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文化与金融融合现状

合集下载

东城区:文化与金融融合更加紧密,文创高精尖特色凸显

东城区:文化与金融融合更加紧密,文创高精尖特色凸显

东城区文化与金融融合更加紧密,文创“高精尖”特色凸显一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东城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创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十多年来坚持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文创产业一直保持较高增速。

近年来,东城区紧紧围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主线,持续打造“高精尖”经济结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在北京市各区中位列第三。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2017年达到14.3%。

全区限额以上文创企业实现收入2029.9亿元,占全市的12.5%,位居全市第三。

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新闻出版及发行服务、艺术品生产与销售服务等行业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1],2017年行业总体收入分别占全市收入的21.8%、19.2%、25.7%、56.6%。

2017年,东城区新增2家上市文化公司、8家新三板挂牌文化公司。

(一)产业保持持续较快发展2014~2017年,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年均增速达9.8%,持续实现较快增长,充分发挥了拉动新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2017年,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5%,高于全区经济增速2个百分点。

(二)“高精尖”特色日益凸显2018年,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高精尖”特色进一步凸显,产业融合、联动、集聚、创新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在2018年第十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中,东城区内的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和保利文化集团入选。

在2016年第二届“首都文化企业30强、30佳”评选中,东城区分别有10家、6家企业入选,入围企业在坚持主流价值导向、落实国家规划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突出,成效显著。

(三)文化与金融融合更加紧密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四成,且文创企业中,内容生产企业占比较高,占据产业链核心环节。

据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抽样统计,区内内容生产企业占文创企业总数的20.4%,占据产业主导地位,具备产业优势;在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的过程中,东城区吸引了大量文化金融机构的关注和参与,2017年新设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789家,新设金融行业市场主体30家。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2-000-02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是大势所趋。

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改革由于中国金融服务本身不够完善而受到很大制约,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进而致使文化产业受金融支持不足。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总体上较为平稳,内需有所扩大,因此必须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采取增加融资渠道、改善金融服务、创新信贷产品等措施,增大金融支持力度。

关键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宏观调控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在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战略部署,力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

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文化产业正逐步体现出积极作用,在未来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会同其他部门,文化部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支柱性产业目标,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计划。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研究以往经济快速发展经验可以发现,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持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必须推动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的全面对接,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为指导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对接,国家在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进行引导。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工作局面在文化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迅速打开,在得到有力资金保障的墙体下,建立起完整的投融资体系,初步缓解资金瓶颈,文化产业发展也迈入新台阶。

一、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首先,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国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满足人们精神生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作为一种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产业,文化产业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金融支持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支持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支持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5-000-01摘要近年国家出台政策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的全面对接,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是金融如何有效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下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一、引言金融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核心部分,金融体系在配置文化资源、促进资本形成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融业支持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也带动了金融业的多元化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金融业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和融资力度,在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条文化产业金融服务链条,文化产业的社会投资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文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日益增强。

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展文化产业的筹资、融资渠道,如在2012年6月出台的《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使得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有了政策性支持。

截止2012年12月,我国2012年全年金融体系对文化产业的贷款额突破千亿元,自从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个部门于2010年4月8日颁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活跃度日渐提高,文化产业中的投资项目和创新举措明显增多。

截止2013年2月,参与文化产业投资的的资金超过150个,投资总额2000余亿元,海外资金的引进也得到稳步增长。

目前经过国家证监会认定的文化企业保险项目已经达到121个,投保的资金563.73亿元;在融资项目方面,已经达成的融资项目101项,融资额225.15亿元;成功上市的文化企业102家,其中以传媒、影视、互联网企业为主,总市值超过2100亿元。

中国文化金融和旅游产业金融:政策环境、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国文化金融和旅游产业金融:政策环境、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国文化金融和旅游产业金融政策环境、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一文化金融和旅游产业金融相关政策(一)文化金融与旅游产业金融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金融如何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以及文化金融、旅游产业金融之间的关系。

