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优化小学生学习品质初探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投向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小学生是教育系统中最为脆弱和重要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发展和成长。
在现代社会,面对诸多变化和挑战,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更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讨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对于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旨在从积极心理学视域出发,探讨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分析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通过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可以为制定更科学的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方式提供参考。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提升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1.3 研究意义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还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
探究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对于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将从积极心理学视域出发,着重探讨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深入分析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在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强调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致力于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提升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目标不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小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大、家庭环境复杂等问题,导致其积极心理品质出现缺失或不足。
因此,探究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心理品质对于其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压力,由此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也时有发生。
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积极面对挑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可以帮助学校和家长更好地关注和引导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
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也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减少不良行为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培养出更多积极向上的未来公民。
探究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2. 正文2.1 积极心理学基础知识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积极心理特质和正向心理功能的学科。
它强调个体的优点、优势和积极品质,关注于个体的幸福、成就和正念。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不仅仅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积极因素的促进。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下,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被视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优化小学生学习品质初探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优化小学生学习品质初探作者:张桂娟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年第08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研究学习品质的形成途径与优化策略,是时代与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具有优秀学习品质,是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优化学习品质,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学习品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思考:一、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成功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活泼的情形之下,在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中,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与手段。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品质良莠不齐,勤懒迥异。
环境是成长的摇篮,生活是活生生的教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给学生一影响、熏陶、感染。
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引导学生观察与发现身边的美与丑,以恰当的方式提示班级同学身上的优点或缺点,让他们在对他人取长补短的同时,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受到自我教育。
引导学生向学习品质好的同学看齐,在班集体内部确立自己某一方面的榜样。
弘扬正气,摒弃缺点,营造比、学、赶、帮、超的集体氛围,激发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班集体的墙壁上贴上名人的图像,或名人名言的书法条幅;黑板的顶上贴上一条大的标语作为班规,后墙上设宣传栏、表扬栏、竞赛栏并充之以切实的内容等,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的形成指日可待。
二、打造高效课堂,优化学生学习品质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优良的学习品质主要在学习过程中构建。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融汇、渗透,从而达到“互惠互利”。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 优化小学生学习品质初探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积极心理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积极心理,就是指人们的心理状态积极向上,具有乐观、自信、自尊、适应性强等特点,能够促进个体的理智决策和优秀表现。
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养成,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和终身成长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小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可为小学生提供精神滋润和情感支持。
积极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家长可以通过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等方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鼓励孩子勇于尝试、自信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培养孩子自尊和自信心。
