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考前模拟练考前模拟练三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三)
专题强化练(十三)自然地理第一组选择题仿真练(一)一、选择题(2019·衡水金卷四)下图是2019年10月22日某区域气压形势图(粗线),细线表示某地理事象的非等间距等值线,读图,完成1~3题。
1.推想图中乙地旁边的数值“125”表示的是()A.海拔高度B.风速C.降水量D.蒸发量2.图中甲地数值可能是()A.1 016 B.1 008C.1 024 D.293.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A.中心降水量最大B.可能向东北方向移动C.中心位置可见烈日当头D.顶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解析:第1题,图中的乙地旁边位于低压系统旁边,低压盛行上升气流,中心旁边降水量大,故数值“125”最可能是降水量,选C。
第2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区域有上升气流,因此甲地应当处于低气压旁边,甲的数值应当是较小的那个数值,据此选B。
第3题,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位于乙地旁边,为低压系统,北半球的低压系统气流呈现逆时针方向移动,结合选项选B。
中心旁边降水量最大;中心位置盛行下沉气流,但不行能烈日当头,底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据此,A、C、D错。
答案:1.C 2.B 3.B(2019·银川一中模拟)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3 000 mm。
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 080~1 590m)环绕湖泊的景观。
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 mm,全年蒸发量1 261 mm。
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
据此完成4~6题。
4.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A.降水B.地下水C.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5.苏木吉林湖()A.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D.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6.探讨表明,苏木吉林湖区的蒸发量远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平均蒸发量,其主要缘由是湖区()A.多阴雨天气B.植被茂密C.风速较小D.海拔更高解析:第4题,苏木吉林湖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理论上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但据图可知,湖泊补给量在一年中比较稳定,在众多河流补给方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所以B正确;解除其余选项。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练选择题专项练3
选择题专项练3(2024·陕西渭南二模)积雪具有气温调整功能。
中国西部及东北部大部分区域在冬、春季有大量的积雪覆盖。
探讨发觉,积雪对气温调整功能最强的地区在青藏高原,而不在东北地区。
据此完成1~3题。
1.在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积雪首先影响了( )A.地面对太阳辐射的汲取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汲取C.地面对大气辐射的汲取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汲取2.不同年份,东北地区积雪对气温调整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积雪的( )A.厚度B.日数C.紧实程度D.溶化速度3.与东北地区相比,青藏高原上积雪对气温调整功能更强的主要缘由是( )A.白昼较长B.风力较强C.年均温较低D.太阳辐射较强(2024·江西南昌二模)太阳能生态路灯在我国乡村得到广泛应用,新疆等西部地区生态路灯更是采纳太阳能与风能双重供电,以实现“光风互补”。
下图示意某日江西一处太阳能路灯蓄电池充电和供电过程。
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日期可能是( )A.3月1日B.5月1日C.10月1日D.12月1日5.城市中心区路灯较少采纳太阳能供电的主要缘由是( )A.电力供应足够B.照明需求不大C.休憩用地偏多D.建筑高大密集6.新疆生态路灯对风电依靠较大的时间是( )A.夏季,阴天B.夏季,晴天C.冬季,阴天D.冬季,晴天(2024·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模)炎炎夏日总少不了雪糕的陪伴。
如今的夏天,成了各路“网红”雪糕争奇斗艳的舞台。
纵观整个雪糕市场,动辄几十元甚至三位数的价格,让广阔消费者大跌眼镜。
据此完成7~8题。
7.“网红”雪糕的出现干脆体现出( )A.消费习惯的不同B.科学技术的进步C.消费思维的差异D.生活水平的改善8.“网红”雪糕要有长久的生命力,取决于( )A.情感需求B.产品配料C.包装营销D.品质口味(2024·广西南宁二模)壶穴是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微观地貌,常形成于落差较大的急滩上,是形似壶形、内壁较光滑的基岩凹坑。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三水循环和洋流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三水循环和洋流(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1福建宁德高三模拟)屋顶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图为某城市屋顶花园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屋顶绿化少见高大乔木的原因是( )A.乔木易滋生蚊虫B.易影响室内采光C.屋顶水分不足D.屋顶承重有限2.屋顶绿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降低湿度,减少降水量B.截留雨水,缓解内涝C.增加下渗,提高地下水位D.减弱光照,减少蒸腾(2021湖南湘南八县联考)河流一般沿着山谷流淌,甲河流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某科考队从观音峡溯源而上至沥鼻峡考察发现:甲河流连续切开川东平行岭谷(四川盆地东部平行排列的山脉和谷地)的数道山岭,形成了一组“小三峡”。
下图为甲河流“小三峡”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材料判读,甲河流最可能是( )A.汉江B.嘉陵江C.湘江D.金沙江4.甲河流图示河段( )A.流量季节变化较大B.流向自东北向西南C.冬春季可能有凌汛D.有冰川融水的补给5.推测甲河流图示河段“小三峡”形成过程是( )A.山地隆起—流水下切—河流发育B.河流发育—流水下切—山地隆起C.河流发育—山地隆起—流水下切D.山地隆起—河流发育—山地断裂(2021广东二模)我国某地气候干旱,土壤质地粗,含盐量高,主要生长耐旱耐盐的柽柳。
该地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生态灌水。
研究发现,秋季该地自地表向下2米深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先增后减,出现明显的“湿层”。
