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检测题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初中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将正确答案填入答案栏,每题2分,共30分)1.(2020•洪山区模拟)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2020•庐阳区一模)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握住音叉,音叉振动停止,发声停止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C.小球被音叉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振动的频率越快D.利用泡沫塑料小球是为了放大声音3.(2020•闵行区月考)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4.(2020•兴化市一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定值,为340m/sC.“闻其声,未见其人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人的D.考场附近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5.(2020•郯城县月考)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B.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C.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6.(2020•东湖区月考)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A.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反射来传递能量的C.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居民区旁道路上的“隔音墙”是在声音产生时减弱噪声的7.(2020•思明区月考)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区内严禁鸣笛B.用电动公交车代替普通燃油公交车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8.(2019•无锡)如图所示,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进行实验)(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解析】【分析】【详解】[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2.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3.如图所示,小明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分别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弹起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的产生原因B.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响度和振幅的关系4.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
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该实验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将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能说明发声体都在振动B.图乙是电影院墙壁的一部分,其中的小孔可以减少回声所产生的干扰C.图丙是示波器上某声音的波形,从物理学角度看,它是噪声D.图丁是用超声测位仪测量海深,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者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B.甲、丙两者的响度和音调相同C.乙、丙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D.甲、丁两者的音调和音色相同9.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 有答案)
《声现象》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湘西苗族的“鼓舞”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是围绕“苗鼓”展开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手敲鼓的频率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B.鼓手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C.距离苗鼓越近,听到的鼓声的频率越高D.有经验的人听下鼓声,就能区别是“苗鼓”还是其它地区鼓,是因鼓的音色不同2.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1分钟内振动了600次的物体,能发出人耳容易听到的声音B.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音调C.同一个发声体发出90dB的声音比50dB的声音振幅大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从声源处降低噪声4.如图是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的显示装置,图中两个波形是发出和接收的信号。
已知发射信号持续时间为0.2s,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则该处海水深度为()A.150m B.450m C.600m D.900m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只要我们听到声音,就有物体在振动6.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A.高歌猛进 B.请勿高声喧哗 C.女高音歌唱家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7.为比较棉布和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
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盖上一定厚度的棉布,接着他一边听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测量出自己到鞋盒的距离为s1.然后小红将同一个机械闹钟放入同一个鞋盒内,盖上相同厚度的泡沫塑料,重复小明的实验步骤并测量出自己到鞋盒的距离为s2.多次实验,始终s1>s2.由该实验()A.无法比较棉布和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B.能得出棉布的隔声性能比泡沫塑料差的结论C.能得出棉布的隔声性能比泡沫塑料好的结论D.能得出棉布和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相同的结论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外科医生利用次声波振动扮碎人体肉的结石D.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岀声音的音调也会不同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D.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20000m/s10.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外界声波通过外耳道传递引起什么振动()A.耳廓 B.外耳道 C.半规管 D.鼓膜11.关于下列乐器,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B.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响度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D.在音乐会中,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特性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C.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D.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超声波声音响度太大,所以人听不见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的音调低,响度大二、实验题1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___(填写编号)的琴弦.(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________cm和横截面积________mm2.15.小红观察到乐手在演奏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时,这些乐器的弦在振动。
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含解析)
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用手按住自行车的车铃,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C.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2.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3.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在居民楼附近种植树木B.在高速路旁建隔音板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D.戴耳罩4.清名桥古运河景区游船上安装了由船务中心工作人员自主研发设计的“消声器”,游船在行驶过程中不再有明显的轰隆声,关于此举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装“消声器”后机器不再振动B. “消声器”中有真空部分,让声音通过真空传到别处去了C.加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不再有明显的轰隆声”中的“明显”指声音的音调变低5.“隔墙有耳”的意思是说,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墙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得到.这个现象能够说明()A.声音能够穿透墙壁传播B.声音能够拐弯传播C.固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D.耳朵有这个特异功能6.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外界声波通过外耳道传递引起什么振动()A.耳廓B.外耳道C.半规管D.鼓膜7.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8.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色B.响度C.振幅D.音调9.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塑料吸管做的响笛,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长短的关系10.