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互补与融合

合集下载

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性浅析

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性浅析

Emifz@2.m —a:ds1 e lsz 6o z
露敦育 傍
网络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性浅析
口 孙 军伟 杨 涛 军 事 经 济 学 院襄 樊 分 院
口李 摘 娜 湖 北 省 襄樊 市 实验 中学 要 : 文 阐述 传 统 教 学和 网络 教 学 的特 点 , 中找 出 两种教 学模 式 优 势 互 补 的 方法 , 该 从 以便 更 好 地 提 高 教 学效 率 。
关键 词 : 络教 学 ; 统 教 学 ; 学 模 式 网 传 教
随 着 计 算 机 网络 的发 展 ,计 算 机 在 教 育 上 的 应用 有 了极 大 的转 变 。教学 方 式 从早 期 以教 学 为 主 的计 算 机 辅 助教 学 系 统 , 到 后 来 以学 习 为 主 的计 算 机 辅 助 学 习 ,在 观 念 、技 术 上 都 大 不 相 同 。面 对 当今 科 技 的 洪 流 与信 息 社会 的变 迁 , 教 育 上也 有 重 大 在 改变 , 网络 科 技 的 兴起 亦 逐 渐 影 响 教 学 的型 态 . 网络 教 学 的 产 生,
论 和学 习环 境 强 捌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要 求 学 生 由外 部 刺 激 的被 动
接 受者 和知 识 的 灌 输 对 象 转变 为信 息 加 工 的 主 体 、知识 意义 的
主 动构 建者 和促 进 者 ;要 求 教 师应 该 在 教 学 过 程 中采 用全 新 的 教 育思 想 与 教 学 模 式 、 新 的教 学 方 法 和教 学 设 计 ; 学设 计 主 全 教
要围绕“ 自主学 习 策 略 ” “ 习环 境 ” 和 学 两个 方 面进 行 。
( ) 色 的 转 变 二 角
( ) 三 网络 教 学 结合 传 统 教 学 , 同构 建 终 生教 育体 系 共 随 着信 息 社 会 的 到 来 , 知识 更 新 的速 度 不 断 加 快 , 生 在 学 学

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设计研究

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设计研究
1引言
从 2 世 纪 9 年 代 中期 开始 ,信 息技术 对社会 的影 响 1益广 泛而 0 0 3 深远, 怎样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 怎样利用信 息技术推动教育 改革 促进教 育现代化 等问题成为 世界各 国关注 的重 点 。 世纪 之交 , 国 我 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00年 l 教育部召开了“ 20 0月, 中小学 信 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部署实施校校通工程 、 , 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 教育、 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并计划用 5 1 —0年的时间, 在中小学普 及信 息技术教育 , 实施“ 校校通”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 ,
科 教 纵 横
22 月上 科技创新与应用 0 年2 ()} 1
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设计研究
罗 滨
( 阳技 师学院信 息技 术 系, 衡 湖南 衡 阳 4 10 ) 2 1 1
摘 要: 随着 信 息技 术 的 飞速 发展 , 纯的课 堂教 学 已经不 能 满足 人 们 日益 增 长 的 学 习 需求 。在 网络 课程 兴起 的 当代 , 单 如何 利 用 网络教 学来 更好 的提 高教 学 质量 成 了教 育者 们研 究的 热点 。本 文 以前人 的研 究 为基 础 , 分别 对 网络 教 学和 传 统课 堂教 学进 行 了 概 述 , 着重 分 析 了 网络教 学与 传统 课 堂教 学的 优 势 与不 足 , 出了 网络教 学 与课 堂 教 学优 势 互补 的 方 法及 策略 。 并 提 关键词: 网络 教 学 ; 传统 课 堂教 学 ; 略 策
式 发展 。 ຫໍສະໝຸດ 种 种迹象 表明 ,1 2 世纪 正掀起着 一阵 网络教 学的热 潮。 有人 猜想课 堂教 学终会 随着 网络教 学的壮大 而淡 出人类 的视线 。然而 , 可以直 真理 接否定这个猜想 。 尽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使得网络教学 在 社会 和教育 意义上都 占据着 独特 的优势 , 网络 教学组 织和制度 的 但 不 完整 , 息安全管 理措施 的不完善 , 网络 以及情 感交 流的空 缺都是 网 络教 学的硬伤 。而传统 课堂教学作 为一种 理论基础 和文化积 淀深厚 、 发 展成熟的教育模式, 虽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 自身也存在着便 但其 于师生之间交流, 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程度等优势。由此可见, 单 模 式 的教学是 难 以达 到理想 的效果 ,网络 教学和 传统课 堂教学优 势 互补 才是未来 教学 的重 要方 向。 2 网络教学 和传 统课堂 教学 概述 2 . 1网络教学 概述 2 世纪 9 年代信 息技 术 的飞速发展 , 动了教育环 境的变化 。在 0 0 带 这种 巨变下 , La ig e er n 即网络教学 随之兴起 ,它树 立了 以学生为 中心 - n 的教学观 , 并在短短几年 内将其传播发展开来。到目前为止 , 国内大部 分学校都开设了网络课程以便全国各地的学习者在线学习。可到底何 谓网络教学 , 教育各界众说纷纭。 本文将网络教学界定为一种利用已经 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 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 实 现异 地 、 同时 、 时 、 动教学 和学习 的新 的教学模 式。在网络教 学模式 实 互 下, 时间和 空间不再 是 限制 , 学生完 全可 以在家里 报读 网上开设 的任 何 课程 。网络教学 主要实 现手段有 : 广播 、 B教材 、 频会议 、 视频 WE 视 多媒 体课 件 、B 论坛 、 天室 、_ a 等 。 BS 聊 em i . l 2 . 2传统课 堂教学概述 课堂教学是教育者( 教师) 在特定教学场所内, 在一定教学 目标 的 引 导下 , 灌输方 式 向受 教育者 ( 运用 学生 ) 授人类 已有 文化 知识 、 验 传 经 的单向活动过 程 。教师凭 借一本教材 、 一本教学参 考书 、 粉笔 、 一支 一张 嘴, 便可按照教学论原理以课堂教学形式有目标、 有计划 、 有重点地开 展教育、 教学活动 ,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这种 以教 师为 中心 ,形 式 以班 级授课 制为 主的教学 模式很 早就 被采用并 一 直 沿用至今 。 国外 ,6 纪时西 欧一些 国家 创办 的古典 中学里 就出现 在 1世 了班 级教学 的尝试 。在 1 世纪 3 年代 捷克教 育家 J . 美纽斯 发表 7 0 _ 夸 A 《 教学论 》 大 明确 提 出班级 授课 制后 , 教学 在 欧洲 许多 国家 的学 校 班级 快速 推广开来 。相较于 国外 , 国采用 课堂教 学最早可 以追溯至孑 子时 我 L 期, 然而系统的班级教学雏型, 却是始于同治元年(82清朝政府在北 16 ) 京开 办的京师 同文馆 。2 世纪初废 科举 、 学校 以后 , 地在全 国采 0 兴 逐步 用班 级教学 的组织形式 。 2 3网络教学 和传 统课 堂教学 的关系 网络教学的蓬勃发展是教育者乐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界就 要放 弃课堂教 学 。2 世纪 , 类追求 的最高 目标是 双赢 , 加上 网络 教 1 人 再 学和课堂教学本就不是势同水火的关系,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鱼 和熊 掌兼得 的情况是 能够实现 的。马克思 主义 的唯物 主义辩证 观认为 :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 一分为二” 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物。网络教学 的, 和课 堂教学 也是 如此 ,它们 之 间只有互 取之长 补 己之短 才能 达到互 惠 互利的双赢局面。换言之 , 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是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