下图示意该地地下水埋深曲线和每日降水总量的月变化。
据此完成6~8题。
6.该地最大规模的一次生态灌水是在( )A.3月B.5月C.9月D.12月7.5—8月地下水位的变动主要由于( )A.气温回升B.植被蒸腾C.空气干燥D.渗漏损失8.秋季土壤“湿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蒸发减弱B.生态灌水C.下渗积累D.毛细上升(2021福建漳州适应性测试)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4部分综合训练3
综合训练三一、选择题(2019·山东省德州市测试) 抚养比是指在某一地区的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数之比,用以反映该地区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大小。
读长三角和川渝地区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图。
完成1~2题。
1.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的原因有( )①婚育年龄提高②养育子女的成本高③总人口数量大④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造成川渝和长三角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两地自然环境差异B.经济水平差异引起的人口迁移C.全国“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D.社会福利和养老基础设施的差异解析:第1题,由图中长三角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判断,长三角地区少年儿童比重低,其主要原因是婚育年龄提高、养育子女的成本高和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使得出生率降低,故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
选B。
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川渝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大于长三角地区,同时川渝地区少年儿童比重较大,自然增长率比长三角地区高。
这说明有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迁出才使得川渝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迁移的原因是经济水平差异。
故选B。
答案:1.B 2.B(2019·湖南省益阳市模拟)江苏省苏北平原某县2017年改变传统农业种植结构,种植鲜食玉米。
自3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一年可种三茬。
每茬玉米生长期约90天左右,较传统玉米生长期短20余天。
该县玉米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运作,线上线下销售,已经进入了全国市场,有时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据此完成3~5题。
3.相对于该地传统作物种植,鲜食玉米( )A.单位面积产量高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D.土地利用率高4.鲜食玉米生长期较传统玉米短,其原因主要是( )A.品种优良B.提前采摘C.土壤肥沃D.技术先进5.该县鲜食玉米的种植方式最可能为( )A.轮作B.间作C.套种D.连作解析:第3题,相对于该地传统作物种植,鲜食玉米线上线下销售,有时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高考地理备考模拟试题
高考地理备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城市是巴西的首都?A. 巴西利亚B. 里约热内卢C. 圣保罗D. 巴西亚那2.下列哪个国家不是北美洲的成员?A. 美国B. 加拿大C. 墨西哥D. 巴拿马3.下列哪个大洲人口最多?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4.阿拉斯加是属于哪个国家的地区?A. 美国B. 加拿大C. 俄罗斯D. 澳大利亚5.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A. 澳大利亚B. 新西兰C. 印度尼西亚D. 纽埃6.下列哪个城市是埃菲尔铁塔所在地?A. 巴黎B. 伦敦C. 罗马D. 柏林7.泰山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A. 山东省B. 河南省C. 江苏省D. 湖南省8.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流经的洲所有下列哪一个?A. 非洲B. 亚洲C. 欧洲D. 南美洲二、填空题9. 中国的最大淡水湖是 ____________湖。
10. 长江发源于 ____________。
11. 南美洲最高峰是 ____________山。
12. 非洲最高峰是 ____________山。
13. 印度的首都是 ____________。
14. 北京的经纬度分别是 ____________。
15.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6. 请简要解释地理位置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地理位置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地理位置决定了国家的战略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比如,位于欧洲中心的法国,地理位置优越,使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另一方面,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国家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
比如,位于石油资源丰富地区的沙特阿拉伯,依靠其优势地理位置开展石油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17.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四大直辖市及其特点。
中国的四大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政治中心,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是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之一。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仿真模拟卷6份
11+2仿真模拟卷11+2仿真模拟卷(一) (1)11+2仿真模拟卷(二) (8)11+2仿真模拟卷(三) (15)11+2仿真模拟卷(四) (23)11+2仿真模拟卷(五) (29)11+2仿真模拟卷(六) (36)11+2仿真模拟卷(一)(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1~3题。
1.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A.2012年B.2010年C.2000年D.1995年2.由图可知,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B.总量呈下降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呈增长态势3.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①出生率趋于回升②老龄化程度降低③死亡率趋于上升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第1题,分别计算出黑龙江省和全国同期的自然增长率。
