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检测试题4

合集下载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点过关考试题20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点过关考试题20

1.(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A.不规则波动B.不均匀分布C.短期内暴长D.季节性消长解析:选C。

水华是浮游植物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迅速大量增殖的结果。

2.(2009年高考上海综合能力测试)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

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D.湿地内物种减少解析:选B。

“牧童经济”模式是人为因素造成对环境的破坏,B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

3.(原创题)2009年10月1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位于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马尔代夫,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即,该国首脑带领全体内阁成员,身着笨重的潜水服,潜入海中举行了一次水下内阁会议。

这是马尔代夫的第一次水下内阁会议,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水下内阁会议。

该会形式给人们的最大启示是()A.沙尘暴已侵蚀海洋B.酸雨已使人无法在陆地生存C.减排已刻不容缓D.淡水资源面临枯竭解析:选C。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工业、交通的发展,CO2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进而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这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

4.(2009年高考山东卷)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

由此推知,该反应器()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解析:选B。

根据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是利用了需氧微生物能够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的原理来清除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因此B项正确。

泥浆生物反应器中不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看作是小型的生态系统;也不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来获得能量,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测试试题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测试试题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8分。

1.新生儿小肠上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和葡萄糖等。

母乳中的营养蛋白可以被消化吸收。

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消化道中不能被分解的原因及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可能是A.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无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胞吞方式吸收B.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某些物质;胞吞方式吸收C.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中含有抑制蛋白质分解的某种物质;主动运输方式吸收D.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ATP,可为新生儿提供物质吸收的能量;主动运输方式吸收2.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3.下列各项对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中仅含有核糖核酸B.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D.DNA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4.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说明:凝胶色谱的原理比较特殊,类似于分子筛。

待分离组分在进入凝胶色谱后,会依据分子量的不同,进入或不进入固定香凝胶的空隙中,不能进入凝胶孔隙的分子会很快随流动相洗脱,而能进入凝胶空隙的分子择需要更长时间的冲洗才能够流出固定相,从而实现了依据分子量差异对各组分的分离。

调整固定相使用的凝胶的交联度可以调整凝胶空隙的大小,改变流动相的溶剂组成辉改变固定相凝胶的溶涨状态,进而改变空隙的大小,获得不同的分离效果)A . 分子甲与分子乙所带电荷性质不同B . 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慢C . 若将样品以2000r/min 的速度离心10min ,分子丁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一定存在于沉淀中D . 将样品装入透析12h ,若分子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乙也一定保留在袋内 5.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 2的运输方式为b B .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 .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 .线粒体内膜的化学组成与细胞膜相同6.在温室内施用农家肥比使用化肥好,不但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还能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

2011年高考生物专项测试题及答案(四)

2011年高考生物专项测试题及答案(四)

2011年高三备考生物“好题速递”系列(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选择题1.人的体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染色单体已分开),细胞内不含有()A.44条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B.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C.44条常染色体+YY性染色体D.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2.右图是某种动物的某种细胞,请识图作答。

若①上只有基因Ab,②上有基因ab,则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假设DNA复制时未发生差错)()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C.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着丝点分裂的结果D.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3.豚鼠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一只黑色豚鼠为杂合体,一次产生2000万个精子,同时含有白毛基因和Y染色体的精子有()A.2000万个B.1000万个C.500万个D.250万个4.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009年7月20日报道,美国两位科学家发现Y染色体比X染色体的演化速度快得多,这将导致Y染色体上的基因急剧丢失,照此继续,Y染色体将会完全消失,人类的传宗接代将受威胁。

下列细胞中,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A.人的受精卵B.果蝇的精子C.人的初级精母细胞D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5.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B.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C.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另一个分裂不正常D.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6.正常情况下,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于()①次级精母细胞②卵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④精子⑤合子⑥体细胞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⑤⑧D.③⑥7.如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A.精巢中的细胞B.受精卵C.骨髓中的干细胞D.雄配子8.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高考2011届第一轮考点过关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高考2011届第一轮考点过关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高考 2011 届第一轮考点过关考生物试题及答案1.( 原创题 ) 自上世纪 60 年月,跟着农药的逐渐使用,我国北方地区的鼠害愈演愈烈。

