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事変をめぐる日本金融の「広义国防化」変换 过程と「华 …

合集下载

日元、美元的国际化历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日元、美元的国际化历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地位更加稳固。
VS
2008年金融危机后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受到一定程 度的挑战,但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 之一。
03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 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01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应用
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逐渐增加,特别是在与中国有贸易
日元、美元的国际 化历程对人民币国 际化的启示
2023-11-11
contents
目录
• 日元国际化历程 • 美元国际化历程 •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挑战 • 日元、美元的国际化历程对人民币国际化
的启示
01
日元国际化历程
日元国际化起始阶段
19世纪中后期
日本实行“富国强兵”政策,推行对外开放,日元开始对外 流通。
20世纪90年代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元国际化进程受阻。
02
美元国际化历程
美元国际化起始阶段
19世纪初
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美元开始进 入国际市场。
19世纪中期
美国南北战争后,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美元在 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逐渐稳固。
19世纪末
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元国际化进程加 速。
01
02
汇率波动
金融市场成熟度不足
人民币汇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全球经济形势、贸易政策、地缘政 治等。汇率波动可能对国际贸易和投 资产生不利影响。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金融市场在成 熟度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可能导 致在国际市场中,人民币的吸引力Βιβλιοθήκη 低。03政策风险
中国政府在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方 面的政策调整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产 生影响。例如,政府对资本流动的限 制可能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日本国家概况 第18课日本型経営はどう変わるのか

日本国家概况 第18课日本型経営はどう変わるのか

第だい18課か 日本型経営にほんがたけいえいはどう変かわるのか中国ちゅうごくには「一人ひとりの日本人にほんじんは虫むし、三人さんひとの日本人にほんじんば龍りゅう」という言葉ことばがあると、中国ちゅうごくに留学りゅうがくしていた際さいに、お年寄としよりから聞きいたことがあります。

確たしかに日本人にほんじんには、一人一人ひとりひとりはおとなしくて平凡へいぼんなのに、集団しゅうだんを組くむと力ちからを発揮はっきしたり、普段ふだんからは想像そうぞうもつかないような大胆だいたんなことをするといった傾向けいこうがあります。

悪わるい例れいを挙あげるとすれば、深夜しんや、クラクションを鳴ならして走はしり回まわる暴走族ぼうそうぞくや、徒党ととうを組くむやくざ、学校がっこうにおける集団しゅうだんによるいじめ行為こういだったりするのですが、いい方向ほうこうに発揮はっきされたのが、日本にほんの高度成長こうどせいちょうを支ささえたと言いわれる生産現場せいさんげんばのQCサークル運動うんどうや、日本型経営にほんがたけいえいだったのではなかったでしょうか。

日本にほんには終身雇用制しゅうしんこようせい・年功序列型賃金ねんこうじょれつがたちんぎん・企業内労働組合きぎょうないろうどうくみあいなど、日本型経営にほんがたけいえいを支ささえた長期雇用慣行ちょうきこようかんこうが存在そんざいしていました。

これによって企業きぎょうは大おおきな擬似家族共同体ぎじかぞくきょうどうたいを作つくっていたわけです。

これを日本型経営にほんがたけいえいと呼よんでいるのですが、日本人にほんじんが「うちの会社かいしゃ」と呼よぶ、この会社かいしゃと自分じぶんの一体感いったいかんがあればこそ、家族かぞくを犠牲ぎせいにしても身を粉こにして会社かいしゃのために働はたらく「働はたらき蜂ばち」日本人にほんじんを作つくり、世界第二位せかいだいにいの経済大国けいざいたいこくを作つくり出だしたと言いえるでしょう。

中国経済の成长パターンの転换と成长の持続

中国経済の成长パターンの転换と成长の持続

中国経済の成長パターンの転換と成長の持続可能性中国経済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経済研究所王小魯樊綱劉鵬本稿は、中国経済の成長パターンの転換について分析した。

分析の結果から、改革開放以降、中国の全要素生産性(TFP)が上昇傾向にあり、特に最近10年間の上昇率が年率約3.6%に達していることが分かった。

また、生産性の上昇の源泉は、資源の再配分やインセンティブ・メカニズムの改善と対外開放など外部に由来する効率向上から、徐々に人的資本の外部効果、科学技術の研究開発とインフラの高度化にシフトしつつある。

実証分析の結果によれば、行政管理コストの膨張と、消費の対GDP比の持続的な低下は経済成長に悪影響を与えている。

これら悪影響を克服することができれば、中国経済は2008~2020年の間に年平均9%以上の成長率を維持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と考える。

一、はじめに本稿では、中国の経済成長パターンの変化とそれに影響をもたらした要因を分析し、その結果を踏まえて、2020年までの中国の経済成長の持続可能性について考察する。

1978年の改革開放以降、中国経済は30年にわたり高い成長を続けてきた。

1979~2008年のGDP(国内総生産)成長率は年平均9.8%で、そのうち2006~07年の成長率は約12%に達した。

この30年間、中国の経済規模はロシア、カナダ、イタリア、フランス、イギリス、そしてドイツをも追い抜き、世界第三の経済大国になった。

中国の一人当たりGDP の水準は今でも決して高くはないが、改革開放前の220ドルの貧困国から、2,500ドルの中低所得国の水準にまで上昇している。

購買力平価で測ると、中国のGDP規模と一人当たりGDPはいずれも前述の水準を上回る(これらのデータは中国国家統計局と世界銀行による。

以下、出所が明示されていないデータについては、すべて国家統計局『中国統計年鑑』各年版、『新中国五十五年統計資料匯編1949-2004』よる)。

30年来日本对华经贸政策的调整与演变

30年来日本对华经贸政策的调整与演变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日本政府对华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回顾30年来日本对华经贸政策的演变和发展,总体来说,日本采取的是积极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策,但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措施,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一、推行自主外交下的日本对华政策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过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实力大增,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外交开始推行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自主外交。

事实上,在20世纪5、60年代的日本外交就典型地摇摆于“对美一边倒”与推行自主外交之间,对美牟取利益时,就“对美一边倒”;对华牟取利益时,就搞自主外交。

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特别是“尼克松冲击”,促使日本必须调整对华外交政策,推行自主外交。

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组阁的当天,在首次的内阁会议上,提出“在外交方面,要加紧实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要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中强有力地推进和平外交”,“中国的问题是最大的外交问题”。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对华采取的经贸政策主要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1974年—1975年缔结了贸易、航空和渔业协定。

1978年—1979年又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中日长期贸易协定》等文件,并开始商定由日方提供第一次日元贷款。

在这一时期,虽然日本极力推行自主外交,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出于联华抑苏的目的,在中日关系上,采取了支持中国的政策,使日本在对华经贸政策上不得不采取积极的态度,特别是在日本对华贷款方面表现更为明显。