利用网络完成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优势互补

利用网络完成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优势互补

利用网络完成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优势互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成为现实,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突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进一步探索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机会。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说,教学模式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的。

教学模式是很重要的,它是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

教学模式的改变将要引起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也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

一、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把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了个别化的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

但是,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

网络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辅助手段,体现了现代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是主动参与完成学习的,这种学习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自己主动建构知识及意义的能力。

基于Web的教学设计具有超链接功能,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学习者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学习,最大程度地支持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了真正的个别化学习。

但是网络教学决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关系

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关系

可 好 地 促 进 学生 的学 习 。由于 它 具 有 独特 的 意 义 学 习 的发 生 . 以 影 响 习得 意 义 的保 魅 力 。 络 教 学 在 中 国 刚 一 露 面 , 得 到 持 , 以 影 响对 知 识 的 提 取 。 网 就 可 了广 大 教 师 和学 生 的认 可 。 是 由 于 网 络 但
维普资讯
网络时 代
浅析 网络教 学 与传 统教 学 的
优 互 关 势 补 系
张 小巧 郭 根生 山东师范 大学 传播 学 院
【 摘 【 关键词 】 网络教学 传统教学 优 势互补


取 知识 。 生 通 过 观 看或 是 使 用 教 师 编 制 学
苏贝尔的“ 与教” 学 的理 论 . 要 涉 及 以下 主
E ma 和 B S向 教 师 提 问 ,或 者 与其 他 专 业 设 置 、 费 水 平 、 程 设 置 等 方 面 的 — i l B 学 课
同学 进 行 交 流 。
市 场 调 研 。 再 次 , 学 过 程全 部 呈 现 在 网 教
1理 论 基 础 不 同 .
网络 构 主 义 学 习 理论 认 为学 生 是 学 算 机 网络 联 入 到 课 程 中心 ,注 册 登 陆 , 建
国 — al 系 的深 刻把 握 。 其次 , 家对 网 络教 学 是 习过 程 的 主体 ,是 意 义 的 主 动 建 构 者 , 知 择 课 程 进 行 学 习 。教 师 可 以 利 用 E m i 识的获取不是通过讲授获得 的。 是学 习 而 一 和 B S等 网 络 通 讯 工 具 进 行 作 业 的 布 置 完 全 开 放 的 。 切 需 要 学 校根 据 自己 的 市 B 回答 学 生 的 问 题 。学 生 也 可 以 用 场 能 力 来 组 织 实 施 。 由学 校 组 织 市 场 , 搞 者 在 一 定 的 学 习 情 景 下 . 过 主 动 的意 义 与批 复 。 通 建构获得的。 传 统 教 学 主 要 的 理 论 基 础 之 一 是 奥