第一,文化和旅游产业是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总和的统称。

虽然文化和旅游在满足精神消费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共性,某些时候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仍是两个不同的产业形态,在国家统计框架下也有完全不同的统计标准。

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就是“文化及相关产业”,可参照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的相关定义;而所谓旅游产业,就是“旅游及相关产业”,可参照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的相关定义。

[1]在金融视角下,以文化产业为基础的文化金融,以及以旅游产业为基础的旅游产业金融都是新兴的金融业态,而所谓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就是以上定义的范畴。

文化金融是通过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现文化生产领域资本金融要素和金融功能配置的运行体系。

简单说,文化金融是基于文化生产领域的金融服务及金融市场体系。

[2]最基本的文化生产是文化产业领域的文化生产,我们所说的文化金融,一般就是指文化产业金融。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以金融和资本市场助力文化产业发展,自2009年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金融政策。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文化金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实践逐渐深入。

文化金融与文化产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金融发展的基础,文化金融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推动力。

旅游产业金融是产业金融视角下的概念,又称旅游金融。

旅游产业金融就是以旅游产业为基础提供金融服务的体系和资本市场运行体系。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721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业融合模式探讨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业融合模式探讨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业融合模式探讨随着数字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业的融合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在数字经济机遇下,涵盖视觉设计、影视娱乐、文学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的产业。

而金融业则是指以金融为核心,围绕着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展开的产业。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金缺乏、市场规模不足、创新能力不够等。

而金融业则具有政策、资本和资金等多重作用,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融资、保险、投资和融合等服务。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业的融合,不仅可以帮助文化创意产业解决其问题,还可以为金融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产业体系的升级。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业的融合模式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

金融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体系往往比较先进,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更具创造性和创新才华。

两种不同的产业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两者互相吸取优点,形成一种新的、更为创新的产业模式,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业的融合模式可以帮助文化创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当前,很多文化创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和市场规模的限制,难以通过传统融资方式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而金融业则具有强大的资金优势和风险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创新融资工具、风险分担等方式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而促进其良性发展。

总之,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业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融合不仅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还可以为金融业带来新的业务和市场机会。

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业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文化创意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加强交流和合作,形成合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一、概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历经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也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现状,分析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现状的全面梳理和分析,探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简述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与背景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成就背后也伴随着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

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一方面,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技术创新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如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地缘政治的紧张等,给我国发展带来了诸多外部压力。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一转变要求我们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如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等。

我国还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对我国发展文化金融的初步探讨

对我国发展文化金融的初步探讨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 文 化 产 业 日益 成 为 各 国 政 府 重
点 支 持 的 国 家 新 兴 战 略 产 业 文 化 产 业 快 速 发 展 的 同时 . 需要金 融 的支持 。 文 化 与 金 融 融 合 发 展 有 利 于 破 解 制 约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的 融 资 难 题 .从 而 支 撑 文 化 产 业 繁 荣 发 展 和 增 强 我 国 文 化 软 实 力 本 文 试 图 通 过 梳 理 近 年 来 金 融 支 持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审 视 文化 金融 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 . 做 出一些 必要 的思考 . 提 出相应 的解 决建议 . 以期对 发展 文化 金融 、 推 动 文 化产 业又 好又 快发 展有 所助益
文 化创 新和 金融 资本 的有效 对接
( 二 ) 文 化 金 融 发 展 背 景 1 .文 化 产 业 逐 渐 成 为 国 民 经 济 新 的 增 长 点 . 是 各 类 资 本 争 相 关 注 的 焦 点


文化金 融概 念及 其发展 背景
近年来 . 我 国文 化 产 业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 逐 渐 成 为 国 民 经 济 新 的增 长 点 .对 国 民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不 断
经 营 等 相 关 活 动 中 的所 有 金 融 活 动 .所 有 与 文 化 产
增 加 值 在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中 的 比重 稳 步 提 高 而且 , 《 文 化 产业 倍增 计 划 》 提 出“ 十二 五 ” 期 间 文化产 业增加值 年平均现 价增长速度 高于 2 0 % .
勤: 对 我 国 发展 文化 金 融 的初 步 探 讨
・1 5 1・
2 0 1 5年 比 2 0 1 0年 至 少 翻 一 番 。 面 对 文 化 产 业 这 块

