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ppt)
合集下载
最新脑电图判读4幻灯片
作为基本节律的快波被看作异常波,有 时波幅异常高,一般把50微伏以上的快 波当作异常波。异常波除癫痫外,往往 出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等, 在头部外伤、脑手术后等可见局灶性快 波。即使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抗癫痫药 等,往往出现相当高波幅的快波,须弄 清检查当时的服药状态。
枕部出现少许10~12赫兹的α 波,大部分是13~15赫兹的 中间快波。在中央区基本节律的波幅有显著的左右差,在左 中央不规则地混有11赫兹左右负相尖锐的波形。
尖波
11 尖慢复合波
尖慢复合波的尖波是单相性、双相性或 三相性,时限多为70~120毫秒,接着 尖波的慢波大约是500~1000毫秒。一 般由比较广泛的癫痫源病灶的部位所记 录。局限性出现时,既有散在性、孤立 性的,也有节律性爆发,并且与失神发 作时的3赫兹的基慢波同样,广泛性、节 律性每秒2个周期左右很规则的反复出现。
位相的)。
脑电图波幅的左右 差,男,5岁,脑 瘫
5 棘波(爆发性异常)
棘波是爆发性异常EEG最基本的形式, 周期在1/14秒以下,具有陡峭的波形, 是区别于背景脑电的波。棘波多数是负 相,有时为正相,还有表现为双相、三 相的波形。根据其出现方式分为散发性、 形成节律性爆发。
棘波(爆发性异常)
棘波(爆发性异常)
7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按照频率、波形和有无规律性分为: 1)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波 2)有频率变动型的3赫兹棘慢波 3)不规则的棘慢波 4)多棘慢复合波 5)尖慢复合波(慢的棘慢复合波)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 广 泛 性 棘 慢 复 合 波
8 不规则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棘慢复合波爆发,频率不一定在3赫兹附 近而是不规则地变化,把棘波与慢波的 波幅低关系都不规则的波,称之为不规 则的棘慢复合波。这种波与癫痫失神发 作无直接的关系。
枕部出现少许10~12赫兹的α 波,大部分是13~15赫兹的 中间快波。在中央区基本节律的波幅有显著的左右差,在左 中央不规则地混有11赫兹左右负相尖锐的波形。
尖波
11 尖慢复合波
尖慢复合波的尖波是单相性、双相性或 三相性,时限多为70~120毫秒,接着 尖波的慢波大约是500~1000毫秒。一 般由比较广泛的癫痫源病灶的部位所记 录。局限性出现时,既有散在性、孤立 性的,也有节律性爆发,并且与失神发 作时的3赫兹的基慢波同样,广泛性、节 律性每秒2个周期左右很规则的反复出现。
位相的)。
脑电图波幅的左右 差,男,5岁,脑 瘫
5 棘波(爆发性异常)
棘波是爆发性异常EEG最基本的形式, 周期在1/14秒以下,具有陡峭的波形, 是区别于背景脑电的波。棘波多数是负 相,有时为正相,还有表现为双相、三 相的波形。根据其出现方式分为散发性、 形成节律性爆发。
棘波(爆发性异常)
棘波(爆发性异常)
7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按照频率、波形和有无规律性分为: 1)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波 2)有频率变动型的3赫兹棘慢波 3)不规则的棘慢波 4)多棘慢复合波 5)尖慢复合波(慢的棘慢复合波)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 广 泛 性 棘 慢 复 合 波
8 不规则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棘慢复合波爆发,频率不一定在3赫兹附 近而是不规则地变化,把棘波与慢波的 波幅低关系都不规则的波,称之为不规 则的棘慢复合波。这种波与癫痫失神发 作无直接的关系。
最新脑电图判读1(精品ppt教学讲义ppt
作用:① 爆发性异常波出现或增强。 ② 非爆发性慢波(广泛性或局灶
性)出现或增强。
2 过度换气诱发试验(2)非 爆发性 慢波的出现或增强
进行过度换气2~3分钟,在正常者,大多数的 小儿,一部分的成人,表现为脑电图的慢波化 与波幅的增高。这种由于过度换气所产生的慢 波化与波幅的增高被称作建立(build up). 过度换气慢波的出现,于各种典型的癫痫和脑 里有器质性疾病时一般都显著。成人过度换气 3分钟以内,波幅高的慢波显著出现的场合可 大致考虑为异常。小儿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 儿,即使正常者因对于过度换气的敏感,通常 会出现显著的慢波化,此时脑电图结果的判定 要考虑年龄的因素。
1 年龄:EEG在新生儿几乎近于平坦,幼小儿慢 波多,相当于α波顶频率也慢,随着年龄增长接 近成人,α波顶频率增加接近10赫兹。
2 意识状态:与从觉醒到睡眠由于各种意识水平 相对应,EEG表示与觉醒不同特征的图像,因 此反过来能够由脑电图像,推定睡眠的阶段。
3 睁、闭眼:EEG受到身体内外的感觉刺激的影 响,特别是被检者睁眼、闭眼,表示不同的 EEG像。
2 α波的频率、分布
α波的频率规定为8~13赫兹,成人通常是10赫 兹左右。8赫兹左右时称为慢α活动,估计存在 脑功能障碍。正常成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显示 12~13赫兹的α波,与10~11赫兹的α波相比, 其出现频度较低。一般在额部的α比枕部要慢, 其频率差可达到一个。一般在顶、枕部优势出现, 特别在枕部,波幅高而出现频度也高。