网络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

网络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


最根本 的工作做起 , 最终实现所有地区的同步发展 。 现代信息技术 的发展 , 带来了教学形式 的多样化 , 在一定程度 最基础 、 网 络 与传 统 教 育优 势 互 补 的 策 略 上优化 了传统教学形式 , 使教师的教学效率 有了一个 质的飞跃 。 其 四 、
. 整 体把 握 . 有 机 结 合 中, 网络教学因其克服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 实现了教学 的高效 1 世界上是没有 十全 十美 的事物 的。传统教 育与网络教育 既有 率而得 以普及 。 网络技术在教育 中的应用 日益广泛和深入 , 特别是 但也存在着各 自的不 足或缺 陷。 然而它们两者各 I n t e r n e t 与校 园网的接轨 ,为学校教育提供 了丰富的资源 和平 台 , 它们各 自的优势 ,
. 因“ 材” 施教 . 因“ 地” 制 宜 望通过研究 了解 网络教学在学生学 习中的实际效益 ,研究如何找 2 准课 堂教学 与网络学 习的对接点 ,建构 一种既能发挥教师 的主导 不 同的教师个体 , 不 同的学生群 体 , 不 同的教学 内容 , 不 同的 作用 ,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 的新 型教学模 式 , 以实现 网 学习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 学方 法的选择 应根据切合教学条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3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3 3 1 5 ( 2 0 1 3) 0 5 - 0 3 1 - 0 0 1
随着计算机 网络 的普及 ,网络教学逐渐发展成 为一种教学形 现代化 的教学辅助工具 ,并能够将其与传统 的教育模式完美地结 式。 与传统教学相 比, 它具有交互性强 , 信息量大等优 点 , 并能为学 合起来 。 . 分段 实施 . 循 序 渐 进 习者创造 良好 的 自主学习环境 , 突出个性化教学 。 它给传统教学带 4 任何一 种新 教学模 式的 出现都不 是 已有教 学模式 的全 盘否 来强烈 的冲击 。 网络教学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为传统教学所 不及 , 但 定 , 而是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发展 的。 尤其是在网络教育的起 步阶 它决不是万能 的, 更 不可能完 全替代传统教学 。 怎样充分利用课堂 和 网络开展教学 , 把传统学习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 , 是当前研究 的 段 , 在 基础教育领域 , 传统 教育无疑仍将发挥 主导作用 , 应在学生 知识面拓宽 、 能力不 断增长 的同时 , 逐渐 引入 网络教育 , 最终实现 课题 。 网络教育与传 统教育 的良性互动 。 作为实实在在 的教育来说 , 应从 研 究 背 景

网络课程能否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网络课程能否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网络课程能否替代传统教学模式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人们对于网络课程是否能够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持有不同观点。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学习效果的比较以及教学模式的灵活性三个方面来探讨网络课程是否能够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首先,网络课程具有教育资源的开放性。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网络课程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教育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来自于全球各地的优质课程,而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学模式所能提供的局限性。

这种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充分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同时,网络课程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如视频、音频、图文等,使学习更加直观、生动。

因此,网络课程在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方面具备了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其次,网络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方面,网络课程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学生可以在课程视频结束后提问问题,并得到教师的及时解答与反馈。

这种互动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注重面对面的互动和师生间的紧密联系,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

这种沟通和互动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网络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效果上各有优劣,无论哪种模式都不可完全替代另一种。

最后,网络课程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时间安排,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

这种灵活性使得学习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个体的需求和情况,提高学习效率。

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课堂的纪律和学生的纪律性培养。

学生需要按照既定的课程安排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纪律性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网络课程和传统教学模式在灵活性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并不能简单地说一种模式能够完全替代另一种模式。

探析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互补融合——以电路课程为例

探析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互补融合——以电路课程为例
协作 、 自主 探 究 等 教 学 活 动 得 到 深 入 开 展 , 实 现了“ 以教
混合式 学 习模 式 , 既 能发挥 教师 的主导作 用 , 在 教学 过 程 中引导 和启发 学员 ,又能充分体现学 员的主体作用 ,
使 其 在 学 习 过 程 中实 现 主动 性 、 积 极 性 和创 造 性 。 那么,
但 还存在与传统 课堂衔接 不足 、耦合程 度不够等 问题 ,
这 种 现 象 一 定 程 度 上 制 约 了 学 员 课 后 自 主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造 成 了 网 络 资 源 的浪 费 , 不 利 于学 员 的 深 度 学 习 。 如 何 充 分 发 挥 网络 课 堂 在 教 学 改 革 中 的功 能 和 作 用 , 将 网 络技术 作为学 习支持工具 , 较 好 地 融 合 到 传 统 课 堂 教 学 中是 一 个 值 得 深 人 探 讨 的 问题 。
关键 词 : 网络课 堂 ; 传统课 堂; 融合
中 图分 类 号 : G4 3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8 4 5 4 ( 2 0 1 3 ) 1 4 - 0 0 4 5 - 0 2
信息化 条件 下教学 模式 转型 突出 “ 教 为主 导 , 学 为 主体 ” 的教学 理念 , 由单 纯注重 知识传 授 , 向传授 知识 、
为 基础 , 在 课 内课 外形 成 了有机 补 充 , 两 者 相互 影 响 、
相 互 依 赖
较好地耦合在 网络资源 中。 学员 的学习方 式也 由“ 耳听 、
手记 、 练 习” 逐 渐过渡 到“ 自主 、 协作 、 探究 ” 的 主 动 建 构 中 。 网 络 课 堂 的 应 用 较 好 地 完 善 了 双 向 主 体 的 教 学 关 系, 实 现 了教 学 相 长 。