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中胡比二胡声音来的沉闷的主要原因是()A.音调不同B.音色不同C.响度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11.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笛子发声的()A.振幅B.响度C.音色D.音调12.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C.摩托车装消音器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13.中考期间,为了防止噪声对考试的影响,规定在考试期间考场200米范围内不得有噪声.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B.空灵优美的钢琴曲不可能成为噪声C.噪声一向为人所厌,丝毫没有用处D.人们以响度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14.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15.对“0dB”的理解,正确的是()A. 0dB说明物体不振动B. 0dB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C. 0dB说明频率低于20HzD. 0dB说明频率高于20000Hz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6.找两个一次性纸杯,在它们的底部中间扎一个小孔,再找一根足够长的线,将线的两头分别穿过一个纸杯底部的小孔后将线头打结,防止线头从小孔滑脱,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土电话.你拿着其中的一个纸杯进入房间,关上门,将另一个纸杯交给你的家长,并让他对着杯口轻声说话,你在房间里通过另一个杯口能清楚地听到你家长说了什么.(1)你的家长的说话声 ______ (是/不是)通过空气传入你的耳朵的.(2)实验中,线是否被拉紧对实验结果 ______ (有/没有)影响.(3)“土电话”表明:固体不但可以传声,且传声效果与空气相比 ______ (更好/更差/一样).17.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这说明超声波具有_________.超声波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请你列举两个超声波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开他的远近.(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三、实验题(共16分)19.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1) ______ ;(2) ______ .20.由下面表格中的声速,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大.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2)根据所作图像,温度为15℃时声速为__________m/s.(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世纪中期,人们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四、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2.一辆汽车向山崖匀速行驶,速度是1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某一位置司机鸣笛,经过2s后听到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是多少?23.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的信号经过0.6s被探测仪器接收到.求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底的距离是多少米?24.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管长931m,两次响声间隔2.5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结果保留整数)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不能振动,也就不能发声.用手按住自行车的车铃时,敲打车铃,无法引起车铃的正常振动,所以不能听到清脆的声音.2.【答案】A【解析】不同的乐器即便演奏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不同的乐器.3.【答案】C.【解析】A,在居民楼附近种植树木,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B,在高速路旁建隔音板,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清名桥古运河景区游船上安装了由船务中心工作人员自主研发设计的“消声器”,游船在行驶过程中不再有明显的轰隆声,加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答案】C【解析】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经过空气,墙壁传到对方的耳朵中即声音可以在气体和固体中传播.6.【答案】D【解析】外界声波经过耳廓收集,通过外耳道传导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选D.7.【答案】D【解析】A,声波具有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正确,不符合题意;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不是次声波,不正确,符合题意.8.【答案】D【解析】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低”是指声音的高低,即音调.9.【答案】B【解析】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的剪短,则塑料吸管越短,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是探究音调和吸管长短的关系.10.【答案】B【解析】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中胡比二胡声音来的沉闷,主要原因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1.【答案】D【解析】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12.【答案】D【解析】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增大了声音的响度,不符合题意;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不符合题意;C,摩托车上装消音器,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不符合题意;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13.【答案】A.【解析】A,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音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故A正确.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空灵优美的钢琴曲可能成为噪声,故B错误.C,噪声一向为人所厌,但声音具有能量,也可以加以利用,故C错误;D,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故D错误.14.【答案】B【解析】鼓声主要由鼓面振动产生,经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里,根据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使观众能从各个角度接收到声音,并使声音延续(混响),才能使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15.【答案】B【解析】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符号是dB,0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16.【答案】(1)不是;(2)有;(3)更好【解析】声音是通过“土电话”的棉线(固体)传播的,不是通过空气传入你的耳朵的;如果棉线处于松弛状态时,则另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松弛”,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则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音.故实验中,线是否拉紧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在另一间房屋内可以清楚的听到家长说话声,其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说明固体不但能够传声,而且传声的效果比气体好.17.【答案】能量;B超、声呐、超声波碎石机等【解析】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此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声现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C.空气、水、铁管 D.水、铁管、空气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超声波声音响度太大,所以人听不见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的音调低,响度大3.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 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 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4.颁奖大会上,会场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是用来形容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5.下列属于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D.如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6.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7.家里往暖瓶灌水的时候,光听声音就知道是否灌满水,依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8.分贝是计量什么的单位()A.音调的高低 B.响度的强弱C.音色的好坏 D.频率的大小9.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10.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B.“闻其声,知其人” ————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11.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将周围物体砸开 B.利用声传递能量C.利用声传递信息 D.消除寂寞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就越大B.棒击鼓面越重,鼓皮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就越大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D.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响度也就越小二、填空题13.