1979年10月17日—18日,日美在华盛顿协商对华援助计划时,日美出现意见不一,美方要求明文规定,日本对华提供日元贷款“没有附加条件”。

日本金融自由化历程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启示

日本金融自由化历程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启示
在日本金融自由化历程中,至 关重要的一步是外汇管理自由化, 特别是 1984 年 4 月废除远期外汇 交 易 的 实 际 需 求 原 则, 两 个 月 后 进一步废除外汇兑换日元的限制, 这意味着日本实现了资本项目的 自 由 兑 换。 按 照 新 的 规 定, 将 以 日 元 计 价 的 金 融 产 品 换 成 外 币, 再以期货把外币换回日元的操作 就 可 以 不 受 任 何 限 制 地 进 行, 导 致当时伦敦市场上以欧元计价金 融 产 品 的 交 易 量 猛 增。 这 实 际 上 是 利 用 外 币 交 易, 实 施 了 以 日 元 计价的利率自由化。
资 ) 的企业比重很高,主银行管理 企业的资金筹措,当企业经营状况 恶化,主银行会指导企业重建,但 如果之后经营状况仍未改善的话, 主银行便停止与该企业的交易,其 他所有银行也会跟随停止与其交 易, 导 致 企 业 资 金 链 断 裂。 为 了 避 免 一 些 企 业 被 误 伤, 日 本 政 府 对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提供援助。 在 房 地 产 价 格 下 跌 以 后, 为 了 不 因 企 业 倒 闭 而 发 生 损 失, 银 行 对 企业增加了融资规模以延迟企业 倒 闭。 然 而, 正 是 由 于 这 样 尽 量 不 让 企 业 倒 闭 的 做 法, 金 融 监 管 和 税 务 部 门 未 能 做 好 配 套 工 作, 这是日本金融危机长期化的一个 重要原因。基于这些问题,1998 年 以后日本对企业破产制度进行了全 面改革,同时设立了产业再生机构 这类临时性机构。
金融与资本
FINANCE AND CAPITAL
083
日本金融自由化历程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启示
中国可以吸取日本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适当地实施金融自由化,维持金融体系稳定 □木下信行(Kinoshita Nobuyuki)

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及启示

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及启示

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及启示一、日元国际化的进程第一阶段:日元国际化的起步(1960~1980年)。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的经济重建初期,由于外汇短缺,采取了严厉的外汇管制措施,日元不可兑换。

1958年12月,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荷兰、意大利、瑞士等西欧国家缔结了恢复货币可兑换的措施,促使日本加快日元可兑换的步伐。

1960年7月,大藏省将日元列入对外结算指定货币名单,并允许非居民在日本的外汇银行开立可自由兑换和转账的“自由日元账户”,标志着日元国际化的正式起步。

此后,日本于1964年4月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1973年2月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并逐步放松资本管制。

1970年至1980年,在日本的出口、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分别由0.9%和0.3%提高到了29.4%和2.4%。

70年代后期,由于日元升值和美元危机的发生,世界各国开始出现了日元需求。

日元面临国际化的发展,1978年12月,大藏省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并采取了“大幅度缓和欧洲日元债发行方面的限制”和“促进日元在太平洋地区流通”等政策措施。

第二阶段:日元国际化的迅速发展(1980年~90年代初)。

《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政策报告的提出,正式拉开了日元国际化战略的序幕。

其后,日本政府在推进日元国际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如建立东京离岸市场,对外开放日元CP市场和外汇CP市场等。

1990年在日本出口、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各为37.5%和14.5%,分别比1980年提高了8.1和12.1个百分点。

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也升至8.0%,超过了英镑3.0%的2倍以上。

由此,世界出现了美元、日元和西德马克三极通货体制。

第三阶段:日元国际化的最新进展(90年代至今)。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对东亚货币体系的反思,特别是对日元的作用给予新的关注。

对此,大藏省设立了“外汇和其他交易委员会”,研究日元国际化问题,并于1999年4月发表《面向21世纪的日元国际化》的报告书,强调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日元国际化有利于推动东京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亚洲经济,并提出了一整套措施。

日本汇率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日本汇率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日本汇率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会遇到汇率升值的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对于该国的宏观稳定和持续增长,对于该国顺利实现经济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日本汇率政策变化的历程分析(一)“尼克松冲击”及其影响“尼克松冲击”发生于1971年8月1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单方面宣布:为了避免美国国际收支继续恶化,美国将对进口征收10%的附加费,并且终止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兑换。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德国和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竞争力大幅提高的同时,美国却因为越南战争而陷入长期的通货膨胀之中。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无法通过提高黄金的官方定价而使美元贬值。

因此,它只能对德国和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们重估自己的货币。

但是,美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德国马克仅小幅升值,日本政府则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出现的经济过热和经常项目巨额顺差,证明日元确实被严重低估了。

为了保持日本经济平衡发展也确实需要对日元汇率进行调整,可日本政府并没有这样做。

1969年秋,日本银行仍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步伐,采取多种措施放松了对资本外流的限制,并促进商品和劳务进口。

于是发生了著名的“尼克松冲击”。

“尼克松冲击”之后,日本起初准备拒绝日元升值,但不久就放弃了这种努力,日元汇率立即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升值到340日元,随后又上升到315日元。

为了避免日元升值所带来的通货紧缩压力,日本政府开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971年12月18日,西方七国集团经过长时间的多边谈判后,在华盛顿特区史密森索尼安学院达成协议,将美元兑换黄金的比率下调7.89%,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的兑换比率也进行相应的调整。

由此,日元再次升值16.88%,达到1美元兑308日元。

但是,由于J曲线效应,日元大幅升值之后,日本经常项目顺差仍在继续扩大。

日本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启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本利率市场化的启示
简单总结一下日本的经验教训。日本在以外汇交 易为中心的对外交易的市场化起步较早,而财政投融资 制度和企业破产制度的改革则有所落后,这是问题所 在。在此背景下,以利率为中心的金融自由化的进度较 慢,民营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也依旧不完善,导致金融 体系负担过多,其结果是带来了巨额的财政负担,对整 体经济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另外,针对非资不抵债但暂时陷入资本不足的民 营金融机构,通过政府保证来筹措资金以进行注资。银 行方面因为采取了裁员等经营合理化的措施,为投入的 政府资金带来了收益。由于以上对策的实施,到2004年 春天,国际金融市场对民营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信心也 有所恢复。
其间,我在负责完善有关应对金融危机的制度工 作中,逐步意识到日本金融体系出现大问题的深层原因
然而,从作为国内金融体系负责人的立场来看,外汇管理的自由化是产生极大影响的“仓 促行事”。因为这动摇了日本整体的财政和金融的利率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之前,国 债的发行利率、公共养老保险的预定利率等作为财政运作基础的利率是与企业的公司债收益 率、借款利率等有关产业金融的利率保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之下,在其间对邮政存款和银 行存款等的利率作出调整,而这只有在一个精密的利率监管制度下才能够维持。
此外,在实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如何与公共金融协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日 本公共金融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财政投融资制度。当时在日本,资金运用部利用邮政储蓄 和养老保险公积金的资金向政策性金融机构或实施事业项目的机构进行贷款。20世纪90年代末
8 7 August, 2018 MODERN SOE RESEARCH 现代国企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

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

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1、日本汇率制度演变的三个时期考察日元升值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固定汇率制末期的调升期从1949年至1971年的22年间,日本一直采取1:360的固定汇率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力的上升使得日元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1971年12月日本调整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308日元,并以此作为标准汇率,上下浮动2.25%,这是日元持续升值前的最初一次较大幅度的调升币值。

(2)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时期,日元开始了第二次升值1973年2月13日,日本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开始推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日元从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为1美元兑240至250日元。