论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整体合一性

论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整体合一性
进行复习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预习 。在这方面 , 网络教学对传 统教学 的补充是得天独厚 的一种方式 , 因为外语学习离不开声音的 参与, 必须声形并茂才能达到好 的学 习的效果 。 二、 口语正音之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 的必要补充 网络 条件下学生 自主学习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 , 那就是通过 网 络课程中的听力部分 , 进行 自我 校正外语发音 。有些学生在学 习英 语时 , 由于初学外语 时听力条件较差或是 中学 阶段学科太多 , 对文 章、 词汇投放 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而忽 略了语音等种种原因造成外语 发音方面 自身存在着不准的现象。由于发音不准 , 很多学生出于 自 尊心方面原因的考虑又羞于张 口说英语 , 这种情况在学生学习外语 时极为多见 , 这是人对 自己的一种下 意识的 自我保护之举 。长期不 敢说英语 , 越不练发音越差 , 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在教学实践中 , 教 师会碰到很多这种情况的学生 , 纠正读音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很难 为情 的时刻。对 教师来说也是较难把握的事情 , 教师说深 了可能戳 伤学生的 自尊心 , 教师敷衍 =事又不起作用。可以使学生不在众人 厂 面前一遍又一遍 丢面子 的练习方式 ,非网络中的听力课程莫数 了。 通过配套的网络课 程学生在 自主 的状态下 ,与计算机学 习跟读 , 校 正发音 , 至少在计算机 面前暴露极不准确的发音 并更 正和在老师及 全体 同学 面前被反 复纠正 发音其 对 自尊心构成 的伤害是 大不相 同 的。 通过网络课程面对计算 机解决 了外语语音更正与 自尊心 的保护
中图分类号 : 2 、 G5 19
引 言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9 2 0 0 — 3 — 2 1 7 ~ 8 4( 0 8) 2 0 5 0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进步 ,越来越多的高技术含量的教学模式 介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来 。网络技术既是这种 发展快效果突 出的实 用技术之一 。 它在社会工作及人类生活 中业已占据不可或缺 、 不可替 代的地位。 在高等教育领域里的应用亦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 它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 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大致有两种主 要形式 : 一是完全独立 的教学体系 , 即通过网络进行授课 、 考试等教 学活动 , 由互联网完成教学 的全过程 。 二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辅助教 学手段 , 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 本文将就网络状态下 的多 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优劣方面进行分析性论述 ,以期与 专家们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及 网络状态下 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完美统 方面作进一步的商榷。探讨更加科学合理 的结合方式 。 生理因素影响下网络教 学之于传统教学的补充 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有其生理周期 。 学生在校期间也摆脱不 了这 规律。 这一干扰学生习得知识效果 的重要 因索往往不为教育 者所 重视。而从另一方面讲 , 大学英语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本身就是耗时 较长、 见效较慢 , 如不得法难以驾驭 的学科 。因此 , 在学生生 理周期 处于抑制状态期间接受知识的效果与其生 理周 期处于兴奋状态 时 接受知识的效果相 比差距颇大。 由于每个学生情绪处 于低谷状态的 时 间段的不同, 师没有办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调整所传 教 授知识的内容 , 只能按照教学计划 , 继续 进行教学活动 。 在这种情况

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关系论文

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关系论文

浅析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关系【摘要】对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互相渗透进行了讨论,阐述两种模式要取长补短,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教学;网络教学;虚拟教室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相互促进,促使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优点,形成新的教学方法,这将成为21世纪主流的教学方式。

一、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含义和类型网络教学即学校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教学,是远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创新、利用和交流的能力。

网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模式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它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提出的“五段教学”,后经凯洛夫等人重新加以改造传入我国。

我们又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及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对其加以调整,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传递—接受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以网络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远程教学;以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学校日常教学中。

二、网络教学在传统教学中的辅助应用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不断吸取现代化网络技术。

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垄断知识并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手段,现在师生的角色和行为方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课堂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仍然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但是知识的来源不仅是教师本人的知识,还有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电子图书馆等等, 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知识单一的不足;其次不仅培养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吸取新的知识能力;最后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预先自己在网络和电子图书馆中寻找相关知识,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需优势互补