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是不同的,_________ 叫声的音调高,_________ 叫声的响度大,且牛和蚊子的叫声的_________也不相同.14.(1)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 ______ .(2)泡沫塑料小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______ .(3)这个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15.科学家根据星球光谱的红移现象推断出宇宙正在膨胀,星球正远离我们而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也有类似的现象,在火车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是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三、实验题16.为了探究乐音的特征,小东做了以下实验.(1)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一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①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请你说明理由.②结合如图所示小东的操作,请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2)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17.吹气球的时候一不小心会把气球吹破,这时会听到很响的“啪”的一声,对于产生很响的“啪”声的原因,小华有以下的猜想:猜想A:这是由于气球被吹破时引起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猜想B:这是由于橡胶这种材料破裂时发出的声音.(1)你支持________ (猜想A/猜想B).(2)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18.小明、小华和小强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在振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溅起了水花;小强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声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被琴弦弹开了.(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2)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3)小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 .四、计算题19.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的信号经过0.6s被探测仪器接收到.求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底的距离是多少米?20.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呐发出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21.校组织春游,他们来到了一个山谷里,一个物理老师站在山谷叫中间的位置叫了一声2s后,他听到了第一次回声,5s后他听到了第二次回声,求他离山谷两边的距离.(v声=340m/s)(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如果水管足够长,声音先后从铁管、水、空气中传过来.2.【答案】B【解析】A,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男低音,是指音调低,女高音是指音调高,轻声伴唱,说明女高音的声音比较小,即响度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3.【答案】D【解析】男中音的声带振幅较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但声带振动频率小,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女高音的声带振动频率大,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但声带振动幅度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4.【答案】B【解析】“雷鸣般”说明声音的振幅较大,故发出声音的响度也较大.5.【答案】C【解析】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说明声传递能量,故B错误;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D,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说明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6.【答案】C【解析】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录音的响度是不发生改变的.快速的播放录音带,频率增大,音调升高.7.【答案】A【解析】往暖瓶内灌水时,激起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声音;随着不断灌水,空气柱长度变短,振动频率变快,音调增大,凭着对音调变化的感觉,可知道是否灌满水.故B、C、D错误,A正确.8.【答案】B.【解析】A,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频率,频率影响音调的高低.不符合题意.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符合题意.C,音色的好坏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不符合题意.D,频率的大小用Hz表示,不符合题意.9.【答案】A.【解析】图示含义为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10.【答案】A【解析】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声音的反射,回声现象,和次声无关.符合题意.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不符合题意.C,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不符合题意.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把能量传递给眼镜和上面的灰尘,使眼镜和灰尘分离,起到清洗的效果.不合题意.11.【答案】C【解析】在地震中遇难,被埋在地震废墟下时,不要大声呼喊,要保存体力,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发出声音,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等待搜救人员发现.12.【答案】C【解析】振幅越大,人听到的响度越大,响度与音调没有关系;距离声源越近,人听到的响度越大;音调与频率有关,与振幅没有关系.13.【答案】蚊子;牛;音色【解析】蚊子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4.【答案】(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3)转换法【解析】音叉的振动幅度很小,无法直接观察到.利用转换法,通过乒乓球的振动反应出音叉的振动,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所以,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泡沫塑料球起到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的作用.15.【答案】由高变低【解析】在火车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在传播时,由于火车离我们越来越远,声波的波长会类似于电磁波变长、频率降低,频率越低音调则越低.故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会由高变低.16.【答案】(1)①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钢尺,应该收集钢尺振动的声音,不应该收集桌面被拍打时,桌子发出的声音,桌子和钢尺不是同一研究对象;②操作的错误是:手没有压紧钢尺与桌子边缘接触的地方;(2)降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解析】(1)①实验时眼睛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耳朵听钢尺振动产生的响度.我们不是研究桌子振动的幅度和桌子的响度,不能收集桌子的声音,故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钢尺,应该搜集钢尺振动的声音.不应该收集桌面被拍打时,桌子发出的声音,桌子和钢尺不是同一研究对象;②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之所以听到尺子拍打桌子的声音,是由于手没有压紧钢尺与桌子边缘接触的地方造成的.(2)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17.【答案】气球被吹破时发出的“啪”的声音是由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实验方案:先将一个气球吹破,并仔细听吹破时的声音;然后用剪刀在这个破气球上剪下一小块橡皮,用力拉断橡皮,再听此时的声音,第二次产生的声音比第一次产生的声音小的多,所以气球吹破时应该是空气剧烈振动产生的声音.【解析】气球被吹破时发出的“啪”的声音是由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实验方案:先将一个气球吹破,并仔细听吹破时的声音;然后用剪刀在这个破气球上剪下一小块橡皮,用力拉断橡皮,再听此时的声音,第二次产生的声音比第一次产生的声音小的多,所以气球吹破时应该是空气剧烈振动产生的声音.18.【答案】(1)声音产生的原因;(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在桌面上放一些小塑料泡沫颗粒,观察塑料泡沫颗粒的振动情况.【解析】以上几个实验利用转换法来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通过把手放到喉头处、音叉插入水中溅起水花以及琴弦把纸片弹开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于桌子的振动不明显,需要利用转换法把桌面的振动放大,所以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小塑料泡沫颗粒,把桌子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19.【答案】解:根据得到,s【解析】回声探测仪器是利用声呐进行测距的.超声波发出后遇到障碍物被返回来,所以0.6秒是超声波往返的时间,超声波到障碍物的时间是0.3秒.题目中告诉了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30m/s.所以可以利用公式计算距离.20.【答案】解:声音从水面到达海底时间:,海水的深度答:水深为600米.【解析】计算回身测距类的问题,关键注意往返路程是距离的两倍.21.【答案】解:(1)声音传播到第一个峭壁的时间t1==1s,由,可得人到该峭壁的距离s1=vt1=340m/s×1s=340m;(2)声音传到第二个峭壁的时间人到该峭壁的距离s2=vt2=340m/s×2.5s=850m;答:他离山谷一边较近的距离为340m,较远的距离为850m.【解析】根据题意,由速度的变形公式s=vt即可分别求出人到两个峭壁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 含答案)