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之,经过二十余年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后的十余年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 一套有一定覆盖面和支撑力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文化金融发展支持了文化企业 成长壮大,促进了文化企业规范治理,推动了文化创新创造。文化产业在与资本共 舞中实现了新的嬗变,金融资本在与文化资源融合过程中也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价 值空间。
三、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
阿 矗术前沿
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蓝轩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金融 专项政策推动下,我国文化金融服务跨越了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从起步成长到渐 成体系的过程。在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融合的过程中,文化金融发展呈现出政府 驱动性、创新性、高风险性和滞后性的特征,形成了我国金融市场中的特殊存在。 在因新冠疫情下提振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需从文化金融的发展脉络和特征出发, 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强文化财政政策和文化金融政策 的协调配合,优化文化金融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实现新一轮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 力支持。
(二)文化金融发展具有创新性 金融创新是对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是金融发展的动力源泉。 金融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而实现的文化金融创新,既是金融创新的深化,也是文化 创新的延伸。文化金融发展的滞后性,以及文化企业轻资产的特性和大众化的产 品特征,决定了文化产业是最需要金融创新的领域,同时也是最富于金融创新潜力 的领域。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金融实践的不断推进,文化资源在与金融资源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 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这是针对文化金融发展的首个专门性政策文件, 表明文化金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已取得应有地位。2011年年末召开的十七届六 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建设作为党的中央全会的主题,提出要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金 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此后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 的意见》等政策,再次为文化金融发展加码。这一阶段的文化金融发展可从以下几 个方面梳理: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新时代下,文化产业也更加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有必要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新时代下,我国文化产业需要更多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1.2 问题意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发展不平衡。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均衡现象。

一些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快,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却依然薄弱,造成了文化资源不均衡分布的局面。

二、文化产品单一。

我国文化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以传统文化产品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

传统文化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魅力,但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人才不足。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不足,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文化产业市场的逐渐开放和竞争加剧,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如何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 正文2.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产业规模方面,我国文化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涵盖了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娱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近年来,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包括网络文化、游戏产业、数字出版等,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自检报告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自检报告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自检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已经逐步完善,金融文化建设也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已经成为各方共识。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推进金融文化建设工作,我们委托专业机构对我国金融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自检,并制作了以下报告。

一、金融文化建设的现状1. 金融知识普及程度不高:尽管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但是普通民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仍然有待提高。

部分民众缺乏金融知识,容易受到各种金融陷阱的诱惑。

2. 金融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在金融服务方面,城乡和各个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设施不完善,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3. 金融诚信意识不强:一些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不够重视诚信经营,存在乱收费、误导销售等现象,损害了金融行业的良好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1. 金融理念不够先进:部分金融机构仍存在重利轻风险、短期行为主导等问题,缺乏长远规划和稳健经营的理念。

2. 金融服务不够贴心:金融服务过程中,有些机构过于注重营销手段,忽视了客户真正需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服务漠视现象。

3. 金融创新不够规范:一些金融创新产品存在风险较大、风险揭示不充分等问题,需要更加规范和透明。

三、改进措施1.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建立全民金融教育体系,提高民众对金融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2.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金融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水平。

3. 强化金融诚信建设:加强金融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完善金融市场秩序,增强金融行业的诚信意识。

四、总结金融文化建设是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关乎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我们要不断加强金融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金融文化,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增强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感,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通过这份自检报告,能为相关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共同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建设工作。

我国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作者:张雪凝杨文理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21年第09期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对社会承诺的形象和追求理念的结合(蒙宇,2003),具有激励、导向、约束、协调等作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Schein,1997)。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金融业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金融企业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以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赢得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国内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尝试提出了建设优秀金融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金融企业是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的企业,信用是其文化核心,效益性、规范性和安全性是金融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企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特色的文化体系和鲜明的文化形象。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客户为先的营销文化。