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需优势互补
画并 举 ,甚 至 模 拟 虚 拟现 实 创 设 课 堂 教 学 情 景 。 它 的最 大 优 势 在
法优势发挥的具体途径 ,清醒的认识 两种教 学方法 的特点 ,有策 略的融合两种教 学方法开展优势互补教 学实践 ,才能更进一步 的 真正体 会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实践 方法。要 辩 证处理 好二者 的关系 ,让二者协 同融合 ,为提高教育教 学水平
在传统教学中 ,突出教 师作为教育者的人文因素作 用,教师
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近 ,交流的形式丰富 :教师一 句话 ,一个动
解决的问题。既然传统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就可首先从这 方面人手 。利用 多媒体手段来教学解决这些局限 ,这样现代教育 技 术的优 势才能体现出来。例如 :在讲解房屋基 本组成部分时 ,
多 媒 体 网 络 教 学 与 传 统 教 学 方 法 需 优 势 互 补
青海省湟 中县第一 中学 卢明珍
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网络教学课堂多媒体教学 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 的增 多、手段上的新颖 。课堂教学活动的主
应运而生 ,网络为师生创设了广阔 自由的教学环境 、提供 了极其 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延伸了教学时空、丰富了师生互动方式 ,
但是目前 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种种误区 :过分依赖多媒
体 ,甚至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 ;用 多媒体模拟试验,取 消了学
生亲 自动手做试验 ;华而不实 ,哗众取宠等。比如有些教 师为了
多媒体而多媒体 ,有的教师用几十小时甚至一个月准备一节 多媒 体课件,信息 量增大 了,但节奏加快 ,难免重点不 突出,信息过
个 较 长 时 间的 探 索 实践 过程 。领 会 多 媒体 网 络教 学 与 传 统 教 学 方

优势互补,提升课堂效能——谈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整合

优势互补,提升课堂效能——谈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整合



6 10 ) 4 0 0
( 内江 市 市 中区教 育局 , 四 川 内江
摘 要 : 着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的 不 断普 及 . 与 传 统 教 育 手段 相 比 的 优 势 在 日渐 显 现 。课 堂 教 学 作 为 教 学 随 其 的 主 要 环 节 和 阵 地 ; 重 视 通 过 网 络 为学 生 的学 习创 设 轻 松 而 自 由的 学 习 环境 . 教 育 资 源 得 以 共享 . 远 程 应 使 使
第 四 , 学资 源 是 以 书本 知识 为 主 的学 习与 网 教 络资 源利用相 结合 ;
第 五 , 导理论 是 以传 统 教学 论 及 学科 教 学 法 指 理 论为 主与远 程教育 的 指导理 论相结 合 。
方式 十分灵 活 , 以学 生 自主学 习探 究 为主 , 生成 ) 女 , I 江 人 . 学 高级 教 师 。 林 1 6 一 . 四J 内 I 小

1 ・ O6
内 江 师范 学 院学 报
第 2 3卷
的个性 化 ; 为重要 的是 互联 网汇 集 了大 量资源 , 更 因
有效 的教 学模 式 , 们 基 于 网络 环 境 下 的课 堂 教 学 我 实践 才会 高效 、 务实 , 系统 的改进 才会有 的放 矢 。这 种模 式下 的课 堂教 学 有 利 于教 师 主导 作 用 的发 挥 , 有利 于教 师监控 整 个 教学 活 动 进程 , 有利 于 系 统 科 学知 识 的传授 , 有利 于教学 目标 的完成 。 网络 环境 下 的混 合式 教学则 融合 了这两 种教 学
合 , 为学生 创造 一个 积极能 动 的 自主学 习 、 能 自我 反
思的心理 体验 过程 。 网络教学 就是现代 信息 技术 用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融合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融合
沟 通 型态 [ 。 1传 统 教 学 的 优 势 .
书 +口 述 ” 教 学 形 式 , 是 借 助 丰 富 的 文 字 、 片 、 的 而 图 音 频 、 频 及 Fah 画 等 资 源 开 展 教 学 。 学 生 全 方 位 的 视 ls 动 给 感 官刺 激 。 ( ) 络 教 学 可 以 完 整 记 录 学 生 的 学 习 过 程 及 阶 段 5网

!一
网 络 教 学 与 传 统 教 学 在 高 等 教 育 中 的 融 合
黄 惠 宏
( 南农 业 大 学 现 代 教 育技 术 中心 。 东 广 州 华 广 摘 要 :计 算 机 及 互 联 网 技 术 的 蓬 勃 发 展 . 网 络 为 504 ) 1 6 2
() 堂 教学 教 材 统一 、 量太 小 、 理 论少 实践 、 1课 容 重 与
法适 应 社 会发 展 需要 () 学 过 程 缺乏 互 动 性 。 3教
者 有 机 结 合 才 能 实 现 优 势 互 补 ,加 快 高 等 教 育 向 素 质 教
育 变革 的 步伐
关键 字 : 络教 学 网
传统教 学
高等 教 育
素 质 教 育
( ) 生 作 为 知 识 的被 动 接 收者 , 习缺 乏 主动 性 . 4学 学 缺 乏 自学 能 力 、 究 能 力 、 新 能 力 , 乏 个 性 化 的 培 养 。 研 创 缺 () 生 学 习过 程 过 分依 赖 老 师 。 5学
() 络 教 学 手 段 灵 活 , 师 不 再 采 用 “ 板 + 4 网 老 黑 板

传 统 教 学模 式
传 统 教 学 一 般 都 指 在 校 园 中 或 教 室 中 进 行 的 教 学

在线教育如何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在线教育如何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在线教育如何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在线教育与悠久的传统教育的融合:通往个性化学习未来的道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线教育已成为传统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如何将在线教育与悠久的传统教育有效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一、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在线教育的优势:个性化学习: 在线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进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灵活性: 线上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接受学习,更加灵活自由。