给广大农民和国家均造成了严重损失。

尽管人们采纳了毒杀、捕杀等各样措施,但是见效甚微,甚至是越杀越多。

其根根源因是 () A.鼠在不停发生变异 B .作物产量高,鼠的食品更丰富 C.青蛙数目在不停增添D.蛇鹰数目在不停减少解析:选D。

在华北地区蛇和鹰是老鼠的天敌,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鼠群的增长,但是,跟着农药和鼠药的广泛使用;大批的蛇和鹰被伤害致死,故鼠在缺少天敌的状况下迅速增添,直至形成灾祸。

2 .以以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 a 代表的成分是 ( ) A.生产者 B .开销者 C.分解者 D.不可以确立解析:选 B。

生态系统包含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含生产者、开销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解析, a 的能量和物质来自 b,并可传给 c,因此 a 是开销者。

3 .(2008 年高考上海卷 ) 以下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 a―生产者、 b―分解者、 c―原核生物、 d―蓝藻、 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是( ) 解析:选 A。

原核生物中有生产者 ( 如硝化细菌、蓝藻等 ) 、开销者( 如根瘤菌 ) 和分解者 ( 如乳酸菌等 ) 。

4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以以下图是表示某一世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品链。

在一段时间内,假如甲的种群数量增添,其可能惹起的结果是() A .乙和丁的种群数目都增添B.乙和丁的种群数目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目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目都增添解析:选 D。

依据图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由多到少挨次是丙、丁、甲、乙。

又知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品链。

因此该食品链是丙→丁→甲→乙。

若甲的种群数目增添,乙食品充足,乙会增添,丁因天敌的增添而减少,丁的减少,使丙数目增添。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选择题专项练习题4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选择题专项练习题4

生物选择题专项练习卷4(请把答案写在上面表格内)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A.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B.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C.功能相同,所含有机化合物不同D..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2.下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基因是3.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4.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

下图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它是我国南方各省农村比较常见且行之有效的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实现光合产物的分层多级利用B.桑树的凋落物、蚕沙撒人鱼塘中,经池塘内食物链的作用实现了能量的重复利用C.该系统具有结构协调,资源高效利用,内部良性循环,稳定持续发展的特点D.该体系中获得蚕丝、食品、鱼类和沼气等,在经济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上大有好处5.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B.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C.转基因植物中的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6.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 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B.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D.家蝇抗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美味的食品,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酿造葡萄酒时一定要完全隔绝空气才能使葡萄汁变成葡萄酒 B.利用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原理,能把果酒加工成果醋 C.馒头中的孔泡是由于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CO2,蒸馒头时CO2受热膨胀形成的 D.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解析:选C。

A项中酵母菌繁殖需要空气。

在完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酵母菌繁殖几代就停止了,稍微与空气接触,酵母菌又能继续繁殖,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空气,大部分的酵母菌就会死亡,要维持酵母菌长时间发酵,必须供给微量的氧气。

B项中在有氧的条件下可将乙醇氧化成醋酸的是醋酸菌。

发面时加入酵母菌,酵母菌在面团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蒸馒头时,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形成更大的孔泡。

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进行发酵的是乳酸菌。

2.图中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属于标准样品的层析点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⑤⑥ D.③④⑤⑥ 解析:选B。

标准样品中的色素种类单一,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相同,因此只出现一个色素圆点。

3.(2010年临沂模拟)菊花的花粉经组织培养可发育成一株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下列哪一项( ) A.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激素的调控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D 4.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物质化学式熔点/℃ 沸点/℃ 密度/ g•cm-3 水中的溶解性甲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乙 C4H8O2 -84 77 0.90 可溶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 ) A.分馏法 B.升华法 C.萃取法 D.过滤法答案:C 5.某种花卉感染了植物病毒,叶子呈现疱状,欲培养出无病毒的后代,应采取的方法是( ) A.用种子培养后代 B.用无明显症状部分的枝扦插 C.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D.用叶表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答案:C 6.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③④⑤ 解析:选C。