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始终围绕人和产品来进行,“以客户为中心”已经成为金融企业公认的经营宗旨之一,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将“服务客户”作为首要使命,中国民生银行将“服务大众、情系民生”作为核心价值理念,广发证券将“客户至上”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

同时,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金融企业在经营中通常摒弃“一刀切”式服务,在对客户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化、个性化服务战略,例如招商银行的“因您而变”、兴业银行的“客户分层管理”等,均力求通过建立差异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效。

二是稳健为纲的风险文化。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面临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多种风险,且各种风险往往错纵交织。

金融企业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风险管理文化是金融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稳健”几乎成为所有金融企业价值观的关键词,形成了成熟稳健防控风险的文化底蕴,如中国农业银行的“稳健行远”“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理念等。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摘要】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策支持不足、金融机构参与度低以及融资难度大。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建立专门金融产品,以及加强金融监管。

这些政策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存在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也有利于培育文化产业金融投资环境,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将进一步完善,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政策建议的实施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支持、问题、政策建议、政策支持、金融机构、融资难度、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参与、建立金融产品、加强监管、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不足。

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支持逐渐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完善。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不足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方面。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理念陈旧、操作不够灵活等现象,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无法有效支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金融支持作为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金融支持,可以促进文化产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加快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步伐,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金融与文化产业渐进式融合的“三步走”战略

金融与文化产业渐进式融合的“三步走”战略
运 用科 学 的手 段 对 文 化 企 业 及 文 化 产 业 进 行 资 质 认 定 、
的模式 、 功能 、 方式 和水 平等方 面均无法 与文化产业 的需 企 业 等 机 构 建 立 服 务 文 化 产 业 的 有 机 金 融 联 动 服 务 平 求高效对接 ,还存 在一些 阻碍金融与文化产业高效对接
HAI NAN F I N AN C E
资 信息的成本和金融机构搜寻投资项 目的压力 。相关 单 业 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 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 发展奠定 良 位 如金 融机构 、 文化龙头企业 、 政府部 门、 科教 院所 、 行业 好 的产 业 高度 和 深度 基 础 。 协会 、 新 闻媒体 等多部门通力协作 , 促进文化要素与文化 资 源的顺 畅流动 、 广泛集 聚和高效利用 。



步走 : 近期的金融与文化产业水平对接
服务拓展 , 发 展 供 应 链 金 融 。 金 融 服务 风 险控 制 方 面 , 应
金 融 与 文 化 产 业 的 对 接 涉 及 到 金 融 服 务 业 和 文 化 产 业两个部 门 , 仅 仅 依 靠 单 一 领 域 的功 能 提 升 和 拓 展 无

个 新 的 台阶 实现 一 体 化 互 动发 展 。
关键 词 : 文化产业 ; 金 融产 业 : 产 融结 合
中 图分 类 号 : F 8 3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9 0 3 1 ( 2 0 1 3 ) 0 3 — 0 0 8 2 — 0 4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9 0 3 1 . 2 0 1 3 . 0 3 . 1 9

金融与文化产业

金融与文化产业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经济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则迫切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

文化软实力也成为国力的一大体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体现,并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实施“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实现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

究竟文化两字包含着哪些意义呢?文化产业是一个“在历史上拓展多变、多维度、多层次、富于包容性的综合概念”。

2000年中央文献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我国文化产业在十年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实践的拓展,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因其文化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它与其他多个产业领域交叉或重叠,因此对“文化产业”的阐释也是多样的。

在金融领域方面,基于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文化产业的内涵、文化产业的经济地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相关政策的研究,成为业内研究的课题。

国民经济中,文化与金融处于核心杠杆的位置,其发展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特征。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文化产业重新崛起,但由于其尚处于摸索阶段,并且经常处于资金不足的不良状态,所以常常受到相当大的制约,因此如何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健康和谐发展成为这个时代新的主题。

清廉文化与金融领域的融合

清廉文化与金融领域的融合

清廉文化与金融领域的融合清廉文化和金融领域,听上去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讲的是做人做事要有底线,一个讲的是怎么赚大钱,怎么让资本流动更顺畅。