对比可知,1990年相差2.7‰,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故2010年相差最小。
第2题,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总量呈增长态势。
第3题,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数量将会增多,进而导致出生率回升,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公共资源的压力增大,死亡率趋于下降。
答案 1.B 2.D 3.C近年来,许多国家把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截止到2011年11月,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已经形成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格局。
读中国低碳城市分布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低碳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有差别B.均位于经济发达的地区C.所在地区能源矿产十分丰富D.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5.重庆市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应重点发展的是() A.低碳建筑B.低碳生活C.低碳工业D.低碳交通解析第4题,图中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覆盖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珠三角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深圳、珠海所在的珠三角地区重化工业不发达;由于各城市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发展条件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故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也有差异。
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核心考点练3地方性分异规律
核心考点练3地方性分异规律(2022·山东潍坊期末)泰加林即寒温带针叶林,冷湿是其生长的必要条件。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0.3~0.7米)上生长着大片泰加林,主要树种是高大的兴安落叶松。
下图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的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泰加林分布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太阳辐射②冬季风③地形④河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调查发现,在大兴安岭北部有些地方的泰加林树木出现自然倒伏现象,这些地方很可能()A.永久冻土层埋藏深B.气温升高趋势明显C.降雪过多使树冠积雪多D.雨水或河水浸泡时间长(2022·河北唐山检测)菲律宾薄荷岛上有大量石灰岩圆锥状山丘,高度约40~120米,山上长草、山下长树,山体形似草堆,每年有一两个月“草堆”干枯,转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
甲图为“巧克力山”景观图,乙图为薄荷岛气候资料统计图。
据此完成3~4题。
3.薄荷岛“草堆”干枯,咖啡色最鲜明的月份是()A.12月至次年1月B.4~5月C.6~7月D.9~10月4.石灰岩圆锥状山丘上树木少的原因是()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B.岩溶地貌,土壤过湿C.流水侵蚀,土壤瘠薄D.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2022·皖豫名校联盟联考)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主要受南亚季风控制,是我国热带地区保存有较典型和最大面积热带森林的区域。
在自然状态下,该地区一些地方的植被出现了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现象(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灌木—草甸,但在个别山区却存在植被分布呈逆向更替的情况,这就是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下图为西双版纳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据此完成5~7题。
5.该地区未发育山地落叶阔叶林的根本原因是()A.海拔低B.相对高度小C.纬度低D.坡度陡6.热带山地雨林的凋落物产量在4月达到峰值,且以凋落叶片为主。
高考二轮复习地理试题(老高考新教材) 滚动突破练三
滚动突破练三(2023·湖北武汉4月调研)我国乌兰布和沙漠正在开展菌草种植、沙漠土壤化改造、葡萄产业等生态实践。
某科研团队将自主研发的植物纤维黏合剂施加到沙子间,使沙漠表层的沙子“土壤化”。
下图示意沙漠种植实验区。
该团队的沙漠实地种植试验证实,“土壤化”的沙子非常适宜某些植物生长,并且具有很强的抗风蚀能力。
据此完成1~3题。
1.有学者认为未改造的沙漠土不是土壤,主要依据是()A.几乎不含水分B.矿物质含量少C.空气含量太少D.有机质含量少2.经该团队改造的土壤具有较强的抗风蚀能力,主要原因是()A.减少散状颗粒B.增加土壤水分C.减少土壤空气D.改变地表起伏3.与普通土壤相比,种植试验区的植物根系异常发达,原因最可能是()A.有机质含量高B.育种技术先进C.土层松散透气D.光照时间超长(2023·河南信阳第二次质量检测)国内研究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认为是收缩型城市。
东北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失速”、投资下滑等因素,人口不断流失,成为我国城市收缩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
据此完成4~5题。
4.东北地区收缩型城市多为()A.资源枯竭型城市B.位置偏远型城市C.被动虹吸型城市D.产业变迁型城市5.收缩型城市今后发展的关键是()A.加大资源开发,推动工业发展B.改善交通,构建立体交通运输网C.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2023·浙江台州二模)有专家建议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由“单线”变“双线”,修建西干线,将东线部分水量分流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再经该工程调入白洋淀。
后续再由白洋淀北调水量到北京。
下图为华北平原三大调水工程路线图。
据此完成6~7题。