2011届高考生物模拟检测考试题4

2011届高考生物模拟检测考试题4

各地试题精选(七)一.选择题1.炭疽杆菌之所以引起美国人的恐慌,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

有的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DNA分子破坏,该菌仍然能产生内毒素。

请分析推断,应该破坏该菌的什么结构,才能使它从根本上不再产生内毒素()A.核糖体B.质粒C.内质网D.细胞核2.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A.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M表示生物的进化,N表示基因频率的改变C.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D.M表示伴X隐性遗传母亲患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3.12010年5月20日,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在实验中制造生命细胞。

克雷格·文特尔将一种称为丝状支原体的微生物DNA进行重塑,并将新的DNA片段“粘”在一起,植入另一种细菌中。

新的生命由此诞生。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我们称它为“人造儿”,因为这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合成的DNA。

下列关于“人造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造儿”没有细胞核B.“人造儿”的DNA在自然界中可能不存在C.“人造儿”不会衰老、死亡D.“人造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他细胞没有差异4.人体缺少某种维生素,导致肌肉软弱无力,因为这种维生素()A.能氧化产生能量B.能产生很多热量C.是某些呼吸酶的一部分D.含有高能磷酸键5.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

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不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污染主要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C.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D.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6.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克隆抗体制备中使用的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和卵细胞。

融合后得到的杂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够无限分裂,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

B.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有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检测试题及答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1.用下列哪种结构作实验材料,既有可能看到比体细胞多一倍染色体的细胞,又有可能看到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的细胞( ) A.小鼠早期胚胎B.小鼠精巢 C.小鼠肿瘤细胞 D.小鼠子宫细胞解析:选B。

比体细胞多一倍染色体的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既能发生减数分裂又能发生有丝分裂的器官是生殖器官(精巢或卵巢)。

2.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 A.②③ B.①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

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四分体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构成,可能含有等位基因;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双链的;非同源染色体含有非等位基因。

3.当牛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B.DNA解旋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合成解析:选A。

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中若发生差错会出现基因突变,此时,在细胞质中仍有蛋白质的合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 ) ①第一次分裂的间期②第二次分裂的间期③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④第二次分裂的分裂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③ D.①④④ 解析:选C。

DNA 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四分体时期发生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5.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纺锤体出现 B.着丝点分裂 C.染色体复制 D.细胞质分裂解析:选C。

2011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四)

2011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四)

2011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四)(40分钟 90分) 2011.5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Ⅰ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过程中核DNA 和染色体含量的变化,图Ⅱ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Ⅰ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④、⑧和⑨4个时期B .Ⅰ中只有③、⑥、⑦和⑨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DNA 数目相等C .Ⅱ中与Ⅰ中a 段对应的细胞是B 和B ',与Ⅰ中b 段对应的是C 和C 'D .Ⅱ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A '、B '、C 、C '、D2. 某株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 ,则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有( )①如果该植物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该植物的等位基因(A 和a )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②如果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该植物接受aabb 植株的花粉,形成的子代的基因型有4种③如果该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④如果该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 型,且A 和a 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不能确定该株植物一定是雌性个体。

A .1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3. 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

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

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催产素一定含有C 、H 、O 、N 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B .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C .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D .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4.右图示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b 和c 区细胞B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a 和b 区细胞C .①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明显比②过程长D .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ⅠAB C D A ' B 'C 'D ' Ⅱ a b cd5.6.图-2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1.现代人吃什么都讲究天然,所以目前市场上果汁饮料越来越受到青睐。

请回答:(1)果汁饮料的包装瓶上写着105℃高温瞬时灭菌的意思是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自己在家中榨的果汁很容易腐败,而果汁装瓶上写着“不含任何防腐剂,最长保质期为一年”,其中的奥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________酶来提高出汁率和清澈度。

(4)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_______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控制的温度条件是______________。

(5)在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请用相关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_。