二、建立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计划制定并实施专门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计划,可以为小学生的情感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计划的制订应该依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置针对性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例如,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讲座、主题教育等方式,向学生宣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乐观向上,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信心和勇气,增强自我控制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三、开展体验式教学小学生喜欢通过身体或情境来体验学习。
因此,开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更多的情境中去感受积极心理的力量,更好地理解积极心理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通过体验式活动把学生带入不同情境,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正面情感、积极心态和乐观向上的力量,从而深化他们对积极心理的理解和认识。
四、通过学习社区提高积极心理品质学习社区是一个小型的团队组织,是为小学生提供不同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的环境。
学习社区的发展建立在良好积极心理基础上,而积极心理品质会对学习社区的构建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学习社区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例如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开展团队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帮助来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任感。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初探(5篇)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初探(5篇)第一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初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初探------班主任工作总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其他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一个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优秀心理素质的儿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我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一、时刻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影响学生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在培养薛生良好素质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指导者,他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对工作,对学生充满信心。
无论工作是顺利还是挫折,都要一如既往地负责、耐心、热情的工作。
第二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和谐可亲,主动用自己乐观愉快的心境感染学生,使他们保持轻松的心境。
二、努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质自理能力是学是管理班级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是衡量学生其他一切能力的标准。
如何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呢?我的做法是;1.制度规范,要求明确,培养自制力。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
工作,我除了定期安排学生学习<<小学生手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外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制定班级制度等,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能有所遵循。
2.引导学生做学习,生活的小主人,培养自我管理意识。
我认为班级教育活动及管理有两个-----教师和学生。
学生的主体性,即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加与班级管理,把管理看成是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团结合作的精神,我用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培养。
如:我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做管理班级的小主人,打破过去让尖子生当班干并且“终年制”的做法。
实行小组值周制,即小组成员集体负责一周,每人分管一项具体工作,记录考勤、负责晨读、安排卫生打扫、两操、路队等。
引领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_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研究
小学科学下半月刊优秀的学习品质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中的一个部分,是学生对学习行为自然驾驭能力的表现,它是学生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也是个性倾向性在学习活动中的集中反映。
它的构建受教育环境的制约。
优良的学习品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优良的学习品质主要在学习过程中构建。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学习品质的培养呢?一、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1、适时提醒,及时修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一些不良的习惯,除了教师精湛的技艺征服学生外,还需要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问题,及时提醒。
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悄悄的暗示。
这样既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学习。
2、结合内容,强化训练。
比如,我们想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学习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记得在讲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还可以用哪些字来代替时,由于平时我对学生放“权”较多,班上所有学生都“动”起来了,就连那些平时默默无语的孩子也在“蠢蠢欲动”,个个都高高地举起小手“到、过、临、吹、满、抚……”这一个个鲜活的字眼,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拥有了发言权,辩论权,兴趣增强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3、关心学生,激发兴趣。
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关系愉悦,学生才敢于亲近老师,才会主动而又心甘情愿接受老师的教导。
放下手中的那根“权力”的绳索扔给孩子。
学生们放开了胆量,亲近教师,教师也经常向学生学习,和学生交流,学生慢慢地由仰视改为平视,认为教师也并非圣人,也有一些搞不清的问题,他讲的不一定完全正确,也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供教师参考。