6.南水北调东线“双线”方案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受水区()A.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质的要求提高B.沿线不合理用水导致盐碱化严重C.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发生变化D.人口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激增7.将东线水引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对雄安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提高供水稳定性B.扩大用水广泛性C.缓解输水矛盾性D.维持生物多样性(2023·湖南邵阳三模)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历史机遇,发挥特色优势,福建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实现产业转移的同时助力产业结构的升级。
2024浙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五年高考考点1大气环流(2022广东,9,3分)某研究统计了50°N 以北地区1979 —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题。
频数(次)=20~40 —40~80 —80~120 =120~160 —160~200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答案 A(202 1浙江 1 月选考,11—12, 4分)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下面两题。
2.图中( ) 蔬甲垂真气流水平气流乙章jm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答案 C3.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答案 B(2020 浙江1月选考,10,2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题。
4.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 C(2020浙江1月选考,25,3分)海陆间常常存在气温差异。
T1、T₂分别为亚欧大陆东、西海岸海陆间平均气温差(T1、T2取绝对值)。
下图分别为1月和7月△T 沿经向分布折线图(图中△T 为T₁与T₂差的绝对值)。
完成下题。
1月5.1 月亚欧大陆45°N 以北,△T 较大的主要原因是①亚洲低压与大洋副热带高压形成热力差异②北大西洋暖流增加西部海岸温度③大陆中部高原的存在缩小了东西沿岸温差④季风影响了东部陆地与海洋间温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7月( )(2020 江苏单科,8,2 分)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 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素能提升提升训练(二)
提升训练(二)一、选择题(共16小题)(2023·四川遂宁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
完成1~3题。
1.该区域①②③④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B )A.④③②①B.③②①④C.③②④①D.①②③④2.该区域泥岩层厚度较黄土层小,主要是因为泥岩层( A )A.形成时的堆积作用弱B.形成后的侵蚀作用强C.形成时的侵蚀作用强D.形成后的堆积作用弱3.推测该区域经历的地壳抬升次数至少有( C )A.1次B.2次C.3次D.4次【解析】第1题,根据沉积岩层“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岩层在上”的岩层沉积规律,可推知③岩层比②岩层形成早,②岩层比①岩层形成早。
根据“侵入者形成晚,被侵入者形成早”的岩层形成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④岩层入侵了①、②、③岩层,可推知④岩层形成最晚。
故四类岩层按照形成早晚排序依次为③②①④,选B。
第2题,沉积岩层的厚度大小,主要与形成时的堆积作用强弱和形成后的侵蚀作用强弱有关。
该区域泥岩层厚度较黄土层小,可能是因为形成时的堆积作用弱,沉积物厚度小,也可能是因为形成后的侵蚀作用强,导致岩层厚度减小。
结合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泥岩层呈水平状分布,没有侵蚀面存在,而黄土层地表崎岖不平,有侵蚀面存在,说明形成后泥岩层没有遭受明显的侵蚀作用,而黄土层形成后反而遭受了较强的侵蚀作用,只可能是泥岩层形成时的堆积作用弱,A正确。
第3题,区域地壳抬升会造成侵蚀作用加强从而形成侵蚀面,侵蚀面的数量与地壳抬升次数相同,即一个区域有多少个侵蚀面就反映出该区域经历了多少次地壳抬升。
结合图示信息,图中有3个侵蚀面(其中页岩表层的侵蚀面因为断层而错位,属于同一个侵蚀面),由此推测该区域至少经历了3次地壳抬升,C正确。
(2023·安徽亳州模拟)2023年1月24日凌晨,山东烟台受寒潮影响,出现罕见的“雷打雪”现象。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气团交汇产生强对流天气,并在降雪过程中伴有雷电的天气现象,其发生与风速、风向、温度露点差(温度与露点的差值,温度露点差越大,湿度越小,当温度露点差接近0 ℃时,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近似饱和状态)等气象要素的短期变化密切相关,下图示意烟台该次“雷打雪”事件发生时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状况。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3
一、选择题(·四川文综)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北美大陆地处9°N以北地区,因此在0°~9°N之间不可能出现降水,可排除A、B选项;北美大陆的西岸,南段受东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量大,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降水量最少,再往北30°~40°N地区由于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降水量有所上升。
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 C2.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M对应地位于热带,降水不是最多,故可确定①曲线表示南美洲西岸,M地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年降水量少。
答案 D3.(·银川模拟)读下图,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为暖气团②乙的气流性质为温暖湿润③该天气系统为冷锋④过境带来连续性降水⑤可能形成北方夏季的暴雨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解析冷空气的密度较大,因此位于锋面之下的甲为冷气团;图中的乙为温暖湿润的暖气团;此时,冷气团的势力强,该天气系统为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冷锋过镜形成的;冷锋过境带来的降水持续时间不长。
答案 D(·浙江名校联考)下图为1961~2010年浙江省年降水量距平逐年变化图(单位:mm),读图回答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61年以来,浙江省降水量呈周期性的波动变化B.1961年以来,浙江省降水量最少的10年是1991~2000年C.2010年,浙江省平均气温可能达到21世纪以来的最大值D.2002年,浙江省日照时数可能低于常年平均值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省有的年份降水量比平均值大,有的年份比平均值小,但是其变化并没有固定的周期,所以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少的10年是1961~1970年,B错误;题目所给材料仅涉及降水,与气温无关,所以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2002年浙江省降水量明显比常年平均值大,则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相对较强,所以可以判断2002年浙江省日照时数可能比常年平均值低。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综合训练(三)
