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避障》备课教案
(2021版新教材)闽教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第7课 仿真机器人避障 教案(教学设计)
第7 课仿真机器人避障教学目标:1、了解红外避障传感器的组成,学会应用红外避障传感器。
2、会用“永久循环”和“条件判断”两个模块编写程序。
3、能分析扫地机器人的行走规律。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红外避障传感器的组成,学会应用红外避障传感器。
2、教学难点:会用“永久循环”和“条件判断”两个模块编写程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教师播放扫地机器人扫地视频。
师:看完机器人扫地视频你有什么感想?请与同学交流一下吧!是呀!扫地机器人会避开障碍物,太有趣了。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 课仿真机器人避障(二)教师板书课题二、主动参与,新课探究(一)认识红外避障传感器。
(教师出示红外避障传感器及连接方法)1、说出各部位名称。
比如,可调电阻、探测指示灯、红外接收区、区外发射区、连接线、微电脑。
2、说一说红外传感器是如何传输信息的。
(二)了解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情况1、教师出示扫地机器人躲避障碍物的示意图2、学生分析示意图,提出不懂的问题。
3、教师解答学生的提问。
(三)编写仿真程序师:根据以上示意图,我们在RC 软件中,编写指挥仿真扫地机器人执行任务的程序。
1、启动RC 软件,认识程序主界面。
师:找出“工具栏、菜单栏、模块库、流程图生成区、状态栏”等。
2、添加“永久循环”及“红外避障”模块。
教师指导操作步骤:(1)单击添加“永久循环”模块。
(2)单击添加“红外避障”模块。
(3)双击“红外避障”传感器框。
(4)选择“红外避障变量1”来探测机器人前方的情况,该情况用变量值0 和1 表示,1 表示检测到障碍,0 表示无障碍。
(5)选择传感器输入端口,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添加“条件判断”模块(1)教师出示示意图。
(2)学生观察分析。
(3)师:完成本模块,需要哪些步骤?每一步应该如何操作?(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添加“转向”和“高速电机”模块。
(1)教师出示示意图。
第5课 自动避障机器人(教案)
第5课自动避障机器人(教案)自动避障机器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自动避障机器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搭建简单的自动避障机器人模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创新科技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自动避障机器人原理的讲解,自动避障机器人模型的搭建。
2. 教学难点:自动避障机器人原理和传感器应用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自动避障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机器人能够避开前方的障碍物。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自动避障机器人的原理,包括传感器的作用和信号传输的过程。
解释超声波传感器如何测量距离,光传感器如何检测障碍物,并将信号传递给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3. 操作演示(20分钟)演示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自动避障机器人模型,首先组装机器人车架,然后连接超声波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到合适的位置。
最后,将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演示机器人能够自动避开前方的障碍物。
4. 学生实践(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搭建自己的自动避障机器人模型。
每个小组按照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指导书,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构思完成机器人的搭建。
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对他们的设计进行评价和改进。
5. 总结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搭建的自动避障机器人模型,并分享他们的设计思路和遇到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强调机器人原理和传感器的重要性。
6. 课堂延伸(10分钟)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动避障机器人的性能和应用。
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自动避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2. 搭建自动避障机器人所需的硬件材料,如车架、超声波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仿真机器人避障》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仿真机器人避障》教材分析闽教版(2020)一、课程目标《仿真机器人避障》是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章节,其课程目标主要包括: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仿真机器人避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编程逻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调试简单的避障程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精神,同时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二、内容要点本章节的内容要点包括:1. 仿真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关键部件的作用。