但你要说它们之间没有交集,那就大错特错了。

清廉文化跟金融领域的融合,简直是个“黄金搭档”,它们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你想啊,金融这个行业,日复一日,钱进钱出,账面上一堆数字,表面看上去啥都不带感情。

但背后充斥着无数的选择和决策。

每一笔投资、每一项贷款,每一张股票买卖,背后都藏着人心。

说白了,金融其实就是在跟人打交道。

你要是见到某个银行职员或者投资经理,你会发现他们的眼神可不是只看数字,他们的眼神里透着一种“我懂你”的感觉。

这种微妙的信任,往往比任何一张合同更有价值。

换句话说,金融和清廉文化,简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清廉文化教我们做事要有原则,讲究诚信,不徇私情。

这不正是金融行业最需要的吗?你想,要是金融行业里的人都只想着怎么在短期内“捞一票”,那这个行业早晚要崩塌。

别看现在大家都觉得股市跟赌场没啥区别,实际上要是没有基本的诚信和清廉,金融市场就真的是个“大染缸”了。

试想一下,如果金融界的人都按照“贪污,吃里扒外”的方式做事,市场上的投资人根本就不敢轻易把钱投进去。

大家都知道,金融的核心是信任,没有了信任,再多的钱也不会变成活水。

反过来,清廉文化为金融领域注入的“正气”,不仅能让市场运行得更加稳健,也能让人们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要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是不是有点“理想化”了?毕竟你也知道,金融行业水很深,复杂的规则、各式各样的利益关系,的确容易让人迷失。

可偏偏,这时候,清廉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清廉文化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真正的力量在于引导金融行业中的每个人,去做那些“对得起良心”的决策,去抵制那些看起来“眼前有利”的诱惑。

举个例子,某个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如果只看借款人的信用和资质,而不因为私人关系或好处而做出偏袒,那这就是真正的清廉。

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与优化建议检讨书

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与优化建议检讨书

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与优化建议检讨书文化事业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丰富民众精神生活、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事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在此,我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兴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

文化设施的分布不均衡,导致部分群众难以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2、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规模、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合理,传统的文化产业如出版、影视等占据主导地位,而新兴的文化业态如数字文化、创意设计等发展相对缓慢。

此外,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足,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企业。

3、文化人才短缺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文化人才,但目前我国文化人才队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

在一些基层文化单位,专业人才匮乏,导致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受到限制。

同时,文化人才的培养机制也不够完善,难以适应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4、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挑战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仍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另一方面,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保护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导致一些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5、文化市场监管有待加强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文化市场的监管难度也日益加大。

一些不良文化产品和文化经营活动时有出现,如低俗、暴力、侵权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而文化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监管手段和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治理。

中国文化产业趋势看法

中国文化产业趋势看法

中国文化产业趋势看法中国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化为特征,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品牌为核心,以文化产业链条为支撑,以知识经济推动为基础的一类产业。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文化产业呈现出了多元化、创新化、高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挑战和机遇、政策导向、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创新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呈现出发展迅猛但不平衡的态势。

在发展迅猛方面,中国文化产业的总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创意设计、影视音乐、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蓬勃发展,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新兴领域也逐渐崭露头角。

在不平衡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够均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中小微企业发展困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挑战和机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挑战来自外部竞争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市场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愈加激烈,中国文化产业需要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质量提升等方面保持竞争力。

其次,挑战来自技术发展和创新能力的缺失。

新技术、新媒体等带来了文化产业的新机遇,但同时也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国文化产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文化产业还面临着金融支持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

然而,中国文化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中国将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文化大国战略。

最后,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政策导向中国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

首先,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五融五创开展落实情况汇报

五融五创开展落实情况汇报

五融五创开展落实情况汇报五融五创开展落实情况汇报1. 引言五融五创战略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全面推进五融五创战略的落实,我做了一份关于五融五创战略开展落实情况的汇报。

