道德、人格等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望远”则可以理解为由此带来的更高的理想、目标、思想境界,更宽广的胸怀、抱负和人生境界。
结合古往今来名人“登高望远”的事例,来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今天的社会现实,写出因“登高”而“望远”的独特生活体验和生命感悟。
【以上寓意在立意时,任意确立若干组即可,如登上“知识”的高处,我们可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导写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2c38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b.png)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导写及范文【事件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一山一世界,三远三视角。
以上材料中,郭熙提醒山水画的创作者要从高远、深远、平远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山的形色意态,结合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来描绘自然景物。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人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作文导写】1.文本材料摘自《〈山水训〉五则》中的第4则,“学习提示”说:“尤其是‘三远’‘三大’说,在理论上阐明了中国三水画所特有的三种不同的空间处理方式及其由此产生的意境美、章法美。
”山水画的创作者要从高远、深远、平远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山的形色意态结合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来描绘自然景物。
2.情境任务(1)“一山一世界”,画家眼中的山,恰如青年眼中的世界;“三远三视角”,画家看山的眼光,就是青年看世界的世界观。
这体现了对“立德树人”的命题追求,同时要求考生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转移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2)“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意在将专业学科情境与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考生激活想象力和思辨力,由关联层次结构提升到抽象拓展结构。
(3)两次提及“不同视角”,这是表;还应看到被省略的“一幅画卷”,这是里。
看山需要移步换形,方能风光各异;画山还要将这些“不同”融进同一幅的画面,方能和谐动人。
看世界可以始于孤立、僵硬、片面、分裂,最终还是要多元、辩证、综合、统一。
这就要求考生能从“不同”中看到“和”,在“和而不同”中看到参差多态、缤纷多彩的画面、世界和人生。
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范文
![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906a4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2.png)
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是一句传统的中国谚语,出自《尚书·大禹谟》。
意思是比喻竞争,引导人们不断努力,勇攀高峰,向成功迈进。
它激励着我们要敢于挑战,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勇于进取,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山望着那山高”,在中国历史上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它蕴含着一种精神,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勇于拼搏,不断追求。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颗永不言弃、永不放弃的心,真正体会这句谚语的深刻含义,并用它来激励自己,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收获辉煌的成就。
人生道路是波澜起伏的,有起落,有风浪,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
与其无所事事,坐等天赐之福,不如勤奋好学,充实自己,挥洒汗水,拼搏创造,只有勇敢追求,才能收获成功。
“这山望着那山高”,可以作为一颗明灯,指引着我们走向成功。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它可以激励我们坚持不懈,以自信的信念和勤勉的努力追求成功;当我们犹豫不决时,它可以鼓舞我们勇于挑战,勇敢拼搏;当我们计划前进时,它可以指引我们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
“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有勇敢追求,才能收获成功。
一句谚语,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拼搏创造,追求成功,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只要我们勇于挑战,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案例:命题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写作导高考作文案例:命题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写作导引与示例柳岸钓客【文题亮相】中国有句俗话:这山望着那山高。
一直以来人们对这句话及其包含的人生态度,颇多诽议,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句俗语是用来借喻某些人的好高鹜远见异思迁,不知满足的心态。
在学习和生活中用于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环境、待遇不满意,总认为还有别的工作、环境、待遇比自己目前的更好。
这是取了该俗语的原意,其含有贬责、嘲讽地意味,但在这竞争纷扰的当今社会中,多数人已把它当作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的原动力,满足现状似乎已不合人们的愿望,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已成为社会的时尚。
只有在不断的追求改变中,才能提升自己并成就自己的事业。
写作时我们可正反立意:1、从该俗语的本意入手,写在学习和工作中:一些人做事总是三心二意,缺乏耐心,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就移情别恋;有些人对已有的机遇不知道珍惜,总是挑三拣四,牢骚满腹,稍不如意就轻易放弃;很多人沉浸在理想的王国里,眼高手低,不愿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遇到困难就想跳槽!这样的人一件事没做好,又想第二件事,一次次的错过,与成功失之交臂。