α波、快波的左右差
在左右相同部位的脑电图上有那种程度 的左右差时作为异常,须根据年龄和病 例来考虑,对于成人枕区的α波,有 20%以上的波幅差时,作为问题注明为 好。幼儿枕部α波顶波幅差在50%以内 最好考虑为正常范围内。
性)出现或增强。
2 过度换气诱发试验(2)非 爆发性 慢波的出现或增强
进行过度换气2~3分钟,在正常者,大多数的 小儿,一部分的成人,表现为脑电图的慢波化 与波幅的增高。这种由于过度换气所产生的慢 波化与波幅的增高被称作建立(build up). 过度换气慢波的出现,于各种典型的癫痫和脑 里有器质性疾病时一般都显著。成人过度换气 3分钟以内,波幅高的慢波显著出现的场合可 大致考虑为异常。小儿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 儿,即使正常者因对于过度换气的敏感,通常 会出现显著的慢波化,此时脑电图结果的判定 要考虑年龄的因素。
1 年龄:EEG在新生儿几乎近于平坦,幼小儿慢 波多,相当于α波顶频率也慢,随着年龄增长接 近成人,α波顶频率增加接近10赫兹。
2 意识状态:与从觉醒到睡眠由于各种意识水平 相对应,EEG表示与觉醒不同特征的图像,因 此反过来能够由脑电图像,推定睡眠的阶段。
3 睁、闭眼:EEG受到身体内外的感觉刺激的影 响,特别是被检者睁眼、闭眼,表示不同的 EEG像。
2 α波的频率、分布
α波的频率规定为8~13赫兹,成人通常是10赫 兹左右。8赫兹左右时称为慢α活动,估计存在 脑功能障碍。正常成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显示 12~13赫兹的α波,与10~11赫兹的α波相比, 其出现频度较低。一般在额部的α比枕部要慢, 其频率差可达到一个。一般在顶、枕部优势出现, 特别在枕部,波幅高而出现频度也高。
α波、快波的左右差
在左右相同部位的脑电图上有那种程度 的左右差时作为异常,须根据年龄和病 例来考虑,对于成人枕区的α波,有 20%以上的波幅差时,作为问题注明为 好。幼儿枕部α波顶波幅差在50%以内 最好考虑为正常范围内。
脑电图(图谱)PPT课件
散在出现:单个出现,无规则
偶见:仅见1-2次
周期性:有规则的反复出现,呈现相对固定的周期
同步性:双侧脑电变化以固定的位相关系和相同的频率出现
非同步性:双侧脑电变化以非固定的位相关系和非相同的频率出现
阵发性出现:出现波形相对于背景活动差别不是很大
爆发性出现:出现波形相对于背景活动有明显差别
高度失律:波幅、波率、波形不对称、不同步
22
对异常脑电图的描述
• 边缘状态: 正常背景活动的轻度量变。如两侧的波率不佳, 波幅一过性不对称,为非特异性改变
• 轻度不正常:背景活动的改变较为明显,但也为非特异性改 变
• 中度不正常:异常性放电的出现或者/和背景活动的中等度改 变,为特异性改变
• 高度不正常:高度的背景活动异常,异常放电的出现,常常 提示严重的弥散性脑功能异常
• 在某些情况下,它与异常脑电活动非常相 似,可导致诊断错误,甚至使之难以辨认 并无法使用。
• 伪差的产生有三个基本原因
外部原因 仪器原因 生理学原因
35
• 心电伪差:某些个体,尤其是肥胖和短颈者, 在头部有较大的EKG电场。在EEG记录上可 出现心电图样改变,其中,QRS综合波中 的R波最为突出
44
•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背景活动正常,可见双侧性高波幅多棘波、多棘慢波综合。
45
• 进行性肌阵挛癫痫:全图弥漫性快波和慢波节律,波形杂乱不整,可见单发的棘波、棘慢波综合以及多棘
波和多棘慢波
46
• 仅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左图为清醒 EEG见背景活动正常,阵发性出现双侧性
高波幅慢波,不规则棘慢波综合,短程爆发出现,约4CPS。右图为睡眠EEG见双侧性高波幅慢波、尖
(精选课件)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受年龄发育影响:儿童IRDA最高波幅位于枕和后头部称OIRDA;成人IRDA最高波幅位于额区-称FIRDA。这 种部位差异与病因无关。
15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IRDA)
IRDA属于广泛起源的非特异性异常,无病因特异性, 见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常伴有背景活动变慢; IRDA出现部位没有特定定位意义;
17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局部或者一侧半球出现的δ、θ频段慢波,散发或节律 发放,高波幅、多形性;
产生基础:白质损伤—皮层下局部性结构性损伤,如肿 瘤、卒中、脓肿、脑实质内血肿、脑挫裂伤;清醒转为睡 眠时。
18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在脑损伤部位波幅最明显;但是在大范围皮层及白质损 伤时,损伤部位波幅反而降低,其周边区域波幅较高。
慢波程度、数量反映了弥漫性脑病的严重程度; δ频带为主的持续性高波幅慢波提示损伤严重伴意识 障碍。
12
13
14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间断、节律性的
δ活动(IRDA),频率为2.5-3Hz,波形正弦或锯齿样。 波幅逐渐增高后逐渐降低。
IRDA的多少与状态有关,警觉和睁眼时数量减少;闭 目、过度换气、瞌睡时增多;进入NREMⅡ期后消失, REM睡眠期可再次出现。
颞区的IRDA(TIRDA)与癫痫有密切关系,与 OIRDA及FIRDA有明显不同,有明显的病因特异性,不 属于非特异性异常。