(3)自由浮动汇率制时期,即1985年签订"广岛协议"至今1985年至1987年的两年半,是日元升值的主升浪期间。

1985年《广岛协议》签订之后,日元大幅升值,日元汇率从1:250升至1:120,升幅高达两倍多。

日本国内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此后日本央行采取了低利率的政策,希望减轻日元再次升值的压力,可大量日本企业转而投资国内股市和楼市,最终产生大量泡沫,导致经济持续低迷至今2、在日元升值时期,货币升值是当时比较普遍的经济现象经过战后2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汽车、钢铁、家电、造船等诸多行业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日元提出了强烈的升值要求,加上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经济力量的推动,于是日本政府开始进行外汇体制改革。

从1972年至1985年间,日本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再到自由浮动汇率制。

汇率制度的改革推动日元进入长期升值的周期当中。

1972年至1990年的19年间,是日元的升值周期。

谈日元汇率政策转变及对中国的借鉴

谈日元汇率政策转变及对中国的借鉴

谈日元汇率政策转变及对中国的借鉴影响日元汇率政策的主要事件“尼克松休克疗法”和日元投机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陷入长期的通胀和赤字。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一系列改善收支状况的措施,包括单方面终止黄金可自由兑换。

德国在1967年升了币值,日本仅是放松了资本流出控制并使进口商品和劳务进一步自由化,这些举措对缓解日元低估远远不够。

很快就被迫放弃固定制度。

日元兑美元马上由360:1升到了340:1,虽然进行了很严重的外汇市场干预,但是在当年年底还是升到了315:1,并且在东京市场上货币的投机十分严重。

1971年12月18日,各国经磋商达成协议,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率下调7.89%,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也要做出调整,特别是日元需要调整16.88%,调至308:1。

为抵消日元升值带来的通紧的冲击,日本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日本银行将贴现率降至战后最低水平,从1970年的6.25%降至1972年的4.25%。

货币供应量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加,政府还用扩张性的预算来进一步的刺激经济。

虽然付出了如此努力,1973年2月日元最终还是与其他货币一道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然而当局忽略了利用高度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抵制汇率灵活性必将导致通胀。

终于,日本于1973年前期出现了加速通胀,虽然此后马上提高了贴现率,但为时已晚。

石油危机前夕,1973年9月消费物价指数年增长率达14%。

石油危机使通胀加剧,1974年最高时达24%。

而后财政、货币政策紧缩与经济急剧减速相伴,1974年出现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美日贸易摩擦:市场开放或日元升值20世纪60年代日美开始有贸易摩擦,起初只是纺织品、钢铁、电视机。

但到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变得日益激烈。

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实行自愿出口限制,对美国半导体出口规定数额。

然后,贸易摩擦的范围扩展到了金融领域。

20世纪80年代早期,日元/美元委员会在美国的要求下成立来刺激资本流入日本从而有助于日元升值。

サブカルチャーと外国人日本语学习者(110119)

サブカルチャーと外国人日本语学习者(110119)

サブカルチャーと外国人日本語学習者10931003リアオ(李奡)1.はじめに日本はアジアの経済、技術大国でありながら、独特な伝統文化を持っている。

このような日本を知るために世界中の多くの人々が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る。

しかし、近年、日本のサブカルシャーが世界的に流行り、外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の中では次第に変化が起きている。

本稿では、日本のサブカルチャーの外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に与える影響について述べる。

2.サブカルチャーの定義「サブカルチャー」という言葉は社会的支配位置を占める「メインカルチャー」に対し、主流の文化価値観から逸脱した文化を指すのが語源である。

1980年代から英米から伝来し、今やアニメーション(以下アニメと記す)、特撮、アイドルなど「オタク文化」を指すのが一般的である。

しかし、この概念も時代的な変遷があり、厳密な定義は困難である。

本稿における「サブカルチャー」は、アニメ、マンガ、ゲーム、アイドル、ドラマなど、日本の伝統文化と異なる新しい文化グループを全体的に取り上げたい。

3.日本語学習の動機づけへの影響外務省(2009)は海外に住む外国人の日本語学習動機は実利が主な目的から、アニメやマンガ、ゲームソフト、ポップミュージック、ファッションといった文化的なきっかけに学び始めた人が増えていると指摘した。

図1は国際交流基金2009年に行われた海外日本語教育機関調査の学習目的に関する結果である。

この年の調査では、「日本文化(アニメ・マンガ・J-POP等)に関する知識・情報を得るため」という項目が追加された。

そして、この新しい項目は多くの教育機関に選択された。

ここから、日本のサブカルチャーは主要な学習目的となっていることが分かる。

なぜ日本のサブカルチャーはこれほど影響力が大きいのか。

原因を探ってみると主に二つある。

一つ目は、海外のテレビ局による放送である。

1970年代から、日本アニメや特撮作品の世界進出が盛んになっている。

金融円滑化に系る措置等の実施状沦について

金融円滑化に系る措置等の実施状沦について

金融円滑化に係る措置等の実施状況について平成25年5月14日株式会社 高知銀行中小企業者等に対する金融の円滑化を図るための臨時措置に関する法律第7条第1項に規定する説明 〔平成25年3月期〕第1府令第6条第1項第1号に規定する法第4条及び第5条の規定に基づく措置の実施に関する方針当行は、地域におけるこれまでの金融円滑化への取組みを更に強化するため、平成21年12月4日、本部のお客さまサービス部内に「金融円滑化対応室」を設置し取組みしてまいりましたが、従来の組織横断的な管理に加え、更に機動性を高めた取組みが必要と判断し、平成23年9月1日、「金融円滑化対応室」を融資統括部に移行するとともに、融資統括部長を「金融円滑化管理責任者」とした体制に改組いたしました。

さらに、経営陣が金融円滑化管理に積極的に関与しながら、その管理態勢の整備に努めるため、融資統括部の担当取締役を、「金融円滑化管理担当取締役」とし、金融円滑化管理全般を統括する体制としています。

各営業店には「金融円滑化相談窓口」を設置し、「金融円滑化責任者」と「相談担当者」を配置しています。

また、中小企業者等と住宅資金借入者に対する金融円滑化を図るための「金融円滑化基本方針」を策定し、取締役会の決議をもって制定したうえ、ホームページで公開しています。

取締役会は、定期的または必要に応じ金融円滑化対応室等から対応状況の報告を受けるとともに、適切かつ有効な金融円滑化管理態勢の構築と運用を図るための業務の執行を決定するほか、管理担当取締役の職務執行を監督するなど、必要な意思決定と指示を行う体制としています。

また、取締役会は、金融円滑化管理の状況に関する報告を踏まえ、基本方針の有効性を検証し、適時適切な見直しを行う体制としています。

1.金融円滑化基本方針(1)お客さまからの新規融資や借入条件の変更等の相談、申込みに対しては、お客さまの事業の特性およびその事業の状況や、財産および収入の状況などを勘案し、適切かつ迅速な審査を実施するとともに、真摯に対応し、申込みの受付から回答までの進捗管理を徹底してまいります。

浅析日本对华ODA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

浅析日本对华ODA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

浅析日本对华ODA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ODA 是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英文简称,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成为世界官方援助的最大提供国时起实施的对华ODA政策,不仅加强了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 更起到了强化中日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作用, 成为中日友好的重要标志。