《声现象》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能传声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D.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3.如图所示,根据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A.B.C.D.4.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
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A.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 B.超声波清洗钟表C.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D.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5.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传递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大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C.节约能源只要提高节能意识就行,与科技进步无关D.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1/ 76.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7.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操作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关系”的是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B.用相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C.使音叉发出不同的响度,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D.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小刚的声音8.下列关于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发声体振动越快响度越大B.声波只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C.潜在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人的说话声,是由于固体可以传声D.我们可以通过音色判断熟悉歌手的声音9.如图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理是( )A.改变发声响度,使响度变大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D.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二、多选题10.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如图1所示,下列对四幅图片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B.乙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力拨动,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关系C.丙图中,禁鸣喇叭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丁图中,听众能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B.图中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C.图中敲击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图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3、在图3中属于减弱噪声的是()4、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
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音6、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A.1秒B.0.1秒C.0.01秒D.0.001秒7、人在闭上双眼时,仍能准确地判断出声源的方位,这是利用A、回声效应B、双耳效应C、骨传导D、声音立体效应8、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9、初中三年,同学间非常熟悉,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弦在振动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D.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1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发出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听到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2.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3.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
在《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B.钟声是由钟体的振动产生C.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钟声是通过水传到诗人的耳朵4.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C.水母接收到了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信号D.水母感受到了阳光光照的变化5.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6.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9.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明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分别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弹起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的产生原因B.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响度和振幅的关系2.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
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人耳能听到超声波C.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超声波是由振动产生的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C.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是否与声源振幅有关C.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D.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5.如图所示,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超发出的是次声波B.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C.利用B超可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准妈妈听不到B超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振幅较小6.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也能传声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C.深夜,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物理课堂上,听到室外传来的唢呐声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20000HzC.通过听声音就判断保温瓶里水快满了,是因为音调发生了变化D.鼓发出声音是鼓面振动产生的,MP3播放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10.已知声音在铁、空气中传播速度分别为5200m/s、340m/s,人耳能分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需大于0.1s。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试题( 有答案)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于其他乐器
1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音打交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0.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即将上钩的鱼儿被岸上走动的人吓跑
B.课堂上,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C.古代土兵晚上枕着箭筒睡觉,这样能及早发现敌情
D.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发现水面荡起了波纹
二、多选题
1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声音的_____与_____关系。
(2)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18.为了验证“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明轻敲桌面,小刚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上,他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以下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哪个是错误的?()A。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
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
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2.(2016·广州中考)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A。
音调高B。
音调低C。
响度大D。
响度小3.(2015·湖北宜昌中考)如图1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
音调B。
振幅C。
音色D。
响度4.(2014·广州中考)甲声音波形如图2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波形是图3中的哪一幅()图2图35.(2016·湖北随州中考)如图4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6.(2015·广州中考)如图5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录到的有高、低音,录到的只有低音。
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图5A。