16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非同步性慢波
称为散发性或者弥漫性慢波活动,不同步、不成节律、 不同频率;
中高波幅; 是最常见但是最缺乏特异性的异常; 见于:双侧半球弥漫性病变,可能是功能性,也可见于 各种严重、进行性的病变; 慢波数量可以反应脑功能程度。
15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IRDA)
IRDA属于广泛起源的非特异性异常,无病因特异性, 见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常伴有背景活动变慢; IRDA出现部位没有特定定位意义;
17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局部或者一侧半球出现的δ、θ频段慢波,散发或节律 发放,高波幅、多形性;
产生基础:白质损伤—皮层下局部性结构性损伤,如肿 瘤、卒中、脓肿、脑实质内血肿、脑挫裂伤;清醒转为睡 眠时。
18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在脑损伤部位波幅最明显;但是在大范围皮层及白质损 伤时,损伤部位波幅反而降低,其周边区域波幅较高。
慢波程度、数量反映了弥漫性脑病的严重程度; δ频带为主的持续性高波幅慢波提示损伤严重伴意识 障碍。
12
13
14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间断、节律性的
δ活动(IRDA),频率为2.5-3Hz,波形正弦或锯齿样。 波幅逐渐增高后逐渐降低。
IRDA的多少与状态有关,警觉和睁眼时数量减少;闭 目、过度换气、瞌睡时增多;进入NREMⅡ期后消失, REM睡眠期可再次出现。
颞区的IRDA(TIRDA)与癫痫有密切关系,与 OIRDA及FIRDA有明显不同,有明显的病因特异性,不 属于非特异性异常。
16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非同步性慢波
称为散发性或者弥漫性慢波活动,不同步、不成节律、 不同频率;
中高波幅; 是最常见但是最缺乏特异性的异常; 见于:双侧半球弥漫性病变,可能是功能性,也可见于 各种严重、进行性的病变; 慢波数量可以反应脑功能程度。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PPT课件
判读思路 异常脑电图
了解基本要素
背景活动
阵发性活动
伪差
年龄 相适 应的
异常
非特异性
癫痫样
良性变异型
正常
间期
发作期
1
异常脑电定义
偏离正常范围的脑电图—异常脑电图。 目前判断是否正常,主要是看图经验。 并且要结合临床分析:
伪差 正常变异 异常
2
异常脑电
• 诊断异常脑电图,主要不是根据它缺少正常脑电 图的成份或类型,而应根据它是否含有不正常的 脑电活动或类型。一份脑电图,如果含有异常的 电活动,不管它含有多少正常的成份,都应认定 它为异常。
持续,频率更慢,但波幅不一定是最高的。一 般不被睁眼抑制。 • δ波病灶周围常为θ波,此种θ波可能对睁眼有 反应。
32
1 局灶慢波异常
意义—皮层、皮层下白质有局限性病 灶(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
33
1 局灶慢波异常
慢波程度、数量反映了弥漫性脑病的严重程度; δ频带为主的持续性高波幅慢波提示损伤严重伴意识障 碍。
12
13
14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间断、节律性的
δ活动(IRDA),频率为2.5-3Hz,波形正弦或锯齿样。 波幅逐渐增高后逐渐降低。
IRDA的多少与状态有关,警觉和睁眼时数量减少;闭 目、过度换气、瞌睡时增多;进入NREMⅡ期后消失, REM睡眠期可再次出现。
非爆发性出现 1 持续性出现
1)高度节律失调:见于幼儿、儿童; 2)波幅广泛低平:见后 3)α 波泛化:见后
24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非爆发性出现 2 散在性出现
25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爆发性出现
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孤立性或几个连 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了解基本要素
背景活动
阵发性活动
伪差
年龄 相适 应的
异常
非特异性
癫痫样
良性变异型
正常
间期
发作期
1
异常脑电定义
偏离正常范围的脑电图—异常脑电图。 目前判断是否正常,主要是看图经验。 并且要结合临床分析:
伪差 正常变异 异常
2
异常脑电
• 诊断异常脑电图,主要不是根据它缺少正常脑电 图的成份或类型,而应根据它是否含有不正常的 脑电活动或类型。一份脑电图,如果含有异常的 电活动,不管它含有多少正常的成份,都应认定 它为异常。
持续,频率更慢,但波幅不一定是最高的。一 般不被睁眼抑制。 • δ波病灶周围常为θ波,此种θ波可能对睁眼有 反应。
32
1 局灶慢波异常
意义—皮层、皮层下白质有局限性病 灶(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
33
1 局灶慢波异常
慢波程度、数量反映了弥漫性脑病的严重程度; δ频带为主的持续性高波幅慢波提示损伤严重伴意识障 碍。
12
13
14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间断、节律性的
δ活动(IRDA),频率为2.5-3Hz,波形正弦或锯齿样。 波幅逐渐增高后逐渐降低。
IRDA的多少与状态有关,警觉和睁眼时数量减少;闭 目、过度换气、瞌睡时增多;进入NREMⅡ期后消失, REM睡眠期可再次出现。