久而久之,自己不再勇于面对现实,以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导不重视、怀才不遇和别人不理解为借口,冠冕堂皇的回避、退缩。
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把握机遇,面对我们不多的时间和生命,学会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不能让浮躁成为我们事业的羁绊。
2、从该俗语的新解入手,写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多数人不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们往往站在这山而望那山,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种种规划,制定了远大而宏伟的目标。
该俗语已被认为是不懈追求、不断开拓的原动力。
在学习和工作中就应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当我们取得了成绩的时候,就好像登上了一座山峰,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慰,但我们不能就此停滞去一览众山之小,而应朝着更高的山峰前进。
在这山与那山的比较中,我们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以获取更大的成就;我们要不断地追求知识,更新旧我,净化心灵,开拓创新,朝着这山望着那山高攀登,永远不懈地去寻找新的风景。
围绕此立意,特选以下三个示例:【佳作示例一】这山望着那山高王亭亭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我是非常赞同的。
我喜欢换个角度重新理解身边已被公认就是这样之类的语言文字,我对人们常说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有不同的理解。
因为还未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先戏称为歪解。
我对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歪解心得共有四种,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我的歪解能因大家的认可,得以翻身。
歪解一:这山望着那山高代表一个真理,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人只有站在高处时,才能看清自己的位置,看到更高的领域,从而理解自我的渺小与自身的不足,然后才能树立更高的目标。
只有有了这山的基础才有望着那山的希望,以奔向更高的目标的动力,才能走出这山,踏上攀登那山的征程。
歪解二:断章取义这山望着那山高还代表一种成就。
因为自己已经登上了这山,同时也看到了那山。
这是自知不足的明智,所以,这句包含贬意的话,不妨以乐观心理,理解为别人对我们的肯定与鼓励,以增加我们的信心、勇气和成就感。
歪解三:在肢解一下这山望着那山高,还代表着勇气与智慧。
因为我们敢于说出那山高。
承认这山低这需要莫大的勇气,莫大的智慧。
歪解四:这山望着那山高代表着心中的梦想与坚持。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山就是我们的现状,虽然知道,那山遥不可及而且很高,但关于那山的梦想却不曾改变心中保持那些信念,因此,只要我们望着那山坚持自己的梦想,相信一定可以登上那山的顶峰!以上是我对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理解,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那么,请告诉我,关于这山望着那山高,你的看法呢?〖点评〗以谈话的形式,与读者交流对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理解,用戏称来歪解该俗语,语言幽默风趣,易于读者接受。
文章首尾呼应,主体部分以并列的结构,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
【佳作示例二】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这是一种谦虚。
当我们取得了成绩的时候,便该想起这句话。
它让我们把今天的成绩淡忘,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倘若我们认为自己做的已经不错了,那么其实我们做得并不够好。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这是一种警示。
当我们作为一个暂时的成功者爬到山顶时,会发现,相对于边上的群山来说,这里不过是个小山坡罢了,它警示着我们不要忘乎所以,鞭策我们向着更高的山峰前进。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这是一种动力。
我们爬得越高,并不认为自己越有成就感,相反地,我们愈发地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我们更加努力地向着更高的山前进,前进,再前进。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这是一种境界。
有时,我们并不需要这么累,山外还有山,我们比不完,那么,让我们坐下来,欣赏这奇妙的风景吧,我们不断地攀登,迷失了自己,现在,让我们停下来,倾听大自然的呼吸吧。
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山又比一山高,我们在万人之上,也在万人之下,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但不要迷失了道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曾记否,自己的名次一落千丈,曾记否,那个不及格的物理巻在心中不停地飞扬,把我的心也刺痛。
没关系爸爸轻描淡写地说道:中学的课程多,难度大,偶尔一次差了也是正常嘛!我似乎又在爸爸的鼓励下找回了自信,重新站了起来,去迎接新的挑战。
因为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曾记否,自己取得的那些小成绩,曾记否,欢呼雀跃声在心中不停地激荡。
纵然考得好,也要继续努力。
妈妈的话把我拉回到现实。
是啊,我该继续努力,因为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它让我们更加谦虚,它让我们更加努力,它让我们不再迷茫,它让我们不再忧郁。
它让我们在成功之时更加努力,它让我们在失败之时不垂头丧气。
它让我们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现在这个繁忙时代,是少了时间但千万不要懈怠,因为明天还有很多时间,可以一起去跳,一起去笑,一起去玩,一起去奋斗。
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奋斗,一起去攀登,这山望着那山高,我们没有理由不快乐吧?〖点评〗本文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为线索,串起了对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理解诠释,以此将它是谦虚、警示、动力、境界串在一起,抒写了对这山望着那山高理解逐渐丰富的过程,最后把它诠释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文章用了典型的冰糖葫芦式的结构,很好的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佳作示例三】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它通常用在不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认为自己的待遇没有别人的好,生活没有别人的舒适等方面。