2. 避障原理的讲解,包括红外线避障、超声波避障等技术的介绍。
3. 编程环境的介绍,包括编程界面的基本操作和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
4. 避障程序的编写与调试,包括程序设计的步骤、代码编写的方法以及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仿真机器人避障原理的理解。
2. 编程环境的熟悉与编程语言的掌握。
教学难点:1. 避障程序的逻辑设计与实现。
2. 程序调试中问题的定位与解决。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于编程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然而,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注重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教学法,通过具体的避障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同时,结合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仿真机器人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辅导和资源共享,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5课《机器人避障》教案
机器人避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避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学习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进行避障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二、教学内容1.机器人避障的概念和原理2.避障传感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进行避障的基本逻辑三、教学准备1.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2.避障传感器3.计算机和编程软件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引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实例和图片,向学生展示机器人避障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学习机器人避障的原理(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机器人避障的基本原理,包括避障传感器的作用和机器人如何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
4. 学习使用避障传感器(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避障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亲自操作并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5. 编写避障程序(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编程软件编写机器人避障的程序,包括控制机器人前进和后退,以及根据传感器信号调整机器人的方向。
6.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编写的程序,操作机器人进行避障实验。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7. 总结与展示(5分钟)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编写的避障程序,并分享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机器人避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提高了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能应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机器人的搭建》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机器⼈的搭建》教案⼩学六年级下册第2课机器⼈的搭建第⼆课时⼀、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齿轮间传动的使⽤⽅法。
(2)了解机器⼈的执⾏部件。
(2)认识微电脑,知道微电脑各个端⼝的作⽤,掌握微电脑与其它部件的连接⽅法。
(3)了解套装机器⼈组件中所包含的常⽤的传感器,为后续应⽤做好准备。
(4)能运⽤机器⼈组件合理搭建车型机器⼈。
2. 过程与⽅法(1)通过将不同⼤⼩的齿轮进⾏咬合搭建,掌握齿轮搭配使⽤的效果。
(2)通过观察“风车”、“移动的⼩鸟”作品,了解齿轮齿条的应⽤。
(3)通过观察微电脑各端⼝及各类型传感器,了解微电脑的基本组成结构,各类型的传感器的应⽤。
(4)通过搭建“车型机器⼈”,掌握机器⼈基本部件的使⽤⽅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合作搭建机器⼈,培养⼩组合作精神,体验成功搭建机器⼈的喜悦,进⼀步增强学⽣学习机器⼈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是学⽣使⽤机器⼈组件完成机器⼈设计与搭建的⼊门课,掌握正确的搭建⽅法,尤其是微电脑与其它部件的连接⽅法,对以后的课程学习起着重要作⽤。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已经认识并掌握了机器⼈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本课学习如何使⽤机器⼈的⽀撑部件、执⾏部件、微电脑和传感器来设计、组装机器⼈。
教材分三步进⾏阐述:1、认识机器⼈的组件;2、搭建机器⼈的“⾝体”;3、组装机器⼈的传感部件和控制部件。
教学重点:1.齿轮的应⽤。
2.认识微电脑,知道微电脑各个端⼝的意义,掌握微电脑与其它部件的连接⽅法;3.掌握机器⼈的搭建⽅法。
教学难点:1.齿轮的应⽤。
2.掌握机器⼈的搭建⽅法。
教学过程问题⼀:搭建完成的同学可以⽤⼿摇动⼀下看看是否会摇晃?如果不稳定请找出以下积⽊件,将齿轮固定在⼤板上。