但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日本首相惨白靖国神社和外贸交易等事件上存在着摩擦,日本对华ODA 政策的政治化色彩越来越浓重,尤其是“中国毕业论”的提出,更是直接宣示了日本对华ODA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在分析其原因之前,可以先回顾一下日本对华ODA政策的调整历程。

一、80年代的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环境及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都促进了日本对华经济合作的不断扩大。

日本对华提供ODA之初,大平正芳首相便宣布了对华经济合作三原则:不搞军事合作;不损害日本同东盟国家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不谋求意在独占中国市场的排他关系。

由大平内阁作出的对华援助的决定,定下了日本对华ODA政策的基调。

而在1980年7月组阁的铃木善幸首相,在重申大平内阁的对华ODA三原则的同时,把对华经济援助作为在西方阵营中分担责任的义务,并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对于亚洲的和平与稳定十分重要。

1982年末执政的中曾根康弘首相也基本上继承了前任对华ODA 政策。

日本从1981年起还对中国提供了无偿援助,并根据双边经济关系的需要,另行开展了资金环流等其他形式的有偿资金合作,如日本对中国突破性地使用了以5-6年为单位的“多年度主义”,而此前日本的对外援助一直是“单年度主义”。

根据当时数据统计,日本在1979年至1989年十年的时间里共向中国提供了两个批次的日元贷款,共计4700亿日元,援建项目16个。

总体而言,经过80年代的开发援助, 中国已成为ODA 的最大受援国之一, ODA 日益成为中日政治、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90年代的“徘徊援助”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冷战的结束,日本进入了一个十分低迷的经济增长时期,而相比较与日本,中国则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两者之间逐渐形成的反差以及比本国内逐渐增多的保守势力,日本对华的ODA政策发生了或好或坏的改变。

日本语から见た日本人——日本人は「集団主义的」か

日本语から见た日本人——日本人は「集団主义的」か

日本語から見た日本人—日本人は「集団主義的」か—廣瀬幸生・長谷川葉子1.はじめに日本人は集団主義的である、というのが日本文化論において日本人を特徴づける最も顕著な見方である。

この見地から、日本人は自我意識に欠けるとか、日本社会は対立を避け和を尊ぶといった考え方も生じる。

この集団主義の見方は、文化人類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を始めとして多くの分野における日本研究に現われる(南1994、杉本・ロス1995などを参照)。

日本語の言語文化研究もその例外ではなく、日本語は集団主義と不可分の関係にある「ウチ・ソト」の概念によって特徴づけられるとする研究もある(Bachnik and Quinn 1994、牧野1996など)。

このような日本文化論は、よく知られているように、日本人・日本社会は特殊であり異質だという神話を生み出し、多くの日本人もまた、それを盲目的に信じ込んできたきらいがある。

しかし近年(特に80年代以降)、文化人類学や社会学などの分野で日本文化論が再考され、いわゆる日本特殊論あるいは日本異質論に対して批判を加える研究が発表されている(ベフ1987、杉本・ロス1995、濱口1996、青木1999など)。

1本稿では、言語研究の立場から、個の欠如とまで言われる日本人の集団性を検討し、そのような集団モデルは日本語の本質的特徴とは相容れないことを明らかにする。

もちろん、集団性を示唆すると思える現象が日本語に多いことは否定できないが、本稿で論じる重要な点は、そのような現象の背後に、実は、英語などの西洋語以上に、個の意識に根ざした言語体系が存在するということである。

2本稿の構成は次の通りである。

まず第2節で社会・文化モデルと言語との一般的な関係について述べ、第3節で、日本人に関する集団モデルとそれに基づく相対的で流動的な自己という考え方を、それを動機づけるとされる言語現象とともに概観する。

1さらにまた、Yoshino (1992) や吉野 (1997) のように、日本特殊論批判にも検討を加える論考もある。

日本金融自由化历程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启示

日本金融自由化历程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启示
优 利 率的 卜1j时 ,还 政策性 金 融机 构等 发放补助 金或 兀股息 的 投 资款 、] 址 , 营金 融机 卡勾由于 /f 得不 ‘j这 仃补 贴的 公 金融机 构 竞争 ,伴随着利牢 …化的 施 ,
利益 必然受剑挤
金 融危机 的 出现及应对
、。{lI卅 i 1995勺i JJ 仃 款利
<金 融> 脆 弱的银行 监管体 制
信 息崩塌 银行 的信息 公开
<企 业 > 从属于税 务 的企 业会计
默认 的长期 关系 资 本市场 不完 善
不 良贷 款 =困境企业 的债务

事 业复兴
僵 尸企业 破 产制度 不健全
系统 的缺乏
然 I ,从 ll小金融 管 荷的 ffj 束 行,资 小顺 lI及}I 半 …化怏 1 利 卒 『 场 化 址 “仓 促 仃 翦 ”, 为这 功摇 r}l小财政 和金融 的利率 体 系 2()jIt:纪 90年 代 }Jj之 前 , …债 的 发 利 牢 、公共 养老 险 预 定利 率 sit ̄,11利j 与介业 的公 - 收 率 、…Jt" I一 :几 I,币IJ 等产:、Il,金融 币IJ半
日本 金 融 体 系 出 现 问 题 的 深 层 原 因 是 破 产 制 度 不 完 善 。 正 是 由予 尽 量 不 让 企 业 倒 闭 , 以 及 金 融 监 管 和 税 务 部 门 未 能 做 好 配 套 工 作 ,成 为 日本 金 融 危 机 长 期 化 的 重 要 原 因
半 市 场 化 时 ,金 融 危 机 风 险 电 随
[IIJ暴 露 术 上述 背 下 , 民
什 融 机 构 …1于 存 与 公 J 金融 机
构 的 竞 Il1处 丁 H月 {I1 劣 辨 地 位 ,