频率较低的。
B。
音调较高的。
C。
能量较小的。
D。
响度较小的。
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
大象的“声音”交流。
B。
蝙蝠的“回声”定位。
C。
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
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8.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焰,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焰随着鼓声舞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做广播操时,操场上不同年级的同学听到声音强弱不同,这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 我们能够听出脍炙人口的歌曲是台湾艺人张明敏所唱,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哪一特征来断定的?(C)音色。
3. 高强听到楼下的小李大声喊他去踢球,正确的分析是(A)高强能听到楼下小李的喊声,说明声音不需要介质就可以传播。
4. 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B)音调不同。
5. 根据声音的哪个共同特征可以判断西瓜是否生熟、人体内器官是否正常以及酒桶中酒的多少?(C)音色。
6.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D)钢轨。
7. 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
8. 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可以得出(B)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快,音调高。
9.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越大。
17.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法是B、C。
在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可能会听到三声;使用温度计测体温前需要甩一下,否则测量结果可能不准确。
在太空中听到巨大爆炸声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小明的猜想基本正确。
实验方案可以用来验证猜想。
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材料、长度、粗细的琴弦以及调整松紧程度,来观察发出的声音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22. 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敌方坦克,开炮后经过0.6秒看到炮弹击中目标坦克爆炸起火,再经过2.1秒听到炮弹在坦克上的爆炸声。
(假设当时的声速是340m/s)(1) 炮与坦克的距离是714米。
23. 英模报告团在礼堂里作报告,同时用播音器直接播出。
试问离报告人40米远处的听众和离礼堂400千米远的收音机前的听众谁先听到报告?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2.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
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
这种声纹即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4.支付宝用户可以对支付宝账号设置“声音锁”。
设置时用户打开支付宝APP,对着手机读出手机显示的数字,APP将主人的声音信息录入,以后打开支付宝时,APP会把录入的数字随机组合,主人无论轻声或大声,只要读对APP显示的数字即可打开支付宝。
支付宝设置“声音锁”利用了声音的()A.响度和音调B.响度和音色C.音调和音色D.只有音色5.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丁实验中喇叭发声时烛焰在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7.超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应用中是利用超声能传递信息这一特性的是()A.金属探伤仪B.用超声处理农作物的种子,提高发芽率C.用超声消毒杀菌D.超声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B.有一种声纹锁。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实验,属于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一项是()A.图片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观察小球的情况B.图片b用牙齿咬住音叉来感知声音C.图片c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D.图片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2.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零件 B.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C.大象用次声波进行交流 D.医院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3.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人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C.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D.当活塞在管中位置如图甲时,吹出的音调最高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D.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5.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 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范围的声音1/ 76.“轻声关门”是一种文明行为,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7.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演奏前,只见她旋转两固定柄,使弦松紧有度,其目的是改变()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琴弦的振幅8.有两只昆虫先后飞过人的耳旁,甲昆虫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虫的翅膀每秒振动100次,则人能听到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的是()A.只有甲 B.只有乙 C.都能听到 D.都不能听到9.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不需要介质就能够传入现场观众耳朵B.歌声以电磁波的方式传播C.歌手所用的麦克风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好坏,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是()A.铁匠用锤打烧红的铁器 B.妈妈用手慢慢拍打自己的孩子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 D.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11.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分别发射出次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A.次声波 B.无线电波 C.可见光 D.紫外线12.如图所示的风铃由同种金属制成的金属管子,其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小明同学用同样的力,分别敲击并认真倾听它们发出的声音.他这种方法最适宜研究声音的()A.音色与金属管材料的关系 B.响度与金属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金属管长短的关系 D.速度与金属管长度的关系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试题(含答案)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3.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把小铃铛放在水中摇动能听到铃铛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14.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回声的是 ( )A.船只利用声呐系统探测鱼群 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D.录音棚内用软塑料隔音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通常比液体传播声音的速度大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但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都相同C.凡是人听不到的声音都是频率很低的声音D.人凭听觉不能发觉身边飞行的蝴蝶,是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讲述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儿歌“月光光,照地堂”.从歌词里,我们可以知道月亮是光源C.那英善唱女低音,刘欢长于男高音,这里的“高、低”是声音的音调D.西施在河岸上,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17.跟回声现象有关的是()A.夜深人静时,说话声特别响 B.船只利用回声测定距冰山的距离C.雷雨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D.医学上利用超声波检测病情三、实验题18.小兰同学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典型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如图乙所示,A、B、C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D.用嘴分别吹出“dou(1)”、“ruai(2)”、“mi(3)”三个音阶,dou(1)音阶与乙图B位置对应2.一般说来,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A.减弱声音的反射B.增强声音的响度C.提高声音的音调D.为了美观、好看3.国庆节前夕,同学们在操场上齐声高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深情表白伟大祖国。