通过本文,我将针对五融五创战略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详细阐述,以期为您提供一份有价值且全面的了解。

2. 五融五创战略概述五融指的是产业融合、技术融合、人才融合、文化融合和金融融合;五创则是创新驱动、创新型企业、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五融五创战略要求各个领域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 五融五创战略落实情况3.1 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指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协同,通过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我国在推进产业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方面。

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崛起为传统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3.2 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是指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交叉,通过技术整合和创新,促进科技的跨界应用和互联互通。

我国在技术融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物联网与云计算的融合。

这些融合创新的技术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创新驱动力。

3.3 人才融合人才融合是指跨界、跨领域的人才合作与交流。

在五融五创战略中,人才融合被视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引擎。

我国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引进和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了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格局。

人才融合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4 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指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交流,通过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丰富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和深度。

我国一直强调文化自信,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中 国传统节日如何推动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

中 国传统节日如何推动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

中国传统节日如何推动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中国传统节日如何推动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在当今社会,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与金融领域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传统节日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

春节的团圆喜庆、元宵节的花灯烟火、清明节的慎终追远、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中秋节的阖家团圆、重阳节的敬老尊老等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习俗。

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点,也是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有时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和传承。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可以为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方面,金融可以为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产业提供资金保障。

例如,对于传统节日的文艺演出、民俗展览、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项目,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贷款、投资等方式提供资金,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可以为传统节日带来新的活力。

比如,开发与传统节日相关的金融产品,如节日主题的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

这些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金融需求,还能通过与节日元素的结合,增强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和参与度。

要实现传统节日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金融资源向传统节日文化产业倾斜。

比如,设立专项基金,对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项目给予补贴和奖励;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传统节日相关产业。

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

深入研究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发出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金融产品。

同时,简化金融服务流程,为传统节日文化产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

企业则应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商业价值。

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推出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特色产品和服务。

例如,餐饮企业可以在节日期间推出传统节日美食套餐;旅游企业可以设计传统节日主题的旅游线路。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国内外: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研究现状综述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日益交融,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决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这既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

文化产业的内涵是文化,外在形态是产业,产业融合是其本质特征之一。

不仅文化产业内部存在融合发展的趋势,而且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根据收集的资料来看,国内学术界对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产业与旅游、金融、高科技产业融合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之中又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居多,文化产业与制造、建筑、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的研究较少。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对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大多数学者在其论文中都阐明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明显趋势和必然性,并着重提出了二者融合的策略。

李延文在《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之我见》一文中:指出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二者有机融合的发展趋向,分析了二者的融合对推动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二者深度融合的对策: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用足用好各种政策;把人文精神作为文化旅游业的内涵,注重人文关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培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肖凌之在《大力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一文中分析了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必然性,认为一是旅游主体的文化需求;二是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三是旅游与文化呈现深度融合的趋势。

同时提出要着力拓展文化深度融入旅游的渠道:一是要深入挖掘人文历史文化;二是开发提炼民族民俗文化;三是积极发展休闲康体文化;四是大力繁荣文学演艺文化;五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文化。

此外,还要精心打造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旅游产品:首先要构建旅游与文化共融共兴的平台;其次要培育品牌旅游文化企业;再次要打造品牌旅游文化产品;最后要全方位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国目前文化与金融融合现状(一)近年来文化金融合作政策梳理1、人民银行发布政策2、银监会发布政策3、证监会发布政策4、保监会发布政策1、《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2008-10-12 国办发[2008]114号2、《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银发〔2010〕94号主要内容:充分认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的信贷投放;完善授信模式,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建立健全有利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实施效果监测评估。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九日3、《“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化部印发4、《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印发2014年3月17日主要内容:加大财政对文化金融扶持力度,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金融在重点领域的实施,重视金融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推动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发展文化类小额贷款公司,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加大金融支持文化消费力度。

支持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

加强对文化企业上市的辅导培育,探索建立文化企业上市资源储备库,研究分类指导不同类型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