非爆发性出现 1 持续性出现
1)高度节律失调:见于幼儿、儿童; 2)波幅广泛低平:见后 3)α 波泛化:见后
24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非爆发性出现 2 散在性出现
25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爆发性出现
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孤立性或几个连 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PPT课件
记录方法
电极:一般为扁平盘形电极或杯形电极 (金质或银质),连接有绝缘导线,昏 迷病人可用针电极。
电极安放位置:国际电极放置法(1020电极放置法)
脑电图的记录方法
1 电极安装法:10-20系统法 首先确定前后方向的电极位置:在正中线上将鼻 根(N)颅顶(V)与枕骨粗隆(I)连成一线, 此线全长作为100%.在此线上决定5个点:第一 个点为额极中线点(Fp) ,此点位于鼻根上方与 鼻根的间距为连线全长的10%;第二个点位额中 线点(Fz),在Fp的后方,其间距为连线全长的 20%;第三个点为中央中线点(Cz),从Fz向 后,其间距为连线全长的20%的点;
鼻咽电极
鼓膜电极
脑电图判读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
1 频率; 2 波幅; 3 脑波的分类: α波、快波、慢波、棘波、 尖波、棘慢复合波、多棘慢复合波、尖慢 复合波; 4 脑电活动的出现方式。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1)
1 频率(frequency)指同一周期的脑波在1秒内 重复的次数。测量频率时,为了观察波是怎样反 复连续出现的,设想了一条基线。基线是指波上 下摆动中点联结的一条直线。若是正弦波,可正 确的出现一条对称线,而脑电图上就不能像正弦 波那样引出这样一条直线,所以它是一条假象的 线。从相邻的两个波谷或波峰引出两条平行线与 直线垂直,其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这个波的 周期(period)或者时限(duration)。频率的单位: 赫兹(Hertz,Hz)。
•
波幅的测量
频率及波幅的测量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1)
• 1 脑波的分类 • 频率在8-13Hz之间的脑波称作α波,为构
成脑电图的最基本要素。以此为快波。慢波及快波进一步按其频 率分类:
鼻根点
Fp1
异常脑电图判读标准
异常脑电图判读标准
一、广泛轻度异常脑电图
㈠α波不规则、不稳定,调节不佳,调幅不良或较正常有弱化现象;㈡α波波幅较正常增高,成人大于100微伏,小儿大于150微伏;㈢β波较明显增多,尤其是额区或各区出现高波幅或波幅高于α波者;㈣6-7次/秒之θ活动明显地出现于额、顶区;
㈤α波不对称,两侧对称部位的波幅差在20%以上,枕区波幅差在50%以上;㈥成人过度换气时出现中等波幅之θ反应。
二、广泛中度异常异电图
㈠基本频率减慢,成为7-8次/秒之慢化α节律,甚至α波完全消失,被4-7次/秒之θ节律所代替;
㈡有3次/秒左右的中等波幅以下的δ波混入或成串地出现,并构成了δ节律;㈢有单个独立性的特殊病理波,如棘波、尖波或综合波的出现;㈣过度换气时出现高波幅δ活动。
三、广泛重度异常脑电图
㈠基本频率呈高度慢波化,一般以δ波为其主调节律,θ波上存,α波基本消失,偶尔在δ波上重叠有α波或β波;
㈡脑波频率及波幅极度波动,呈完全失律性脑电图;
㈢特殊发作波成份自发地或在诱发条件下呈长城出现,或反复发作,或构成某一特定类型;㈣呈病理性电静息状态,表现为平坦脑电图。
四、边缘性异常脑电图
又称界限性异常脑电图,凡脑电图改变超出了正常界限,而又未达到清度异常程度者称之。
主要表现为α波频率有些波动、不规则,慢波略有增多,左右稍有不对称,β波在整个大脑半球突面出现而有不及β型脑电图明显等。
主要见于特殊体质、植物神经机能不稳、精神紧张、精神病及慢性疼痛状态等受检者。
脑电图判读 异常脑电图PPT学习教案
第38页/共120页
3 双侧同步性慢波异 常
(1) 两侧 同步 两半球相应区域 正弦样慢波。
(2) 常节律、间歇出现。
(3) 普遍分布 可能在双侧大脑半 球的某个(些)相同区域最明显。
(4) 反应性:睁眼或警醒时,双 侧同步性慢第波39页/减共120少页 或消失,闭 目期间,过度换气和思睡时增
3 双侧同步性慢波异 常
第31页/共120页
1 局灶慢波异常
疾病 幕上肿瘤;部分性癫痫—发作后数 日;脑脓肿;偏头痛;单纯疱疹脑炎—颞 区;脑出血或梗塞急性期;一过性全面遗 忘症。
第32页/共120页
1 局灶慢波异常
局灶性慢波和棘波
女,62岁,右蝶骨翼脑膜瘤术后1年。 EEG示右颞区连第续313~页3/H共z1局20灶页 慢波及1个棘波。
受年龄发育影响:儿童IRDA最高波幅位于枕和后头部称OIRDA;成人IRDA最高波幅位于额区-称FIRDA。这 种部位差异与病因无关。
第14页/共120页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IRDA)
IRDA属于广泛起源的非特异性异常,无病因特异性, 见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常伴有背景活动变慢; IRDA出现部位没有特定定位意义;
第51页/共120页
第52页/共120页
46 9
慢 额波 叶的 肿出 瘤现 切( 除男 术, 后 个岁 月,
左
第53页/共120页
额
乙 型 脑 炎 急 性 期
区 间 歇 性 节 律 性
δ
波
第54页/共120页
广 泛 强性 制连 性续 肌性 营基 养本 不节 良律 慢 化
第55页/共120页
广
波。