时间久了,“圣人”不见了,亲密无间的“学长”出现了,心理距离缩短了,教师既可敬又可亲可信,有时还有点孩子般的可爱,便会自觉的把对教师的尊敬、信任转移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上。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研究
性 作用 。在 历年课 题研 究和课 堂教 学实践 与反思 的 基础上 , 我校 结合 山西省社会科 学院学习科学与家庭 教育研 究中心主任赵雨林研 究出的 3 A学习 品质 图谱 等相关 文献研 究, 构建 了 “ 小学生 学习品质 结构要素 表” , 具体 内容如下页表所 示。
2 0 1 5 / 4 A 死 擞 。
二 、基 于积极 心理 学 的学 习品 质 内涵 的构
建
学 习品质是个 体学 习活动 中表现 出来 的一切 内 在、 稳定 的心理特 征 , 对 学 习的质量和 效率 具有决 定
自我 管理 、 自我导 向和有适应 性 的整体为理论 假设前 提 的, 所 以积极人 格特质 是积 极心理 学建 立 的基础 , 而积 极人格 特质主 要通 过对个 体各 种现实 能力和 潜 在能力 的激 发和 强化 , 使个体某种现 实能力或潜在 能 力变 成一种 习惯性 的工作方 式, 此 时, 积极人 格特 质 便形成 了。与积 极人格特质相 关联, 积极心理 学研 究 的积极组 织系统 , 主要立 足于 “ 理解” , 即个 体积极 品
一
使 教师 树立 先进 的教 育教 学理 念 ; 通 过 组织 教师 撰 写“ 阳光学案 ” , 开展课 堂教学 策略研 究, 提高教 师育
人水平 , 促进其教育教学行 为的转变。
个 新的思路 , 即挖掘积极 的力量 , 实行积极教育 , 也
在 多年 的实践过程 中, 我校发 现 了一些 制约 “ 阳 光课堂” 进一步深化 、 学生个体进一步发展 的因素 , 如 学 困生在学 习动机 、 学 习态度 、 学习 习惯等基 础 学习 品质 上 的缺 失 , 中等 生在 学 习兴趣持 久、 学 习能力 提
高和学 习意 志强化等 良好学 习品质 上的缺失 , 以及 资 优 生在 自主 、 合作学 习方 式与 能力等优 秀 、 创 新学 习 品质上 的缺 失。正 当我们在 思考 如何提 升学 生学 习 品质 的时候 , 积极心 理学走 进 了我校 师生 的视 野 , 给
引领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研究
三、 创 设 良好 的环境 氛 围—— 成积 极 的学 习品质
坚 守课 堂教 学主 阵地— —培 养学 生 的学 习习惯
引颁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
积极心理学视 角下小学生学 习品质优化研究
◇张 海霞
优 秀 的学 习品 质 是学 生 良好 行 为 习惯 中的一个 部分 , 是 学 生对 学 习行 为 自然 驾 驭 能力 的表 现 , 它是 学生 个体 相对 稳 定 的心理 特征 , 也 是个 性倾 向性 在 学 习活 动 中的集 中 反 映。它 的构建 受教 育环 境 的制约 。优 良的 学 习品 质不 仅能 提高 学 生的 学 习效率 , 而 且 还 能有效 地促 进其 创新 能力 的发 展 。 课 堂教 学是 实施 素质教 育 的主渠 道 , 是 学校 教 育的 主阵 地 , 优 良的学 习 品质 主要 在 学 习过 程 中构建 。那 么 , 课堂 教学 中如何 渗
透学 习品质 的培 养呢 ?
导 。放 下 手 中 的那 根 “ 权力” 的绳 索 扔 给 孩 子。 学 生们放 开 了胆 量 , 亲 近教 师 , 教师 也经 常 向学 生 学 习 , 和 学 生交 流 , 学生慢慢地 由 仰 视 改为 平 视 , 认 为 教 师也 并 非 圣 人 , 也 有 些 搞 不 清 的 问题 ,他 讲 的不 一定 完 全 正 同一 个班 级 的 学生 ,学 习 品质 良莠 不 勤懒迥 异 。环境 是成 长 的摇 篮 , 引导学 生 确, 也可 以大 胆 地提 出 自己的见 解供 教 师参 齐 , 考 。 时 间久 了 , “ 圣人 ” 不见 了 , 亲密 无 间 的 观察与发 现身边 的美与 丑 ,以恰 当的方式 提 “ 学长” 出现 了 , 心 理 距 离缩 短 了 , 教 师既 可 示 班级 同学身上 的优点 或缺 点 ,让他 们在 取 敬 又可 亲可 信 ,有 时还 有点 孩子 般 的 可爱 , 长补短 的同时 , 也更 清 晰地认识 自我 , 受到自 便会 自觉的把对教师 的尊敬 、 信任转移到教 我教育 。 引导 学生 向学 习品质好 的同学看 齐 , 师 的教 育教 学 内容上 。 在 师生 的相 互学 习 中 在班集体 内部确 立 自己某一 方面 的榜样 。弘 提升 了品位 , 激发 了学 生潜 在 的积极 性 。 扬 正气 , 摒 弃缺 点 , 营造 比、 学、 赶、 帮、 超 的集 体氛 围 , 激发他们 培养 良好 的学 习风气 。 二、 培 养积极 的 学 习精神— — 养成 主动 显 而 易见 , 构 建 学 生 的 学 习 品质 , 虽 然 学 习的 习惯 是一件 艰 苦 的丁作 , 但 我们 也 不妨 在 这艰 苦 的道 上营 造 出一些 让 人愉 悦 , 开心 而 又 回味 1 、 培养 自省 精神 , 自我调控 能力 。 良好 无穷 的氛 围来 。 在语 言 上对 学生 要多 些表 扬 的学 习品质 , 应 该包 括 自觉 的 自省精 神 和积 与鼓 励 , 少一 些 批 评 与指 责 ; 在 做 法 上 关 注 极 的 自我调 控 能力 ,其 作用 是 不言 而 喻的 。 个体 差异 , 因人 而异 。 教学 中提 倡 因材施 教 , 例如 , 在 自己成 绩 滑坡 时 , 去反 省 其原 因 ; 在 同样 的道 理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 品质 也 不 能 意志 薄 弱 、 精 神松 懈 时 给 自己鼓 鼓 劲 ; 在 外 刀切 ” 。 所 以, 选择 的学 习 品质 内容 、 提出 界 因素 干扰 自己的 思 想 时 , 自觉 地 进行 抵 的要 求等 , 都应 因 人而异 。 制; 在 自己行 为发 生偏 差 时 , 自觉地 纠 正 ; 在 这 就从班 级 营造 的硬 件环 境 。 到学 生意 学 习方 法不 妥 时 , 自觉地 改进 , 如此 等等 。自 念上 的软 件 环境 ,都 体 现 了学 习 品质 的主 觉 的反 省 精神 和 自我 调控 能力 是 学 习 生 命 题 ,构成 了培养 良好 学 习 品质 的环 境 氛 围。 力 的有 力保 证 , 应该 有意识 地 培养 。 总之 , 培 养学 生 的学 习 品质是 一 件复 杂 而 又 2 、 扩 大知识 视 野 , 培 养积 极 的兴 趣 。课 长期 的工作 ,做 这件 工 作我 们 须有 计划 、 有 本 不等 于知识 的全部 ,仅 仅学 习课本 的知识 步骤 地进 行 。 只要我 们遵 循 一定 的原则 , 采 是远 远不够 的 。 课外 知识 的学习 , 是 知识积 累 取适 当的方法 , 就一 定会 取得 好 的效 果 。 的一个 主要途径 ;丰富 的课外 知识对 课 内知 总之 , 学 习 品质 是学 习的 动力 源 泉 , 是 识 的教学 有积极 的促进作 用 , 特 别是语 文 , 没 学 习成绩 和教 学质 量 的有力 保证 。 要把 学 习 有一定 的阅读量 , 没有一定 的积 累 , 是 很难 把 品质 的培 养 纳入 学校 常 规工 作 的轨 道 , 纳 入 语文学好 、 把作文写好的。 积累课外知识有利 常规 教学 行 为和教 学 环节 中 。 让课 堂真 正成 于各科 知识 的勾 通 。培养 多方 面 的健 康 的兴 为练 就学 生 优 良品质 的平 台 , 在 求 学 的道路 铺 就一 条坚 实 而 又 趣能 陶冶学生 的性 情 ,提 高学 生的情 操和 修 上不 断撷 取 五彩 的石 头 , 养, 可 以抑 制学生 的不 良思想 和习气 , 抑制低 平坦 之路 吧 ! 【 作 者 单位 : 宿 迁 市宿 豫 区关庙 中心 小 级趣味 的侵蚀 , 甚 至可 以培养 出一技 之长 , 为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积极品质、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学科,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小学生作为人生的起点,对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定义、培养策略的选择、实施方法以及培养策略的效果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质,如乐观、自信、勇敢、适应能力强等。
这些积极品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必不可少的。
选择适合的培养策略是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键。
在选择策略时,需要兼顾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以及个体差异。
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榜样或者导师,激发小学生向上的动力。
可以通过积极心理教育的方式,让小学生了解到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
还可以通过培养小学生的逆商、心理抗压能力等,提升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
实施方法是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具体实施方法上,需要兼顾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家长则可以通过对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支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社会的影响也是重要的,社会各界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机会和资源。