选择题综合训练(三)一、单项选择题(2013·杭州模拟改编)读“2013年6月某日地球日照图”及“某卫星绕地球运动轨迹示意图”,回答12题。
1. 此时北京时间是( )A. 3:20B. 15:20C. 2:00D. 14:002. 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90分钟。
从上述时间开始,该卫星连续飞行四圈后,图中最靠近晨线的城市是( )A. 甲B. 乙C. 丙D. 丁(原创题)读2013年某日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34题。
3. 图中甲天气系统的势力在增强,而乙天气系统正在南辙,该日最可能位于( )A. 1月B. 4月C. 9月D. 11月4. 此日,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华北地区风沙肆虐B. 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C. 东北地区寒冷干燥D. 台湾海峡地区盛行东北风(原创题)右图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该地区( )A. 山麓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B.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 自然带垂直分异显著D. 沿岸为暖流流经6. 下列关于R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 水面宽度一年中夏季最大D. 自上游向下游流速逐渐增加(2013·临沂期中改编)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78题。
7. 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长期B. 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C. 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D. 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8. 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B. 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C. 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步伐D. 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2013·聊城模拟改编)读下图,回答910题。
江苏省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Word版训练 26+3+4选2仿真模拟卷3
26+3+4选2仿真模拟卷(三)(限时:100分钟满分:120分)【命题报告】本套试卷是在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依据最新《考试大纲》命制而成的。
试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套试卷原创度高,既注重知识的主干性和覆盖面,又充分发挥了地理图表的功能,符合高考对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2014年的高考复习备考有重要的检测作用。
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其中②③④为城镇),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A.500米B.900米C.1 100米D.1 400米2.站在①处的人能直接看到的地点有()。
A.甲村、虎山山顶B.②③镇、乙村C.④镇、龙山山顶D.虎山山顶、④镇3.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M线B.Q线C.P线D.N线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乙村的海拔在200~4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位于①地的西北方向,其海拔在1 000~1 200米,故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介于600~1 000米。
第2题,两点之间能否直接看到,关键是两点之间是否有障碍物。
据图可以看出,甲村位于①处所在山谷的下方,故可以在①处直接看到甲村;虎山山顶的海拔与①处相似,故虎山山顶也能被①处的人看到;龙山海拔较高,④镇由于龙山的阻挡;乙村位于山谷中,且与①处之间有山脊,①处与②处之间有虎山阻挡,故龙山山顶、④镇、乙村、②处都不能被站在①处的人看到。
第3题,据图可知,M、N、P、Q四条公路线中N 线所经地区地势平坦,线路较短,连接较多的城镇。
答案 1.B 2.A 3.D下图为30°N附近海平面某月气压示意图(单位:hPa)。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3)海岸地貌
(3)海岸地貌下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貌为()A.海蚀柱B.海蚀平台C.海蚀崖D.沙堤2.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送别角(40°30′S,172°41′E)是一处似象鼻山造型的岩礁,这里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北端。
下图示意送别角地貌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塑造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海浪侵蚀4.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送别角地貌可能演变为()A.海蚀崖、海蚀柱B.海滩、滩涂C.海蚀穴、离岸堤D.沙坝、沙嘴山东乳山市白沙口湾水深约2米,因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
距今约5~1万年前,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潟湖也随之形成。
1984年,为阻挡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顺着潟湖出口修建了350米长的丁坝。
下图为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古海蚀崖形成的原因是()A.潟湖潮流不断侵蚀砂质海岸B.东南向盛行风不断侵蚀砂质海岸C.东南向海浪不断侵蚀基岩海岸D.流速快的白沙滩河侵蚀基岩海岸6.修建丁坝后潟湖面积会变小,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丁坝提高潮流通道进出潮流速,利于潟湖淤积B.丁坝降低潮流通道进出潮流量,利于潟湖淤积C.白沙滩河携带泥沙持续输入,三角洲不断萎缩D.东南向盛行海浪侵蚀白沙滩沙坝,使沙坝北移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崂山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海蚀柱,岩石表面呈现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景观。