资源丰富: 在线平台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音频、互动练习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成本低廉: 在线学习大多比传统教育的费用低廉,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传统教育的优势:师生互动: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解决疑问,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社交学习: 学校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学生可以与同龄人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体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进行实验、实训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习效果。

文化传承: 学校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悠久的传统教育可以将民族文化、社会价值观等传递给下一代。

二、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的具体模式混合式学习: 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在线平台进行预习、复习、作业提交等,课堂上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

翻转课堂: 学生在家通过在线平台观看视频、阅读材料等,提前了解课程内容,课堂上进行讨论、练习和项目合作。

在线辅导: 通过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答疑服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

资源整合: 将在线平台的优质课程、学习资料等整合到传统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三、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的关键因素师资力量: 教师需要具备数字化教学能力,熟练运用在线平台,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指导。

技术支持: 学校要建设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并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在线教育的顺利进行。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互联网教育是指利用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教育活动,与传统的面对面教育相比,其实现方式更加灵活和便捷。

然而,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学模式、资源使用和教学特点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和优势。

一、教学模式的差异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差异在于教学模式的不同。

传统教育一般采用面对面的授课方式,学生需要到学校或教室里上课,并由老师进行讲授和辅导。

而互联网教育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家里或任何地方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接受教育。

互联网教育采用了在线教学的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在线视频、参与在线讨论以及在线答题等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解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进行学习,无论是工作人士还是学生都能够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

二、资源使用的优势互联网教育利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源,这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更为丰富和广泛的知识。

在传统教育中,教材和参考书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资源,而互联网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学习资源,包括在线课程、电子书籍、教育网站等。

通过互联网教育,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最新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

同时,互联网平台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推荐,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自动匹配适合的学习材料。

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兴趣领域深入学习,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特点的对比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在教学特点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传统教育注重师生互动和面对面的交流,老师能够实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互联网教育则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

在互联网教育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性和管理能力,需要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并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并不是完全互斥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和促进的。

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与联系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线上教学逐渐兴起并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线上教学以网络为媒介,通过在线平台进行授课,而传统教学则是面对面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就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与联系展开讨论。

一、线上教学的特点1. 资源共享:线上教学无视地域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拓宽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2. 自主学习:线上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弹性学习:线上教学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是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优势。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学习时段,无需受限于传统教室上课时间。

二、传统教学的特点1. 面对面交流: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和老师能够直接面对面地交流和互动。

这种交流方式更加直观、真实,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紧密联系。

2. 实践环节丰富:传统教学注重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实验课、实地考察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3. 协同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产生更多的面对面交流和互动,促进了协同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的培养。

三、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1.教学方式不同:线上教学以网络为媒介进行,在线教学平台提供各类教学资源和互动工具,教师可以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而传统教学主要以面对面授课为主。

2.学习环境不同:线上教学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具有较大的弹性;而传统教学需要学生前往教室上课,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

3.互动方式不同:线上教学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种互动工具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比如在线讨论、作业提交等,师生直接联系有限;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可以进行更加直接和频繁的面对面互动。

4.资源获取不同:线上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度高;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依赖于教师提供的教材和资料,资源获取相对有限。

浅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浅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浅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作者:郭存友单位:湖南省澧县一中摘要: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兴起,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笔者认为:在相当漫长的时间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课堂教学模式还会同时存在,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是优势互补的关系。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在继承、融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一种新型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新型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重视知识与技能,又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势互补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最近几年,面向中小学的网校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各地举办的研讨课、竞赛课也不知不觉中由前些年的多媒体课变为了网络课。

网络课堂教学开始“火”了,它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我们怎样认识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关系?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在哪里?如何吸收各自的精华和优势呢?这些都是我们要研讨的问题。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

它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

奥苏贝尔将“学习”按照效果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种。

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

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指出,实现有意义学习有两种方式:“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和“自主发现”学习方式。

事实上,奥苏贝尔只认可“传递-接受”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在线教育如何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在线教育如何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在线教育如何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在线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共建未来教育新生态近年来,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为传统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将在线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效融合,形成完整新型的教育生态体系,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教育专家的角度,探讨在线教育与现代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方案。

一、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资源优势互补在线教育拥有便捷性、个性化、资源丰富等优势,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便捷性: 在线教育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并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进度。

个性化: 在线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资源丰富: 在线教育平台拥有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和机会。

传统教育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社会认可度和线下沟通互动优势,可以为在线教育提供支撑和补充。

师资力量: 传统教育拥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为在线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和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社会认可度: 传统教育体系拥有强大的社会认可度和权威性,可以为在线教育提供信誉背书。

线下互动: 传统教育的线下互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弥补在线教育的互动性不足。

二、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的模式探索将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效融合,可以深入探索以下几种模式:资源整合模式: 将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整合到传统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在线平台的教学视频、课件、习题等辅助课堂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 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进行提前预习、系统复习、测试等环节,将课堂时间主要用于互动交流、实践操作、拓展思维等活动。

翻转课堂模式: 将传统课堂的教师授课环节搬到线上,由学生提前观看视频学习,课堂时间应用于讨论、练习、项目合作等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个性化学习模式: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利用在线平台提供个性化的练习、测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推荐学习资源。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应用研究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应用研究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鞍山市鞍钢高级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名称为《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研究》。