这个时候⽤⼿再晃动齿轮发现很难能晃动,已经⽐较稳定了。
问题⼆:找出⼀个24齿的齿轮,利⽤同样的⽅式固定在⼤板上,并且这个齿轮可以与40齿的齿轮进⾏咬合。
(此为案例,搭建⽅法不⽌⼀种)问题三:⼤齿轮转动⼀圈,观察⼩齿轮转动的圈数?⼩齿轮转动⼀圈,观察⼤齿轮转动的圈数?两个⼤⼩不同的齿轮相互咬合时,⼤齿轮转动⼀周,⼩齿轮转动超过⼀周。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卫士》备课教案(2021年整理)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卫士》备课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卫士》备课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卫士》备课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卫士》备课教案www。
5ykj。
com 第14课机器人卫士教材分析:本课实际上是要求控制机器人走正方形路线,教材设计有两个意图:首先,机器人走正方形路线,学生可以实践“模块化”的方法,对任务进行分解.机器人沿大楼巡逻一周,实际上可以分解成8个动作:4个“前进"和4个“转弯90°”,如果把“前进和转弯90°”看成一个小任务,那么巡逻一周就是执行4次小任务。
这样分析以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就可以完成巡逻一周的任务了。
第二,教材对机器人卫士的要求是“不停地巡逻",如果学生运用原有的方法和经验,也就是运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这样的程序势必会很长很长,这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顺序结构程序的局限性,从机器人周而复始走正方形的具体事件来引出循环,方便学生理解循环并从这个具体案例中体会和学习运用循环编写程序的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循环的基本原理;了解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循环的方法设计程序.2。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使用循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机器人巡逻一周和不停巡逻的任务.3。
情感目标:通过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循环。
课前准备:机器人;编程环境;机器人巡逻场地。
第5课 自动避障机器人(教案)
自动避障机器人课时教学设计器信号。
若检测到有障碍物,则红外避障变量中储存“1”,否则储存“0”.“选择端口”中的6个传感器输入端口与微电脑上的6个“数字/模拟服用输入端口”一一对应。
在红外避障传感器检测到其那方是否有障碍物后,机器人要根据红外避障变量的状态。
做出不同的选择:遇到障碍物时要做什么,没有遇到障碍物时要做什么。
这是要用到“条件判断模块”,如右图所示,当“条件”满足时执行“是”,当“条件”不满足是执行“否”一侧的操作。
添加避障程序,让机器人在检测到障碍物时向右转90度,在检测到没有障碍物时全速前进,首先将“条件判断”模块添加到程序中,设置条件表达式为“红外避障变量1==1”(表示传感器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
设置条件表达式为“红外避障变量1==1”(表示红外避障传感器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
参考下图,将“转向”模块添加到“条件判断”模块的“是”一侧,让机器人在检测到障碍物时转向;将“高速电机”模块添加到“条件判断”模块的“否”一侧,并设置左、右的转速都为10,让机器人在检测到没有障碍物时全速前进。
按照下图设置高速电机的转速,编写完程序后,别忘了保存文件,可保存为“避障程序”。
1.如果将程序中“条件判断”模块的条件表达式设置为“红外避障变量1==0”(表示前方红外避障传感器检测到没有障碍物),机器人还能实现自动避障功能吗,为什么?2.是否能将程序中的“高速电机”模块替换成“直行”模块呢?为什么?长见识:在RC编程软件的仿真环境中提供有模拟的障碍物,可用于测试机器人避障程序能否实现避障的功能。
模拟障碍物相当于实际场地中的墙壁或其他物体。
仿真环境中添加模拟障碍物,测试避障程序能否正常运行,参考下图,在仿真环境中添加障碍物。
进入立体仿真环境测试机器人的避障程序。
在仿真演示区内添加物体(如:障碍物、色带)时,可以在不重复选择类别的情况下连续添加同类物体,点击右键停止添加。
将我们设计的机器人放在下图的两个迷宫中(方向向右),它能从那个迷宫中走出来?需要怎样修改程序,才能让机器人从另一个迷宫中走出来呢?四、搭建与调试避障机器人机器人避障程序能让我们搭建的机器人自动避障吗?让机器人咋真实环境中走走看吧!参考下面方法,搭建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机器人:首先应下载避障机器人程序到微电脑中,然后按下图搭建避障机器人。
人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机器人红外避障
机器人红外避障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1)了解红外传感器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
(2)了解红外测障模块的使用方法,学习用红外测障模块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在仿真环境里躲避障碍。
2.能力目标:(1)学会红外传感器检测方法。
(2)学会编写红外避障结构的程序。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思考调试中出现的现象,并根据现象确定其原因。
(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合作探究的的精神。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红外传感器的使用。
(2)编写红外避障结构的程序。
2.教学难点:(1)红外传感器检测原理。
(2)选择红外避障结构的理解与编写。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策略及方法:任务驱动、探究学习五、教学准备硬件准备:计算机机房,能力风暴机器人样机软件准备:安装能力风暴VJC1.5仿真版,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一、导入新课:我们的智能机器人总是按照我们设定好的距离或路线进行行走,如果行进中碰到障碍物时怎么办呢?板书:当机器人遇到障碍物时怎么办?二、新课教学:1. 引入红外测障模块介绍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位置。