演唱中涉及到下列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歌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听众的耳中B.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的响度越大C.“齐声高歌”指的是音调高D.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4.以上是小明估计的常见的一些数值,其中合理的是()A.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 20-2000HzB.0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75℃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26.5℃5.如图所示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中不能传声D.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停止后,声音立即消失B.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C.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340m/sD.我们能分辨不同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7.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C.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D.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8.中秋佳节,人们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题( 解析版)
《声现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7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假如你闭上眼睛,这两种昆虫从你头附近飞过,那么()A.能听到甲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乙昆虫飞过B.能听到乙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甲昆虫飞过C.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能听见,但甲的声音更微弱D.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听不见2.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认识,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3.文娱委员引领大家唱歌时,发音太高了唱不下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速度 B.响度 C.音色 D.音调4.下列实例中不能证明液体能够传声的是()A.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渔网里B.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C.根据潜水艇的声音判断潜水艇的位置D.敲击鱼缸,金鱼会受到惊吓而游动5.石岐中学“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现在开始…”,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各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跟()A.发声体的振幅有关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6.下面对老牛和蜜蜂的对话描述正确的是()A.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B.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C.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D.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C.声音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中考期间跳广场舞的阿姨为了减弱噪声,自觉把音响的音量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 D.在声源和人耳处9.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10.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11.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将周围物体砸开 B.利用声传递能量C.利用声传递信息 D.消除寂寞12.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敲击大钟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声B.大钟还在振动C.钟振动停止了而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了“延迟”1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14.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15.吉它(一种乐器)上有五根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在演奏中获得不同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二、填空题16.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______ .17.钢琴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_________就越大;敲击不同的琴键会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弦振动的_________不同.18.下列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填序号)A.监测核爆炸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C.利用B超观察母体内的胎儿D.测定运动中乒乓球的速度E.预报地震、台风F.利用声波进行塑料焊接19.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20.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如图.空竹的转速越高,其发出的声音响度也就越大,这是由于__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三、实验题21.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 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 ______ .(2)选用序号为______ 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 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 ______ .(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______ (选填“C”或“D”).22.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明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音叉如图所示:①当小明用小锤敲击音叉发声的同时必须注意观察__________;①当小明加大敲击的力度时,他听到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①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①乒乓球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23.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吗?”进行探究,设计并进行了实验,用到的器材有:耐高温的广口玻璃瓶或烧杯、密封盖、小铃、细铁丝或棉线.如下图所示:(1)将瓶口盖紧密封盖,摇动小铃,_______听到铃声.(填“能”或“不能”)(2)使密封瓶盖与瓶口间隙有空隙,对烧瓶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拧紧瓶盖并停止加热.冷却后,瓶内近似真空状态,再摇动小铃,比较两次听到的铃声的变化,可知__________.(3)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24.如下图所示,在一个圆底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用下端系有小铃铛的带孔橡皮塞塞住瓶口,孔内插有一截套有橡皮管的玻璃管,此时轻轻晃动烧瓶,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1)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下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待烧瓶冷却,再次晃动烧瓶,铃声将会怎样?(2)打开夹子,空气进入烧瓶,再晃动烧瓶,铃声又将会如何?(3)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六、计算题(共0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七、作图题(共0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八、阅读理解题(共0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人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20190赫兹.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7次,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人听不到甲昆虫飞过;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所以能听到乙昆虫飞过.AC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虽然没有环境污染,但是也有噪声污染.故A、B、D错误.3.【答案】D【解析】唱歌时,如果起调太高,即开始发音时声带振动太快,如果声带振动不能够再加快,则音调就会上不去了.4.【答案】B【解析】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渔网里,根据潜水艇的声音判断潜水艇的位置,敲击鱼缸,金鱼会受到惊吓而游动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可以说明水的振动发出声音.5.【答案】B【解析】影响声音的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和到人耳的距离共同决定的;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由于发生体相同,故振幅相同,而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各不相同的主要因素是距发生体的远近不同.6.【答案】A【解析】老牛的叫声比较大,是指响度大,但牛发出的声音比较低沉,所以音调低;蜜蜂发出的声音响度小,但是刺耳尖细,所以音调高.7.【答案】B【解析】A,“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这两点在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故B正确;C,物体振动,能产生声音,但人要听到声音,还需要2个条件: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的频率在20Hz~20190Hz之间,故C错误;D,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而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只能起到测试噪声大小的作用,故D错误.8.【答案】A.