近代“日本式华夷秩序”的转型逻辑-国际政治科学

近代“日本式华夷秩序”的转型逻辑-国际政治科学

近代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转型逻辑王 铭① J o h nK i n g F a i r b a n k ,T r a d e a n dD i p l o m a c y o n t h eC h i n aC o a s t :t h eO p e n i n g o ft h eT r e a t y Po r t s ,1842 1854.C a m b r i d g e ,M a s s .: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1964.费正清编:‘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杜继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㊂② 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北京:中华书局,2008;高明士:‘天下秩序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㊂③ 何芳川:‘华夷秩序 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㊂‘国际政治科学“2016年第1卷第1期(总第1期),第149 179页㊂Q u a r t e r l y J o u r n a l o f In t e r n a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s ʌ内容提要ɔ 近代日本的日本式华夷秩序 并未如学界通常所认为的半途而废或完全中断,而是以另一种隐性的形态潜伏在东亚近代史的洪流之中㊂在西方列强势力冲击东亚的千年变局中,近代日本将 日本式华夷秩序 中的 天下 华 夷 等相关指涉概念,改换为 宇内 亚细亚主义 洋 亚细亚恶友 等新的话语形态,并实现日本从转身 脱亚 再到回归 征亚 ,以日益膨胀的武威主义对待东亚 天下 的 亚细亚 他者,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道路,一直到二战中以 大东亚共荣圈 的形式复现㊂结合近代日本在面向西方转型的过程中对于东亚 天下 华夷 秩序观念的理解与历史秩序结构的复归,可以勾勒出近代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潜伏与再现背后的历史逻辑㊂ʌ关键词ɔ 日本式华夷秩序 东亚秩序 天下 华夷 转型逻辑ʌ作者简介ɔ 王铭,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㊂电子邮箱:w a n g m i n g @c n u .e d u .c n 讨论东亚世界的国际秩序问题,绕不开费正清所说的 中华世界秩序 ①㊂这一套东亚大陆中原王朝所营造的 天下秩序 ②或 华夷秩序 ③,在多数时间里居于古代东亚世界的主导地150国际政治科学(2016年第1期)位①㊂原本以中国为核心的这一套秩序话语,又影响到了东亚周边的国家,朝鲜㊁日本都将之扩大化为以各自为核心的小型秩序圈,并在此背景下抱有一种自我优越感②㊂尤其是日本,自唐代以来一直在努力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同类型秩序㊂学界已注意到,前近代的日本试图在自己设定的一个区域内,建立一个类似东亚册封体制却是自己执牛耳的国际秩序③,这就是 日本式华夷秩序 ㊂研究者或称之为 日本型华夷秩序 日式华夷秩序 小华夷秩序 ,等等㊂学界对于古代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形成与构造④,以及近世日本江户时代的 日本式华夷秩序 观念与实践⑤等问题已有较多讨论㊂不过,①②③④⑤学界对于古代东亚 朝贡体系 的研究及引发的思考,可参见权赫秀‘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评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任东波‘东亚区域史研究模式析论 一种全球史观的反思与批判“,‘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黄纯艳‘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年第1期㊂而从全球史角度对中国边疆史㊁前现代世界体系㊁东亚海域世界等相关问题进行审视,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研究热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值得学界特别关注㊂参看江湄‘重新将 中国史 置于 世界史 之中 全球史与中国史研究的新方向“,刘新成主编‘全球史评论“第7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㊂刘永连㊁谢祥伟:‘华夷秩序扩大化与朝鲜㊁日本之间相互认识的偏差 以庚寅朝鲜通信日本为例“,‘世界历史“2015年第2期,第60页㊂刘德斌:‘国际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23页㊂河内春人,’日本古代における礼的秩序の成立―華夷秩序の構造と方位認識―」,ɛ明治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紀要ɑ(43),1997年12月;郭丽:‘日本华夷思想的形成与特点“,‘日本研究论集“2003年刊;罗丽馨:‘日本型华夷观 七~九世纪日本的外交和礼仪“,‘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35期,2006年6月;王铭:‘唐代东北亚国家的 华夷 观念复制“,‘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第3期㊂桂岛宣弘,ɛ華夷思想の解体と自他思想の変容 18世紀末ー19世紀初頭を中心にɑ,ぺりかん社,1998年;陈文寿:‘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陈景彦:‘德川幕府的 大君外交体制 辨析“,‘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5期;谷庆涛:‘日本型 华夷思想与华夷秩序体系 “,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韩东育:‘关于东亚近世 华夷观 的非对称畸变“,‘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韩东育:‘关于前近代东亚体系中的伦理问题“,‘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陈秀武:‘论日本型华夷秩序的 虚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范业红:‘孰为 中国 略论日本近世的 日本型华夷思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刘永连㊁谢祥伟:‘华夷秩序扩大化与朝鲜㊁日本之间相互认识的偏差 以庚寅朝鲜通信日本为例“,‘世界历史“2015年第2期;于逢春:‘17世纪中期以降中日韩(朝)诸国 华夷观 衍变与 华夷秩序 再构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㊂近代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转型逻辑151现有针对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研究主要限于讨论前近代日本,而对于近代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潜隐转型问题未作关注㊂与近代日本构建东亚秩序密切相关的研究也有不少,如王屏探讨了近代日本 亚细亚主义 的思想㊁行动㊁外交战略及其复杂的转换过程①,韩东育讨论了贯穿日本发动的丰臣秀吉征韩㊁甲午战争㊁侵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之间的隐秘逻辑②㊂但以笔者陋见,学界似没有直接讨论 日本式华夷秩序 在近代东亚世界转型逻辑的研究㊂以1854年德川幕府接受美国国书为标志,日本从锁国的 大君外交体制 进入面向西洋的 开国 时代㊂现有研究认为,由于德川幕府后期 西力东渐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入侵,大君外交体制被瓦解,日本梦寐以求建立的 日本式华夷秩序 也就半途而废③㊂一般认为,这意味着日本历史上原有的 日本式华夷秩序 到近代就解体了,近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走西方道路,以西方秩序之力冲击传统东亚的 华夷秩序 ㊂事实上,近代日本大君外交体制瓦解,并不意味着其 日本式华夷秩序 半途而废或完全中断,而是以另一种隐蔽的形态潜伏在东亚近代史的洪流之中,借西方殖民主义之力而以隐性的替代面貌存在,一直到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构建 大东亚共荣圈 之际,则完全显现出其对东亚秩序的构建㊂本文结合近代日本在面向西方转型的过程中对于东亚传统的 天下 华夷 观念的理解,探讨近代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潜伏与再现,并尝试勾勒其背后的历史逻辑,以此审视东亚秩序从古代到近代转变的内生性力量㊂一㊁近代日本视野中的 天下 华 夷 话语转换构建 他者 是日本构建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重要基础㊂在日本所理解的古代东亚世界中,最重要的 他者 中国是作为日本的关键对手而存在的㊂到了近代,日本对于东亚秩序的 他者 的判断有所转变,由此,其对于 天①②③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㊂韩东育:‘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 