课件展示:机器人红外传感器图片2.学习红外测障模块的使用方法:红外测障模块的设置方法学生回答问题和老师一起分析了解红外传感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学习红外测障模块学生听讲并练习设置学生听讲并跟随练习,和老师一起分析思路学生实践尝试并小组讨教师介绍红外传感器,学生对传感器有一个初步了解学习设置红外测障模块通过分析使学生对红外测障模块有初步的认识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并解任务一:让机器人检测到正前方的障碍物。
(1)分析红外测障模块检测到正前方的程序流程图将红外测障模块的条件判断的判断内容修改为:“红外变量一”==“前”,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检测后会出现2种情况,用“是”来表示前方有障碍物,用“否”来表示前方没有障碍物:(2)提问:当前方没有障碍时,可以怎么办?当前方有障碍时,可以怎么办?判断后“是”的分支应该放什么?“否”的分支应该放什么呢?板书提示:直行右转3.学习仿真场地的绘制如何在仿真环境里面添加障碍物?提示学生:在仿真环境界面运用“环境编辑”下的“实体”内容添加矩形障碍绘制后保存,使用时加载(注意:用“进入环境”,而不能用”导入“)论完成学生添加障碍物,由完成优秀的学生演示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自行设计调试复习老知识点:永远循环由完成优秀的学生演示讲解编程心得决问题,能够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绘制障碍的方法运用学到的知识指挥机器人避开障碍,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红外测障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配套K12】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走近机器人》备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走近机器人》备课教案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两大块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机器人的一般硬件特征和软件组成;掌握操作课堂教学机器的一般步骤。
学生对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学习,老师可以适当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光有硬件结构的机器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还需要有机器人能读懂的程序。
展开介绍机器人配套软件的重要性、界面、图标等方面内容,再过渡到课堂教学机器人的一般操作过程和方法,把前面两部分综合起来,完成一个范例程序的下载、调试和运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组成;了解机器人编程的环境和界面。
能力目标:学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程序的编写、下载、调试和运行。
课前准备:一段舞蹈或音乐程序。
教学过程:一、机器人的组成机器人到底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介绍机器人的录像资料,请留意以下方面的内容: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的手脚、机器人的眼睛、机器人的耳朵等。
通常一套完整的机器人设备,至少包含以下几个部件:微型计算机——机器人的大脑。
机器人的大脑就是电脑,一般都是由较复杂的芯片和电路组装而成的。
传感器——机器人的感觉器官。
传感器是一种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对应,能代替人定量测出感知对象的信息量,并能把被测的信息量转换成电脑能识别、判断电信号的装置。
常用的有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声音识别等传感器。
执行器——机器人的四肢和嘴。
执行器一般由电机和机械装置构成。
用来完成指定的动作,一般机器人的执行器有:马达、喇叭、风扇、机器臂、气缸等。
配套软件——玩转机器人的大舞台。
组装完成的机器人,没有软件是不会工作的,必须通过相关配套软件,编制程序,下载、调试后,才有可能让机器人按我们的设计意图忠实地执行。
学生操作:观察自己的机器人,找出机器人的大脑、感觉器官、执行器等。
六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
嘿,小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六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这档子有趣的事儿!
你们知道吗,机器人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魔法精灵,它们能做很多超厉害的事情呢!想象一下,有个小机器人能按照你的指示跑来跑去,多有意思呀!
在学习机器人的过程中呀,就好像是在探索一个神秘的科技宝藏。
我们要先了解机器人的身体构造,这就好比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有手有脚一样重要。
那些零件呀,传感器呀,都是机器人的小秘密武器呢!然后呢,我们得学会怎么给机器人下达命令,让它知道我们想要它干啥。
这可不容易哦,就像你跟一个不太懂你语言的小伙伴交流一样,得有耐心,还得讲清楚。
编程就像是给机器人施魔法的咒语。
我们要用那些代码,让机器人乖乖听话,做出我们想要的动作。
这可需要我们动点小脑筋啦!可别小瞧自己哦,你们都是超级聪明的小魔法师呢!当你成功地让机器人按照你的想法行动起来的时候,哇,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啦!
学习机器人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哦,得像每天吃饭一样坚持。
就好比你喜欢的游戏,不天天玩怎么能变得厉害呢?而且呀,在这个过程中,可别怕犯错。
犯错就像是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来拍拍屁股继续走就行啦!说不定还能从错误中学到新东西呢。
还有哦,和小伙伴们一起探讨学习机器人,那可比自己一个人闷头学有趣多啦!大家可以一起分享想法,互相帮助。
就像一起去探险,人多力量大嘛!