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A.岩石坚硬度不同B.山脉的走向不同C.海水运动方向不同D.岩石新老关系不同8.推测未来图示地区海蚀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海蚀崖逐渐向南推移B.海蚀崖所处高程逐渐增大C.海蚀平台逐渐消失D.海蚀崖与海蚀柱距离变小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格雷科国家公园,拥有壮观的石灰岩海岸地貌,崖壁陡峭,且发育有天然拱桥。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实训学案3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实训学案3策划编写:邵振兴【典例】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时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下图中的( )(2)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B.巴西C.新西兰D.英国金太阳二轮资料 P1 诊断3【练一练】我国北方某中学从2013年10月11日起使用冬季作息时间表,并计划待到昼长恢复到与此日等长时再重新使用原作息时间表。
回答1~2题。
(1)按该计划重新使用原作息时间表的日期应在2014年( ) A.2月25日前后B.3月4日前后C.3月20日前后D.4月5日前后(2)两次作息时间调整的日期,出现的地理现象相同的是( )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B.地球公转速度C.气温高低D.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寒带不同纬度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3~4题。
3.若为极昼现象,则T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大约在A.3月21日 B.4月22日C.5月23日 D.6月22日4.除极昼现象外,还可以表示哪些现象①极夜②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③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④极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
读后回答5~6题。
5.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丁6.判断甲地位于丙地的 (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送给你们的话: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典例】答案(1)A(2)D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点,一是日期分界线与太阳光照图,二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切入点是读懂图示中关于日期分界与昼夜半球的含义。
第(1)题,根据题干,可知零时区时间在2012年7月27日19时12分时,全球两个日期(7月27日与7月28日)的分界线是180°与0时所在经线,即72°E向东至180°之间为7月28日,其余范围为7月27日。
郑州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水体的运动规律C卷(模拟)
郑州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水体的运动规律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58分)1. (6分) (2017高一下·黄冈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洋流的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 . 甲向南流,增温增湿B . 乙向南流,降温减湿C . 甲向北流,降温减湿D . 乙向北流,增温增湿(2) a、b两地的气候特征是()A . a地夏雨冬干,冬寒夏热B . b地夏雨冬干,冬暖夏凉C . a地全年多雨,四季如春D . b地全年少雨,终年炎热2. (4分) (2018高一下·梅河口开学考) 读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塑造黄河三角洲的环节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若此图表示某海域大洋环流示意图,则该海域位于()A . 北半球中高纬海域B . 南半球中高纬海域C . 北半球中低纬海域D . 南半球中低纬海域3. (4分)(2016·石嘴山模拟) 基流是地下水补给进入河水中的部分,其径流量较为稳定,为河川的基本流量;它在维持河道生态、提供枯水季节供水中作用显著。
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
下表为40年间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相关数据,根据表中数据的相关性判断,黄河源区河流径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时间降水量(mm)平均气温(℃)基流(108m3)基流指数1961~1970年638-0.981360.641971~1980年649-0.611380.661981~1990年681-0.401500.631991~2000年6420.111160.67A . 气温变化B . 降水量变化C . 基流指数变化D . 植被变化4. (4分)下图为某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PQ线位于()A . 北半球、东半球B . 南半球,东半球C . 北半球,西半球D . 南半球,西半球(2)下列选项中,属于X所在国的是()A . 悉尼歌剧院B . 富士山C . 好望角D . 自由女神像(3)下列关于Y地所在国的描述,错误的是()A . 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 . 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国之一C . 西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经D . 是世界主要的羊毛生产和出口国之一5. (4分) (2016高一上·漳州期末) 图为我国某水库一年中入库水量和出库水量的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前模拟练三一、选择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有940万考生参加了2017年高考。
下图示意2005年以来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单位:万人),据此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以下年份中我国新生儿数量最多的是()A.1987年B.1990年C.1995年D.1999年2.图示时段内,持续上升的是()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人口总数3.2008-2013年,我国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会导致()A.人口性别比失衡B.补课培训机构萎缩C.劳动力数量减少D.社会负担明显加重(2019·景德镇质量检测)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螺旋状地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