培养策略的效果是评价其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在评价培养策略的效果时,可以从小学生的行为、心理状态和学业成绩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如果小学生在参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活动后能够表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的行为和心态,并取得了更好的学业成绩,那么可以认为这些培养策略是有效的。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以及个体差异。
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和家长都必须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并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只有通过合理选择策略和有效实施方法,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小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迎接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首先分析了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培养策略,包括激发自信与乐观的心态、促进人际关系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逆境应对能力与心理韧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希望可以加深对于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生中应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发展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自信、乐观、人际关系、合作能力、逆境应对能力、心理韧性、培养、策略总结、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小学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如学业压力、家庭环境、社交关系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积极心理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强调个体的积极心态、情感和品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个体的优点和潜力,提倡发展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小学生作为处于成长阶段的群体,其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积极心理品质包括自信、乐观、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逆境应对能力等方面。
通过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社交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生活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学校和家庭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研究也旨在引领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小学生是处在成长发育关键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并为家长和教师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必要性小学生处于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决定着其个性和品格的形成,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重要支撑。
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还可以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正面教育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正面教育,鼓励孩子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乐观态度和积极情绪。
可以通过赞美、鼓励和肯定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善于分享和合作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能力。
鼓励孩子与同学分享和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
通过各种团体活动和合作学习,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3. 鼓励尝试和探索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需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和探索,让他们在失败和挫折中学会坚强和成长。
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挑战和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去尝试新事物,锻炼他们的勇气和意志力。
4. 培养自我控制和情绪管理能力小学生正处在情感和意志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来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学会理性思考和情绪调控,培养他们的自控意识和情绪抗压能力。
5. 注重激发内在动机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需要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人生观。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在日常教育中,如何培养和促进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心理学科,它以研究人类积极心理过程为主要对象,涉及情感、性格、态度、力量及其他积极因素。
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幸福感、幸福学、优势学、美德、优点”等主题,它将关注的焦点从“疾病、问题、障碍”转向了“健康、积极、优势”。
在小学生的教育中,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1. 乐观积极的心态乐观积极的心态是指对生活和学习持乐观的态度,能够坚定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心态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2. 独立自主的意识独立自主的意识是指小学生能够自觉地承担责任、独立思考和决策,不依赖他人,有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这种意识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
3. 积极向上的情感积极向上的情感是指小学生能够保持愉快的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状态。
这种情感状态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心理韧性,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
1. 培养成功体验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一些成功的体验,对于他们的综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和家长应当善于发现和引导小学生发展潜能,帮助他们取得一些小的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2.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感教师和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应当多鼓励和赞扬孩子,让他们从小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3. 培养自主意识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有一定的自主意识,能够自主思考、自主选择,并且承担一定的责任。