小朋友们,机器人的世界真的是超级精彩呀!等你们去发现,去探索。
只要你们有热情,有耐心,肯定能在这个神奇的领域里玩得开心,学得愉快!加油吧,未来的机器人小专家们!别犹豫,别害怕,大胆地去和机器人做朋友吧!。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仿真机器人避障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仿真机器人避障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课程中。
其中,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的仿真机器人避障的实施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机器人避障原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Arduino控制板进行机器人程序编写;3. 学习调试机器人,使其能在限定范围内自主避开障碍物。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rduino控制板、超声波模块、直流电机、电池盒、面包板、杜邦线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电脑、Arduino编程软件。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的定义和作用,并与他们分享一些与机器人相关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机器人避障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工作原理、Arduino控制板的基本结构、电机的原理以及编程语言等。
3. 实践操作3.1 学生根据提供的教材内容,按图纸搭建机器人的框架,并连接相应的电路。
3.2 学生通过笔记本电脑安装Arduino编程软件,并按照教师提供的代码进行机器人的编程。
3.3 学生进行机器人的调试和测试,确保机器人能够正常工作。
4. 避障算法讲解讲解机器人避障的算法,包括利用超声波模块测量距离、根据测量结果调整机器人运动方向等。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或者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避障算法的原理。
5. 避障实践5.1 学生进行机器人避障实践,将机器人放置在一个有障碍物的区域中。
5.2 学生观察机器人的行为,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如果机器人成功避开障碍物,则改变障碍物的位置,再次测试机器人的避障能力。
5.3 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调整机器人的程序或者结构,提高机器人的避障能力。
6.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整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让他们反思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2 避障机器人教案
第二课《避障机器人——感知障碍与行动规划》教案
二、知识讲解(15—20分钟)
(一)感知障碍物——做出行动规划
机器人具有感知能力,并能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做出行动规划。
要实现机器人的某个功能,我们需要思考机器人需要感知哪些信息?感知到信息后,机器人要做什么样的行动规划 ?
避障机器人需要具有感知障碍物的能力,能够通过对障碍物的距离判断来规划行走路线。
比如在机器人行进过程中,当前方有障碍物挡住前进的道路时,机器人可以转弯以避开障碍物,再继续前进。
因此,避障机器人的功能可以归结为自动行走、感知障碍物并显示与障碍物之间距离、躲避障碍物等基础功能。
二、知识准备
(小组协作)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协作,通过上网检索梳理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机器人工作的过程一般是通过感知系统(输入)获取外部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处理,控制系统通过运算后给出处理方案,将方案结果发送给执行系统(输出)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机器人行走。
三、实操练习(10—15分钟)
现在大家已经选好了器材,怎么实现避障机器人的功能,大家小组合作动手做一做吧。
(学生自己做,老师巡查,并且负责解决学生创作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
2019-2020年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5课 机器人避障教案 浙江摄影版
2019-2020年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5课机器人避障教案浙江摄影版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8课直面自然灾害说课稿冀教版一、说教材:我采用的教材是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十八课《直面自然灾害》,这册教材以网页制作为主要内容,与小学科学学科相整合,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学习《直面自然灾害》一课时,我以自己研究的市级课题《创新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为理论依据,运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学法,即探究学习法、协作学习法,讨论学习法,这些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发展自学自评等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以“直面自然灾害”为主题制作网站,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2.学会利用“主题”模板对网页进行修饰,增强网页的视觉效果。
能力目标:通过制作网页,使学生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学法,提高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熟练网页制作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明确地理信息对现代社会发展重要意义,树立科学认识自然灾害的态度,激发个人良知和关爱之心。
说教学重点:利用“主题”模板对网页进行修饰三、说教学对象: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了一定的网页制作基础及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说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五、说教法:我采用了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模式,以问题驱动,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
框架问题:1.基本问题如何修饰网站?2.单元问题如何以“直面自然灾害”为主题进行设计、制作网站?3.内容问题1.收集信息:有哪些自然灾害?这些灾害有哪些成因与危害?查找相关的预报与应对措施及自救知识。
2.如何根据收集的信息设计网站的结构?3.主题美化网站时,如何个性设计页面?六、说学法:探究学习法、协作学习法,讨论学习法。
七、说教学程序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指导、纠错——总结、讲评”的教学策略。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避障》备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避障》备课教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避障》备课教案第15课机器人避障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通过让机器人完成“避障”来学习有关传感器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感受机器人的“智能”特点。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传感器的认识,了解机器人中的传感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对机器人的智能处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本课通过机器人避障的任务,强调障碍物出现的地方是“不可预知”的,因为不可预知,所以不能事先设定好固定的时间来躲避障碍,必须通过机器人自己来发现障碍物,这样引出传感器,让学生对传感器的作用有一个感受。