第45页/共120页
3 双侧同步性慢波异 常
(1) 两侧 同步 两半球相应区域 正弦样慢波。
(2) 常节律、间歇出现。
(3) 普遍分布 可能在双侧大脑半 球的某个(些)相同区域最明显。
(4) 反应性:睁眼或警醒时,双 侧同步性慢第波39页/减共120少页 或消失,闭 目期间,过度换气和思睡时增
3 双侧同步性慢波异 常
第31页/共120页
1 局灶慢波异常
疾病 幕上肿瘤;部分性癫痫—发作后数 日;脑脓肿;偏头痛;单纯疱疹脑炎—颞 区;脑出血或梗塞急性期;一过性全面遗 忘症。
第32页/共120页
1 局灶慢波异常
局灶性慢波和棘波
女,62岁,右蝶骨翼脑膜瘤术后1年。 EEG示右颞区连第续313~页3/H共z1局20灶页 慢波及1个棘波。
受年龄发育影响:儿童IRDA最高波幅位于枕和后头部称OIRDA;成人IRDA最高波幅位于额区-称FIRDA。这 种部位差异与病因无关。
第14页/共120页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IRDA)
IRDA属于广泛起源的非特异性异常,无病因特异性, 见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常伴有背景活动变慢; IRDA出现部位没有特定定位意义;
第51页/共120页
第52页/共120页
46 9
慢 额波 叶的 肿出 瘤现 切( 除男 术, 后 个岁 月,
左
第53页/共120页
额
乙 型 脑 炎 急 性 期
区 间 歇 性 节 律 性
δ
波
第54页/共120页
广 泛 强性 制连 性续 肌性 营基 养本 不节 良律 慢 化
第55页/共120页
广
波。
第45页/共120页
最新成人脑电图的判读及睡眠分期-PPT文档
清醒期和睡眠各期特征性脑电图波形
β波和α波
θ波和颅顶部锐波
睡眠梭形波和K复合波
δ波
锯齿波
清醒期和睡眠各期特征
➢ 依据脑电、眼电和下颌肌电进行分期 ➢ 脑电、眼电和下颌肌电呈动态变化过程
清醒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醒期特征
➢ 脑电:低电压混合频率波和α波 ➢ 眼电:眨眼、REM和SEM ➢ 肌电:高度紧张性活动
1期
1期特征
➢ 脑电:相对低电压混合频率波和锐波、 θ波、未成熟的梭形波和K复合波
➢ 眼电:缓慢眼球运动
➢ 肌电:个体差异大
2期
2期特征
➢ 脑电:相对低电压混合频率波和梭形 波、K复合波
➢ 眼电:眼球运动更为减弱
➢ 肌电:明显减弱
3、4期
3、4期特征
➢ 脑电: 3期δ波占20%-50%,4期δ波 占50%以上
➢ 眼电:眼球运动显著减弱
➢ 肌电:明显减弱
REM期
REM期特征
➢ 脑电: 相对低电压混合频率波和锯床 波、 α波
➢ 眼电:快速眼球运动
➢ 肌电:降至整夜最低或消失,可有短 暂的肌肉抽搐
两个概念
➢ 体动时间(MVT) ➢ 体动性醒觉反应(MA)
睡眠分期中的四项规则
➢ 3分钟规则 ➢ REM期出现梭形波的判定规则 ➢ REM期起始判定规则 ➢ REM期终止判定规则
3分钟规则
REM期出现梭形波的判定规则
REM期起始判定规则
REM期终止的判定规则
在进行睡眠分期时应注意
➢ 将整个多导睡眠图中的各种信息作 为一整体来分析
➢ R&K规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谢
谢
β波和α波
θ波和颅顶部锐波
睡眠梭形波和K复合波
δ波
锯齿波
清醒期和睡眠各期特征
➢ 依据脑电、眼电和下颌肌电进行分期 ➢ 脑电、眼电和下颌肌电呈动态变化过程
清醒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醒期特征
➢ 脑电:低电压混合频率波和α波 ➢ 眼电:眨眼、REM和SEM ➢ 肌电:高度紧张性活动
1期
1期特征
➢ 脑电:相对低电压混合频率波和锐波、 θ波、未成熟的梭形波和K复合波
➢ 眼电:缓慢眼球运动
➢ 肌电:个体差异大
2期
2期特征
➢ 脑电:相对低电压混合频率波和梭形 波、K复合波
➢ 眼电:眼球运动更为减弱
➢ 肌电:明显减弱
3、4期
3、4期特征
➢ 脑电: 3期δ波占20%-50%,4期δ波 占50%以上
➢ 眼电:眼球运动显著减弱
➢ 肌电:明显减弱
REM期
REM期特征
➢ 脑电: 相对低电压混合频率波和锯床 波、 α波
➢ 眼电:快速眼球运动
➢ 肌电:降至整夜最低或消失,可有短 暂的肌肉抽搐
两个概念
➢ 体动时间(MVT) ➢ 体动性醒觉反应(MA)
睡眠分期中的四项规则
➢ 3分钟规则 ➢ REM期出现梭形波的判定规则 ➢ REM期起始判定规则 ➢ REM期终止判定规则
3分钟规则
REM期出现梭形波的判定规则
REM期起始判定规则
REM期终止的判定规则
在进行睡眠分期时应注意
➢ 将整个多导睡眠图中的各种信息作 为一整体来分析
➢ R&K规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谢
谢
(推荐课件)脑电图判读-入门篇PPT幻灯片
慢
α
波 变 异 型 节 律
.
26
复杂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2 μ 节律:频率类似α波顶7~12 赫兹往往出现在中央部附近,具 有向上或向下的尖拱形波形的波, 与μ 字相似,故称作μ 节律。
.
27
μ节律
.
28
复杂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3 矩形波,梯形波
.
29
复杂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4 多形性δ波与单一节律性δ波:波形近 于三角形但不规则,频率也不一致,以 混在背景波里的形式出现,称作多形性δ 波。
.
19
脑电图的分布与定位
.
20
脑电图的分布与定位
广泛性(generalized):出现于两侧脑电 全部区域里