网络教育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教育具有社会和教育意义上的极大优势;而传统教育固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但传统教育也存在着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程度等优势。

由此可见,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是将来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在20世纪末开始进行网络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但关于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至今还比较少,可以说这还是我国教育研究上的一个空白区。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是我国近年来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而我们选择研究的《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研究》子课题,则是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从实践教学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并从中得出两者的各自优势,以及如何结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使之更有效的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去。

由于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迅速,也使得中小学教育改革,特别是基于网络教育的改革亟待进行。

然而一味的理论研究只能作为理论指导网络教育的方向,并不能实际应用到教学中去,这正是我们要做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网络教育提出一个实际的操作方案。

因此,本课题也将丰富和创新现代中小学教育科学的实践理论为我国的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㈠理论依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发展教育十分重视。

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陈至立同志指出:“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下,大力推进高中的课程改革,使高中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坚持与时俱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在更高的发展层次上体现质量水准。

要大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张扬和提升,真正改变目前在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满堂灌、注入式、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教育方式”(在全国高中发展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面对未来,“信息就是机遇,信息就是财富”。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互联网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但是,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一、互联网教育的特点互联网教育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工具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新型教育形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一对一教育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是一对一。

通过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和老师交流。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辅导。

(二)随时随地学习互联网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学生只需要在有网络的地方登陆互联网平台,就可以进行学习。

这使得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

(三)个性化学习互联网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为每个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二、传统教育的特点传统教育是指学校、教室、课本、学位证书等传统教育方式。

传统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群体教育传统教育是一种群体教育方式。

学生必须到指定的教室学习,并与同学一起完成任务。

(二)定时定点学习传统教育的学习时间和地点是固定的。

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校,按照指定的时间表学习。

(三)标准化教育传统教育是一种标准化教育方式,学生必须按照固定的标准进行学习和考试,取得学位或证书。

三、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特点可以形成互补性的优势。

互联网教育应该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形成新的教育模式。

(一)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技术互联网教育可以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为传统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

例如,在传统教育中使用在线课程、电子书籍、在线论坛和协作工具等,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获取教学资源。

(二)增加互动性互联网教育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例如,学生可以在教室里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课堂回答和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互补与融合
教 学 改 革
传 统 教 学模 式 与 网 络 教 学 模 式 的 互 补 与 融 合
校 云 芳
(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河南郑 州 4 5 1 4 5 0 )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教 育教 学模式与 网络教育教 学模 式特 点的对 比分析, 认为 只有将 两种教 学模式 实现优 势互补 , 相互 融合 , 才