通过介绍一些常用的传感器,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感觉器官”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像人眼睛一样的“红外传感器”,有像皮肤一样的“触觉传感器”,有像耳朵一样的“声音传感器”……有了这些传感器,机器人就更“聪明”了。
由于使用了传感器,编写的机器人程序就不再是顺序结构的,这里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支结构的机器人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机器人的传感器,初步了解机器人的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初步学会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能把避障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机器人信息处理的过程,能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实现这个任务。
3.情感目标:体会到机器人的智能性,进一步培养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课前准备:机器人;编程环境;起点障碍物机器人避障场地。
教学过程:一、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主题任务通过围绕机器人避障问题的探讨,体会到传感器的应用需求,从而引出传感器的知识,通过介绍多种具有传感器的机器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感器的作用。
介绍几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
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收集有关传感器的知识,进行交流。
二、主要围绕运用红外传感器来解决避障问题。
先让学生了解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教师通过演示的方法展示传感器的效果。
运用传感器后,有些机器人编写程序需要运用分支结构,如纳英特机器人,这里需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如何把检测传感器的过程用“分支”模块来编写程序。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1)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时初识机器人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机器人2、学会启动和退出“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3、了解“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的窗口操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机器人难点:通用机器人教学系统认识三、学前准备机器人基础知识“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软件四、课前预习上网查阅资料并完成以下问题:1、机器人一定是人的模样吗?2、机器人是怎样运动的?3、机器人的概念是什么?4、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是什么五、合作探究1、阅读“机器人”的名称的由来2、阅读“机器人发展史”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理想中的机器人3、了解我们身边的机器人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归纳:机器人通过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有身体——具有一定的形状。
(2)、有大脑——指控制机器人的程序。
(3)、有动作——任何机器人都能完成一定的动作说一说你身边都有哪些机器人?4、认识“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打开“通用机器人”程序阅读P6—P7了解“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窗口各部分的作用及功能。
尝试用一用“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退出“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说一说:“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窗口与以往学过的其他应用软件窗口有哪些不同?六、课堂检测1、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模样的?2、机器人能独立思考吗?3、机器人能完全代替人的思维吗?4、完成P8练习题1、2七、课外拓展阅读P9“通用机器人介绍机器人的发展是否推进了人类的进步?第二课时在仿真窗口中运行仿真机器人;让机器人连续做动作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LOGO语言下传过程名”对话框输入编辑LOGO命令。
2、学会在“机器人仿真运行”窗口中让仿真机器人执行命令。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在机器人仿真窗口中编辑LOGO命令。
难点: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三、自主预习1、LOGO语言的基本命令及命令格式2、LOGO语言中的过程调用四、合作探究1、动手让仿真机器人在“机器人仿真运行”窗口中前进。
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机器人快躲开_交大版
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机器人快躲开_交大版
第7课机器人快躲开
教学内容:
如何赋予机器人“眼睛”和“指挥”。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红外传感器的功能。
2、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教学重点:
编写避障程序。
教学难点:
如何编写实施程序。
教学准备:
学生机器人编程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这节课我们要为学生机器人装上一双神奇的“眼睛”,使它能够灵活地躲开障碍物。
二、分析任务:
学生机器人看不到东西,很可怜,下面我们就赋予学生机器人“眼睛”和“智慧”,让它不会撞上前面的障碍物。
教师指导学生编写程序:
编写思路:要想让学生机器人能够看到障碍物,需要为它装上红外传感器,在程序中,用“避障”模块来表示红外传感器。
要想
我们原来已经见识过学生机器人有了“耳朵”是多么厉害,这节课我们又知道它有了“眼睛”是多么能干,如果学生机器人同时拥有“眼睛”和“耳朵”会有多厉害呢?那就让我们自己动手编写一个程序逻辑试试吧。
三、教学小结:。
六年级信息科技机器人预警教学没计
六年级信息科技机器人预警教学没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红外避障传感器的组成;
2、分析扫地机器人的行走规律;
3、编写程序,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扫地机器人躲避障碍行走。
过程与方法:观察法、演示讲解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工智能(程序)运行的流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编程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感受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使用开源硬件实现小车红外避障。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请学生观看视频内容并提问:扫地机器人是如何躲避障碍物?它是如何进行工作的?
