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和城市群发展共33页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分析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一
个庞大的国家,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不仅对国内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么,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究竟是如何演变的呢?
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1.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达,资源丰富,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
上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放缓,逐渐成为经济较为滞后的地区。2019年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与全国平均增速相比有
明显差距。
2.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是中国的发展重心之一。由于地处中国
的中心地带,这里有着如京津冀一样的发展优势。此外,华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也相当发达。尤其是近年来,京津冀等地的经济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正逐步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心。
3.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这里包括了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若干省市。作为中国的发展先锋,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这里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华东地区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是指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五个省。此外,中部地区还包括了重庆、广西等地。这里的经济因地处中心位置,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完备的交通网络。同时,中部地区也是中国的农业中心,农业资源丰富。
5.西南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西南地区坐落在中国的西部。在经济上,西南地区一些城
市像成都、重庆等也因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投资。此外,西南地区还是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之一。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形成城市群,并通过密切的经济联系和地理邻近性实现协调发展。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紧密相关,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群发展的前提是合理规划和布局。在城市群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之间的
相互关系和区域发展的协同。一个健康的城市群发展,不仅需要有一个核心城市作为引擎,更需要有周边的中小城市作为补充和支持。通过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可以使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之间互联互通,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和资源共享的网络。
区域协调发展是城市群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城市群中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
应该只追求自身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而是应该注重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只有通过各城市间的互补和协同,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例如,一个城市在发展产业时,可以选择发展自己擅长的产业,而将其他城市引入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这样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城市群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应该在城市规划和发
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资金,鼓励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城市群的统筹和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政府起到积极的作用,才能够推动城市群的持续发展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城市群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群的
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同时,城市群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区域协调发展则能够解决城市群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城市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城市群是空间范畴,是由若干个城市凭借空间上的紧密联系而形成的区域性城市社会和经济集群。它是城市化规模扩张和城市经济联系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选择。
城市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群的推动下,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产业和服务业之间
的合作与协调越来越成为城市群内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其核心城市上海、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等以及福建省福州、厦门、云南省昆明市之间已经形成了逐步渐进的产业分工和区域竞争格局。各城市间通过合作、借助彼此的优势、开展统一规划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一种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这都是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促进。
同时,城市群为区域经济带来了自由流动的人口、资金和信息等资源,促进了
城市互联互通,拉近了区域与全球之间的联系。如珠三角城市群,通过轻轨、地铁、高速公路、快速干道等一系列交通设施的完善,实现了各城市的便捷连通,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生产、生活与消费更加协调。因此可以说,城市群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二、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城市群的形成,不仅使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为重要的是它确立
了一个区域发展的新形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城市群成员的人口、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呈现
出了不平衡的趋势。为了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全面发展,我国开始
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本文将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的关系,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和挑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的关系
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对整体经济的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各地区之间
的资源和人才得以充分流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协同发展。其次,城市群内部的城市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形
成了以城市间分工与合作为核心的经济网络,提升了整体经济的竞争
力和效益。最后,城市群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口流入,进
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城市群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城市群相对发达,而另一些地区则
相对落后,这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其次,城市群的竞争与协同
并存,城市群间的竞争往往是零和博弈,而城市群内部的协同发展又
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和协调,这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城市群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包括能源消耗、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带来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带来了许多积
极的影响。首先,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人口和资源的集聚,形
成了较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和供给,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开放。
城市群发展与经济发展
城市群发展与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群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群发展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城市群作为多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区域,具有诸多优势和潜力,对整体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一、城市群体系的重要性
城市群是指由多个城市及其相邻区域共同组成的一个较为密集的城市体系。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了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局面。城市群的发展不仅拉动了单个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且对整个区域的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城市群带来的经济效益
城市群的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优势互补。城市群中的城市往往各具优势,资源禀赋不同。通过城市群的发展,各城市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互补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产业协同发展。城市群中的城市往往具有产业的互补性,通过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形成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人才集聚效应。城市群中的城市往往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动,形
成了人才的集聚效应。人才的聚集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4.市场规模扩大。城市群中的城市联动作用强,市场规模较大,为
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城市群的发展,企业可以更好
地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
三、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
政策建议:
1.加强城市群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群的整体发展,科学规划城市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城市群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对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城市群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二、城市群的概念与特征
城市群是指在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由若干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经济
社会协作体。城市群通常具有较强的人口聚集和资源集聚特征,同时享有相对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群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较高,拥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竞争优势。
城市群的特征主要包括:
1.密集的城市聚集: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人口、资金、信息流动频繁,
形成密集的城市聚集现象。