1945)“,‘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第180 203页㊂宋志勇:‘20世纪前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2页㊂152国际政治科学(2016年第1期)下 和 华夷 的认知态度也有了相应的转向㊂(一) 尊王 与 攘夷 :幕末日本的 天下 话语及其转变进入近代前夕,对于刚刚 开眼 看到周边列强的日本而言,其最初见到的 外夷 是从远东南下的俄国与以黑船叩关的美国㊂18世纪中叶以后,居于日本列岛北方的俄国势力已扩展到远东地区,并不断试图南下㊂江户晚期的日本思想家已感知到了俄国南下扩张的野心,藤田幽谷(1774 1826)称之为 北溟黠虏(即俄国),窥觎神州(即日本自称),常有图南之志 ①㊂在进入近代之前,日本在观念中仍自认为是 神州 ,以居于东亚海角一隅的日本列岛作为其狭义的 天下 范围㊂19世纪中叶美国佩里率黑船来航,给人心不定的日本德川幕府统治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成为日本面向西方打开国门的关键转折点㊂面对佩里来航所带来的强大军事压迫,幕末兵学家吉田松阴(1830 1859)主张坚持 锁国攘夷 政策,希望在日本传统兵学中寻找古今不易的真理②㊂他说: 仰奉神功(即神功皇后)之御雄略,考诸葛(即诸葛亮)王佐之略,学甲越节制之兵,天下无敌㊂ ③他在面对危机时仍对日本可以纵横于传统 天下 充满盲目自信㊂他同时提出 尊王敬幕 的立场: 天下之内,受外夷之侮,幕府固当率天下之诸侯,雪天下之耻辱,以奉慰天朝之圣心㊂ ④从东亚大陆中原王朝复制而来的 天下 话语,具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㊂吉田松阴是明治维新时期诸多改革者的思想启蒙老师,他所说的 天下 ,亦是视日本自己为 天朝 中心的狭义 天下 范围,而幕府领导下的诸藩是 天下 的各路诸侯,其所针对的 外夷 是西方势力㊂在吉田松阴的思想里, 天下意识 与 藩意识 相互强化,在外来危机的刺激下形成了提倡效忠于天皇的 国体论 ⑤㊂吉田松①②③④⑤藤田幽谷:‘丁巳封事“,载‘日本思想大系“第53卷,东京:岩波书店,1973,第375页㊂唐利国:‘论日本传统兵学对幕末变革思想的影响 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73页㊂山口县教育委员会编‘吉田松阴全集“(普及版)第8卷,东京:岩波书店,1939 1940,第218页㊂山口县教育会编‘吉田松阴全集“第1卷,东京:大和书房,1984,第298页㊂唐利国:‘论日本幕末时期武士忠诚意识的演变 以吉田松阴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86页㊂近代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转型逻辑153阴所不断强化的思想观念,一在于保全天下,二在于排斥外夷,都是站在日本中心的立场上而言的,天下与外夷㊁皇国与诸藩,成为其面对合法性危机之际所焦虑的对象㊂以此历史为背景,江户时代后期水户学派的代表人物藤田幽谷明确提出了 尊王攘夷 论,并阐发了其社会政治意义①㊂其子藤田东湖(18061855)进而弘扬 尊王攘夷 的大义思想,在‘弘道馆记述义“中称: 以明大义于天下,则王室可尊,蛮夷可攘,幕府并昌,异端自衰,而皇道之隆,可翘首而望也㊂ ②藤田东湖所谓的 天下 亦是日本所理解的狭义天下范围,主要指日本 皇道 国家所能控制的范围,其所攘的 蛮夷 则是指日本所面对的包括俄国与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㊂可以说,江户幕末时代的 尊王攘夷 旗帜,其关键思想即在于两方面相互缠绕的话语:一是狭义的 天下 ,即为尊王,在日本语境中意在重新抬高天皇的政治地位;二是日本中心主义话语的 华夷 问题,在古代㊁近世日本语境里的 华 指日本自身,到近代日本语境中替换为 和 (即日本大和民族), 夷 则由北方的 虾夷 (今北海道)等转而兼指西方列强㊂ 天下 华夷秩序 观念仍是日本复制的古代东亚国际秩序的变体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核心要义㊂对于近代日本来说, 尊王攘夷 正是在 日本式华夷秩序 观念的笼罩下,西方入侵与幕府统治趋于解体的特殊历史语境的产物㊂ 尊王 是要恢复天皇的权力象征地位,更是对日本式 华 的隐含合法性的再确证; 攘夷 是抵制西方侵入,也是对日本式 夷 的排斥与自我某种 华 的合法性的再强调㊂日本针对西方列强的 夷狄 观念,从日本近世到近代转折的历史背景下发生转变㊂江户时代末期,被称为 经世家 的佐藤信渊(1769 1850)在‘存华挫狄论“中主张 日中提携 ,认为亚细亚人学礼㊁行义㊁各守其责,而欧罗巴人则唯利是图㊁欺瞒抢夺,是 侵略东洋的夷狄 ③㊂而幕末思想家㊁兵法家佐久间象山(1811 1864)则认为,与其 攘夷 ,不如 知彼 ,即要知㊁修西①②③冯玮:‘从 尊王攘夷 到 尊王扩张 :对日本近代国家战略思想演变轨迹的探析“,‘日本学刊“2002年第2期,第130页㊂藤田东湖:‘弘道馆记述义“,‘日本思想大系“第53卷,第434页㊂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第4页㊂154国际政治科学(2016年第1期)方的 力 ,并上书幕府,主张取消对外国 戎狄夷狄 的称呼①㊂这可以与中英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亦要求清朝政府取消对西方 夷 的称呼相比照②㊂1862年,佐久间象山致书幕府: 凡 戎狄夷狄 之称,都是汉土中国指代四边外邦之辞,然而本邦又仿效汉人的错误,只管贬低外邦他国,把学术㊁技巧㊁制度㊁文物比本邦更完备的有力大国也称为戎狄夷狄,成何道理?古来本邦可称 夷 的国家,除 虾夷 之外没有其他,其他皆称 蕃 ㊂ ③佐久间象山明确提到, 夷狄 的称谓正是日本仿效复制汉土中国的观念话语而来,实事求是而言,近世日本所说的夷狄主要是称其北方的虾夷,面对西洋诸国时,夷狄之称已失去了合法性㊂江户幕府把西方列强称作 夷 ,但并不认为西欧诸国是朝贡国㊂而到了佐久间象山这里,已抛弃视西洋为夷狄的传统外交观,主张称外国为 外蕃 ,并与之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④㊂这些思想家的观点也逐渐影响了日本官方的外交理念㊂由于被迫受到近代西洋各国的压力,日本也产生不能再以 夷狄 视之的观念转变㊂日本对于西方学术从 蛮学 到 兰学 ㊁ 洋学 的名称变化,是其对待西方 夷狄 观念转变的很好注解㊂在江户时代,葡萄牙㊁西班牙等西方势力从南方迫近日本,故而日本称之为 南蛮人 ,而将其传来的西方学术称为 南蛮学 或 蛮学 ⑤㊂在江户时期的大君外交体制下,西洋国(荷兰)被认为是日本的两大 通商国 之一,日本眼中的 西洋 学问最初即被称为 兰学 ㊂ 兰学 还影响了日本的 中华观 ,构成了近世日本 去中华 的由绪⑥㊂ 兰学 因逐渐融于日本的 华夷 秩序观念之中而获得合法性,后来被改称为 洋学 ㊂ 洋学 一词的确立,意味着近代日本 夷 洋 观念发生根本转向㊂①②③④⑤⑥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第5页㊂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北京:三联书店,2009,第38 97页㊂藤原文亮:‘圣人与中日文化“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2114 2115页㊂邓海成:‘比较视野下的中日近代对外认知“,‘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14 115页㊂韩东育:‘两种 实学 的相遇与江户日本的 去中华 由绪“,‘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8期,第107页㊂同上书,第107 115页㊂近代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转型逻辑155在古代东亚的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多次入主中原所造成的 华夷变态 ,成为东亚大陆历史进程中的平衡均势被短暂打破后又很快重建的一种 新常态 ㊂但是到了近代,新的 华洋变局 则是东亚大陆历史中千年未遇的 非常态 ㊂由于 洋 比 夷 更显技术先进㊁制度先进㊁文化先进, 华 丧失了其在历史上一直延续的文化优越感,产生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㊂ 夷 与 洋 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 夷 是处于 华 的国际小共同体的边缘,而 洋 则直接站到了 华 的对立面㊂同为陌生人,在日本眼里 夷 被理解为属蕃, 洋 则是可以与己匹敌的 敌国 ,其与 华 平起平坐的地位大大高于 夷 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明治维新以来各式 洋学 家倡导色调各异的 尊王论 相互激发,日本从 尊王攘夷 一变而进入 尊王学夷 的新时代①㊂实际上, 学夷 已开始向更新了 华夷 概念的 学洋 方向转变㊂幕末日本对西洋技术优势的 再发现 ,实际上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心目中对中国文化的相对化②㊂因此,开国初期的日本对于或 洋 或 夷 的态度是纠结的,最终以 洋 代 夷 完成自身的合法性叙述定位,从根本上来说是为纾解其在新形势下产生的 天下 与 华夷 之间的紧张感与焦虑感㊂近代日本对 西洋 的抬高,是和其对 东洋 的贬低相对应的㊂福泽谕吉反对将日本与朝鲜㊁中国作为一体来把握,在他看来,所谓 东洋 仅仅是个地理概念,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指不懂 文明开化 的中国㊁朝鲜,而日本则是亚洲的 远西 ,即属于西方 文明世界 的一员③㊂日本所理解的 东洋史 ,其概念并非指日本史,也并非笼统地指东亚史,而是指日本以外的东亚史㊂日本自己并不在 东洋史 的叙述范围之中,这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日本对于自身与东亚关系的认知态度,即认为日本独立于东亚体系之外㊂日本以自己为中心的 神国 ,将自身之外的东亚区域称为 东洋 ,并将其与来自西方殖民者的 西洋 