【解析】把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答案】D【解析】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B,用声呐探测海深,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C,用B超做体检,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不是利用超声波,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符合题意.10.【答案】A【解析】A,用木棒敲过从B到A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铁护栏的长度不同,体积和质量都不同,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一定不同.符合题意.B,都是木棒敲打铁护栏,物体的材料和结构都相同,音色不会有明显改变.不符合题意.C,用力大小可能不同,铁护栏的振动幅度可能不同,响度可能不同.不符合题意.D,由B分析知,音色不会改变;由C分析知,响度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不符合题意.11.【答案】C【解析】在地震中遇难,被埋在地震废墟下时,不要大声呼喊,要保存体力,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发出声音,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等待搜救人员发现.12.【答案】B【解析】敲响大钟后“大钟余声未止”,问题对象是”大钟“,“大钟余声为止”表明大钟还在振动.13.【答案】C【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但传声的速度不同.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①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由此可知选项A、B、D都是错误的.14.【答案】C【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音色.15.【答案】A【解析】吉他上的弦粗细不同,弹奏时,粗弦振动慢、音调低,细弦振动快、音调高.可见五根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在演奏中获得不同的音调.故A正确;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五根粗细不同的弦,产生的音色是相同的,就如钢琴上不同的键盘产生的音色相同一样.故B错误;弹奏吉他时,响度的大小由弹奏的力度决定,与弦的粗细无关.故C错误;振幅由弹奏时的力度决定,与弦的粗细无关.故D错误.16.【答案】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或声音在固体中传播距离比空气中传播的远吗?【解析】由此题提供的信息可知,是因为介质的不同,导致声音的传播效果不同,所以可以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或声音在固体中传播距离比空气中传播的远吗?)17.【答案】响度;频率.【解析】因为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响度,因此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因此当敲击不同的琴键会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弦振动的频率不同.18.【答案】BCDF【解析】B、C、D、F选项都是超声波的应用,A、E是利用了次声波.19.【答案】音调;纸片在木梳齿上划动的速度不同,振动的频率大小不同,音调不同.【解析】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快速滑动时,纸片振动的快即频率大,音调高;慢速的划动,纸片的振动速度慢,频率低,音调低.20.【答案】振幅.【解析】当空竹旋转时,空竹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当空竹的转速越高,其发出的声音响度也就越大,这是由于振幅变大的缘故.21.【答案】(1)横截面积(或粗细);高;(2)A、D(或B、E或C、F);长度;低;(3)D.【解析】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细)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A、D(或B、E或C、F).由此可得,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低;(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D的声音强度为75分贝,大于D的声音强度.22.【答案】①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①听到音叉的响度越大,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越大;①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①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解析】①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与敲击的力度有关.敲击的力度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越大.实验中通过观察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来判断音叉振动的幅度大小.当小明用小锤敲击音叉发声的同时必须注意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以便了解音叉的振幅.①当小明加大敲击的力度时,音叉的振幅增大,声音的响度变大,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变大.他听到和观察到的现象是:听到音叉的响度越大,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变大.①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①乒乓球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23.【答案】(1)能;(2)铃声变小;(3)声音传播需要依靠介质.【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根据两次铃声的变化可得出结论.(1)拧紧瓶盖,摇动铃铛,因瓶内有空气,声音可以传播,所以能听到声音;(2)瓶内接近真空后,没有了声音传播的介质,在摇动铃铛时,并与前一次的声音进行比较;从小铃铛的声音变小可以推测,当瓶中是真空时,将听不到铃声了;(3)由此可知,此实验的结论是:声音传播需要依靠介质;24.【答案】(1)铃声减弱;(2)铃声又清脆起来;(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主要是“赶跑”烧瓶内的空气;夹住橡皮管并使烧瓶冷却,让瓶中的高温水蒸气液化成水.因此,水面和瓶口之间几乎成了真空,此时晃动烧瓶,小铃铛振动,但铃声很微弱,甚至听不到,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打开夹子,使空气重新进入烧瓶,晃动烧瓶,又能听到清脆的铃声,这就再次验证了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9)
一、选择题1.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
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
这种声纹即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发出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听到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里的急雨和私语主要指的是声音的不同()。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叙说正确的是()A.超声波在水中比空气中传的快、传的远B.次声波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C.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D.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5.如图所示,小明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分别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弹起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的产生原因B.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响度和振幅的关系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7.弹奏冬不拉时,用大小不同的力动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8.威风锣鼓是山西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时,鼓、锣、铙、钹共鸣齐奏,鼓声响彻云霄,气势恢宏,下列关于锣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靠空气传入人耳B.鼓声“响彻云霄”,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区分出鼓声、锣声主要是靠音调不同D.铿锵的鼓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9.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者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B.甲、丙两者的响度和音调相同C.乙、丙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D.甲、丁两者的音调和音色相同11.广场舞俗称“坝坝舞”,一方面让老年人有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伴舞歌曲的声音也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伴舞歌曲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B.伴舞歌曲之所以扰民,是因为音调过高C.广场舞的伴舞歌曲是音乐,所以不能算噪声D.当歌曲放得比较小声时,音箱没有产生振动12.下列做法主要与音调有关系的是()A.班主任在教室外判断哪个学生上课在说话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二、填空题13.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_________传感器工作的(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真空罩中正发声的闹钟,逐渐抽出罩中空气声音减小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多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C.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2.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C.闻其声,知其人——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不同D.如雷贯耳——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6.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C.深夜,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物理课堂上,听到室外传来的唢呐声7.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4s、026s、016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下列哪个图所示()A.B.C.D.8.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B.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大9.威风锣鼓是山西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时,鼓、锣、铙、钹共鸣齐奏,鼓声响彻云霄,气势恢宏,下列关于锣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靠空气传入人耳B.鼓声“响彻云霄”,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区分出鼓声、锣声主要是靠音调不同D.铿锵的鼓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10.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11.如图是小丁同学用小提琴在为大家演奏“高山流水”的曲目,她在演奏中不断地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其主要是为了()A.改变琴声的响度B.改变琴声的音色C.改变琴声的音调D.改变琴声传播的速度12.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各种数据的装置,一旦出现空难,只要找到黑匣子,人们便可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