局限性(localized):出现于脑的某一部 分
两侧性(bilarecal) 对称性(symmetrcal) 镜 灶(mirror focus)
பைடு நூலகம்
.
21
脑电图的分布与定位
一侧性(unilatcral)
.
4
药物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类和咪 唑衍生物,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 头孢噻肟等;另外甲硝唑、替硝唑、酮 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 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 样反应。
.
5
临床护理
对双硫仑样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患者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型体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6L/min,改善组织缺 氧。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液
位相关系
因为棘波、尖波不是同时出现,所以不能论述其位相关系
.
15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灶中心部分的慢波通常比病灶周围的慢波更 持续,频率更慢,但波幅不一定是最高的。一 般不被睁眼抑制。
• δ波病灶周围常为θ波,此种θ波可能对睁眼有 反应。
1 局灶慢波异常
意义—皮层、皮层下白质有局限性病 灶(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
1 局灶慢波异常
疾病 幕上肿瘤;部分性癫痫—发作后数 日;脑脓肿;偏头痛;单纯疱疹脑炎—颞 区;脑出血或梗塞急性期;一过性全面遗 忘症。
异常脑电分类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非爆发性出现
1)持续性出现;2)散在性出现。
爆发性出现
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孤立性 或几个连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广泛出现、局限出现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非爆发性出现 1 持续性出现
1)高度节律失调:见于幼儿、儿童; 2)波幅广泛低平:见后 3)α波泛化:见后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慢波程度、数量反映了弥漫性脑病的严重程度; δ频带为主的持续性高波幅慢波提示损伤严重伴意识 障碍。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间断、节律性的
δ活动(IRDA),频率为2.5-3Hz,波形正弦或锯齿样。 波幅逐渐增高后逐渐降低。
IRDA的多少与状态有关,警觉和睁眼时数量减少;闭 目、过度换气、瞌睡时增多;进入NREMⅡ期后消失, REM睡眠期可再次出现。
颞区的IRDA(TIRDA)与癫痫有密切关系,与 OIRDA及FIRDA有明显不同,有明显的病因特异性,不 属于非特异性异常。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非同步性慢波
称为散发性或者弥漫性慢波活动,不同步、不成节律、 不同频率;
中高波幅; 是最常见但是最缺乏特异性的异常; 见于:双侧半球弥漫性病变,可能是功能性,也可见于 各种严重、进行性的病变; 慢波数量可以反应脑功能程度。
幼小儿即使是正常者基本节律的频率比成 人慢,且多半混有散在的慢波。
异常慢波类型
• 局灶性慢波异常 • 普遍非同步慢波异常 • 双侧同步慢波异常 • 基本节律慢波化
1 局灶慢波异常
• 定义:是指出现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电极的慢波。 在少数情况慢波出现于一侧大脑半球的所有部 位。
• 多形性δ波 局灶δ波不规则无节律性发生。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局部或者一侧半球出现的δ、θ频段慢波,散发或节律 发放,高波幅、多形性;
产生基础:白质损伤—皮层下局部性结构性损伤,如肿 瘤、卒中、脓肿、脑实质内血肿、脑挫裂伤;清醒转为睡 眠时。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在脑损伤部位波幅最明显;但是在大范围皮层及白质损 伤时,损伤部位波幅反而降低,其周边区域波幅较高。
1 局灶慢波异常
局灶性慢波和棘波
女,62岁,右蝶骨翼脑膜瘤术后1年。 EEG示右颞区连续1~3Hz局灶慢波及1个棘波。
持续弥漫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广泛、持续的中、高波幅
慢波: 可以在慢波上复合快波,或夹杂棘尖波,此背景提示
弥漫性脑损伤,常累及皮层下和皮层下白质; 皮层下病变导致皮层失去传入性冲动是产生持续性慢
波的重要原因;单纯皮层或者深部灰质核团受累很少有 明显的多形性δ波。
见于—化脓性脑炎和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严重缺氧、 外伤、脑水肿等;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 电图(ppt)
优选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异常脑电定义