教 学效 率。
网络 教育 教学 模式 的优势 显而 易见 , 网络教 学汇 集了大 量 丰富 的教学资源 , 对于学生来说 , 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自主的学习 , 可以获
取 当前世 界最 新最 全的信 息 , 教学 内容 实 现了层 次化 、 多媒 体 化 、 个
Hale Waihona Puke 、教 学模 式的 概念
1 9 7 2 年, 美国学者乔以斯威尔所著的《 教学模式》 一书中定义 : “ 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 , 选择教材、 指导在教室和其它环境下教学 活 动的一 种计 划或典 型 。 ” 在我 国 , 教 学模 式 的整体 特 征 是形 式多 样 和功 能单 一 , 基本 上 是 传授和 学 习书本 知 识 这 一种 模 式 , 是 一 种 较 为 稳 定 的教 学 活 动
能 达 到 最佳 的教 学 效果 。
【 关键词 】 传统教育; 网络教 育; 教 学模式 ; 互补融合
在 网络 信息 技术 高速发 展的 今天 , 网络 教学 已成为 现代 教育 的 主流 趋势 , 为我 国的教 育事业 带来 了新 的机遇 , 也带 来 了新的 挑 战。 我国 历史源 远流 长 , 人 类文 明经 过 漫 长 的发 展 , 从 五帝 时代 有 类 似 教学 形式 的萌芽 出现 , 到今 天 这种 全 新 的网 络 教学 日 寸 代, 使我 国 的 教学 模式 发生 了翻天 覆地 的 改变 。网 络 信 息技 术 在社 会 中得 到 了 普遍 应用 , 它的 出现 满足 了时 代对 教 育发 展 的 要求 , 并 且 产 生 了重 大的 影响 , 最终成 为 了整个 教育体 系的重 要 组成部 分 。传 统 教育 教 学模 式所 面临 的将会 是一场 重大 变革 。
性化, 达 到最优 化 的教学 效果 , 体现 了学生 的主体 地位 , 调动 了 学生 的积极 性 。 虽 然网络 教学 模式较 传统 教学模 式存 在不 可 比拟 的优 势 , 但 网 络 教学 模式 同样也 存在许 多 的问题 : ( 1 ) 网络教 学模 式 是 人机 对 话 , 教 师与 学 生 之 间 缺少 了交 流 , 面对庞 大的 网络资 源 , 学 生 自主 学 习的 自 由度 过 大 , 教师 的 主 导作 用被忽 视 , 这 样往 往容 易偏 离教 学 目标 难 免会 出 现 迷航 的 情况 , 一 部分自制能力差的学生 , 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 2 ) 许 多教 师对长 期养 成的 传统 教 育教 学模 式 已经 成 为 习惯 , 对计算 机的 操作不 熟悉 , 对 网络 技 术 了解 不 深 , 缺乏 网络 技 术 方面 的知识 , 年 龄稍大 的教 师对 此甚 至 是 陌生 的 , 对 网络 教 学存 在 排斥 现象 。这是 网络 教声教 学模 式中 的一个 非常严 重 的问题 , 严重 制约 了 网络教学 的发 展 。 ( 3 ) 从互联 网进 入到 中 国 , 经过 了将 近 2 0 年 的发 展 , 我 国互 联 网 的普及 程度 还很低 , 2 0 1 2 年1 0月 1 O日全球性 社交 营销代 理机 构 We A r e S o e i d 发布报 告称 , 中 国的互联 网普 及率 为 4 0 %, 在亚 洲 排 名 第 9位 。由于 地区发 展 的不 平 衡 , 有 的地 方 普及 速 度过 慢 , 制 约 了网络教 学的 发展 。尤其 是西 部 偏 远地 区 , 教 学资 源 匮乏 , 教学 水 平相 对较 差的 情况下 , 更应 该 加大 对 这 些地 区 学校 的 网络 建 设 , 从 而 迅速 提高教 师的 整体教 育水 平及地 区人 口的整 体素 质 。 ( 4 ) 许多 学校 的网络 教学 设备 硬件 落 后 , 计 算 机 硬件 更 新换 代 的速度 太快 , 基 本两 年左 右就 需 要更 新 , 大 部分 学 校 的计 算 机硬 件 更新速 度跟不 上 ; 而 各类 软件发 展 更新速 度与硬 件相 比有过 之 而无 不及, 但 是用于 网络 教学 的软 件 数量 却 很少 , 这 些 原 因都 在 很大 程 度上制 约了 网络教 学的发 展 。 三、 传统 教学模 式 与网络教 学模 式 的关 系 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 我国的教 育正面 临着严 峻 的挑战 , 只有 探 索 教学 模 式 改革 的新 路 子 , 才 能带 动教育 观念 、 教育思 想 、 教育理 论及 教学方 法 、 教学模 式等这 些 根本 性问题 的改 变。 我国著 名科 学家钱 学森 对未来 教 育 作 出了 如此 论 述 : “ 未 来教 育= 人 脑 +电脑 + 网络 。 ” , 通过 对 比不 难 看 出 , 传 统 教 育 教学 模 式 与网 络教育 教学 模式 两者均 无法 满足对 未来 教育 的需 求 , 两者 只有 取长 补短 , 实现有 效融 合 , 才 能将各 自的长 处得 以最 大 限度的 发挥 , 才能 达到 最佳 的教学 效果 。
程序。 二、 传统 教学模 式 与网络 教学模 式 的t t 较 分析
1 、 传统教 学模 式 的特 点
传 统教育 教 学模式 是指 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 为了 完 成教 学任 务 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完 全基 于课堂 的教 学模 式 , 是我 国教 学实践 中长 期 以来 普遍 采 用的 教 学模 式。 这种模 式 的优点 是有利 于教 师主导 作用 的发挥 , 有利 于对 课 堂 教学 的组 织 、 管理 与控 制 , 有 利 于 系统 的传 授 和 学 习课 本上 面 的 知 识 。但它 同时存 在许 多的不 足 : ( 1 )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 传统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 教学 的需 要 , 在 教学 内容上 , 教材 是学 生唯一 的学 习内容 , 是 学生 知 识的主要来源 , 在当下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 , 教材 内容比 较 单一而 且比 较固 定 , 不利 于学 生学 习兴趣 的培 养。 ( 2 ) 在教 学方 法上 , 完 全 由教师 主 宰课 堂 , 教 学 手段 单一 、 不 直 观、 不 生动 , 教 师作为 知识 传 授者 , 是 学 生学 习 的 主要 信 息来 源 , 教 师对知识掌握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太过依赖教 师 。许多 学生 一旦 离开教 师就不 知道 该怎 么样学 习 , 对 学 习无从 下 手, 学生 作为 知识 的接收 者 , 比较 被 动 , 一 旦跟 不 上老 师 的节 奏 , 很 容 易产 生厌学 情绪 , 传统 教育 教 学模 式 忽视 学 生 的认 知 主体 作 用 , 而 在这种 传统 教育 指导下 的思 维方 式 , 学 生的 自学能 力和 自我创 新 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很难适应 社会 的 发展。 ( 3 ) 在教学水平上 , 大多数教师只熟悉本学科的知识 , 目的是 培养学生较高水平的应试能力, 对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 , 对 于教 师 的能力与 素质 要求 相对 不高 。 ( 4 ) 在教学环境上 ,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室 , 教师在教 室中与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就整个教学环 境而言, 比较固定、 闭塞, 不能及时的与外部沟通和交流。 2 、 网络教 育教 学模式 的特 点 网络 教育 教学模 式是 指在 网络技 术平 台上 , 在 网络 环境下 进 行 教学, 为远 程教 学 的学习 者和 教 育 者提 供 了授 课 、 学习、 答疑 、 讨 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