《常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
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人耳能听到超声波C.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超声波是由振动产生的2.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4.做家务劳动是同学们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往保温瓶里灌热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5.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在家进行“线上学习”时,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关上窗户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B.不同老师教学时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C.调小电脑音量可以降低声音的音调D.带上耳罩可以减小声音分散而提高听课声音的音调6.下列与声音有关的四个情景,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发声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中的倒车需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图丙中的发声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中8个相同玻璃瓶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7.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C.深夜,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物理课堂上,听到室外传来的唢呐声8.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4s、026s、016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下列哪个图所示()A.B.C.D.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者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B.甲、丙两者的响度和音调相同C.乙、丙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D.甲、丁两者的音调和音色相同10.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医院中用“B”超诊疾病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B.佩戴耳罩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人们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声纳系统可探知海洋深度D.繁华闹市区设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音色的11.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传递信息12.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 测试范围:声现象
命题人:刘超
大名 分数
1. 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时,先用锣锤敲击锣面发声,然后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
消失,锣声消失的原因是( )
A .手挡住了锣发出的声音
B .手使锣面振动加快
C .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D .以上判断都不对
2.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 .用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泡沫球,泡沫球被弹起
B .把一直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
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C .敲长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敲击声
D .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3.如图4-1-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
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4.在以下物质中,传声速度最快的是( ) A .水 B .空气 C .钢铁 D .软木
5.正常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左右,则心脏跳动的频率大约为( )
A .72Hz
B .1.2Hz
C .1Hz
D .无法计算
6.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7.下列操作中,能改变发声体发出声音响度的是( )
A .用力敲打大鼓
B .拧紧或放松琴弦
C .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
D .用手指按压电子琴上不同的键
8.隔着墙听熟人说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
A .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B .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C .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D .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9.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 .上课时,学校里的大喇叭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
B .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
C .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
D .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
10.一天晚上,刘超老师在家备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干扰了他的备课,你认为
刘超老师打算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图4-1-1
A.将原来开着的房门关闭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快流动
C.用棉花塞住耳朵D.到邻居家交涉,使他降低歌声的响度11.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A.喜欢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B.喜欢在30~40dB的安静环境里
C.喜欢在60—80dB的热闹环境里D.就是在100dB上的环境也不在乎
12.以下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确诊病因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通过声音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
C.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效果
D.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
13.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扬声器发声时洒在上面的纸屑会跳动.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14.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在振动,笛子等管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15.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___。
打雷时,我们听到的雷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到耳中的。
16.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17.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疏松多孔的障碍物会被。
当遇到光滑的障碍物时会,从而形成回声。
18.刘超老师站在教学楼前大喊,他能听到自己声音回声的条件是:他与教学楼的距离至少是m。
19.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
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20.如图4-2-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试管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对着试管口吹气时,音调由高到低的顺序;用筷子敲击试管壁时,音调由高到低的
顺序。
A B C D
图4-2-1
21.计算题
某汽车以 20m/s的速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司机想估测汽车到大山的距离,按响喇叭后,继续以原速度远离该大山,经过 4s 后,听到了喇叭回声,求汽车鸣笛处距大山多远?。