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
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北美大西洋300 m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
据此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气旋中心“暖心”的最高气温与冷空气最低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 A.9.9 ℃B.12.9 ℃C.13.9 ℃D.14.9 ℃5.甲地未来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A.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B.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C.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D.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2019·深圳二调)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下图是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图。
据此回答6~8题。
6.目前,广东省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是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且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数量大B.产业链长、供应商多C.对市场依赖性大D.对机场和港口依赖性大7.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A.“科技+制造+金融”产业融合B.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C.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产业D.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和现代物流业8.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最有效的措施是()A.完善高速公路运输网B.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C.扩大香港、深圳、广州国际机场的吞吐量D.扩大香港、深圳、广州集装箱港的吞吐量下图示意某地垂直于构造线(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大的断层线等)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图中数字为地层编号(⑤为花岗岩)。
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a、b、c三处()A.a、c两处地质构造线都呈东南—西北走向B.a处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C.b处附近多泉水出露,不宜建设大坝D.c处向斜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成谷10.⑥可能是()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11.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侵入B.断层作用C.沉积作用D.褶皱隆起二、非选择题12.(2019·大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8月份,山西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一处位于海拔1 300 m、坡度40°的南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JLS149#号桩出现42 m外露。
为防止管道外防腐层长期暴露以致降低使用寿命,需要及时对管道进行覆盖。
下图为该次水土流失和管道覆盖工程示意图。
示意图中所用生态袋是由优质塑料原料制成的网格状袋子,具有透水透气不透土的特性。
在工程中,就地取土或其他填充物将生态袋填装满后,码砌到高陡山坡地表,用以防治水土流失。
从施工后至2017年7月,近一年的监测,生态袋覆盖区达到“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预计5~7年后,该工程所用“生态袋”将发生大批量破损,需在破损前补种灌木等树种。
(1)说出短时强降雨后吕梁山区河流的水文变化。
(2)分析上述工程所选草种需具备“常年耐旱”特性的原因。
(3)指出监测人员得出“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的依据。
(4)说出后期补种灌木等树种的目的。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市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之一。
截至2017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2 418.33万人,城镇化率达81%。
多年来,上海市的城市空间一直以较高的速度扩展,特别是自1990年浦东开发以来,上海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表为上海市2005—2015年建成区内部不同建设面积一览表(单位:万m2)。
(2)说出上海市社会功能空间用地的变化特征。
(3)简析上海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影响。
14.(2019·惠州模拟)人类干扰活动,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等已超出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显著增加。
下图示意2013年及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分布状况。
据图说出2013—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考前模拟练三1~3.解析:第1题,在正常情况下,高三学生参加高考的年龄为18岁,由此可知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年份往前推18年就是新生儿数量最多的年份;读图可知,2008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最多,往前推18年就是1990年,故选B。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图示时段内,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我国的人口总数是持续上升的,故选D。
第3题,2008-2013年,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呈减少趋势,高考的竞争程度减弱,前往培训机构补课的学生减少,故选B。
答案:1.B 2.D 3.B4~5.解析:第4题,图示地区等温距为2 ℃,气旋中心“暖心”的最高气温为14~16 ℃,冷空气最低气温为2~4 ℃,最高气温与冷空气最低气温相差值为10~14 ℃,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13.9 ℃,C正确。
第5题,根据锋面图例可知,甲地未来短时间内,大气由暖气团向冷气团一侧运动,会经历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气温升高,故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A正确。