2.专业化分工: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存在较为明确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关系,形成了经济内部协同发展的机制。
3.交通便利:城市群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便于各城市之间的人流、
物流、信息流畅通交换。
三、城市群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城市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城市群内部城
市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促进了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效应;另一方面,城市群外部城市与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密切,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强化了经济联系、市场一体化和发展协同。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统一开放、体制机制融合和共
同发展目标的实现,提高了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力支撑和载体,在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城市为核心的地域性经济发展
模式已经逐渐转变为城市群发展模式。城市群是一种区域内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城市集合,通过合作与互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城市群发展不仅是城市规模扩大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路径。
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城市群的合作,各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实现资源的集约性利用。例如,一座城市可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乏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另一座城市则拥有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但缺乏自然资源。通过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这两座城市可以相互合作,共享资源和创新成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城市群发展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区域内各城市经济间的相互联系、资源的协同利用、市场的一体化和政策的统一。城市群发展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高速公路、高铁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人员、货物和资金能够快速便捷地流动。这有利于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推动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合作发展。
城市群发展还能够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往往承担着人口过剩、资源过剩的问题。通过城市群的发展,农村地区可以成为城市的产业承接区和人口转移区。同时,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和土地资源也可以为城市提供重要的补充。通过合作发展,城市群可以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市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城市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的概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城市群作为
一个相对独立、互联互通的地域经济体,其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人口流动、产业转型、就业机会以及城市间合作等角度分析城市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首先,城市群发展推动了人口向中心城市流动的趋势。随着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中心城市往往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医疗设施等吸引人的条件,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人口流动的增加为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潜力,推动了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同时,中心城市也受益于人口流动带来的消费支出和税收收入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市群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城市群的形成过程中,由于
资源、市场、人才等条件的集聚,在产业布局方面呈现出互补与协同的特点。比如,一个城市群内的中心城市可能拥有较高的技术和研发实力,而周边城市则更适合发展制造业。这样的分工合作促进了不同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提高了整个区域经济的效益。同时,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协同作用也可加速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
第三,城市群的发展为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群内的中心城市通常
是拥有大量产业和服务业资源的地区,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进驻。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通过就业链带动了周边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就业增长。而就业机会的增加不仅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水平,也拉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消费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课件第11章 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一带一路”
2020/9/22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13
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城市群的概念与功能
二、城市群的性质与功 能
1.城市群的高聚 集性
3.城市群的开放性 2.城市群的高能级 性
2020/9/22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14
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三节 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2020/9/22
的城 阶市 段群 性形
一、长三角城市群
• 以往的最大症结是城市间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甚至是“以 邻为壑”
• “产业同构、同质竞争”是困扰已久的问题 • 目前一些重大设施规划布局还未能从长三角一体化的高度进
行统筹规划建设,也缺乏便捷高效的多式交通换乘联运系统
(二)长三角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的差距
2020/9/22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市
三 角
经
群
城
济
市
2020/9/22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28
价及其指标体系
思考题
1.全面论述区域经济发展 与城市群建设之间的关系
2.城市群的功能 与特点是什么? 论述它的战略意义
3.阐释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4.分别阐述长三角、珠 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和 远景规划
2020/9/22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群发展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
重要模式。城市群是指在相对独立但相互联系的城市之间形成的一种新型空间组织,通过资源共享和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提升。
城市群发展必然与区域协调发展相互关联,城市群的健康发展需要区域协调发
展的支持。首先,城市群发展需要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不同城市之间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差异造成了资源的不均衡分布,通过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将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其次,城市群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统筹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城市群发展还需要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产业特点和竞争优势,通过促进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协同创新,可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
区域协调发展也可以从城市群的发展中受益。首先,城市群发展可以带动区域
的经济增长。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通过合作与竞争,形成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的动力,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其次,城市群发展可以促进人才流动和产业集聚。城市群内部的城市之间形成紧密的人才和产业联系,人才和产业的跨城市流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区域的产业集聚效应。此外,城市群发展还可以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各城市之间的互动与竞争,能够激发出创新的动力,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地理人教版第二册 时 城镇化的意义 世界城镇化进程ppt
(3)说出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答案: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4)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2.阅读教材第32~33页图文内容,理解城镇化的意义。 (1)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
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2)说明城镇化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镇化能带动区 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又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3)说出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答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 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3.阅读教材第35页图2.19,认识世界城镇化进程。
(1)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什么图形?
答案: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对比认识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城镇化阶段 水平及比例范围 发展速度
常见的问题
初期 较低,30%以下
较慢 城镇各功能用地混杂,功 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 后期
较高,30%~70% 迅速
高,70%以上
趋缓 ,甚至
停滞
劳动力过剩、交通拥 、
住房紧张、环挤境恶
等
化
城镇化地域向农村推进,
逆城镇化等
|迁移应用|
2021年地理高考地理复习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考点解读(共33张PPT)
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
东
部
地
环渤海
区
三
大
经
长三角
济
高
地
珠三角
西部地区 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有70%的国境线,潜在市场广阔;
政府政策支持;社会环境优良。
劣势: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西部地区
措 施 : 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加强内外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强生 态环境保护力度。
西部大开发
资源 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和产业
?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与东中东北 不同,不能以东部的标准来衡 量西部的发展而应结合西部实 际有的放矢。
目的
缩小西部与其它地区的差距, 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 共同富裕;西部资源得到开发 利用,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 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探究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给重庆乃至我国西南地区 带来怎样的影响?