解析: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要使果汁澄清,提取出汁液,必须去除细胞壁,可用酶解法,因酶具有专一性,故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果酒制作需无氧环境,当有氧时,醋酸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答案:(1)在105℃下灭菌30秒既保证杀死引起果汁变坏的病原微生物,又不会破坏果汁品质(2)高温杀死了微生物(3)纤维素酶和果胶(4)醋酸菌30℃~35℃(5)CH3COOH+H2O―→CH3COOH+H2O2.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

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

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完成以下问题。

(1)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 1.5%则用于________。

(2)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开始持续通入空气,然后再封闭其结果分别是________。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增产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4)在右图中用曲线表示在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

解析:(1)酵母菌消耗的糖,一部分成为终产物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

(2)麦芽糖属于二糖,在酶的作用下先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又生成酒精和CO2。

(3)(4)通入空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增加数量,封闭后,进行酒精发酵。

答案:(1)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2)C 12H 22O 11+H 2O ――→酶2C 6H 12O 6 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 (3)C (4)如图3.(2009·广东江门调研)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为人们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

(1)很多家庭都会酿酒。

①酿酒时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冷却到30℃后才能加药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如果时常开坛盖舀酒,不久酒就会变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臭豆腐驰名中外,历史悠久。

臭豆腐外观青色,“闻着臭,吃着香”。

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________。

(3)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获得一种能高效降解农药的细菌(目的菌),往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将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转至固体培养基上,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获得菌落后继续筛选,接种过程中接种环常采用________灭菌;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常用灭菌方法是________。

答案:(1)①杀灭其他杂菌,使淀粉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②太高的温度会抑制甚至杀死酵母菌 ③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氧化为醋酸(2)毛霉等 培养基 (3)乳酸菌 制造缺氧环境 出现玫瑰红色 (4)平板划线法 灼烧 灭菌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高压蒸汽灭菌4.请根据腐乳制作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在腐乳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变成了可口的腐乳。

在此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腐乳加盐腌制的过程中,随着层数的增高而增加盐量,并且在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什么要控制在12%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庭制腐乳,常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净的粽叶盘内,摆好豆腐块后,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将盘置于15℃~18℃的地方,大约5 d后,豆腐表面长满了白色的菌丝,粽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菌种B.杀菌作用C.吸水作用D.没什么作用(6)下列因素中能影响腐乳风味的是________。

①豆腐含水量②盐的用量③香辛料的用量④酒的用量⑤发酵温度⑥发酵时间解析:(1)毛霉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二者在结构上主要的区别是毛霉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2)毛霉等微生物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分别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逐层增加盐量以利于上下层之间风味一致,瓶口处盐要铺厚一些,是防止杂菌污染。

(4)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因为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5)粽叶的作用是提供菌种。

(6)影响腐乳口味的因素有:豆腐含水量、盐的用量、酒的用量、香辛料的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

答案:(1)毛霉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蛋白酶和脂肪酶(3)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4)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还可能导致豆腐腐败(5)A(6)①②③④⑤⑥5.(2010·潍坊模拟)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

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

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

(2)菜坛为什么要密封?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

(5)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如何变化?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获得大量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大营养,同时还需适宜的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泡菜制作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发酵原理,提供的新鲜蔬菜是它的培养基。

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发酵可产生大量乳酸,能抑制其他厌氧菌的生存;在有氧情况下,乳酸菌自身受抑制,不能进行乳酸发酵,使需氧菌繁殖而变质。

乳酸菌生长繁殖需要消耗有机物,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种类的有机物。

乳酸菌属异养厌氧型,培养基中应有碳源、氮源、特殊营养物质、水、无机盐五大营养,需要的培养条件主要有适宜的温度(28℃~30℃)、无氧环境,这样菌种才能大量增殖。

答案:(1)消毒(2)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密封后造成缺氧环境;菜坛有裂缝,将导致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而一些杂菌大量繁殖,泡菜会变质(3)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4)提供乳酸菌菌种(5)有机物干重减少;有机物种类增加(6)碳源氮源特殊营养物质水无机盐适宜的温度无氧环境6.(2010·江苏调研)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 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