答案:4.C 5.A6~8.解析:第6题,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产业链长、供应商多,B正确;劳动力随产业转移难度较小,A错误;产品面向全球市场,C错误;机场和港口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
第7题,香港是金融中心,广东珠三角地区是制造业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发展“科技+制造+金融”产业融合,A正确。
第8题,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以短途运输为主,排除C、D;粤港澳大湾区内高速公路网非常发达,但运输量小,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应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A错误,B正确。
答案:6.B7.A8.B9~11.解析:第9题,b处位于断层附近,地下水沿断层溢出形成泉;断层附近岩层不稳,裂隙较多,不宜筑坝,C项正确。
a处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c处地层年代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a、c两处地质构造线垂直于图示剖面方向,应呈东北—西南走向,A项错误。
a处是向斜槽部,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B项错误。
c处为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D项错误。
第10题,⑥位于侵入岩和沉积岩接触带,是沉积岩在岩浆侵入过程中受高温高压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第11题,图示地区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断层发生→外力侵蚀。
答案:9.C10.B11.C12.解析:(1)读材料可知,山西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坡度40°的南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使吕梁山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严重水土流失会直接导致吕梁山区河流水文的含沙量增加,同时短时强降雨后,山地坡度大,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且入河速度加快,短时间内汇入河流水量增多,使径流量增大,流速加快,洪峰提前。
(2)地域环境差异导致植被不同,植被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山西吕梁山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地处内陆的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土壤干旱,地下水位低。
读材料可知,该工程位于吕梁山区海拔1 300 m、坡度40°的南向坡地,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快,下渗量少,表层土壤储水少;吕梁山南向坡地位于阳坡,夏秋季阳坡蒸发量大,冬季位于背风坡,降雪较少,冬春季干旱;地处海拔1 300 m,地势较高,且地处偏远,灌溉条件差,养护不便。
综上所述可知,工程所选草种需具备“常年耐旱”的特性。
(3)“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的依据是破坏后的生态环境经整治后生态环境稳定,生态效果良好。
生态袋是优质塑料原料制成的网格状袋子,具有透水透气不透土的特性,覆盖区地表植被得以恢复,控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山体坡度保持稳定,将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保护完好。
(4)读材料可知,几年后工程所用“生态袋”将发生大批量破损,需在破损前补种灌木等树种,其原因是灌木的环境适应性强及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当地环境干旱,灌木耐旱,需水量较少,利于存活,从而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水土保持能力,使生态环境得以逐渐恢复,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1)流速加快;径流量增大;河水含沙量增大;洪峰提前。
(2)地处内陆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坡度较大,地表径流快,地表存水量少;位于阳坡,夏秋季光热充足,地表水蒸发量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冬季降雪较少,冬春季节干旱;海拔高,地处偏远,难以进行人工灌溉和养护;土壤干旱,地下水位低。
(3)山体坡度保持稳定;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内部管道保护完好;地表植被得以恢复。
(4)灌木适合当地的干旱环境;提高植被对水土保持的能力;增加和保持生物多样性。
13.解析:(1)获取文字和表格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如由“上海市常住人口2 418.33万人”可知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大;由“城镇化率达81%”可知上海市城市化水平高等。
(2)根据表中信息概括住宅、道路、学校、医院、办公等的变化即可。
(3)对比经济功能空间、社会功能空间、生态功能空间建设面积的变化即可得出上海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该问题产生的影响也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即“大城市病”,诸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环境质量下降、社会治安状况差等。
答案:(1)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展速度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2)住宅、道路、学校、医院、办公等用地类型的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办公、住宅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较快,医院、道路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较慢。
(3)问题:经济功能用地增长速度较快,生态功能用地和社会功能用地增长速度相对滞后,城市整体功能失衡。
影响:土地供应紧张,房价高涨,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受的压力较大。
14.解析: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入得到控制;长江输沙量减少;河口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上海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增加,所以出现极度及重度脆弱区范围缩小,生态环境脆弱度总体有所减轻;局部地区(上海东部及南部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不变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