重庆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地理背景有哪些?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示意
结束课程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目
01 区域及区域特点
录
02 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PART ONE
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群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城市群的形成,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可以在城市群内部进行自由流动,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内的资源配置优化。例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群在浙江省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推动了浙江省的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群的形成与壮大。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各个城市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联动的关系。城市群的形成正是基于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城市间的互补与协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例如,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城市间的互补性强,因此形成了上海、苏南、浙闽等多个城市群,推动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
此外,城市群的发展也对区域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刻调整。随着城市群的崛起,中小城市在城市群内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为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机会。以广东省为例,珠三角城市群的崛起使得中山、佛山等中小城市开始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当然,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效应的平衡问题。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存在资源的争夺和利益的冲突,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其次是城市群内部的协调与平衡问题。城市群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可能导致资源的集聚效应过于突出,中心城市的高度集中会吸引投资和人才,而边缘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规划控制,实现城市群内部的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课件第10章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
3.区域产业结构的 动态比较如何描 述产业结构变动 的一般过程和基 本趋向?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
38
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1998
[2]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及 其协调机制.经济管理,1997
产业结构水平,区位商的值越大,非农 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地区产业结构相对 地位越高。
(2)制造业构 成技术水平的区 域比较
区域产业 结构中制造业构 成技术水平越高, 专业化部门越多 (即专业化系数 越高),区域产 业结构中制造业 的相对地位越重 要。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
24
方法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理论
2、区域产业结构的静态比较是某时期内产业结 构数值的地区比较,通常按当年价格计算。
3、我国各省区的非农产业构成和专业化程度分析 (1)东部地区的非农产业比较发达,中西部地区 的大部分省区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 (2)我国的工业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 (3)各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很不均衡。
(5)国民生活质量 : 居民消费结构 、 城市化水平 、 城乡居民消费 水平比 。
(3)经济效益及增长能力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中国经济的城市群发展区域协同与城市合作的模式
中国经济的城市群发展区域协同与城市合作
的模式
中国经济的城市群发展是指相邻城市通过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和区
域一体化等方式,形成经济合作的网络,促进城市群的共同发展。在
这个过程中,区域协同与城市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城市群的经
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的城市群发展区域协同与
城市合作的模式。
一、区域协同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是基于城市群内城市间相互依赖和合作的理念。城市
群内的城市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合作与互补,实现资源共享
和优势互补,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可以通过推动制
度创新,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促进城市群内城市的
协同发展。例如,中国的长三角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近,政府在交通、产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密切合作,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
二、城市合作模式
城市合作模式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间的合作可以通
过建立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形成
互补优势,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1. 产业链合作
产业链合作是城市群发展中最为常见的合作形式之一。城市通过发
展不同的产业,形成产业链,实现产业的跨区域合作。例如,长江经
济带上的城市通过发展不同的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互补优势,
共同发展。
2. 创新链合作
创新链合作是城市群发展中的重要合作模式。城市通过建立科技创
新平台,共享研发成果和人才资源,实现创新链的整合和创新能力的
提升。例如,深圳和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建
立科技合作基地和创新孵化中心,加强创新链的合作。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30页PPT精选文档
3.便利的交通状况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根据车程制造 了四个半径的区域概念:一是半小时车程辐 射区;二是一小时车程辐射区;三是两小时 车程辐射区;四是四小时车程辐射区。所谓 半小时车程辐射圈,就是以上海的人民广场 为中心,辐射到上海各区的每个角落,上海 市区之间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交通网络的 布局都以此为依据 。
总量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珠江三角洲的1.8 倍,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增幅相 同,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③出口方面
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出口总额 924.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1%,占全国的比 重达到28.4%,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珠江 三角洲地区完成出口总额1126.2亿美元,比上年 增长24.0%,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4.6%,比上年 提高了0.5个百分点。
长三角
区域经济分析
长三角
一.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底蕴 二.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三.地区经济的发展现状 四.建设建议 五.发展启示
长三角——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由位于我国东部,面积 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是以上海为 中心的长江入海口的周边地区,其家族 成员: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 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泰州、 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④城市化发展与人才资源方面
在人才资源上方面,长江三角洲在高素质人力 资源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地区历史文化底 蕴深厚,社会经济基础较好,不但人口密集,而且 人口素质相对较高,高科技人才资源丰富。长江三 角洲地区拥有1000余所科研机构,150余所高等院 校和3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科研基础雄厚, 科技人才密度高,高级人才比重大。此外,还拥有 大批熟练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这些都对吸收、引进 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十分 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