文产发[2014]14号5、《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务院国发〔2014〕13号主要内容:明确支持重点,加大财税支持,强化金融服务,完善服务保障。

6、《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国发〔2014〕10号主要内容:要求塑造制造业新优势,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挖掘特色农业发展潜力,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具体措施是要增强创新动力,强化人才培养,壮大市场主体,培育市场需求,引导集约发展,加大财税支持,加强金融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二)现行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1.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

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

9月、10月、11月连续四次下调基准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6.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

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7.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

以上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其他政策1.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政府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正在实施中);2.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

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3.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4.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全面评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定。

这样,我国已经连续实施两年的“积极加稳健”宏观经济政策搭配格局延续至第三个年头。

2、税收政策2014年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国家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区、行业、企业和业务的发展,或者对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给予照顾,在税法中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有企业所得税优惠、营业税优惠、个人所得税优惠、城建税优惠、房产税优惠等。

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内容有:1、免税对某些特殊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税法规定免征某种税收的全部税款的规定;2、减税对某些特殊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税法规定免征某种税收的部分税款的规定;3、退税税务机关按照规定将已经征收的税款,部分或全部退还给纳税人;4、优惠税率税法在规定某一税种的基本税率的基础上,规定一个或者若干个低于基本税率的税率,对某些特殊纳税人和征税对象按照这种较低的税率征收,作为对其的一种鼓励和照顾;5、起征点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的数额,征税对象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额征税,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6、免征额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部分,凡是规定有免征额的,对免征额部分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部分征税;7、缓缴税款纳税人因资金周转发生困难,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推迟缴纳税款;8、其他如税额扣除等。

最新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的基本原则:促进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环境保护与节能,支持安全生产,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公益事业和照顾弱势群体等,有效地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深圳、海南、珠海、汕头、厦门和上海浦东新区实行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企业所得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

其中,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2008年按18%税率执行,2009年按20%税率执行,2010年按22%税率执行,2011年按24%税率执行,2012年按25%税率执行;原执行24%税率的企业,2008年起按25%税率执行。

原享受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新《企业所得税法》施行后继续按原优惠办法享受至期满为止;对新疆部分地区和西藏等地区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在2010年~2020年期间对在新疆困难地区新办的属于重点鼓励发展产业目录范围内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自2011年起至2020年底,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同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

2.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税收优惠政策。

服务“三农”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对个人或个体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一些涉农项目,如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等免征营业税。

对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的粮食免征增值税,其他粮食企业经营军队用粮、救灾救济粮、水库移民口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免征增值税。

企业从事税法规定的农作物、中药材和林木种植、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牲畜和家禽饲养、林产品采集、远洋捕捞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

对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劳务、托儿所和幼儿园提供养育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对政府举办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学校举办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和职业学校取得的符合规定条件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对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的企业比照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以及教育奖学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对高等院校后勤制度改革后的部分项目收入给予营业税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宣传文化单位,如出版社、演出团体等,给予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

对改革试点地区的文化单位、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免企业所得税。

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动漫产业比照软件集成电路产业给予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医院、诊所以及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

对在我国举办的奥运会、残奥会等大型体育运动赛事的组织者、参与者,在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进口环节关税等方面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对亚运会、亚冬会等洲际赛事以及全国运动会等也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

扶持弱势群体就业、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给予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对吸纳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随军家属以及“两劳”解教人员的企业,给予减免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对上述人员进行自主经营的,免征营业税。

对吸纳“盲、聋、哑、肢体、智力”残疾人员的各类福利企业,定额减免增值税、营业税;对安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员的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给予按残疾职工工资加计扣除的优惠。

对应届大学生自主创业创办的企业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

鼓励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期间,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自2011年1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起征点幅度调整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5000 元~20000元;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元~500元。

营业税起征点的幅度调整为: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5000元~20000元;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300元~500元。

3.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技术研发与转让,实施了免征营业税,免征或者减征企业所得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政策。

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实施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如特定建材产品、风力发电、抽采利用煤层气等,及其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为主要原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实施了增值税免征、即征即退、先征后返,免征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的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