心理学视角下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
总结词
快乐学习法是一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 目标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 效果和学习品质。
详细描述
快乐学习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设计生动有趣 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提高技能。例如,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采用“数字 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组织“诗词接龙”活动,让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古诗词。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 品质。
和支持。
研究展望
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学科领域的 小学生学习品质特点,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优化 策略。
加强跨文化、跨地区的小学生学习品质研究,以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体系下的学习品质优化 策略的有效性。
探讨学习品质与其他相关因素如家庭背景、学校 环境、教师教育水平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更全 面地了解影响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因素。
心理学视角下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学习品质概述 • 心理学视角下的学习品质 • 小学生学习品质现状及问题分析 • 优化小学生学习品质的策略与方法 • 实施案例及效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品 质。学习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心理特质 ,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
02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 学生个体的成长,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研究目的与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品德课堂探新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品德课堂探新前言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所教授的并非仅仅是孩子们的道德标准,更是孩子们品格塑造的基石。
然而,传统的品德教育方式受限于教师和教材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培养孩子们积极心理品格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好。
因此,本文将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探讨小学品德教育新方向。
积极心理学与小学品德教育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幸福,快乐、后顾之忧的信仰、价值观、品质和行为等积极心理特点的学科。
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将品德素质教育与幸福与积极的思想相结合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品德教育的不同点在于,传统品德教育更加注重孩子们道德行为的规范,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在世界和情感尤其是在情感和心理方面的专业指导存在相对薄弱。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品德教育中则更加侧重于培养孩子们健康、快乐、积极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
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品德教育实践社会情感教育社会情感教育是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支柱,它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行习惯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在社会情商教育方面进行个性化教学,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竞争、沟通、分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积极思考教育积极思考教育是指小学品德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倡导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
其核心策略是“情感调节、散发喜悦”,并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在通过身体感觉和情感的通感,促进心理健康的形成。
学校应通过双师制、心理疏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教育,同时进行家校合作,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思考中来。
心理疏导教育心理疏导教育是针对孩子在学习、成长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境进行的一种干预方法,为学生提供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学校在品德教育中,应提供个体心理服务,对孩子们进行心理依托,减轻个体心理问题对孩子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职业规划等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心灵上的支持和引导。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摘要:文章先分析了小学的积极心理品质,随后介绍了小学生未来发展的主要培养目标,最后提出了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措施,包括全面挖掘各种培养资源、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优势、形成完善的心理教育机制、科学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培养策略小学生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以积极心理理论为基础,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促进其实现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积极组织系统、积极特性和积极主观体验,通过针对不同类型人群和不同阶段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能够发现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可塑性比较强,因此需要加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从而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生心积极心理品质特点积极心理品质主要是指学生在后天环境氛围和先天潜能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专属于人类的高级潜能体现,包括投入度、集中度、希望、乐观、满意度和幸福度等情感。
这种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情感发展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对一个人的生活规划和幸福指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相关心理专业学者的研究发现,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可以分为十三种积极积极心理品质和六大维度。
其中的六种维度分别是超越、灵性、节制、正义、人性、勇气和智慧。