相对举,显示了日本对于以自己为中心圈层的构建㊂西洋或者东洋,对于日本来说,这两边都是强大的 他者 存在㊂将西洋㊁日①②③冯玮:‘ 洋学 家的 尊王 论在日本近代政治体制形成中的作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74页㊂吴占军:‘浅析幕末日本的对外意识“,‘日本研究“2007年第3期,第73页㊂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第141页㊂156国际政治科学(2016年第1期)本㊁东洋的三者并举,近代日本进一步消解了对手 他者 中国在东亚的中心地位对日本的影响,因此日本在新形势下可以实现灵活的转向㊂(二)从 皇国 到 宇内 :近代日本式 天下 的扩张论调进入近代之后,日本视野中的 天下 渐趋扩展㊂1866年,日本思想家西周(1829 1897)说: 方今,天下一家,四海一国,火车㊁汽船将大地与海洋联为一个整体,电报通信㊁新闻纸更使人类声讯相通,见闻日广㊂四洲瓜分,万国星罗,交义如织,亲好如组㊂ ①在 天下 的固有话语下,融入面向西方的 四海 四洲 与 万国 ,以理解近代西方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 天下 亦由此从狭义日趋转向广义㊂日本 东亚会 的中心人物井上雅二(1877 1944)在其1899年的毕业论文‘支那论“中写道: 兴亡盛衰乃天下之理,优胜劣败乃天下之势 ,此理 万古不易 ②㊂这包含了他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西方 优胜劣败 原则应用于东亚世界的思想,认为天下古今莫不如此㊂日本所推崇的 皇国 观念,正是后来近代日本的 天下 向外部世界扩张的重要观念基础㊂日本 皇国史观 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镰仓幕府末期北畠亲房(1293 1354)所著的‘神皇正统记“,该书将神道㊁儒学㊁佛教各种思想资源加以整合,试图论证日本自身的 主体性 和 正统性 ,促使 皇国史观 形成一种理论化的形态③㊂江户幕府中期的思想家本居宣长(1730 1801)说: 皇大御国,乃天照大神诞生之国,她优越于万国之缘由,在于所有国家皆仰承天照大神的洪恩圣德㊂ ④其认为 皇国 优越于 万国 ,正是日本民族性格中的自我优越感的重要来源㊂佐藤信渊则在 皇国 与 万国 对比观念基础上,进而提出扩张的主张,宣称 皇大御国是大地上最初形成之国,世界万国之根本也㊂故能经纬其根本时,则全世界悉应为其郡县,万国之君主皆应为其臣仆 ,即主张以日本为 皇国 中心的 全世界 ,皆为 皇国 郡①②③④桥川文山㊁松本三之介:‘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东京:有斐阁,1971,第64页㊂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第143页㊂刘岳兵:‘ 皇国史观 与宋代儒学的思想纠葛 以<神皇正统记>为中心“,‘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6期,第161页㊂周永生:‘日本 大陆政策 思想探源“,‘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第56 63页㊂近代 日本式华夷秩序 的转型逻辑157县的天下,并且宣称莫非天皇之国土㊂佐藤信渊还提出了扩张的具体步骤,主张日本 皇国 开拓夷狄乃至中国,称 皇国欲开拓他邦,必先吞并支那国㊂如果强大的支那尚且不敌我皇国,更何况其他夷狄乎? 支那划归版图后,西域㊁暹罗㊁印度诸国必仰慕畏威,稽颡匍匐求隶臣仆㊂ ①在佐藤信渊的理论中,日本居于宇内世界中心,首先应征服中国,然后按步骤渐次征服亚洲其他土地,实现日本 皇国 向东亚大陆乃至世界 万国 扩张的步伐㊂这种 皇国 观念与后来日本的军国主义之间有着重要关联㊂ 皇国史观 和 神国论 经过山鹿素行㊁本居宣长㊁佐藤信渊㊁吉田松阴㊁福泽谕吉等一系列思想家的阐发㊁发酵,成为日本军国主义 大陆政策 的先导②㊂ 征韩论 的倡导者之一柳原前光(1851 1894)是明治初期的外交官,他说: 皇国乃是绝海之一大孤岛,此后纵令拥有相应之兵备,而保周围环海之大地于万世始终,与各国并立,皇张国威,乃最大难事㊂然朝鲜国为北连满洲,西接鞑清之地,使之绥服,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将来经略进取万国之本㊂若使他国先鞭,则国事于此休矣㊂ ③这就在外交政策导向上表达了日本向朝鲜扩张,进而与西方列强势力争先经略东亚天下的急切心态㊂俄国18世纪初从远东领土南下时,其势力已与日本发生碰撞㊂日本感受到了周边的压力,意识到了日俄交界的北海道地区作为对俄海防的重要性㊂关注海防的仙台藩医工藤平助(1734 1800)撰有‘赤虾夷风说考“,提出 开拓虾夷(今北海道),经营北地 ④,强调日本应开发北方俄日交界的虾夷地,北进以巩固日本对俄海防㊂日本将其周边的朝鲜㊁琉球㊁虾夷称为 三邻国 ㊂江户后期的政治学者林子平(1738 1793)为此专门出版‘三国通览图说“,自序中说明其著述目的是将此书 刊之天下,或藏之御府,为后王遇待夷狄之法 ⑤,显然是将周边邻国视为 夷狄 ㊂书中详论日本周边各国风①②③④⑤汪向荣:‘中国的近代化与日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第169页㊂周新国㊁周隽:‘日本 皇国史观 思想的演进与甲午战争“,‘学术界“2014年第10期,第84页㊂日本外务省编:‘大日本外交文书“第3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38,第149页㊂工藤平助:‘赤虾夷风说考“,‘虾夷㊃千岛古文书集成“第3卷,东京:教育出版中心,1985㊂林子平:‘三国通览图说㊃序“,东京:裳华房,1923,第1页㊂158国际政治科学(2016年第1期)俗地理,绘制相关地图,是 以本邦(即日本)位中,解明朝鲜㊁琉球㊁虾夷及小笠原岛等图 ①㊂这里,林子平将居于日本西北的朝鲜㊁西南的琉球㊁北方的虾夷㊁南方的小笠原群岛均纳入日本的视野,正是以日本本土为中心的圈层建构㊂林子平还在其所著的‘海国兵谈“中疾呼: 惟自江户日本桥迄唐土(即中国)及阿兰陀(即荷兰),亦无界限之水路也 ,江户日本㊁清朝中国㊁荷兰是近世后期日本观念中的世界中心三国,日本居于其中一个中心㊂林子平对于当时现实形势的分析是: 明日本之三邻国,朝鲜㊁琉球㊁虾夷之地理㊂ 对自彼三邻国及唐山(即中国)㊁莫斯哥未亚(即俄国)等诸外国而来之海寇,详悉其应防御之术㊂ ②林子平在上述两书中分别讲述了日本对外扩张 三邻国 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对外防御(中国㊁俄国)时的方法措施③㊂此时离日本领土最近的朝鲜㊁琉球㊁虾夷这三个 邻国 ,便首先进入了近代以前的日本要经略的天下范围,而俄国㊁清朝中国则成为日本海防的关键对手㊂日本一方面将俄国㊁中国作为海防对手,一方面开始着手吞并周边邻国,实现其领土扩张㊂吉田松阴言: 今也德川氏已与两虏(即俄㊁美)和亲,非可自我绝,自我绝之,是自失其信义也㊂为今日之计,不若谨疆域,严条约,以羁縻二虏,乘间垦虾夷,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以固退守之基,遂神功(即神功皇后)之所未遂,果丰国(即丰臣秀吉)之所未果也㊂ ④吉田松阴提出从日本传说中的神功皇后征韩作为新的起点,从日本周边 三邻国 开始吞并扩张,一直到中国东北㊁中国大陆甚至占领印度,企图完成丰臣秀吉未竟的狂妄野心㊂这成为后来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经略步骤㊂明治维新后不久,虾夷地就成了日本首先吞并的区域,接着日本又吞并琉球㊁占领台湾,并把扩张天下的视野放到了朝鲜身上㊂正是从吞并周边 三邻国 开始,近代日本将其天下范围从海上㊁大陆方向上逐次向①②③④林子平:‘三国通览图说㊃题初“,第3页㊂中村孝也:‘日本文化史讲话“,东方文化编译馆编译,上海东方书局,1936,第207页㊂刘建强:‘锁国时期日本针对俄国南下的海防对策“,‘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99页㊂山口县教育委员会编:‘吉田松阴全集“(定本版)第3卷,东京:岩波书店, 1934 1936年,第38 39页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关于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一九九八年度日本贷款的换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关于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一九九八年度日本贷款的换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关于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一九九八年度日本贷款的换文文章属性•【缔约国】日本•【条约领域】金融•【公布日期】1998.12.25•【条约类别】换文•【签订地点】北京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关于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一九九八年度日本贷款的换文(一)日方来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先生阁下阁下:我谨确认,日本国政府代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最近就有关旨在增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努力而提供的日本国贷款,达成如下谅解:一、根据日本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海外经济协力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供不超过二千六十五亿八千三百万日元(¥206,583,000,000)数额的日元贷款(以下简称“贷款”),以便按照所附项目表(以下简称“项目表”)规定的每个项目的金额实施项目表开列的各个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贷款”并与“基金”签订贷款协议。