偏离正常范围的脑电图—异常脑电图。 目前判断是否正常,主要是看图经验。 并且要结合临床分析:
伪差 正常变异 异常
异常脑电
• 诊断异常脑电图,主要不是根据它缺少正常脑电 图的成份或类型,而应根据它是否含有不正常的 脑电活动或类型。一份脑电图,如果含有异常的 电活动,不管它含有多少正常的成份,都应认定 它为异常。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背景节律慢波化
是指枕区节律相对于病人年龄而言频率偏慢。
如30-50岁枕区节律应为10-11Hz,降低至8-
9Hz则为异常。
常伴有调节、调幅不良;
背景节律慢化程度反映了脑功能异常的程度;
单纯背景节律慢化---小儿 属于发育性异常;
改变
老人 属于脑电活动退行性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 在大多数异常脑电图中,异常类型不完全代替正 常电活动,它们可能间歇地或仅于某个或某些区 域出现,或添加在正常背景之上。
异常脑电
分为:
• 背景活动异常:属于非特异性异常, 与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有关;
• 阵发性异常:突出于背景的短暂异常 波发放。
一 背景活动异常
背景活动异常
背景活动 在一份脑电图记录中持续存在或者
受年龄发育影响:儿童IRDA最高波幅位于枕和后头部称OIRDA;成人IRDA最高波幅位于额区-称FIRDA。这 种部位差异与病因无关。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IRDA)
IRDA属于广泛起源的非特异性异常,无病因特异性, 见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常伴有背景活动变慢; IRDA出现部位没有特定定位意义;
非爆发性出现 2 散在性出现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爆发性出现
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孤立性或几个连 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1) 癫痫样波: 2) 良性变异型:见正常成人变异脑电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异常脑电 脑波类型
1 异常慢波; 2 癫痫样波; 3 波幅异常变化。
异常脑电分述
一 异常慢波
正常成人的脑电图上出现快波,几乎不出 现慢波,在成人安静时,如果出现δ 波 是明显的异常,如果θ 波清晰醒目地存 在,判定为轻度的异常。
范围:表浅病变—一致;深部病变—范围偏离,甚至出 现一侧或双侧半球广泛性慢波;
一侧前额病变常扩散到对侧。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无局部结构性脑损伤时的局灶性、多形性δ活动 ,此时 为间断出现,睁眼或状态改变时可以衰减,多混有θ活 动。----此时的脑功能可能是可逆的。
慢波睡眠期的双侧半球间断或者持续的明显不对称现 象,包括频率和波幅的不对称,应该根据临床和神经影像 学进行分析。
占优势的活动。
背景活动异常 脑波活动减少、脑电频率改变、节
律改变、波幅改变、波形改变。
背景活动异常
一般情况下,应该根据清醒、放 松、闭目状态下记录到的脑电判断背景 活动。
背景活动异常 正常节律改变
包括: • 一侧频率减慢>=1Hz; • α节律反应性消失; • 调节性消失; • 波幅不对称; 多为局限性改变。
• δ波病灶周围常为θ波,此种θ波可能对睁眼有 反应。
1 局灶慢波异常
意义—皮层、皮层下白质有局限性病 灶(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
1 局灶慢波异常
疾病 幕上肿瘤;部分性癫痫—发作后数 日;脑脓肿;偏头痛;单纯疱疹脑炎—颞 区;脑出血或梗塞急性期;一过性全面遗 忘症。
异常脑电分类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非爆发性出现
1)持续性出现;2)散在性出现。
爆发性出现
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孤立性 或几个连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广泛出现、局限出现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非爆发性出现 1 持续性出现
1)高度节律失调:见于幼儿、儿童; 2)波幅广泛低平:见后 3)α波泛化:见后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慢波程度、数量反映了弥漫性脑病的严重程度; δ频带为主的持续性高波幅慢波提示损伤严重伴意识 障碍。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间断、节律性的
δ活动(IRDA),频率为2.5-3Hz,波形正弦或锯齿样。 波幅逐渐增高后逐渐降低。
IRDA的多少与状态有关,警觉和睁眼时数量减少;闭 目、过度换气、瞌睡时增多;进入NREMⅡ期后消失, REM睡眠期可再次出现。
颞区的IRDA(TIRDA)与癫痫有密切关系,与 OIRDA及FIRDA有明显不同,有明显的病因特异性,不 属于非特异性异常。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非同步性慢波
称为散发性或者弥漫性慢波活动,不同步、不成节律、 不同频率;