想要帮助小学生培养积极稳定的人格,应该从积极心理品质入手,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与发展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是行为过程,同时还是小学生获得情绪体验的必经之路。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培养目标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逐渐变好,学生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在环境的熏陶下,学生性格也越加任性,不愿接受各种管束,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这对于学生成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探讨如何提升人类幸福感和正向心理状态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幸福感和正向心理的关注越来越高。
在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也开始受到重视。
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从而提升其幸福感和正向心理状态,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一些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定义及特点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能够积极应对挑战并在压力下表现出色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品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希望、乐观、韧性和感恩。
希望是追求幸福和成功的信念和意愿。
希望可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使人们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乐观是相信生活总是美好的态度。
乐观的人经常保持心情愉悦,他们能够从失败中寻找积极的信息,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韧性是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不放弃的能力。
具有韧性的人不会被困难击倒,而是会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直到取得成功。
感恩是一种欣赏和珍惜生活的态度。
感恩的人能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和值得珍惜的事物,并感谢身边的人和事。
1. 培养希望的能力(1) 目标设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可达成的目标,并鼓励学生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学生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逐渐培养出希望的能力。
(2) 奖励激励:教师应该奖励学生在实现目标时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使他们更有希望和信心。
(3) 乐观训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面对问题时,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解决办法对于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在学生遭遇挫折和失败时,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积极的信息,以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希望。
(1) 信念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乐观的态度对于生活和学习的积极影响。
学生应该坚信生活总是美好的,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2) 启示录影:教师可以选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定义和意义。
2024年心理学视角下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研究
2024年心理学视角下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研究在心理学的视野下,小学生的学习品质不仅关乎其学术成就,更对其未来的生活和职业选择产生深远影响。
学习品质的优化不仅涉及到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情绪智力等内在因素,还与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效能感、认知灵活性等外部表现密切相关。
同时,学习环境的优化和家庭教育的配合也是提升学习品质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
心理学家指出,内部动机(如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外部动机(如奖励或惩罚)更能持久地驱动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来激发其内部动机。
此外,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也是维持和提升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二、学习策略的培养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以及实践等方式来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如记忆技巧、笔记方法、时间管理等。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三、情绪智力的提升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使用、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
情绪智力高的学生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挫折和压力,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情绪教育、角色扮演、以及情绪调节训练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
此外,教师还应营造一个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小组学习、课堂讨论等场景中,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团队活动、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以及教授社交技巧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拓宽其社交圈子。
五、自我效能感的建立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一、引言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一门新的心理学分支,它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优点与长处,而非传统心理学的弱点与疾病。
积极心理学提倡通过正面的心理学干预,培养和提升人类的积极情感、积极个人特质和积极行为。
在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二、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1. 天真、开朗:小学生天真单纯,乐观开朗,容易接受新事物,积极向上;2. 情绪波动大:小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3. 自尊心脆弱:小学生的自尊心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同伴的评价和家长的期望而波动;4. 对竞争的心态:小学生由于成长发育的特点,对于竞争的认识和态度容易出现偏差。
以上特点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阶段和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这也为我们在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出了挑战。
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1. 建立积极心理品质教育观教师和家长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观察和认识小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关注其优点和长处,通过正面的心理学干预,培养小学生积极情感、积极个人特质和积极行为。