2、请生回答,教师评价并小结机器人工作流程。
(教学重点)
3、揭示课题:《仿真机器人避障》
二、认识红外传感器及其应用(5分钟)
1、学生阅读教材P50-P51内容。
2、教师出示并讲解几种常见的避障传感器
3、教师小结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并出示示意图(教学重点)。
【K12学习】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机器人你好》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机器人你好》教案
第八课机器人你好
一、教学目标
了解机器人的各组成部分及相应功能
学会利用积木搭建机器人
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环境
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用电安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积木搭建机器人
难点:机器人的编程环境
三、教学准备:教学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
师: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机器人现在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承担了很多工作,也带来了无限乐趣,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下机器人。
师板书课题
让我们看看机器人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师找生说
自主学习,任务驱动
机器人的身体是由各种积木搭建的,主要有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说。
搭建投石器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共同熟悉积木的组装方法,找生上前演示操作。
对于学习慢的同学,采取小组帮带,共同进步。
教师巡视,对出现问题的小组及时解惑。
认识控制器
控制器中含有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说。
认识控制菜单
四种控制菜单都是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说。
认识编程环境
)打开“机器人快车教育版E2”的图标
)认识软件界面
学习检测
自己完成“我的收获”,师生共同对答案。
教师总结
六、板书设计
第八课机器人你好
搭建投石器
认识控制器
认识控制菜单认识编程环境七、课后反思:。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5课《机器人避障》教案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5课《机器人避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学习如何操控机器人;2.学习机器人避障的基本原理,了解如何对机器人进行程序编写;3.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机器人的基本构成;2.机器人避障的基本原理;3.机器人的实际操作和程序编写。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段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和避障原理的视频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操控机器人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并让学生实践操纵机器人,体验其运作,并鼓励学生探索控制机器人的操作方法。
3. 机器人避障1.教师口头解释机器人避障的基本原理,如何根据机器人所接收到的传感器信息来控制机器人的行动等。
2.让学生自己设计机器人绕过障碍物的方法,并对机器人进行程序编写,进行避障实验。
3.遇到不理想的结果,教师再讲解如何进行程序修改。
4. 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机器人运作的原理及程序编写等做总结,并对学生进行反思。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发挥创新,设计新的程序实现更高难度的避障要求。
四、板书设计操控机器人机器人避障机器人的基本构成机器人避障的基本原理机器人运作原理程序编写实际操作避障实验创新与实践反思与总结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和运作原理;2.机器人避障的基本原理;3.实际操作和程序编写。
2. 教学难点1.机器人的构成和运作原理,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理解;2.机器人避障的基本原理,需要较高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方法1.课堂讲述法;2.实践操作法;3.课堂讨论法。
七、教学评估1.学生的实际操作效果;2.学习笔记的质量。
八、课后作业1.实验报告;2.创新改进机器人避障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避障》备
课教案
第15课机器人避障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让机器人完成“避障”来学习有关传感器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感受机器人的“智能”特点。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传感器的认识,了解机器人中的传感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对机器人的智能处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本课通过机器人避障的任务,强调障碍物出现的地方是“不可预知”的,因为不可预知,所以不能事先设定好固定的时间来躲避障碍,必须通过机器人自己来发现障碍物,这样引出传感器,让学生对传感器的作用有一个感受。
通过介绍一些常用的传感器,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感觉器官”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像人眼睛一样的“红外传感器”,有像皮肤一样的“触觉传感器”,有像耳朵一样的“声音传感器”……有了这些传感器,机器人就更“聪明”了。
由于使用了传感器,编写的机器人程序就不再是顺序结构的,这里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支结构的机器人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机器人的传感器,初步了解机器人的
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初步学会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能把避障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机器人信息处理的过程,能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实现这个任务。
3.情感目标:体会到机器人的智能性,进一步培养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课前准备:
机器人;编程环境;起点障碍物
机器人避障场地。
教学过程:
一、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主题任务
通过围绕机器人避障问题的探讨,体会到传感器的应用需求,从而引出传感器的知识,通过介绍多种具有传感器的机器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感器的作用。
介绍几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
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收集有关传感器的知识,进行交流。
二、主要围绕运用红外传感器来解决避障问题。
先让学生了解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教师通过演示的方法展示传感器的效果。
运用传感器后,有些机器人编写程序需要运用分支结构,如纳英特机器人,这里需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如何把检测传感器的过程用“分支”模块来编写程序。
对于乐高机器人,由于对传感器功能进行了封装,每个传感器图标的实际意义是“保持前面的动作直到传感器的值匹配设定值”,如果直接使用传感器图标编写程序,使用方法和等待图标是类似的,不需要设置分支结构。
当然也可以使用分支图标来实现。
练习:
练习1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传感器的实物或者图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了解各种传感器。
练习2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任务,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做拓展。
附参考程序:
乐高机器人的避障程序
纳英特机器人的避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