二、(一)“贷款”将根据“财政部”和“基金”所签订的贷款协议予以提供。

“贷款”的条件及其使用程序将受上述贷款协议的制约。

这些协议将特别包括以下原则:1.(1)偿还期为十(10)年宽限期之后的二十(20)年;(2)年利率为百分之一点八(1.8%);2.但尽管有上述(1)的规定,项目表中提到的第9和10项目中部分贷款用于环境部分的支付时,该部分的年利率为百分之一点三(1.3%);3.但尽管有上述(1)和(2)的规定,部分贷款用于项目表中提到的第1、2、3、4、7、8、12和13的公害对策有关项目的支付时,项目表中提到的第5和10项目中用于公害对策部分有关的支付时,以及项目表中提到的第1、10、11、12、14和15项目中用于顾问的支付时:(1)该部分的偿还期为十(10)年宽限期之后的三十(30)年;(2)该部分的年利率为百分之零点七五(0.75%);和4.项目表中提到的第1、5、6、7、10和12项目的支付期为从有关贷款协议生效之日起七(7)年,项目表中提到的第2、3、4、8、9、11和13至15项目的支付期为从有关贷款协议生效之日起五(5)年。

日本汇改过程

日本汇改过程

日本汇改的发展二战后,日本的汇率改革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一〕建立并极力维护日元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1949~1971年〕二战后,日本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口号,稳定汇率有利于出口。

自1949年4月25日开始,实行美元兑日元的固定汇率政策,保持了22年多,直到1971年12月才正式改变,这为日本经济腾飞立下了汗马功绩。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美国对日本产品出口日益不满。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日美间摩擦不断。

60年代后期开始,双方贸易摩擦向几乎所有重要工业产品领域扩展。

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对日本的压力增大,在金融层面要求日元升值。

〔二〕被迫采取浮动汇率制度,日元逐渐升值时期〔1971~1985年〕1971年8月,美国“新经济政策”从根本上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剧烈动乱。

日本为维护日元兑美元汇率水平,多次入市干预,但都无济于事。

尽管如此,欧美国家仍不断批评日元升幅不够。

1971年12月,“史密森协议”决定将日元升值16.8%,即1美元兑308日元,并以此为标准,可上下浮动2.25%。

但由于美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美元汇率仍呈下滑趋势。

1973年2月13日,美元对黄金贬值10%,日本只好让日元向浮动汇率过渡。

从固定汇率过渡到浮动汇率,日本是在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后才实现的,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

〔三〕允许日元汇率大幅度升值时期〔1985~1997年〕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汇率进入了长达10年之久的升值周期。

日本政府放手日元升值,日本试图以此缓和日美贸易摩擦,防止两国关系恶化,也想借此时机提高日元甚至日本的国际地位。

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最大的影响是促进了日本企业的对外投资。

当时日本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仍主要集中在汽车、钢铁、家电等传统产业方面,在以信息产业、生化等为代表的高科技方面还未发展到成规模的产业阶段。

因此,日元升值推动传统产业的企业大量到海外投资,形成了所谓的国内产业空洞化现象,破坏了经济结构转轨,导致内需不足。

浅析日本金融变革

浅析日本金融变革

浅析日本金融变革
刘玉操
【期刊名称】《华北金融》
【年(卷),期】1987(000)001
【摘要】<正> 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进入了向低速增长转变的时期。

随着经济形势的这种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为经济高速增长服务的金融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对原有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使低速增长的经济目标得以实现。

于是,在日本掀起了一场极为深刻的“金融革命”。

这一场变革几乎涉及到金融领域的所有方面,使整个金融界经历了一次规模空前的震动。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金融体制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造,走上了与经济低速增长相适应的轨道。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刘玉操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从日本文字的形成和发展看日本文化——浅析日本文化的开放及混种性 [J], 孙衍国
2.浅析日本《观光立国》政策及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以东日本大地震后的观光政
策为中心 [J], 王云
3.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浅析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变革浪潮 [J], 逄渤
4.日本的金融变革及其持续性 [J], 普林.,A;许文卿
5.浅析日本生物战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措施——基于美国调查日本生物战角色研究[J], 刘汝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