要对小学生寄予信任和期待,相信他们具有改变的力量。
2. 情绪管理教育小学生情绪容易波动,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帮助。
应该倡导情绪管理教育,让小学生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情绪稳定性和抗挫折能力。
3. 自尊心的建设在家庭和学校中,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尊重,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长和老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树立积极的榜样。
4. 培养合作精神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团队游戏和合作项目等形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奖励和激励机制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可以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让小学生意识到积极的行为和态度会获得认可和回报,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优化小学生学习品质初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研究学习品质的形成途径与优化策略,是时代与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具有优秀学习品质,是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优化学习品质,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学习品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思考:一、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成功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活泼的情形之下,在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中,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与手段。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品质良莠不齐,勤懒迥异。
环境是成长的摇篮,生活是活生生的教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给学生一影响、熏陶、感染。
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引导学生观察与发现身边的美与丑,以恰当的方式提示班级同学身上的优点或缺点,让他们在对他人取长补短的同时,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受到自我教育。
引导学生向学习品质好的同学看齐,在班集体内部确立自己某一方面的榜样。
弘扬正气,摒弃缺点,营造比、学、赶、帮、超的集体氛围,激发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班集体的墙壁上贴上名人的图像,或名人名言的书法条幅;黑板的顶上贴上一
条大的标语作为班规,后墙上设宣传栏、表扬栏、竞赛栏并充之以切实的内容等,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的形成指日可待。
二、打造高效课堂,优化学生学习品质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优良的学习品质主要在学习过程中构建。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融汇、渗透,从而达到“互惠互利”。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拥有时间才能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对语言的学习只有学生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才能真正的理解。
当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时,教师不防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
如:在讲授新课前,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
”这说明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此要教会学生预习方法。
初读课文时,按“预习”提示自学,找出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的读音,生字的意义,了解内容。
然后大声的朗读课文,并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背过,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课后“思考练习”自学。
(二)教师做好学生循循善诱的引路人
1、在预习中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并力求学生自己通过
对课文的再次深入理解来解决。
如教学《凡卡》一课结尾时,引导学生讨论:凡卡能否回到乡下?为什么?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接他回到乡下,他的命运又如何呢?为什么?通过步步深入,有创新,有价值的答案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创设了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教师的引导、点拨不但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而且也让学生在实际的学生中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效果。
2、在每节课上都要留出充分的时间,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这样,学生就会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
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找答案。
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不要满足于学生的某一种正确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理解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角色:我们只是一个引导人。
课堂上大胆的放手,注意不失时机地引导、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等方式,掌握方法,学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
第一,要求学生有听课的积极态度,即听课的最佳心理准备。
要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力兴趣去听课,把在教室听课视为在老师引导下步入知识宝库寻宝,相信每节课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稳定,注意集中,思想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第二、课前预习,标出疑点,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预先学习。
上课前先看一遍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能看懂的就放过,看不懂的就用笔标出来,上课时看老师怎么讲。
这样,听课就有了针对性。
效果当然也要好一些。
多预习能培养自学能力,长期坚持,就能达到老师不讲自己也能看懂学会。
优秀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平时自学也显得特别重要。
第三,养成记课堂笔记,课后整理笔记习惯。
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复习记忆,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
关键是学会记课堂笔记。
有的学生企图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还追求笔记的完整,过多地考虑笔记的形式,这样会影响听课;有的学生课后不整理,不翻阅笔记,这就失去了记笔记的目的。
须知,记课堂笔记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理解。
只有认真听课,才能在听课中不断积累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关庙中心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