我想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它的意义应该有所不同。
对于一个有高要求的人来说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句话的意义就不再是人们的一般理解了,对他们来说当自己走向一个高峰时,他并不会满足现有的状况,总是与强人相比,比出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加以改正,争取更大的进步,从这点看这句俗语不是很好吗?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进步都是爬上高山的一小步,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一小步就能跨出一大步,当自己登上这座山的山顶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周围的山更加地高大,在自己和别人相比之下你并没有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愉悦心情,此时在这山望那山之高的人并没用自己的高度与周围的小山相比,因为他认识到有更多的高山,这种谦虚且富有自知之明的精神不是也很可贵吗?一个人如果不认识到那山之高怎能比这山之矮呢?正如一棵在草坪中的树木一样,在刚刚萌发的小树呀中,它发现自己比周围的草矮多了,于是它不断地长。
直到有一天它发现自己比周围的小草高出几十倍后便停止了生长,因为它认为自己是最高的了,它只满足于现状。
它并不知道在森林中有许多的树木的身高都远远地超过了它自己,因为在森林中的树木都知道周围有很多高于自己的树木,所以它们不断地互相竞争,在它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都会努力改正,所以它们才不会在队伍中落伍。
这不是因为它们认识到这山之矮望那山之高才不断努力的成果吗?相信在生活中我们只要懂得这山望着那山高的道理,在相比之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且具备勇于攀登的精神,奋发向上,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点评〗文章以小见大,善于从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运用对比、举例阐述深刻的道理,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文章语句富含哲理,意味深长!2011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资料汇编(第二辑)2011高考语文复习精品资料汇编(第二辑)2011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资料汇编(第一辑)语文教学资料集萃高中各学科试题集萃初中各学科试题集萃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资料集萃学校各线工作资料集萃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大集结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数学试题大集结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思品试题大集结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生物试题大集结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地理试题大集结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大集结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英语试题大集结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化学试题大集结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物理试题大集结2011中考必备: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2011中考必备:201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2011中考必备:2010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2011中考必备:2010全国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011中考必备:2010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2011高考必备:2010高考全国各地试题及答案大全2011高考生物复习精品资料汇编2011高考政治复习精品资料汇编2011高考地理复习精品资料汇编2011高考历史复习精品资料汇编2011高考化学复习精品资料汇编2011高考英语复习精品资料汇编2011高考语文复习精品资料汇编(第一辑)2011高考物理复习精品资料汇编2011高考数学复习精品资料汇编2011高考名校最新数学模拟试题集锦最新2011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阶段性…2011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学案2011《新高考全案》数学一轮复习测…201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金品教案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2011高考数学课下练兵2011高考数学复习精讲精练2011高考名校数学模拟试题2011高考物理重难点专题突破22011高考物理重难点专题突破1201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50套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201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题训…2011高考必备:最新全国名校语文模拟试题150套(第三辑)2011高考必备:最新全国名校语文模拟试题150套(第二辑)2011高考必备:最新全国名校语文模拟试题150套(第一辑)精品合集:2011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跟踪达标训练2011高考必备: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满分练兵场2010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汇总初中高中各学科教与学口诀大全201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四辑)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汇编(第二辑)2010中考各地语文模拟试题(第三季)2010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速递(第一辑)2010中考考前模拟押题卷(第五季)中学语文老师网上图书馆唐诗名篇鉴赏辞典(一)中考高考百日冲刺誓师活动材料大全(讲话、标语、口号、誓词、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