中高波幅; 是最常见但是最缺乏特异性的异常; 见于:双侧半球弥漫性病变,可能是功能性,也可见于 各种严重、进行性的病变; 慢波数量可以反应脑功能程度。
幼小儿即使是正常者基本节律的频率比成 人慢,且多半混有散在的慢波。
异常慢波类型
• 局灶性慢波异常 • 普遍非同步慢波异常 • 双侧同步慢波异常 • 基本节律慢波化
1 局灶慢波异常
• 定义:是指出现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电极的慢波。 在少数情况慢波出现于一侧大脑半球的所有部 位。
• 多形性δ波 局灶δ波不规则无节律性发生。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局部或者一侧半球出现的δ、θ频段慢波,散发或节律 发放,高波幅、多形性;
产生基础:白质损伤—皮层下局部性结构性损伤,如肿 瘤、卒中、脓肿、脑实质内血肿、脑挫裂伤;清醒转为睡 眠时。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在脑损伤部位波幅最明显;但是在大范围皮层及白质损 伤时,损伤部位波幅反而降低,其周边区域波幅较高。
1 局灶慢波异常
局灶性慢波和棘波
女,62岁,右蝶骨翼脑膜瘤术后1年。 EEG示右颞区连续1~3Hz局灶慢波及1个棘波。
持续弥漫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广泛、持续的中、高波幅
慢波: 可以在慢波上复合快波,或夹杂棘尖波,此背景提示
弥漫性脑损伤,常累及皮层下和皮层下白质; 皮层下病变导致皮层失去传入性冲动是产生持续性慢
波的重要原因;单纯皮层或者深部灰质核团受累很少有 明显的多形性δ波。
见于—化脓性脑炎和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严重缺氧、 外伤、脑水肿等;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 电图(ppt)
优选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异常脑电定义
偏离正常范围的脑电图—异常脑电图。 目前判断是否正常,主要是看图经验。 并且要结合临床分析:
伪差 正常变异 异常
异常脑电
• 诊断异常脑电图,主要不是根据它缺少正常脑电 图的成份或类型,而应根据它是否含有不正常的 脑电活动或类型。一份脑电图,如果含有异常的 电活动,不管它含有多少正常的成份,都应认定 它为异常。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背景节律慢波化
是指枕区节律相对于病人年龄而言频率偏慢。
如30-50岁枕区节律应为10-11Hz,降低至8-
9Hz则为异常。
常伴有调节、调幅不良;
背景节律慢化程度反映了脑功能异常的程度;
单纯背景节律慢化---小儿 属于发育性异常;
改变
老人 属于脑电活动退行性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 在大多数异常脑电图中,异常类型不完全代替正 常电活动,它们可能间歇地或仅于某个或某些区 域出现,或添加在正常背景之上。
异常脑电
分为:
• 背景活动异常:属于非特异性异常, 与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有关;
• 阵发性异常:突出于背景的短暂异常 波发放。
一 背景活动异常
背景活动异常
背景活动 在一份脑电图记录中持续存在或者
受年龄发育影响:儿童IRDA最高波幅位于枕和后头部称OIRDA;成人IRDA最高波幅位于额区-称FIRDA。这 种部位差异与病因无关。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IRDA)
IRDA属于广泛起源的非特异性异常,无病因特异性, 见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常伴有背景活动变慢; IRDA出现部位没有特定定位意义;
非爆发性出现 2 散在性出现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爆发性出现
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孤立性或几个连 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1) 癫痫样波: 2) 良性变异型:见正常成人变异脑电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异常脑电 脑波类型
1 异常慢波; 2 癫痫样波; 3 波幅异常变化。
异常脑电分述
一 异常慢波
正常成人的脑电图上出现快波,几乎不出 现慢波,在成人安静时,如果出现δ 波 是明显的异常,如果θ 波清晰醒目地存 在,判定为轻度的异常。
范围:表浅病变—一致;深部病变—范围偏离,甚至出 现一侧或双侧半球广泛性慢波;
一侧前额病变常扩散到对侧。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无局部结构性脑损伤时的局灶性、多形性δ活动 ,此时 为间断出现,睁眼或状态改变时可以衰减,多混有θ活 动。----此时的脑功能可能是可逆的。
慢波睡眠期的双侧半球间断或者持续的明显不对称现 象,包括频率和波幅的不对称,应该根据临床和神经影像 学进行分析。
占优势的活动。
背景活动异常 脑波活动减少、脑电频率改变、节
律改变、波幅改变、波形改变。
背景活动异常
一般情况下,应该根据清醒、放 松、闭目状态下记录到的脑电判断背景 活动。
背景活动异常 正常节律改变
包括: • 一侧频率减慢>=1Hz; • α节律反应性消失; • 调节性消失; • 波幅不对称; 多为局限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